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孝經》—從孝道開始學起  成德法師主講  (第一集)  2022/12/5  馬來西亞馬六甲  檔名:55-227-0001

  陳老師,諸位同學,大家吉祥!我們今天一起學習《孝經》。《孝經》在中華文化當中,屬於一部非常重要的經典。中華文化的根本在五經,後來發展到十三經,《孝經》是十三經之一,而且它是專談孝道的經典。我們常常聽師長說,中華文化用一個字來代表,就是「孝」字。孝是整個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核心,大根、大本所在,而這一部經又是專門詮釋孝道,所以它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我們這次用的是唐玄宗唐明皇的註,來跟大家深入這一部經典。我們在一開始,一起來學習《孝經》序,可以從「成都府學主鄉貢」,主鄉貢是他的官職,傅注先生,字奉右,他寫的一篇序文。我們了解《孝經》的重要,也了解他註疏的不容易,我們把這個緣起了解一下。其實一部書到我們手上,都是幾千年傳下來,哪一代的不小心,我們就學不到了,《尚書》如此,連《群書治要》差點也亡失掉了。

  諸位同學,《群書治要》為什麼可以失而復得?大家有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心量大。這寶書,哪一個國度的人願意學,統統歡喜供養人家,結果自己國度出了情況沒有傳下來,日本又進貢回來,量大福大。不然大家想一想,這一部書《群書治要》,多少人的心血,數以千萬計,就這樣亡失掉,那不是哭聲震天。最後幸好從太宗開了唐朝貞觀之治,成為天可汗,那麼多國度實行漢化運動。「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這個因果我們要從發生的事當中來體會,都沒有離開因果二字。我們今天能夠學習《孝經》,也是很多聖哲人他們把它傳承下來,不然也有可能亡失掉了。你看孔壁找到不少古書,孔子還有他的後人考慮得很深遠,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到時候這些寶書沒了,古人的智慧就亡失掉了。

  到我們現在不是亡失的問題,現在就像師長《四庫全書》印了一百一十二套,《四庫薈要》三百三十多套,在五大洲世界著名大學,老人家都有供養這些寶書。好像是經過哪一個國度,放在他們的圖書館,師長有問說:有沒有人在看?結果圖書館的人員說:好像都沒有。老人家才進一步思考,雖然這個書不會再亡失了,但是假如沒有人深入,就變成廢紙了。所以要做成一件事,不簡單,好人要做到底,送佛要送到西,萬法因緣所生,成就一件事,緣是條件,要具備不少條件。

  我們不說別的,我們體會經教從哪裡體會?從我們自身來體會。諸位同學走到預科班不容易,這個過程哪個緣沒有了,我們就不能相見。所有的因緣當中,自身最重要,自己。因緣,因在自己身上,緣是外在的條件,你的父母,還有一些支持你的長輩,甚至是同學。這些緣再殊勝,我們自己不自立自強,我們自己不提起信心、恆心,那這些力量也使不上。所以也是諸位同學自己的信心、願心在,才能持續這麼多年。我們要對佛菩薩、聖賢祖宗有信心,我們只要願心不退,他們冥冥中都在加持。自助者天助,自救者天救,假如自我放棄了,再好的緣使不上力。所以有一句成語大家都很熟悉的,叫「扶不起的阿斗」。他有最殊勝的宰相的緣,諸葛孔明,智聖,智慧很高,學問淵博,可以借到東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阿斗自己不自強的話,孤臣無力可回天。所以這一段歷史,這一個成語對我們人生很有啟示。讀歷史要受用,就是把這個歷史,往自己人生來思考,就有受用處。汲取歷史的經驗教訓,不然「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復哀後人也」,讀歷史真的是很重要。我們現在人生的境界、誘惑不會輸給古人,甚至大很多,古人以史為鑑,都還難免會踏錯人生的道路,一失足成千古恨,假如我們都不以史為鑑,那真的都稀里糊塗,任性而為,就空過一生,甚至於還會造不少罪業。

  我們學《孝經》有我們此生的意義,不只經營好這一生,我們是以孝來學道,我們還要求出世的大用。學《孝經》能不能脫離生死輪迴?學一個東西要看得深、看得遠,佛門四大菩薩,第一地藏王菩薩,開發心地寶藏,就是靠孝。我們自己雖然只有十幾歲、二十來歲,我們有沒有總結總結走過來的路?跟人講話不要再犯哪些問題,做事不要再犯哪些情況,口試論文怎麼樣才不會臨時抱佛腳?不然每一次都是熬夜熬好幾個晚上,然後交完之後昏睡好幾天,這種循環不是太理想,對身體損害挺大。尤其我們學完《孝經》第一章,不能再這麼幹。第一章開宗明義,「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我講到這比較沒有底氣,沒有底氣也不能沮喪,轉個念頭,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所以今天開始不能熬夜。

  我們漢學院第一屆的同學,她們是姐妹(吳同學)。我常說到漢學院服務,每個教職員工是我的榜樣,他們身上很多特質,我差他們太遠,比不上。你看我們陳老師,她很樂觀;像我比較鑽牛角尖,擔憂的事太多。她很樂觀,然後她辦事情不拖泥帶水,她是今日事今日畢,辦事很有效率。大家到了蘭彼得會見到楊醫生,他很發心,隔一斷時間就來護持大家的健康,他是義工,很多藥品他們都供養。他們也都是對師長的一分孝心,支持老人家辦的學校。他看了我們很多教職員工,還有同學們,舌頭一伸出來,身體的狀況顯露無遺。像我們銀居士,好像一年多前看的時候,這裡唯一比較健康的是銀居士。後來一年多之後,你最近有點憂鬱,因為他承擔得比較多,工作量不小。你看舌頭都會把我們狀態顯示出來。所以那一次在蔡大廚家,楊醫師幫大家看診,看到陳老師的舌頭,終於看到健康人的舌頭了。所以成德是覺得挺有福報,就是看到我們很多同事他們一些人格特質,自己要很好效法。包含同學,你看這一對姐妹,人家生活習慣很好,九點半就睡覺了,隔天三、四點就起來。大家想一想,她吃早餐之前有幾個小時可以讀讀經、用用功,早起的人都會感覺一天變長了。

