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大願精進力夜神章 (第十一集) 1987 檔名:12-005-0011
請掀開經本,八百三十九面倒數第三行,從同神力這一句讀起:
【同神力。一念遍遊十方一切世界海故。】
從這個地方看起。八十八句,這是第七十九句,與諸佛同樣的神力。『神力』,與前面講的神通非常的接近。神通通常都是講的六通,「神力」,我們從底下這經文上來看,它是六通裡面的神足通。『一念』,是時間的短暫,很短的時間。『遍遊十方一切世界海』,這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念之間,菩薩都能夠到達,這是不思議的神足通。這一句乍看起來似乎是一個幻想,這是不可能做到的,實際上給諸位說,是事實。這種能力,佛告訴我們,是我們的本能,本來就有這個能力。這種能力我們現在是迷失了,並不是真正的喪失,而是迷失了。何以曉得這個是事實?佛在經上給我們說的,我們要牢牢記住一個原則,那就是萬法唯心,萬法唯識,這個是佛法講到最根本的道理,所謂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你要對這個道理能肯定,深信不疑,這八十八同都沒有問題,句句你都能夠信得過。為什麼?既然唯心所現,我們在一念之間,怎麼不能夠遍到?當然是可以遍到的。
所以佛給我們說,我們六根的能力都是盡虛空遍法界,眼見也是如此,能夠見到盡虛空遍法界,也能見到過去、現在、未來,都能看得到。在佛,這都叫做現量境界,就是擺在面前的境界。我們現在就是迷失了自性,這種能力不能現前,被煩惱、妄想蓋住了。所以煩惱、妄想像雲彩一樣,我們的智慧、德能像太陽。這幾天下雨,雲層很厚,把太陽遮住了,並不是沒有太陽。換句話說,並不是我們沒有智慧,沒有這種德能,只是二障障住了,是煩惱障、所知障;去了二障,我們的能力逐漸逐漸就恢復了。這個恢復在我們《華嚴經》上說,從圓教初住開始,初住菩薩開始。十信位的菩薩還沒有恢復。十住這初住,破一品無明,見一分本性,這個就真正見到。從此以後你無明多破一品,這個本性裡面的智慧德能就多透一分,就是這麼個道理。至於各宗各派,無量法門,統統是手段、是方法,就是如何破這二障。如何斷煩惱,斷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都是講求的手段與方法,目的只有一個,最後是恢復我們本來具足的德能,這是我們本具的德能。
這一樁事情,在理論上講的確我們相信,我們不懷疑,但是在事實上來說,要想斷煩惱,實在還不是個容易事情。你沒有認真修行,你不曉得;你修了這麼多年,你才曉得不簡單,修這麼多年,煩惱還是這麼多,似乎這個煩惱沒有減少,你就曉得這個東西不容易。如果覺得這個煩惱能減少一點,給諸位說,那就是功夫,就是你修行的成績。煩惱不能斷,修什麼法門都不能成就。就是念佛,雖然不斷煩惱,也得伏煩惱,把煩惱伏住。什麼叫伏住?決定不起現行,這就伏住。有沒有煩惱?有,像貪瞋痴都有。可是在生活當中,貪瞋痴,你有這一句佛號,這佛號有力量能把它控制住,就是不讓它發作,有雖然是有,它不發作,這就是能把煩惱伏住。伏得住煩惱才能往生,所以叫帶業往生,帶業是因為你的煩惱沒有斷,這是在所有法門裡面最容易的一個法門,不斷煩惱也能成就。但是諸位要曉得,這是八萬四千法門裡面,只有這一個,除了這一個法門之外,任何一個法門都得要斷煩惱,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底下一句:
【同總持。已得一切陀羅尼海普照門故。】
