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疏 (第一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01
諸位同學,今天是我們第十屆「冬令大專講座」的開始。這次在時間上,雖然只有短短的七天,七天當中要跟諸位介紹《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首先要跟諸位介紹的是這部經的來源,也就是它的出處。諸位有些對佛法是涉獵了一些,但是也有幾位是初學的同修。學佛我們首先對佛法要有個概略的認識,第一要明瞭的是,佛教是什麼?如果對這個問題沒搞清楚,那我們的修學就從頭錯到底,一直就錯下去了。所以必須先正名。名是名詞。佛教是佛陀的教育,它不是宗教,如果把它看成宗教,這錯了。宗教可以信,也可以不信,這個世間不信宗教的人很多。如果是教育,諸位想一想,如果我們跟人家說,「我沒有受過教育」,這個很難為情;「我不信宗教」,不覺得怎麼難為情。所以教育必定要接受的。
何以曉得佛教不是宗教?如果我們以宗教的定義來觀察佛法,的確佛法沒有宗教裡面所說的特質。譬如宗教裡頭最重要的,一定要崇拜一個真神,佛教裡頭沒有。佛教裡頭沒有崇拜神的,佛與菩薩都不是神,要把佛跟菩薩當神來看待,那你就完全誤會了。要知道「佛」這個意思怎麼講法?什麼叫做「菩薩」?這些定義,名詞的定義要搞清楚。佛是從印度梵語音譯過來的,它的意思是智慧的人、覺悟的人,揀別我們一般說愚痴、迷惑,愚痴、迷惑的反面就是智慧,就是覺悟。一個具有圓滿智慧覺悟的人,印度的言語名詞就叫做佛陀,在我們中國古時候稱之為聖人,稱為聖人、稱為賢人,很有我們中國聖人這個意思。所以一定要搞清楚,佛是人,不是神。菩薩是正在修學的人,正在求智慧、求覺悟的人,所以菩薩翻作覺有情,就是覺悟的有情眾生稱菩薩。所以我們學佛一定要搞清楚,不能把佛菩薩當作神明來看待、來供奉,那就錯誤了。
既然佛是一個智慧、覺悟的人,他教給我們有許許多多的東西,包括了世間法與出世間法。我們與佛的關係,我們稱佛為本師。剛才在講經之前,我們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也是印度話,翻成中文意思是皈依、恭敬的意思,或者是敬禮。本師,他是我們根本的老師,就是建立這個教育最初的創始人,他是我們根本的老師,我們自稱為三寶弟子。我們跟佛的關係非常明顯,是師生關係。所以跟宗教不一樣,宗教是主奴的關係、是父子的關係,它不是師生關係。這是我們首先要辨別清楚的。菩薩跟我們是同一個老師,同門的關係,他學習在我們之前,我們在後,等於是我們前期的學長,像觀音勢至是我們的學長。我們對他禮敬,是他已經有了成就,我們才初學。所以我們對菩薩往往也把他當作佛一樣的恭敬,他是我們的老學長,前期學長,可以代佛教化。
對於現前的這些出家人,我們稱他作法師,在中國習慣上稱法師、稱和尚。其實這些稱呼都是很普通的稱呼,也是教育界裡面的稱呼。和尚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叫親教師,就是主持教育、教學職稱上的一個稱呼,翻成中文叫親教師,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主持教育政策的人。所以在一個寺院,只有住持才能稱和尚,只有一個和尚,好比一個學校只有一個校長。這個教育政策是校長來主持的,所有這些教職員都是執行的人,執行這個政策的。教育的成功與失敗,主持政策的人他要負完全責任。所以教育成功了,那是校長的功勞,校長從來沒上過一堂課,功勞是他的。為什麼?那些教職員都是聽他命令,執行他的政策。所以校長是親教師,印度人稱和尚。教員稱阿闍黎,阿闍黎也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他是我們的老師,他的言行都可以做我們的榜樣、做我們的模範,有這個意思。我們中國人習慣,普通稱之為老師。
