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一二九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129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二八三頁:
鈔【三苦者,一、苦苦,謂受有漏身,已名為苦,更加種種逼惱,則苦而復苦也,是為欲界苦。】
四諦裡面解釋苦集滅道,先說『三苦』,這是世尊將三界之內的苦報歸納為三大類,在欲界裡面這三種統統都有,所謂「苦苦、壞苦、行苦」,這三類苦統統具足。這解釋很簡單,但是非常扼要。我們在三界得的果報,當然最重要的就是身體,這個身體是『有漏之身』,什麼叫「漏」?這是佛學裡面一個術語,就是煩惱的代名詞。換句話說,你有身就有煩惱,有身體就有痛苦。中國道家老莊他能體會到這一層,說:吾有大患,為吾有身。我有最大的憂患是什麼?有身體,有身體就有憂患。可見得佛教沒傳到中國來,中國的古聖先賢也覺察到這個問題。「漏」是個比喻,譬如一個茶杯,這個杯子如果有破損,盛水它就漏失掉了。佛將身體比喻為不健全的法器,縱然我們天天修積功德,都漏失了。
佛在經上常講「火燒功德林」,這是大家都要記住的,你一發脾氣,你的功德就燒掉了。所以你要想想,你到底修積多少功德?你想想從什麼時候沒發脾氣到現在。如果你在臨命終時那一剎那還發一次脾氣,那什麼都完了,那火燒功德林!所以修行人最怕的就是瞋恚,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所有一切障礙統統都來了,業障都現前了。可是幾個人能不發脾氣?從這上來看,所謂「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為什麼?這一發脾氣就不行了,就成了障礙。所以念佛人真正覺悟之後,這個世間一切人事隨他去!他好也好、壞也好,反正與我不相干。我勸告他,他聽,那就勸他,他不聽就算了,就不必再理會了,要保持自己的身心清淨。經上常講「積功累德」,你那個功德才能夠累積。
我過去有一個朋友,他年輕的時候得肺病,不能生氣,一生氣這病就要發作,所以他一生當中保持著不發脾氣,為什麼?我沒有能力發脾氣。這個到最後對他修行確實有很大的幫助,以後他學佛了。雖然這早年死,可是他那個死實在也不簡單,他是抱了一身的重病,自己一個人坐巴士到榮民醫院去掛急診,急診掛號之後,到急診室不到半個小時他走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很不容易的一樁事情。
所以我們這個身,換句話說,有感情,感情就是煩惱,就是有漏,這個已經很苦了。換句話說,沒有辦法積功累德,這已相當苦,再加上『種種逼惱』,種種逼惱就是後面講的八苦,苦苦細說是八大類: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這八大類在欲界的眾生可以說是每個人都要受的,沒有一個人能逃得過。這是第一類,欲界苦。
鈔【二、壞苦,謂當樂壞時,不勝憂惱也,是為色界苦。】
欲界裡面雖然它也有六層天,天福也很大,壽命也相當長,可是只要在欲界,這八苦就不能避免。到色界天,換句話說,他如果沒有一點功德到不了色界天。我們看看大乘經論裡面所說的,色界、無色界天人,見思煩惱裡面他沒有瞋恚,這是值得我們深深反省的。你要是有瞋恚的心,你修得再好,你去不了色界天,色界天都去不了,何況其餘?換句話說,你道業不能成就。由此可知,瞋恚的煩惱實在是非常之重,一定要戒除。生到色界要靠禪定,四禪八定,這四種禪定,從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禪定修成功還要修四無量心慈悲喜捨,修這四無量心才能生色界十八層天。這十八層也就看個人的功夫,看你禪定的功夫。四無量心的淺深所生的天不一樣,色界天人沒有八苦,他是化生,所以他沒有生老病死,他也沒有求不得,也沒有怨憎會、愛別離,他沒有這些,所以很自在。雖然很自在,但是壽命還是有限,壽命到的時候還有死,還要往下墮落,這個時候他感覺得苦了。平常他不感覺得,到他定功將要失去的時候,將要往下墮落的時候,這時候開始受到苦了,這叫『壞苦』。
