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大願精進力夜神章 (第八集) 1987 檔名:12-005-0008
請掀開經本,八百三十六頁倒數第二行,我們將經文念幾句,對對地方:
【同趣入。普入世界微細處故。同心慮。普知廣大諸佛剎故。】
從這個地方看起。『趣入』兩個字怎麼個講法,我們首先要了解,「趣」是趣向,「入」就是契入,在佛法一般說,所謂是證果。我們這一品經品題上就有這個入字,「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不思議境界是菩薩的趣入,是所入,普賢行願是能入,所以這入裡頭有能有所。但是這能所要變成一個,這才是入,否則的話,那只是名詞而已,所入的境界,能入的行願,入了沒有?沒入。真正契入,就是把菩薩的行願變成了境界,整個境界變成了菩薩行願,這叫入。換句話說,心與世界集成了一體,我們自己的心跟整個世界合成一個了,這個叫入,這叫趣入。
所以這經文註解裡面講,『普入世界微細處故』,微細到什麼程度?所謂一毛孔、一微塵,無有一處不遍。遍的什麼?剛才簡單的講,我拿本經講,就是你那個願心,十大願行,在在處處都充滿。正報裡面,就是一切眾生,這一毛孔當中都圓圓滿滿充足了十大願王;依報裡頭每一個微塵,也是圓滿充遍了十大願王,這是就本經來說。如果就一般來講,修行的綱領是覺不迷、正不邪、淨不染,就是覺正淨;依念佛人來講,就是信願行;大小乘佛法來講,就是戒定慧,無有一法不是遍一切塵毛,這才叫趣入。
能入這個境界,給諸位說,就是普通一般講證得了清淨法身,得到真正的解脫自在。當然我們很想跟菩薩一樣,我們能趣入這個境界,要趣入這個境界,首先要把自己的心量拓開。所以小乘人入不了這個境界,大乘權教菩薩也入不了這個境界,原因在什麼地方?他有二障,有煩惱障、有所知障,障住了。一切大乘經裡面常常說,破我執是斷煩惱障,破法執是斷所知障。所以這樣的境界最低限度也是圓教初住菩薩,經上講的八十八種同,圓教初住以上,何況我們這個經裡面所表現的是八地菩薩,真正有這種能力。
實在講修行,正是古德告訴我們,任何一個法門不斷煩惱不能成就。斷煩惱,不是斷形式上,形式上這個煩惱,真是身行做得很清淨了,那個意念上沒有拔除不行,還是無濟於事的。斷煩惱要從哪裡斷?心地裡面去斷,這才是真正的功夫。心清淨,正大光明,覺而不迷,要從這上下功夫。如果這個功夫要真正能做到有效果,古德教給我們一個方法,可以說唯一的一個方法,第一個就是生死心切,常常要想到無常。所以印光大師教給人時時刻刻把這個「死」貼在額頭上,你的警覺心就高。
再看看這個世間,今天是整個世界,不是某一個地區,全世界都混亂,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大亂。這個世間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值得留戀的?真正認清楚了,你就肯放下了,這才肯放下,才能夠死心塌地的去念佛。我們要想修菩薩這八十幾種同,用這一句佛號就能成功,就可以做到。念佛最貴的是老實念佛,什麼叫老實?心裡面沒有願、沒有求就老實。就是這一句佛號念到底,有時間就念,有工作的時候你就認真努力去工作,工作放下來就念佛,念累了就休息,不要勉強,有了精神繼續再念,這個念法自自然然就念到功夫成片。功夫成片你自己曉得,你也不必去問人,但是不能夠滿足,不要止於這個境界,更要去努力,求進一步,那就是一心不亂。念到事一心,這就是念佛三昧成就,事一心是念佛三昧。到理一心,那就是這個境界,在經上講的境界,這是理一心的境界,我不必求與佛菩薩同,到時候自自然然就同,沒有兩樣,這個法門妙絕了。
