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大願精進力夜神章 (第九集) 1987 檔名:12-005-0009
請掀開經本,八百三十七頁第四行,我們將經文念幾句:
【同希求。於清淨法周遍勤求深樂欲故。同清淨。集佛功德而以莊嚴身。口。意故。】
從這個地方看起。這個經文一共是有八十八句,就是八十八個同,這個地方是第五十一句。『希求』,可以說除了佛之外,九法界的眾生都有希求。等覺菩薩,他希望破最後一品身相無明,證得圓滿菩提,可說是希求到如來果位上才沒有了。說到希求,這個裡面境界非常的廣大,看我們求的是什麼,九法界之所以有差別,就是眾生所求的不一樣。求名聞利養的,多半是在三途;求道德仁義,這都在人天;求清淨心的,這是聲聞、緣覺、菩薩,所以這個求的不一樣,才有九界差別,這是我們不能不注意的。我們與諸佛同一個法性,在這裡看一切都同,沒有一樣不同。像我們昨天講到《彌陀疏鈔》裡面的辨體,講到體性,講到唯識,講到歸性,講到無礙,實實在在是萬法皆如,無有一法不如,無有一法不是,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差別?換句話說,我們所求的不一樣。即使是學佛,也因為所求的不一樣,所以才有許多的宗派,才有許多不同的法門,種種差別都是希求所顯現出來的。
世間法也常說,「人到無求品自高」,何況於學佛?所以這個地方,這個希求與佛菩薩相同。佛菩薩求什麼?求清淨,可見得他們這個用心跟我們確確實實不一樣。心清淨,身清淨,境界清淨,這是佛與大菩薩所證的境界。清淨就是沒有差別,有差別就不清淨。佛法所謂向上一著的修持,全是這個境界,這是佛法裡面的真實法。所以教不如禪,為什麼?研究教的人,他心有分別、有差別,要分別法相,當然比這個世間天天在那裡分別名利,那是要高得太多了,他在分別法相。禪為什麼比他高?因為禪不分別,禪心不分別。再往上說,禪又不如淨。淨一下手就一心不亂,不用參話頭,不用觀心,一下手就從一心不亂上來著眼。所以他是從淨入門的,禪是從覺入門的,教是從證入門的。這是我們在講席上常常給諸位同學分析,佛法到最後就是證入佛的境界三個門路:覺、正、淨,覺正淨三個門。這裡是教給我們清淨法的重要。
既然講清淨,何必『周遍勤求』?如果真的有個「周遍勤求」,這心就不清淨了,哪還來的清淨?諸位要曉得,這個周遍勤求是講隨緣修學,無論是在人事環境、是在物質環境,是在順境、是在逆境,我們總是要面對著現實的社會、現實的人生,這就是境界。在這個境界裡面求什麼?求清淨心,求這個。這是真正用功,真實的修行。怎樣才能達到這個境界?從這個綱領上講,實在是不複雜。我們常常講的,一切境裡面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清淨了。境廣大無有邊際,所以講周遍勤求,求就是修。所以會用功的人從根本修,根本就是心。你看禪家《大珠和尚語錄》,這個流通得非常之廣,我們過去曾經講過很多遍,那個《語錄》簡單明瞭,整個的分量大概只有《六祖壇經》的十分之一,內容非常的精彩。他就教給我們從根本修,根本是什麼?心為根本。所以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心清淨則種種境界清淨。所以我們真正修行,在境界裡頭修心,心得清淨,就是證得了大自在。『深樂欲故』,這一句話簡單的說就是法喜充滿,真正到身心清淨,這個人歡喜,法喜充滿,這是佛門裡面常講,離苦得樂,真正得的快樂。
接著底下就是『清淨』,希求就是求清淨法,這清淨,清淨就不能少了,一定要說一說。『集佛功德而以莊嚴身、口、意故』,所以這清淨講求的是三業清淨,身口意三業清淨。清淨圓滿了,這個人就成佛了。所以我們看到許多的佛像,畫的佛像,佛頂上寫了三個字,我們塑的像沒有,像那邊畫的那個像都有。佛光上面有三個字,三個字多半都是用梵文寫的,它的念法是「唵阿吽」。唵阿吽什麼意思?就是身口意三業清淨,就是我們這一句講的。佛跟眾生差別,就是眾生三業不清淨,三業不清淨就叫凡夫,就是眾生,三業清淨了就叫佛。所以這個唵阿吽也就變成佛的標誌,修學的目標。