鈔【三、行苦,此苦處中,即不苦不樂,念念遷流也,是為無色界苦。】
『不苦不樂』,是對三苦、三種受來說的,苦苦對苦受,壞苦是對樂受而產生的,『行苦』是對不苦不樂。不苦不樂好,這個心平靜非常之好,那為什麼他覺得苦?就是這個境界不能永遠保留,慢慢會失掉,於是他感覺到痛苦。無色界天人壽命最長是八萬大劫,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命八萬大劫!八萬大劫雖然相當長,總有盡頭,到時候還是要墮落。他不能常住在這個境界裡面,這叫『行苦』。這三種苦,分別說這三界。
鈔【又欲界具三。】
『欲界』三種苦都有。
鈔【色兼後二。】
色界有壞苦、行苦;無色界只有行苦,他連壞苦都沒有,為什麼?因為他沒有身。無色界天人不要身體,所以他沒有色相,拿現在的話來講,所謂靈界,他沒有身體,這是三界之內高級的凡夫,還是凡夫!這是聰明智慧最高的,連身體都不要,得自在!有身體就有拘束,就不自在;沒有身體才真正自在,但是他有行苦。
苦苦,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冤家對頭不想跟他在一起沒辦法,搞到一家來了,離也離不開,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這是非常粗而明顯的苦報。壞苦,我們舉個比喻,好比現在做官的,這一升遷喜事臨門,快樂!到哪天下台就苦了,一下台是門可羅雀,什麼親戚朋友都不來了,可見得人情之薄,他立刻就感覺到在台上跟下台完全不一樣,壞苦!
行苦,最明顯的一個例子,我們青春不能永駐,每個人都想年年十八,做不到!這個老不是十年十年的老,不是的,也不是一年一年的老,一天比一天老,這個沒法子,誰都留不住!實實在在說起來,這大家要覺悟的,人生在世界上沒有意義,從你出生的那一天,只有一個目標、一個方向,往那裡去?往墳墓裡去,天天精進,一分一秒都不肯留,都不肯停一下,你想想看有什麼意思?世間人雖然講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在佛法裡面講都是虛妄的,為什麼?世界有成住壞空,什麼都留不住。正是經論所說: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何必造罪業?你能帶得去的,就是你少造的業果,你造的善業則有善報,你造的惡業則有惡報,這個決定不能避免的。真正覺悟的人,他明白了,佛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不容易,得人身最可貴的就是聞佛法,佛法給我們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明白了,我們就曉得我們應該怎麼做法,眼前如何來過生活,如何處事待人接物,就明白了,從今而後決定不造惡業。
佛法裡面第一殊勝的佛法就是念佛求生淨土,這個法門太殊勝了。這樣希有殊勝的法門,很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不但世間人不知道,就是久修佛法之人,出家在家的這些大德,真正明瞭也不多!古人見到這個事相,也非常的感嘆!蓮池大師辛辛苦苦為《彌陀經》寫這麼一部偉大的註解,目的就是叫我們相信這個法門,依照這個法門來修學,這於淨土教有莫大的功勳。但是蓮池大師是明朝末年的人,這個文字是文言文,現在人不念文言文了,這個很可惜!
