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年早餐開示—一字一句皆無量義 (共一集) 1998/4/12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20-013-0010
昨天我們在《無量壽經》上看到一段,我跟大家提示到,經文實在講不只是《無量壽經》,任何一部經典,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圓滿的法輪。如果你再深入一層,不僅僅是佛經,就如《華嚴經》上所說,「一塵、一滴、一毛孔都是具足圓滿的佛法」,所以古德才講:「圓人說法,無法不圓」。我在天主教教過書,是教他們的研究所。天主教比我們佛教上軌道,天主教的神父有兩種,最低的學歷要高中畢業,一般都是大學畢業,然後進入神學院讀三年,才能拿到神父的資格。我教的那個研究班,全部都是大學畢業生,一般學歷是大學畢業,受過三年神學的教育,然後又擔任神職三年,再挑選出來,還經過考試才參加這個研究班。研究班的學員只有十二個人,我去上課,旁聽的差不多有一百多人,正式的學生只有十二個人,我有一本雜誌,那一天你看到的,那裡頭好像還有三張照片。它是一個天主教高等的研究所,我教的課程是佛教精神生活。我昨天聽說外國神父、基督教的牧師讀《大藏經》,真正在研究。我們佛教出家人反而沒有,人家真正在用功。我接受聘請去擔任這門課程,這個機構是東亞精神生活研究所,天主教的研究所,專門研究東亞的精神生活,所以我去教佛教精神生活。請我是要請我去講兩年,講全部的課程,他們兩年畢業,而我只教了一個學期,教了半年,我就出國弘法去了。以後我這個課程,我聽說好像是由悟明法師接著去教,悟明老和尚,他跟天主教的關係也非常厚。
我在教的時候告訴學生:「你請我講佛教的東西,錯了。(他們聽了很奇怪。)我來講你們的《聖經》,真正幫助你們解決問題,為什麼?《聖經》裡頭字字句句也是圓滿的大法輪。」他不懂我們懂,他看不出來,我們看得出來。字字句句也含無量義,法法圓融,不是單獨是佛法,單獨是這部經,那你就錯了,那怎麼能夠說是法平等無有差別?《華嚴經》跟基督教的《聖經》平等,是法平等無有差別。《華嚴經》跟幼稚園小朋友念的那個書,小狗叫、小貓跳也平等,不平等那就不是佛法。你能夠把小狗叫、小貓跳搞通了,《大方廣佛華嚴經》你就通了。
佛法求的是真實智慧。唯有真實智慧,世出世間法一切通達。真實智慧從哪裡來?佛給我們講:人人自性本具,不是從外頭來的。從外面來的那就不平等了,不可能平等,是人人自性本具的,那怎麼不平等!雖然是本具,可是我們眾生智慧透不出來。為什麼透不出來?佛把這個原因告訴我們,你有障礙,障住了你自性般若智慧。
障礙很多很多,無量無邊,佛為了說法方便起見,把它歸納成兩大類,或者歸納成三大類,我們講二障、三障,那是歸類。二障,煩惱障、所知障,三障,惑障、業障、報障,你有障礙。佛法的修學沒有別的,把障礙捨掉而已。你能捨一分,你的自性智慧就透一分,你能捨兩分就透兩分。你們願不願意展開經本就看到無量義?我們一句經文說兩個鐘點、說四個鐘點,不希奇!這有什麼了不起!佛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一個字、一句,塵說、剎說,無量劫都說不盡。無量劫說不盡,我們今天一個字才講幾個小時,算什麼。所以大家明白這個道理,佛法修學沒有別的,除障而已。除障就是斷煩惱,就是要把習氣淘汰掉,這叫真幹。如果煩惱習氣不斷,你所學的東西再多,都沒用處,諺語裡面所謂是「隔靴搔癢」,搔不到癢處,那就是你有障礙。所以「法門無量誓願學」,我勸大家我們把這個事情到極樂世界再幹,今天要幹的就是「煩惱無盡誓願斷」,我們能斷一品煩惱就透一分智慧,斷二品煩惱就透二分智慧,就那麼一回事情,這叫真功夫。
