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二0集)  2013/3/1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220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聽我念三皈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四百八十頁,倒數第三行,我們從第二個字看起:

  「可見凡夫業重,臨終之際更多顛倒,復以四大苦逼,痛不可言,何能正念持名?不能持名,何得往生?故知凡夫往生,非憑自力,全仗彌陀大願加被,令不顛倒,始能往生也。」這段話很重要,我們真正了解事實真相,對阿彌陀佛感恩的心才能夠生出來,所謂知恩報恩。怎麼報法?信願持名,往生淨土,就是真正報佛恩。但是對於淨土,也就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沒有相當的認識,這個心生不起來。所以佛說這個法門很容易修,但是非常難信,叫難信之法。古大德亦如是說。我對於這句話,現在完全相信了。為什麼?學佛六十二年,前面三十年我不相信,我對它了解不夠透徹,雖然老師勸導,也沒用處,所謂是陽奉陰違。不過老師介紹這些書,我讀過,讀過之後不毀謗淨土了,我再不說它是迷信,對它尊重,但是自己不想學這個法門,所謂知識分子,總是希望學些大乘。大乘是高等哲學、高等科學,這個世間科學跟哲學達到登峰造極就是大乘,這個東西很能迷人。三十年之後,相信了,因為自己講了幾部大經,《華嚴》、《法華》、《楞嚴》,我是從這些大經裡面,信了淨土,所以真難信!如果沒有長的壽命,這個緣就沒有了。

  壽命,我自己很清楚,我很相信命運。因為在沒有學佛之前,我讀過《了凡四訓》,我對袁了凡很佩服,對他一生斷惡修善、改造命運,我深信不疑。年輕的時候,很多人給我算命,我的壽命只有四十五歲,我不懷疑,我想這也許就是命中注定的。在我家裡頭,我能夠記得的,我的祖父四十五歲過世的;我有個伯父,我父親的哥哥,也是四十五歲走的;我父親也是四十五歲走的。我說好像這是遺傳,所以我沒有懷疑。一生沒生過病,四十五歲那一年,生了一場病。我一想,時間到了,所以我念佛,我也不看醫生,也不吃藥。我想的,醫生只能醫病,不能醫命,你壽命到了,醫生沒用處。所以關起門來念佛,念了一個月,病就好了。好了,好像休息了兩個星期,繼續講經。那個時候我講經講了十二年,我是三十三歲出來講經的,四十五歲,十二年。

  到第二年,也就是我四十六歲的時候,在仁王法會裡頭遇到甘珠活佛,這也是內蒙的一位密宗大德,也是章嘉大師的學生。他大我十幾歲,是密宗很好的一位上師,我們很熟。他告訴我,我們很久沒見面,碰到了,告訴我,他說淨空法師,我們在背後都說你。我說說什麼?說你這個人還挺聰明的,可惜沒有福報,又短命。我說這些不必背後說,當面說都可以,我不介意,而且我自己也很清楚,很準確。他說你現在變了,你的命變了,你不但將來有福報,你的壽命很長很長。我說你怎麼知道的?他說你這些年講經的功德。那時講了十二年,我沒有求延長壽命,我什麼都沒求,這是自動轉過來的。所以我心裡就有數,這一生全是佛菩薩安排的。這個話是章嘉大師告訴我的。只要你自己真正發心,為正法久住,為弘法利生,做一個真正的佛弟子,你的一生佛菩薩照顧,你不用操一點心。我聽了很歡喜,有人替我安排,自己不要操心,這多難得。真的,一生都是佛安排的,因為很多事情決定不是人可以做得到的。所以我相信祖宗之德、三寶加持,能一直到今天。

  一個出家人,小時候童年,是跟日本抗戰時期,逃難,八年我走了十個省,是走路。住得短的地方,一、二個星期,長的不超過三個月,過著流浪的生活。一直到戰爭快結束的前兩年,我到貴州在銅仁學校國立三中讀書。那個學校是收流亡學生的。我們是流亡學生的身分,進入那個學校。那個學校是免費的,一切國家供養。第二年抗戰就勝利,所以在那裡好像念了一年半。勝利之後,學校就解散,交給貴州省政府去接辦,我就回南京,在南京第一中學繼續讀書。我初中畢業,高中念了半年,這就是學歷,沒有經歷。想讀書,一個人到台灣,舉目無親,要靠自己工作才能生活下去,所以非常辛苦、非常艱難。

  那個時候是對哲學有濃厚的興趣,聽說有個方東美先生,桐城人,桐城是老鄉,桐城人,是當代的哲學家。我們慕名寫了封信給他,還有一篇文章寄給他看。一個星期之後,他回我一封信,約我到他家裡談話。我就到他家去拜訪他,我們一見面,這家鄉口音還有,還能聽得出來,問我的學歷,我老老實實告訴他。他說你沒有騙我?不敢騙老師。他就說了,你寫的信、寫的文章,我們台大的學生寫不出來,所以他懷疑。我說我雖然抗戰期間四年沒有念書,失學,但是我沒有離開書本,喜歡讀書。就是讀書並沒有中斷,上學中斷了四年,所以我還能寫。他了解之後就告訴我,他說現在(六十二年前),學校裡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他說你要到學校來聽課,你會大失所望。這個話就是涼水澆頭,老師完全拒絕了,所以當時表現很沮喪、很難過,真不容易遇到個好老師,想聽聽課,機會沒有了。老師看著我,大概沉默了五分鐘之後他就說,他說這樣好了,你每個星期天到我家來,我給你上兩個鐘點課。所以我的這個課程,是在他家小客廳、小圓桌,是一個老師、一個學生,這樣講的。