文言文將來漸漸的就失傳,這是我們整個民族的不幸。我覺得祖先留給我們最大的遺產、最豐富的寶藏就是文言文,這是全世界任何國家民族所沒有的,這個發明真正了不起!老祖先們知道言語文字會隨著時代改變,如果將當時那些人的智慧、見識要留傳給後人作參考,用什麼方法才能保存,叫後人見到之後就如同當面談話一樣,這才發明文言文。語言可以隨時變,文言永遠不變。
我們今天念孔子的書,就跟朋友寫信往來一樣,雖然念二千多年以前的書籍,還是跟對面談話一樣,不至於錯解意思,這就是文言文的好處。我們看其他國家的古文,二千年以前的那些文字,都得要考古學家、專門的人才,才能辨識,沒有像中國人這麼便利。這是中國祖先替後世子孫想得太周到,全世界所沒有的。我們今天如果把文言文丟棄,怎能對得起祖先?這幾千年,這是聖賢人他們的思想、見解、智慧,如果我們能通達文言文,這個寶藏是屬於我們自己的,確實增長學問、增長見識。
文言文的修學實在講沒有祕訣,自古以來只有一個方法:就是背誦。過去李老師在台中教學,他老人家告訴我們:「你能背誦五十篇《古文觀止》,你就有能力閱讀文言文;能背誦一百篇文言文,你就可以寫文言文了。」可見得咱們中國自古以來,小學教育教什麼?背書,背書的好處就在此地,打下文言文的基礎。民國初年,十一、二歲小孩寫的文言文的文章,都寫得非常好,現在大學中文系的學生寫不出來。
我記得有一次在大專講座,我把民國初年小學生的模範作文,影印幾篇貼在這個地方給大學生們看看。他為什麼寫得這麼好?背古文背得多!現在人不肯背書,一聽到背書就頭痛,這個沒法子,一定要背書。我們現在鼓勵學佛的同修要注重文言文,為什麼?所有的經典都是文言文寫的。如果我們偷懶,不想看文言文,看現代人把經典用白話文翻出來的,那個白話文翻的經典錯誤百出,絕對不是原來的意思。所以你要想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這個工具自己必須要得到。
那我們要不要再去背古文?我覺得沒有必要,經典都是古文,背經典就好!尤其是《無量壽經》,這分量不長不短,一共只有四十八篇、四十八章,李老師定的標準是五十篇,這有四十八篇,非常接近了,能把《無量壽經》從頭到尾背過,你的文言文沒有問題了。因為《無量壽經》裡面的文字是標準的漢文,它是漢唐時代所翻譯的。文言文也學好了,經也學好了,而且是佛經裡面的第一經,這個功德利益真正是不可思議。這是我們值得注意的,要大力去宣揚的,普遍的勸導一切人,尤其是《無量壽經》的經本,我們要努力來流通。下面講西方極樂世界:
鈔【而彼國離欲清淨,則無苦苦。】
這是講西方極樂世界,『苦苦』裡面所講的八種苦,在西方世界沒有。西方世界蓮華化生,沒有生苦;西方世界的人個個都是清虛之身、無極之體,沒有老苦,那個地方人不老的,容貌永遠是一樣的。我們真正想長生不老,那你就求西方淨土。
佛門裡頭,這淨土宗有一位大德,曇鸞,北魏時候的人,這個人原來是道士,他所追求的就是長生不老。有一天遇到一位印度的法師,到中國來弘揚佛法的,就問他:佛門裡面有沒有長生不老的方法?他說:要想真正長生不老,只有佛門才有!天上雖然長壽,壽命雖然很長,最後還要死!非想非非想天壽命八萬大劫,八萬大劫到了呢?可見得並不是真正的長生不老。真正的長生不老,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這個人善根非常深厚,聽了之後立刻就接納,他就捨道教皈依淨土,專修淨土法門。他著有《安樂集》、《往生論註》。後人尊稱他為「神鸞」,這是一個真正修長生不老的,他真得到了。所以,那個世界沒有生老病死。
那個世界是平等的法界,沒有愛別離,也沒有怨憎會。像這些地方,我們讀經總得要留意,我們在這個世間,看這個人喜歡,看那個人討厭,這個心態要不得,為什麼?是你往生淨土的障礙。你討厭的那個人,他天天在念佛,如果將來到西方極樂世界見了面還要吵一架,哪有這種道理?這一吵架,兩個人都趕出去!平時我們就要認真的修養,把喜愛、厭惡的心降到最低的程度,對我們自己往生才不至於產生障礙。這個事情看起來好像是小事,實在講很嚴重,許許多多一生念佛的人就為這個小事而耽誤了,心不平等。
