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法師晨間講話—子弟之成,唯在家教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三集) 2018/11/14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32-007-0023
尊敬的王教授,諸位同修,大家上午好,阿彌陀佛!今天我們繼續來跟大家分享《感應篇》。
我剛才在結緣的書櫃看到佛陀教育基金會印的《太上感應篇註講證案彙編》,裡面有節錄印光大師《文鈔》當年對在家居士的開示。這個節錄它都有個標題,就是「感應篇與家庭教育」,就是《太上感應篇》與家庭教育,這是編這個書的作者給它列出一個標題。下面就是印祖開示的內容,「雖志在成就子弟,而不知子弟之成,唯在家教」,這句就非常重要。志在成就子弟,這個子弟,我們俗話常講,做父母的人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是希望子女有真正的成就,這是天下父母心。天下的父母都是有這樣的期望,但是我們事實上看到,真正能達到父母期望的子女是很少。為什麼很少?關鍵在沒有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根本。所以中國教育,實際上不是在學校,在家庭。為什麼?這個家庭,兒女第一個老師就是母親,母親是第一個老師。從懷胎十個月到出生後三年,到後來慢慢長大,跟母親的關係是最直接、最密切的;其次就是父親,父母。從這個地方我們就知道,教兒育女,母親是第一個,再來就是父親。因為母親在胎教她就開始了,所以我們祖先知道胎教的重要。
但現在的中國人不懂,因此現在做母親的也不懂;她自己不懂,當然也不懂得怎麼去教育她自己的子女,這必然的。因此我們淨老和尚現在提倡中國傳統文化,實在講還是要從家庭做起。在家庭,現在有個困難,現在做父母的要發心來學習,學好了才能去教他的兒女。特別現在年輕的夫婦結婚,他要有這個因緣遇到了,他懂得了,願意來學習;學習要學得好、學得正確,他才能如理如法去教育他的子女。如果自己父母做不好、學不好,教也教不好,這必定的。所以唯在家教,這個關鍵非常重要,但現在人都不知道這個重要性,不懂。現在做父母的,大部分都是重視照顧兒女,不要讓他太累了,捨不得讓他做家事,犯錯了也不敢講他,也沒有去輔導他。有時候兒女你沒有教育他,他犯錯了,那發脾氣一直罵,愈罵他就愈不聽話,罵久了就皮了,打久了他也皮了,都不起作用,就是沒有教育他,他也不懂得為什麼要這樣。所以這個就非常重要。你怎麼去教育這個兒女,這是大家都要上的課。
現在都重視什麼?第一個經濟,當然經濟是很現實的問題,就是三餐、衣食。所以現在人實在講,全世界的人類,大家一直天天在追求的不過兩樁事情,升官、發財,總希望做官,做了官希望升官,另外就是發財,經濟,大家來拼經濟。現在我們選舉,都是在強調拼經濟,現在還沒有看到人拼文化的,還沒有聽到這樣候選人,也可能要講拼文化,那肯定選不上。講經濟比較現實,現實面,我要生活,這是現實問題,當然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經濟跟文化,現在人都不懂,他就把它切割掉了。
經濟,這個就要講到因果了,《了凡四訓》講,「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我們這一生你吃多少、賺多少,你的壽命會活多久,都有一個定數。這個定數,你命中有它就有,你命中沒有,那你想什麼辦法你也得不到。你命中,只有今天賺一百塊的命,你絕對不可能賺一百零一塊,也不會少於一百塊,這個就是人有命運,受命運所縛。命運是人自己製造的,當然-自己製造自己可以去改變,不好也可以改成好的,好的也可以給它改成不好的,看你怎麼去改。多做善事你就愈來愈好,多造惡業你就愈來愈不好,必然是這樣的。所以就是你現在講拼經濟,就要講因果。
