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一二五集) 2013/6/22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125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好。我們剛剛跟大家談到皇帝夫婦,「天子聽男教,后聽女順;天子理陽道,后治陰德;天子聽外治,后聽內治」,就是男主外,女主內。上一節課最後跟大家提到,勸女人回家,就是這個安字。當然諸位女同胞不要聽完這段話,今天回去就跟先生說,「我要回家,我不工作了」,把你先生從椅子上面震下來。任何事情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尤其最重要的夫妻要達成共識,都能體會到外內位正、分工合作的重要。
記得有一次我在南京,見到幾個女士,她們一看就是挺有能力的人;但是她們的丈夫事業也做得不錯,她們本來在工作,後來就是聽了傳統文化的課程,都回家去相夫教子。這個女子就對著我們講,她是被勸回家裡去的。但前提是她的丈夫事業本來就不錯,她取捨。有捨有得,她能捨掉她眼前的薪水,去拿起相夫教子、孝順公婆,把這個家治理好的這分道義,必有她的所得。而事實上,人有時候在整個社會的風氣之下,很容易就受影響。除非自己對於男主外女主內,對於財富這些道理非常通達,她理得,心才能安,不會受整個人云亦云的影響。大家相不相信,今天假如一個女子的工作不錯,她一辭掉,或者只是放出風聲要辭職,馬上千軍萬馬會到,勸她不可以這樣做。我想請問大家,這千軍萬馬勸她不要這麼做,他們的考慮是什麼?你們怎麼這麼清楚。
我曾經聽一個例子,讓我非常感嘆。日本,比方說這個女子在工作職場上受到栽培,曾經還送出國去深造。但當她決定,她要結婚,回家相夫教子,栽培過她的上司,還有她所有的同仁,都會祝福她。為什麼?家庭、社會以後有沒有人才,要靠母教。所有的同仁祝福她,包含栽培她的公司領導都祝福她,代表他們覺得這樣做,對社會、對家庭是非常關鍵重要的。這是發生在日本,我在台灣很少看到,我不知道馬來西亞怎麼樣,鐵定比較好。我這麼講話好像有點出賣台灣的感覺,我沒有那個意思,我是客觀的來談,在這些因緣當中人要清楚去取捨孰輕孰重。
再來,衡量客觀狀況。剛好目前家裡面的經濟比較不足,一下子太太說我不工作,那整個家裡壓力,包含公公婆婆、先生不是很理解。所以要成就一件事情,整個客觀情況要考慮,包含要體恤到每個人的心理狀態,然後慢慢慢慢去建立共識,尤其在財富這方面,大家都覺得兩個人賺比較多,一個人賺比較少。你不要說他對或者不對,你就問他一個問題,三、四十年前生五個、生八個,一個父親的薪水照顧這個家,還要養爺爺奶奶,還要養小姑小叔,就一份薪水;然後還存下錢來,把孩子都栽培了,還買兩棟房子。現在兩個人都出去賺,只生二個、三個而已,有的還生一個而已,結果還貸款,還欠債很多。為什麼兩個人賺是這個樣子,一個人賺反而養的人更多、還要存錢?這個就發生在我們的身上,想一想。所以,終於搞明白,能不能存錢,不是幾個人賺的問題,是勤不勤儉的問題。「大富由天,小富由勤儉」,不勤儉,更多人賺還是花不夠。還有,一個家庭夫婦的財富,那是修來的。夫妻是一體,只要這夫妻有福報,一個人賺跟兩個人賺,那個福都跑不掉。那幹嘛因為要追逐兩個人賺多,而把下一代的教育給忽略掉?為什麼理得心安?知道財富命裡有時終須有,就不擔心。又更清楚,財布施得財富,就更懂得怎麼樣去改造自己的命運跟家庭的命運。所以明理重要!不明理,在這個時代太多說法,都會讓自己的心起起伏伏安不下來。
我姐姐她當時決定,還沒生產以前就辭掉公務員的工作。這方面我是很支持我姐姐的決定,因為我們看到很多的情況,很多的家庭裡出現的問題,都是錢解決不了、也挽回不了。比方孩子的健康,丈夫的健康。諸位女同胞,你們拿多少錢跟我買?人生的天平拿出來,要秤清楚。丈夫、孩子還有一家人的健康,那是錢買不回來的,卻是他們受用一生。你的孩子身體健康,讀書也好,做事也好,絕對比人家有體力。人體力一好,腦子思惟非常清楚;人體力一衰,頭昏腦漲。大家現在冷靜看,很多家庭就因為一個家人得了嚴重的疾病,全家幾十年的積蓄,短時間之內就整個消耗掉,所以健康是真正的財富。假如家裡的人,三餐都吃外面,會健康,打死我,我都不相信。現在外面重口味、油又多,怎麼可能會吃出健康來?