我也給你們大家提過,學經教、學講台技術,這在整個弘法事業裡面來說,所佔的比例並不太大,真正煩惱習氣斷了,明心見性了,這個方法技巧自然通達。你們看看釋迦牟尼佛的傳記,《釋迦譜》、《釋迦方誌》,這《大藏經》裡頭有的,唐朝時候人寫的。釋迦牟尼佛有沒有學過講演的方法?講演術有沒有學過?《內典講座》有沒有學過?沒有!人家為什麼講得那麼好?自性裡頭自然的流露,不是學的。我們從他所說的這些東西,把它歸納寫成一個講義,我們來學習,哪裡能比得上稱性而說?稱性要見性才能稱性,不見性,那個說是稱情而說,我們感情,我們煩惱,稱煩惱而說,那就不一樣,跟佛所說的味道就不相同。佛法的修學,諸位一定要記住,無論哪個法門,連淨土宗都不例外,終極的目標是什麼?明心見性。不僅僅禪宗明心見性,哪一個宗派、哪一個法門,最後都是明心見性。
心是什麼?心是八識,這叫心。性是什麼?性是真性。性是真的,心是妄的。你們都有一點佛學基礎,在《百法明門論》裡面,八識是有為法,不是無為法。有為法是假的不是真的。真性為什麼變成八識?就是因為裡面有了障礙,生起二障,所以就不叫性,就叫識。實在講性跟識是一個事情,一樁事,心、性、識是一個東西。一個東西為什麼說三個名詞?完全沒有障礙的時候叫性,有了障礙的時候就叫識、就叫心。所以心要叫你明心。說明心,可見得那個心不明了,如果已經明了,再加一個明就錯了。你的心不明了,你要明心,把心裡面的障礙去掉。所知障、煩惱障,惑障、業障、報障,實際上說三障跟二障意義大同小異。三障裡面的惑障就是所知障,業障跟報障就是煩惱障,這是開合不同而已。二種障礙都破了,心就恢復光明。
光明、清淨、無染的心就是自性,就是真心。真心具足,一切無量。真心就是阿彌陀,所以阿彌陀是一切諸佛如來的總名稱,這三個字的梵語,翻成中國意思,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無量,一切都無量,沒有一樣不是無量的。為什麼稱性?我們所追求的,我們希望證得的就是阿彌陀,我們沒有辦法,障礙、習氣太重,這一生當中實在沒有辦法,淘汰不了,做不到。實在講一品煩惱都斷不了,這時候怎麼辦?這是佛給我們開真正方便法門,勸我們念佛往生淨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見到阿彌陀佛,就證得阿彌陀,證得自性的阿彌陀,淨宗的道理就在此地。它不是沒有道理,很深的道理。方法非常簡單、非常容易,你要真正肯相信,真正情願去做,你才能夠得到;你不能相信,你不情願去做,換句話說,這個機緣你就是當面錯過,這個太可惜了。
凡夫無始劫以來,習氣染污很嚴重,要知道這個東西不是好事情是病態。最嚴重的是貪瞋痴,貪財、貪色、貪名,甚至於貪佛法。貪是根本煩惱,貪不到才瞋恨,一切都貪到了,他怎麼會有瞋恨心?貪不到才恨。一定要咬緊牙根,把這個煩惱捨掉。世間人是「我沒有財,我就不能生活」,我們試試看,我們把財統統捨掉,看看能不能活得下去?給諸位說,活得比別人快樂。有財富的人天天擔心,提心弔膽,晚上睡覺都睡不好,怕財丟掉。我前天聽個居士從馬來西亞來告訴我,馬來西亞有很多很有錢的人,一下就變成窮人,他們的財富受這一次經濟災難的衝擊,一百萬變成十萬,一下就丟掉,我聽說還有很多自殺的,受不了這個打擊自殺了。