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普賢行願品疏  (第三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03

  請掀開經本第四面,從大字看起:

  【大方廣佛華嚴經】

  從這以下是介紹經題。經題是全經的綱領,了解題目的意義,一部經的內容就可以能夠把握到,也曉得這一部經的義趣、指歸之所在。經題,在清涼大師《疏鈔》裡面每一個字都有十種解釋,解釋得非常詳細。如果依《疏鈔》來講,我們這七天大概只可以講七個字,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此地簡略,重要的地方,諦閑法師還是依清涼大師《疏鈔》所說的來給我們介紹。我們看註子:

  疏【合釋者,如清涼國師。】

  這底下都是《疏鈔》裡面的話。這種簡單的解釋,可以說散在許多古德註疏之中,因為講得簡單明瞭。

  疏【極虛空之可量,體無邊涯,大也。】

  凡是文字的意思很明白,我們能夠體會得到的,我就不多說了。虛空太大了,無量無邊,用大字來形容它。

  疏【竭滄海之可飲,法門無盡,方也。】

  『滄海』是大海。在我們地球上,可以說面積最大的是海洋,海洋的面積佔整個地球百分之七十。這是比喻,比喻什麼?比喻『法門無盡』。

  疏【碎塵剎而可數,用無能測,廣也。】

  這三個字,「大」是講本體,就是講我們的心性,我們的心本來就是這麼大,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界就是世界,我們今天講星球。太空當中多少星球?無量無邊。我們的心都能夠包容,這是你本來的心量。可是現在很可憐,兩個人在一塊都不能容納,你說糟糕不糟糕?兩個人住在一起還意見不合。沒有人跟他住,一個人,一個人還生煩惱,你說糟糕不糟糕?連自己都不能夠相容,這真正可憐,迷惑顛倒,真是迷惑顛倒到極處了,我們一定要覺悟。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還是前面跟諸位說的,分別執著。

  真心裡面沒有分別,也沒有執著。所以我們離開了分別執著,你這個心就跟太虛空一樣,太虛空多大,你的心就多大,沒有一樣不能夠包容的。就像大海一樣,什麼都能夠容納,它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我們必須要覺悟的。恢復自己本來面目,一定要曉得這個原理原則,我們修什麼?無非是去分別執著而已。離開分別執著,盡虛空遍法界都在面前,都在你自己掌握之中,也都在你六根接觸之內。像大經裡面所講的,「無所不知,無所不能」,而且這個知與能決定正確而沒有錯誤,這就是經上講的佛知佛見。一有分別執著,我們的知見不正,所謂邪知邪見,我們自己要覺悟,本來是正知正見,現在變成邪知邪見。所以大方廣是自己的體、相、作用,體用一個「大」來稱讚它,相用「方」,作用是「廣」,廣大無邊的作用。所以這三個字都是讚歎本體,讚歎我們的自性。下面再看佛:

  疏【離覺所覺,朗萬法之幽邃,佛也。】

  『佛』是人。我們今天的病就是『覺』與『所覺』,這是病,這是無明。在《楞嚴經》上,《楞嚴經》的第四卷,富樓那尊者請教釋迦牟尼佛,無明是怎麼來的?這是大問題,本性裡面本來沒有無明,無明從哪裡來的?佛答得太好了,「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無明的根本就是這個。我有知,我有見,有知有見就是無明。我無知,我也無見,你真的無知無見嗎?你還是有,你有無知,還有個無見,那還是無明。佛知佛見是見得清清楚楚,知得清清楚楚,這裡頭沒有加一個知見。我們想想,加的是什麼知見?你要是聰明,一想就知道,加的是分別的知見,加的是執著的知見,加的是妄想的知見,你加這些東西在裡面。你不加這個東西就佛知佛見。