  今天我們第一堂課,諸位同學有沒有對我們學習《孝經》有什麼期許沒有?世間說「好的開始是成功一半」,大家有沒有想說我這次學完《孝經》,我應該對自己有什麼期許。我想《孝經》好像大家都讀過吧,應該大概知道內容,說的這些義理。有沒有人想說說?好,包同學有請。

  包同學:老師你好。

  法師:你好。

  包同學:就是有看網路的習慣,最近都是差不多十一點半才睡,然後就覺得自己一定要把這個習慣給改掉,要早點睡覺,然後早點起來,向姐姐學習,就這樣,謝謝。

  法師:謝謝包同學。人能下決心改一個習慣,真改掉了,她改這個習慣的態度、恆心、毅力,就能用在改第二件事、第三件事。這些事之間不能說沒有關聯,能從一件事轉變自己,從零到一比較難,從一到一百就比較不難了。現在又是冬天,秋收冬藏,更要早點睡,我們學傳統文化是要道法自然,不可以跟老天爺作對。十一點到一點是膽經,一點到三點是肝經,一整天的毒素的代謝,這四個小時是關鍵,這個時段沒有睡好,隔天會很累,甚至於幾天補不回來。

  我們來看一下傅注的序,序文提到:「夫孝經者,孔子之所述作也。」這部經是孔子口述傳下來,而且這裡用的是述作也。孔子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這些《孝經》的教誨也是古聖先王傳的。所以孔子開頭就說「先王有至德要道」,他也說他自己「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師父上人還特別講到,他最佩服孔老夫子的八個字:「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其實聽到師長這一句法語,我自己是挺感動的,我敢跟大家保證,佛家、儒家的註解絕對沒有這一句法語,我最佩服孔老夫子的八個字。真的善知識都是護念我們的法身慧命,我們只要忽略了他這些關鍵的指導,我們這一生道業要成就,挺困難的。你說就像修行,印光祖師大勢至菩薩再來,他在《文鈔》裡面一再強調「敦倫盡分」,假如我們忽略了這個重點,這一生修行要成就,不可能。這些話都不能掉以輕心,真的是我們的護身符,你修學繞彎子出去了,第一,你繞不繞得回來;第二,繞回來了很可能七老八十,想用功沒體力了,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

  我們跟大眾交流,李炳南老師一生的行誼,拍成紀錄片雪廬風誼,你看他老人家有一首詩時計鐘,「警眾太殷勤,曾無間寸陰,幾人長夜醒,不負轉輪心」。他們每句話都是發自肺腑來護念我們。你看黃念祖老居士他說到,「我斗膽的說,不管你學哪一個法門」,你看他這個言語都是護持當代跟後世的一切修學的人。我斗膽的說,不管你修哪一個法門,「只要不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一生要了脫生死輪迴,不可能」。提醒學子,一定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不然你努力了一輩子,沒有重視到這一點,可能這一生就空過了。代表什麼?從此刻到後世的八、九千年,末法還有將近九千年,靠自己要斷見思煩惱出輪迴,幾乎不大可能。而且他老人家說,「我斗膽的說」,你看很慈悲,都不怕我們的不理解,甚至是指責他,他都不罣礙,希望我們都能學有所成,能出輪迴。不然不出輪迴,問題沒有解決,還得再長劫輪轉。

  這些教誨都不容易聽到,為什麼成德感嘆師長這句法語?因為我們從事傳統文化的宣揚將近快二十年了,我們出來弘法的人,只要忽略了這八個字,都會出問題。這可僥倖不得,「小人行險以僥倖」,孔子都要述而不作,我們能不述而不作嗎?述而不作對治傲慢,信而好古對治懷疑。其實我們自己都可以冷靜觀照自己的心理狀態,我們學的過程,對文化會懷疑;對善知識講的,有時候也都會有疑問起來,這個都很正常。「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要問。假如不問清楚,這個疑心會在心裡面發酵。所以我們學習要懂得請教,專攻這一門學問或這部經的老師。更高明的老師,能從學生的表情看到他有懷疑,然後主動去給學生解疑。諸位同學,你們以後要練到這樣的功夫,「見人善,即思齊」。你看李炳南老師看到師長的表情,把他帶到房間裡,因為看到師長的表情,知道師長在想,老師好像對每個同學的態度不大一樣?看出來了,然後把師父上人帶到房間裡跟他說明。因為每個學生學習的態度不大一樣,真的肯學的要嚴格,甚至有打有罵;不是真的肯學的,你對他嚴格,你跟他結怨,客客氣氣的,不要批評他。但是歡迎他來聽,多薰可能就有一些領悟跟提升,這個緣分會慢慢加厚。

  所以佛門講「隨緣」這兩個字可不簡單,這兩個字是中道。有三分緣,你硬要做七分,攀緣;七分緣,只做三分,不負責任。所以這個「隨緣」二字不簡單。隨緣妙用,怎麼妙得起來?他面對緣分清楚,這是幾分緣,講幾分話,他在任何緣分當中沒有自己。「但能光照遠,不惜自焚身」,像李老這樣的話,沒有自己,一心成就人,他就有妙用。「士有百折不撓之真心,方有萬變不窮之妙用」,就像成德自己,差這個還差得很遠,但是有一點點心得。我以前在教小學,遇到不少挺有本事的學生(有本事搗亂),在面對他們的時候也是絞盡腦汁,但是靜下心來,求他的祖先保佑,求佛菩薩加持,總會有方法。後來,我是聽到有一個男生,這個男生挺乖的,挺好學的。有一天他跑到我的桌前,笑著跟我說:老師,我們班四大天王,他們四個每天來到學校說「今天老師不知道要出哪一招」,他們有點怕我。其實我聽的時候,我的背有點涼,因為我每天要去上班,今天他們又要給我出哪一招。我幸好是有佛菩薩當靠山,求他們加持,所以真的一心為他人,都有不可思議的感應。所以這個妙字,隨著我們去經營每個緣分,感悟會不同。你還得要平等心,才妙得起來。你在處理事情的時候,我比較喜歡誰,我比較討厭誰,妙不起來;有分別執著,妙不起來。你喜歡的人,你也幫不上他,因為你會袒護他,他也得不到利益了。討厭的人,跟你冤仇結得更深了,冤冤相報。

