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二三八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238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四六二頁:
鈔【寶積十心者,解見前文,前謂十心難具,今謂心既一矣,慈悲喜捨,百千種心,何所不具。】
《大寶積經》所講的十心,前面說過,此地不再重複。前面曾經說過,這十種心是很難具足的。大師在一心不亂這一段告訴我們,果然念到一心不亂,不但《大寶積經》所講的十心,諸佛菩薩在一切經論裡面所說的菩薩應當具備的種種心統統具足了。由此可知,這個法門主張的是一心不亂,一心法門是一切法門裡面最殊勝的法門,《華嚴經》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體會到這句經文真實的意思,同時也能體會到諸佛如來、一切祖師大德告訴我們這個法門是簡單、容易、穩當、快速,這些意思我們在此地也能夠看出了。淨宗的成就為什麼那樣堅實、穩當、快速,讀這一段開示應當明白了。
鈔【淨名八法者。】
《淨名經》就是《維摩詰所說經》,維摩長者也是如來的化身,說明修行是出家跟在家並無二致。我們想修行證果往生不退,在家跟出家沒有兩樣。如果單純從往生不退上來說,說實在的話,在家比出家反而容易,這個事實,特別是從近代能叫我們很明顯的看出來。我們看近代的《往生傳》,往生的這些記錄,甚至在本省,我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念佛往生淨土,實在是在家眾比出家眾多,而且在家女眾又比在家男眾多。這就說出,修行證果,在家一樣成就。為什麼要發心出家?出家有出家的功德,到底出家功德在哪裡?我們知道,我們這一生當中,如果不聞佛法,不能聽到這樣第一殊勝的佛法,我們這一生是決定不能成就。修學任何一個法門,一生當中想成就幾乎是不可能的。縱然在古時候,這個數量比例也是很少。原因在哪裡?斷煩惱難,除妄想難。這個法門之所以容易成就,就是不必斷煩惱,不必除妄想,所謂帶業往生,這比起其他法門就容易太多了。所以古德稱這個法門叫「萬修萬人去」,道理在此地。
我們怎麼聽到?這個要靠世世代代這些出家人承傳下來,我們才能接觸到,才能聽到這個法門。佛法要是沒有人傳,這個法在這世間當然也就消失,後來的人就沒有機會再聽到這個法門。因此,出家的功德沒有別的,就是把這個法門代代傳下去,把這個法門普遍的介紹給廣大的群眾,使一切人都有機會遇到、都有機會聽到、都有機會學習,這就是出家人的責任。所以出家人要荷擔如來家業,荷擔就是挑起這個擔子。如來的家業是什麼?就是弘法利生。在一切法門裡面,弘法真正利益眾生,實實在在叫眾生得真實利益的,只有這個法門;除這個法門之外,說實在話,得利益都有限。為什麼有限?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雖然在八識田中種一點善根,依舊免不了輪迴,利益就很有限。唯有這個法門可以橫出三界,往生不退成佛,是一生當中成就,所以這個法門也叫做當生成就的法門。出家的功德在此地。因此,我們也就曉得,出家如果不能弘法利生,那就不如在家人。為什麼?在家人沒有接受十方供養,靠自己勞力生活,自食其力,念佛求生是容易多了。出家人接受十方的恭敬供養,古德有一個警告說,出家人「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出家人欠施主的債太多了,你要不是認真修行,出家人這一缽飯很難吃的,比街頭托缽要飯的乞丐難得多。乞丐,人家布施他一缽飯,絕對不求回報的。施主供養這一缽飯,他心目當中你是真正的福田,我這個供養是要得福的,他是要求回報的。我們想一想是不是福田?能不能給一切眾生種福?這是出家二眾要深深去反省的。既然發心出家,一定要把如來家業擔當起來。