『總持』,梵語就叫陀羅尼,翻成中國意思叫「總持」。所謂總一切法,持一切意,這個意思實在講就是說抓綱領。你真正能把綱領抓到了,這個叫總持,總持就是綱領的意思。菩薩『已得一切陀羅尼海』,「海」是比喻深廣,經上常用這個字來代表,這個就是一切總持的法門。得到這個法門,實在說自行化他都得到方便,自己修行不成問題,綱領抓到了;教別人也能夠幫助他找出一條明確的大道,不至於叫他迷失方向,這個叫總持法門。在佛法裡面,一般講總持就是三皈依,三皈依是修行的總綱領,很可惜是許許多多同修在受三皈的時候,沒有能夠把這個意思搞清楚,所以雖然是有了形式上的三皈依,這個總持法門沒有得到。得到之後,我們就曉得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怎樣修行。行是指我們的思想、見解、行為。行為有了錯誤,要把它修正過來,這個就叫做修行。依什麼修行?依三皈,佛是覺悟的意思,要依覺,法是正的意思,僧是清淨的意思,所以要依覺正淨來修正我們的思想、行為。我們的思想、見解要覺、要正、要清淨,我們的言語、我們的造作,都要求覺正淨這個標準,這叫三自皈,叫三皈依,這個是總持法門。
念佛人,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總持法門。蕅益大師說得很好,他是引用蓮池大師的話說的,這一句阿彌陀佛,「圓攝五宗,該羅八教」,這就全部都包括了。五宗就是禪宗,八教那就是整個教下,所以宗門、教下統統包括在一句阿彌陀佛佛號之中。這一句佛號的意思是無量覺,南無翻成中國意思就是皈依,皈依無量覺,真的,這個意思確確實實是都包括了,沒有一樣不包括。但是如果在境界裡面,沒有善巧方便,這一句佛號念得不得力。這個善巧方便要怎樣運用?就用三皈依,三自皈。也就是說這句句阿彌陀佛裡頭都有覺正淨,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我覺不迷、正不邪、淨不染,這個決定與淨土相應,所謂是心淨則土淨,要用這個方法來修。所以這一句阿彌陀佛,功德不可思議,這是這一句佛號就是一切陀羅尼海。我們學佛的同修,首先要把這個掌握到,你就曉得我們修的是什麼,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法裡頭沒有迷信,不搞迷信,也不搞神通的,什麼都不搞,老老實實的取一個覺不迷、正不邪、淨不染。底下一句說:
【同祕密。了知一切修多羅中妙法門故。】
佛法,給諸位說,沒有祕密。凡是祕密大概都不太光明,為什麼?見不得人,這才祕密。佛法正大光明,沒有祕密。這『祕密』是什麼意思?給諸位說,這個也講深,這個義理太深了,所以它是屬於深密。像經裡面有《解深密經》,因為義理太深,我們一般人看不出來,經典擺在面前,看不出它的意思。甚至於講得很明白,聽也聽不清楚,聽了之後不能體會到這個意思。這是說的教義、教理之幽深,把它說作祕密。「同祕密」就是這種幽深之理,沒有不能了解的。所以『了知』,「了」是明瞭,「知」是知道,『一切修多羅』,「修多羅」是經典。這個地方所說的修多羅,實際上是把一切佛法統統包括其中,經律論都包括在這一句裡面。所以『妙法門故』,沒有不通達,沒有不明瞭的,經義實實在在是深。這是祕密。底下講甚深:
【同甚深。解一切法離相清淨如虛空故。】
前面這個祕密是從教義上說的,這一句從教理上說的。義理都要自己去體會、去悟入,不是我們思惟想像能夠達到的,想不到的。為什麼說想不到?因為思惟想像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的功能是有限的。也可以說六識對外它能夠緣一切境界;對內,它能夠緣到阿賴耶識,所以它的功能非常的廣大。這個附屬的心所有五十一個,可以說是圓圓滿滿,沒有一絲毫的欠缺,可見得它這個功能的廣大。但是它就是不能緣法性,它對法性那就是一籌莫展,所以它不能見性。用第六意識修行可以得定,可以修成九次第定,不能見性,這是諸位要曉得的。在《楞嚴經》上,交光大師不同意長水的說法,長水禪師是宋朝人,是《楞嚴》古註的權威。他不滿意長水的說法,他提出一個也是很正確的道理,因為長水依然是用第六意識修行,這是不符合《楞嚴》的宗旨。所以他主張就是用《楞嚴經》上的自己的方法,捨識用根,這是他提出來的,捨識用根,用六根的根性來修,這才是首楞嚴大定。所以他提出這個見解,這個當時以及後人,有許許多多人非常的贊同,這個的確是有道理的,在理上講能講得通。六根的根性,那就能緣法性,第六意識緣不到法性。