  十幾年之後,我才領悟到為什麼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大學生,中學生還讀書,希望考大學。考進大學就不會被開除,所以大學生心不在焉,拿到畢業文憑他就可以找工作,可以找一份像樣的工作,他有這個資歷,是為文憑來的。老師是為了吃飯。他為什麼去上課?不上課拿不到工資,拿不到鐘點費。老師不真教,學生不真學。問題,不能怪老師,學生不願意學,你教他幹什麼?所以就敷衍。方老師自稱為誤人子弟的行業,他說我們現在幹這個行業,是誤人子弟的行業。這個風氣愈演愈烈,現在的學校,中國我不知道,外國的學校我曉得,確實這些學生心不在焉。他聽你的課,頂多聽十分鐘,十分鐘之後就交頭接耳、東張西望,怎麼個教法?我們中國人講混日子,學生在混文憑,老師在混工資,讓我們看到了很傷心。這是一代不如一代,將來社會怎麼辦?這是個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六十二年之後,今天學校教育比六十年前差遠了,那個時候說已經不行了,比現在好得太多。

  我們真想學一點東西,你看看,一分錢學費沒有繳,老師主動提出來給我上這個課程,每個星期兩小時,這樣不妨礙我工作。給我講了一部哲學概論,從西方講到東方,講到中國、講到印度,最後一個單元佛經哲學,我從這裡認識佛教的。開這個單元,我向老師提出質疑,我說佛教是宗教、是迷信,它怎麼會有哲學?他說你年輕,你不懂。他說釋迦牟尼,他不說佛,他說「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這樣子入佛門來。老師告訴我,今天的佛經哲學不在寺廟。我說為什麼?他告訴我,兩百年以前的出家人都是有學問、有道德,真的是高人。他說現代的出家人,他不學了。我說那怎麼辦?在經典裡頭,所以叫我去讀經,佛法高等哲學在佛經裡頭,在大乘經裡面。這些話都非常重要,如果要不說,我要到寺廟去一逛,跟他講的不一樣,我就懷疑了。他把話講在先,所以到寺廟不必跟出家人討論佛法,你去借經書看。

  經書不容易懂,「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遍數多了,慢慢就明白。這裡頭有個很玄妙的道理,為什麼會懂得?他心定了。到以後我們才知道,幾十年之後才明瞭,清淨心生智慧。所以你有妄念、有妄想,它生煩惱,它不生智慧。現在的年輕人生煩惱,不生智慧,他妄念太多了。從哪裡來的?一大半都是從網路、從電視來的,給他一些妄念、給他一些雜念。所以這些高深的東西,他真的聽不懂,跟他講,他也聽不懂,這是真的。我們那個時候心清淨。章嘉大師的教學,你有妄念,他不說話,他看著你,真正看到你把妄念放下,心地清淨,他才開口。他沒有廢話,說話很少,但是句句都重要。我認識他之後,也是一個星期給我兩個小時。我跟他三年,佛學的基礎是從章嘉大師那裡奠定來的,得來的。

  認識佛教,是方東美先生,等於說他是介紹人,沒有他,我跟佛就沒有緣了。為什麼?永遠認為它是宗教、它是迷信,怎麼樣我也不會走向寺廟,這不可能。方老師在我們心目當中,最敬仰的人、最佩服的人,他又那麼熱心的教導,這個都是可遇不可求,到哪裡去找!拿著學費也找不到這樣的老師。以後我出家了,我去看方老師,老師一看到,你真幹了!我說是,是真幹了,人生最高的享受,怎麼能不真幹?贊成,好,走的路子對。我出家只有老師讚歎,其他的人都不贊成,都說我學佛學迷了,怎麼會迷成這個樣子?只有老師讚歎,那是個明白人。

  章嘉大師教我學釋迦牟尼佛,告訴我,想學佛,首先要認識釋迦牟尼佛,你要不認識他,你會走岔路,你會走彎路,一定要認識。教我讀《釋迦方誌》、《釋迦譜》,這《大藏經》裡頭的。那個時候沒有單行本,沒有流通的,所以到寺廟去借經來抄。好在分量不算太大,星期天,用一天的時間去抄,大概二、三個星期可以抄一部,至少要抄十個小時。讀了這兩部書之後,才完全了解,釋迦牟尼佛不像宗教,像孔子,是個教育家。但是他跟孔子不同的,孔子教學還收一點學費,釋迦牟尼佛什麼也不收,過的是苦行僧的生活,日中一食,樹下一宿,生活比孔子過得辛苦。每天這一頓飯去托缽,人家給什麼吃什麼,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種生活過一輩子。他是王子出身,他要不出家他是國王。十九歲離開家庭過這種生活,七十九歲過世的。他學習十二年,十九歲離開家學習,印度所有的宗教、學派,就是哲學的學派,在他那個時代,印度這種文化是世界第一。他三十歲開悟,十九歲到三十歲,十二年。開悟之後就教學,教了一輩子,四十九年。經上常記載的說,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三百餘會是辦班,我們今天講辦班、辦活動。這個班有短期的,短期的幾個小時;有長期的,長期有辦幾年的,一個大單元要講好幾年;普通的,一、二個月的這種班很多,我們在經典裡面都能看到。

