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法師晨間講話—不要只想自己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三集) 2018/7/31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32-007-0013
諸位同修,大家上午好,阿彌陀佛!今天是觀世音菩薩成道日,六月十九日。在台灣的觀音廟,今天都非常熱鬧。
在觀世音菩薩成道日的紀念日,我們要提醒自己,要斷惡修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現在的救苦救難,我們大家都知道念觀音菩薩。在《無量壽經》佛給我們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到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這個經文我們常念。在我們求觀音菩薩救苦救難,也要知道,我們求觀音,也要效法觀音菩薩救苦救難的精神,我們也要發心,這樣才能跟觀音菩薩有感應,才相應。觀音菩薩他大慈大悲,這個大家都知道,我們自己也要發慈悲心,我們總不能一點慈悲心都沒有,這個慈悲心我們也是要學習。
大慈大悲,我們每個眾生本來就是大慈大悲,我們自己本來就是大慈大悲。這個大慈大悲是要明心見性才能顯露出來,我們現在是凡夫,所以這個大慈大悲我們有,但是現在生不起來,這個原因就是被我們自己的分別、執著、妄想障礙住了。我們有分別,分別、執著就是第六意識跟第七識,第六意識是分別,第七識是執著,執著我執,在《金剛經》講就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是從我相發展出來的,根本就是從我發展出來。因為有我,對面就有人,那就對立起來了。有人,很多人,再發展出去,不但人,還有萬事萬物,這個叫眾生相。壽者相,壽它是講時間,就是我們這個執著不是說執著一下子,那等一下就不執著,他這一直執著,是從來不中斷的,如果斷了,我們就開悟了。
有我就有人,有我相,有分別執著出現了,分別實在講還不至於說很不好,到了執著,那就造業了。所以我們這八個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它是儲藏的,善惡什麼它都儲藏,好像倉庫一樣;前面眼耳鼻舌身,它是了別,它沒有分別,問題出在我們第六意識,有了分別,這個好、這個不好,那個什麼、這個什麼,分別就分別出來了。分別出來那去執著,這個我喜歡,那個我不喜歡,我喜歡的就貪,不喜歡我就討厭,就生煩惱、生瞋恨心。這個執著起來就造業,六道輪迴就是這麼來的。所以分別跟執著,這是造成我們六道生死輪迴、十法界基本的原理。
所以轉它是從第六意識跟第七識去轉,前面五個識跟後面阿賴耶識它沒有好壞,它是了別。了別,好像我們眼根,眼球是眼根,好像錄像機它那個鏡頭,那個鏡頭沒有什麼好不好。但是我們接觸到色塵,當中都產生一個眼識,眼識我們看得很清楚,這是什麼、這是什麼很清楚,但是我們第一念的時候它是沒有分別的,你真的看得很清楚,但是它沒有分別,這個叫了別,了了分明。好像鏡子照外面的東西了了分明,但是它沒有去分別執著這個好不好、這個我喜歡不喜歡。所有的問題都從第六意識跟第七識產生的,所以修行就是把第六、七意識轉過來,不要分別、不要執著,前面五識、後面第八識全部轉了。修行,它這個原理是這樣的。所以《金剛經》講破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但是我們那個念頭太快了,所以這個要去修觀,要去破。那個念頭你一轉過來,它整個就改變了,整個宇宙就改變了,你就發現原來是一體,沒有我相,沒有人相,沒有眾生相,你看到的是事實真相。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從分別執著產生的一個妄相。你看到事實真相,它都是自己心變的,大慈大悲它就很自然了。我們現在不要說大慈大悲,要生個慈悲心都很難。甚至自私自利到只有顧到我自己,連自己家人他都不顧,那這個人實在是我們說太自私了,有夠自私的,夫妻、兒女、父母他都不顧,就想到自己。所以有好吃的,他不會想到父母、自己家人有沒有吃,他只想到我先吃再說,這就非常自私了。如果教育,我們本來就很自私了,再教自私,那就更自私了。現在世界都教人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就教這些,所以這個世界愈來愈亂、愈來愈不好,原因就在這個地方。
從世間的聖賢到出世間的佛菩薩,都是教我們從去私心開始。儒家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從格物開始,格是格除,物是物欲,就是我們的欲望。我們自私自利,因為有欲望,自私自利,所以儒家就從世間聖賢做功夫。再提升,就超越世間,破四相,破四相就阿羅漢、緣覺了,權教菩薩都破四相,連須陀洹他都破四相,只是說他破得還不徹底。菩薩他是破四見,不但四相破了,連四見他也破了。所以《金剛經》前半部講破四相,後半部講破四見。四相、四見全破,他就明心見性,破了他就沒有對立。現在這個世界問題這麼多,你看報紙一打開,世界爭來爭去,爭什麼?就是因為凡夫都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他就會有自私自利,而連個慈悲心都生不起來。所以世間的聖賢教我們格物致知、治國平天下。你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你修自己,然後一個家,然後一個社會、一個國家,再擴充到整個世界,都是從這裡開始的。所以我們要慈悲心,要從格物致知做起,先格除自己的私欲、私心,為別人想。仁就是兩個人,就是想到自己也要想到對方,不要只有想到自己。