因此在整個修學的過程當中,我們要注意這一個原則,無論修什麼法,決定不能執著,執著是病,執著是染污。禪也是如此,禪要執著了,叫禪病;念佛的人要執著,是淨病。不過禪病不好醫,淨執著還不怕,執著什麼?他也能往生,品位低一點而已。但是講到淨土法門的執著,雖然比其他法門稍微好一點,裡面也有一種要不得的執著,什麼樣?現在一般人很多人誤會,叫生死心切,這是古大德常常講的,生死心要切。而執著人把這一句話意思聽錯了,聽成什麼?這個世界太苦,苦惱,簡直就不想活了,我趕快死掉好了。念佛聽說若一日到若七日就可以往生,拼命去念,我七天我就離開這個世界。結果七天念了之後,西方極樂世界沒去得成,結果去了神經病院。七天是真能成就,他是錯解其意,裡面產生一個錯誤的執著,這是要不得的,這是著魔。
魔為什麼會來找你?是你有機會給他來找你。你要是沒有機會給他,魔力量再大,對你也無可奈何。什麼機會?你有個貪欲,你現在是貪圖趕緊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西方極樂世界是清淨心去的,他是什麼?他是貪心、瞋恨心,恨這個世界,貪圖極樂世界,他是貪瞋的心。貪瞋這種心用得很猛的時候與魔相應,魔來了,魔得其便,這是我們同修要注意的。所以你念佛,你不用功不會著魔的,你要用功不得法就會著魔。人家若一日到若七日往生是什麼?他用清淨心,他是老實念佛,這一句佛號七天七夜不中斷、不夾雜,沒有一個妄念,也不求一心,也不求往生,什麼都不求,他這個心是一心。我念佛求往生,念佛裡頭夾雜著往生,這個佛號不純、不清淨。為什麼?夾雜著有求生這個念頭在,或者夾雜著有得一心這個念頭在,他得不到一心。連一心這個念頭都沒有了,他真的得一心。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他有一物,他有一心,他還有求見佛、求往生,他還有三心二意在裡頭,他得不到一心。
所以這老實兩個字非常的可貴。老實就是什麼都不求,我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除這個阿彌陀佛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這樣子平平實實的念下去,維摩長者所講的,「平常心是道」。心平氣和,常是永遠保持著,這個是道,這就是佛性,這個是你自己一心不亂現前。一心不亂現前,也不得做一心不亂想,「我現在一心不亂」,你的心早就亂了。一心不亂裡頭再加一個一心不亂,就壞了、就亂了,實在講,這個也正是《楞嚴經》上世尊跟富樓那尊者所說的,「知見立知,是無明本」。這一句阿彌陀佛是佛知佛見,你在裡頭加一個一心不亂,加一個功夫成片,這就知見裡頭再建立知見,就變成無明了,這是念佛同修不可以不知道的。所以在佛七當中,功夫用得得當的,確實能成就功夫成片,能得一心不亂。絕對不能操之過急,操之過急,心裡積極要求一個什麼,這不行,這是古人講的,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念的是風吹不透、雨打不濕也不行,也正是所謂喊破喉嚨也枉然。
所以清淨,什麼念頭都沒有,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所以念佛法門好,所有的法門它最方便,不拘任何形式,行住坐臥統統可以念,不管在什麼時候,不管在什麼處所,不像其他的法門,其他的法門常常受到環境上的障礙,這個法門沒有障礙。所以他的功夫可以綿綿不斷,很容易得力。世間有許許多多人用這功夫不得力的,那是他不如法,用得不如法,對於這個法門,理論沒有透徹,方法沒有明瞭,用功不如法,所以他得不到利益。真正得法,他所得的利益比任何一個法門都快速,都要真實。
