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七十七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077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一二二頁:
疏【又云:繫念思惟因緣力故,得斷煩惱,是涅槃義。如佛告父王,汝今當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常勤精進,當得佛道。】
前面所說「觀佛三昧」、「菩薩六念」,這在學佛修行可以說都是共同的法門,無論學哪一宗、哪一個法門,都應當要發心來修學。簡單的說,「念」就是把心定在那個地方,安住在那個地方,這就叫念。學佛的人心裡面只有六樁事情,這叫菩薩六念。念三寶,這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是一個學佛的人,我們每天早晚課誦都有三皈依,這是念覺、念正、念淨,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給我們開示得非常明白。其次就是念布施、念持戒、念天。天是什麼?十善業道、四無量心,這個是「天」包括了,四無量心是慈悲喜捨。學佛的人常常要念著這六樁事情,這是佛法裡面的根本法,共同的科目。
『繫念思惟因緣力故』,這個效果就大了,能『斷煩惱』,我們念佛正是用的這種功夫。所以這一句佛號要是念到得力了,可以伏煩惱。能伏煩惱,這功夫得力了;伏久了,煩惱自自然然就斷了。千萬不要有個念頭:「我念這麼久了,煩惱怎麼還沒斷?」存有斷煩惱的念頭,煩惱就斷不掉,為什麼?因為這一念就是煩惱,煩惱不能斷煩惱,必須煩惱都沒有了才叫做斷煩惱。所以只管老老實實念下去,什麼叫一心?什麼叫不亂?什麼叫功夫成片?一概不理會,不要把它放在心上,這樣才行。把這些東西放在心上都是障礙,都叫打閒岔。斷煩惱就是『涅槃義』,涅槃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滅度。苦集滅道四諦,滅就是涅槃。涅槃的意思就是滅煩惱、滅生死。
底下這一句話,我們要特別留意。為什麼?釋迦牟尼佛為他父親淨飯王說的,這個關係密切了。釋迦牟尼佛要是有最好的法門,一定先勸他爸爸來修,他媽媽過世早,他一出生媽媽就生天,就離開這個人間了。在這個世間,恩德最厚的人是他父親。他教父親什麼法門?念佛求生西方淨土。釋迦牟尼佛是他姨母撫養長大成人,同樣的,他也是勸他的姨母念佛求生西方。諸位就曉得,求生西方必定是殊勝。釋迦牟尼勸他的家親眷屬,普賢菩薩勸華藏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是講出世間法,釋迦牟尼佛此地講世間法。世出世間法,這個法門都是第一法門,這是我們要特別注意到的。他的父王就是淨飯王,勸他『汝今當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常勤精進』,「常」是不間斷。如何精進法?就是這一句佛號不中斷。有空就念,就是倓老法師講:念累了你就休息,恢復精神就繼續再念。要把這樁事情當作自己一生當中唯一的大事情,這樣『當得佛道』,一往生西方就是得佛道,成佛之道。
疏【又云:十心向往,命終必生彼佛國土,是寶積義。】
什麼叫十心向往?《演義》有註解:
演【一、於眾生起大慈無損害心。】
我們對於任何一個眾生,那個善良的不必說了,再凶惡的眾生,我們對他還是慈心,不能有傷害眾生的心。這是第一個,就是以慈眼看一切眾生。
演【二、於眾生起大悲無逼惱心。】
悲心是憐憫心,一般人講同情心,悲憫他無知、悲憫他造業。
演【三、於佛法不惜身命樂守護心。】
要有護持佛法的心,縱然是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要守護如來正法,不能把佛法當人情。佛門裡面因果非常微細,諸位仔細研究戒律就曉得。修福,在佛門裡面修福是最大的;造罪業,在佛門裡頭也是最重的。這些我們都應當要曉得,要知道護法。
演【四、於一切法發生勝忍無執著心。】
