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十一集)  2012/10/29  台南極樂寺  檔名:02-040-001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一百六十二頁,第五行:

  科題,「大聖垂慈,特留此經」。這是教起因緣最後的一章。我們能夠在台南極樂寺這個道場,昨天宣布正式成立,今天我們在這個地方,講這一部經,玄義裡面的第一,教起因緣最後一章,好像特別有深長的意義。這個道場是兩年多前,我回到台灣,好像是治牙周病,台南的同修告訴我,他們有一塊土地想建一個道場,來問我。我說:建一個道場,台灣道場很多了,有你不多,沒你不少,似乎沒有必要,如果建立一個台灣沒有的道場,那就很有意義。什麼樣的道場台灣沒有?學校的道場,道場是學校,學校是道場,這種道場沒有。

  在這麼多年來,我們在海外弘法,許許多多人問到,佛法是什麼?什麼是佛法?問這個問題的人很多。佛教在今天的社會,包括全世界,有六種不同的形式。第一個,就是我們嚮往的釋迦牟尼佛的道場。學佛的同學都知道,釋迦十九歲離開家庭,出門去參學,擺脫家庭,放棄王位,這是為我們示現放下煩惱障。他所示現的是個知識青年,好學多聞。知識青年在社會是佔最多的成分,也是中堅分子,他用這個身分出來示現。十九歲到處參學,像善財五十三參一樣,廣學多聞,印度所有的宗教他參訪過,所有的學派也參訪過,用了十二年的時間,到三十歲。十二年的參學,問題不能解決,知識可以說是相當豐富,把六道裡面的事情搞清楚了。當時的印度,婆羅門教裡面所修的四禪八定,世尊完全接受過來了。佛法從哪裡修?從四禪八定修,這是婆羅門教的。得到這個禪定,上面可以能看到非想非非想處天,下面可以看到阿鼻地獄、無間地獄,六道輪迴你看得一清二楚,六道裡面的事情沒有一樣不知道的,知道過去,知道未來。但是為什麼會有六道,六道從哪裡來的,六道以外還有沒有世界,這個事情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能夠回答。印度人講涅槃,許許多多人都把四禪天、四空天當作大涅槃,這是很大的誤會。涅槃是平等一相,不生不滅,但是四禪、四空天不是涅槃境界,有一點相似,他壽命很長。可是壽命到的時候,他的定力失掉了,於是乎他就懷疑,說「古聖先賢說的這些話有問題,我證得涅槃了,為什麼還會退轉?」這個念頭一起,這叫謗佛、謗法、謗僧,毀謗三寶的罪過墮無間地獄,所以從非想非非想處天一下就墮到地獄。這爬得高,摔得重。

  世尊把這個東西放棄,不再學習了,在恆河旁邊菩提樹下入定,在定中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個示現是教導我們放下所知障。十九歲放下煩惱障,三十歲放下所知障,他成佛了。所以成佛是成就圓滿的智慧,圓滿智慧不是學來的,他十二年的參學是學來的,學來的是知識不是智慧。智慧從哪裡來的?佛說了,在《華嚴經》上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所以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佛講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現在為什麼變成這個樣子?後頭有一句話說,「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變成這樣,變成十法界、變成六道輪迴、變成三途,統統是迷了自性變現的。雖然迷了自性,自性並沒有失掉,這一點諸位一定要知道,要記住。我們的自性跟佛一樣,在,絲毫沒有損傷,只是迷了,不知道有這回事情。我們天天用真心,不知道真心在哪裡。大乘經上講得很詳細,十法界的眾生用的是妄心,四聖法界用得正,六道裡面的眾生用偏了、用邪了,所以感受許許多多的苦報,這是錯誤。於是諸佛菩薩以無量無邊的應化身,在十法界幫助有緣眾生。什麼叫有緣?真正能相信的人有緣,真正能理解的人有緣,真正能修行證果的人叫緣成熟了,來幫助這些人。

  可是信,古時候人容易,現在人很難。為什麼古人容易?古人從小就受過良好的教育,聖賢道德的教育,所以他沒有問題。現在我們把古聖先賢傳統教育丟掉兩百年了,總有七、八代,所以現在困難,現在信心很不容易建起來。對自己都沒有信心,對古聖先賢怎麼會有信心,對佛菩薩更沒有信心了。所以現在這個世界上,宗教還存在,但是真正對宗教有信心的有幾個人?為什麼還來學習宗教、還來參與宗教?實在說,許多人把這個當作一種職業。當作一種職業,沒錯,釋迦牟尼佛就是從事這個職業的。這個職業是什麼?是教育,是教學。我們細心觀察世界上每一個宗教的創始人,都跟釋迦一樣,都是教學,而且都是義務教學,義務不收學費。而且也都是多元教學,他不分國籍,不分族群,不分文化背景,只要你肯學,他都願意教你。佛法這個門尤其廣大,它能包容不同宗教,並不要求你退出那個宗教信我的,沒有。《地藏經》大家都很熟,《地藏經》裡頭有婆羅門,那不是佛教,但是他來學佛,他信的是婆羅門教,他跟釋迦牟尼佛修學。釋迦牟尼佛教他,並沒有說,沒有要求他「你退出婆羅門教,我才教你」,沒有。類似這些例子,大乘經上很多。