佛的功德是什麼?《金剛經》上說得很好,「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就是佛的功德。住,你心裡頭有念頭就有住。我想一個人,心住在一個人身上;我想一樁事情,心就住在一個事上,所以凡夫心裡總是有住。菩薩也有住,菩薩要住的度眾生,只有佛沒有住,佛無住。佛住無住之住,因為他無住,所以他心平等,他心清淨,他那個心就包太虛,量周沙界,他沒住。一有住,那個心就很小,我天天想一個人,那個心就很小,就住一個人身上;天天想那個地方事情,那個事也很渺小,住在事相上。無住的時候,這個心就像虛空一樣,太虛空有多大,他這個心就多大,因為他沒有界限,這是佛的功德。而生其心,他生什麼心?決定不起心、不動念。佛生了什麼心?佛之生心就是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佛就有應。眾生有感是有心,我們拜佛、求佛,我們是有心;佛應是無心,無心而應。所以佛應化在世間,他沒有迷失自性,為什麼他不迷失?因為他無住,道理就在此地,他永遠不迷失。好像我們敲磬一樣,我們敲它,有心敲的,這是感,你敲它,它就應,它應是無心而應。所以佛菩薩跟眾生是感應道交。
佛是沒有身,所以他無處不現身;他要有身,他就不能處處現身。像我們現在執著這個身,我有身,我身在此地,就不能到第二個地方去。這所謂是有分身術,分身術從哪裡來的?他真正到無身的時候,他就分身了。執著這個身是自己,那怎麼分法?沒有法子分。真正把身見破了,不再執著這個身是自己,這個人就有分身術。所以佛不執著身是自己,所以他能夠分無量無邊身,哪個地方眾生有感,他就在哪個地方現形。所現的形狀不一樣,為什麼?因為眾生感的不一樣。譬如說同一個磬,我們十個人去敲,你仔細去觀察,十種不同的音聲,我們今天用這儀器來測量,為什麼?每個人敲的輕重不一樣,它這個音波的頻率不相同。佛也是如此,因為每個眾生感應的那個心的頻率不相同,佛現的那個相與他的頻率正相應。所以佛無相,無不相,這是真正實實在在的事情,這是佛的功德,我們應當修集佛的功德來莊嚴自己的身口意。六祖大師就是從《金剛經》上開悟的,我們在《壇經》裡面所讀到的,他也是在《金剛經》上這一句經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從這一句經文裡開悟的。
所以諸佛菩薩是以清淨為莊嚴,莊嚴道場也就是清淨心,莊嚴世界,每一個眾生人心地清淨,這個世界是個美好的世界,是一個沒有絲毫缺陷的世界。佛法的教學,實在講也是以這個為最高的目標,希望每個人都能得到身心清淨。底下一句:
【同妙意。於一切法正分別智能明了故。】
這個『妙意』就是無分別智,也叫做實智,就是真實的智慧,沒有一樣不明瞭。過去、現在、未來,此界他方,沒有一樁事情不明瞭的,確確實實是全知全能。為什麼會一切法都明瞭?這是許許多多人聽了這句話疑惑不解,他總是懷疑,不能相信。他的懷疑,實在講也是有道理的,因為不明瞭萬法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他不曉得這個道理。如果真正是透徹肯定了,一切法是心現的、識變的,他就不會懷疑。你要真正證得心性,轉識成智,這一切法怎麼不明瞭?是你自性變現的,你自己怎麼會不知道?是你自己唯識所變的,那你怎麼會不知道?當然知道。所以我們今天迷,實在講不是迷外境。過去、現在、未來、此界他方不迷人,你想我們迷在哪裡?我們迷在自心。像一面鏡子一樣,外面的境界它不礙鏡子,你鏡子上自己有灰塵、有骯髒,照不到外頭境界,你不能怪外頭,我外頭什麼境界都不知道,這個講不通的,是你自己鏡子上骯髒。你只要把你自己鏡子上那個髒的東西去掉,就恢復了,那一切就明瞭了。所以佛法懂得這個道理。
你看世間一般法都追求智慧,他怎麼個求法?他從外境,他一心一意要去了解外頭境界,科學家、哲學家都在拼命的研究,要了解宇宙,他在外境上找。佛法不是如此,佛法把外境捨掉,找內心,他從心地上去求。他要自己心地清淨放光,然後徹底了解外面境界,這是佛法跟世間法的方法不一樣。所以佛法叫內學,你內放光,外面自然清楚,不必向外去追求,這是真理。可是幾個人肯相信?沒有人相信,甚至於有一些年輕的同學還來問我,那佛法既然有這麼大的智慧,為什麼不在三千年前發明電燈、發明汽車、發明飛機?可見得佛還是不行。他這個問,問得也很有道理。實在說,這個看法看得太膚淺了,你要往深一處去觀察,今天這些東西發明帶給人類有什麼好處?便利是有,有一點點,可是帶來的災難、帶來的緊張、帶來的壓力,得不償失。