維摩長者示現的跟釋迦牟尼佛同時,釋迦牟尼佛示現出家成佛,維摩居士示現在家成佛,以居士身分成佛了。說明在家、出家在修學上是平等的,也說明佛法是平等法。不但極樂世界是平等的世界,佛法在這個世間所示現的也是平等法。佛道是師道,師道跟中國古人一樣,必須尊師重道。四眾弟子向世尊請教,我們佛門叫請法,一般世間人講請教,用「請教」大家好懂一點,請法就是請教,態度是非常的恭敬。世尊的學生到維摩居士那裡去請教,恭敬心乃至禮節都跟見佛沒有兩樣。佛弟子見佛的禮節是頂禮三拜,右繞三匝,這是最敬禮。我們看經典裡面,佛弟子,無論在家弟子、出家弟子,向佛請教的時候都有這些禮節;再看舍利弗、目犍連向維摩居士請教的時候,也是頂禮三拜,右繞三匝,跟見佛完全相同,沒有兩樣。這就說明佛法是師道,不管是在家身分、出家身分,只要是在老師的地位,學生見老師那個恭敬心沒有等差,禮節也完全相同。這一點我們一定要記住,一定要學習。
演【淨名八法者,一、饒益眾生,而不望報。】
《淨名經》所講的八法,也就是維摩居士教人常常存這八種心。「益」是利益,念念我們要有一個利益眾生的心,要什麼樣的利益?要令眾生得到最好的利益,「饒」是豐饒,也就是我們現在講,最好的利益,我們要盡心盡力幫助社會大眾,決不求回報,所謂是只盡義務,而不接受、不享受權力。現在人講有義務就有權力,菩薩是有義務,心裡沒有指望權力,要存這個心。這個心是清淨心,這個心就是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給我們講的「真實心中作」,一心是真實心,念念要饒益眾生。我們有沒有做到?這個經是行經,這不是講的理論,是講我們日常生活行為,我們一定要做到!做不到,沒有用處。我們是不是這樣子去做?是不是盡心盡力這樣去做?這一點非常重要。已經這樣做的,很好,還要更加努力,那就是我們盡心盡力沒有達到圓滿,更要努力。沒有做到的人,從今天起一定要發心,起心動念想到別人的利益,想到整個社會大眾,想到整個世界的眾生,常常能作這樣想,我們的心量就拓開了。心量就拓開,不要想自己,念念要想廣大的群眾,這是最低限度的,我們要想到社會,想到這個世界。諸佛如來他們的心量比我們大得多,他們心中所想的,饒益眾生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那個心量就太大了。我們這個地球算什麼?在太虛空當中,實在講看不到,太小!我們今天就是起心動念都想到全世界眾生的福利,我們那個心還是小,還是小得可憐!跟佛菩薩不能比。如果起心動念就想到自己的利益,諸位一定要知道,決定不能往生。常言說得好: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為什麼他念佛念得那麼好,不能往生?心量太小,起心動念自私自利。西方世界,經上講得很清楚,「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心量小就不是善人,念得再好,阿彌陀佛歡迎你去,那邊大眾不能接受你,因為你心量太小。什麼時候把心量拓開,你往生就有指望。一心這個心量大,一心裡頭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界限,所以一心是決定得生。有分別、有執著,就不是一心。所以第一個,我們要念念想一切眾生的利益,不要去想自己。
演【二、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
要知道修布施波羅蜜,要能夠代眾生受苦,怎麼代法?能布施就是代。譬如你目前很富裕,可以過很舒適的生活,看到許多苦難的眾生,把自己的生活享受降低,把結餘的幫助一些苦難眾生,這就是代眾生受苦。在中國最典型的例子,宋朝的范仲淹,他做到宰相,做到大元帥,俸祿不能說不豐厚,可是家裡的日子過得很苦,為什麼過得那麼苦?原來他把收入都去救濟貧民,幫助人了。《古文觀止》裡的「義田記」,就是記載范先生樂善好施,自己一生都過著很清苦的生活,真是粗茶淡飯,把他的收入救濟社會。他一個人的力量養三百多家,的確不容易。他還辦義學,學生、老師的費用都是他供給,看到年輕人很聰明、很優秀的,家境清寒,他把他們集合起來教導,這個經費他一個人拿,都是從他俸祿裡面來的;不像現在做慈善事業到處去化緣捐錢,不是這樣。這就是代眾生受諸苦惱,所作的功德統統布施。范家很了不起,子子孫孫都遵守范老先生的家教。我們在《印光大師文鈔》看到印祖對他非常讚歎,為什麼?印光大師的道場就在范先生的家鄉,蘇州,距離很近。從宋朝一直到民國初年,八百年,他的家道不衰,代代出人才,代代都出好人,都像范先生一樣樂善好施,這是非常值得人尊敬的。范先生是虔誠的佛弟子,佛的教誨他真的做到,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我們自己在物質享受上能減少一分,對於苦難的眾生就能多幫一分忙,常常想到這個,沒有必要的開支盡量節省,代眾生受苦。