你看《太上感應篇》,一百天叫一算,你活一百天叫一算,活一紀十二年,如果造惡業,你這個福報就扣掉了,你還什麼經濟?命都沒有了,還拼什麼經濟!這些統統是不了解因果教育。所以因果教育,印光祖師特別重視。印祖非常慈悲,就是現在的人,民國初年就沒有讀四書五經,這些從小沒讀,政府也不提倡,所以他教居士用《感應篇》、《陰騭文》,「及能讀書,即將《陰騭文》、《感應篇》令其熟讀,為其順字面講演之」。能讀書,現在四、五歲就會讀書了,讀書你就先教他認字,先認字,認識這個字怎麼讀、怎麼寫;能夠讀了,就要將《陰騭文》,就是《文昌帝君陰騭文》、《太上感應篇》令其熟讀,熟讀就是讀得會背了,很熟了,這是基礎。不但令其熟讀,還要順字面講演之,順這個字面,每一句、每一段給他講解,給子女講解。
「其日用行為合於善者,則指其二書之善者而獎之。」日用行為就是你在生活上做的一些事情、表現的事情合乎書講的,善的就給他獎勵、給他鼓勵,你要繼續保持,做對了。「合於不善者,則指其二書之不善者而責之」,二書就是《感應篇》和《陰騭文》,如果你做錯了,違背了這兩本善書的經義,則指其二書之不善者而責之,責是責備,就是以後要改過來,不可以再這樣做,你已經違背教訓了。
「彭二林居士家,科甲冠於江浙,歷代以來,遵行二書。其家狀元甚多,然皆終身守此不替。」彭二林就是彭際清居士,在清朝是很有名的,也是富貴人家。他們家裡科甲,中進士、中狀元,在他們家非常非常之多。冠於江浙,冠就是第一個,江是江蘇,浙是浙江,他們家出的進士最多的。他家的狀元很多,都是遵行這兩本書,所以「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那都是做大官的。所以我們現在雖然是民主時代,是用民選的,但是還是要命中有,命中有他就有;命中沒有,你怎麼選也選不上,這個還是要命有。命中沒有可以修,沒有,你修了就有了。有的人命中有,他也修,修惡業,原來有的變成沒有。那個完全在自己,看自己造的業,善惡業,大小。
下面這句講,「如金入模,如水有堤,豈有不能成器,仍舊橫流之理乎?」印祖講,你要有模子,那個金給它鎔化了,倒入那個模子,它怎麼可能不成為一個器呢?器就是器具。你要一尊佛像,做一個佛像的模子,那你金倒入這個模子,它不就成了佛像了嗎?這就是用這個比喻,如果從小教,就是你給他這個模式,就給他倒入這個模式,他自自然然就成一個器,自然要成器。
「人之為人,其基在此。此而不講,欲成全人,除非孟子以上之天姿則可矣。」人之為人就是人要做為一個人,我們現在不要以為我們是人,人有他的條件的。現在雖然到人道來了,但是我們有沒有符合做人的資格?實在講沒有。只是人的一個樣子,但是實質上沒有人的內容了,人的內容沒有了,那個樣子有,但是內容沒有,這個人就不是人,我們常常講不是人。做人的資格主要就是要倫常,五倫五常。《左傳》講,「人棄常,則妖興」,妖魔鬼怪統統都興旺起來了。常是什麼?一個常道,常道它就是平常之道。常道你不能沒有,不能違背,你違背了那就出問題了。好像我們開車,有道路,這條道路是這樣的,那是常道。你不走這條常道,你偏偏亂開,那你是不是就危險了?造成交通大亂,大家都受苦受難,就是這樣的。