  師長談到最佩服孔老夫子的,成德自己的體悟,是對所有的弟子、所有修行人的護念。不然我們看現在人一談到文化,動不動文化有糟粕,當他覺得這個經典裡有糟粕,他的恭敬心能不能夠起來?他沒有信而好古。所以師長有一次在香港接受訪問,主持人說:「很多人都說傳統文化有糟粕,你老人家怎麼看?」師長說:「有糟粕。」我當時坐在第一排都愣住了。接著師長停了幾秒鐘:「他們看不懂就說是糟粕。」接著師長說:「這些經典」,就像我們學習的五經、十三經,「它承傳了幾千年,真的有糟粕,古人早就調整了」,古人的心比我們清淨,清淨心生智慧,「哪還輪得到我們?」當然,你也不要今天跟一個親戚朋友在談話,他說有糟粕,你就要跟他理論,也不要這樣,有可能他被誤導了。其實現在人還沒有真正讀經典,他已經聽到很多對文化的說法,就好像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佛教是什麼,但是他已經聽到很多人議論佛教了。所以當我們聽到別人說傳統文化有糟粕,也不要一下子好像有那種對立,要跟他很好的溝通,請問他,他是為什麼會覺得有糟粕?往往他舉出來的都跟經典一點關係都沒有。比方說裹小腳,那跟經典有什麼關係?那好像是哪個朝代的皇帝有這個癖好,後來就被跟風了,「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就搞成這個樣子了。包含說什麼傳統文化輕視女子,這個都是子虛烏有的誣告。《孔子家語》裡面有講:「妻也者,親之主也,敢不敬與?」太太是親之主也,所以家庭主婦,大家有聽過家庭主夫嗎?這個有出處的,《孔子家語》裡面孔子講的。這一家能不能興,就靠這個媳婦,靠太太。包含太太的來源,那都對女性的尊重。好的女性,你看對國家民族貢獻那麼大。紀念周朝的三太,太姜、太妊、太姒,所以才有太太這個稱呼。師長有說,瞋恚的核心是傲慢,愚痴的核心是懷疑。我們所有的修行就是為了熄滅貪瞋痴,那現在瞋的核心是傲慢,痴的核心是懷疑,而這八個字就是對治最嚴重的習氣,最核心的問題,述而不作對治傲慢,信而好古對治懷疑。我們差不多時間出來弘法的人,只要不「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講著講著自己的東西就出來了。「離經一字,便是魔說」,一偏就出狀況了。我們這一輩會出狀況,到大家所面對的境界不會比我們容易。所以我也是有責任把我們走過的這些路,總結總結,供養大家,提醒大家。成德是走得險象環生,希望大家是四平八穩。所以從這個文字是很有含義的。

  「述作之旨者」,《孝經》這部書的要旨。下文提到了,「昔聖人蘊大聖德」,聖人指孔子,孔子德為聖人,「生不偶時」,就是不逢時,很想把《周禮》能好好落實,落實了,這個地區就變成天下的榜樣。孔子治理中都的時候,確實夜不閉戶,做生意的人都很守信用、很有規矩,很短的時間就達到了,後來就擢升為大司寇,真的是有機會讓魯國大治。結果後來國君中了齊國的計謀,在魯國實現周禮的機會沒有了,孔子才開始周遊列國。所以孔子是盡力了,但從佛家講,當時候有整個天下的共業在那裡。所以師長也是提到,我們盡心盡力做,無怨無我的做,做得成,眾生有福報;做得不成,也不能勉強。但中華文化可愛的地方,就是「莫以成敗論英雄」,最重要的是盡了力,「留取丹心照汗青」。孔明就是這樣的榜樣,他雖然沒有復興漢室,他精神長存,指導了一千多年的中華兒女。我們也相信,師長一生為法忘軀的榜樣,也會在我們徒子徒孫當中長存,而且相信會有更多的世人接觸到老和尚的教誨跟理念。老人家的一代時教,也要我們弟子好好的以師志為己志來弘揚、推廣,讓更多的眾生得利,更能解決當前後世的種種問題。

  「適值周室衰微」,因為這一部經的要旨,不會離開當世的因緣而產生,萬法都是因緣所生。孔子自己作《春秋》,述《孝經》,這都有它的因緣促成。我們來看一下,當時候周室衰微,「王綱失墜,君臣僭亂,禮樂崩頹」,都不守本分綱紀,禮崩樂壞。「居上位者賞罰不行」,沒有依法辦事,私心起作用,私心滔滔。「居下位者褒貶無作」,很多臣子,很多行為不妥當,整個風氣搞得是非不辨。孔子看到這樣的現象,他有所作為,「孔子遂乃定禮、樂,刪《詩》、《書》,讚《易》道」。我們隨著讀的這一段,我們可以看到,孔子他看到時代所需,義所當為,見義勇為,這些工作都是大工程。我們今天學儒要學孔子,慕賢當慕其心。我們從這一段敘述有沒有學到孔子的心境?所以在《論語》裡孔子說:「見義不為,無勇也。」所以我們要義所當為,義者宜也,應該做的。我們應該為家庭做什麼,我們應該為社會做什麼,我們應該為國家民族乃至世界做什麼?老和尚期勉我們年輕人:人生短短幾十年,不能白來世間一遭,總要做有意義的事情。陳弘謀先生說的,「必為世間不可少之人」,現在這個世間缺什麼人?無私奉獻的人;「必做世人不能做之事」,世間人最難放下的自私自利,最不願意做的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自己成長的背景也都是經濟快速發展的年代,功利主義、享樂主義影響人心,自己也在這種環境受影響,假如不是遇到師父上人,真的是隨波逐流。但真正要把自私自利完全放下,得發勇猛心,得下決心去放下。陳弘謀先生一代大儒,一代忠臣,他們都是有這種志向,有這種道義,這都是我們的學處。孔子應世做出他的貢獻,「定禮、樂,刪《詩》、《書》,讚《易》道」,透過這些經典的整理,讓讀書人、讓大眾能「明道德仁義之源」。