過去我弟弟那個大女兒在家裡(我弟媳婦人很好,但是也不懂,也不會去教兒女),洗個澡就洗半天,在浴室裡面洗個澡要洗半天。為什麼這樣?因為她沒有想到別人要不要用這間。實在講,我上廁所我都會考慮到可能別人也很急,所以我自己趕快上好趕快出來,不要在那邊看報紙。你就要想到別人他需不需要,除非就是說沒辦法、不得已的。所以這個當中就是說,你要去想到別人。仁就是有兩個人,你不能只有想到自己,也要想到對方、別人他的需要。所以我弟弟就狠心把她送到澳洲去,去住在洋人的家裡,去住在那個家裡跟他們生活。洋人他就沒那麼客氣了,你半小時沒出來,他那個燈什麼都把你關掉,去給她培訓。她也不錯,她自己能夠受得那個考驗,她能夠自己去調整自己,所以她自己現在跟她先生在澳洲白手起家,也開了好幾家店。
所以人都是要這樣,不要只有想到自己,要想到別人,這個才是基本的慈悲心。我們慈悲心如果大一點,我會想到我的父母、我的兒女、我的家人,我會想到。那別人的孩子呢?別人的孩子就不管了?台灣有句俗話講,「別人家的孩子都死不完的」,死不完的,他就不管,他也不會去關心,他也不會有慈悲心,他的愛心只限於他的家人。世間的聖賢都教我們推己及人,你愛自己的兒女,也要愛護別人的兒女;孝順自己的父母,也要孝順別人的父母,這樣推廣,這樣就擴大了,心量他就擴大了。看到別人的子女就像自己子女一樣,這樣去愛護,他這個愛心它就擴充了。所以我們慈悲心也要從這樣去觀想,然後慢慢來擴充。
所以在《金剛經》講,實在講《金剛經》講就是說我們現在念四弘誓願,第一願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度我們現在只有念,沒有去觀想,所以我們念了就是也不起作用。照《金剛經》講,他要去觀的,叫做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四種生命,胎卵濕化,從地獄,然後到非想非非想處天,這一切眾生,我都要度他們入無餘涅槃,發這個願。非想非非想處天那個人多高,我們都遠不如他們,他們那個入定八萬四千大劫,我們八分鐘都沒辦法,他會聽我們度嗎?愚痴的小蟲,你根本無法跟牠溝通的,你能度牠嗎?但是你就是要發這個心,發這個心就是緣生性空,這一切都是因緣生的,它本來就是空的。所以你要發度眾生的心,發這個心,你心量就突破了,就能破四相。要發這個心,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它就能突破,突破之後我們大慈大悲心就顯露了,這每個人都有的,所以每個人都是觀世音菩薩。對外是觀世音,對內叫觀自在。我最近看外面我們流通《莖草集》,那個第四集,黃老解釋夏老的法語,它裡面有一則我看到了,觀自在,要回頭觀察我們自己在不在。觀察我們自己在不在,那個叫觀自在,觀察我們自己在不在叫觀自在菩薩。什麼叫在不在?要懂得觀心,你提得起觀,就在;提不起,我們就不在,把自己忘記了,不在了。這都是我們大家共同來學習的一個地方。
今天是觀音菩薩成道日,他怎麼成道的?《楞嚴經》講,「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那是「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的話。我們現在用持名念佛這個方法,就是耳根圓通跟念佛圓通同時修,持名念佛是音聲,自己念自己聽,自己念佛自己聽,聽自己念佛的聲音,每一個字、每一句聽得清楚、聽得明白。所以夏老他開示念佛,他說第一念平平常常,你只要管字句清楚,你不要計功求速、矜躁、卜度,那些心態都不對的。矜就是覺得自己念得很厲害,念了好幾天不用睡覺;躁就是很急的,想要趕快成就,一直在卜度,我現在念到什麼境界了。計功求速,很快要成就,或者念佛在比賽,種種的,那些都不對。你只要每一個字、每一句念得清楚、聽得清楚。現在有念佛機,我們可以聽佛號,平平常常這樣就好了。不管念好念不好,苦樂忙閒莫停聲,很痛苦的時候、很快樂的時候、很忙的時候、很清閒的時候,這句佛號不要停。現在有念佛機可以幫助我們,我們自己念常常停下來、常常忘記,念佛機也有這個好處,可以提醒我們念佛。所以我們現在持名念佛這個方法,就是觀音、勢至兩個法門我們同時修,耳根圓通跟念佛圓通我們同時修,這是最殊勝的。
今天是觀音菩薩成道日,希望大家這一生都能成道。不是「觀音菩薩成道了,我是凡夫,我不行」,如果我們這樣想,永遠就是凡夫,這不是佛菩薩他的心願,佛菩薩是要度眾生趕快成佛,這才是佛菩薩的心願。所以我們要符合佛菩薩的心願,我們自己也要成佛、成菩薩,這個才是佛菩薩真正發願度眾生的目標、目的、願望,大家一定要明瞭。成道日,一般寺院做個紀念、拜拜,這些道理不講,觀音菩薩成道,我們去拜的這些人都不知道自己要成道。我們自己也要成道,所以夏老講的,要常常觀自己在不在,叫觀自在,幫助別人叫觀世音。好,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此地。祝大家觀世音菩薩成道日,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