  所以佛教是教育,任何宗教徒都可以來學佛。佛裡學什麼東西?說簡單的、說明白了,求兩樣東西,一個求智慧,一個求福德。不論你是哪個宗教、哪個族群、哪個國家的人,你都想求智慧,都想求福報,佛這個學校裡頭有,專門教你這兩樣東西,所以與你信仰宗教一點關係都沒有。你們在宗教裡頭跟教主、神的關係,是父子關係、主僕的關係。在佛門裡頭只有一個關係,師生關係,釋迦牟尼佛是老師,我們是學生,我們是這個關係。菩薩是已經成就的學生,我們是初學。所以佛法它也有初級班、有中級班、有高級班。我們是初級班,人天;中級班是聲聞、緣覺,二乘;高級班是菩薩,全部都是同學。這都搞清楚、搞明白了,佛教裡頭沒有迷信。世尊留下來這些經典,都是教科書。這個教科書,確實裡面有深淺不一樣,有教菩薩的,有教聲聞、緣覺的,有教初學的。我們應該從哪裡學起?要從初學的學起。不可以一開頭我就學大乘,大乘學不來、學不像。就好像你想上學,小學不願意上,中學也不願意上,一下就想上大學、就想上研究所,讀了一輩子都沒有辦法畢業,精力、時間都浪費掉,這是錯誤的。所以世尊在《佛藏經》裡面,有一句很重要的開示,他說「佛子」,就是佛弟子,「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釋迦佛不承認,為什麼?你沒有循序漸進,好高騖遠,你不可能成就。佛就把話說定了。

  所以佛教傳到中國,隋唐時代,那是中國佛教黃金時代,也就是在中國正式建立起中國模式的佛陀教育,一共有十個宗派,八個大乘,兩個小乘。有俱舍宗、成實宗,這兩宗宋朝以後就沒有了,所以很少人知道,只知道中國有大乘八個宗派。學佛一定從小乘學起。小乘是隋唐時代我們的祖師大德把它捨掉了,捨掉有沒有違背佛的教誨?沒有,他用儒跟道來代替小乘。能不能代替?事實告訴我們,行。隋唐到現在一千五百年,這一千五百年當中,每一個宗派祖師大德都是聖人、都是賢人,世世代代都有人出來,證明用儒跟道代替小乘是正確的。可是今天儒跟道我們也不學了,小乘也不學了,就在大乘裡頭,用一輩子的時間都沒有成就,這就是誤會了,不學小乘,要跟儒道來學習。所以最近這十幾年,我們提倡要紮三個根,這是根本的根本。儒,我們用《弟子規》;道,我們用《太上感應篇》;佛,我們用《十善業道經》,這三部經是根本的根本,是戒律的基礎。這三個根也有經典做依據。《觀無量壽佛經》裡面,佛說的淨業三福,這三條十一句非常重要,決定不能疏忽。佛說得很清楚,這三條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這話說得很重。三世是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要遵守這三福的指導,都不可以違背,你才能成就;如果違背這三條,統統不能成就。所以它是整個佛法,無論是宗門教下、大乘小乘、顯教密教,統統都要學。不從這裡扎根,就不是佛法。你說這個東西多重要!

  我們曉得了,過去沒有學,現在惡補,要把這個課補出來。不補,就等於像蓋房子一樣,你要蓋大樓,沒有地基,決定蓋不成。搭個小茅蓬可以,大廈你是建不成功的,所以一定要重視。《弟子規》只有一百一十三樁事情,要做到,要求自己做到。《感應篇》是因果教育,《弟子規》是倫理教育、道德教育。《感應篇》也不長,裡面講善惡報應,一共只一百九十二條,不多。《十善業道經》歸納起來十條,展開,菩薩展開,八萬四千細行;阿羅漢展開,三千威儀,歸納就這十條,就這十樁事情,身三、口四、意三。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守住這些原則,決定不違犯。佛教我們做的我們認真去做,不要認為《感應篇》是道教的,《弟子規》是儒家的,我們是佛教,比它高。高在哪裡?高在從它地基上我們建築高起來的,沒有那個地基的時候,你就不如它。好像三層樓一樣,儒是第一層,道是第二層,佛是第三層,沒有下頭兩層怎麼會有你!底下兩層不要了,我們高哪裡?我們根本不能建立。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知道了就曉得要認真學習。如果不用儒跟道,可以有一個代替的,小乘的《法句經》,裡面有七百多首偈子,全部內容就講的是《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內容都在裡頭,你就依照這部經來奠基礎,可以,沒問題。

  現在佛教沒有人講了,沒有人真學了,所以這些理我們不懂,事也不知道,我們把精力、時間都空過。實在講,紮這種根,兩年的時間足夠了。我在二00五年十二月,我們在國內湯池小鎮辦了一個文化教育中心,裡面三十七位老師,我要求他們把三個根做到,給他們的時間是四個月,他們兩個月就做到,我們非常感動。自己沒有做到去教人,別人不相信你。在這個世界教學成就最卓著的,大家共知的,中國人曉得,孔子、釋迦牟尼佛。他們教學為什麼會成功?沒有別的,先做到了。沒有做到的,不敢講,能夠給你講出來的,他全部做到了,這是聖人;說到之後確實能做到,這是賢人;說到做不到,就變成騙人。騙久了就被拆穿,叫一文不值。我們要想自己真正成就,確實一定要把根紮好。大小乘教裡面,可以依照自己的根性、程度,選擇一門,或者選擇兩門,不能太多。古人講的話,「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決定有成就。淨宗是個易行道,但是最不容易相信。它的基礎,淨業三福說得很正確,沒有這個基礎,修淨土不能往生。我們細心觀察,每一個往生的人,走的時候有瑞相,我們看到很歡喜,然後想想他在生前,拿《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對照,他真的都做到了。他有沒有學?不一定有學,不一定學過,但是不知不覺的他都做到。他心地善良,為人慈悲、和藹,他能夠愛別人、關懷別人、幫助別人,他做到了。沒有這些德行不能往生,念佛跟阿彌陀佛不相應。