哪有身上一毛沒有活得快樂、活得那麼自在?今天全世界經濟總崩潰與我都不相干,為什麼?我沒錢,你經濟興旺也好、蕭條也好、崩潰也好,與我都不相干,沒事。假的,什麼都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清淨心是真的。真心能轉境界、能轉穢土為淨土。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怎麼來的?清淨心現的,所以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
現在這個世間人,佛在經上常講「可憐憫者」,真可憐。最高的階層,是你有智慧、有能力辨別真妄,那是真的,那是假的,這最高層。次一等的有能力辨別邪正。再次一等的,有能力辨別善惡。最低等的有能力辨別利害。現在人連利害都不知道,別談別的。什麼事情對自己有利,什麼事情對自己有害,都不知道。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真叫胡作妄為。這些標準雖然層次很多,但是它有一個原則是不變的,什麼是真?什麼是正?什麼是善?什麼是利?順著自性的。與自性相應的,這就是真、就是正、就是善、就是利;與自性相違背的,那就是妄、就是邪、就是惡、就是害。這是佛法比世法講得透徹、講得深入。我們學佛學什麼?就是學這些東西,開發自性,開發心地寶藏,無量無邊、無有窮盡的寶藏。
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沒有一法欠缺,法法圓滿。我們怎麼知道?佛給我們說的。誰做到了?佛做到了,佛現身說法。我們今天學講經多苦,費多少時間去找資料、去準備,釋迦牟尼佛當年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沒預備過,也沒參考資料,也沒有講義。佛當年說法、孔老夫子當年教學,就是談話,沒有書本,也沒有記載。孔子的書除了一部分他自己寫的,分量並不多,《論語》是學生給他紀錄的,孔夫子過世之後,學生給他紀錄,像我們佛門集結經藏。佛的經典也是佛滅度之後,弟子們憑自己過去親近佛陀所記憶下來的,把它寫成文字,這流傳到後世。
世法裡面的孔子,佛法裡面的釋迦牟尼佛,無不是稱性而說。自性的智慧功德真正是清淨、究竟圓滿,這些人可以給我們做證明。他們都說得很好,他有,一切眾生各個都有。諸佛如來看一切眾生平等的,一切眾生都是佛,《華嚴》、《圓覺經》裡面,都有這個句子,「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本來成佛,現在不是佛,搞成這個樣子,搞成生死凡夫,苦惱無邊,把無量的智慧變成無量的煩惱,錯用了智慧就是煩惱,搞錯了。正用煩惱就是智慧,諸位要曉得,經上常講「煩惱即菩提」,煩惱用得正,智慧。智慧用得偏差變成煩惱。受用不一樣,享受不一樣。用錯了,苦;用正了,樂。你要是問:「怎麼會煩惱用正了是菩提?」這聽起來好像很奇怪,《華嚴經》上有,勝熱婆羅門、甘露火王、伐蘇蜜多女,那是貪瞋痴,煩惱;他們用得正,菩提。你才曉得,哪一法不是圓滿的佛法!我們現在智慧不開,用煩惱使煩惱更重,不會變成菩提。哪一天你智慧開了,用煩惱就是菩提。智慧沒開,不行,用煩惱,煩惱就更嚴重,用菩提,菩提都變成煩惱,用煩惱還得了,不會用!