於一切法要有耐心,沒有耐心你就學不成。不管學哪一個法門,耐心很重要!世間法說:有恆為成功之本。一個人沒有恆心、沒有耐心,修學佛法是不會成就的。耐心重要,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無執著心。耐心加上不執著,這是佛法;耐心裡面有執著,給諸位說,你所修學的是世間法,你能成就世間四禪八定,你沒有辦法出三界。這一點諸位要明瞭,修四禪八定,那個不是簡單的功夫,他們的果報在四禪天、在四空天,壽命福報都不是我們能想像得到的。但是我們雖然是個凡夫,我們今天在修學,我們有耐心,我們不執著,我們的功夫、智慧就勝過他了。為什麼?因為你能出三界,他不能出三界。
諸位要是多讀一些經論,你就了解,像須陀洹那個定力不深,阿難尊者在釋迦牟尼佛那時候,就是初果須陀洹。他定力不深,但是他有智慧,像他那樣的人就絕對不是四禪天、四空天人能跟他相比的。為什麼?他破了五種見惑。所謂「破」就是不執著。對於身見,邊見、戒取見、見取見、邪見,他放下了,他不執著了。換句話說,四禪、四空天人還沒有放下。所以,非想非非想天人壽命到的時候,往往都是墮落在地獄,都是三惡道去了,這是我們在經裡面看到很多這個例子。須陀洹雖然沒有能力出三界,因為他見思煩惱沒斷,可是他是決定不墮三惡道。那就是說明,耐心要加上不執著,這樣學佛才能有成就。什麼都不執著了,不執著沒有耐心也不能成功;不執著好,但是不執著你還得有耐心來修學。所以這是我們一定要注意的。
演【五、不貪利養敬重淨意樂心。】
決定不可以貪圖名聞利養,名利害死人,利是福,名也是福,名利都不可以貪著。福報現前,就是名利來了,你也不能不要,推不掉的!自己要覺悟,決定不能貪著。有福報好,有福報可以利益眾生,有福報讓眾生共同來享受,這是菩薩。這個福報只有自己享,不肯分享給別人,這種人成不了佛。不但成不了佛,連阿羅漢也成不了,何以故?他還有我所有的,既然有「我所有」,當然就有「我」。我、我所有不能打破,就是我執不破,不能出三界。阿羅漢「我、我所」沒有了,他還有。所以一定要能看破、要能放下。看破、放下的功夫從哪裡做起?名聞利養要捨,要能讓給別人,自己修行常常要使自己身心清淨,這樣就好。
演【六、求佛種智於一切時無忘失心。】
求佛一切種智這個意念,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環境裡面都不會忘掉,也就是念大菩提,這是道心,一心一意求無上正等正覺。
演【七、於眾生尊重恭敬無下劣心。】
普賢菩薩教我們「禮敬諸佛」,對一切眾生都要存恭敬心,決定不可以輕慢。諸位要知道,對人生輕慢心就是自己造業障。往往我們自己造業,自己不知道。自己知道,怎麼會造業?業障重的人,換句話說,他變成一種習慣,這是我們要有高度的警覺。念佛雖然講帶業往生,祖師大德給我們說得很多,只帶舊業不帶新業。舊業是什麼?你過去已經造了,這個可以帶去的。新業是什麼?我繼續不斷還在造,這個不行。所以大家要明瞭,不是說每一個念佛的人他都往生了。在理論上講,「萬修萬人去」,誰念佛誰往生。為什麼念佛人不能往生?他不斷的在造業,這個沒辦法。真正警覺過來,我從前造業,從今以後不造業了,我依教修行,一定往生。所以自己心裡要明瞭,要檢點,我心有沒有清淨?我對世緣是不是放下?心裡是不是二六時中只有一句佛號?對人是不是有一種慈悲心?是不是能盡心盡力去幫助別人?果然都是的,那你可以拍拍胸脯,我決定往生,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習氣重的人,要對治你的習氣來克服。譬如貢高我慢,用什麼方法來對付?用禮敬諸佛。我接待這個人與事要特別恭敬,因為恭敬就是對治貢高我慢的。心裡面瞋恚心很重的,要修慈悲心。慈悲是對治瞋恚的,布施是對治慳貪的。要找東西來治病、治這個毛病;能把這些毛病都對治,往生就有把握。所以,業是只帶舊不帶新。當然我們聽了佛法之後,決定不能一下就把自己的毛病習氣都改過來;一改過來,馬上就成聖人。
習氣煩惱太深太重,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得了,可是一定要改。這個改是什麼?一年比一年輕,一個月比一個月輕,那就是好現象;完全不改,決定是往生的障礙。如果愈學佛是愈貢高我慢,愈覺得自己了不起,那就麻煩大了,不但你不能往生,恐怕在這一生當中還招魔障。所以,對眾生要恭敬。