所以文殊、普賢在華嚴會上都選擇這個法門,教給善財也是這個法門。五十一位善知識所修的法門雖然不一樣,這裡頭有顯有密、各宗各派統統都有,但是他到最後都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就是告訴我們,顯密各宗到最後,都是以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為歸宿、為圓滿。我們讀《華嚴經》、研究《華嚴經》,不能不懂這個道理。這一點果真明白了,這《華嚴經》你算是得了一個滿分。《華嚴》教你什麼?《華嚴》就是勸你念佛,佛說了這麼多,到最後底牌掀出來了,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淨土。然後再回來仔細想想反省反省,全經所說的統統是以這個為目標、為方向,不僅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字字句句都是導歸極樂,這在《華嚴》上我們得大受用。這同趣入。
所以我在近來幾年,修學我提了一個宗旨,我們就是依三部經。「依梵網菩薩心行」,《梵網》是戒律,我們要依這一部經。《梵網經》裡面所講的菩薩心、菩薩行就是整個《華嚴經》的綱要,《華嚴經》講的太多了,太多了我們抓不到綱領,怎麼修法?《梵網經》這個兩卷,就是《華嚴經》上所講的菩薩心、菩薩行。你看善財童子一參訪,遇到善知識,他就說我已經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了,不曉得怎樣修菩薩道,怎樣學菩薩行。道就是存心,我處事待人接物,我要存什麼心,這就是道。行就是行為,我應該怎麼做,我與人家應該怎麼講、應該怎麼做法,這是菩薩行。所以《梵網經》的上卷是講存心,我們處事待人接物要用什麼樣的心;下卷是講菩薩行,這就是菩薩的戒律,十重四十八輕。這部經將來有機會我們也要深入的研究探討,所以我是提出這一部經。過去我們也印過註解的本子,寂光法師的,這是寶華山,中國近代律宗的道場,專門學戒律的。寂光法師是明朝時候人,跟蓮池大師同時,他是寶華山開山的祖師。我們印他的註解,《梵網經直解》。選擇他這個註解,他這個註子是深入淺出,最適合於初學,所以我們選這個本子。我們修,修覺正淨法,這非常重要。我們修什麼?我們修覺不迷、正不邪、淨不染,我們修這個。
第二句,「入華嚴無礙境界」,這是我們生活上得大自在了,像善財、像五十三位善知識,遊戲人間,自在無礙,真正離苦得樂,快快樂樂,這真正是幸福美滿的人生,這是學佛的花報,現在得的果報。
最後一句是住,我們的心能安住,住在哪裡?「住彌陀寂光淨土」。西方極樂世界最高的是常寂光淨土,怎麼個住法?就是我們的心念念都是阿彌陀佛,我們這個心就住在阿彌陀佛上,這樣就好。所以大經上講「憶佛念佛」,憶是想,我們心會想,想什麼?想阿彌陀佛;我們會掛念,念什麼?念阿彌陀佛,除了阿彌陀佛,我什麼都不掛念、不牽掛,沒有牽掛。除了阿彌陀佛之外,我什麼都不想,這個樣子,「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咱們用這個辦法。
所以這是我在這幾年來提出來的修學的宗旨,我們有一條路,我們有個方向。我們這條路就是依三部經,《梵網經》,《華嚴》我們特別偏重在《四十華嚴》,就是我們現在講的這一本,我們特別偏重在這一部分上。《彌陀經》,我們再側重兩個註解,一個是蕅益大師的《要解》,一個是蓮池大師的《疏鈔》,我們偏重在這兩部註解裡面。現在我們星期三在講《無量壽經》,《無量壽經》跟《阿彌陀經》是同部,所以也稱之為《大阿彌陀經》,對於西方極樂世界說得就更詳細一些,對於啟發信心、激發往生的大願,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我們在一切經典裡面所取的分量不多,夠不夠用?足夠足夠,足夠用。
這個就是講趣入,我們所提出,我們有依據、有依靠的經典,我們有修,我們有入,我們有住,我們這個心住在阿彌陀佛上,有了方向,有了目標,我們前途就光明了,不至於是盲目成天在摸索,將來究竟走到哪裡自己也不曉得,那是很苦的一樁事情。所以學佛一定要有一條光明的大道,我們曉得現前得到的是什麼,將來我們所獲得是什麼,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決定不落空,這是真實的佛法。