再來,媽媽味道的菜,孩子都想早一點回家,先生也想早一點回家。沒有媽媽的菜,先生在外面到處飯館吃,孩子在電動玩具店流連忘返,對他們的事業、學業都不好。尤其現在外面誘惑比較多,男人假如一不小心出事,婚姻出問題,錢買不買得回來?所以女人四德,那個女功很重要,炒菜一流的;這個先生還沒下班,就在那裡想菜很香,一下班他就以最快的速度回家。那整個家裡的人都是這樣,都吃得健康、吃得歡喜。我怎麼講得肚子有點餓了,想起媽媽的味道。請問大家,三餐吃外面要花多少錢?不少錢。所以家裡的三餐有母親來負責,可以省非常多錢。像台北,吃一餐飯沒有十五塊馬幣是不行的,甚至於更多都有可能,所以這開銷不少。
再來,現在的孩子都缺愛,人格都不是很健康,都沒信心。我現在看到很多年輕人都沒有信心,然後很缺乏愛。為什麼?他們從小是鑰匙兒童,父母都出去賺錢,回到家空空蕩蕩的,就掛著一個鑰匙,他怎麼會想回家?他就在外面打電動玩具,晃來晃去。他沒有母親的愛跟陪伴,他人格怎麼會健康?我們從小有母親,還有爺爺奶奶的照顧,都感覺到自己是很幸福的人。這個世間的人再有地位、再有錢,我們三個孩子從來沒去羨慕人家有地位、有錢。因為一個家,不在乎有沒有地位、有沒有錢,最重要是有沒有溫暖的愛。有溫暖的愛,孩子的內心滿滿的,一點都不匱乏。人的內心滿滿的,都是父母、都是家人的愛,他就會很自然的去愛人,他所學到的就是怎麼無私的去愛人。請問大家,孩子健康的人格多少錢買得到?你們好像不大願意跟我做生意。大家要看,現在整個內心的問題跟社會的問題,真的發生的時候,根本就不是錢能夠解決的。而話又說回來,該是你的財富跑都跑不掉,你這麼苦苦追求,又忽略那麼多人生最重要的事幹什麼?所以,首先要把《了凡四訓》好好讀幾遍,明理,心就安。
接著經文講,『教順成俗』,對男子的教育,還有對女子恭順的教導,「成俗」就是形成風氣。『外內和順』,外部跟內部都能和諧恭順。不只是皇帝的家,還有天下夫妻效法皇帝賢伉儷,他們也是得到和順,和諧恭順。『國家理治』,國家與家庭都治理得有條理,『此之謂盛德』,這就叫隆盛的德行。因為皇帝夫婦他們有智慧,洞察到男女有別、外內位正的重要,他們給天下做榜樣。男人陽剛,有承擔;女人柔順,和諧一家。女子假如剛強,從我整個成長過程當中的觀察,女子剛強一定會壓到自己的丈夫,俗話叫剋夫。還會壓到自己的兒子;因為女人太強勢,她的兒子一定會被她的氣勢所壓迫。我發現我同輩的一些玩伴,因為我母親有很多同事,他們的小孩我們都一起玩的,發現比較柔弱的男子,我這些好朋友,男士比較柔弱的,大部分他的母親都比較剛強。上了高中也有這個情況,高中同學你跟他商量個事,他都不敢做決定,然後就跟我說:「我先回去問我媽媽再說。」就什麼事都是一定要問媽媽才敢。剋夫,又剋子,再來還剋公公。所以一個女子太剛烈,三代人都剋掉。所以娶一個好太太可以旺三代,娶一個脾氣大的太太一敗塗地,就起不來。而且這麼一剋,可能都會得身體的毛病,因為太鬱悶,人一鬱悶就會得心臟病,會得嚴重的疾病。反而女子應該欣賞丈夫、鼓勵丈夫、支持丈夫,讓他的能力,讓他的責任心,不斷發揮出來,來承擔這整個家庭。