  經典就是他辦班時候所教的這些資料,那個時候沒有寫成書,完全是口述。經典是他老人家過世之後,學生從記憶當中把它寫出來的。記憶就是複講,讓他的侍者阿難,阿難的記憶力非常好,聽一遍幾乎一生不會忘記,所以請他複講,請五百阿羅漢來作證。證得阿羅漢的這些學生,請他們五百個人做證明,如果有一個人提出疑問,阿難,這句話好像佛沒說,就得刪掉。不是過半數,有一個人不同意都不行。講的要五百個人聽到都同意,沒錯,這才能記錄下來,流通給後世。所以結集經藏是非常嚴謹的。

  當時使用的文字是梵文,印度的古文。非常可惜,佛教這些經典,佛過世之後,學生四面八方去教學,我們在歷史上能看到,有些地方一、二百年就沒有了,有些地方三、四百年,六、七百年,像阿富汗大概是七百年,古時候都是佛教傳播的地方。印尼我們去看過,大概也是七百年,七百年之後被伊斯蘭征服,所以現在那邊沒有佛教,有佛教的遺跡、古蹟。唯獨傳到中國這一支,公元六十七年正式傳來的,漢明帝派特使,這是到外國請回來的,兩個出家人摩騰、竺法蘭,帶著經書、佛像到中國。中國帝王接待,跟中國這些人一談,很投緣,漢明帝把他們留下來,不讓他們回去,佛法就落腳在中國。一直到現在,這一支還在。這什麼原因?我們真正理解,佛教是師道,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

  中國自古以來講孝,那就是佛教最好的依靠地方、最好的生存環境。孝親才尊師,尊師才真正能學到東西,對老師不恭敬,什麼都學不到。不是老師要學生恭敬,不是的。老師若要學生恭敬,這老師不是好老師。為什麼老師要求學生恭敬?恭敬心才能夠入佛法,才能學到東西,沒有恭敬心,學不到東西。這也是現代佛法復興一個大難關。科學可以不必尊師重道,能夠學到科學技術。但是哲學這個意識形態,關於思想這方面的,你沒有真正恭敬心學不到,再好的老師也沒辦法,你聽不進去,你不能領悟。

  中國人從小就被家裡面教好了。我們看整個中國歷史,確實外國人讚歎中國人懂得教育,中國人重視家庭教育,一點沒錯。自古以來教育這樁事情不是國家管的,是家管的,國管家,家管教,家教。塾就是家庭子弟學校,我們一般稱私塾,實際上這是家塾。中國的家,現在沒有了,抗戰時候還有。中國家是大家庭,兄弟不分家的,五代同堂。五代的時候人多,差不多將近三百人左右,所以到第六代的時候,這才分支分出去,才分出去。所以我們看家譜,每一行五代,五代那就是一個家庭,兄弟。古時候人,沒有人不希望家庭人丁興旺,為什麼?農業社會,農業社會需要農耕,需要人力,人愈多愈好,鼓勵生育。你想想看,一個家庭三百人,小孩總有幾十個,六、七十個小孩,很多。六、七十個小孩怎麼教法?就得辦學校。學校辦在哪裡?辦在祠堂裡頭,不離開孝道。養老在祠堂裡頭,祠堂祭祖一年只有兩次,清明、冬至,其他時間都空著的,所以祠堂變為老人活動中心,老人在裡面喝茶、聊天。這個家庭學校,家塾也設在祠堂裡面,很好。小孩上課是有鐘點的,讀書讀了一個鐘點之後,有十分鐘休息,小孩就會找老人,老人就帶著小孩玩,所以叫天倫之樂。老人退休下來之後,就要回老家,回老家是養老,老家真樂。

  從前家沒有私人積蓄,你賺多少錢都要歸公。諸位看《紅樓夢》就會看到,《紅樓夢》就是一個家庭、一個家族,不管你在外面做什麼工作,賺的錢都要歸公,你自己衣食住行,等於說統籌來辦。《紅樓夢》當家的,鳳姐是當家的,那個當家就好比內政部長,她是總管。零用錢每個人發,特別需要的,另外發給你。所以從小就養成家庭是社會行為,所以他心量大,他不想個人,他起心一定想到我的家。我活在這個家裡頭,我的使命是榮宗耀祖,為我的家增光,不會做壞事;做壞事祖宗丟人,我的家人出來沒有人尊重,瞧不起。所以家教力量太大了。現在學校教育,它不管這些,家庭不一樣。