所以從這些稱呼上看起來,佛法確確實實是教育而不是宗教。既是教育,任何人都應該修學,乃至於這些宗教徒們也應該修學。所以我常常勸這些天主教的神父、基督教的這些牧師,都應該皈依三寶,好好的來學佛法,與信仰他的教沒有衝突,這是諸位必須要曉得的。譬如你做學生,你在學校做學生,你求學同時你也信仰宗教,有沒有衝突?沒有衝突。如果說我信了基督教,再去信天主教,這個有衝突,教與教有衝突,宗教與教育沒有衝突。我在美國,現在有一批基督教的這些牧師,他們對佛法很有興趣,我勸他們認真來學習。因為現在在國外講經,翻譯的工作很困難。所以現在就是我的計劃當中,是每一個月與他們舉行一次研究討論會,就是座談會。這個座談會一個月可以舉行一次,我們一次有三、四個小時來討論、來溝通,使他們對於佛法有正確的理解,來接受佛陀的教育,對他那個宗教有很大很大的幫助,這是他們非常樂意接受的。如果把佛教看作宗教,宗教與宗教就對立,彼此不能相容。所以在台灣,宗教界的排斥,互不相容,都是對於佛法誤會,不知道佛教是教育而不是宗教。
佛教本身也稱「宗教」,但是稱宗教是說佛教教學的性質,與一般宗教的定義完全不相同。佛教稱宗,專門講禪宗,宗門、教下合起來稱為宗教,是這個意思。所以與今天一般宗教界裡面這個名詞完全不相干,這是講佛教教學兩個大系統不相同。宗門的教學著重在悟,著重在開悟,著重在啟發,它少用經典。所以禪宗裡頭講經少,非常非常之少,只講開示,開示是著重各個人根性的啟發。可是悟了之後一定要讀經,經是最主要的教學教科書,教學的課本,他是悟後再讀經,是走這個路子。教下,除了禪宗之外,其餘的九個宗派,在我們中國一共是十個宗派,小乘兩宗,大乘是八個宗,除禪宗以外,都叫做教下。教下是從漸修,就是從教科書,經典就是佛教的教科書,由淺而深,由小而大,逐漸逐漸的來修學。正如同我們世間學校一樣,有小學、有中學、有大學、有研究所,所以它是屬於漸修,按部就班的來修學,它跟宗門不一樣。宗門是不按部就班的,所以叫頓修。頓悟、頓修、頓證,畢竟在禪宗裡面成就的人是少數,這是上根利智這一門有用處,中下根性的人都不行。今天雖然海內外講禪宗的人很多,那些禪都是口頭禪,不管用的,換句話說,他修一生,他也不能開悟。這是真的,決定不是假的。中下根性的人,從教下手,一定有收穫。所以我們對於教決定不能夠疏忽。從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我們來看,他老人家一生從事於教學的工作,所謂是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他在世像我們中國孔子一樣到處教學。由此可知,佛教最根本、最主要的,還是從教科書,用正規的方法來教導。這是我們首先要明瞭佛教的性質。
但是在今天這個社會,無論在國內、在國外,諸位所看到的,佛教有三種不同的形態出現在世間。第一個所看到的,就是宗教的佛教,佛教變質了,變成宗教。你看寺院裡頭,每天經懺佛事超度死人,這是宗教;做這些法會,這是宗教,變質了。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的時候,一生教學當中,你們查遍《大藏經》,釋迦牟尼佛沒有做過現在這種法會,沒有。釋迦牟尼佛的法會是教學,像講經,是這種法會,而不是這些經懺佛事的法會,沒有,這個東西在那時候沒有,佛教傳到中國來的時候也沒有。所以這是後期的,這是把佛法變成了宗教,很大的不幸。變成宗教,佛法就滅亡,變質了。另外一種就是學術的佛法,也錯誤了。把佛法的教材,就是經典,當作世間一種學術來研究,這個也錯誤了。佛法的教育不可以把它當作學術來研究,當作學術來研究與我們生活脫節、不相干了。佛法的教學是生活教育,與我們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穿衣吃飯息息相關,換句話說,它確確實實能給我們最圓滿、最美滿、最豐富、最踏實、最幸福的人生生活,這個是佛教的本質。所以佛法不可以不學。你希望能夠得到最幸福、最圓滿的人生,你一定要學佛,否則的話,你得不到。這是佛教教育的特色,我們要把它認清楚。所以佛法不是玄談,不是空談。這個開頭介紹,我只跟諸位說到此地。