  《朱子治家格言》有說,「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這些經典整理好,人讀了才知道什麼叫道德仁義,而這些經典也都讓我們了解,這些好的教誨也都是三皇五帝,三代明王這樣一直傳承下來的。你看像《尚書》裡面提到多少古聖先王,沒有孔子下這個功夫,可能這些古聖先王我們不認識。所以「以明道德仁義之源」,源頭。後世讀書人讚歎孔子,「先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以明」,在孔子以前的聖人,沒有孔子我們不認識他,名字都不知道。「後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以法」,孔子以後的人要希聖希賢,以誰為榜樣?孔子。所以「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我們從事教育工作,孔子是我們的鼻祖。我們從事教育工作,有一點與有榮焉,跟孔子同行的。孔子也給我們演繹出來《易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的真理,他後世傳了八十幾代都還很興旺,他們代代人才輩出。孔子整理這些典籍之外,他還「修《春秋》,以正君臣父子之法。」在家庭當中,父子是重要的倫常,出了家庭,在社會當中,君臣倫常不能亂,不然社會就亂了。《春秋》一開始提到「鄭伯克段於鄢」,一字褒貶都在裡面。鄭伯是鄭莊公,他地位很高的,孔子給他一個伯字,這個就是貶。克段,共叔段,鄭莊公的弟弟也都是公侯之輩,結果稱他的名字段,這都是貶。克,他們是兄弟,「克」好像變成敵人了。你看這裡面有父子、君臣的褒貶都在裡面,透過這些歷史故事,提醒當代跟後世。所以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這些不守本分的臣子害怕,孔子一個字給他寫下去,他後事就定了。

  「又慮雖知其法,未知其行」,知道君臣父子之法,但是怎麼去很好的落實,可能還不夠明白。我們有時候明白一些道理,理要落實在事相,好像還不是很清楚。孔子也是很敏銳,洞察到眾生的狀況,可能未知其行,「遂說孝經一十八章」。所以聖人他宣講什麼經典,傳承什麼經典,都有他的考慮在。孔子考慮事情,我們學到沒有?你看每一段都有學處,這都不能划過去的。孔子不是沒什麼事幹,講講《孝經》吧!不是這樣的。你說老和尚會不會沒事做,寫寫墨寶吧!那真是太辜負他老人家了,他教學已經夠忙了,他還寫那麼多墨寶,把最重要的教誨又透過墨寶來提醒我們。講的每一部經都有意思的,老人家為什麼要講《般若》,你不了解的,老和尚不是說專弘淨土了,幹嘛還講《般若》?那是因為看到雖然大家在修念佛法門,可是念著佛,心裡太多事牽掛著,都看不破,你這個佛怎麼念得清淨?所以講《般若》講了一百多集,讓我們看破世間。我那天拿到一把老和尚扇子的墨寶,「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二十二年的《大般若經》,就講這句話,老和尚把它寫在墨寶上。橫,那個是扇子,這句話寫在輪廓上,接下來寫了一段,「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凡屬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個世間都是緣聚緣散、剎那生滅,不能當真,更不要留戀、貪著,這樣就不會進一步輪迴心造輪迴業。

  老人家講每一部經,都是為眾生考慮的,跟孔子做事一樣。講了一部《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看到道場裡面人我是非不少,到道場是來積功累德的,我們盡心參與,哪怕來搞搞環境衛生,這一個道場成就幾尊佛,你都有功德。這麼難得的機緣,變成在道場裡是非人我,造口業,你說冤枉還是不冤枉?所以宣講這部經,提醒我們弘護的人員。再後來提倡扎三根,《太上感應篇》、《弟子規》、《十善業道經》。不是說弘淨土、弘佛法嗎?怎麼又講道家的經、儒家的經?這個我們都要深刻體會,這個都是依據「淨業三福」的指導,「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落實在《弟子規》,「慈心不殺」落實在《太上感應篇》,「修十善業」落實在《十善業道經》。觀察到這一、二代人連根基都沒有了,老和尚他們那一代還有根基,都是應機說法。你說《太上感應篇》講因果,佛家也有很多講因果,佛家的因果在很多部經裡面,但《太上感應篇》怎麼樣?從前至尾都講因果,很詳盡。況且,釋迦牟尼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他老人家也沒講說我講的才是佛經。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他老人家還說我講的才是佛法,那不就有我相了嗎?所以釋迦牟尼佛有大乘法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只要符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又是清淨心,都是與大乘佛法相應。小乘也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這小乘法印。只要宣講的相應了,像大乘佛法有一部經《圓覺經》,歷代很多人修學,那不是佛親自講的,但是它符合法印。其實像印光祖師,他當時候印最多的書,《了凡四訓》儒家的,《太上感應篇彙編》道家的,《安士全書》,這個都不是純佛家的書。他們都是應機,觀察眾生的根性,沒有這種門戶之別,都是展現不要去執著、不要去分別給我們看,我們要會看就學到東西了。