  家庭請老師,這是一樁大事。請老師,家長父親、祖父親,祖父、曾祖父,有的時候到高祖父,開會,聘請老師。有德行、有學問,懂得教學,商量定了,就約定時間,禮請老師。請老師是家庭一樁大事業,這些家長對老師三跪九叩首,拜老師;小孩在旁邊看,幹什麼的?教尊師重道。你看我的爸爸,我的祖父、曾祖父都給老師磕頭,還敢不聽話嗎?不敢不聽話。老師接受家長這樣的禮遇,要不認真教他對不起這個家裡人。等於說我這個家後代完全付託給你了,我後代能不能出人才全靠先生。先生被這個家族所尊重,沒有一個人不尊重,跟現在不一樣。先生待遇是很微薄,但是非常受人尊敬。

  正式拜老師在祠堂,祖先作證,家長在前面,小孩跟在後面,三跪九叩首。我拜過的,我幹過的。因為這種學校,進學校的時間不一定,有先來後到的,還有家親眷屬的小孩很聰明,可以讀書,自己家裡沒有家學,這個家學好,送到這地方來,跟著這個家學一起學。所以他的父親要送小孩來的時候,要拜老師,行拜師禮,同學站在兩邊。所以自己做過,常常看到,尊師重道這個念頭從小就扎根了。一輩子聽說哪個是教書的,都會恭敬心油然而起,對於教學的人特別恭敬。所以人教得好,是家教的。

  國家每年開科考試,選拔人才。這個選拔人才,考取的人多半就是國家的公務員。考取,縣考考取稱秀才;省考稱舉人;殿試,這是皇帝自己做主考官,叫進士。進士第一名,狀元。考取之後就進學校,這個學校國家辦的,就是現在的黨校,它培養的幹部,統統是各級管理人員,管理整個國家,是這麼來的。基礎,統統是家學打好的、奠好的。所以國家對於家學非常重視,辦得好的,皇上送匾額,這榮譽,獎勵。你辦的學校出了多少個舉人、多少個進士,你看你祠堂教學的地方,匾額都掛在旁邊,那都是獎勵。這是中國人重視家庭教育,所以每個人都被家教好了。

  讀書人最羨慕的是什麼?做官。三百六十行,做官也是個行業,這個行業是最舒服的。在社會上有地位,受人尊敬,待遇不錯,決定可以養家。最大的好處是沒事做,人都是好人,事都是好事,所以沒有案子辦。一個月要辦個三、五樁案件,你這個地方怎麼有這麼多事?做官人沒事,沒事遊山玩水,考察民情。再就是寫文章、寫詩詞,繪畫、寫字,他幹這些事情。所以《四庫全書》集部,一半都他們留下來的。哪像現在做官這麼忙?辦不完的案子,誰敢做官?沒人敢幹了。你就曉得,從前那個社會,最閒暇的工作就是做官,所以也是一般年輕人最羨慕的一個職業。那要羨慕就得好好念書,參加考試。那個時候有好處,考取秀才之後,你一生可以不要做事,你好好讀書去。為什麼?國家發糧食給你,你生活不成問題。你看《了凡四訓》,袁了凡考中秀才,一年國家給他的俸祿,好像九十多石米,那個時候食物給九十多石米。九十多石米吃不完,吃不完你賣掉,可以做別的用處。那個時候都是用米,做官的,那是一年多少石,我們在書上看到兩千石,那官就不小,地位不小,一年兩千石。一個秀才,一年九十多石,他生活有保障。

  像這些,事可以改變,那個理要遵守,精神要懂得,古老的這些理念精神今天可以用。家學,恢復到古時候血緣的家庭大概做不到,沒有辦法再恢復了。所以我想了很久,想了好多年,常常耳熟的聽說企業家、企業家,我就想到,企業可以搞一個家,老闆就是家長,大家長。企業如果把它的員工,看作自己兄弟姐妹一樣,完全像一家人,能做得到。所以我找到胡小林,我跟胡小林講,我說能不能做實驗?好,他做實驗,做成功了。他那個企業不大,員工大概只有一、二百人,完全用《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來教員工。他底下好像有不少個經理,一起學,現在業績一年比一年增長,事情不要管了。以前,一天到晚忙不過來,現在,一天處理公司的事情兩個小時,整個上午拜佛、念經,修學佛法,下午兩個小時處理公司的事情。以前樣樣自己要管,現在什麼都不管,連財務都不管,有底下這些經理,分配讓他們全權負責。彼此能信任,沒有一絲毫懷疑,每一個人把公司當作自己家庭。

  我說你公司要辦養老院、安養院,不對外,員工的老人公司養;要辦子弟學校,員工的小孩要自己教,這個都能做得到。我自己辦學校,國家定的課程一樣教,再補充的就是倫理道德,這是學校裡沒有的,我補充進去。教學的方法,我們可以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是排課程;不是一天排好多課程交叉,這種交叉把人頭腦都搞亂了。第一個鐘點語文,第二個鐘點數學,語文還沒有吸收,又換了個題目,學生學得很累,得不到東西。我們怎麼教?國家規定的六門課,我一年教一門,我六年也教完了。一年教一門,學生學的,頭腦就想一樁事情,效果肯定好!書包就一本書,背沒那麼重。所以中國老方法比現在高明多了。我說你辦成功,你讓主管教育的官員來參觀、國會議員來參觀,大家看到這個好,就制定新的法律。我們推行教育改革,這個不是做不到。