演【八、不著世論於菩提分生決定心。】
對於世間一切文藝要能放下。這些東西在世間是賞心悅目之事,能增長人的貪心,增長人的痴戀。所以要放下,不能執著;可以去看看,決定不執著。一幅名畫、一個藝術品、幾千年的古董,你家裡收藏當寶貝,好了,你那個心就牽掛在那裡,西方極樂世界去不成了。阿彌陀佛來接你,你還掛念古董,那怎麼行?那就不行了。所以,學佛的人對於世間一切法不能有愛好,有一樣東西愛好,都是你的障礙。所以供養佛像不要供養古董,為什麼?會引起你貪戀之心,你那個心常常掛在上面,把佛給忘掉了。
演【九、種諸善根無有雜染清淨之心。】
一定要種善根,善根就是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貪、不瞋、不痴。要心清淨,不要雜染。
演【十、於諸佛捨離諸相起隨念心。】
那是講得最究竟了,對於一切如來也不執著。我們念佛、我們敬佛,我們對佛不執著。佛尚且不執著,何況其餘?你這個心才真正清淨。執著就生感情,感情是煩惱的根源,是生死根本;不執著,生智慧。對佛尚且如此,何況對菩薩、對一切眾生?這個很重要。
這個兩段都是『寶積義』,寶積是《寶積經》。《寶積經》廣談妙法,就像許多珍寶堆積在那裡一樣。兩段,一個是釋迦牟尼佛勸他父親念佛求生淨土,一個是十心向往,命終一定往生淨土;這就是《寶積經》裡面所講的意思。
疏【至如華嚴圓義相通,已見前文,念佛之義,不可勝舉,如上且就一經大旨而言。泛論經義,則維摩丈室,容八萬四千師子之座。今此淨土,十方往生,猶如雨點,皆生七寶池中,曾無窄隘,即淨名義。】
『一經大旨』就是講念佛往生。這是說什麼?《華嚴經》,那麼大的一部經教我們什麼?就是教我們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華嚴》從頭到尾仔細看過,你就曉得成佛難,不容易!那個境界是我們一生做不到的,理論、方法都不是我們一生能辦得到的;可是最後一招,教我們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地方大師舉出來是教我們「十心向往」,而《華嚴經》上是以「十大願王」,那是法身大士所修的,他們也是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信願持名。他們為什麼有那麼高的地位?因為他們修十大願王。如果我們也能修十大願王,給諸位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品位必定增高。所以這是自己一定要去做的,把我們思想、觀念、行為,依這十大綱領來修學。
「禮敬諸佛」,修恭敬。《無量壽經》裡面說「皆遵普賢之德」,普賢之德就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無量壽會上那些菩薩們,統統都是學普賢菩薩,都是修十大願王。由此可知,十大願王與念佛的重要性。我們業障深重,有些同修自己也曉得,怎樣懺除業障?依照十大願王就懺除業障了。一定要改習氣、要改心理,這樣才行。心改了,行為自自然然就變了。心沒改,在行為上改很困難;內心改過了,行為自自然然就變化了。譬如我們講恭敬,我們對一個人的恭敬,沒有真正恭敬心,什麼樣的禮節都是裝模作樣,不是從內心發出來的。如果從內心發出來,這個人沒念過書、沒有學過禮節,他自自然然表現的就很恭敬。我是過去見過很多!
我三十八年到台灣來,三十九年我就跟老總統,我的辦公室跟他是隔壁。我看得太多了,以後我一學佛,恍然大悟!我們如果每個人都有對總統的那種恭敬心,禮敬諸佛就圓滿了。我們的辦公室是日本式的地板房子,每個人走到總統辦公室這個範圍都輕輕的,都不敢有聲音,小心謹慎從那裡通過。見了面點點頭,說話都不敢大聲,他自然流露出來的恭敬,誰教他?沒人教他。所以,那個心自然就影響行為,從外表能看到他真正的恭敬心。我們能有這樣的心來學佛就能成功,禮敬諸佛這一條就能修得圓滿。我們今天這一條太缺乏,所以這一句佛號念不好;有障礙,怎麼會念得好?