演【三、等心眾生謙下無礙,於諸菩薩視之如佛。】
這是修禮敬。《禮記》裡面說,禮的定義、禮的精神就是「自卑而尊人」,這個地方教我們的就是這個意思。「等心」是平等心,以平等心對一切眾生;自己要謙虛、要卑下。自己能謙虛卑下,當然就能尊敬別人,你能尊敬別人,別人也尊敬你,「敬人者,人恆敬之」,你無論辦什麼事情,一定得很多人幫助,沒有障礙。下面給你舉一個例子,「於諸菩薩視之如佛」,我們對佛是最恭敬的,「諸菩薩」是說哪些菩薩?是說名字菩薩,名字菩薩就是凡夫。凡夫當中有去受過菩薩戒,這菩薩名就掛上了,叫名字菩薩。雖然是名字菩薩,我們看他也要把他看作佛一樣的尊敬;甚至沒有受菩薩戒的,他來受三皈、五戒,我們也把他看成菩薩,也把他看成佛。為什麼?只有覺悟的人才肯發心去受三皈、去學佛。菩薩就是「覺有情」,覺悟的有情眾生,這就是不論他受戒不受戒,覺悟的人,我們看他就要當作佛一樣看待,要尊重他。這些都要在日常生活當中認真努力去學習,要做到,這才是佛的學生。
演【四、所未聞經,聞之無疑。】
這句話怎麼講法?諸位必須知道,在廣大佛法當中,往生經是最不容易聽到的。所謂往生經就是淨土三經,很不容易聞到。《無量壽經》上說,多少菩薩想聽這個法門而聽不到,這是說聽這個法門不容易!聽這個法門能相信的,那就更不容易。這個法門,一切諸佛都說是「難信之法」,誰難信?菩薩難信,聲聞、緣覺難信。難信之法,我們這批人怎麼會相信?說實在話,我們這批人幸虧不是菩薩、不是阿羅漢、不是辟支佛。這樁事情,佛在《無量壽經》也給我們說清楚了,不說清楚,的確我們會很懷疑,難信之法,我為什麼會相信?原來佛說過了,聽到這個法門能生歡喜心、能接受、能依教奉行的人,這是過去生中無量劫來生生世世所種的善根,在這一生當中成熟,是這麼一回事情。善根之深厚,不可思議。說實在話,這種深厚的善根也沒有人能說得出來,除了佛之外,菩薩都說不出來。菩薩要是能說得出來,他就相信了;菩薩說不出來,換句話說,他不相信。經上給我們說一個例子,阿闍王子與五百長者子,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四百億佛,他聽了這個法門生歡喜心,但是並不發心求生淨土。過去生中供養四百億佛,往生淨土這個念頭生不起來。我們今天聽到這個法門就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過去生中種的善根決定超過阿闍王子。你沒有這樣深厚的善根,你怎麼能相信?「所未聞經」就是指的這個經,沒有聽說過!這些菩薩們、阿羅漢、辟支佛沒聽說過!聽了這個經他懷疑,成佛哪有這麼容易的事情。換句話說,他就當面錯過了。這是說,雖然聽到,他的善根福德不夠,聽到是因緣,《彌陀經》上告訴我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些菩薩、羅漢、辟支佛因緣有了,但是自己的善根、福德不夠,聽了懷疑,不相信,這個可惜!空過了。佛在此地提醒我們,「所未聞經,聞之無疑」,他就得受用了。
我們今天有這個緣分接觸到這個經典,我們有沒有疑?大家都搖頭,無疑了。其實冷靜去想想,疑惑還很多!從什麼地方看出來?你還不能專心,還三心二意,這是還有疑,還不能死心塌地修這一門,還想念《金剛經》、《楞嚴經》、《華嚴經》,還想學禪、學密,這就是疑根未斷,心不定,心不專,縱然遇到這個法門,很難得利益。什麼人聽了之後得利益?真正沒有疑的,就是斷疑生信,他的心定了,心專了,一門深入。果然一門深入,得利益之快也真正不可思議。根性利的人,三個月,中等根性的人,六個月就得到利益,得什麼利益?心清淨了。從什麼地方知道心清淨?妄念少、煩惱少,夜晚作夢少了,至少不做惡夢了。在從前,一天到晚做惡夢,而且夢境很混亂;現在做夢,沒有惡夢,夢中境界清清楚楚,不亂,這都證明是好境界。智慧增長,看事情比從前看得清楚,比從前明白得多,這就是效果。這個效果,我跟諸位說,三個月到六個月就得到,真有效!怕的是你有疑,你心不定、不專,那就得不到。不專、不定,說老實話,學三十年都沒有效果,學到最後,「佛菩薩不靈」、「這個經典騙了我」,就謗佛謗法,來生也往生,生到地獄去了,你說冤不冤枉。佛在大經上講,「疑」是菩薩的大障礙,列在根本煩惱之中,貪瞋痴慢下面就是疑,對聖教懷疑。無比殊勝的利益當面錯過,你說這個害處多大!