  我們看看古人留下來的作品,我們都佩服得五體投地,現在人沒法子比。現在大學生,如果比思想、見解、文章比小學都比不上。我這個地方有同學們蒐集民國初年小學生的一些作文,我這裡蒐集了不少,我印了兩本出來。一本是小學三、四年級,大概是八、九歲的學生寫的;有一本厚的,五、六年級,五、六年級十歲,九歲、十歲的時候寫的文章。我們今天的小孩,絕不會比古時候人愚笨,為什麼人家能做得出來?人家從小教,現在沒人教。所以這個教育決定不能疏忽,國家教育政策不能把這門丟掉。這門如果不能在全國推行,至少國家要設專門學校,來培養一批繼承中國傳統學術的這些傳人,把中國幾千年這些寶藏發掘出來,對整個人類有大幫助。我不能普遍做,我設立三、五個學校也可以,我一個學校培養二、三百人,也能夠培養上千人。這些人將來在學校裡頭,專門教國文,國文裡頭要設文言文這個科目,要設有這個班,歡喜讀這個班的就學這個,一個學校至少有一、二個班。這樣教出來之後,你就看,完全不一樣了。

  這種實驗,我也想了很久,沒有想到吳鴻清教授他真幹了,幹得很有成績,他來告訴我。我聽說有這麼一個人,跟他聯繫,他到香港來看我。非常可惜,他只做到小學,中學跟大家就混在一起,這些學生就被染污了。所以這個學校要搞一條龍的學校,像我們馬來西亞漢學院就有這個構想,附設一個小學。學生,不招學生,只招幼兒園的學生,每年招幼兒園學生。幼兒園升到一年級,我們就辦一年級;升到二年級,辦二年級;升到初中我們就辦初中,升到高中就辦高中,升到大學就辦大學。沒有一個插班生進去的,都是從幼兒園念上去的,純,不會受到絲毫染污,這是聖賢教育。現在聽說有十幾個小朋友,那邊有老師帶,開班教導他們,這是預備班。明年校舍蓋好之後,這個學校同時就辦起來,將來所謂是一條龍的學校。從幼稚園到研究所都在做實驗,實驗成功了,給全世界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來觀摩、來研究。如果認為這個好,國家就可以推動,來做教學改革。

  我們認為西方教學這種方法、理念,比不上中國古老的。中國古老的這個教學方法,讀書樂,讀書是快樂的事情。現在的小孩讀書好苦,怎麼連小學生都自殺?這是怎麼想都想不到的。老年人自殺,能想得通,在養老院裡頭孤孤單單的,兒女不顧了,活得沒意思,自殺。小朋友怎麼會自殺?小朋友自殺,就是我們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有問題,他學習不快樂,他學得很痛苦。這些問題出來了,要去研究,到底什麼原因?教育是國家百年大計,方向錯了,目標錯了,那個問題非常嚴重,不能不謹慎。外國人做這麼多年,我們得看它的後果。所以總要有一套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讓小朋友在讀書這個階段快樂,讀書樂。這些都是今天社會問題,都是大問題。

  經文這一段,前面是說,發心是因,往生是果報,這是佛門唯一的一樁大事。但是人在走的時候,並不是個個都走得很好,大多數的情況都不好,死的時候很痛苦,出現很多問題。這就是講凡夫業重,臨終之際更多顛倒,再有四大苦逼,四大是講身體,痛不可言。佛經上講的四大是地水火風,這是講的物質跟精神現象。四大是講物質現象,五蘊是講物質跟精神融合在一起的現象。物質現象,這是講到最小的物質,現在量子裡面所說的微中子,也稱中微子。物質最小的,就是它不能再分,再分就沒有了。我看的報告是德國人的,普朗克這個人一生研究物質。物質到底是什麼?這個謎被他揭穿了,真的被他看到最小的物質,微中子。微中子多大?科學家告訴我們,一百億個微中子,一百億個糾纏在一起,等於一個電子。電子肉眼看不見,繞著原子核轉的電子,一百億個微中子;換句話說,最小的物質是一個電子的一百億分之一,這個東西再分就沒有了,物質沒有了。沒有了,看到什麼東西?看到念頭波動的現象。所以他得的結論,世界上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物質是假的。物質的基礎是念頭,也就是說物質是由念頭生的,它不是獨立存在的,念頭沒有了,物質就沒有了。

  這一發現,這個在科學裡頭是個革命性的發現,提出新的理論,「以心控物」。心就是念頭,念頭可以控制物質現象。這些概念在佛經上有,佛在經上常講「色由心生」,那個色就是物質現象,物質現象是念頭生的,心就是念頭。「相由心生」、「一切法從心想生」,這都佛經上常講的,我們常常看到的。宇宙之間,所有一切現象全都是由念頭生出來的,沒有念頭什麼都沒有了。念頭怎麼來的?科學家進一步去研究,這個事情還沒有完全搞清楚,只看到一個現象,物質的生滅很快,他說找不到理由,突然生的,立刻就滅了。生滅的速度,就是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所以它就在你面前生滅,你完全不知道,它太快了。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我們的眼睛看不到,再大的音聲耳朵聽不到,這是事實真相。