「稱讚如來」。中國古人教我們隱惡揚善,看到眾生好的這一面,我們要讚歎他、鼓勵他;見到他惡的那一面,不說他,讓他自己去反省,自己去懺悔。這是養我們自己的厚道。所以責備一個人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沒有深厚的關係,人家看到你過失,不會跟你講的。你有過失,誰說你?你的父母說你,你的老師說你,老師有義務要教導你;還有你最好的朋友,規過勸善。沒有這樣的交情,沒有這樣親密的關係,你為非作歹,人家才不說話!章太炎在世的時候,被袁世凱關在監牢關了一個多月。為什麼被袁世凱關?章太炎不罵袁世凱。袁世凱就是希望章太炎罵他幾句,不肯罵,就為這個把他關起來了。諸位要曉得,他們也是很好的朋友,不罵他意思就是「這個人完了」,不值得罵!罵的資格都沒有了。值得罵,換句話講,這個人還有救!罵都不罵他了,這個人沒救了。罵是什麼?看得起他,還想幫他一把忙。
老師對學生也是如此。我們在台中親近李老師的時候,有的學生,老師看到他的時候很凶,對待他從來沒有笑臉,不是罵就是打,這個學生是被老師看重。至於另外有些學生,老師見面很客氣,像對待客人一樣,見到他的過失絕對不提一句,這是放棄了,沒有法子教。不是老師不慈悲,老師為什麼放棄?一說他,他就頂嘴,不服氣,要跟你辯論,算了,從此以後不教了。他不知道反省、不知道檢點,自以為是。我們同學當中有不少是這樣的人,老師捨棄的;天天有罵、有教訓的,這是老師最愛護的。
「供養」,這個意義非常廣,特別著重在法供養,就是把佛法介紹給人,勉勵大家來共修。我們這次佛七之後,我是有一個構想提出來給館長研究,看看能不能行得通。我們可以組成幾個念佛班,把念佛的風氣好好的推動。組織念佛班的時候,我們這個道場是專修淨土,專講淨土的經典,希望每位同修把念佛儀規統統學會,每個人都能敲打法器,每個人都能領眾,這個道場必定興旺。人多了,我們地方小,輪班念佛。我們先成立十個班,以後打佛七,每個班輪流主辦。以後人多了,有這個力量,我們這個道場就可以擴大,能有一個講堂,一個念佛堂,就不需要天天搬桌子,念佛堂裡念佛,講堂裡聽經,這方便多了。所以樣樣都要學,尤其是念佛的法器簡單,不麻煩。
依照十大願王修學,這就是《華嚴經》修行重要的原則。我們待人接物念念不忘這十願,這十願就是我們生活的綱領,我們這一生待人接物依照這十條教訓來做。所以《華嚴經》的經義與我們這個經的經義是相通的。諸位將來在《無量壽經》裡面看得更清楚更明白。『念佛之義,不可勝舉』,太多太多了,真是千經萬論,處處指歸。
『泛論經義,則維摩丈室』,這是《維摩經》。《無量壽經》裡面賢護等十六位居士是等覺菩薩,維摩居士是佛。佛當年在世,這個世間是兩尊佛,一個是出家佛,一個是在家佛。這樣彼此合作來教化眾生,地位是平等的。出家的比丘,像舍利弗、目犍連,都是受具足戒的大比丘,見到維摩頂禮三拜,右繞三匝。
民國初年,歐陽竟無辦了一個支那內學院,出了不少人才,太虛大師是旁聽生,梁啟超是裡面的學生。民國初年許多佛學界的大居士、大德都是那裡畢業的。內學院院訓寫得很清楚,引經據典給大家說出來,佛門裡面是「老師第一大」,因為佛法確實是佛陀教育,教育是老師第一大。老師,不一定是出家、在家,只要他是老師,那就是第一大。維摩是老師,所以出家人見他跟見佛沒有兩樣,你要尊師重道。佛陀在世的時候,就已經把這個例子顯示給我們看了。歷代也是如此。玄奘大師在印度求學,兩個老師,一個在家人,一個出家人,出家的是戒賢論師,那爛陀寺的住持,在家的是勝軍居士,他對待兩個老師的恭敬禮節決定沒有兩樣。不能說你是出家人,他是在家居士,可以輕慢一點。