  「遂說孝經一十八章,以明君臣父子之行所寄」,應該怎麼去將這些倫常好好落實。「知其法者修其行,知其行者謹其法」,這樣就知行合一,解行並進。「故《孝經緯》曰」,有一部書叫《孝經緯》說到,「孔子云:欲觀我褒貶諸侯之志,在《春秋》」。這個「志」是心之所知,志向。孔子也是藉由《春秋》,將一個時代的是非善惡把它彰顯清楚。「崇人倫之行,在《孝經》。」透過《孝經》,我們明白父子關係,尤其怎麼去盡孝。「夫孝,德之本也」,道德的大根大本。崇人倫之行,在《孝經》。「是知《孝經》雖居六籍之外,乃與《春秋》為表矣。」《孝經》雖然在六經之外,但是它跟《春秋》是能內外呼應,表裡呼應,因為它重視的是落實,是做出來君臣父子關係,是表演。這個「表」應該有表演和落實的意思在。

  我們再看下一頁,「先儒或云夫子為曾參所說,此未盡其指歸也。」假如說這部經只是為曾子所說,那可能沒有真正明白孔子講這部經的旨意。「蓋曾子在七十弟子中,孝行最著,孔子乃假立曾子為請益問答之人」,假借,其實就借這個因緣,然後「以廣明孝道。」利用因緣,我們看每一部經也是因緣所生,像佛經很多都是弟子請問的,這是配合。像《無量壽經》是阿難尊者觀察釋迦牟尼佛,「今日世尊,色身諸根,悅豫清淨,光顏巍巍,寶剎莊嚴,從昔以來,所未曾見」,沒有見過世尊這麼莊嚴,他請問因緣,這部經出來了。包含孔子要傳這部《孝經》,也要找跟他可以配合的學生,也要對孝道有一定明白的,要不然可能就話不投機,講不下去了。曾子是大孝子,他自己是力行孝道,盡心竭力,我們從很多曾子的故事就看出來了。包含他臨終的那種心境,都讓我們很敬佩,「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他行孝道的心境,在這段話展現出來了。他行孝,他是這一部經的當機者,所以孔子掌握了這個因緣。「既說之後,乃屬與曾子。」他以這部經就囑託給曾子,好好傳承發揚。

  「洎遭暴秦焚書」,經典遇到劫難,秦朝焚書坑儒。「並為煨燼」,這書都燒得差不多了。「漢膺天命」,漢朝建立起來了。「復闡微言」,漢朝一起來,趕緊讓能背得出這些經典的人,趕快把這些經書能夠再抄寫下來,不然經典這些微言大義就斷了。「《孝經》河間顏芝所藏」,顏芝家裡有藏著《孝經》,「因始傳之於世」,有找到《孝經》。「自西漢及魏,歷晉、宋、齊、梁,註解之者」,這幾個朝代,從西漢、東漢、魏晉南北朝,做註解的「迨及百家」,不少人註解,超過百家。

  「至有唐之初,雖備祕府,而簡編多有殘缺」,祕府是皇宮的圖書館。但是當時印刷術還沒有,所以經典都是記在竹簡,竹簡要收藏很不容易。我們看伏生把《尚書》給保留下來了,你看那《尚書》可能都是幾車的竹簡,他們全家用命把它保下來了。那個年代這些古籍的保護很不容易,所以多有殘缺。「傳行者唯孔安國、鄭康成兩家之註」,為經文做註解是註,為註再進一步解釋是疏。「並有梁博士皇侃《義疏》,播於國序」,當時還有皇侃的《疏》,傳播在國序,公家辦的學校。在《禮記.學記》裡面就有提到,「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所以一般大學是國家辦的。術有序,好像是一萬二千五百家,辦序。這個應該都是國家設立的學校,在傳播這個書。「然辭多紕繆,理昧精研。」就是這些註疏還是感覺遣辭都很多紕繆,而且理好像也不能詮釋得很精嚴、透徹。所以「至唐玄宗朝,乃詔群儒學官,俾其集議」,就是招來很多大儒,一起來探討這些註疏。結果「是以劉子玄辨鄭註有十謬七惑,司馬堅斥孔註」,孔安國的註,「多鄙俚不經」,覺得他們的註都很有問題。「其餘諸家註解,皆榮華其言」,其他的註解感覺都是言辭比較華麗,可能對義理的彰顯深入都不足。「妄生穿鑿」,有這種穿鑿附會的情況。所以「明皇遂於先儒註中」,唐明皇看到這個情況,就在這麼多家的註解當中,「採摭菁英」,把精華取出來。我們唐明皇先生,他也在因緣當中看到他自己的責任,把精華把它摭出來。「芟去煩亂」,把煩亂的去掉。「撮其義理」,撮是聚集。把義理整理好,能把孝道講透徹。「允當者,用為註解」,挑特別適當的這些註疏。我們讀這一段,我們自己也要有這種能力,剛好一堆資料到你的手上來了,你怎麼採摭菁英,芟去煩亂。我看寫論文也得這麼幹。連極樂世界也是這麼來的,阿彌陀佛看了十方佛剎,優點都把它效法過來,缺點統統不要了。所以這個是我們要向阿彌陀佛學習,要向唐明皇先生學習的地方。

  當時是開元年間,他把註做出來了。後來「至天寶二年」,可能又重新整理了一下,「註成,頒行天下」,在天下流通。「仍自八分御札」,當時候唐朝書法很發達,這個八分是指八分書,是隸書的一個體,代表唐明皇也很會寫毛筆,他親自把《孝經》寫下來。「勒于石碑」,刻在石碑上,「即今京兆石臺《孝經》是也。」不知道現在北京還有沒有留存?這個也不知道了。古人用心良苦,知道世間無常,把好多重要的經典刻在石頭上。大家想一想,這個工程可不小,我們一想到古人這個精神,我們現在辛苦一點都不算什麼。