  科學提出來了,這四百年來,科學走了一個誤區,一個錯誤,錯誤就是二分法。把一切現象分為物理、心理,叫二分法。他說實際上不能分的,心跟物是一體,沒有辦法分。有物就有心,有心就有物,心物是一不是二。這就是佛法講的不二法門,性相不二,理事不二,色心不二,五蘊就是色心不二。物質現象,它有四個現象。第一個它是一個物體,用地來代表,地是一個實物。第二個,它水大,地水火風,水大,水大就是它帶的有濕度。火大,它有溫度。有濕度、有溫度,現在講帶電,水大是陰電,火大是陽電,它帶電。第四個風大,風大它是動的,風是動的,不動就沒有風,所以它是動的,它不是靜止的,而且速度很快。有這四種現象,這是物質現象。但是每一個物質現象都有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是心。我們天天念《心經》,《心經》,「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什麼叫空?這個空不是無,不當作無講,空是有。雖有,它太快了,你看不見,你聽不到,你也摸不到它,它真有,它不是沒有。這個情況之下,只有叫它做空,叫「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異色,色不異空」,佛用這幾句話把真相描述出來。誰能看得到?大乘經上,八地以上。

  佛門等級,就是定功。從初學第一個等級,到最高的佛這個等級,一共五十二個階級,就是定功淺深有五十二個階級。這五十二個階級,最高的五個階級他完全看到,七地以下都不行,都不能夠直接看到。八地以上,八地、九地、十地、等覺、妙覺,這五個位次的人,各個看得清楚。你不能說它是假的,你看到,別人沒看到不行。你是八地菩薩看到了,他是八地他也看到了,這是真的。這些菩薩們在一起的時候,各個統統自己看到的,這不是假的,你看不到是你功夫不夠。所以方老師當年介紹給我,他是哲學家,肯定佛經是世界上哲學最高峰。現在我們通過最近這二、三十年量子力學的報告,我們看得很多,佛經是高等科學。你看看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住在世間,跟我們講的這些東西,現在最新的物理學家發現了,講的還沒有經上講得這麼清楚。科學家聽到這個佩服,所以科學家想到,他說人一定有一種本能,為什麼他們知道?他說這是一種本能,現在我們這些人把本能失掉了。

  這個推測我們也同意,人真的是有個本能,本能就是自性。現在的人把這個本能迷失掉了,沒有丟掉,本能在,你迷了。為什麼?你有起心動念,你有分別,你有執著,這是佛經上說的,你的本能不能現前。如果你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你的本能就現前,現前你就知道。所以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那是什麼?你的本能。本能大家是一樣的,不是佛之專利,佛說個個都有,只是迷的淺深不一樣。有修行的人迷得淺,沒有修行的人迷得深,完全不迷你完全見到了,這個見到就是圓滿的科學、圓滿的哲學。確實是本能,外面求不到,外面學的是假的。今天都是向外學,向外學是知識,向內學是智慧,智慧跟知識不一樣。知識解決問題有侷限,它有範圍,而且有後遺症;智慧解決問題沒有侷限,沒有後遺症。

  中國古時候讀書求智慧。所以佛教傳到中國來,它的方法是戒定慧。這個方法被儒接受,被道也接受,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智慧一開全明白了。你所學的明白了,你所沒有學的也明白了。這是什麼?這是人的本能。佛在經上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智慧、德能、相好完全平等,沒有哪個比哪個強一點,哪個比哪個差一點,沒有,那個強弱的差別全是在迷悟不同。我們就明白了,東方教學著重開悟,西方人教學注重在廣學多聞,你不學就不會。東方人不是的,東方人教你開發你自性的智慧,這個智慧開了全都明白。這些是宇宙之間的奧祕,西方人真的不知道,我們現在跟著西方走,我們就愈迷愈深。

  一定要曉得,老祖宗東西比現在高明。高明在哪裡?老祖宗心清淨,現在人心不清淨。老祖宗那個時代,社會秩序良好,誘惑人東西不多。現在到處都是誘惑,你眼見的、耳聞的,你所接觸的一切都是誘惑,誘惑讓你生煩惱,讓你生起自私自利,讓你生起貪瞋痴慢疑。古老的教學是怎樣把貪瞋痴慢疑放下、把自私自利放下,講這些。這些東西是負面的,自性裡頭根本就沒有,講到最後告訴你,連我都沒有。我在哪裡?我是一個抽象的名詞。這身是我嗎?不是。心是我嗎?也不是。佛大乘經裡面講有真我,真我是什麼?整個宇宙是我。你承認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體,你就證得真我。父子有親,這個親愛從哪裡生的?真我生的。從這個親愛再衍生出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都從這裡生出來的。

  在佛法裡面,那個源頭是真誠。我們中國人講誠則靈,誠就通了、就靈了。從真誠心裡面生起十善業,真誠心裡面衍生出戒定慧,從戒裡頭再衍生出三皈、五戒、十戒、六和,從戒裡生的,還有四攝法。從定中生出智慧,從智慧衍生出來菩薩的六波羅蜜、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總要把這個頭抓出來。這叫性德,是自性本有的,也就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如來是自性,自性裡頭本有智慧、德能、相好,不是從外來的。所以佛家稱為內學,經典稱為內典,它不向外,它向內。它用的方法是戒定慧,持戒得定。戒是什麼?戒是放下。它很有體系,跟中國《大學》一樣,有體系。《大學》總的說三綱,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明德就是自性,是自性的本體,親民跟止於至善是本體起用。如果配在體相用上來講,明德是體;親民是相,親是親愛,民就是一切眾生,對一切眾生的親愛,這是性德的相;用是什麼?止於至善,就是樣樣都做到真善美慧,沒有一絲毫欠缺。