西方世界一切是變化所作,沒有求不得苦,一切都能滿足你自己的願望,所謂「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念頭才一動,你想要的東西都在你面前,不要了,不要也沒有垃圾,不要就化為沒有了,這個好!我們現在不要了,不要也麻煩,垃圾很難處理。這個道理,現在科學家懂得,什麼道理?能與質的轉變,需要的時候,把能量變成物質,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要,這物質立刻變成能量,沒有了,真是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這個好處是我們天天都在想,想不到的!西方極樂世界統統都有。
鈔【依正常然,則無壞苦。】
大經裡面說得尤其是透徹,依報正報永遠不衰、不退、不變,這真正是長生不老的一個世界。
鈔【超過三界,則無行苦。】
西方極樂世界,大經上跟我們講得很清楚,超過一切諸佛的世界,一切諸佛世界都不能跟它相比的,所以叫做極樂。就是因為它沒有這三苦,這才稱它為極樂世界。
鈔【八苦者,生居胎獄。】
這是講生苦。佛在經上講得很細,他說我們人來投胎的時候,在母親胎胞裡面十個月,這十個月的感受就像在地獄一樣,真是度日如年!母親喝一杯熱水就像在八熱地獄,喝一杯涼水就像在八寒地獄。佛把這個痛苦形容在『胎獄』,地獄是最苦的地方。我們看起來十個月不算長,他的感受不得了,他感受時間太長了。這是說生居胎獄。這一出生,他這身體接觸外面境界,那種感受,佛經形容「冷風觸身與地獄無異」,好像利刀割肉一樣,所以他一出來就哭,那個哭是他太痛苦了,他沒辦法忍受。如果出生要是很樂的話,不苦的話,那小孩生下來不應該哭,他快樂的時候他會笑!你們有沒有看到小孩生下來笑咪咪的?這就證明佛講的話沒錯,生確確實實是苦。
鈔【老厭龍鍾。】
這是老苦。我們能見得到,現在自己雖然沒老,看到這些老人的苦處,自己要有警覺,為什麼?我們自己將來也有那一天。如果你不想老,那只好短命了,你又不喜歡短命,那你怎能不老?決定要承受老苦。老的時候有福,是真正有福報;年輕人有福,不算是福報。
我的父親有一個同學,年輕的時候,在抗戰期間他是將軍,做過軍長、總司令,那是一呼百應。大陸那個時候的軍長,不得了!不像現在做官不值錢。那個權威很大,家裡幾十個傭人。年紀大的時候,到台灣來,退役了。他那時七十多歲,家裡只有他跟太太兩個人,自己每天要拿著籃子出去買菜,我看了搖頭,跟過去他的生活真是天壤之別!燒飯自己來燒,我看到都很難過。
那時候我剛出家沒多久,我去看他,我勸他學佛。他說:學佛是好!我現在經營一個農場,把這個事情搞完之後,我再好好的學佛。一個人,沒有兒女,年歲那麼大了,他還不肯放下,還不肯念佛,去搞農場,沒搞幾年我聽說他死了,真是可惜!這個人漢學底子好,字也寫得非常漂亮。可惜就是福報中年享盡,有地位、有財富、有權勢的時候不肯再修福,所以福報盡了,到晚年的時候這樣苦。像這樣的情形我看到很多。
所以要覺悟,年輕有福不是福,年輕有福不要去享福,把你的福報統統拿去培福、拿去修福。我福報不享,雖然來了,我不接受!不接受,不會丟掉的,永遠還存在那裡,到晚年的時候我再來享受,這是真正的福報。年輕有體力,受點苦算不了什麼,年歲大了承受不了,年輕的時候不必別人伺候,樣樣自己來,行!年歲大了,體力衰了,有人來照顧這是福報!所以要懂得修福。
尤其是我們見到年老的人,不要嫌棄他,你要嫌棄老人,將來你老了,年輕人嫌棄你,為什麼?因果報應!我們對老人能尊重、能愛護,隨時隨地能幫助他,你年老的時候,也有一批年輕人會來照顧你,你種什麼樣的因,將來就有什麼樣的果報,真的是因緣果報絲毫不爽。我們在這個世間免不了老苦,就要替老的時候做打算,換句話說,盡量減低我們的老苦,方法是我們今天能尊敬老人、幫助老人,能多多的去修福,不要享福。