  我這個拿在手上,你們見到沒有?見到了,這是佛知佛見。見到這是什麼?毛巾,那就錯了,這就是無明。它這個東西本來沒有名,你要給它起個名,我說不是毛巾,你偏偏說它是毛巾,還固執,還執著。所以一切無明是從分別執著妄想而生的,離一切分別執著妄想,法法平等,無有高下,一切法確實是平等的。所以眾生可憐,就是可憐墮落在無明裡頭,沒有辦法自拔,學佛的人一定要覺悟。佛,覺悟的人就叫做佛。「覺」是能覺,覺的對象是「所覺」,能所二邊都不分別、都不執著,換句話說,都放下了。這個都放下,你的心清淨了。所以智慧從哪裡來的?清淨心起作用就是智慧。你要是放不下,還是分別執著,分別執著就像水一樣起波浪,古人把心比作水,水一起波浪,它照的作用就失掉。如果水不起波浪,水是平靜的,它的作用像鏡子一樣,把外面境界照得清清楚楚,我們說這個照就叫做佛知見,照就叫做般若智慧。所以佛知佛見跟般若智慧是我們自己本有的,不是從外面來的。凡是從外面學來的都不是真正的知見,不是真智慧。所以佛法裡面的智慧不是在文字上,這個諸位要曉得,不在文字上,是清淨心裡面生出來的。

  我在講席當中常常勸勉大家,聽經要會聽,看經要會看,會看的人開智慧,會聽的人開智慧。不會看、不會聽就像清涼大師在這部經,那是《四十華嚴》的前面,最前面第一卷經題裡面所講的「增長邪見」。不會看的,看得愈多,你知見愈多,那個知見是什麼?邪知邪見。拿我們中國俗話來說,「記問之學」。你看得多、記得多,記問之學,連儒家都說「不足以為人師」。知見靠不住,不是你親證的,所謂是道聽塗說,不是你自己親證的,不是從你清淨心裡面生起來的。所以佛法的修學就是在清淨心,清淨心起作用是無量的智慧。『朗萬法之幽邃』,「幽邃」是非常幽深,一般人見不到的地方。佛心清淨照得清清楚楚,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法他不知道的,你沒有問他的時候他是無知,般若無知,寂靜的境界;你要去請教他,他無所不知。所以六百卷《大般若》裡頭,關鍵就是在這兩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是講般若的本體。實在講就是清淨心,就是念佛法門裡頭所講的一心不亂,那就是真正的般若,般若之體。它起作用的時候,起作用不是它自己起作用,自己不起作用,這個諸位一定要曉得,自己永遠是無知,不起作用。自己起作用就是清淨,佛菩薩自受用是清淨心。清淨,真正叫有福,一點煩惱都不生,身心清淨,境界也清淨。無所不知是什麼?是對別人起作用,有人來請教他,有困難來請他幫助的時候,他是無所不知。所以無所不知是他受用,是般若的他受用,這是供養別人,幫助別人。般若的自受用是無知。

  我們現在這點又搞顛倒了,好像自己受用,我知,什麼都知道,別人什麼都不知道,這顛倒了,樣樣顛倒,麻煩大了。所以諸位在佛法裡要求真正的智慧。真正智慧,記住,不在文字裡面,也不在言語裡頭,而是在你自己清淨心中。然後拿經典來對照,看看相應不相應?相應,與佛知見沒有兩樣;不相應,要改過來,不相應是我們知見有錯誤。所以經論印知見,是印證的,它給我們做印證。我們的見解,我們的智慧,跟釋迦牟尼佛比較比較,看看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相同,相同的我們就繼續保留,證明自己的見解沒錯,不相同的要改過來。這是佛。

  疏【芬敷萬行,榮耀眾德,華也。】

  『華』是比喻,我們在佛前面供花,供花的意思,「華」代表因行,就是先開花後結果。所以見到花就要想到菩薩無量無邊的行門,代表的萬行,行門,要像花一樣的清香、一樣的美麗,我們的行不能有染污,取這個意思。花好,果一定好。所以花是代表因行,佛前面供的花代表這個意思。除了佛前供的花,無論在什麼地方看到花都是表這個意思,乃至於畫的花、繡的花,或者是金銀做的寶花,全都代表這個意義。學佛人供花乃至於供香、燃燈,跟一般人供養的意義不相同,它有非常深的意思在其中。