所以自古以來修行就是兩條道路,一個是用第六意識,用思惟、用想像,就是用頭腦來研究。這些可以說多半都變成佛學的學者,縱然能夠講的三藏十二分教,說得天花亂墜,他是佛教的學者,他不能斷煩惱,他不能見性。另外一種,那就是禪宗,這就是最有名的,這個淨土宗也是如此,不用第六識,禪宗不用第六識。你看參禪是離心意識參,心是第八,阿賴耶識;意是末那,第七識;識就是第六識,所以參禪要怎麼參法?心意識統統不用。心意識不用,用什麼?當然是六根的根性。在眼曰見,在耳曰聞,用見性、用聞性,用六根的根性,直接對外面的境界。那外面就不叫六塵,也叫六性,色、聲、香、味、觸、法,色性、聲性、香性…,統統是叫明心見性。我們今天用識,眼識對色塵,耳識對聲塵,這就不行,這是凡夫。這在佛法裡頭,這是修行重要的原理原則。這東西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容易。為什麼不容易?因為我們用六識用慣了,無始劫到今天用成習慣了,這習慣成自然,一下要把習慣改過來很難,難處就在此地。真正能夠徹底了解它,努力精進的來改,不是改不過來,能改得過來,就是我們六根對六塵境界捨心意識,不用心意識,這樣就行。實在說,哪一個人不想這樣修?這樣修快!從哪裡下手?你要曉得心意識的性質,就有下手之處。
第八識是落印象,它的功能含藏種子,落印象;第七識執著;第六識分別,你曉得它這個功能,我們譬如眼見色、耳聞聲,我們不分別就不用第六識,我不執著就不用第七識,我不落印象就不用第八識。離心意識就這麼個離法,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沒有分別心、沒有執著心、沒有妄想心,給諸位說,佛與大菩薩日常用事就是如此的。我們凡夫所以不如佛,就是凡夫六根對六塵分別、執著、打妄想。這一點我們要能細心去體會到才好,不但世間一切法是虛妄不實,了不可得,佛法也是如此,佛法也沒有。所以一切分別、執著、妄想是錯誤的,我們吃虧就吃虧在這個地方。離開一切分別、執著、妄想,這個人就叫做佛,那就是佛,就是圓圓滿滿的佛;有了分別、執著、妄想,這個人就叫做凡夫,凡夫跟佛差別就在此地。所以一個真正會用功的人,套一句禪家的話來說,要用觀照的功夫。眼見色,觀照,耳聞聲也叫觀照,就是六根對六塵境界,統統叫觀照。實在講,觀照還是用的意識,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意識用慣了,還是用意識來修。那意識怎麼叫觀照?實際上講,古德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觀照就是覺,我這一分別、執著打妄想了,立刻就能夠發現我這個錯,馬上把一切分別執著妄想捨掉,這就是觀照功夫。
所以觀照實在講就是自覺的功夫,這個覺要覺得快,日常生活當中你要覺得快,修行也要覺得快。譬如讀經,你一面讀經,一面去研究,這個錯了,落在心意識裡去了。落在心意識裡面,這些知見就是凡夫知見,是凡夫知見來測度佛菩薩的知見,你所講的不是佛的真實義,那開經偈講,「願解如來真實義」,你沒能解如來真實義,為什麼?你用思惟。你思惟到的是你自己的意思,不是從本性裡面流出來的智慧。讀經要怎麼讀法?讀經要離心意識讀,這就是用觀照功夫。我展開經文,從頭到尾念下去,這個裡頭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一直念下去,心地清淨,一念不生,一個妄念都不生,這叫讀經,這個有受用。如果別人來問你,這一句請教是什麼意思?你立刻就答得出,這是智慧。你沒有想過這一句是什麼意思,我應該跟他怎麼講法,不需要,那邊一問,這立刻就答覆,這是從自性出來流露的智慧。答覆的意思淺深、偏圓,那就是你自己的功夫,是你自己境界。功夫愈深的人,境界愈佳的人,答覆的那個話愈圓滿,無論在事理上,都來得圓滿。