底下一句,『同心慮,普知廣大諸佛剎故』,慮是思慮,就是心裡面所想的,想什麼?想諸佛的剎土依正莊嚴,可見得佛菩薩沒有一個不念佛的,念十方諸佛,念過去、現在、未來諸佛,這諸位在《無量壽經》裡面看到的。念佛的時候,他這個身相特別的莊嚴、特別的殊勝,所以釋迦牟尼佛現的這個相,阿難尊者看到歎為稀有,從來沒有見到過,心裡一想,佛一定在念佛,你不念佛,你就現不出這好相出來。結果這一問,釋迦牟尼佛果然不錯,他是在念佛。他念什麼佛?他念阿彌陀佛,所以現的那個相特別的莊嚴。我們這個佛號沒念好,你念好之後,你的相貌非常非常的莊嚴,念佛的時候相就變成佛相。
我們今天所以這個念沒念好,是一面念佛,念佛裡頭摻雜著有妄念在裡頭,功夫不純,所以這念佛的效果就不彰。假如功夫純熟的話,那一定不一樣,這個是我們能想像到的,我們也能肯定。你看一般看相的不是常說,「相隨心轉」,你這個心裡一天到晚念佛,心是佛心,那相怎麼不是佛相?那當然是佛相。所以相隨心轉,一點都不錯。你們如果要是稍微注意一下,我在這個講台上面跟在講台下面相貌不一樣,我自己看不到,但是我知道。講台上面跟講台下面就是兩個人,在講台上面這一個半小時沒有雜念,一個雜念都沒有;講台下面,還是有雜念,功夫還是不到家。所以講台上面這一個半小時全部精神貫注,相貌就不相同。這就是一個很明顯的證據,所以諸位要好好的念佛。
「同心慮」,它這個經文上面,這個兩句就是念諸佛剎土依正莊嚴,也就是常常想著《彌陀經》裡面的境界,或者常常想著《華嚴經》上講的境界。能想,當然是你經文記得很熟,會想到這個境界;不想這個境界也沒有關係,不想這個境界,只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可以。用不用觀想這個不要緊,用觀想也可以,不用觀想也可以,這個法門非常非常的方便。底下一句:
【同往詣。】
『詣』是到達。
【隨順往詣普入一切佛剎海故。】
『隨順』就是隨緣,可見得覺悟的人他不攀緣,他隨緣。「順」是什麼?順眾生,我們後面總結的這個十大願,這個十條有恆順眾生,有隨喜功德。順眾生怎麼順法?經上給我們說,「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隨著眾生的願望,隨著眾生的業力,這一點很要緊很要緊。定業佛都不能轉,只有隨順,隨順當中要把他喚醒,幫助他破迷開悟。現在這個世間迷的人多,悟的人少,所以天下才大亂。如果覺悟的人多,迷的人少,給諸位說,妖魔鬼怪就不敢出來,為什麼?一出來就敗露。現在這個世間迷惑顛倒的人多,所以妖魔鬼怪充斥在世間,幾乎每一個角落裡頭都有。可是諸位要記住,我們不怕,再多也不怕,為什麼?邪不勝正,問題在你自己正與不正,這是關鍵。
也許同修會問,我怎麼曉得我是邪還是正?這個問題很大。不過我簡簡單單告訴諸位,你死心塌地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決定是純正,不但是正,而且是純正。你要相信釋迦牟尼佛的話,相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不假,相信念佛決定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今天不管什麼法門,不管什麼樣的神通,現在我面前,我的信心絕不動搖,這就是純正。他說我還有再好的法門,不要說人說,佛菩薩來跟我說,我也不動心,我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給諸位說,這個叫純正。什麼樣神通廣大的妖魔鬼怪,魔王對你都恭敬,決定不敢欺負你。妖魔鬼怪欺負些什麼人?欺負些信心動搖的、自己做不了主的,一看到稀奇古怪他心就動了,這些人最容易上當,最容易被欺騙。說得不好聽,被妖魔鬼怪玩弄,這個不值得。所以邪與正,我教諸位用這個方法來辨別,對自、對他都是如此,自己這個法門純正,一點不假,對待別人也是如此。如果我們看到有老實念佛的人,我們就曉得這個人是正知正見,這個人是正而不邪,覺而不迷,淨而不染,是諸佛護念、龍天擁護的人,我們能夠信得過,我們對他要格外的尊敬。