  現在是佛的末法時期,大乘教裡頭多半都是說正法五百年,也有人說一千年。一千年為什麼會變成五百年?有女眾出家。也有人說,女眾出家最後都能夠遵守世尊的八敬法,所以還是恢復到一千年。就是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依照中國古人的記載,釋迦牟尼佛出生在中國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入滅是周穆王五十三年。照這個記載,釋迦牟尼佛住世八十年,八十歲過世,我們中國人算虛歲,外國人算實足年齡,七十九歲。講經教學四十九年,沒有一天休息,這是釋迦牟尼佛的遺教。在中國兩百年前,每一個寺院庵堂沒有不講經的。任何一個法門都有經典做依據,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頭說,沒有經典依據的那個法是邪法,不是正法。對於經典不可以不通達,基礎不能不紮穩。

  這一部《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是《無量壽經》現有九種版本裡面最後的一種。《無量壽經》跟中國特別有緣分,從漢朝傳到中國,一直到宋朝,這八百年間有過十二次的翻譯。現在《大藏經》上有這個目錄,可是有七種失傳,目錄上有,書找不到了,所以現在《大藏經》上有五種原譯本。這五種本子裡面內容詳略不盡相同,所以古人判斷釋迦牟尼佛是多次宣講,不是一次講的。一次講的一個原文本,就是十幾種翻譯也是大同小異,不會有很大的出入。但是這五種本子出入很大,所以判斷是世尊在世多次宣講。世尊講經,實在講,一生一部經只講一遍,沒有講第二遍的。多次宣講,說明這部經重要!它真的重要,末法往後真正能得度的就這部經,就這個法門。這部經要認識清楚,要真正理解,否則的話,你產生誤會,走偏了、走邪了,你就不能往生。

  因為版本多,讀起來不方便,所以宋朝王龍舒居士第一次會集。他的會集本叫《大阿彌陀經》,知道的人很多,《龍藏》收進去了,日本《大正藏》也收進去了。入藏就是說當代這些大德都肯定,你這個東西沒有問題,決定是正法,才能收入《大藏經》。那個時候經過皇帝批准,這是很隆重的一樁事情,不是隨隨便便都能夠入藏的,經過嚴格審查。但是龍舒的本子只是四種原本的會集本,唐朝翻譯的他沒有看到,所以他只有四種。唐朝譯本裡頭有重要的開示,其他四種裡頭沒有的,所以就很遺憾,他這個本子不是完全的本子。於是清朝末年,咸豐年間魏默深居士第二次會集,他五種本子都看到了,這個序文裡頭詳細解釋。取捨有問題,會集跟翻譯不一樣,會集是絕對不許可用自己的文字,決定是字字句句都是原譯本的原文,不可以更動,不可以隨意把字改掉。魏默深這個本子有這個毛病,所以被後人批評。夏蓮居老居士原先是想把魏默深的本子重新校訂,把它錯誤的地方改過來,就是我這個地方的一個本子,這個本子,這是夏蓮居老居士作的。做出來之後,大概他感覺得不能盡滿人意,所以下定決心用了十年時間重新會集,是我們現在用的本子,重新會集。這個本子可以說是沒有瑕疵可言,你找不到它的毛病。我們看到經裡頭這句話,「大聖垂慈,特留此經」,我們相信將來佛法滅盡了,最後《無量壽經》還住世一百年,肯定就是這個本子。

  這個本子是早年我在台中跟李老師求學的時候,他老人家給我的。我看了之後非常歡喜,當時就想講這部經。那個時候韓館長五十歲生日,我說講這部經給妳祝壽。她很歡喜,印了三千本,經本印了三千本。到台中跟老師報告,老師說不行,他說這個本子有爭議,有人不同意,會惹一些麻煩。他說你還年輕,你的威德不夠,還是少找麻煩好,叫我講《楞嚴經》。這個本子就保留著,一直存著,我帶到美國。老師過世了,我就想到這個本子很多人不知道。當時老師在台中講這部經的時候,我還不認識他,大概是我剛剛學佛,我學佛第五年、第六年才認識李老師,那個時候聽眾我相信也不過就五、六十個人,所以很少人知道。我曉得周邦道老居士是聽眾之一,他聽了這個全部的經文,其他的人我都不認識,可能沒人知道了。這個本子是老師親自眉註的,用毛筆行楷寫的,寫得很好。那個時候老師還不到七十歲,大概六十多歲的時候。老師往生,我就把這個本子印了一萬本在海外流通,每個人看到都歡喜,要我講這部經。所以第一次講的,好像是在舊金山,還是在溫哥華,我記不清楚了,總之第一次、第二次在美國跟加拿大講的,回到台灣的時候講第三遍,沒有聽到人反對了。因為老師眉註這個本子我們印的數量很多,大家看了,真的是李老師自己寫的。