其實一個標準的人格,佛法講的五戒十善,具體內容就是《感應篇》、《弟子規》,具體內容。這個我們沒有學會,我們學做人就資格都沒有,那怎麼作佛?大家想一想,佛他能作得成嗎?答案很肯定的,就是不可能的。所以學佛還是要從做人起,先學做人,這是基礎。好像蓋大樓,這個是地基,先打地基,地基打好了才能往上蓋;這個沒有,你怎麼蓋也蓋不成,蓋了沒多久就倒下來了,沒辦法,因為沒有基礎。所以做人,人天善道是我們學佛超越三界,成佛作祖的一個基礎,這個我們不能疏忽。所以印祖在這邊講,人之為人,其基在此,他的基礎就在這上面,《文昌帝君陰騭文》、《感應篇》。如果我們不學習這個,實在講,我們也很肯定的,我們不是人。為什麼不是人?因為我們不知道怎麼做才叫人,就是亂做,胡作妄為,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自己要怎麼做就怎麼做。不依聖賢、佛菩薩這個標準來依教奉行,我們肯定講,我們不是人。不是人,我們這一生生命結束就變成什麼?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去了。我們的思想、言行跟三惡道相應,貪瞋痴慢相應,跟人天善道違背。所以其基在此。
「此而不講,欲成全人」,成全一個人,印祖講,除非是孔子、孟子再來的,佛法講宿世的善根深厚,那才有可能。這是很嚴肅的話,不是說風涼話的,是很嚴肅的話,我們都要嚴肅的面對這個事情,我們是不是要做一個真正的人,從人的基礎再向上提升,這是很嚴肅的話題。《無量壽經》到後面講,「於佛經語,都無所信,皆從惡道中來,宿殃未盡,未當度脫,故心狐疑,不信向耳」。大家如果常讀《無量壽經》,我讀到這一句感觸就非常深刻,真的想想我們自己是不是這樣?的確就是這樣的,狐疑不信。讀了經,要去修,讀誦是為了受持。我們讀誦《無量壽經》,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言語、我們的行為,有沒有跟《無量壽經》相應?相應了,照這個來修,那才叫受持。
所以現在說一句真話,我們沒有受持,我們只停留在讀誦,然後煩惱習氣還是一樣,照幹。這個我們也要心裡很清楚,這會造成我們往生西方的障礙。讀《無量壽經》為什麼?為什麼讀誦?我很乖,今天讀一遍交差了,我功課做完了,是這樣嗎?讀誦是為了受持,所以「讀誦受持,為人演說」,要去做的。不是讀給佛菩薩聽,讀給別人聽,我很用功,我今天讀了經,讀了幾遍了。讀了幾遍,你有沒有照做?有沒有照經典裡面佛的教導去落實在生活上?自己的思想、講話、言語、行為有沒有符合《無量壽經》講的?有沒有符合《感應篇》講的、《文昌帝君陰騭文》講的?這樣去修、去改才叫修行,才有作用。如果沒有,那只是讀而已,讀誦。那個時候老和尚提倡讀《無量壽經》,很多人讀了三千遍,說開悟了;很多人讀了一萬遍,給老和尚講說他還沒開悟。後來我們老和尚再講,什麼叫開悟?讀這個經發現自己的毛病就叫開悟,把自己的毛病改過來叫修行。《六祖壇經》惠能大師也講,「改過必生智慧」,你把你的過失改過來,你智慧就生了。現在智慧為什麼不生?被我們的過失障礙住了,所以智慧不開。智慧不開就愚痴,愚痴就做很多錯誤的事情自己不知道,這個很嚴重,愚痴非常麻煩。
「然讀書之時,不可即入現設學校,宜合數家請一文行兼優、深信因果之師,令其先讀四書及五經耳。」你看印光祖師講,你的子女不要送到現在的學校。印光祖師講這個話在什麼時候大家知道嗎?印光祖師是民國二十九年往生的,他講這個話大概在民國十幾年的時候講的。民國十幾年那時候,就慢慢改變現在這種學校了。印光祖師勸居士說,你們的兒女,然讀書之時,不可即入現設學校,不可以就馬上給他送到現在設的學校去。那怎麼辦?宜合數家請一文行兼優、深信因果之師。宜合,宜就是說應該要適宜我們幾家人。就像以前那個私塾一樣,幾個人家,或者自己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有子弟,然後請一個文行兼優的老師到家裡來教,這就是一個私塾的。就是文行兼優、深信因果之師,令其先讀四書及五經耳。現在我們老和尚請人編的《聖學根之根》、《弟子規》,這些可以先讀,然後再讀四書五經。小孩子多讓他背書,不用講解,先讓他心定下來,這個比較重要。