經上所講的這個境界,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那就完全相符合。所以這一點,我常常在講席當中提醒諸位同修,不要白白的浪費我們的光陰,浪費我們的精力。我們在這個世間要想研究經論,你要費多少心血、要費多少時間,能不能有成就還是一個問號,為什麼不把寶貴的光陰拿來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無論想學什麼法門都不難,都容易,為什麼不幹?這是我們要真正覺悟的。所以學法門,到西方極樂世界再學,那個地方有好的同學、有好的老師,諸佛菩薩都在那邊,決定沒有假的,決定不會走錯路。所以真正聰明人,一心取淨土,只要到達淨土,什麼都得到,沒有一樣事情不稱心如願。
這《彌陀經》上給我們講,極樂世界的人民每一天早晨都去參訪十萬億尊諸佛,他有這個神通、有這個能力,他去參訪。每一尊佛給他說一句法,不要說多,說一句,他每一天都能聞十萬億句佛法,他怎麼不開悟!諸佛親口說的,還不是菩薩,不是菩薩說的,佛說的。這種好事到哪裡去找?所以我們要認真的念佛。念佛,誠心誠意去念,不拘形式。因為有形式就會增加妄想,沒有形式的時候,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譬如大家在一塊念佛,敲法器的偶爾敲錯了,這也是常有的事情,可是法器敲錯了一下了,別人聽到心裡就不舒服了,就起了分別、起了執著,這對念佛叫打閒岔,很不容易得一心。所以真正念佛是不拘形式,要求的就是不間斷、不夾雜,堅守這兩個原則,一句佛號念到底。
【同方便。悉能示現遍滿一切諸佛剎故。】
這是與諸佛菩薩有同樣的方便能力,他能分身諸佛剎土,這個神通就大,無量無邊的世界,他都可以分身到達。古來祖師大德註解《阿彌陀經》,特別註解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實在給諸位說,極樂世界的能力只能供養十萬億佛嗎?不止,跟此地講的一樣,能力是無限的,盡虛空遍法界,這個諸佛剎土他都同時能到,同時供養。為什麼說十萬億?說十萬億是釋迦牟尼佛的方便說,不是真實說。方便說的用意,是西方極樂世界距離我們這個地方是十萬億佛國土。說十萬億的意思,就是說你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你每天都可以回來看看,這個是什麼?是因為娑婆世界人習氣很重,常常掛念著父母家親眷屬,我這個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不曉得他們怎麼樣了,有掛個念。所以特別用這個意思來引誘你,你到西方極樂世界好,每天都可以回來看看,是這麼一個意思。其實能力不止,這是我們要曉得的。
【同超勝。遍於一切諸佛剎中無與等故。】
諸位想想,他為什麼『超勝』?正因為他念佛,他要不念佛,他就不能超勝。諸位在課誦本八十八佛裡頭也念到,「十方一切佛,阿彌陀第一」,你們不是在課誦本上念到的嗎?阿彌陀第一,法界藏身阿彌陀佛,所以你念阿彌陀佛就特別的超勝。這是我們在《華嚴》上看到諸佛菩薩沒有不念阿彌陀佛的。
【同不退。普入十方威德平等無障礙故。】
這也就是像淨土裡面所講的,圓證三不退。這個地方是八地菩薩,距離如來果地上已經很近了,所以他這個不退的能力幾乎同於諸佛,『普入十方威德平等無障礙故』。他為什麼平等?為什麼無障礙?諸位要知道,正是因為他已經生平等心,心平等,法就平等。什麼是平等心?六祖說得好,「本來無一物」,這個心是平等的,有一物就不平等。我們今天做不到,曉得這個道理,做不到。我們這個心裡頭一天到晚胡思亂想,不止一物,千千萬萬數不清的物,這沒有法子!所以現在對治最好的這一劑藥就是阿彌陀佛,把所有一切妄念統統換成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還是一物,希望就保留這一物,淘汰一切物,這念佛的作用就在此地。到心地真正清淨無一物了,這一句阿彌陀佛也不要了。理上是如此,事上有沒有?事上還有,諸佛還念阿彌陀佛,他不是本來無一物了嗎?他為什麼還要念阿彌陀佛?給諸位說,他那個境界跟我們不一樣,他是有跟沒有是一不是二。我們今天有跟沒有是二不是一,我們入不了他的境界。那叫真正無一物!就是《心經》上講的境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是一不是二,這個叫真正無一物,真正清淨,真正平等,所以他連這個退不退這種名詞都沒有,哪裡還會有這個事實,當然沒有障礙。