  一九八五年,我在美國遇到黃念祖老居士,他那個時候註解剛剛完成,用油印印的本子,他帶了一本到美國送給我。我看到,太好了,有這麼好的註解,集註。經是會集的,註解也是會集的,會集八十三種經論、一百一十種祖師的註疏來註解這個經文。這不是他自己註的,這是集註。集註,後人沒有話說,字字都有經典、有古大德註疏做依據,所以這是個善本,好本子。反對的人很多,我知道為什麼反對,希望我放棄這個本子,不要弘揚這個本子。這個本子是李老師交給我的,我有弘揚、流通的使命。我如果不相信這個本子,把這個本子拋棄,我的罪名就確立,什麼罪名?背師叛道,這個麻煩可大了。所以我說全世界人反對,我不能反對,為什麼?老師給我的,我絕對不會違背老師,我一定堅持到底。老師給我的本子,我講了十遍;黃念老這個本子,我這次講是第三遍,講他的註解。真有利益,講到法喜充滿。我把一切經統統放下,晚年專門講這部經,專門學這部經,專門念佛求生淨土,沒有第二個念頭,我們自己要做一個榜樣給人看。

  所以看到末後這一句「特留此經」,非常感動。我們看念老的註解,註解是宋體字,黑體字是我的摘要,也是從念老註解裡摘錄出來的。不講全經的時候,講大意,這個摘要可以用。我們看解,「經云:當來之世,經道滅盡」。這就是末法一萬年之後,佛法在這個世間滅了。經是經典,道是修行的方法,統統都沒有了,滅盡了。「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這個「我」是釋迦牟尼佛自稱。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他以大慈大悲哀愍末法苦難眾生,特別留這一部經,我們有理由相信,就是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還在世間多留一百年。「其有眾生值斯經者」,值是遇到,就是末法最後的一百年,那個時候的眾生遇到這部經,「隨意所願,皆可得度」。這裡頭注意隨意所願,他想得人身,沒問題,來生一定得人身;他想生天,一定生天;他想往生,決定往生。換句話說,能滿每個人的願望。你修學這部經典、弘傳這部經典,能滿足你的願望,都可以得度。

  「又《法滅盡經》」,這個《大藏經》裡頭有,佛說將來他的佛法一萬二千年之後在這個世間消失,說這些情景,「亦具《無量壽經》最後入滅之說」,也說過這句話,《無量壽經》最後滅。最先滅的是《大佛頂首楞嚴經》。這部經我也很熟,早年在台中,這是我學習主要的經典。這部經在早年我先後講過七次。為什麼它先滅?這個經上佛講真話,講真話不利於妖魔鬼怪,妖魔鬼怪說假話,所以妖魔鬼怪要把這個經滅掉,他的道才能盛行。如果有這部經在,這部經像照妖鏡一樣,把他們的本來面目全照清楚了,你有能力辨別,不會跟他走。特別是《楞嚴經》上一章「清淨明誨」,那一章經我形容它是照妖鏡。

  我們再看註解的後面一段,一百六十三頁第一行,「此正顯本經興起之勝緣」,佛在前面說的這些話,正是顯示出本經,這個本經是《無量壽經》。特別是在這個年代,夏蓮老出現在世間,發大心把這部淨宗第一經重新整理、重新會集,這個緣無比的殊勝。要救現前的眾生,要救末法九千年的眾生,得靠這部經,也要靠這部註解。「持名法門之妙用」,這個方法教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蕅益大師為我們解釋什麼叫菩提心,對於淨宗深信不疑,對於阿彌陀佛、對於《無量壽經》深信不疑,這就是發菩提心。一心求生淨土,專念阿彌陀佛,這叫持名法門。它的妙用,幫助你定心,幫助你開智慧。心專一了,心就定了,為什麼?別的不想了,統統放下了。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放在心上,心裡面只有一尊阿彌陀佛,只有一部《無量壽經》,只有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就行了,其他都不要了,你就得念佛三昧,就定心。得念佛三昧之後,我們相信不長的時間你智慧開了,最後決定往生成佛。妙用呢?是人人皆得成就,這真的叫妙用。不論男女老少、賢愚不肖,只要你真信、真願往生、真念阿彌陀佛,就行了。這是妙用。

  「既如營養豐富之美食」,用這個來做比喻,淨宗法門就像營養豐富的美食,「可增健者之體力」,確實它能幫助你健康長壽,同時,又像「殊效」,殊是特殊,非常有效的「神驗之靈藥,能愈不治之沈疴」。沈疴是重病,一般醫生不能夠治療的,這樣嚴重的大病,這個藥能幫你治好。「廣療眾病」,療是治療,也就是說總治一切病。最重要的就是一個信心,信心決定一切。「普施饒益」,不但是阿彌陀佛普施,釋迦牟尼佛普遍介紹、多次宣講,而且十方三世沒有一尊佛不講《無量壽經》的,沒有一尊佛不勸人往生極樂世界的。所以一切諸佛尊稱阿彌陀佛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是諸佛稱讚阿彌陀佛,我們要相信。淨宗同學修學這個法門,首先要明瞭我自己跟阿彌陀佛是什麼關係。為什麼?你的信心才能建立。我跟極樂世界是什麼關係。這些年來三時繫念法事在全世界弘揚開了,這也是我們意想不到的效果。中峰大師在法事裡面有兩句話很重要,大家絕不能忘記,「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是淨土,淨土即是此方」。這關係講清楚了,彌陀是自性彌陀,淨土是唯心淨土,換句話說,彌陀跟淨土都是我們自己自性真心變現出來的。我這個身體也是我自性真心變現出來的,我跟彌陀是一體,我跟西方極樂世界也是一體。既然是一體,我想回到我老家,這還有問題嗎?這沒有問題,我們的信心從這裡建立。