  這是《孝經》的序。我們從這段序,也知道孔子在那個年代述作《孝經》的良苦用心,他的考慮所在。沒有這部《孝經》,我們不知道經典的下手處在哪裡,所以孔子志在《春秋》,行在《孝經》。包含整個五經、十三經都要從哪裡下手?都要從孝道下手,教育自己要從孝道下手,教育孩子、教化一方也要從孝道,教之所由生也。今天是第一堂課程,我們從世法來看,我們要把孝道學好、做好。從出世來看,因為畢竟我們已經聞佛法,知道這個六道輪迴的真相,知道了能不努力出輪迴嗎?所以聞佛法最低標準,目標要定到出輪迴,不然問題沒有解決,而孝本身也是出世大法。

  在極樂寺,他們有辦《群書治要》學習班,張有恆教授帶領大家學習,也很隨喜。他們學習完一部經,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像他們學習完《孝經》,就有出《孝經》白話解釋。這個也是我們可以學習的,比方說一門課學完了,就留下來可以供養大眾的書、參考資料。我們可不能學完一門課,終於論文交完了。能夠隨著這個因緣自受用,他受用更多,很有意義。包含《易經》,他們學完,也有一部他們學習班整理出來的《易經》的書籍,有很多很精彩的義理詮釋,包含還有一些個案、事例,是學習者自己也現身說法,還有引很多歷史當中的故事來印證。我們能蒐集到的這些好的資料,也跟大家來做供養。在他們整理的書裡面有提到,佛在《梵網經》告訴我們;稱為一乘佛法的有《華嚴經》、《法華經》,還有就是《梵網經》。一乘法,這部經是很重要,它裡面講到,世尊初坐菩提樹下成佛了(成無上正等正覺),即先制定菩薩戒。菩薩戒裡面談到了,孝順父母、老師,恭敬三寶。《無量壽經》裡面也提到,「恭敬三寶,奉事師長,無有虛偽諂曲之心。」所以「孝順父母師僧三寶」,乃菩薩戒行萬行因中之最勝因也。修行成佛是果,有果必有因,修因才能得果,所以這部《梵網菩薩戒》,對我們修行成就是很重要的一部經典。而所提到的,為什麼要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因為父母是生育我身,「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十月三年,懷胎乳哺,推乾去濕,嚥苦吐甘」,所以父母恩重。師,師裡面有指本師釋迦牟尼佛,還有像我們依止師父上人的經教,那是我們的法身父母,我們當然要尊重孝敬。三寶,佛法僧,這個慧命的父母,法身慧命來自於三寶的護持。所以這些恩德很大,實難報答,故當發孝心,而順事之,要順從、恭敬,方是孝順。假如面對這麼大恩德,我們不能提起孝順,烏鴉都知道反哺,羔羊都知道跪乳,那我們不是不如這些眾生的孝心了嗎?

  《勸發菩提心文》裡面,我們看到第一個念本師恩,是不是都很呼應《梵網菩薩戒經》的教導。所以孝心是菩提心,感恩心是菩提心,因為這些恩德最大,念本師恩、念父母恩、念師長恩。所以從世間來看,古人有云「百善孝為先」,代表要從孝來開發我們自性之善。「人之初,性本善」,透過孝開發,包含出世成佛也是從孝。所以《梵網經》亦云,《梵網經》裡面講到,「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它是至道之法,我們從孝可以達到成佛的境界,因為有孝順,自然梵行具足,你所有的戒行具足了。為什麼?「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你這個孝心能保持,不願意做讓父母、讓老師傷心難過的事情,就像我們要孝順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教導我們,我們不願意違背,這樣梵行具足,乃能趨無上佛果,所以孝順是至道之法。然後也名為戒,戒就是很多惡的不能去做,這個就是持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戒,這些都是根本大戒,有孝心不會犯這些錯。亦名制止,制止就是你不去做了。在《梵網經》,這是大乘菩薩戒,那就代表孝不只是能成就世間聖賢,或者是來世的人天小果而已,他還可以成就無上菩提。

  接著有提到《蘭盆疏》,佛有講過《盂蘭盆經》,後世僧人唐朝的宗密他有註疏。這部書裡面有講到佛他的修行,「稽首三界主,大孝釋迦尊」,釋迦佛也是大孝;「累劫報親恩,積因成正覺」。所以要成佛的因是什麼?孝,累劫報親恩,積因成正覺。所以佛門的七月是教孝月,這個跟大目犍連尊者的因緣有關,他死去的母親很痛苦,喉嚨像針一樣那麼細,但肚子非常大,吃不下東西,很痛苦。目犍連尊者也是孝子,為了解除母親的痛苦,向佛請法。「盂蘭」是解倒懸的意思,一個人倒過來懸著多痛苦,盂蘭是解倒懸,他們在惡道當中那麼苦,怎麼讓他們解脫。「盆」是器皿,拿來裝東西,來供養佛、供養僧人。這樣能夠仗三寶之力,來解除他們的倒懸之苦,這個有功德力,來化解他們的業障。所以從《蘭盆疏》裡面這段話,我們若能學習釋迦牟尼佛,把孝道做到究竟圓滿,那我們也可以成佛;反之,若不孝,那當致極苦的惡果。所以學孝跟出世間也是息息相關。所以師長講經的時候說修行從孝道開始,成佛是孝道的圓滿。