佛菩薩清清楚楚,不是他不會造這些東西,他造這個東西比我們現在科學家還要精巧。這個東西帶來的是,換一句話,眾生的智慧、福德沒有到這個程度,科技發明最後是世界毀滅,三千年前佛要把這東西都發明了,我們這個地球早就毀滅掉了,哪裡還會延長到三千年,不可能了。再說生活上的享受,說實在話,今人不如古人。今天電燈雖然很明亮、很方便,古人那一盞油燈非常有情調。那一支蠟燭比現在的燈好像特別有感情的樣子,為什麼?電燈你不能覺察到,那個蠟燭你點的時候,你真的會跟它起共鳴。你看到它什麼?它燃燒自己,照耀別人,捨己為人,它的光不斷在發,它自己一節一節的在縮短,在燒,很能給人啟發。我們在社會上時也應該如此,要犧牲、要奉獻,要為社會大眾造福,要能夠犧牲自己,對自己安貧樂道,對社會盡心盡力的來貢獻。
所以我們中國古人那個人格之圓滿,全世界找不到。他生活裡面它都是教育,生活裡面他都有智慧的體驗在。交通不方便,人情特別的厚。一個朋友從高雄到台北來了,走路走了半個月、二十多天走到,這稀客、遠客,難得,熱烈的招待,總要招待十來天,那種感情都不會消融。現在怎麼?從外國回來的,你幾時回來的?不過坐個十個鐘點飛機而已,這種心地上的感情都沒有,統統都沒有。以前的人,真的他有人生的味道在;現在的人,諸位想想,跟禽獸有什麼分別?除了有雙手,有個頭腦之外,我覺得跟禽獸沒有什麼分別。所以古人在生活享受方面比我們豐富得多,物質上沒有我們這麼便利,但是精神的生活,我們現在是遠遠不能相比。那個時候人樂,你念念古文,念念古人的詩詞,那人家的生活都生活在詩情畫意裡面,那是學的文學家,文學家描繪的農村、描繪的小鎮,都是生活在詩情畫意之中。所以有一些外國的哲學家,都認為中國古人個個都是哲學家,這個話說的也有道理。
所以這個「妙意」是無分別智,真正智慧。真正智慧,《般若經》裡面所說的,「般若無知,無所不知」,這就是妙意。不起作用的時候,他心清淨,一念不生;起作用的時候,無量的智慧,他不需要想像,不需要思考,像佛一樣。不管什麼人,不管在什麼時候,你向佛提出問題,佛立刻就跟你解答,講得圓圓滿滿。佛也不曾學過,也不曾去思考過,隨問隨答,這是什麼?從根本智現後得智,這是真智慧。沒有根本智,那哪來的後得智?根本就好像樹,樹根,那個主幹,那叫本,從本再分枝,再有枝葉,這個枝葉叫後得智,就是應用的智慧,就是無所不知。所以沒有根本智就決定沒有後得智。
唐大圓居士,在唯識論裡頭曾經很詳細,也很慨切的說過這個話。他講現代人不求根本智,所以後得智也沒有了。這是他談到講學佛的,這是我們現代學佛從根本上產生了錯誤。古時候可以說儒佛的思想非常接近,所以世間的教育跟佛法的教育大致上相同,都是從根本智上下手。根本智怎麼求?根本智先給諸位說,求清淨心,它的方法是讀經,是背誦。所以中國在古代,連在清朝它都是如此。小孩六、七歲的時候上學,念什麼?念四書五經,完全是念背誦。念到十一、二歲,這些書統統都念完,全部都能背過。這個階段在小學,他求的什麼?求根本智。經裡面的意思不要跟他講,不需要知道,因為講意思那是後得智。先求根本智,然後再發展後得智,所以小學裡面只有背書。
另外就是學什麼?學灑掃應對,就是生活教育,著重生活教育,孝順父母、尊敬尊長,特別著重倫理的教育,長幼有序,在這上訓練。到十三、四歲之後,他這個智慧開了,這個時候什麼?這個時候就要發展他的後得智。所以我們看到古人,一般念書人年歲很輕,十幾歲文章就能寫得很好,就能夠懂得許許多多人生的道理。考取功名,諸位曉得從前考取功名,中進士多半都是十幾、二十歲的。這一中舉人、一中進士,國家分給你官職的時候,在一般進士大概都是縣市長的階級,這麼年輕,他就能夠把市政做得非常非常之好,他從小有根本智的訓練。所以再到後得智,這是講太學(就是大學),上大學沒有帶書本上課的,所以讀書樂。