這是讀經,這是你看《觀經》裡面教給我們念佛的人,要常常讀誦大乘,誦是背誦,讀是照著本子念,要這樣念法,你才會開智慧。先不求智慧,這樣子念法,心念得清淨。不念經?不念經,打妄想,他會想東想西。所以展開經本來讀經,讀經就不打妄想。整個精神貫注在經本上,這個是甚深,貫注在經本上,使自己的心能得到清淨,離一切分別執著。所以讀經就是這種的修養,這個是佛菩薩的修養,在修行裡面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所以我們在講席當中也常常說,這是戒定慧三學同時完成。如果我們念經,一面在念,一面在研究什麼意思,戒定慧三學統統沒有了,那是把佛經當作世間書本來研究,把佛經變成世間法。縱然你很聰明,你所得到的是世智辯聰,這一點我們也要注意到。世智辯聰不是真智慧,因為世智辯聰沒有能力斷煩惱,真正智慧有能力斷煩惱、破無明,世智辯聰沒有這個能力。因此我們不可以把世智辯聰誤會成辯才無礙,那就錯了。佛經裡面講的辯才無礙是從真正的智慧流露的,不是世智辯聰。
所以他這個註子註得好,『解一切法離相清淨』,正是《金剛經》所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個捨就是不執著,就是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妄想、不落印象,這個叫捨,並不是說經典不要了。經典要,天天要讀,讀的時候不分別、不執著、不落印象,保持這心地清淨光明,這個叫捨。底下:
【同光明。】
『光明』就是智慧生起來了,既然能入甚深,當然智慧就生起來。
【放大光明普照十方諸世界故。】
實在講,這一句就是總持、祕密、甚深的大用,大用現前了。前面這幾句是一句比一句深。光明是般若智慧,般若所以不把它翻成智慧,這在古時候譯經體例當中,五不翻之一,是屬於尊重不翻。同時也怕我們誤會,因為我們世間人對於智慧這個概念,凡是聰明都把它看作智慧,所以這聰明才藝都把它看成智慧。佛法裡頭的智慧的揀別定義很清楚,必得從無分別心裡面流出來的,這是智慧。換句話說,像剛才講的離心意識,這裡面發生的,這叫智慧;落在心意識裡面,就不叫智慧,落在心意識裡面,佛經裡面講那是世智辯聰。其實如果說這兩種人在他的外表上,我們能夠觀察出他不同。真正有智慧的人心清淨,謙虛、平等、卑下,真的他能做到自卑而尊人,這是智慧。世智辯聰的人怎麼樣?高傲,他這個好像學問愈大,架子也愈大,愈是瞧不起人,愈是目空一切,這是世智辯聰。這兩種人情形確確實實不一樣,愈是真正有智慧的,那個人平易近人,一點架子都沒有,不管什麼樣身分人,你去接近他,都非常的和藹,跟世智辯聰不一樣。
我們在五十三參裡面看出來,你看這些善知識們,人人都是平易近人的,不管什麼人去親近他,沒有拒絕的、沒有排斥的,都是愛護備至,盡心盡力的來幫助人,自己謙虛,我的智慧、我的德能只有這麼一點點,我不如別的那些善知識。每提到一個人都稱讚,我不如他,這是真正智慧,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實在說古人講的,「自尊尊人」,尊人是尊重自己的自性。目空一切,瞧不起別人,瞧不起自己的自性,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我們要向這些地方深深的去體會,努力的來修學。底下一句:
【同智光。】
這個光明愈來愈大。