  這裡又提到《法苑珠林》這部書,這是唐朝出家人道世所撰,一百卷。那部書很大本,很厚,它裡面有按照一些來編排,我們要查一些經典很方便。比方查因果類的,很多,他都幫你整理起來。而且這一部書裡面引用的經文,有的現在已經沒有傳的經,它裡面都有引用,因為它是唐朝就編撰的。裡面有講到,「戒即是孝」,所以有孝心其實就是在持戒,「眾生皆吾父母」。為什麼戒即是孝?眾生皆吾父母,「是故不殺不盜」,這樣就守戒;「皆吾父母,即行孝也」。《勸發菩提心文》說的,「菩薩觀於螻蟻,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這種恭敬心、孝心,能夠在面對眾生的時候能提得起來。《梵網經》亦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我們生生世世在六道輪轉投胎都有父母,所以在無盡的輪迴當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世世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所以菩薩的戒是從這個事實真相來守戒的。假如人殺眾生來吃,那不就是殺父母嗎?所以不殺害眾生即是孝,即是守戒。所以《梵網經》徹頭徹尾所說的十重四十八輕戒,都是在彰顯孝順心、恭敬心、慈悲心來對待一切眾生。而恭敬心、慈悲心,其實都是從孝順心中流出來的,所以孝還是大根大本。所以我們恢復菩提心,恢復真心,都要從孝開始。有孝就斷一切惡,有孝就要修一切善,讓父母歡喜。我們能夠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就是大孝。所以孝就是戒。

  如來出世所說的三藏十二部經典,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所詮釋的就是戒定慧三學,沒有離開這三個字,戒定慧三學。我們所修的是六度萬行,其實六度就是三學再展開來,我們所證的是要求無上佛道。而世尊他在菩提樹下成無上正等正覺,他就制定了菩薩戒,這個用意我們都要看得懂。乃至於他最後在涅槃會上,他老人家要走了,要涅槃了,告訴弟子,「汝等諸比丘」,對著出家的學生,「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波羅提木叉就是戒律,就是戒。尊重戒的態度要「如暗遇明」,就像在黑暗當中看到光明,「貧人得寶」,貧窮人得到寶藏那樣的珍惜心,「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戒就像我們最重要的老師一樣。「如佛在世,無有異也」,對待留下來的戒律就像佛在一樣的尊重,沒有差別,無有異也。所以孝就是戒,大師,就是我們的老師,隨時指導我們。所以孝心在菩提道上不可須臾離也。

  而淨業三福,是在韋提希夫人她看了十方國度,佛說你想去哪裡?她說我要去極樂世界。然後佛首先告訴她淨業三福。所以要去極樂世界,也要修淨業三福,尤其是第一福,作人的基礎。淨業三福也都是呼應佛剛成佛,乃至要滅度最重要的交代,就是要持戒,就是要行孝,才能修得成。所以這些經教都是互相呼應,我們要求出離,絕對不能忽略了行孝。祖師說要持戒念佛,才能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要行孝、要持戒。所以師長有說,他這一生能有成就就是念念不忘孝親尊師,不然現在社會這麼誘惑,他怎麼止住身口意的惡念惡行?就是靠孝親尊師之心提起來。

  我們來講一個大家應該有聽過的故事。有一個讀書人叫楊甫,楊甫當時學佛了,他學儒也學佛,他就想要趕快有成就,他就想到四川去拜見無際大師。無際大師當時是佛教界的一代高僧,他曾經呼籲世人,凡欲齊家、治國、學道、修身,都先須服我十味妙藥。他老人家開了一帖藥,我們喝下去,服用了,就能修身、齊家、學道。大修行人不打誑語,方可成就。開了哪十味藥?「好肚腸一條」,心腸要好。不是去買肚腸,大家不要誤會,好肚腸一條。「慈悲心一片」,這話中有話,一片是要打成一片,慈悲心一片。「溫柔半兩」,對眾生要柔和,溫柔,柔和質直攝身德,孔子也是溫良恭儉讓,所以溫柔半兩。「道理三分」,開個三分很有味道,道理不要太壓人。「信行要緊」,修行,信為道元功德母,信跟行,你學了要做,不然得不到利益,信行要緊,趕快。「中直一塊」,直心是道場,要中正、正直。「孝順十分」,你看這個十帖藥裡面,孝順開了十分,就知道孝順的重要性。「老實一個,陰騭全用」,都要積陰德,不要做什麼事就要讓人家知道,要標榜自己,這樣與道相違了,所以陰騭全用。方便,與人方便,善巧方便,「方便不拘多少」,看著辦。所以此藥,這十帖藥,要用寬心鍋內煮,得自己煮,還要寬心鍋,心量不夠,這個藥煮不出。所以師長說,學佛首先擴寬心量。所以其中孝順這一味藥是十分,要用到十分,更是發人深省。

  無際大師道行高深,名聞遐邇,所以當時很多人都想去拜見他,向他學習,楊甫就是其中一個。他辭別家中的老母親,獨自前往四川,結果半路上遇到一位老僧,老出家人,問他說要去哪兒?楊甫說我要去四川拜見無際大師。這個老僧說到,你去拜訪無際大師還不如去見佛。楊甫聽了,佛在哪?老僧說,你只要回家,就會看到一位肩上披著黃色衣服,倒穿著木屐(木屐是拖鞋),倒穿著木屐的人,那個人就是佛。楊甫聽了之後,因為他去拜見無際大師也是想修行成就,可以見到佛,趕快以最快的速度趕回家去。不過我們也感覺那時候的人也是挺單純的,當然可能那時候出家人的信譽很高,出家人不打誑語,所以他也是恭敬這一位老僧,也很聽他的話。結果當他回到家的時候已經夜深人靜,家門已經關了,他敲門,結果一敲,他的母親馬上就聽到了。這個真的母子連心,因為他已經離家數日,母親也掛念著。聽到兒子的叫門聲,喜出望外,急急忙忙拿了一件黃色的衣服披在肩上,因為聽到兒子的聲音太高興,太興奮,跑出門的時候木屐就穿反了。我曾經聽到一個母親,孩子半夜發燒,她一摸著急了,趕緊最快的速度送孩子去醫院。把孩子送到醫院的時候,醫生在看,心裡比較安了,突然發現自己衝出來的時候只穿了一隻拖鞋,整個心思完全都在孩子身上,自己一隻拖鞋沒穿都不知道。這種心境,這是父母的心。這個楊甫一看到母親的樣子,跟這位老僧講的一模一樣,突然就驚醒覺悟了,父母就是在世佛。他從此就留在家中,竭力孝敬母親,還為《孝經》做註解,成為當時有名的孝子。我不知道有沒有記錯,好像他註《孝經》的時候,墨汁沒了,墨汁自己出來,這個都是至誠感通。