居士升座講經,出家人去的時候要禮拜,如果不拜,那是過失,因為他升座是代佛說法,升座就是老師的地位。你不是升座的時候,我們在一起,我是出家,你是在家,有的時候你禮拜,我不客氣的話,我也受了禮。你升座的時候,我不敢;你教學的時候,我決定不敢;你直接指導我的時候,那平時我也不敢。譬如我在台中跟李老師,我的佛法是他教的,我跟他十年。平時我也不敢接受他頂禮,這決定不敢的。他不讓我們頂禮禮拜,那是他客氣!應當我們見他都要頂禮,這才是對的。他客氣,那就另當別論。但是升座講經的時候一定要拜。現在有一些人把這個事情忘掉了,以為一出家,大袖子衣服一穿,就應該接受一切人禮拜,這個觀念完全錯誤了。
經上說,維摩長者從須彌燈王佛那個地方借了「三萬二千師子座」,因為他說法,說法十方有許許多多菩薩都來聽,他那個房間沒座位。他房間多大?丈室,一丈,方形的。他到須彌燈佛那裡借三萬二千個師子座,每一個師子座都是八萬四千由旬高,擺在他那個丈室裡面,房間不擁擠,這是神通,師子座沒縮小,他的房間沒有擴大;這是《華嚴》上的境界,所謂「芥子納須彌」,現出這個境界,這是不思議的境界。
『今此淨土,十方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到底多大?十方無量無邊世界那麼多人都去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容納得下嗎?這是舉出維摩長者的丈室能容三萬二千師子座,他的神力不思議,決定不是我們凡夫能想像得到的,這真正不思議。西方極樂世界七寶池那個容量是無量無邊,跟維摩長者的丈室同樣一個意義,『即淨名義』,是這麼一樁事情。
疏【如來神力品,釋迦與十方諸佛,同出廣長舌相,乃至梵天,為讚歎法華故,今此六方讚歎亦復如是,即法華義。】
這是再舉出《法華經》上「如來神力品」,這是與《法華》這個經義相通,哪一點相通?十方諸佛讚歎。《法華經》裡頭十方諸佛讚歎,這部經十方諸佛也讚歎,我們在經裡面非常明顯的看出來。
疏【略舉少分,通諸大乘,餘不繁敘。】
這是總結,舉出幾樣,其餘若一樁一樁舉,太多了,舉不盡!凡是講到淨土經論的,古人編了一個目錄,哪一個經裡面講到淨土的,勸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有好幾百種。你才曉得古人講「千經萬論,處處指歸」,這個話不是隨便說的,才知道這個法門的殊勝。這只有一個目的,勸我們死心塌地念佛,以最短的時間取得最高的成就。
疏【又起信因緣分。】
『起信』就是《大乘起信論》,一共分五分,就是五章,「因緣」是第一章。
疏【疏。明信位初心有四種機:以禮懺滅罪被初機,以修習止觀被中機,以求生淨土被上機。】
「被」就是加被的意思。《起信論》也是提倡淨土的,勸我們往生西方淨土,這幾句話也很重要。『信位初心』,信位是十信位,十信位裡面的初信位,初信位有四種不同的根機,這就講上中下。《起信論》裡面,第五條講「為示方便,消惡業障,善護其心,遠離痴慢出邪網故」。這是教給我們一個方便修學的方法,目的是消業障、護道心,必須遠離愚痴、驕慢、邪見,這個很重要。假如我們愚痴、驕慢、邪見不能捨離,那就沒有法子。這一類的眾生,在佛門裡面講,根器沒有熟,這一生不能成就。只能說在一起修習幫他種一點善根而已,他這一生不能成就。什麼是根熟的眾生?《起信論》的標準,根熟的眾生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就。
邪正、真妄、是非、利害分不清楚,這是愚痴。哪是正法,哪是邪法,你要能搞得清清楚楚的。愚痴就是沒智慧。驕慢是驕傲、傲慢,這個病人人都有,是與生俱來,不要學的,自自然然就有。《禮記》裡面,孔老夫子說:傲不可長。一切眾生哪個不驕傲!連那個要飯的,看到有錢的人坐汽車從旁邊過,他還在那哼一聲:有什麼了不起,不過有幾個臭銅錢而已。他還覺得自己不得了!所以傲慢是與生俱來的,這是大煩惱。貪瞋痴底下就是慢,所以一定要斷。佛法裡面第一個提出「禮敬諸佛」就是對治驕慢的,這是很大的煩惱,不去掉的話,對我們修行決定障礙。你能離開愚痴、驕慢、邪見,業障就能消除,道心就能堅固。這是《起信論》教給我們修學的原則。