  疏【圓玆行德,飾彼十身,嚴也。】

  『嚴』是莊嚴,以萬花來莊嚴。所以我們看到這個經題,莊嚴什麼?莊嚴自己。自己的身不止這一個身,自己有十個身,十身是代表圓滿,《華嚴經》裡面所說的十身。我們今天只曉得肉身是自己,除這個之外,我們有智慧之身,我們有威德之身,不止這一個肉身。所以一定要曉得,要以種種的行門來莊嚴自己圓滿的身相,就像諸佛如來沒有兩樣。從這個經題的大意,你就能看到這部經。這部經裡面所說的是自性體相用,在比喻上像一個大的花園,這個花園裡頭每一種的品種統統具足,一樣都不缺。從這個意思照應前面所講的「大方廣」,它能容納,它不排斥,所以才能夠成就其大,成就它的廣,成就它萬德莊嚴。所以佛菩薩絕對沒有排斥人的,只有人排斥佛菩薩,人不接受。佛菩薩對一切眾生平等的,眾生對佛菩薩不平等,這就是佛與眾生差別的所在。下面再解釋「經」字:

  疏【貫攝玄妙,以成真經之彩,經也。】

  這是清涼大師用最簡單的詞句解釋經題,後面還要詳細說明。至於七例選題,這是佛學常識,此地寫得很清楚,諸位一看就明瞭,我不要多說。我們現在看第五頁第六行,這是詳細的給我們說明經題所含的義趣,先解釋「大方廣」這三個字:

  疏【大,以當體得名,離絕為義。】

  『體』是本體,在哲學裡面所說的宇宙萬有的本體。自古以來到現在的這些哲學家,中國外國那些科學家都在探討,可是到現在沒有結論,各人說各人的,從來沒有一家說的叫我們聽了心悅誠服,沒有,各說各的。佛法裡面所講的,的確讓我們真正能夠相信,能佩服,宇宙萬有的本體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心。所以《華嚴經》給我們很大的一個啟示,說宇宙怎麼來的、萬物怎麼生成的?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八個字就把這個問題解答得清清楚楚,實在是了不起。可是這八個字裡頭含的意思非常非常之深,這一部《華嚴經》,或者我們說一大藏的經教,也就是解釋這兩句話而已。所以心是本體,心是自己,禪宗,尤其是達摩祖師傳來這一支,六祖大師發揚光大的南宗,修學的重點就是在心。所以是從根本修,根本是什麼?根本就是心。所以它的目標是在明心見性。

  明心就是見性,見性就是明心。明心這兩個字從哪來的?是對無明而說的,我們現在心不明,所以把那個無明去掉,我們心就恢復光明,叫明心。我們現在有了無明,我們見外面都是見的六塵,所以見性是對六塵講的。我們今天眼見的是色塵,耳聞的是聲塵,塵是染污的意思;果然能夠離開六塵,我們見的是性,眼見的是色性,耳聞的是聲性。所以六塵就變成六性,六性其實是一性,明心見性這個名詞是這麼來的,是無明跟六塵的反面。這是禪宗修學的目標,也就是此地我們所看到經題上的「大方廣」,大方廣就是明心見性,所以它是本體。因此一切萬事萬法與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所以對於好的人、好的境界你也不要喜歡,對於惡人惡事你也不要討厭,全是你自己變現出來的。你的神通可真廣大,哪一個有你神通這麼廣大,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你變的。所以對那個有小小神通的人,那何足以為道,有什麼希奇、了不起的?所以不要被那些耍神通、變魔術的人欺騙了,這個很要緊。現在在這個世界上會變魔術的、會耍神通的人很多,不要被他欺騙了,你的神通比他大,你的魔術比他高明,所以不能被他欺騙。