現在讀書苦,從前人讀書樂,為什麼?他所有典籍都在十二歲以前都背完,你只提到什麼書,第幾頁、第幾行,他就曉得那什麼字,就那麼清楚。所以老師講學,不會說在講堂裡講學,這多苦惱!講學到哪裡講學?多半是把學生,帶著好酒好菜,遊山玩水,一路玩一路講,他不要帶書的。你聽講,你沒有受過這個訓練,講到哪裡你也不曉得。所以每一個學生都是經過訓練的,老師也是如此,所以他們不用書本的。這個哪個書裡面、哪個經裡面,或者是哪一篇文章裡面,提出來大家研究討論,老師講解,學生也可以提問題來討論。這樣開智慧,跟佛法裡頭當年佛教學一樣的意思。
古時候的佛法也是如此,學佛的人,一出家就要五年學戒,五年學戒並不是完全學戒律的,那你搞錯了。這個五年就跟儒家的小學一樣,五年學什麼?生活教育,這個戒律就是生活教育,學這個出家生活教育,也就是著重出家的倫理教育。在家要孝順父母,出家就要孝順師長,尊重先受戒的、先出家的,要學這個。除這個之外,在經教上也是背誦,那你就看他是學的哪一宗、哪一派。像天台宗,那你一定要背《華嚴經》,天台宗三部主要的書,叫法華三大部,你要在五年當中統統背熟。全都背熟了,五年以後才有資格到講堂裡聽講。講堂裡頭沒有經本的,跟儒家講學是一樣的。不過儒家一般教學的時候,講學多半是遊山玩水,佛法是有講堂,比較上它莊重一點,它有講堂。你要學華嚴的,這《華嚴經》要能背誦。這是中國過去的方法,現在沒有了,現在年輕人怕背書,一聽說背書了,他不來了。
從前海仁老和尚在香港,海仁老和尚是專門講《楞嚴經》的,香港人稱他為首楞嚴王,他是九十多歲圓寂的。我還算很有緣,跟他曾經見過一次面,那是他九十多歲,第二年圓寂的,是一九七七年,他是一九七八年圓寂的。我一九七七年在香港講經,去拜訪他,跟他在一起討論《楞嚴經》。他在香港聽說只有五、六個學生,香港住了幾十年,只有五、六個學生。為什麼招不到學生?因為他的學生要背《楞嚴經》,《楞嚴經》從頭到尾不能背過的,不夠資格做他的學生。不但要背經,還要背註解,這個難了,真是不容易,真是。他採取的註解,採取蕅益大師《法華經文句》,要把這一部書從頭到尾都能背過,這部書線裝本十本,連經帶註解統統要背過,才能進他的門,他才肯收你做學生。如果你這一部書背不過來,你沒有資格做他的學生。所以我那個時候聽到之後,我非常的佩服,我特地去拜訪他老人家。近代可以說只有他一家,他走了之後,恐怕以後就不會再有這種情形了,沒有了。這什麼?這都是著重根本智的培養,是我們中國古老的教學法。所以他的學生都相當了不起,個個都很有成就,畢竟是吃過苦頭,下過真功夫的。
現在人學東西沒根,浮萍,水上的浮萍隨風飄,沒有根。古人無論是在家出家,他都有根,根深蒂固,所以他才能有枝葉花果,他有成就。現在人談不上成就。現代人的著作我為什麼不看?有人找我來寫文章,我從來不寫,我為什麼不寫?因為我不看人家的文章,我寫的時候,因果報應,我寫了人家也不看我的,何必費這個事情?我念古人的,我發心印古人的東西。現在的文章,這裡抄一點、那裡抄一點,大雜燴,沒有東西。古人東西確確實實有他自己的見解,有他自己的心得;不像現在人,現在人都是搞大拼盤,到處抄一點,到處蒐集一點,換句話說,沒有一樣是自己的。你才曉得什麼?古人不容易,確確實實他有悟處,確確實實他有證得,這個是今人趕不上古人的地方。不是說今人沒有古人聰明,今人比古人聰明太多了,可惜就是聰明沒有正用。聰明是一樁事情,怕吃苦,怕背書。這是特別強調,這個根本智與後得智實實在在的重要,不能夠輕忽。下面一句:
【同精進。】
『精進』是菩薩善根,世間的人善根是無貪、無瞋、無痴三善根,菩薩善根只有一個,「精進」,精進就決定有成就。
【勤求成就一切如來諸善根故。】
菩薩精進的目標就是成佛,能精進成佛的時間就縮短;不肯精進,那成佛的時間就延後了。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的,釋迦牟尼佛跟彌勒菩薩兩個人,說老實話,彌勒是師兄,釋迦牟尼佛是師弟。現在師弟先成佛,師兄做他的後補佛,後成佛,什麼道理?釋迦牟尼佛精進,超過了彌勒菩薩。應當是彌勒先成佛,釋迦牟尼佛在後,就是因為釋迦牟尼佛在因地裡頭精進不懈,所以超前了。所以精進是菩薩善根,我們要知道。精進在十波羅蜜裡頭,或者我們講六度裡,是度懈怠的,這個懶惰、懈怠是眾生很大的障礙,業障,很大的障礙。人都有惰性,放逸,放逸就是我們所謂的隨隨便便、馬馬虎虎,不太認真,這就是放逸,這都是不精進。這樣的心態,無論學什麼東西,都很難成就。即使有成就,時間很長,成就也不精,也沒有辦法做到真正的博大精深,他做不到,因此精進就特別重要。