  外面來的一些信息是假的,不是真的,我們不能夠聽。他來擾亂,「我們還有更好的方法,能往生極樂世界,比你現在念《無量壽經》、念佛速度還快得多」,再給你加添一點什麼,全是假的,不能相信。相信,說明你對於阿彌陀佛沒信心,你對極樂世界沒信心,你對《無量壽經》沒信心,你還聽別人說話,這種情形在末法時期愈往後去愈多。佛知道,佛教給我們四依法,讓我們有能力揀別,有能力去應付他們。佛第一個教給我們「依法不依人」,我們依阿彌陀佛,依《無量壽經》,這是依法。人講的,講什麼我們都不相信。講科學,科學跟佛講的是一樣的,這個我們可以相信,跟佛講的不一樣的,我們不相信。我們要依經典做標準,這個很重要。第二個,「依義不依語」。他講的是道理,正確,跟佛經講的一樣,語言,長說短說、深說淺說,沒有關係,只要意思相同我們就可以採信它。第三句教我們「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什麼叫了義?我現前這一生能得利益的,就是了義。你講得太高、太玄,我得不到利益,這對我就是不了義。能夠幫助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了義,不能幫助往生極樂世界不叫了義。往生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真正了義,這不是假的,四十八願所說的。這就是我們淨宗依據的理論、修行重要指導原則,決定不能違背。最後一句話,佛說「依智不依識」。識是什麼?感情用事。智是理智。要我們頭腦清醒,要用理智,不要感情用事,感情用事很容易受人欺騙,把你誤導到歧途,這就錯了。

  這個會集本有一些人反對,說經不可以會集,會集都是錯誤的,都是假的。這些話,說話的人,我們如果是真聽了,你就上當。為什麼?如果要是不能會集,我相信現在出家人沒事幹了,為什麼?經懺佛事這些本子全是會集的。你看,《水陸儀規》是會集的,《三昧水懺》是會集的,《大悲懺》也是會集的,《朝暮課誦》也是會集的,這都不能用了,那出家人沒事情幹了。沒事情幹也好,專心念佛,大概念一句阿彌陀佛不算會集的,全是會集的。你看小乘《法句經》,七百多首偈子,不是佛一次說的,是佛講阿含十二年當中所講的,各種經裡摘錄下來的,等於說是精華。世出世間法到最後全是會集。唐太宗編《群書治要》,會集的。這個人很聰明,二十七歲做皇帝,統治這麼大的國家,自己智慧不夠,能力也不夠,就想到什麼?這就中國古人所說的,找老祖宗。他就想到老祖宗有智慧,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智慧,有方法、有經驗、有效果,這些東西統統記在經典裡頭,《四庫》裡頭,經、史、子,這三種。所以他就下命令,叫他的丞相魏徵召集一些讀書人,成立一個小組,在這些書裡去找,幾萬卷書裡頭去找,找他要的。他要的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慢慢把圈子縮小,到最後六十五種,經史子裡頭六十五種,在六十五種裡頭節錄,編成一本書《群書治要》,會集本!他哪有時間讀書,他就讀這一本。這一本怎麼?這一本就把中國古聖先賢教誨統統讀盡了。這方法妙極,大唐盛世就靠這部書。唐太宗喜歡,完全遵守這部書的教誨,下面的文武百官都要遵守。這部書不但唐朝管用,現在還管用,不但在中國管用,在全世界都管用,無論哪個國家地區,只要抓到這個東西,他們都有辦法把社會管理好、把國家管理好,能夠走向大同世界。這本書能救國家、能救全世界。

  會集很重要!不會集就不能廣學多聞,怎麼能成就智慧?我們讀書,做讀書札記、做筆記,那就是會集。釋迦牟尼佛講經,說老實話他是會集,在《華嚴》,《四十華嚴》經題裡頭我讀到過。世尊說的,他一生所說的一切經教全是古佛所說的,他自己沒有在古佛經典上多加一個字,比孔老夫子求學的態度還要嚴肅。夫子只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釋迦佛也是這樣的,比孔子還要嚴格,古人東西不敢在上多加一個字。世出世間的大聖大賢無一不如是,這個道理我們要懂,我們要尊重,我們要學習,這個樣子才有真正的定力,有真正的智慧,能通世出世間一切法,才能夠普施饒益。益是利益,對一切眾生有真實利益。饒是最豐饒的利益,最高的利益,最大的利益,最廣的利益,不但利益當前,還利益後世,還利益永久,這是佛菩薩聖賢事業。「故云:大哉妙用,不可思議。」