【普照顯示一切眾生心體性故。】
前面「同光明」,可以說如果我們拿佛成道做個比喻來說,這是夜睹明星,豁然大悟,這是同光明。這一剎那之間,他發現了,大地眾生同成佛道,這就是智光普照。自己一覺悟之後,看到大地所有的眾生統統成佛道,跟他自己決定是同一個境界。如果不是同一個境界,他自己沒有徹悟;徹悟之後,一定是同一個境界,為什麼?見性了。見到自己的自性,見到一切有情眾生的自性,見到一切無情眾生的法性,所以見性成佛。絕對不是說我見到我自己自性,眾生的性沒有見到,一切無情的法性沒有見到,那這是假的,這是自欺欺人。一見一切見,一迷一切迷,沒有說是我這一半見到,那一半見不到,沒有這個道理。這在經論上我們能看得到的,無論是顯宗、是密宗,無論是什麼派別、什麼法門,剛才說過了,那只是方法、手段不相同,目標、方向決定是相同的,境界也是相同的。不同,怎麼能叫一真法界?顯密各宗所入,統統是一真法界。這個就是見一切眾生的本性,一切無情眾生的法性,所以叫『心體性故』,『顯示』就是見到。底下一句:
【同震動。為諸眾生現神通力威德自在普震十方諸佛剎故。】
自己徹悟之後,心境一如,諸法平等,給諸位說,這是他自己心與一切法平等。但是外頭人對他不平等,為什麼?外面眾生沒悟,沒悟的人心不平等,悟了的人心平等。所以開大徹大悟之後,要發大慈悲心去度化眾生,幫助眾生覺悟。這個『震動』,就是教化眾生的威德,所以說『為諸眾生現神通力』。這個「神通」不是像孫悟空七十二變,不是這個,不是我們現在常常講的,有些能夠什麼放光動地,搞這個,不是說這個。此地所講的神通就是教學,教學怎麼說神通?這是形容佛的教學善巧不可思議。通是通達,了解眾生的根性,了解眾生的欲望,了解眾生的愛好,知道用什麼方法能夠啟發眾生,叫他快快的覺悟,這是通,沒有障礙,樣樣他都明瞭、都通達。神是形容他,是神奇,超越我們普通人的常識,超越我們一般人的想像,我們的常識、想像都達不到,佛為什麼有這樣的能力?為什麼有這樣的方法?能夠令眾生在短短幾年,或者幾十年之間,就能夠大徹大悟,悟入自性,這叫神通。所以神通實際上就是讚歎佛的教學方法,教學的善巧。
『威德自在』,威德是攝化眾生不能少的方法,就是我們中國人常講,恩威並濟,這才能把學生教好,老師有威嚴的一面,也有愛護的一面。只有威沒有德,大家看到你,害怕你,掉頭而去,不願意再親近你;只有德沒有威,就變成溺愛,為什麼?不怕你了,這沒法子教。所以父母教兒女,兩個人要扮兩種角色,一個要扮威嚴,一個要扮慈悲,那小孩才能教得好。一昧的溺愛,小孩不能成就,一昧的威嚴也不能成就。所以真正一個好老師是恩威並濟,有威有德,德是慈悲,有威嚴、有慈悲,學生對這老師又害怕,又願意親近他,這樣才行,這才是個標準的好老師。所以他「威德自在」,這自在顯露出來非常的自然。『普震十方』,這十方人聽到這個老師,心裡都震動、都敬仰,震動是這個意思;就是十方的眾生聽到這個人,心裡面都歡喜、都讚歎,起一種非常熱烈的迴響,這就是震動的意思。『諸佛剎故』,就是十方佛剎,諸佛如來,一切眾生對他的歡喜讚歎,像文殊、普賢、觀世音這些菩薩,十方世界的眾生沒有不知道他們的名字的,沒有不景仰的。這是「同震動」。
【同不虛。一切眾生種種方所見聞憶念皆悉令其心調伏故。】
『不虛』要用一句俗話來說,就是不落空。凡是與菩薩接觸的,必定得利益,一定得好處,不會空過的。所以說『一切眾生』,這是緊接著前面一句,十方佛剎,「一切眾生」。『種種方所』,「方」是方向,「所」是所在。『見聞憶念』,「見」是你見到菩薩;沒有見到人,見到菩薩的形像也是見,我們今天這木雕、彩畫、金屬鑄造的這些佛像,見到像也是見。「聞」是聞名,「憶」是憶念,像我們念佛,這是純屬於憶念,常常想佛菩薩、常常念佛菩薩,這個功德的不可思議。『皆悉令其心調伏故』,這一點這就是講佛法裡頭表法教學的德用。佛弟子不能不知道,如果不知道這些表法的作用,我們所供養的這些佛菩薩,那我們就得不到這個利益,這個利益是「令其心調伏」。