【同破闇。】
『闇』是無明。
【得一切佛成菩提智普光明故。】
到這個時候,轉識成智的功夫也接近圓滿了,圓滿境界裡面是大光明藏,這是究竟圓滿的大圓鏡智,轉變成大光明藏。破根本無明,這個「闇」在此地是指的根本無明,叫做身相無明。菩薩這個是有能力,與諸佛如來同樣究竟圓滿的智慧,所以能證得圓滿菩提。
【同無生忍。入一切佛道場眾海無染著故。】
為什麼?因為知道一切法不生不滅。所以上自諸佛道場,下至眾生的道場,菩薩應化在十法界,哪一個法界菩薩在裡面都現身,無處不現身,無時不現身,與一切眾生和光同塵,染而無染。表面看起來他有染,實際上他不染,這個是真正的無染,這就是同無生法忍。像《仁王經》裡面給我們說的,《仁王經》裡面把菩薩階級分成五類,就是他都用忍,五忍菩薩,無生法忍很高,無生法忍在《仁王經》裡面是七地、八地、九地。七地菩薩是下品的無生忍,八地是中品,九地是上品,十地菩薩叫寂滅忍,比這個地位又要高一層。最高的清淨寂滅,十地菩薩是下品的寂滅忍,等覺是中品,佛是上品。
這個地方是『同無生忍』,是當位的中品八地菩薩,確確實實不染,這個裡面它有兩個條件,第一個是智慧,智慧照破了就照見,像《心經》裡面講,「照見五蘊皆空」。第二個條件是定力,入甚深的禪定,所以他不管在什麼境界裡面,他應付人應付得圓圓滿滿很周到,決定不是絕情寡義,不是的,不是一個木頭人。反而你看到佛菩薩真心流露,真情就是智慧,就是最高的智慧流露。那個最高的智慧是真情,我們凡夫沒有,凡夫的情感是虛妄、假的,虛情假意,哪有真情!那個真情今天好了,明天又變卦了,哪有這種道理,這哪是真的?所以真情是智慧。內心,剛才講了,是甚深的禪定,決定不然,在境界裡面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但是應付在九法界和光同塵,在哪一界就跟哪一界完全一樣,同樣的生活方式,所以他能得到自在圓滿。這個就是大經裡頭常講的,「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就是不同的覺,不迷。凡夫在這個世間的時候他迷,他不覺;佛菩薩他覺不迷,也就是三皈依裡頭這三個條件,他正不邪、淨不染。這是我們修學的三大綱領,無論是顯教、是密教,決定不能違背這三大綱領。
【同普遍。承事供養不可說剎諸如來故。】
這個『普遍』特別著重在承事諸佛、供養如來。不僅僅說這兩樣,沒有一樁事情不「普遍」;換句話說,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樣樣普遍,樣樣都圓滿,這個境界廣大無邊,句句都是說『不可說剎』,「剎」是剎土,諸佛的剎土無量無邊。
【同智證。隨順了知諸法門海常相續故。】
此地這個『證』就是這個『了知』,「了」是明瞭。這一句也就是四弘誓願裡面第三句,法門無量誓願學,到這個時候,所謂是無思智、自然智都現前,無量無邊的法門不學都證得。為什麼不學都證得?因為你證得了自性本體,無量法門不離自性。所以禪家特別著重在明心見性,為什麼?只要一見性,一切法門就通達。因為一切法門不離自性,所以不見性不行。念佛人就是理一心不亂,諸位要記住,理一心不亂跟禪家明心見性是同一個境界。但是在功夫上來講,禪家要麻煩,沒有淨土宗來得方便。淨土就一句阿彌陀佛就可以能念到明心見性,達到他相同的境界,他要參話頭、他要觀心,很麻煩,沒有念佛這麼方便。所以在一切修行法門當中,我們要取方便法,不要自己找自己的麻煩,那就不是一個聰明人了。要找一個簡單容易修、靠得住,穩穩當當成就,找這樣的法門,這個是最聰明的人,來找這個法門。