  「至於末世」,這講到現在,「濁惡彌深」,濁是現在人講的染污,惡是十惡,我們拿這兩個標準來衡量。五濁惡世,我們前面學過,五濁裡頭講因只有兩個,一個是見濁,一個是煩惱濁,其他三個都是從這延伸出來的。見是什麼?看錯了,世出世間一切法,我們全看錯了,煩惱濁是想錯了,所以見濁、煩惱濁就是教裡面所說的見思煩惱。我們把這個世間假的當作真的,真的在面前不知道,所以看錯了、想錯了,他就造孽,造的業就感得果報。無論是個人、是我們居住環境,都沒有自然的災害,自然是最健康的、最圓滿的,所有一切災害都是自己業力所感得的,我們不能不知道。善的念頭、善的行為,所感的是善的果報,人天福報。不善的念頭、不善的行為,感的是疾病,身心不健康,居住的環境就有許多災難,水災、火災、風災、地震,甚至於山崩地陷,都感這些,不善業所感的。我們真正明白、覺悟了,斷一切惡,修一切善,災難就沒有了。許多人都在擔心這個災難,擔心災難,災難肯定會來,為什麼?一切法從心想生。如何化解災難?災難這兩個字從我們心裡消失掉,沒有了,外面災難就沒有了。不要去想它,不要去提它,根本沒有這樁事情。最好用阿彌陀佛把它換過來,我心裡只有阿彌陀佛,沒有災難,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這就是最健康的。阿彌陀佛為我們顯示出來的是極樂世界,沒聽說極樂世界有地震,沒聽說極樂世界有溫度上升,沒聽說過,沒聽說過極樂世界有颱風。你說念佛多好!台灣同胞個個都念佛,這些災難全沒有了。

  經上告訴我們,水災從哪裡來?貪心來的。我們貪名、貪利、貪財、貪色,惹來的禍就是水災,海水上升,海嘯,這是最可怕的,比江河氾濫還要可怕,全是自己不善心行所惹得的果報。一句阿彌陀佛,全解決了。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功德,這部經上、這個註解講得非常詳細,單單講彌陀功德,我們講了十幾個小時,講不盡!我們對於名號才能發起真誠的信心,決定不再懷疑,知道這一句名號把我們所有問題全都解決了。覺明妙行菩薩教我們,「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這話說得好!我們對於念佛,念佛是累積我們的善根福德,往生極樂世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肯念這一句佛號是多善根、多福德。所以分秒必爭,我有這一秒鐘的時間念佛,不能打妄想,少說廢話,除念阿彌陀佛之外,其他的什麼話全叫廢話,沒必要。這句佛號念好了,自利利他,自己往生極樂世界,居住這個地區沒有災難,這就是利益別人。我們這一個地區都念佛,這一個區域裡頭沒有災難。全台灣人都能念佛,我們相信北面的日本、韓國,西面的中國大陸,南面的菲律賓,都不會有災難。一定得真幹!斷惡修善、改邪歸正、端正心念,就是一句佛號,功德不可思議,無比的殊勝。真正能把這部經學透,你就明白了。

  所以現在這個世界染污太嚴重,土壤染污了,動植物都受到傷害,這是我們現在親身所感受的。植物也開花、也結果,這個果實我們吃到口裡,味道不對了,沒有從前那樣的鮮美,味道沒有了。我們是吃素食,幾十年素食,現在青菜的味道跟從前不一樣,從前青菜鮮,鮮味,現在這個沒有了。我們自己種的菜,沒有農藥,沒有化肥,那種鮮的味道也沒有了。這說明什麼?土壤被污染,水資源被污染了。在從前山上小溪裡面的水很乾淨,隨時你在小溪裡手給它捧一捧就可以喝,決定安全,沒有問題。現在不行,現在得經過過濾,還要把它燒開,你才敢喝它。真正是佛經上所說的,本經所講的,飲苦食毒。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多可憐,多麼可悲!

  「濁惡彌深」是說我們環境,惡是指人事環境。哪一個人不造十惡業?身,殺、盜、淫;口,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念頭,貪、瞋、痴。今天這個十惡全造了,只是多少不一樣。嚴重的,那是五逆。五逆十惡,果報在地獄。五逆十惡再加上毀謗佛法,無間地獄的罪業。這些人有,而且很多。能不能得救?能,還是念佛法門。造極重罪業的人,只要他一口氣還在,臨終之前能夠認錯,能夠懺悔,發願後不再造,念佛求生淨土,佛還是攝受,還是接引他往生。彌陀恩德不可思議。這個例子有,我們在《淨土聖賢錄》看到宋朝瑩珂法師,他心行不善,造地獄業。這個人的好處,就是他相信因果報應。自己劣根性太重,自己沒有辦法控制自己,外面一引誘,他就要造惡業,但是深信因果幫助了他、拯救了他。他自己知道,他的前面是兩條路,一個是極樂世界,一個是阿鼻地獄,沒有中間的,這才發了個狠心,想到地獄苦,可怕!一心一意念佛,念了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不吃不喝,一句彌陀念到底。三天三夜,那是精誠所感,阿彌陀佛現身了,告訴他,你的壽命還有十年,你好好的念佛,十年之後我來接引你。這等於給他授記。他很聰明,他說我十年壽命不要了,我現在跟你去。為什麼不要?我禁不起誘惑,那十年當中我不知道造多少罪業,不要了。佛就跟他約定,好,三天之後來接引你,讓他把這個事情向大眾宣布,證明《彌陀經》上說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有效,是真的不是假的。三天之後,真的念佛往生了,沒有生病。這是什麼?懺悔!懺悔的力量不可思議。人不怕做錯事情,就怕不肯認錯、要愛面子,那個罪可就有得受了。能夠認錯,很快就出來了。