調是調順,我們的心違背了法性,與我們自己的真性相違背,如何把它調理過來;伏是伏煩惱。實際上調伏兩個字,就是《金剛經》上兩句話,「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就是兩句話,伏就是降伏其心;調就是云何住,我們這個心要住在哪裡,就是這個意思。我們心裡面想佛,我們的心就住在佛上;我們念菩薩的時候,我們的心就住在菩薩上。這個是修行人,實實在在是兩大關鍵的問題。《金剛經》上就是說這兩個問題,這個經一開端,須菩提尊者提出這兩個問題,以後釋迦牟尼佛得解答。所以這個非常非常重要,我們要懂表法。
我們家裡供的佛,供佛的意義是叫我們常常不離開佛,不離開佛的意思,就是常常用佛像來調伏我們的心情。我們心裡生煩惱,一見到菩薩煩惱就沒有了;心裡違背了自性,一看到佛像,我們又順了自性。什麼是自性?簡單的說,覺正淨就是自性。我們六根接觸六塵,起了貪瞋痴慢,一見到佛菩薩,這貪瞋痴慢就沒有了。供養佛菩薩的形像,那個功德就無量無邊,要明白這個道理。如果你家裡供的是西方三聖,供西方三聖的人多,見到阿彌陀我就覺而不迷,覺、正、淨;見到觀音菩薩,我要大慈大悲,我對一切人、對一切物,都要用慈心、愛心來對待,這是觀音菩薩;見大勢至菩薩,我要有智慧,我要理智,不能動感情。大勢至菩薩代表智慧,觀音菩薩代表慈悲,阿彌陀佛代表知行合一,這個裡頭有體有用,我們這樣供養西方三聖才沒有白供。真正能夠達到「令其心調伏故」,才能達到這個目標。
所以供養佛菩薩形像,它都有個道理在,為什麼要供養它,這是佛弟子供養佛菩薩形像,與其他宗教供養神明那個決定不相同。因為宗教,給諸位說,統統是迷信的,宗教是要靠別人的,自己沒有辦法,求神來保佑,宗教是依賴別人的。佛法不是的,佛法是靠自己的,這個是佛法跟宗教決定不相同的地方。所以佛教徒供佛像是啟發自性的,這個意義完全不一樣,啟發自性,也就是提醒自己的。你要供普賢菩薩,普賢菩薩的德行是實踐,就是說到做到。四大菩薩代表四個意義,地藏菩薩代表孝親尊師,孝順父母,尊重師長,這是地藏菩薩代表的,所以《地藏經》稱為佛門的《孝經》。觀音菩薩代表慈悲,慈悲就是把孝親尊師發揚光大,能夠孝順一切眾生,這就是慈悲發揚光大。文殊菩薩代表智慧,這種孝敬是理智的,不是感情的,是理性的。普賢菩薩實行,把孝親尊師、慈悲智慧應用在生活上,應用在處事待人接物,這就是普賢菩薩。我們今天讀這個經,它就是把這個孝敬慈智融合在生活上,我們這部經都是講這個,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所以佛法是現實的生活,這是能夠很清晰的看出來,佛法與其他的宗教不一樣。我們對於一些新學佛的同修,你要能跟他講得清清楚楚,學佛是好事情,不能迷信,不能錯解了佛法。一些老同修當中也要常常提起,因為有不少人把佛當作神明來看待,對於佛法真正的教義他不懂得,所以實際上他沒有得到利益。正確的理解佛法,這個利益時時刻刻你能夠感受得到,就是調伏心情,能感受得到。再看底下一句:
【同出離。普為滿足一切菩薩諸大願海。成就如來十力智故。】
這個『出離』是究竟圓滿的出離,不僅僅出離三界,而是出離了十法界。出離十法界,到哪裡去?一真法界。不僅僅是出離分段生死,連變異生死也出離,所以到達如來果地究竟清淨的果位了。這經文裡面說『普為滿足』,「滿足」就是究竟圓滿。『一切菩薩諸大願海』,講到願,有總、有別,所謂總是共同的,別是個別的,可是諸位要曉得,別離不了總,總也不離別。如果說總,就是四弘誓願;別,像我們這個經上,普賢菩薩十大願,這是他的別願。《無量壽經》裡面講,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那是他的別願。別願,你一條一條仔細去研究,可以歸納到這四條總願;總願如果每一條展開,有無量無邊的別願,雖然開合,關係是相同的。可是因為別願不一樣,所以每一尊佛與眾生的因緣不相同,緣就不相同。