一個人容易懈怠,所以祖師們才提倡依眾靠眾,大家在一起共修、共學,互相監督,互相勉勵,用這種方法,這種方法也有點效果。如果要收到最大的效果,一定要靠自己努力,克服自己這個業障。懈怠懶惰這個業障,要想方法把它克服,努力精進,這一生才能有成就。如果懈怠放逸,這一生雖然遇到佛緣,很容易空過。空過了這一生,非常非常的可惜,為什麼?人失掉人身,再得人身不容易。縱然得人身,諸位想想看看現在這個世界,你來生再做人,你想想未來的世界更可怕,壓力會更重。道德淪落,人多半都走向極端,所以這個社會、這個世界很可怕。
你看甘珠,這是密宗的一個大德,在我們台灣過世的。活佛不是要轉世?有人就問甘珠佛爺,你來世轉世到哪裡?他告訴人家說,我不來了。聰明!他不來了。甘珠跟我很熟,我一初學佛,那個時候我二十幾歲,我就常常跟他在一起。他住在北投,我也住在北投,他住北投普濟寺,我每天晚上吃了晚飯就找他聊天去。那時候他很年輕,大概四十一、二歲的時候。很聰明,不來了。活佛都不來了,你想想看這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這可想而知。佛不來了,給諸位說,妖魔鬼怪就都來了。佛菩薩不來了,妖魔鬼怪都來了。所以想到這個地方,不能不趕緊求往生西方世界。如果不能生到西方世界,這個六道輪迴是決定免不了,決定逃不過。世間正跟我們這個歷史發展一樣,每況愈下,一代不如一代,這實實在在。底下一句是:
【同淨行。成就滿足一切菩薩所行行故。】
這兩個行字,上面這個行是動詞,下面行是名詞。菩薩行,在我們這個經上歸納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方便、願、力、智,這是菩薩十種行,這十種行我們樣樣都把它做到,行行,我們要行菩薩的十種行。這十種行是綱領,展開來無量無邊,所以叫一切菩薩行。我們常講六度萬行,展開來行門是無量無邊。菩薩是志求滿足,換句話說,要修圓滿的菩薩行。可是前面講了,『淨行』,著重在淨字。佛法裡面說九法界裡頭行都不淨,為什麼不淨?他有執著,三惡道裡面有貪瞋痴的執著,人道裡面有五戒的執著,天道上有十善、四禪八定的執著,小乘有偏真涅槃的執著,菩薩有六度教化眾生的執著。所以只要有執著都不清淨,因此這樣的菩薩叫做什麼菩薩?權教菩薩,我們在經上常常看到這個名詞,也叫做權乘菩薩(大小乘的乘,權巧方便那個權)。權乘菩薩,這就是說明他沒破執著,雖然修六度萬行,他心不清淨。如果他心清淨了,那就不叫權乘菩薩,叫圓實菩薩(圓滿的圓,真實的實),叫圓實菩薩。圓實菩薩他清淨,圓實菩薩住哪裡?住一真法界,不在十法界,住一真法界。在十法界裡頭示現,他自己確確實實住一真法界。為什麼叫一真?因為他心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離開分別執著妄想,法界是一真。這是我們要明瞭的,這才叫「淨行」。
所以嚴格的說,真正的佛法無非就是去執著而已,這是真正的佛法;有執著,心就不清淨。去執著,心就清淨,真正是一塵不染,無論見什麼境界都歡喜,為什麼?一切境界無非真如。《法華經》裡面講的十如是,那個十如是,如是就是真如,性如是,相如是,到後面是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無有一法不如。所以他當然是合掌恭敬,他心裡面絲毫不染,迷,眾生迷,他不迷。眾生迷,是事上迷、境上迷、心上迷,他本性不迷,所以從本性上看,這是《華嚴》上說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圓覺經》上也是這麼說。