演【五、不與聲聞而相違背。】
這條很重要,往往有些人自命為大乘,輕視小乘,輕慢小乘,這個大錯特錯。慢就是大煩惱,學佛哪有煩惱增長的道理?諸佛菩薩都不輕初學,不敢小看初學,怎能把小乘看輕?小乘人精研戒定慧三學,值得尊敬!我們自己想一想,我們的戒定慧三學能不能比得上他?如果我們將三學廢棄,學一些大乘經教,那就是古德講的狂慧,狂慧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佛法自始至終著重在實踐,佛陀的教誡我們一定認真把它做到,一定要把它變成自己的生活行為,這才管用,自己才有真正的受用。這個真實受用,實在就是自在快樂。如來果地上所講的三德,法身、般若、解脫,解脫就是自在快樂,智慧就是一切通達明瞭,不迷惑。這兩樣東西,一個真正依教修行的人,他逐漸會證得,由少分而多分,到如來果地上這才究竟圓滿。所以小乘教裡面許許多多的規矩不可以違背,一定要遵守。
在一般講,小乘是保守的,大乘是開放的,雖然開放,但是這些基本的規矩一定要遵守。說實在話,人守規矩,是自己尊重自己,是自己莊嚴自己。千萬不要以為不守規矩表示是一種特權,那就錯了,大特特錯!一個團體,人人都守規矩,這個團體一定興旺,一定有成果。不能遵守規矩,怎麼辦?最好自動離開這個團體,為什麼?我不害自己,我也不害別人,這就對了。破壞規矩是破壞團體,特別是僧團,僧團如果是修六和敬,那你就是破壞和合僧,果報很重。經上跟我們講得很清楚,破和合僧果報都在阿鼻地獄,非常的可怕。所以,和合僧團是諸佛護念、龍天擁護。
守法是最重要的一個理念,個人的修持、佛法的興衰都在這一念之間,可見這一念關係重大。在世法裡頭也不例外,個人的品德、學問、事業,家庭、社會乃至國家、世界和平,也在這個理念,人人都守法,天下太平。所以,決定不可以輕慢小乘法。諸佛如來都不會違背小乘法裡面所建立的一些規矩。在佛法裡面,具體而言,就是沙彌十戒、二十四門威儀,諸佛如來、大菩薩們都不會犯的,都遵守的。不是說升了等級,當了法身大士,地上菩薩了,成佛了,這些東西就可以捨掉不要,沒這個道理。我在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教給我,他給我做了一個比喻,這就小乘戒,就像沙彌律儀,在家的五戒、十戒、八關齋戒,這些小小戒就像台北到高雄的火車票,你買票才能上車,在車上常常要保持這張票,票不能丟掉,到站還得要交回給他。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這張票不能丟掉,這是講小小戒一定要遵守。這個比喻給我們很深刻的印象,人一定要持戒,一定要守規矩。
演【六、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於其中調伏其心。】
這一條都是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時時刻刻看到的毛病。看到別人供養多,心裡就有嫉妒心,就難過了。出家人不免,看到人家建大道場,心裡就不舒服;看到人家信徒那麼多,法緣那麼勝,供養那麼多,嫉妒心往往就生了。出家人還有嫉妒嗎?出家人是凡夫,又沒有成佛,又沒有成菩薩,他怎麼會沒有?貪瞋嫉妒是俱生煩惱,無量劫來帶來的煩惱習氣,一看到外面境界就把煩惱給引出來了。佛在此地教給我們,萬萬不可,自己要有警覺心。說自己得到,不要貢高我慢,不要以利養去誇耀別人,這是「不高己利」,應該於中「調伏其心」。諸位想想,應該怎麼調伏?調伏的方法是「利和同均」。