  也許你會問,我怎麼變現出來的?為什麼會變現這麼多東西?如果我自己會變,我都變好境界多好,為什麼又變成三惡道?你問得沒錯,這個理很深,事相當的複雜,也絕不是幾句話能講得清楚的,可是這個事情並不難體會。譬如說沒有證果的人都會作夢,你們晚上睡覺都會作夢,當你作夢的那個時候,你是不知道迷了,不曉得自己在作夢,把夢中的境界都當真實的,也在那裡分別執著、打妄想。可是你醒過來之後,你仔細去想想,夢從哪來的?你作夢的時候也夢到很多人,有你歡喜的,也有你不歡喜的;夢到很多事,也有山河大地,也有水陸飛行,從什麼地方來的?全是你自己心裡變現的,能變的是你的心,所變的是夢境。這就是經上講的「唯心所現」,現的境界;你在夢中種種分別、種種執著,夢境裡面的變化,那是「唯識所變」。能現的是心,真心,真心能現;妄心能變,就是八識,八識五十一心所是妄心,它能變。能現、能變的全是自己,除了自己之外,沒有別的東西。所以禪家說,「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全是自己,沒有一樣不是自己。這是『大』,實在是「大」,上從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下面到最微細的微塵,全是自己變現之物。我們現在迷了,在境界裡頭不自在,被境界所轉,這個叫凡夫。覺悟的人,像諸佛菩薩,他自在!他自在在哪裡?他能轉境界,他不被境界所轉,這個自在了。像《楞嚴》上所說的,「若能轉境,則同如來」,就跟佛沒有兩樣。

  現在科學發達、教育普及,一般人教育程度都提升,照理說這是個好現象,不會再迷信。可是事實上不然,相對的迷信程度愈來愈重,並沒有打破迷信。從哪裡看?算命、看相、看風水,我看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甚至於比這個等而下之的,駕乩扶鸞、搞一貫道裡頭也有不少大學教授,受過高等教育的,愈迷愈深,這真是不可思議。可是從這個地方能看得出來,能看出一點,那就是這些人不管他念多少書、拿多少個學位,他還是被境界所轉,逃不出命運。我們學佛最起碼的成就,要能夠超越命運,不被命運所轉,這是我們最起碼的成就。如果連這點成就都辦不到,還被命運所轉,這人可憐,學佛沒有收穫,學佛不得法。所以學佛的人最低限度要自轉命運。能不能轉?給諸位說決定能轉。轉命運容不容易?我告訴你很容易,不難,但是你要懂理論,你要懂方法。如果不懂理論、不懂方法,那就很難很難。好像我們開那個號碼鎖一樣,你不曉得號碼,費了半天的力氣開不開,難;你曉得號碼,到時候輕而易舉的,馬上就打開了。問題就是你懂不懂理論與方法。再看第二:

  疏【方,以就相得名,常遍為義。】

  所以大方廣這三個字,大是講的本體,『方』是講的現相,相是體之相。相,『常』,「常」是永遠不變,這個叫常,永遠沒有改變;『遍』是普遍於十方三世,三世是講過去、現在、未來。十方三世是一個整體,永恆不變,這是真正的自己。下面說作用:

  疏【廣,以從用得名,包博為義。】

  『包』是包羅,『博』是博大,沒有一法不包。這三個字就是我們的真心,我們的本性。大家就明瞭了,這部經就是講的我們真心本性。心性,在佛法裡面用許許多多的名詞來說明它。佛為什麼不用一個名詞就好,要用許許多多的名詞?佛是怕我們執著,怕我們分別。所以不管用什麼名詞,只要說到這樁事情就可以,何必要執著在名上?一定要執著在一個名相?打破我們分別執著的觀念。所以曉得,佛說種種名,還是說的這樁事情,這樣就對了。下面講的,有性體,有性量,有性具,具是具足。諸位請看第五頁倒數第二行,我把這個文念一念。當中的我們就不說了,可是有些地方也非常的重要,自己去看。