總願裡面實在來說只有一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這一願是總願裡面的總願,後面的三願都是成就這一願的。為了要普度眾生,頭一個,我要斷煩惱,我要不斷煩惱,我沒有能力度眾生。斷煩惱,要拿現代的話說,就是品德的修養。所以佛陀教育,第一個還重視在德行,跟儒家講的一樣。儒家孔老夫子這個四科,他教學生是四個科目,第一個是德行,第二是言語,第三是政事,第四才是文學、才是文藝。孔老夫子教學的,他這是四個階段,你一進門跟他學,第一個學德行,你沒有德行,後面幾種學了之後,你在社會上不但不能造福,恐怕禍害社會,所以德行第一。有德行了,然後再言語。言語重要,禍從口出,平常說話要謹慎、要小心,不知不覺言語當中得罪人,結下冤仇,生生世世都報不盡,苦不堪言。所以言語要謹慎,這都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孔老夫子非常注重言語,說話要有分寸、要有尊卑、要有次第,有條不紊。第三政事,這政事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技術、技能,你將來到社會上,你有一技之長,可以能謀生,讓你學這個。你謀生沒有問題了,再學一點文藝,詩詞歌賦可以消遣,娛樂那是最後的。所以他這個四科是有次第的,不能夠顛倒的。
佛法這四弘誓願也是如此,所以你想度眾生,發了這個心,你要真正能做到,第一個修養品德,斷煩惱就是修養品德。有了好的品德,如果沒有學問,還是度不了眾生,人品很好,道德很好,但是他沒有能力,那不行,所以才第三願,「法門無量誓願學」。學法門,就成就學問,有品德、有學問,才能度化眾生,才能幫助別人。成佛道又是什麼回事情?成佛道就是品德學問達到究竟圓滿。如果不能達到究竟圓滿,你前面那一願也不能圓滿,與你同程度的,你就度不了他,你是等覺菩薩,你度不了等覺菩薩,他跟你程度相同,你必須要比他高。所以一定要成佛道,成了佛之後,連等覺菩薩也被度了,才能真正叫你眾生無邊誓願度,那個眾生是九界眾生,九法界的眾生,六道上面加上聲聞、緣覺、菩薩,菩薩裡頭到等覺菩薩。所以不成佛道,怎麼行?
四弘誓願就稱之為總願,你像阿彌陀佛願雖然多,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歸納起來也不外乎這四大願,裡面有多少願是度眾生的願,有多少願是斷煩惱的願,有多少願是學法門的願,也有幾條願是成佛道的願,歸納起來總不外乎這四弘誓願。所以通常講,這四弘誓願就是一切菩薩住大願海的總持法門。底下這是圓滿成就,『成就如來十力智故』。如來果地上有十種智力,等覺菩薩都沒有的,所以這一句就是說的成就了圓教無上正等正覺,圓教的佛果。可見得這個出離,真正是究竟圓滿的出離。末後這一句,這是慶功,是圓滿畢業了。
【同欣樂。】
歡喜,我們一般講法喜充滿。成佛了,功德圓滿,所以是真正法喜流露了。
【隨眾生心而為開示令歡喜故。】
如來果地上的法喜,從什麼地方流露?從一切眾生上流露。佛教導眾生,眾生個個開悟了,個個得法喜充滿,這種法喜就是如來果地上法喜的流露。由此可知,在佛的境界裡面,生佛不二,心境一如,否則的話,這一句就講不通了,這是最高的境界。這個八十八句,八十八同,我們讀了這一段經文,這一段經文實在說在一般文章裡面,這叫流水句,流水句說實在話,不好講,流水句,句句裡面含著有很深的境界。善財童子參訪到大願精進力夜神(這八地菩薩),他自己也到八地。雖然到了八地菩薩這個地方,這是他看到的,他的感受,還沒有說話,跟八地菩薩還沒講話。我們繼續看底下經文,你看看從境界裡面,看這個人、看這個境界裡面,就得這麼大的受用。所以我們要不懂得表法,怎麼行?