  「眾根愈劣」,大眾的根性確實一代不如一代,造業一代比一代嚴重。我們自己冷靜的想想,我們跟上一代比不如,上一代再跟上一代比也不如,是滑坡,走下坡。那我們看我們底下一代,跟我們比也不如,這往後怎麼辦?五代、十代之後怎麼辦?這世界不就走向毀滅?於是我們真有這種警覺心的人要趕緊回頭。從哪裡回頭?從自己回頭,不要求別人。我自己回頭,自己得度,真正相信佛法。大乘佛法確實給我們安心的方法,告訴我們人沒有死亡,我們心就安了。我沒有死亡,身體有死亡,身體不是我,小乘教就學。身是什麼?身是我所有的,跟衣服一樣,衣服不是我,衣服是我所有的,穿髒了、穿壞了,換一件。同樣道理,身不是我,所以身有生死,我沒有生死。我是什麼?中國人講靈魂,外國人也講靈魂。為什麼?六道投胎是靈魂去投胎,不是身體,與身體沒有關係。那靈魂是不是我?在佛法裡說,靈魂也不是我,靈魂是假我,不是真我。假我跟真我是一體,起作用不一樣,假我迷惑顛倒。所以實在講,那個魂說靈魂是錯誤的,魂不靈,迷魂,它迷惑顛倒。它要靈,你想想看,它來生會墮地獄嗎?會變畜生嗎?不可能。靈,它就會選擇,它六道裡投胎,它自己不能選擇,這就說明不靈,迷惑顛倒,糊裡糊塗。孔子在《易經繫辭傳》裡面稱它作遊魂,這很有道理。它的速度很大,它因為沒有身體,沒有拘束,它想到哪裡就到哪裡。「遊魂為變,精氣為物」,孔子說的,這兩句話說得好。

  首先讓我們心定了,我們對這個身體就不要太關心它,心裡頭不要把身放在心上,要把佛放在心上,把極樂世界放在心上,是我們念念嚮往的,我想到那裡去,想親近阿彌陀佛,這就對了。把身體放在心上只有苦惱,為什麼?身體一年比一年老,一年比一年衰,你對它沒指望,這個一定要知道。我們想西方極樂世界、想阿彌陀佛,我們換個身體,我們這個身體有生老病死,到極樂世界換一個沒有生老病死的身體,你說多好!六道裡面統統有生老病死,極樂世界沒有生老病死,極樂世界無量壽。我們做得到,不是做不到。我們親眼看到許許多多人做到,做出來給我們看,是真的,不是假的。往生的時候,有站著走的、坐著走的,沒有一點疾病,身心健康,說走就走了,你說多自在、多瀟灑!這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的典型,我們要記在心上,要向他們學習。祕訣沒有別的,就是放下,放下就是。

  經,這是對什麼?放不下的人,一定要多讀經、多聽經,道理都搞清楚、搞明白,你就肯放下,自然放下,經典的作用就是這個。如果真正統統放下,經典就不要讀了,為什麼?它對你沒用處。對於放不下的人,經典作用最大,到我真正放下,經典也不要了。《金剛經》上佛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那個法就是佛法,到最後佛法統統得放下,你才能證果;你要不肯放下,你不能證果,為什麼?執著佛法、分別佛法,佛法變成障礙了。大乘教佛常常用比喻,說我們過渡,過渡要船,佛法就像船一樣,幫助你過渡的,到達彼岸,船就不要,那就對了。所以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一定把理搞清楚、事也搞清楚,然後你才知道佛教我們放下是正確的、是對的,我們應該要這樣做法。唯有放下,得大自在,得真正快樂。

  人的根性愈來愈劣,愈來愈難教。我們今天是真正走到傳統佛法以及佛教繼絕存亡的邊界,我們如果不做,下一代想做也做不成,往後不能復興了,所以我們是關鍵的一代。換句話說,我們要造業、要修福,也是關鍵這一代。我們真能夠做到了,這修福,積大德。我們做不到,那是大罪人,為什麼?佛教毀滅在我們手上,傳統文化在我們手上斷層了。我們晚年不辭辛苦還要到處奔波,為什麼?就是為拯救,不為別的。首先要大家認識傳統、認識宗教、認識佛法,接著要幫助大家對於傳統、對於佛法要生起信心,然後你才能夠學習,才能把它傳下去。