鈔【病受痛疴。】
這是病苦。我想人人都生過病,都有經驗,這個不用多說。今天的社會,奇奇怪怪的病特別多,我們要小心謹慎。古人所謂「禍從口出,病從口入」,因此我們飲食起居要有規律,要講求衛生,非不得已不要到外面去吃東西。李老師在晚年的時候,我去看他,每一次看他,他都勸我不要到外面吃東西。因為他自己得病的原因是飲食中毒,所以他警告我們,現代人生活在這個世間很可憐,三餐所吃的都是毒。他說我們簡直不是在吃飯,叫服毒,一天要服三次毒,這個人身體怎麼會不生病?他講了,那個肉食裡面不知道打什麼針,那是毒!這些豬牛雞鴨都不是正常生長。像這雞從出生一直到被殺的時候,統統關在籠子裡,等於牠一生都在監牢獄裡坐監,牠內心那個怨氣出不來,這就有毒。從前那個雞是放在外面自自然然生長,只有被殺的時候牠那個瞋恨才會生起來,平常沒有!現在這雞鴨一天到晚怨氣沖天,你吃牠哪有不中毒的道理?豬打針,牛也打針。到最後,李老師連牛奶都不敢吃,牛是被打針的,奶也有毒。
他說:蔬菜總是好一點,但是農藥太多,吃蔬菜就是吃農藥,米裡頭有化學物摻在裡面,讓米白一點,樣子好看一點。他說:吃的東西沒有一樣是乾淨的。實在講,李老師並沒有什麼病,他什麼都不敢吃,最後餓死了,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他的確是餓死的。
在飲食起居來說,中國不如外國,這是真的。外國的蔬菜雖然有農藥,但是他們政府非常負責任,如果這個農藥分量對人體有害,決定禁止。中國的殺蟲劑,一噴蟑螂馬上就死,這分量多重!外國我也曾經買過,也去噴蟑螂,半天都不死,噴了好久,看牠昏過去了,再過一、二個小時,牠翻過身跑掉了。你就曉得,他們這些殺蟲劑無害於人體的健康,他們的衛生當局、政府限制得很嚴格。所以在這點我們不如外國人。這講病,現在奇奇怪怪的病太多了。有一些人感染,實在講公共的茶杯、毛巾這些東西最好不要用,一定要講求衛生,減少疾病。
鈔【死悲分散。】
這是死苦。我們現在雖然還沒死,死是什麼味道沒嘗到,可是看看許多那死的人,你看他的樣子,他死的時候那個相貌不好看,才曉得他的確有痛苦。這些統統是不能避免的。
鈔【愛則欲合偏離。】
這是愛別離苦。你喜歡的人不能常常跟你在一起,你喜歡的物也不能常常在一起,愛別離。
鈔【冤則欲逃偏遇。】
這是怨憎會苦。『冤』是冤家債主,不想跟他一起,偏偏遇在一塊。冤從哪裡來的?冤從愛來的,愛過頭就變成冤家對頭。所以愛是假的,冤是真的。我們看到許多冤家對頭,你去問問最初他們剛剛認識的時候都是好朋友,如果一開始就是冤家對頭,他就不會在一起了。最先好得不得了,到最後變成冤家對頭,死對頭。這個冤家生生世世都逃不掉的,所以佛教給我們「冤家宜解不宜結」,不要跟任何人結怨,不但大的怨不能結,小小的不高興,心裡上不高興都不可以有,為什麼?有小怨就慢慢結成大怨,這是要警惕的。
眾生修行為什麼不能證果?為什麼不能超越三界?就是你冤家債主太多了,他不讓你走!你想走,他說:你欠我的命還沒還,你欠我的債還沒搞清楚,你就想走,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我們在歷史上看到安世高,那是真正得道的高僧,他在中國還過兩次命債,前世誤殺別人,今世到這裡來還債。真正得道的人他曉得,這命債非還不可,不還,那生生世世沒完沒了。由此可知,結怨之可怕。所以不要跟人家結冤仇。
也不要跟人家恩愛纏綿,用不著,為什麼?都是假的,不是真的。這個世間人與人在一起,說老實話沒有愛,愛是假的,不是真的。你要認為真正是有愛,那真是愚痴。怎麼曉得是假的?他那個愛會變!今天愛了,明天就不愛了,今天愛得不得了,兩個人結婚了;過兩天離婚了,對簿公堂離婚了。可見得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佛告訴我們,沒有證得阿羅漢以前,不要相信自己的意思,自己的意思都不能相信,怎麼能相信別人?自己意思真的不能相信,它千變萬化!