佛法確實是圓融的,沒有高下、沒有淺深、也沒有顯密、也沒有大小。「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是平等的,眾生根性不相同。大乘根性的,他聽佛講法,他體會的是大乘;小乘根性的,他體會的是小乘。你對佛法能體會多少?能了解多少?各人根性不一樣,佛依舊是一音而說法,法法皆如,法法皆是。誰能體會?心地清淨的人能體會,真誠、恭敬的人能體會。實在說真誠、恭敬就是清淨心,清淨心是體,起作用就是誠敬。心不清淨哪來的誠?哪裡會有敬?心不清淨那個誠敬是裝模造作出來的,不是真的,假的,唯有清淨心起作用才是真的。至誠恭敬,才能夠深入法義,經上講的深解義趣。你們念過《金剛經》,《金剛經》說的,誰能深解?心地愈清淨,他解得就愈深,那個意思就愈明顯。我們講修行功夫,功夫就在此地,佛家講功德,功德也是講這回事情。你這個清淨心是功,這修功;清淨心生智慧,能深解諸法那是德。
《彌陀經》上所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今天能在新加坡這個小地方聚會,緣!這三個條件當中緣遇到了。緣遇到之後,我們能不能成就?就決定在自己的善根、福德。如果我們有善根、福德,遇到這個緣,這一生成功了。假如我們的善根、福德不夠深厚,雖遇到這個緣,也沒用處。這三個一定要圓滿具足,這個人在這一生當中決定作佛,少一個都不行。什麼是善根?信解是善根,你有緣接觸到之後,真正相信、真能夠理解是善根。什麼是福德?願行是福德,真正發願,認真修行,這人有福了。這三個條件具足了,這一生決定往生不退成佛,沒有一個不成就的,這個法門叫萬修萬人去。修學這個法門所以不能夠去的,這三個條件當中,決定有一個不足,有兩個不足更沒指望,一個條件不足都不行,我們自己業障太重了。
昨天晚上我跟大家講「善思惟」,善思惟我只講三個意思,三個意思後頭兩個意思沒講清楚,時間不夠,第一個意思我講「念三寶恩、念四重恩」,第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念眾生苦」,講了一半,沒講透徹。第三個意思「念自己業障重」,這沒講。今天晚上我再把它補出來,很要緊。知道念自己業障重,就曉得如何來善護自己,這叫護法。為什麼把賢護擺在第一?為什麼把善思惟擺在第二?十六個尊者名字不可以把它顛倒的,就像爬樓一樣,一定第一層、第二層,你不能說我爬到第二層,然後再到第一層,沒這個道理,你順序就顛倒了。
要懂得護法,要懂得護持自己。真正會護持自己的,古人有很好的教訓,省事,這非常重要。我們在新加坡,你看到李木源居士,李木源居士是很會保護自己的人,這個是我們的好樣子。不聽是非,不是一定需要接見的人,他不接見,不是需要聽的電話,他不聽。我聽他講,他回家去,他電話都拔掉,他不聽外頭電話,所以他說他住的房子是老人院,兒子住的房子是孤兒院,他懂得保護自己。他說聽電話就是聽是非,擾亂你自己清淨心。知事多時煩惱多,識人多處是非多,你要認識那麼多人幹什麼?我很會保護自己,我平常不聽電話,傅居士送我一個手提電話,我很歡喜,我有事情可以打給別人。手提電話平常關起來,號碼不知道,我說:「號碼也不要告訴我」,我不知道我的電話號碼多少,不曉得。有人問的時候,還有的時候說漏掉了,我根本就不知道。只有我可以打給你,你就不能打給我,你說這個多自在!所以就少事、省事,你這個心地多清淨、多乾淨。
生活節儉,每天也不過就是三餐一宿而已,還有什麼需求的?需求多了,極樂世界就去不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還有這個身體在,這是我們佛法講有餘依涅槃,有餘依是身體還在。這個身體還沒有壞,利用這個身體多幫助這些苦難眾生,有願意接受的,全心全力幫助他,哪一天沒有人接受了,沒接受就走了,我們再到他方世界去,你說這個多自在。