  疏【今言大者,指性體也;方者,指性量也。】

  就是你本性的度量、容量。

  疏【廣者,指性具也。】

  性裡面所具足的、所包容的。所以六祖大師悟道的時候,他悟入這個境界,跟五祖說了五句話,當中有一句說,「何期自性,本來具足」。具足什麼?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我們自性裡具足的。他是真正入了這個境界,他說出來了。這種境界,在《華嚴》來講是圓教初住菩薩的地位,在我們念佛人來講是剛剛得理一心不亂,就見到這個境界了。見到這個境界,在《華嚴經》上就稱之為法身大士,證得清淨法身。

  疏【性體即中諦,性量即真諦,性具即俗諦。】

  這是天台家以三諦三觀來釋經,就是解釋經,這是天台家講法。真是講理,理體,俗是講事。事雖然有變,有生滅,有變易,理不變,體不變,體是真的。所以古德為這個事情做了一個比喻,叫大家容易明瞭,而說「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是做器皿的質料,它不會變的,做出的器具可以隨自己意思來變。我願意要個金碗,我就把它做個金碗;我不要碗了,我要個杯子,我又把它熔化掉再做一個杯子,金還是那麼多。所以金不變,器常常變,就是事是常常變,理不變,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如此。凡是能變的都叫做『俗諦』,從事相上;凡是不變的原理、真理,我們叫它『真諦』。什麼叫『中諦』?「中諦」是同真俗二諦,所謂是器即是金,金即是器,金器不二,這稱之為中,合而為一。一個從理上講,一個從事上講,理事是一,理事不二,這叫中諦。所以底下說:

  疏【中諦統一切法,故言大;真諦泯一切法,故言方。】

  『真諦』是從理上講,偏在理的一邊。偏在理的這一邊沒有事相,但是它能現,譬如我們剛才講作夢,能作夢的心是真的,叫真諦;變出的夢境,那是俗諦。可是你要是覺悟了,全夢即心。作夢的時候你的心像什麼樣子?變的那個夢境就是心的樣子,那就是心的相,心起了相,心之相分。可是那個相分,你每天晚上作夢不是做一個夢,做的夢不一樣,可見得它在變,它有生滅,它在變;能作夢的心它不變,它不生滅。所以能作夢的心是真諦,所做的夢境是俗諦,夢不離心,心不離夢,夢即是心,心即是夢,『中諦』。這個說法諸位細細去體會,天台家講的三觀的意思,你會能夠懂得一點。然後用這個原理,就是真、假、中這個原理,觀一切法,無有一法不合乎這個原理,所以它用這個原理來解釋一切法。所以真諦是『泯一切法』,心裡面本來沒有一切法,能現一切法。心不是夢,心要是夢的話,夢就不會有生滅,那夢天天要一樣才行,不會有變化的。心不是夢,心裡面沒有夢,但是心能現夢,能現夢境。所以從心上講,心裡頭沒有夢,叫泯一切法。

