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悟道法師晨間講話—轉業習種子為清淨菩提種子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三三集)  2021/3/2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32-007-0233

  諸位同修,大家上午好,阿彌陀佛!請放掌。

  今天開始上班了,我們上班前讀誦一遍《太上感應篇》,誦一遍就滅罪消愆。一天念一遍,長時間累積起來,滅罪效果就會愈來愈大。

  《感應篇》一開頭,「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這個道理非常深;「善惡之報,如影隨形」。而且果報通三世,不是只有現在這一生,過去生、這一生、還有來生,三世的。這一生遭遇的果報是過去生造的,來生的果報是這一生造的。再把它縮短到這一生,過去我們淨老和尚講,中國人講三十年是一世,四十歲以前這些果報都是過去生造的,大部分過去生;四十歲以後,就是過去生,還有連帶這一生,這四十年所修的,就會影響到中年以後的命運。這是我們人生一個階段的修行,感召不同的命運,每個人修的不一樣,這個因果非常複雜。所以印光祖師他提倡的三本書,《感應篇》是其中一部,另外一部是《了凡四訓》,再來就是《安士全書》。我們要了解因果報應的理論跟事實,這三本書最好合參。可以用一本為主,比如說用《感應篇》為主,再加上《了凡四訓》、《安士全書》,我們對整個因果報應,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就會很清楚、很明瞭,感受於心。

  上個星期在三重打佛七,晚上跟大家學習《安士全書》,講到「欲廣福田,須憑心地」,就是要憑著我們這個心來修福。我們是存什麼樣的心,這個很重要。六祖在《壇經》也講,「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方寸就是心地。這個福田,我們如果到過寺院,都會看到一個箱子,「福田箱」,或者寫上四個字,「廣種福田」,我們的錢丟一些下去,我們就廣種福田了。實際上廣種福田,我們要學習這三本書才知道怎麼廣種福田。特別《文昌帝君陰騭文》,「欲廣福田,須憑心地」。很難得,清朝周安士居士引用三教經典來註解《陰騭文》。所以一部《感應篇彙編》、一部《安士全書》,包括《了凡四訓》,三教典籍都有,儒釋道三教都有,非常圓滿。

  昨天晚上我們在學習《金剛經講義》,也附帶跟大家說了《安士全書》,我們上個星期學的公案跟大家分享。就是有一個窮人他在幫人家磨鏡子。以前鏡子是銅做的,一段時間有銅鏽,要把它磨亮了才能照。他沒有錢,做那個工作大概是三餐過得去而已。看到出家人,他也很想布施供養,但沒錢。所以他看到出家人經過城門他磨鏡的地方,他就用手指頭指說今天哪一家有供齋,你去那邊托缽就有了。後來他得的果報,就是手指頭能出飲食。就是一個長者經過沙漠,三、四天沒飯吃、沒水喝,快餓死、快渴死了,突然遇到一個樹神,那個樹神就從手指頭化出飲食供養他們。這個長者就很奇怪,你是修什麼福德,怎麼能夠化出飲食來供養我們?他就說出這個公案,以前他用這個手指頭去作福。另外一個是「一月布施」,就是一個窮人,他很窮,拿一穗小葡萄去供養一個比丘,比丘接受供養後就跟他講,你已經布施一個月了。他說我只有這麼一小穗葡萄,怎麼布施一個月?他說你要布施我這串葡萄,一個月前你就動這個念頭,而且這個念頭一個月都沒有中斷,到今天,這樣不是一個月布施嗎?這就說明他布施的心已經一個月了。

  所以就是憑這個心地,你起心動念都是在造善造惡,都是在感召福報或者是災禍。你看《感應篇》講,「見他色美,起心私之」,你還沒有什麼行動,只是心裡這樣動這個念頭,司過之神就記過。所以這個念頭一念善,感召善神。《感應篇》後面也講,「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你起一個惡念,凶神就來了;起一個善念,吉神就來了。所以我們要趨吉避凶,關鍵要回頭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我現在起個念頭是什麼樣的念頭,根據經典來對照。損人利己的、自私自利的,那是惡念;利人的、為人想的,善念,這就有感應。還有為善,《安士全書》講「為善惡終」、「為惡善終」。有很多人就是看到這樣,那好事不要做了,做那個沒有用,你看那個某某人,不是做很多好事?還不是死得那麼慘!某某人幹盡壞事,他死的時候很好,善終,所以說哪有什麼善惡果報?甚至還有人說,壞事要多做一點才會好死,那完全是顛倒,錯誤了。

  所以《安士全書》也講,他為什麼為善,現在還得不到好報?過去世他造惡業。「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他那個要先報完;這一生修的善,果報成熟,他就會受善報。這個在城隍廟對聯上都有寫。為惡善終的,好像看到很多人幹壞事,他現在還是做大官、享大福,過去生他有做好事,他是享過去生的福。所以《無量壽經》也講得很清楚,全賴過去生修的福報。這一生不知道要繼續修福,造惡業,過去生福報享盡了,這一生造的惡業果報現前,是這個道理。絕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只是時候未到。

  為善惡終,他那個惡終也不一定就是惡終。他舉出一個公案,有一隻猴子看到出家人披那個袈裟,牠心裡很歡喜,牠也好玩,拿來披,然後不小心墮到懸崖摔死了,結果摔死之後,那隻猴子的靈魂就生到天道去了,世間人他看不懂。這是經上的記載。昨天我們聽到在櫃台的義工上山,晚上法會做完,他發心去蓋佛像,不小心摔下來,摔到後腦,結果破了一個洞,送到基隆長庚去縫了十針。沒有生命危險,只有外傷還好。

  我們就是看到經典的公案,然後你再回到我們現實生活當中發生的事情,他好心好意做義工去蓋佛像,然後果報就是摔下來,我們覺得說,做好事有什麼用?如果我們用三世因果來看,你現在做的這樁是好事,但是得到的卻好像是不好的,那也未必是不好。就是說你這一生的一些遭遇都是過去生造的業,有果報,一般人講命運。你做了好事,往往你那個報會減輕,就是所謂重業輕報。如果沒有做好事,我們就保證他都沒事嗎?是不是都不幹好事的人,他就絕對是沒有事情?不是這樣的,因為如果你有那個果報,因緣到了,你一定要受。可能就是說,原來你有這個果報,你要摔一下,可能身體就受到很嚴重的傷害,可能就爬不起來了,甚至說命就沒有了,有可能這樣的一個果報。現在就是一個外傷,沒有生命危險,這樣這個報就報掉了。所以蓋佛像還是有功德的,這個我們就不要懷疑。當然另外一方面,我們自己做事各方面要小心注意,這是我們應該要做到的。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也都是各人的命運,各人的遭遇,總是要修。所以我們大家有耐心來這裡讀一遍,就是大家依眾靠眾來滅罪消愆一次,因為你讀一遍,阿賴耶識就薰習一遍,善的經典,印象就加深一次。也就是這個善根再加強,慢慢加強,慢慢它就會成長,慢慢我們就會感受到它的法喜,你業障慢慢消,你就會慢慢感覺到法喜。所以《了凡四訓》講,「始則勉強,終則泰然」,剛開始好難受,因為不習慣,到後面就很自然。所以我們來學會,我常常跟大家共同勉勵,我們大家在一起,不是為了工作賺幾個錢;當然這是一個工作沒錯,但是我們在工作當中要學習聖賢的經典,才能提升我們的靈性,改造我們的命運。

  好!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