修學別的法門人很少有自己平心靜氣說個真實話,自己有把握,很少人。說有把握什麼?給諸位說,其他的真是有把握的時候,煩惱少了,他的把握只到這一點。還有一個,生死有把握了,但是這個把握,他知道來生他不能出三界,功夫只能到這個層次。他知道他來生升天,他知道天人的境界,出不了三界。絕大多數修其他的法門,真正有成就,不過如此而已,這是諸位千千萬萬要辨別清楚的。可是念佛人,往往念個三、五年,他確確實實有把握往生,有把握這一生成佛,這是其他法門裡頭沒有的。自古至今,淨土宗裡面是有把握到這種成就,這歷代人數就相當之多。我們看到有記載的,有記載的是少數,沒有記載的多。那個書上記錄下來,掛一漏萬,這個諸位要知道。這麼多往生的人給我們做證明,給我們做見證,尤其是天台宗倓虛老法師,這是往生還不久,才往生二十幾年。他老人家一生親見親聞的,念佛走的人,他自己說過,他見到二十多個人。其中有不少位是站著走的、坐著走的,預知時至,沒有病,都是念佛成就的。所以他雖然是天台宗一代祖師,他自己念佛,他走的時候也是坐著走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召集這些學生、大眾到面前來,有什麼話趕快問,你們不問,我要走了。你看看多瀟灑!他做得到,我們每個人都做得到。
今天早晨還有個同修來說,他跟我說他有意思想出家,但是他從前曾經結過婚,他說聽說結過婚的人就不能再出家,出家之後不能證道。我就告訴他沒這回事情,倓虛法師就是結過婚的人,他是四十多歲才出家。他出家之後,他的太太也出家了,他的小孩也出家了,他全家都出家了。這是近代很少有的,全家出家。你看有這麼大的成就,還得了!所以不要聽人家胡說八道,只要你真正肯死心塌地念佛,沒有不成就的。所以是成就之後,一切法門都現前,可見得學法門也不是個難事情,也不要現在操之過急。現在我們在這個世間,隨緣隨分學就好,有這個機會我們就多學一點;沒有機會,不苦惱,念佛。因為學個東西的確要有好的老師指導,要有好的同參道友切磋琢磨,這個決定不能間斷。如果間斷的話,那就很難有成就,不能間斷。
【同修行。現前勤求順行一切諸法門故。】
這個『法門』是世出世間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法怎麼個修法?你學『順行』,也就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功德是什麼?功德是覺正淨。所以會修行的人,沒有一個地方不是好道場;不會修行的人,走遍天下找不到一個理想修行環境,找不到。會修行,在在處處都是,再沒有比這個道場好了,為什麼?會修行的,在順境裡面修什麼?修覺正淨,不起貪心。順境裡頭修平等心、修清淨心。逆境裡面,歡歡喜喜在裡面去修行,修什麼?修不生瞋恚心,不生嫉妒心,不生惱害心。在這個裡面修自己的清淨、平等、慈悲。你想想看,什麼地方不是好道場?什麼人不是善知識?人人都是善知識,處處都是好道場。我自己學佛這麼多年,我是深深體會,我在海外許多地方,同修問我,他說法師你覺得哪個地方好?我覺得處處都好,沒有一處不好;人人都好,沒有一個人不好。這個是我現前的境界,所以我不管到哪個地方,都是歡歡喜喜的。
一定要能恆順眾生,你才能成就你無量無邊的功德,這個功德就是覺正淨、戒定慧、信願行,所有一切障礙隔閡統統打破了,這個心多坦然,真誠自在。我們誠心誠意想幫助別人,別人他有障礙,他沒有福報,那這個沒有法子,不是我們沒有關注到,他本身那裡有障礙。有障礙了,我們也不勉強,隨緣不攀緣,也不必一定要他現前成就,慢慢來。所以修行這個修法,行就是行為,修就是修正。修正行為是修正自己的行為,不是修正別人的行為。你要是修正別人的行為,那就不叫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所以佛法真正叫人佩服得五體投地,沒有話說的,就是佛法專門求自己,不找別人麻煩。一切求諸己,這個我們佩服了,沒有話說。我們大眾在一塊修行,也不是某一個人要干涉某一個人,不是的,每一個人自己守本分,自己修正自己的行為,這個團體就和合。