  疏【俗諦立一切法,故言廣。】

  『俗諦』講什麼?心能現一切夢,雖然它沒有,它能現。

  疏【性體即心之體大,性量即心之相大,性具即心之用大。故知大方廣,直指吾人現前一念之體相用,乃天然之性德也。】

  我只念到此地。這幾句話非常重要,要特別著重『一念』這兩個字。我們現在沒有辦法體會到『大方廣』,也就是不能夠入佛知見,就是我們念頭太多了,不能到「一念」。如果你到一念,你就成佛了,一念就成佛,二念就是凡夫。一念就是一心不亂;一念,盡虛空遍法界叫一真法界。所以境的確是隨心轉的,心一,境界就是一;心二,境界就亂七八糟,境確實隨心轉。所以佛菩薩看我們這個世界也是清淨莊嚴,是一真法界,沒錯。可是我們自己在這個裡面,我們的心亂,心亂照在外面的境界也亂七八糟,也是亂的。所以人常講我們這個心三心二意,三心二意是從佛法裡頭出來的,是佛學的術語。三心是講什麼?八識,阿賴耶是心,末那是心,第六意識是心,八個都可以叫心,講三心是講這三個:第八、第七、第六,這三心。二意是講第六意識、第七意根,二意。說這個意思,就是你已經把一念轉變成三心二意,這是凡夫。所以修行應當是轉八識成四智,四智就是一念。在一念這個情形之下,大方廣整個《華嚴經》的境界就能夠現在你的眼前,你的見解、你的感受如同諸佛沒有兩樣,問題是在一念上。修淨土的人他的目標就是在一念,一心不亂,一心就是此地說的一念。

  念這個字。所以中國的文字不能變更,中國文字是極具智慧,最高智慧的結晶,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民族都不能跟中國相比。我們這一代的中國人不爭氣,在世界上叫人家瞧不起。我們在國外常常聽到外國人批評中國人,中國人的聰明智慧世界第一,這是外國人都承認,世界第一,但是中國人最大的毛病是不團結,自己跟自己不能相容,所以被外國人瞧不起。外國人最讚歎的是中國人聰明智慧太高了,最瞧不起的是你們不團結。今天全世界大家最敬佩的是日本人,日本人的長處在哪裡?團結。走遍全世界,只要看到是有日本人的地方,日本人他一定集中在一個地方,日本人決定用日本貨,這是他們的特色。

  你到日本人家庭去,看不到一個外國貨,你看他用的全是自己的,真厲害。所以外國人對日本人恨透了,他賺別人的錢,別人賺他的錢不容易,賺不到。他團結,他對內雖然有爭執,對外決定團結。所以日本這麼小的國家,它能夠立國,能夠得到全世界人的尊敬,就是團結兩個字。在美國有個流行語,說一個人,單獨講一個人,全世界中國人第一;兩個人,猶太人第一;三個人,日本人第一,團結。中國不團結。單獨個別相比,日本人不及中國人,猶太人也不及中國人,中國人世界第一,中國人要能夠團結,這個世界上就沒他們的日子過。所以我想上帝也很公平,給中國人最聰明,叫中國人不團結,他們才有日子過,他才能混得下去,我們自己要警覺。

  一念非非常常的重要。既然是天然的性德,可見得這不是修成的,本來具足。底下講它的名詞很多,諸位一看就明瞭,此地只不過舉了幾種。實際上我們要在經典上找一找,可以能找到一百多種,名詞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都是說的這樁事情。下面我們再看它解釋,「佛華嚴」這三個字,從第六面倒數第六行看起:

  疏【佛以就果得名,覺照為義。】

  所以『佛』這個名詞是從果上稱的,我們講修行證果,而且這是最究竟、最圓滿的結果。就好比我們念書,這是一個最高學位的稱呼,現在你們在學校裡最高的學位是博士,再往上就沒有了。「佛」這個名稱就好像在佛陀教育裡面最高的學位,像博士的頭銜,是最高的學位,稱佛。這個字是印度梵語音譯過來的,它的意思是『覺』,是覺悟的意思。所以佛稱之為覺者,就是覺悟的人。「覺」之用是『照』,跟我們這個作用不相同,我們不曉得用照,只知道分別執著,只曉得用分別,不曉得用照。所謂「照」,像我剛才講的,諸位看,看得清清楚楚,這是照;起一念分別,照就失掉了。在照的時候,像鏡子照外面東西一樣,它沒有分別,它照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沒有一樣不分明,這是真正的智慧。如果裡面有了分別、有了執著,外面就有隔閡,為什麼?你有成見。俗話常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局他為什麼迷?因為他有分別執著,他一看到問題,他馬上想到自己切身利害;旁觀者什麼?他沒有利害,與他自己本身沒有利害,所以他看得比較客觀,他就能看得清楚。佛對於一切事情看得最清楚,為什麼?他一點利害都沒有。