再講今天我們所研究的這部經,《大方廣佛華嚴經》,諸位要翻到後面,後面是我們這次要講的這一部分,就是《普賢行願品輯要疏》,翻到這個後半部。這本裡頭有兩篇,實際上是兩章,不能算篇,算兩章。這部經是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的時候第一次講的經,這有很奇特的一個現象,這部經是佛在定中講的。我們看釋迦牟尼佛,他在菩提樹下打坐(那邊有一張畫像),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可是那個座,我們現在下面畫了一個台,金剛台。其實釋迦牟尼佛不是在那個台上,地下鋪的是草,是在鋪的草座上打坐,沒有這麼好的台。這種台是菩薩眼睛裡面看到有台,我們凡夫肉眼看到釋迦牟尼佛鋪的是草座,鋪的是草。是在定中所說的,時間在我們看起來不長,兩個星期,二七日中,定中所說的。給什麼人說的?就是經上所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大菩薩們,為他們所講的。權教菩薩,小乘的阿羅漢、辟支佛,跟我們凡夫是不見亦不聞,我們也沒有見到這個法會,也沒有聽說,是佛在定中所說的。說完之後,當然要結集,就是記錄保存下來。保存下來之後,被大龍菩薩收藏在龍宮裡面,並沒有流傳在我們這個世間,沒有流傳在世間。
到以後佛滅度九百年間,我們這個世間出現了一位菩薩,叫龍樹菩薩。這個人聰明絕頂,實在是一位了不起的天才,他讀書不只一目十行,真正是過目不忘,世間所有的典籍他讀盡了,連佛的經典也讀盡了。讀盡了以後,貢高我慢,認為這個世間他是第一,再沒有一個人能夠超過他,傲慢心就生起來,今日之話就是「值得驕傲」。其實驕傲是大病,驕傲是大毛病。大龍菩薩看到了,特別接引他到龍宮裡面去,他說你固然是很了不起,世出世間學問你都通達了,可是還有好的東西你還沒見到,我那裡有收藏的。龍樹菩薩就跟著他一塊到龍宮,一到龍宮看到他所收藏的經藏,龍樹菩薩的傲慢心馬上就息掉,為什麼?才曉得自己讀的東西太渺小了。
看看《華嚴經》,完全的《華嚴經》有多少分量?他老人家回來之後告訴我們的,有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我們中國人計算一本書是算字數,這一本書分量多少,算字數。通常講的《老子》五千言,就是五千字,算字數的。印度人他不是用字數為單位,他是用偈,偈就是四句,不管長短,長行文都一樣,只要是四句就叫做一偈,就是一個單位。這一部書分量多少,看它有多少偈,換句話說,乘四就曉得多少句就是了,一偈是四句。像我們現在所講的《華嚴經》是十萬偈,十萬偈就是四十萬句,長短不一樣,有四十萬句,以這個為單位。他說,完全的《華嚴經》有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這個數量就太多太多了,不但不是我們這個世間人所能夠接受的,龍樹菩薩本身也沒有法子接受。大千世界,什麼叫大千世界?我看在此地不必多浪費時間,你們去查參考書去,那真是天文數字。有多少品?一個四天下微塵數品。我們常講恆河沙數,恆河沙不能比,那是大巫見小巫,沒有法子比。這是他看到完整的經,是釋迦牟尼佛在定中二七日中所說的,真正不可思議!這個上本太大了,再看看中本,中本等於說是節錄的,也是完全的。節錄的也不得了,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那真的少太多了,這個龍樹菩薩可以接受。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有一千二百品,他行,但是一想世間一般人不行,一般人還是接受不了。於是再看什麼?再看下本,下本就更減少了,好像提綱、綱要,等於說是大本的綱要、綱目。有多少?有十萬偈,有四十八品。龍樹菩薩覺得這很適合,我們世間人可以能接受,所以就把這部經帶出龍宮來,流傳在我們世間。