  佛法到中國來,中國人用佛法解釋儒家經典,統統把它提升了。這也是湯恩比所說的,中國古人心量很大,能包容異族文化,就是指佛教,佛教不是中國的,能包容。而佛教豐富了中國本土文化,中國人講東西是總綱領,佛法來一解釋,都提高了。《大學》上所說的,修學的次第,首先講格物。格物是什麼意思?中國古人講,沒有解釋出來,認為是苦心去研究,研究到吐血,還沒有研究出來,那是什麼?錯了。司馬光是學佛的,司馬光用佛法來解釋,格是格鬥,物是欲望、物欲,意思就是戰勝自己,要把自己的欲望克服掉,這個對了,這是用佛法來解釋。程子、朱子不是的,他是用研究,研究一個竹子,研究到吐血,竹子到底是什麼沒研究出來。所以這個要曉得,司馬光說得對,物是欲望、物欲,要把這個東西放下。人沒有物欲、沒有私心,叫大公無私,智慧就生起來了。下頭致知,「物格而後知至」,智慧才能開。智慧是什麼?自性本有的。為什麼透不出來?因為你有物欲障礙了。智慧開了,意就誠,心就正;心正,身就修了。所以,養生之道要從哪裡講起?要從格物講起,才真正達到身心健康,先把煩惱、習氣、欲望排除。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最好榜樣,統統放下,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一生過這個生活,得大自在!無牽無掛,無憂無慮,人生最高的享受。你問他天上天下,什麼問題他都會給你解答,沒有一個問題把他難住的,真正叫大學問,從這下手。

  身修,家就整齊。古時候大家庭,整齊是有規矩,沒有一樣不如法,家有家法。家齊而後國治,每一個家庭都整整齊齊,都做好了,國泰民安,國就治了。所以今天國家出了問題,問題在哪裡?家亂了,國就有問題。今天血緣的家沒有了,道義的家就是企業,那個家可以解釋為,今天來講社團。古時候家庭是一個社團,它是個社會組織,它不是個人。所以今天講社團就是中國古人講的家,這個家整齊了,天下太平。所以做官的人,怎麼會那麼辛苦?這麼辛苦,讀書人敢幹這個事情嗎?不願意幹這種工作。

  澳洲陸克文,我們是好朋友,他當上總理了,邀請我,我到坎培拉去看他。接見我的時候,端了一大杯,比這個杯子大,他告訴我,咖啡一天要喝五大杯。我說怎麼回事情?事情太多,精神不夠用,五大杯咖啡。我當時跟他開玩笑,我說現在這個時代,社會上各行各業,最辛苦的就是幹你這個行業,真辛苦。我說反過來,最自在的是幹我這個行業。他就笑起來了。我這個行業無憂無慮、無牽無掛,真正叫現在所謂自由職業,這真正自由,完全自己可以控制,自己可以做主。你那個做不了主,雖然是個國家元首,你還有國會牽制你,還有些議員要管著你,你還是做不了主。所以現在真正把書念通的人,幹什麼?都幹我這個行業,到深山裡面去修道了,修身養性。哪再幹這個事,怎麼能幹!

  深山養道也得要對得起自己、對得起祖宗。那怎麼辦?教幾個徒弟,東西不能失傳,有幾個傳人,一代一代傳下去就行了,不定到哪一代開花結果。達摩祖師到中國來單傳,傳一個,傳到第六代惠能,開花結果。上面五代單傳,到第六代就傳到四十幾個人,這是報佛恩。如果一個都沒有傳,那對不起,中國人所說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有一個人都可以,不能一個都沒有。這一個人要真正傳人,他不能傳,這不算。學生再多,不能傳;有一、二個傳,行,可以。所以我讚歎李老師,我們跟李老師是第二代,果清法師是第三代,他出來了。這個人將來對佛教會有很大的貢獻,三十年專攻戒律。現在講戒律大概他是權威,三十年專攻一樣東西。

  當年李老師開這個班,研究班八個學生,八個學生都在,大概都是六十出頭了,真正有成就的就這一個。行,一個就夠了,這個班四年教學就沒有白費,真有成就。將來中國佛法要興,要從戒律下手,沒有戒律就沒有佛法。中國古代無論在家出家要學佛,先五年學戒。出家人是規定的,必須五年學戒,在家人最好也是前五年學戒,他會有成就。所以我勸一些年輕法師,真正發大心,要想把佛教復興起來,先去跟他學戒律。這個根要紮不穩,你將來教學得再好,念得再多,講得天花亂墜,人家說你沒有學過戒。好像蓋房子,蓋得很漂亮,沒有地基。所以戒律比什麼都重要,決定不可以疏忽。