  所以要學覺照,這也是講佛法在功夫上的原則。我們六根接觸六塵要會用照,佛法的名詞叫觀照,這是第一層的功夫。觀照就是不用分別執著,很客觀的看外面這些境界,以清淨心看、以平等心看,這個是觀照。這是初用功的時候,初初學佛用功的時候,這個就叫觀照的功夫。以清淨心、平等心,最客觀的態度看一切人、事,決定不起分別執著,這個叫觀照。功夫再進一級,這就是照住,照住就是得定,就是你不必作意,不必用心,自自然然就是這樣子,做得很純熟了,這就叫做三昧,三昧叫正受。這個境界,無論什麼境界現前,順境裡面你絕對不動歡喜心,不起歡喜心;逆境當前的時候,決定沒有恐怖心,沒有煩惱心,就是貪瞋痴慢決定不會起來。我們中國人講的五欲七情,七情是喜怒哀樂愛惡欲,都沒有了,心裡面不起了,決定不起,心永遠保持著清淨,這叫得定,禪家裡面講得禪定,念佛的人講得念佛三昧。其實在我們念佛法門裡講,這叫事一心不亂,在一切境界裡頭能做得了主宰,如如不動。可是這並不是最高的境界,這是中層的境界。再往上一提升就照見,《心經》裡面講「照見五蘊皆空」,那是高境界,照見。照見,見就是見性,智慧開了,就是入大方廣的境界,要照見才行。

  所以這個裡頭有三層功夫,念佛的人講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功夫成片一定要有觀照功夫,觀照就是伏煩惱,這個是觀照功夫。所以念佛比參禪方便,因為念佛人的觀照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我們在境界裡面心才一動,馬上把它換成阿彌陀佛,就是觀照。所以它特別的方便,譬如順境裡面,歡喜心起來了,「阿彌陀佛」,把歡喜心換成阿彌陀佛;不稱心、不如意的事情,心裡起煩惱了,「阿彌陀佛」,把煩惱也換成阿彌陀佛。總要換得快,這就是觀照。你很快的能夠換成阿彌陀佛就是觀照,念上幾年阿彌陀佛念熟了,一切境界裡自自然然不動心、不起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事一心,就是念佛三昧成就了。功夫再往上提升,到理一心不亂是大徹大悟,跟禪宗的明心見性是同等的境界,只是名詞上不相同,境界完全相同。所以念佛法門就是用一句阿彌陀佛,從初發心到無上道、到成佛,就是用這一個方法,非常的順利,非常的簡單,決定不會走岔路。《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財就是用這個方法,就是用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的方法,他成功了。所以這個叫佛,佛字。

  疏【覺則悟大夜之重昏,照則朗萬法之幽邃也。】

  『覺』,能破無明。『照』,明瞭萬法,無有一法不明瞭。所以,「照」是能夠明瞭一切法,就是無所不知。下面:

  疏【華以從喻得名。】

  這個前面說過。

  疏【感嚴為義。】

  『感』是感應,『嚴』是莊嚴。

  疏【感是感果,萬行圓成故;嚴是嚴身,眾德悉備故。】

  底下一個嚴:

  疏【嚴以功用受稱。】

  『功』是功德,『用』是作用,是這個稱呼。

  疏【資莊為義。】

  『資』是資助,『莊』是莊嚴,就是幫助你,幫助你莊嚴,為這個意思。

  疏【資廣大之體用,莊真應之佛身。】

  後面倒數第三行的當中:

  疏【大疏以十義釋佛。】

  『大疏』是指清涼大師《華嚴經疏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