  彌勒菩薩曾經勸勉世人,彌勒菩薩好多教誨很可貴的,我們佛門第一堂課就是他老人家上的,一進天王殿他給我們上第一堂課,「大肚能容,笑口常開」。包含孝道,他也特別強調,「堂上有佛二尊,惱恨世人不識」,世間人看不清楚,家裡就有兩尊佛,「不用金彩裝成」,不用塑金,「非是栴檀雕刻,即今現在雙親,就是釋迦彌勒,若能誠敬得他,何用別求功德。」彌勒菩薩這段話,跟佛在《大集經》呼應,佛說的「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者即是事佛」。佛強調到,世間沒有佛的時候,沒有佛住世,你善事,盡心盡力奉侍父母,跟事奉佛的功德無二無別。這功德太大了!所以若能誠敬對待父母,何用別求功德?而我們真正盡心侍奉父母,我們的性德會開顯,我們會以對父母的心,親親而人民,將父子有親的天性延伸到對兄弟、對家族、對鄰里鄉黨,能夠「凡是人,皆須愛」。再延伸到眾生,眾生也有牠的倫常在,牠們也很愛牠們的孩子,我們人怎麼忍心看牠們骨肉分離。所以雙親是在世活佛,我們修行就要從孝養父母做起。

  還有附了一個學了孝道的學子的反思懺悔,其實這段話應該對我們都很有啟示。這一位學子說「我的父母學歷都不高,只有小學畢業」。我們這一、兩代人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我們的學歷比父母高。「有時他們常會對我說要如何做人處世,我都會有知識的傲慢」。我們積累的知識比較多,覺得他們憑什麼有資格教我,他們懂的又沒有我多。「所以常常將他們的話當作耳邊風,對他們所說的話不以為然」。父母當然一心為我們好,我們還這個態度,他們是很難受。我們學歷這麼高,這個書到底讀到哪裡去了?我們閩南話有說「書讀到對肩胛邊去」,就是書讀到背後去了,白讀了,都沒有用出來,看不到。《弟子規》提醒,「不力行,但學文」,學了很多的知識道理,都沒有去做的話,「長浮華」,就有知識的傲慢。這是一位女士,對父母這樣的態度,那就不夠柔和。印象中父母親不曾責備過我,事實上並不是我都沒有犯錯,而是每次他們責備我的時候,我都會用比他們更大聲的音量,比他們更犀利的言辭予以反駁,沒有一次是和顏悅色,虛心接受父母的糾正。其實修行兩件事,知過、改過。人要知過不容易,當局者迷,而最了解我們的是誰,就是陪我們,一路拉扯我們長大的父母。完全不求回報的就父母跟老師,他們最願意成就我們,一定會告訴我們,我們應該要改的、應該要提升的,可是我們又不接受,那就很折我們自己的福報。福在受諫,接受勸的人有福報。首先要先接受父母的勸,然後趕快改掉,不再讓他們操心。報恩都來不及了,怎麼忍心讓他們操我們的心。她有提到母親在世的時候,因為她好幾次頂嘴,都氣哭了。自己還沒有覺得有錯,她覺得父母也不是十全十美,他們並不能苛責我。其實這些心境都太傲慢了。

  她針對自己以前的這些行為,「覺得自己不孝、傲慢,從來不會去感激父母的付出,體諒他們的辛苦」。這是我們每一個人要靜下心來去感受的。「只會報怨他們付出得不夠,甚至於也將他們的付出視為他們的義務,理所當然。我回報他們的卻是一次次拖延、懶惰,不尊重、不屑的態度,以及用凶惡的口氣傷透了他們的心」。她談這段話,她母親已經去世了,所以她是感覺到非常遺憾,她說嘗到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痛。當然能轉一個念,自己人生這個遺憾轉悲憤為力量,以自己親身的經歷,去勸更多有緣的親戚朋友,不要再犯她同樣的錯,能這樣去做,功德也是很大。所以佛法是圓滿的,人生所有的遺憾透過學佛都能夠讓它轉成更有意義、更圓滿,不要留下人生的後悔。人生的悲痛都可以轉,轉成願力,轉成菩提。因為我們都不是從小學,可能這一段心得分享,或多或少對我們都有很重要的心態提醒。所以孝順孝順,要懂得順父母的心意,而不能忤逆。

  我們進入經文,經題一開始我們看第一章的題目是:

  【開宗明義章第一】

  『開』是開示。『宗』是指宗要、根本。『明義』,透過這一章能夠了解整部《孝經》的義理,綱領都可以掌握到。透過這一章,可以掌握整個孝道的宗旨、孝道的意義,甚至於這一章裡面還闡述了行孝的三個階段:「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所以這一章等於是全書的總綱領。始於侍奉父母,中於事君,其實「事君」延伸開意思就是為國家為人民,不管你在哪一個行業、哪一個位置,我們都要盡好我們的本分,人生以服務為目的,每一個行業都能夠服務到社會人民。終於立身這個「終」要成聖成賢,就像我們剛剛一開始,從世間看孝道,還要從出世間看孝道。所以我們學這一部書,還要能夠學到回歸自己的本性,能夠不要再搞輪迴了。而且這一章「開宗明義」,其實也定了萬事的政教規範,辦政治要以孝道為基礎,辦教育要以孝道為開始,教之所由生,所以政教都從這裡。我們看經文:

  【仲尼居。】

  註解裡面,『仲尼』是孔子的字。

  我們今天就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