「待其學已有幾分,舉凡文字道理,皆不被邪說俗論所惑。然後令其入現學校,以開其眼界,識其校事。不致動與時乖,無由上進矣。」印光祖師講,這些聖賢典籍的基礎奠定好了,他自己心裡有正知正見,然後再送到現在的學校去念書,讓他認識現在學校教的是什麼,他不會被這種邪知邪見所誤導。現在學校教的都是邪知邪見,都是沒有用經典在教育學生的。學已有幾分,舉凡文字道理皆不被邪說俗論所惑,你要觀察他已經不會被這些邪知邪見所迷惑了,才能送入現在的學校去。送入現在學校,他自己有能力去分辨是非善惡,不會被誤導。另外一方面,他可以認識現在學校的情況,他也還可以幫助別人。不致動與時乖,無由上進,也不致於說,現在很多做父母的,特別大陸的,跟社會脫節了,這樣也不會脫節,自己聖賢基礎也奠定好了。
現在這事情,就是做父母的要先學。現在做父母的自己不懂,他就不能去這樣做,他就不能去配合,這個就沒辦法去教。所以現在做父母的要先懂這個道理,自己懂了,他才願意把子女送到這樣的學習環境裡來學習。自己父母都不懂,他不願意;不願意,我們也很肯定的,將來他就欲哭無淚。現在殺父殺母的一大堆,這是很嚴重的問題。
所以印祖很慈悲。「能如是,則有天姿者,自能有為;無天姿者,亦為良善。獨善兼善,自利利他,實不外此老僧常談也。」如果能夠這樣來做,有天資的人他就能去發揮;沒有天資,他也能獨善其身,做一個良善的人。這個自利利他,兩方面都具足、都圓滿。所以《感應篇》跟《文昌帝君陰騭文》非常重要。
《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清朝周安士居士引用三教經典來註解,大家如果沒有去讀這個,實在講不懂得文昌帝君是給我們表什麼法,不知道。只是去拜,要考試(聯考),萬華龍山寺文昌帝君那個桌上就很多准考證,影印的堆了一堆,沒有用,你命中有就有,命中沒有還是沒有,不是你印了放在那邊就保佑大家統統考上很好的學校。不是這樣的,要去修的!有修才有,沒修就沒有。所以像現在的廟這麼多,寺廟不提倡教育,統統在造罪業,統統在搞迷信、造罪業。你說他將來果報去哪裡?這個就很恐怖了。因此我們現在人不相信,就是他的因緣還沒到,善根還沒成熟,還要繼續受苦受難,這一生也往生不了西方。
這是印光祖師,我們念佛的祖師、淨宗的祖師,為什麼給我們開示這個,主要還是要幫助我們念佛求生淨土,願我臨終無障礙,主要是這個,對我們念佛人來講。對一般沒有學佛,不是念佛的人,那也能保住他人天善道這個資格,起碼這一生死了,來生還能再來作人,不至於墮到三惡道去,這最起碼的。當然,印祖他希望我們是到西方去作佛,才能究竟解決問題,人天福報還是不究竟的。
今天我們就跟大家學習到這個地方。也希望大家常常提醒自己,我們自己有兒女、沒兒女,統統要修,自己家親眷屬朋友,大家互相勸導。希望以後有這個因緣,辦這樣的一個私塾小學。現在我們台灣很方便,可以自學。自學,現在我們台灣有一些地方辦小孩子的教育,但是這些年來,還有待加強進步。要請這樣的老師,的確目前也是有它的困難,因為老師本身他自己要修、要深入,他才有辦法去教學生;如果老師自己認識不夠,或者不圓滿,他也沒有辦法很圓滿的教學生的。最好做家長的人自己來做老師,做媽媽的妳愛妳的兒女,妳自己要學,做母親的最重要。妳現在不教他,將來他忤逆妳,妳再來氣,氣有什麼用?氣死也沒有用。氣死驗無傷,被氣死去驗屍是驗不到傷痕的,因為是被氣死的。
這個很重要。所以我們待人處事接物就是用這個標準來修正我們自己,這樣才是真正修行,這個很重要。道家這個《感應篇》它是要修仙的,修長生不老的,要有這個基礎;我們念佛人要去西方,也要這個基礎。所以讀了、念了、講了,沒有這樣去做,那還是說食數寶,得不到真實的功德利益。所以要解行相應,這樣子它才起作用。好,今天我們講到此地,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