  我這一生,真的就像今天中午傅先生在大陸上聽到的,我是個一生遊方的出家人。為什麼遊方?居無定所,到處流浪。還好,還有個值得安慰的,我們的老師釋迦牟尼佛一生沒道場,到處流浪,樹下一宿。我這是老師教導我的,學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一生流浪,我也一生流浪,沒有建立一個道場。十方供養,這些年來不少,統統做了文化事業,都去印書,佛經、善書我統統都印,對社會有利的,做這些東西去了。這是印光大師給我們帶頭做出榜樣。我們覺得這個用法,我們對得起信徒,沒有把他的錢糟蹋掉。這些東西自己讀了,別人讀,提供給廣大的群眾。那不是經書的,最大的一部分就是《四庫》,《四庫》是中國國寶,是全人類安定和諧、幸福美滿的根源,這個我們要重視。我在這裡是用了一筆大錢,一千萬美金,全部去買這個書去了。這不是佛書,但是它跟佛分不開,沒有這樣深的造詣,佛經不能體會。所以,佛法、世法也是一不是二,世間好的典籍,我們統統要把它發揚光大。

  其他宗教印書有困難的,我們都幫助。為什麼?它的經典有利於社會、有利於人心,好東西應當發揚光大。有一些眾生喜歡,我們要滿他的願,不分彼此,要互助合作。我們的目標方向是一致的,那就是愛心。其他宗教,神愛世人,上帝愛世人;《古蘭經》,真主確實是仁慈的;佛法,大慈大悲,一個意思,一個方向,一個目標。所以宗教團結在哪裡?團結在愛,在大愛的基礎上,這個愛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有分別,有執著,不是大愛,不是神聖的愛,那是私心還沒有放棄,我沒有放棄。有自我就沒有真愛,他的愛是情執,基礎是情執。大愛的基礎是智慧,不是情執,是理性的,是智慧的,知道整個宇宙跟我自己是一體。這個關係講得最透徹、最清楚的,大乘佛法。

  我們今天所想的,不是侷限於一點,我們所想的、考量的是整個世界,希望每個國家都好,希望這個世界永遠沒有戰爭。能不能做到?能。怎麼做法?教學。太好了!這個話湯恩比說的,不是我自己說的,我們自己說,沒人相信。英國近代的歷史哲學家,世界聞名的,他說的「解決二十一世紀世界社會問題,需要中國孔孟學說、大乘佛法」。孔孟學說是中國的,大乘佛法也是中國的,需要中國的《四庫全書》,需要中國的大乘經典,用這個來教學就能達到目的,把這個地球打造成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在西方建立極樂世界,那是一個模範,我們向他學習,我們也能做到。

  現在這個工具太好了,開頭,三、五十個老師;五年之後,我相信就有三、五百個老師;十年之後就有三、五千個老師,哪有教不好的道理!這些老師包括每個宗教的傳教師,聯手。所以我勸聯合國辦一個世界宗教大學,每個教成立一個學院,聯合國來帶頭。聯合國的任務沒有別的,化解衝突,促進社會安定和平,它就幹這個事情。但是聯合國從成立一直到今年,它的業績並不可觀,衝突一年比一年頻率上升,災難一年比一年嚴重,它也著急,想不出方法。所以我們給它建議,希望它真做。每個宗教也要做一個示範點,今天沒有一個點,不做出來,沒人相信。

  去年我在羅馬跟教宗見面,提出這個建議,希望天主教就在梵蒂岡建造一個聖城,也就是把梵蒂岡變成天主教在地球上的一個修學中心。所以我就請教他,梵蒂岡面積多大?他告訴我,五十個英畝。一個英畝是六個中國畝,五六三百,中國三百畝,不大,羅馬城還四百畝。我就問他,人口多少?不到一千人,真太小了。我馬上就想到羅馬,羅馬城是小城、古城,我說羅馬城,你們的教堂有多少個?有四百多個。我說那四百多個學校,這些學校要天天上課的話,相信一年羅馬就成為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每個人都到這個地方來學習,來觀摩、來學習,聖城。希望每個宗教都找個地方做一個聖城,宗教可以復興。宗教要回歸教育,宗教一定要有聖城。他們聽了,同意我的看法。負責跟我們交流、接待我們的,等於他們的外交部長,一位紅衣主教陶然,陶然主教,我們見多次面,也有長時間的交談。前年,好像我們在一起談了六個小時,兩天,一天三個小時,討論這個問題。可得真幹才行,不做出榜樣沒人相信,這就是我參加聯合國的活動發現的。

  這個世間真正的危機是什麼?信心危機,大家不相信。有這個建議他不相信,不相信能做得到,說我們在幻想。所以我想在這個科學時代,科學教人,頭一個就教你懷疑,從小就教你懷疑,你長大能不懷疑嗎?懷疑就不能成就;要教他們不懷疑,一定要做出樣子。我們湯池做了樣子,是為聯合國做的,他不相信;做出之後,他相信了,這不是假的。所以我們希望有示範小鎮、有示範城市、有示範國家。用什麼為主?用漢學為主。漢學是真正智慧,它不是知識,它是從清淨心裡頭流出來的。知識是由思考,就是有妄想、有雜念在裡頭。漢學不是的,漢學是清淨心、是戒定慧裡出來的,不一樣。這個我們要給予肯定,絲毫不懷疑,中國東西真的能救世界。今天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