近代虛雲老和尚給我們做了一個好榜樣,他老人家一生是苦行僧,他的道德、學問為世人所敬佩,不但中國人,在國外,仰慕他的人都很多。老和尚法緣殊勝,每到一個地方,皈依的人多,供養多,可是他一生穿的衣服,衣服都補了好幾塊補釘,難道他沒有一件新衣服穿嗎?他那些在家的護法弟子,給他做的那些衣服,跑哪裡去了?他收的實在太多,供養初學!初出家的人,沒有供養,生活很苦,老和尚收的供養送給他們,供養別人了,自己還是穿那一套,他穿得很舒服,穿得很自在。所有的錢拿去蓋廟,他一生建很多道場,修復很多道場,只要這個道場修復,他一定會請一個人去當住持,他就離開,就走了。他老人家一生修道場、建道場,從來不住道場,修好了就走。這是「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於其中調伏其心」,他真做到了。確實沒有說是這個地方是我的,我、我所這個念頭,虛雲老和尚沒有了,他的心是定的。所以他能到兜率天親近彌勒菩薩,他跟彌勒菩薩有緣,他沒有求生淨土,他生兜率天。
演【七、常省己過,不訟彼短。】
「訟」是訴訟,在此地就是常常喜歡挑剔別人的毛病,這是大過失。六祖大師也教我們,「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常常見別人過失就是自己最大的過失,知道這個的人不多。修道人要常常反省自己的過失,我在講席當中也常說,我們佛門當中常講「開悟」,什麼叫開悟?很多人把開悟這個名詞錯會了,認為開悟是很神祕的事情,是很了不起的事情。禪宗裡面講的大徹大悟,教下講的大開圓解,名詞聽得很熟悉,究竟開悟的樣子是什麼?不知道。一九八四年我在洛杉磯講經。洛杉磯有五個年輕人,密宗仁波切在那邊傳法,給這五個人授記,說這五個人開悟了。這五個人貢高我慢,我到那裡去講經,他們也來聽,聽完之後問我,看看他們五個人是不是開悟了。我就講老實話,我說:你們沒有開悟!他聽了很生氣,他說:喇嘛活佛都說我們開悟了,你怎麼說我沒有開悟?我說:我沒有開悟,你來問我,你一定沒有開悟!你開悟了,你還會來問我嗎?
諸位要曉得,知道自己的過失就是開悟了,覺悟了。佛常常教給我們,悟有小悟、有大悟,天天要覺悟,不悟就迷!所謂覺而不迷,覺就是悟。覺什麼?覺自己的毛病、過失,叫「悟後起修」,明白、知道了,把這個毛病改過來,就叫修行。修行就是修正錯誤的行為。發現自己錯誤的行為,這叫開悟,常省己過,這是開悟;悟了以後,要把自己這些毛病、習氣改過來,那叫修行。所以修行不是在佛菩薩面前,每天敲著木魚裝模作樣。你們看禪宗的語錄,過去天台山寒山、拾得,當年在世兩個人瘋瘋顛顛的,看到出家人早晚在作課誦,半月在誦戒,他們在大門口譏笑,「裝模作樣」。那時候大家都認為他們是瘋子,以後才曉得一個是文殊菩薩、一個是普賢菩薩,豐干和尚是阿彌陀佛,三個活菩薩在國清寺廚房侍候大眾。
演【八、恆以一心,求諸功德。】
說得再多,沒有講到一心就不圓滿,一心就都圓滿了。「恆以一心,求諸功德」,這個總結結得太好。一心是清淨心,一心是真心,一心是本性,一心是究竟圓滿,就像前面所講的,菩薩「慈悲喜捨,百千種心」,一心裡統統具足了。一心是體,一切心是作用,體得到,作用當然就圓滿。「恆以一心,求諸功德」,這一切功德都究竟圓滿。這是《維摩經》裡面講菩薩成就的八法。
鈔【行無瘡疣,生於淨土。】
『瘡疣』比喻缺陷。菩薩能具足在這八種行持,也就是行門裡面這八個原則、綱領,我們認真的修學,在修行上就沒有缺陷。換句話說,我們的心行與這八條不相應,相違背,雖然修的是菩薩行,這個菩薩行不圓滿、有欠缺,欠缺的太多了。像一個人身體,是有身體,不錯!這身體長毒瘡、長腫瘤,不是一個健康、美滿的身體,是有缺陷、有病的一個身體,這個比喻就是這個意思。
鈔【今既一心,百千種法,何所不具。】
這個結論就是說,最後結歸到『一心』,那就是一切法統統具足了。
鈔【德雲念佛門者,華嚴入法界品。】
這是《八十華嚴》最後一品,入法界品。
鈔【德雲比丘告善財言。】