生活的空間是盡虛空、遍法界,不是這一個地方。你守住這個地方,你的生活圈子就小,你能夠擺脫這個地方,你的生活空間就大。極樂世界我們嚮往,我們要去,親近阿彌陀佛。那個地方能不能住?給諸位說,不能住,你要住到極樂世界,他方世界你就沒分了。你看佛,佛有個外號叫無依道人,無依是什麼?沒有住處。我們看到經典上,「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個地方」,不是說佛住某個地方,一住就完了,住那裡就不動了,就死在那個地方。在那個地方,今天在這裡,明天在那裡,盡虛空、遍法界,那個在,好!住就糟了。一住,你活動的空間就很小,你就有界限;「在」沒有界限。現在人很少懂得這個意思,過去帝王時代讀書人都懂得。問你:「你住在哪裡?」你有住處。皇帝不能說住處,皇帝,這個國就是他的家,「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全國都是他的,所以皇帝叫行在,他行,他走了,在那裡,我們稱行在,稱皇帝,他現在在什地方,不能說皇帝住那裡,那個說法就錯了。整個國家都在那裡,他住哪裡?他在那裡。經典上用的字妙極了,我們也要學,將來「法師,你在哪裡?」不能住在哪裡,說明你活動的空間是盡虛空、遍法界,你現在在哪裡,不是住在那裡。這樣才能把自己的心量拓開,把自己的煩惱消除,成就自己真正的德行、智慧,而後世出世間法自然通達明瞭。
我們現在勤奮的求學,又真正用功去淘汰習氣,雙管並下,可以把我們修學的時間提前,成就的時間提前。從前李老師告訴我,如果專心辦道,不研究經教,把經教放下,十年得清淨心、開智慧。如果你再研究經教,研究經教也非常如法,這個如法就是告訴你,跟你的清淨心相應,這個就如法。你一面讀經,一面聽經,如法修行,你五年就成功,可以把時間提前一倍,你要學得如法。如果不如法,你學得很多、很雜,那就壞了,換句話說,不但十年開不了悟,二十年、二百年都開不了悟。原因你們大家都曉得,清淨心失掉了,頭腦裡頭愈搞愈雜,知見愈來愈複雜,這就壞了,你的煩惱障、所知障天天在增加,你不是在減少,你不是在消除,是在增長。增長二障是最糟糕的事情。我們修學佛法,修學天天把煩惱障、所知障修掉,這是會用功。所以才教給你一門深入,要懂得這個道理。
我們學教,老師教給我們一門深入,一門深入是什麼?與清淨心相應。而且我們初學參考東西不能多,參考一家,一家是專、定。一家就如法,就持戒,不雜第二家。我們學一樣東西,凡夫沒有智慧,我們靠古人的註解,古人註解很多,選一家,就遵循這一家之言,我們來研究、來學習、來講解。如果這一家裡面有一段、有一句,他講得不清楚,我們自己不能了解,你能捨就捨掉,「我不講,我念下去,可以」,念沒錯!「法師,你沒講清楚」,「我沒講清楚不是過失,我講錯了才是過失。」我沒講清楚不算過失,為什麼沒講清楚?我不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是孔老夫子教給我們的,這是有智慧的人。沒有把它講錯,沒有罪過。如果強不知以為知,那就出毛病,就錯了。或者是你要想能把它講清楚,再找別人家的註解,就看它這一句,這個可以,看他這一句怎麼講法,我們來採取,這個行。決定不能把兩個註子合起來,那就糟了,就亂掉了,妨害自己清淨心。這個是學習的祕訣,絕招!
我跟你們同學講,我學經不多。我在台中跟李炳老十年,我聽他講經,總共聽他講了三十多部,聽而已,決定沒有下過功夫。聽經之前不看經,聽完經之後也不看經,聽了而已。真正用功的時候,我在台中十年,只是五部經,五部經裡面四部都算是小部頭,我真用功夫,真幹,真叫一門深入。我第一部經是《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小乘經,真下功夫。第二部經是《阿彌陀經》。第三部經是《普賢菩薩行願品》,就是最後的一品,那個一卷,普賢菩薩十大願王,這真下了功夫。第四部是《金剛經》。第五部是《楞嚴經》,《楞嚴經》算是大部。我十年學五部經,其他的我沒學過。我講《華嚴》,我只聽他老人家講一卷,八十卷我聽一卷,一卷聽了之後,《華嚴經》全部我就會講了,我講得比他還詳細。《法華經》我沒有聽,我也講得還能夠讓人家聽了生歡喜心。《地藏經》我也沒學過,我講了很多遍。這給你說明,一經通一切經通,何必要花那麼多的時間,費那麼多的精力到處去找資料,找得頭昏腦脹,那個多苦!所以我看人家學習,這樣學習,我不幹,太辛苦了。
我學得很輕鬆、很愉快,大家看我學習,表現上看不到,看到我天天在玩,很開心、很快樂,看不到我學習。我這些方法都是老師指導,我能相信老師,我相信他,我聽話。一部經真正不是搞得很清楚、很徹底,不學第二部。你們在佛學院三年念了多少經論,我十年就這五種,五樣,這都是值得諸位做參考。老師只是指路,走路要靠自己,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教你一個原則,你守住這個原則自己去走,你會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