所以佛法講修行,第一個要我們發菩提心,菩提心是真心,真誠之心永遠不變。凡是會變的心,這個心是假的。所以世間人沒有真心、沒有誠意,都是虛情假意。你要是看穿、看明白了,虛情假意,我們也跟他虛情假意一下就好了,何必認真!你什麼煩惱都沒有了。明明曉得這些人都是虛情假意,你要樣樣當真,那你這個苦吃不盡!太苦了。
講真正的愛,在佛法裡面叫做慈悲,慈悲是真正的愛,永遠不變的愛叫慈悲,它是從真誠心裡面生起的。所謂「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佛菩薩度眾生,這個眾生無論在哪一道,無論在什麼情況之下,佛眼看得清清楚楚。你起心動念,他也知道得清清楚楚。什麼時候你真正覺悟了,真正需要佛菩薩幫忙,他就來了,感應道交,絕對不會空過。我們今天要求佛菩薩來度我們,佛菩薩來不來?不來。為什麼不來?佛菩薩看得很清楚,假的,口是心非。你說我想往生了,你這是假話,佛菩薩真的來接你往生了,「不行!我不能死」,他又不肯去了,可見得不是真的。你要發的是真實心,佛菩薩就來了。所以我們起心動念人家知道,甚至於我們自己都不曉得,我們自己以為我們意很誠,真心,佛菩薩知道你假的,所以他不來。不是佛菩薩不應,而是我們用虛偽的心去求感,真實心才會感應道交。
這是講怨憎會苦,不要跟任何人結冤仇!我們自己在這世間時間不長,縱然活到一百年,實在講也是一剎那就過去了。我到台灣來四十年,想想四十年前的事情就像昨天一樣,不知不覺四十年了。還能有四十年嗎?不可能了。光陰太短促,凡事忍耐一點就好,不要去認真、不要去計較。別人給我們說什麼話,不要以為那是真的,姑妄言之,姑妄聽之,大家都好!不要認真。這是不跟眾生結冤仇。
鈔【求則欲得偏失。】
這是「求不得」苦。人在世間富貴窮通都有一定的,俗話說「人有命運」,這是不假。在你一生當中,命相家常常講,人的命運五年一轉,你一生當中必定有最高峰的五年,就是你的命運最好的時候,五年;一生當中也有最壞的五年。這個高峰在前在後不一定,每個人不相同。如果我們這個高峰是在少年、中年,這個不好;我們覺悟的話,我們不享受,把它留在晚年,這是最聰明的。
求,決定是求不到的,人發財,縱然是發橫財,說老實話,發橫財也是你命裡頭有的,你命裡頭沒有,橫財也發不到。譬如強盜去搶劫,有人搶到了,實在講他命裡該有的,有的做強盜搶不到,不但搶不到還要去坐牢,命裡頭沒有!真正懂得這個道理,古人講: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他去強求!如果強求能強求得到,我看諸佛菩薩都拜你做老師了,為什麼?他做不到!所以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家真正懂得因果報應的道理,我們心就安了,心安理得。我們貧賤能夠安於貧賤,富貴能夠安於富貴。所以中國幾千年來,雖然貧富不均,這個社會上相安無事,道理在哪裡?就是接受儒家跟佛家的教化,大家都懂得因果報應。我貧賤,我曉得我前生沒修福,對於富貴人不羨慕、不嫉妒,為什麼?他富貴應該的,他前生種福,他應當享受,我前生沒種福。我要享富貴,我這一生多種福多修福!懂得這個道理,所以社會能長治久安。這就是說明所求是得不到的,命裡面沒有,決定得不到。