性是理,理不迷,理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垢不淨。佛是要我們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實相,實相透徹了,你的心清淨了。見到惡人,恭敬合掌;見到善人,也是恭敬合掌;見到佛,跟見到螞蟻,見到餓鬼,見到地獄,同一個心,平等心,這叫真正清淨,這個是清淨心。這是什麼境界?圓教初住以上的境界。「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他的境界就是一真法界。《華嚴經》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統統都住一真法界,對於一切人事物決定沒有分別執著,這是華嚴的境界。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真真實實做到了大自在、大圓滿。所以我們著重這個淨,所以淨就是不分別,你只要不分別,這個世界沒有一樣不是美好的。這一分別,這世界可不得了,這地方不能住;不分別,就是美好的,這是真真實實的功夫。底下就講到無礙了,淨行必然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同無礙。】
所以它這個八十八句全是連串的,像念珠一樣,它連串的,次第不能亂,亂了它就講不通。它就好像爬樓梯一樣,一級一級往上往上去的,當中不可以錯亂的,也不能顛倒的。
【覺悟了知一切諸法皆無相故。】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相有沒有?有,相有,作用也有,但是要知道,相用都是虛妄的。所以眾生輪迴受苦叫冤枉,不是真的,但是苦他受,很冤枉。這個意思如果一下不能體會,我們舉個比喻說,比喻好像作夢,這個夢裡頭,你夢到一頭老虎要吃你,你緊張,嚇死了,嚇了一身冷汗,一下醒過來了,假的,不是真的。如果你在夢中一下覺悟了,我是在作夢,老虎來吃,我就學菩薩道,大慈大悲,釋迦牟尼佛捨身餵虎,我也捨身餵虎,反正是假的,你恐懼就沒有了,你的一切苦確實都沒有。所以六道輪迴是假的,九法界也是假的。真的?一真法界。佛法?「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一乘法是真的,講三乘叫方便說,是你自己沒有辦法悟入一乘,再從一乘開出三乘,逐漸逐漸提升、誘導,是這麼個意思。
所以禪是直截了當的要入這個境界,所以它高,高明在這個地方。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但是他要對利根才行,普通人不行,普通人是煩惱業障深重,他在一生當中見不了性,換句話說,他斷不了煩惱。諸位要知道,這個見性一定要斷煩惱,伏煩惱可以得禪定,不能見性,見性一定要斷煩惱。所以很多修禪的人,禪定功深,他伏煩惱,沒有斷,他的果報在四禪天。四禪天、四空天都是屬於這個境界。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還沒有到一真法界,為什麼?塵沙煩惱沒斷,無明煩惱沒斷,所以還是不行。權教菩薩也不行,要圓實菩薩,他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斷了,無明最低限度也破一品了,四十一品無明最低限度破了一品,這樣才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時候才住一真法界。所以才是《華嚴》上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就是四無礙的法界。這個四無礙是清涼大師解釋一真法界,這什麼叫一真法界?他用這四種無礙來解釋。