於是後來有一些學者對於《華嚴經》就提出異議,說《華嚴經》不是佛說的。《華嚴經》,你說龍宮,現在科學發達,潛水艇到海底去了,沒有發現龍宮。所以就有人有疑,疑問多端,在猜測龍宮大概是皇宮,從前皇帝都稱為真龍天子,皇宮也可以稱為龍宮。這個話講不通的。皇宮裡頭絕對沒有這麼大的藏經樓,能夠藏上大本的《華嚴經》,不可能的。剛才說過,佛教不是宗教,但是佛教承認宇宙之間有神存在、有諸天存在、有這些龍存在,這個是事實真相,你不能不承認的。但是佛教認為他們也是眾生,他並不是宇宙的主宰,我們自己命運他管不上,他管不了的。所以我們對他尊敬,就跟一般人與人相見尊敬是一樣的,人與人相見應該禮敬。所以人對於那些神,對於這些天,乃至於對於鬼,都應該要尊敬。孔老夫子說得很好,「敬鬼神而遠之」,這個就對了。遇到的時候要行禮、要尊敬,要彼此打個招呼,但是不必要親近他,我們有什麼疑難用不著去問他,應該是這個態度。
所以龍樹菩薩把這部經帶出來了,使我們世間才有這部《華嚴經》。而這部經我們對它要尊重,決定不能懷疑,諸位將來在理上要通達了,這個疑慮就完全消除了。經帶出來是梵文,流傳到中國,這個本子是殘缺不全的本子。往往這個部頭太大了,保存完整就不容易,所以流傳到中國的《華嚴經》當中缺少的經文太多了。你看看,十萬偈,最初到中國來是在東晉,《華嚴經》來到中國只有三萬六千偈,一半都不到。但是也很珍貴、很難得,所以也就翻譯出來了。翻出來之後我們稱之為《六十華嚴》,就是六十卷晉譯的,六十卷經。現在在台灣也有流通,華嚴蓮社把它印過,我們華藏法施會過去也曾經印過一千部流通。因為這部經讀的人很少,所以就沒有大量的流通。
讀誦最多的就是《八十華嚴》,八十卷的,八十卷是唐朝時候第二次翻譯的,就是實叉難陀從印度到中國來,到中國來之後翻譯的。這個人在西域那個時候也是非常有聲望,知名度相當高的一位法師,我們中國這些大德,乃至於帝王,對他都非常景仰,特地把他聘請到中國來,在那個時候聘請是皇帝聘請的。他來的時候就帶來了《華嚴經》,也不完整,但是比晉譯的經多出了九千頌,所以一共有四萬五千頌。到中國來,我們中國人非常歡喜,那個時候皇帝是武則天,武則天做皇帝的時代,就請實叉難陀把《華嚴經》重新再翻譯一遍,譯場規模也非常大,武則天自己也常常去參與。
這部經譯完成之後,一共是八十卷,多出二十卷,補充晉經缺失的部分,就補充了不少。雖然不是完整的經,但是全經義理已經能夠看得出來了,相當明朗。所以稱之為新經,就是新譯的《華嚴經》,《六十華嚴》叫舊譯,這是新譯。這部經譯成之後,當然翻譯成功先要送給皇帝看,送給武則天看。武則天在這個封面上題了一首偈,就是開經偈,你們現在所念的,「無上甚深微妙法」,就是武則天作的,就是特地替《華嚴經》在封面上題一首偈。這首偈作得實在太好了,以後無論是出家的這些法師大德們,在家的那些居士們,說再作一首開經偈,作不出來,不管你怎麼作,比不上武則天這首。所以以後就沒有人作了,就用武則天這首開經偈,作得太好了。這是第二次的翻譯。
而我們今天讀的這一部分,是新舊兩種譯本上都漏掉的、都沒有的,就是我們現在念的、要研究的這一部分,這就是經文的缺失。這一部分是在唐朝代宗的時候,貞元年間,西域有一個小國的國王,烏荼國王,對中國進貢,進貢就是送禮物,當做禮品送到中國來。送到中國來,是《華嚴經》最後一品。它一共不是有四十八品嗎?四十八品裡頭最後的一品。這一品叫「普賢行願品」,一共有四十卷,這一品是完整的,沒有缺失,完完整整的一品經。這來了之後,我們中國人太喜歡了,所以當時就請般若三藏為首席來擔任翻譯的工作,譯成之後就叫做《四十華嚴》,四十卷,四十卷《華嚴》,就是《八十華嚴》後面的「入法界品」。你看《八十華嚴.入法界品》只有二十一卷,現在完整的有四十卷,幾乎補充了一半,這一品經是完整的。這是說它三次的翻譯。