所以它跟世間法不一樣。世間法列一個標準,要叫大家都要遵守;佛法不是的,佛法列這個標準,只叫我一個人遵守,沒有叫別人遵守,這個比世間法高明得太多。因為我一個人遵守,沒有叫別人,我心會得清淨,我見不到別人過失。如果這個法立了叫大家遵守的話,那個人怎麼不守法、他出了毛病,我這個心不能清淨,我會見到別人過失。所以諸位同修要記住,佛法的戒律,小乘戒,那真是獨慎其身,就是慎獨的功夫。儒家講慎獨,沒有人見到,一個人在房間裡面,我起心動念應該怎樣,這是小乘戒,真是獨善其身。大乘戒是入眾,我們跟大眾在一塊,團體當中要如何約束自己,我自己要遵守的,不是叫別人遵守的。所以我們對於佛制定戒律,最佩服的地方就是此地,真正全世界找不到。佛是教我們自律,不是教我們去律人,真正是最偉大的教學法。
因為這樣修行,你自己才能成就。正如六祖所說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別的人沒有過失,別人行善沒有過失,別人作惡也沒有過失,過失在哪裡?過失在自己,我要見到別人過失,這是我的過失。我為什麼見到他的過失、我為什麼想到他的過失?立刻改過自新,自己得清淨,他是這麼個修行法。所以現代有許多人修行修不成功,一天到晚見到別人過,不知道自己過,他都自己很好沒有過失,看看都是別人毛病,這樣的人,諸位想一想,你幾時能得一心?你心能得清淨?你永遠得不到清淨心。一個人要能夠得到清淨心,決定不見他人過,你心地決定清淨,這個是修行的祕訣。我們念佛要想念到功夫成片、念到一心不亂,不在這上著眼,不在這上下功夫,念一輩子佛都不能成功。這是真正發心要想在這一生成就的同修要注意,要努力在這上下功夫。
所以他此地講的『諸法門』是要世出世間一切法門,一切法門現前,你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每一位善知識代表一個不同的法門,善財童子去參訪,參訪什麼?看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歡喜讚歎,自己有沒有動心?沒有,還是老實念佛。不但對於自己念佛的信心沒有動搖,願力沒有退轉,而且增上。看看這些法門,曉得我這個念佛法門比他那個簡單,比他那個穩當,成就比他那個快,信心增長,願力加強,這是參訪有價值。古人出來參學,就是要有這個功夫,才有資格出來參學。功夫要是不到家,看看這個法門不錯,我要去跟他學幾天,那個法門也不錯,也去跟他學幾天,這就完了,到最後怎麼樣?不曉得自己在修哪一個法門,搞得太多、太亂了,這樣把一生的時間、精力浪費掉,一生得不到結果,所以諸位一定要明瞭。
佛說這一切法,經上常有比喻,法藥,佛就好像開個藥店一樣,這個藥店裡頭藥材應有盡有,非常的齊全,這是《大藏經》,無量法門應有盡有。你害的什麼病,你要拿幾服藥,你不能全要,你要是全要,你藥吃下去必死無疑。佛說這一切法門不是治你那個病的,他是治一切眾生病的。所以要曉得我自己是什麼樣的病,在這個藥裡面我取幾味,這幾味就能把我的病治好,這就叫做良藥,用不著取多。所以這法門的修學,一門,一門深入。解與行都是如此,解,一門,行,一門,這是古來許許多多祖師大德都做出榜樣給我們看。像清涼大師一生就是《華嚴經》,他就一門。他這個《華嚴經》講了五十遍,人家一天講八個小時,一年一部圓滿,五十遍也就講五十年,清涼大師活了一百多歲,長壽。行也是一門,像他的弟子,宗密大師,宗密他是專攻圓覺,一生的精力都用在《圓覺經》上,古大德給我們做的榜樣。
近代這些大德們也是這個榜樣。你看圓瑛法師,你們看看《楞嚴經講義》序文,他在序文上寫得很清楚,他二十五歲就開始專攻《楞嚴》了,到七十四歲的時候才寫成這部《楞嚴經講義》,一生的功力,雖然他也講其他的經典,《楞嚴經》是他主修的,其餘那是應付別人來請法的時候,那隨便說的,他一生是以《楞嚴》為主的。像居士當中,江味農居士一生的精力用在《金剛經》上,四十年。周止菴居士也是一生四十年的時間用在《心經》上,寫成一部《心經詮注》,一門深入,他功力深,所以他這個註解就變成近代權威的註解。你今天想研究《金剛經》,你就不能不看江味農的《金剛經講義》,他比古人講義更好,好在什麼地方?他用了四十年的時間,一部經上。所以解與行都要專,不能貪多,常言說得好,「貪多嚼不爛」,一定要專攻。你在一部經上用上十年功夫,確實,那你在近代來說,你就是權威,哪一個人能在一部經上用十年功夫的?