懂得表法,一看這個境界就同了,就與佛、與菩薩同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中國寺廟的建築,實在說我們中國佛教跟印度佛教不同,跟西藏的佛教也不同,這是諸位要曉得的。中國的佛教,確確實實能夠保持著大乘佛教的精神,而且把它發揚光大,所以它是佛陀教育。印度跟西藏,說實在話它是宗教,它是宗教的佛教。在我們中國歷代相傳,是佛陀教育的佛教,這是諸位一定要把它辨別清楚。你看中國,我們從什麼地方見到?你從中國音樂、美術、繪畫、雕塑、建築能看得出來。在台灣,說實在話,這是受日本人影響。台灣這個寺院,沒有一座是中國傳統的這種建築。傳統就是什麼?它裡頭有含的很深教育表法的意義。你說大陸上這個寺廟,你一進這個寺院,你第一個見到是天王殿。天王殿裡面,第一個你一進山門面對著大門的是彌勒菩薩,而彌勒菩薩是什麼人?是布袋和尚。布袋和尚是我們中國後梁時候人,這個在歷史上有記載的。他出現在浙江奉化,我們現在總統的故鄉,出現在奉化。
我們這個天王殿裡面造彌勒菩薩用他的相,非常明顯,我們中國佛法特殊的精神。這個相,塑他的相什麼意思?他肚皮大,笑咪咪的,取他這個樣子,叫你覺悟。肚皮大表什麼?表容得下,肚量大,能包容,取這個意思。滿面笑容,歡喜相,我們現在社會上提倡微笑運動,我們佛門你看看,幾百年前就這樣做法。它代表這個意思,叫你一進山門,換句話,什麼人有資格進佛門來學佛?第一個你要有肚量,第二個你要滿面笑容,對一切眾生歡歡喜喜,他取這個意思。這是中國佛教。你看看那個西藏的彌勒菩薩,就跟這些菩薩瘦瘦的,那相就不是這個樣子,它就不能代表這個意義。所以從這些看的時候,你曉得中國佛教的特色,它是佛陀教育,真正發揮到大智大覺,覺正淨教育這種特色,沒有迷信的色彩。西藏佛教是帶著有濃厚的迷信色彩,它的神很多,中國佛教沒有。
四大天王,護法神,護誰?護自己,都是有表法的作用。東方持國天王代表的是負責、盡分,我自己在這個社會上,我是什麼樣的身分,我要把我本分的責任做到圓滿,盡心盡力做到就是圓滿,他代表這個意思,負責盡職。南方天王,增長,他代表的精進,日新又新,我要天天求進步。佛法怎麼會落伍?不會落伍的,天天在求進步。所以精進不但要進步,是精純不雜,這樣的進步。西方天王,廣目;北方天王,多聞。這教我們修學的方法,你要博學多聞、多看、多聽,所謂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你才能夠做到日新又新,才能做到天天進步,才能把你自己本分崗位的工作做到盡善盡美,這麼個意思。諸位要懂這個意思,你到天王殿一看,那你不就是同彌勒菩薩、同四大天王了?你都同了。你要不曉得這個意思,你把他當作神去看待,一切都完了,迷信。
所以佛法所有的建築,這個雕塑、建築、美術,乃至於一切的設施,統統有表法的意義,不是沒有意思的,都是代表教育的意義,教學的藝術,高明到極處。一句話不說,你到寺院去轉一圈,你這個收穫就跟善財童子一樣;善財童子去轉了一圈,一句話還沒說,你看跟菩薩還沒見面,還沒談話,他已經就八十八同了,這還得了!如果你把這些東西學會了,那你就不得了,為什麼?你六根接觸現在六塵境界,整個社會統統是佛法,沒有一法不是佛法。你見到一切人、見到一切物,聽到一切聲音,都會給你的心性上開發,那叫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我們在佛法裡要學這個東西,學了之後,《大方廣佛華嚴經》在哪裡?不是這個經本子,就是我們整個社會,整個社會就是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你每天眼見耳聞、身體接觸,無非是大方廣的境界,這才成就自己真正的佛華嚴。要不是這樣學法,你怎麼能成就?希望同修多多體會、多多留意。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