善財童子參訪德雲比丘。《華嚴經》是佛教育裡面最圓滿的教科書,用現代話說,它是佛法概論。概論很重要,整個佛法都濃縮在這個教材裡面,然後從這裡面分宗分派,所有一切宗派都是從《華嚴》流出來的。這部經,清涼大師把它分作四大段,就是信、解、行、證。《華嚴》總共有三十九品,第一大段一共有六品經,十一卷;第二大段是講「解」。第一段就是把如來果地上的依正莊嚴展示給我們看,上根人一看就明瞭,中下根人看不懂。像我們參觀故宮博物院一樣,我們看商周的銅器,那真是名符其實破銅爛鐵,我們的興趣生不起來,這破銅爛鐵一文不值。識貨的人看到,那是無價之寶!不識貨的人看明清的玉器,很美、很漂亮,其實那個不值錢,破銅爛鐵值錢。我們不識貨,需要加以解釋,所以它第二個部分是解分,經文就很長,共有三十一品,講解。第三個部分,我們真正認識、明白了,如來果地上實在是太殊勝,怎樣我們也能得到這個享受,這是最重要的,我們要是得不到,一切都落空了。毗盧遮那佛依正的受用,我們什麼時候能證得?第三部分就教給我們修行的方法,給我們講方法,一品經,「離世間品」。第四部分是「證」,修行目的是要證果。證果是真正要入法界才行,你不能契入,你就得不到受用;一定要得到真實的受用,我們才沒有白修!
「入法界品」就是最後一品,《華嚴經》第三十九品,這一品經文很長,一共有二十卷,這是《八十華嚴》裡面的。貞元年間翻的這個本子是完整沒有欠缺的,所以全經的經文一共是四十卷,貞元的本子。這上面引用的是八十卷的本子,德雲比丘,這是第一個人。貞元的本子不叫德雲,叫吉祥雲,是一個人,翻譯翻的不一樣,吉祥就是德的意思。很重要的是最後這一品經,這一品經是教給我們修學的方式。《華嚴》最大的好處,過去方東美先生讚不絕口,他說世界上所有這些教科書都不能跟《華嚴》比,它編得太完整,有事實、有理論、有方法,還帶表演。最後這一品「行成證入」就是表演,做出來給我們看,一個學佛的佛弟子,他在日常生活行為、處事待人接物是怎樣修的,做一個榜樣給我們看,所以這是表演,這很難得。
這一品經裡面又分二大段,分為本會、末會。本會,善財童子是跟文殊菩薩學,文殊是老師,就是我們世間所講啟蒙的老師,啟蒙的老師要高手,啟蒙遇不到好人,就影響你一生。啟蒙的老師影響一個人最大,我們世間法常講「先入為主」,往往接受這個老師就成為他一生主觀觀念的標準,所以這個老師非常重要,影響力太大了。他的老師是文殊菩薩,菩薩當中智慧第一,曾經做過七尊佛的老師,善財很幸運遇到這樣的一個好善知識,大善知識,跟到他學。如果諸位仔細去讀本會的經文,在《四十華嚴》裡面三卷,你仔細去看看文殊菩薩教善財什麼?這個很要緊,善財童子在文殊會下成就的就是戒定慧三學。慧是什麼?慧是根本智。戒,遵守老師的教誡,老師的指導決定要遵守,這是戒。定是心定了,只跟一個老師學,心定了。老師領導你,所以得根本智,根本智是什麼?無知,般若無知。文殊菩薩先訓練他無知,就是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在第二個階段叫他起作用是無所不知,那就是無知成就、得到了,這才能學無所不知。
這個在「四弘誓願」裡擺得很清楚,大家要記住,「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文殊菩薩教善財只教這兩個,教他發大心,教他斷煩惱,煩惱斷了,心就定了。「法門無量誓願學」,是從德雲比丘到普賢菩薩,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成就後得智,那是法門無量誓願學,無所不知。大家一定要知道,先是無知,然後才無所不知。如果一開頭就有知,就什麼都不知道,所知道的統統錯解了。錯解如來真實義,很冤枉。修學,你要是不按這個順序,你的一生可以說是毫無所得,你所得的都是邪知邪見。這個話不是我說的,清涼大師在《華嚴經》註解裡面講的。你要是沒有清淨心、沒有根本智,你所接觸的就是佛法,也是增長邪見。這個真的要提起警覺心,一定依照佛菩薩古聖先賢的道路去走,我們這一生才會有成就。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