  那麼宗教,佛法在今天的社會是被絕大多數人認為是迷信,所以年輕人不想學了,大人也不願意教,他自己了解也不清楚,這才是真正嚴重的問題。佛教回歸教育,拯救這個世界不夠,要怎樣做?每個宗教都回歸教育。我們帶頭,在澳洲我們淨宗學院帶頭,學院天天講經,長年不斷。也給別的宗教做一個榜樣,帶動他們也模仿我們教學,這就好。多元文化,各種不同宗教生活在一起,相輔相成,沒有歧視,更沒有毀謗,我們只有讚歎。許多活動可以在一起做,他們的活動我們有時候參加,我們活動他們也來參加。我記得是二000年聖誕節,我在新加坡,天主教做平安夜的彌撒,這是一年一次規模最大的。我們佛教五十個出家人穿袍搭衣,進入他們的教堂,參加他們的彌撒。大家都非常歡喜,教堂裡出現五十個人披著袈裟的,主教領導我們一起做彌撒。宗教要團結,宗教要和睦,宗教祈禱一起做,我們做法會他們也來參加。當地政府歡喜,這種活動對社會安定和平有很大幫助。所以這些事情我們要多做,要認真的去做。

  明年可能有第一個示範點出現,澳洲圖文巴這個城市,宗教他們自動團結起來,把這個城市打造成一個世界第一個多元文化,就是不同的種族,不同的國籍,都是移民到澳洲去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信仰,住在一起,像兄弟姊妹一樣,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互助合作,給世界人做個榜樣。不同的可以在一起生活,可以在一起合作,化解衝突可以做到,安定和平可以落實,這是全世界人夢寐所希求的。一定要做一個示範點給大家看,我們這裡可以做到,每一個城市都可以做到,每一個地區都可以做到,每一個國家都可以做到。所以這是個好事情。現在不做實驗點,你只是說,沒有人相信,一定要做到。做到之後,馬上展開宣傳,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讓愛好和平的人都到這裡來參觀、來學習、來模仿。像這種和諧示範城市將來到處都是,這個世界就和平,災難就沒有了。

  佛經上說,「人壽十歲,垢重障深。於茲惡浪滔天,毒焰遍地之際」,這就是大災難出現的時候。這是人造惡到了極處,我們常講到飽和點,災難就會爆發。「世尊垂慈,仍特留此法,以作慈航,以降甘露。」諸佛如來、聖賢菩薩,他們來幫助,用什麼幫助?用教學。這一點重要!今天全世界變成這個樣子,是我們把教學疏忽了。學校雖然很多,沒有教倫理,沒有教道德,沒有教因果,沒有教宗教,沒有這些課程。所以人會做事,有科學技術,不懂得做人,沒有倫理,沒有道德,沒有因果,所以起心動念自私自利。中國古人說得好,子不教,人心壞了;家不齊,社會亂了。這兩句話在今天全兌現了。現在人用西方價值觀,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個個自私自利。在中國古時候不是以人為本,是以家為本。小孩出生下來就開始教他,你的一生要為家做出貢獻,要做出榮宗耀祖,光大門楣。他是家,他不是個人。所以一切人都為家,不會做壞事。做壞事怎麼?你家的人不能做人,你們這一家人出去,你家怎麼出這個壞人,你們家是沒有教育。那你一家丟人,你連祖宗都丟人,所以不敢不把小孩教好。小孩的觀念是為家,家一擴大就是為國,他很容易愛國,他不會自私自利。這個教育好!我們不能不知道。

  末後這一句,「佛恩深重,粉身難報。」你不讀佛經你不知道,你真正念懂、真正念透了,愈透愈知道佛恩深重,才知道我們怎樣去報答佛恩,只有依教奉行,自己這一生當中往生極樂世界。我們身體住在這個世間,要幫助一切眾生認識佛法、深信佛法、理解佛法、學習佛法,這就是報佛恩。佛法是世間最好的教育,我從這裡入門的。我學佛不是跟法師學的,不是跟出家人學的,是跟我的老師方東美先生,那邊有他照片,他是台灣大學教授,教哲學的。我跟他學哲學,他跟我講一部《哲學概論》,最後的單元是「佛經哲學」,告訴我「佛經是全世界哲學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這麼進來的。老師講得沒錯,我學佛六十一年,的確一生享受的是最高的享受,所以我感恩。最高的享受是得大自在,沒有憂慮、沒有煩惱、沒有壓力,快樂人生。一生走釋迦牟尼佛的路子。這是章嘉大師勸我出家、勸我學釋迦牟尼佛,這非常正確。釋迦牟尼佛一生教學,沒有建道場,一生流浪教學。我也學他,一生流浪,到老沒有道場,哪裡有緣就到哪裡去,非常自在。

  為了拯救佛教,建立這個道場,希望這個道場是佛教的學校,是釋迦牟尼佛的嫡傳,不能把路子走歪了、走邪了,把佛教帶回歸教育,也給別的宗教做好榜樣。這個地方真正做好了,我相信全世界很多宗教都要到這裡來參學,到這邊來看、到這邊來學習。我們不僅是教佛教經典,其他宗教經典我們都教,這多元文化。我們請牧師來講《聖經》,我們請阿訇來講《古蘭經》,我們都聽聽,聽聽他們經典怎麼說的,再跟我們經典比對一下,我們就會有進步。大家歡喜心,信仰某個宗教決定不要改變。如果說你那個宗教不好,改變信我的,這是最不道德的事情,這個不可以。你信仰哪個宗教,可以學佛,依佛為老師,那個宗教的神是你們的父、是你們的主,佛是你們老師,沒有衝突。在家有父母,在學校有老師,不衝突,可以統統開放,統統學習,這樣世界宗教就是一家,會給世界帶來安定和諧。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