第六「為示修習止觀,對治凡夫二乘心過故」,這就是開導教我們修行修止觀。我們今天要不要用《起信論》這個方法?不需要,念佛就是修止觀。念佛怎麼是止觀?念佛的時候,把所有一切妄念都止住了,止就是息掉、止住,那就是修「止」,這一句阿彌陀佛字字分明清清楚楚,那就是「觀」。所以你不要惹麻煩,你學《法華》,用不著去搞摩訶止觀,小止觀、大止觀都不必搞。你去念《起信論》,也不用學止觀。就一句阿彌陀佛,止觀都具足了,比那個方法容易,而且省事,還有力量,這個效果力量決不在摩訶止觀之下,用這個方法來修學。
第七,「為示專念方便」。念佛,這是講到上根的人。對下根的人,可以教他懺悔,這個消業障、護道心,這是禮懺滅罪;中等的修止觀,幫助他修定;上等根機的人,教他念佛。《起信論》裡面,上根教念佛,念佛是專念方便。「生於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所以是千真萬確的話。這個法門是所有法門裡面的第一法門,這是梅光羲居士在《無量壽經》序文裡面講的。如果不是在念佛法門真正有心得的人,他不知道這個法門的微妙;不是真正通達教海的人,不知道這個經的殊勝。你真通達教海,一切經論都涉獵過,你有能力比較,你見得多!古人所謂:不怕不識貨,只怕貨比貨。你把《大藏經》展開,你統統比較,統統看完之後,才曉得這個最好!所以我過去講席當中常說,如果這一切經擺在面前只准選一部,我決定選《阿彌陀經》,夠了,還可以再選一部,那我選《華嚴經》。這就是《華嚴經》是其次的,《彌陀經》第一,非常的要緊。
古來這些大德,凡是歸到淨土的,都是走了很多冤枉路的。一下就去淨土的,我還沒聽說一個,都是繞好大圈圈,最後歸到淨土,連印光大師都是的。印光大師是當代淨土宗祖師,他也不是一學佛就選淨土,他也是學很多東西最後歸到淨土的。他在普陀山藏經樓三十年,管圖書館,看了三十年的經,所以他的《文鈔》內容博大精深,世出世間法統統都有。寺院裡藏經樓書籍非常完備,除了佛經,也有世間典籍。印祖在那裡三十年,世出世間法他念通了,所以他才死心塌地念佛。
疏【初謂業障眾生,中謂凡夫二乘,則知淨土是大乘菩薩所修矣。】
馬鳴菩薩造《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本人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以後龍樹菩薩也是求生西方世界的。從論裡頭非常明顯的看出來,所謂「初機」就是業障深重的人,要從禮懺滅罪下手。要是一開頭叫他念佛,雖然在淨土裡面下這個種子,但是他有障礙,他這個佛號念不好。所以一定要禮懺滅罪,先排除自己菩薩道上的障礙,然後你才能走得通。
中等根機就是『凡夫二乘』,業障雖然是輕一點,他要修定,把心定下來,然後才能辦道。心定很重要,世出世間法都要有定功,定功就是俗話講的專心、專一。你要是專一,無論什麼事情都可以成就;怕的是三心二意,那就很難了,一定要專攻一門。上等根機的人,這就是一心念佛求生淨土。所以淨土就是大乘菩薩所修的。
疏【義理所該,總結上文。】
這是解釋前面序文裡面的話。
疏【愆尤者,輕毀此經,即輕毀大乘,獲罪無量故。】
前面序文特別警惕我們,「不應視同淺近,自取愆尤」,那是自己造罪過了。所以要曉得這部經在整個佛法所佔的分量,一切諸佛以此教化眾生,它的重要性我們要明瞭。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有幸遇到這個法門,有幸能夠理解這個法門,真正認識這個法門,這是不可思議的善根福德因緣。希望大家要珍惜,不要空過這一生。修行愈快愈好,不要等待,這點很重要。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這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