三次翻譯,《四十華嚴》與《八十華嚴》後面的二十一卷是重複的。所以在晚近,像弘一大師、徐蔚茹居士他們一些人提倡,讀《華嚴》怎麼個讀法?應當讀八十卷經前面的五十九卷,讀前面的五十九卷,然後再接著讀《四十華嚴》,總共九十九卷,這是我們中文譯本最完整的《華嚴經》。我們覺得弘一大師提倡的很有道理,確實有道理。所以我是特別提倡念九十九卷的《華嚴經》。因此《華嚴經》在最後這一次我們影印流通的時候,我們就以這個意思來印。《華嚴經》我們是印了不少次,流通的分量相當之多,印了不少次。在最後一次,就是以這個構想,我們印九九《華嚴》。印這個經之前,我特別到台中去請教李老師,李老師說不太合適,他說《華嚴》只有六十、八十、四十,怎麼跑出了一個九九《華嚴》?他告訴我一樁重要的事情,就是佛法今天衰滅了,誰滅了佛法?學佛的四眾弟子把佛法滅掉了,這個罪太大太大了。所以我們自己要提高警覺,學佛不要學到阿鼻地獄去了,學佛是要成佛。縱然佛不能成,說人天都得不到,將來要墮阿鼻地獄,這個未免太冤枉了。所以他就警告我,勸我不能這樣做法,一定要保持佛法原來的面目,讀可以這麼讀法,做不能這個做法。我那個時候說:從前有人曾經這個做法。他說:那是別人,我們不能效法,我們要效法正道,正確的道路,不能效法偏路,這個不可以學的,要走正路,不能走偏路。
所以他就教我印《八十華嚴》、印《四十華嚴》,印這兩種,讀的時候可以照弘一大師這個方法來讀。我就接受了。所以我們這次最後印的精裝本五冊,一、二、三、四冊是《八十華嚴》,第五冊是《四十華嚴》。我們念的時候怎麼念?念一、二、三、五就可以了,因為第四冊跟第五冊是重複的,用這個方法。所以我們最後印的這個是唐譯二種,因為這兩種都是唐朝譯的,《六十華嚴》是晉譯的。這是老人非常慈悲,愛護我們後學,我們尊重,我們覺得他講的話非常之正確,所以我們印這個本子就印《八十華嚴》與《四十華嚴》。這是把這部經的來源概略的跟諸位說明。
其次,我再要告訴諸位,我跟《華嚴經》的因緣,可以說非常之有緣,非常有緣。我在台中跟李老師求學的時候,這部經也是我主要修學的一部經典(不是完全的,就是我們現在所讀的這一部分),很下了一番功夫。這在初學的時候,民國四十七年,初學的時候在這一部分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以後就是李老師在台中講《華嚴經》,也是我啟請的,那個時候有八個人啟請,我是其中之一。同時我學佛,在台北期間的時候,一直跟方東美先生有很密切的關係,他對於《華嚴》也特別有興趣,曾經稱讚這一部經是世間最好的哲學概論。諸位曉得他是個大哲學家,他把《華嚴經》當作哲學來研究,曾經在輔仁大學博士班講「華嚴哲學」。這個錄音帶由楊政河整理出來之後,出版了兩冊,上下兩冊,叫《華嚴宗哲學》,那是他在輔仁大學所講的。那時候他在學校講這個東西,我也正好在台北市講《華嚴經》。這個是非常非常有道理,他認為《華嚴經》有最圓滿的哲學理論,有最精密的修學方法,有最好的境界,同時是更難得、難能可貴的,還有善財童子表演做出來給我們看,這種教科書在這個世間是找不到的。你看,理論、方法、境界,還帶表演,善財童子表演做出來給我們看,所以對這部書極力的讚歎。
而明朝蕅益大師,蕅益大師是很了不起的人,他早年學天台,以後專修淨土,成為淨土宗的祖師。他老人家說這部經在翻譯上,無論是文字、無論是理論都是一流的,所謂第一流的,文也好,理也好,意思也好。而特別在《四十華嚴》,指末後這一部分,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那些善知識開示的當中,非常的詳細明白。這是指什麼?對於我們日常生活切於日用,日常生活待人接物,那些開示太寶貴了,真正能夠救末法時期許許多多的流弊。所以他認為流通《八十華嚴》,應當把《四十華嚴》要一同流通,因為這個知識開示,那是《四十華嚴》比《八十華嚴.入法界品》要詳盡得太多。蕅益大師的讚歎更不必說了,蕅益大師讚歎認為這部經,特別是指《華嚴經疏鈔》,清涼大師所作的,他說那就是一部完整的《佛學大辭典》。如果從這部《疏鈔》下手,真正可以做到學佛事半功倍。豈止事半功倍,不止,在這上奠定了基礎,以後不管學哪一宗、學哪一派,學哪一部經論、修哪個法門,都可以迎刃而解。所以他勸一般知識分子從《華嚴經疏鈔》入門。我們今天因為有時間上的限制,只介紹最後的一章,而這一章是《華嚴經》的精華,是《華嚴經》的總結論。好,我們休息幾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