所以從這上來觀察,我們細心去體會,佛法解不難,給你講,我們自己領悟,似乎有一點懂得了,不難,解悟不難,實證難,這煩惱、分別、執著怎麼斷法,這個難。你要不斷,不斷解悟有什麼用?解得再多沒用處,要有真正的功夫,真正的功夫就是要斷。斷從哪裡斷?從心地上斷,不是從事相上斷,事相上斷,心不斷,沒用處;心上真沒有,事上不斷,沒有關係。所以諸位看看《高僧傳》、《神僧傳》裡面,有不少的高僧,那我們就看他的行為,他哪裡守戒?好像戒律都破盡了,他怎麼能成為高僧?怎麼能成為聖人?人家心上斷了。濟公,濟公是真有這個人,不是假的,但是諸位要曉得,小說上寫的那是添油添醋,搞得太多,那不像話。真正看《濟公傳》,要看《高僧傳》裡面的《濟公傳》,那是真的。他的確沒有什麼忌諱,喝酒、吃狗肉是真的,這傳記上真的有記載的。人家那個斷是從心上斷的,這個是大乘菩薩。
我在《印光大師護國息災法語》,就是開示那裡面看到他老人家說,宋朝時候在四川有一個高僧,道香法師,這個法師平常勸人念佛,勸人吃素。而四川那個地方拜神的風氣很盛,殺生,每一年都殺了很多很多東西去祭神,他看了非常難過,怎麼勸也不聽。有一年他就跟大家說,你們今年還是要殺生祭祀是嗎?是!你們殺的那東西都分一點給我吃好了。好,那沒有問題,這些人看到這法師平常持戒很嚴,今天他也要開葷了,所以把雞魚鴨肉都送給他。送給他,他都吃。他在事前就叫人在廟的前面挖了一個很大的坑,這個坑裡面放水。吃完之後,帶著這些人走到這挖的水池旁邊的時候,他統統吐出來。魚,水裡頭游去了;雞、鴨走的,統統就走了,全都吐成活的東西。這些人看到之後,才聽了他的話。這個是在不得已的時候,用這個神通來勸勉大眾,大家才曉得他不是一個普通人。
過了沒多久,他們這個鄉下有一個人到京城去,當然也是個佛教徒。京師裡頭,那時候寶誌公住世,見到寶誌公,寶誌公就問他,你們四川的香貴不貴?他說很賤、很便宜。寶誌公就說:既為人賤,何不去之?人家既然好像輕賤了,為什麼不去?寶誌公說這個話,聽話的人不懂意思,他回去之後就見到這法師,法師說你見到寶誌公,寶誌公跟你說了些什麼?寶誌公問我四川香貴賤如何。他說你怎麼答?我告訴他很賤。他說寶誌公怎麼說?寶誌公說「既為人賤,何不去之」。這法師馬上走了。既然這一方的人對你都沒有看重,你在這個地方沒用處,起不了作用,趕緊走。所以他一聽到這個話,馬上就走了,生死自在,這個真就是沒有障礙,來去自如。
我們今天為什麼會有障礙?所有的障礙都是牽腸掛肚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你就不自在,你有罣礙。菩薩到了一切無罣礙了,所以得自在。這些牽腸掛肚的事情,你能不能把它放下?剛才說的,心上放下,事上?盡心盡力。不能說是我孝順我的父母,我也不理會他,我也不要把他放在心上。不放在心上,在佛法講是對的,不照顧父母是錯誤的,事上要照顧得很周到,心裡要沒有一點痕跡,這就是菩薩。事上比世間人那個牽腸掛肚的照顧得還要周到,為什麼?因為世間人迷惑顛倒,菩薩心地清淨,知道這個父母前世、今世、來世,他都清楚,所以他照顧得真是無微不至,世間人做不到。所以世間人講孝順不及佛門,佛門這個孝順比世間人做得圓滿,做得徹底。
世間人怎麼樣盡心盡力孝順父母,孝養父母,父母死了以後到哪裡去不曉得,父母這一生造業,將來受什麼果報不知道。佛門就清清楚楚,這一生所造的行業來生什麼樣的果報,用什麼方法幫助他,幫助他離苦得樂。我們在《地藏經》上看到,你看光目女、婆羅門女,她們能曉得母親在世的時候所造的罪業,將來所受的苦報,用自己修持的方法來幫助她,先幫助她再回到得人身,然後再幫助她升天,最後幫助她往生淨土,有辦法。世間孝子賢孫沒有辦法,他不是不盡心,他沒有這個智慧,沒有這個能力;唯佛才有這個能力,才能做到真正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所以修行要懂得怎麼個修法,我們常常在講席上向諸位提示,不斷的提示,就是怕大家疏忽掉、忘掉了。修覺正淨,自性覺,自性正,自性清淨,修這個。外面與裡面當然要相應,佛法才能夠常住在世間。但是某種場合可以隨緣,不要固執,才能夠普度眾生,守住到自性的覺正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