這一條如果我們讀《了凡四訓》,對這個道理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凡先生遇到一個高明的人,算命的先生,他把他的命一算就斷定他的終身,從他出生一直到哪一天死,哪一天什麼時辰死都把他算定。每一年,他這個升遷,財富的收入,數字都給他斷定,一點都沒有差錯,所以他真的死心塌地相信了。從此之後,他就沒有妄念了,為什麼?曉得我到明年該升官,到明年什麼時候一定升,明年我的薪水要加多少,到時候一定加,我要想求也求不到,再想求多一點求不到,那就不要想了、也不要求了,安分守己。
他跟雲谷和尚兩個人在禪堂裡坐了三天三夜,沒有動一個念頭,雲谷禪師下了座跟他講,他說:你很了不起!三天三夜坐在這個地方不起一個妄念,這不是一個普通人能做到的。就問他修行多久了,他說:我哪有什麼功夫!我的命被人算定了,我起妄念也沒有用,所以乾脆就不要起妄念了。雲谷禪師聽這個話哈哈一笑:我原來以為你是聖人,結果哪裡曉得你還是凡夫!這個凡夫,我們稱之為標準的凡夫,像我們都不夠標準。他是個標準的凡夫,他相信命運,「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所以他心安,他沒有妄想、沒有妄求,一切隨著命運走,這叫標準凡夫。
雲谷禪師呵斥他,命運是自己造的,自己造的,當然自己可以改變,自己可以重新創造。這是袁了凡居士以前沒聽說過的,於是就向雲谷禪師請教。雲谷禪師就告訴他改造命運的方法,教他懺除業障,教他積功累德。他修了三年之後,果然改了,跟孔先生所算的就不一樣了,他升遷的地位比命中注定的要高,收入比命裡注定的又多了,命運改了。以後愈改範圍就愈大,他自己充滿信心,努力的斷惡修善,而且一家人統統都能照做。那是一個很好的榜樣,那不是假的,千真萬確的事實。誰依照這個方法去做,誰的命運操縱在自己手上,自己可以改變自己的一切,那真是佛教裡面所講的「佛氏門中,有求必應」,而不是求不得,有求必應。可是你要如理求、要如法求;你所求的不合理、不合法,那是不會有感應的。如理如法的求,決定是有感應的,連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連求成佛成菩薩都能做得到,何況其餘?
鈔【乃至五陰熾盛。】
前面七條是講苦果,最後這一條是苦因。『五陰』是色受想行識,這是講我們身體。我們的身體,物質的部分是色,屬於色法;精神的部分,受、想、行、識。「受」是感受,苦樂憂喜捨的感受;「想」是分別,是思考;「行」,這裡面包括的範圍非常廣大,在《百法》裡面五十一個心所法,除「受、想」這兩法之外,其於四十九法都包括在「行」裡面;「識」就是八識。五陰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展開來就是百法,再擴展就是整個宇宙人生,我們身心的狀況就是這麼組成的。這個組成很不單純,心所法裡面,煩惱的心所就有二十六種,六個根本煩惱,二十個隨煩惱,內有煩惱,外面有誘惑,五陰熾盛,所以你才起惑造業,才感受前面七種果報。所以前面是苦果,這一條是苦因。佛法說的都是因果合起來說,單說果報不說因,這苦不能解決,這苦要解決,《心經》上所講的「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用什麼去照?用智慧。「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甚深的智慧能把五陰照破,這三苦、八苦永遠脫離了。
鈔【總成上七,名八苦也。】
這是佛門裡常講的「八苦交煎」,我們今天在此地做一個簡單的介紹。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