所以我在這裡提倡經學班,希望你們同修們發心來研究。你們在此地如果一個人選定一部經,這一部經鍥而不捨的研究三年,你們比佛學院那些學生高明太多了。為什麼?佛學院三年學二、三十種東西,他力量分散,平均一門課程一個月的時間,功力不夠。你這一門下了三年,他怎麼能比得上你?比不上。人家學得多,那沒有關係,你這一樣東西通了,觸類旁通,其他東西你這一看就通達了,所謂是一經通一切經通,確實是如此。我們過去在台中,李老師的教學方法就是一門深入,他的學生不可以同時學兩門課程的,不可以。學兩門課程,他不收的。跟他學的時候,你只能選定一樣東西,學一樣東西。但是他有一樁比較寬的條件,你這一門學好了,可以再選一門。
好,什麼叫好?他有個標準,這個標準就要上台去講,你要不能升大座上台把這一部經從頭到尾講圓滿,這個經沒有學好,他的標準是如此。所以你學一部,你就上台會講一部,這部經你已經在台上講演過了,從頭到尾都講過了,你才有資格再學一部經,這個是台中李老師教學的標準。所以你同時學兩部經不可能,學不出來,學個三種、四種那更沒有希望。這是我對於我們這邊經學班的同修貢獻你這一點意見,希望諸位仔細去斟酌,好好的選一種經。
如果這個經選得太大了,那怎麼辦?大的時候分做幾次來講。大經它裡頭多半都有品的,我們選一品來練習講,這一品講完了,我們再選一品。像《華嚴經》有三十九品,《法華經》有二十八品,我們在這個裡頭選一品來講。從頭按照次序也行,不按次序也行,不按次序,選經裡頭精要的部分、精華的部分,在跟一般同修來講的時候是最受歡迎的部分,選這個可以。像《法華經》裡面,「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就是最受歡迎的,這是《法華經》裡頭一品經。《華嚴經》也是如此,後面「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那一卷經最受歡迎的。真正講《華嚴》,從頭講到尾的很少,但是講這一品經的太多太多了。除這一品經之外,如果著重在修行的,「淨行品」;著重在勸大家發心的,有「初發心功德品」,所以我們可以在裡面選。
《四十華嚴》,五十三參,每一參都是一個獨立的一部小經,換句話說,我們這個一大冊裡頭就是五十三部小經,每一參就是一部很圓滿的經典,我們也可以選擇。你像我以前就在這裡面選的,就是五十三參裡頭我選的觀世音菩薩那一章,「第七迴向」,我選那一章。我在國外也曾經講過,就講那一章,非常非常的受歡迎。因為觀世音菩薩與我們這個世界特別有緣分,大家聽「普門品」聽得很多了,可是《華嚴經》上觀世音菩薩這一章很少人聽過,所以這一章很值得提倡。除這個之外,《楞嚴經》上在第六卷,就是「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也非常好,這是觀世音菩薩的經。觀音三經,但是觀音三經都不是獨立的,都是附在大經裡頭,所以我們可以把它選出來,我們到處去講。這個就是大經,我們可以選出裡頭的一段出來講。《楞嚴經》很精彩的有很多段落,像「四種清淨明誨」,非常非常之好,像「十番顯見」,那也好,許多好的段落可以提出來,那就不必講全經。這就是大經不是不能選,可以選。如果說把一部大經讀了,完全講大經的大意那也很好,但是那個要下很深的功夫,必須對全經貫通之後,這才能寫大意。選出一章、一品,這是最容易的事情,這是初機下手是最容易。
所以這是我們講到修行,要在日常生活當中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把自己錯誤的思想,就是想法、看法、行法,錯誤的把它修正過來,這就叫修行。這個裡面就包括了世間法、出世間法,都包括在其中,希望世出世間法裡建立正確的思想、正確的見解、正確的行為。正,正確、不正確要以佛法的標準,就是覺、正、淨;這個念佛的人,信、願、行,要與這個相應;要是以《華嚴經》來說,要與十行、十願相應,就是覺,就是正,就是清淨。十行就是文殊菩薩代表的,十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方便、願、力、智,這是十種行,《華嚴》裡頭的十種行。十種願就是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到普皆迴向。《華嚴》自始至終是以這兩大菩薩代表的,我們的見解、思想、行為與這個能相應,這就是修《華嚴經》,這是不可以不知道。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