接著我們看二百五十七句,我們一起把經文先念一下:
【治天下有四術。一曰忠愛。二曰無私。三曰用賢。四曰度量。度量通。則財用足矣。用賢。則多功矣。無私。百智之宗也。忠愛。父母之行也。】
在講這句之前,突然又想到,我們現在在團體當中,比方很多女士在她的企業團隊當中,她還沒有結婚,這個男教女順不是要結婚之後才能奉行,沒有結婚的人在自己的家庭、團隊當中,男的要有承擔,女的要柔順,言語要能溫暖人家的心,講話絕不傷害別人、絕不搬弄是非,而且能夠時時為大局能忍辱,這個都是女德在團隊當中的展現。然後做事情柔軟,不疾不徐,不強勢,不浮躁。
我們剛剛念完這一段教誨,這一段也點出了四個治理國家的重要綱領。其實跟前面講的有很多綱領是一樣的,所謂英雄所見大略相同。一開始就強調,治理天下要遵循四項法則、綱領,『術』就是法則、綱領。哪四個?『一曰忠愛』,就是誠心愛民,忠誠,誠心誠意的愛護人民。『二曰無私』,就是大公無私。『三曰用賢』,三是任用賢才。『四曰度量』,第四就是度量財用,所謂量入為出,再具體講,就是財務收支規畫得很恰當,家如是,團體亦如是。講到這一點,這個理財的觀念,能從小讓孩子把他的儲蓄、花費都能記錄,他自己就慢慢培養不亂花錢、不奢侈的習慣。
具體來談,接下來經句講到,『度量通,則財用足矣』,量入為出,這樣財用能夠充足。在《說苑》當中,孔子有講到一段跟整個度量通有關係。孔子說到,「中人之情,有餘則侈,不足則儉」。中下人,一般的人他們的整個性情有一個表現是什麼?有剩、家裡比較富裕,就會比較奢侈花錢;假如不足,就會比較節儉。我們想一想,一個人,比方還沒有結婚,一個月當中什麼時候花錢比較快?什麼時候花錢比較省?薪水剛領下來,那幾天花得凶,然後快花光的時候,就不敢亂花。所以聖賢人在洞察人性特別厲害,「有餘則侈,不足則儉」。「無禁則淫」,不懂得節制、禁止,他就過分。「無度則失」,沒有節度,他就會失去分寸。「縱欲則敗」,失去分寸,最後欲望愈來愈厲害,欲是深淵,就把家跟身心給敗掉了。
「飲食有量,衣服有節」,吃、穿都要有節度。「宮室有度」,房子都要有節度。其實在古代都是這樣的,我們現在都沒有了。皇上的房子,它都有節度的,什麼官位住什麼房子,這個都是在給全人民一個量入為出的好樣子。不然人一有地位,馬上就揮霍,就給社會很不好的帶頭。「蓄聚有數」,就是他的整個積蓄心裡都有數,比方說一個月的薪水存多少。儲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但是現在這個美德岌岌可危,好像下一代有這個態度的就少了,所以這個要好好的以身作則,再來提倡、帶動。「車器有限」,他用的器皿、他所坐的車子都是有限制,包含皇上他用的器具,包含官員用的器具都有。「以防亂之源」,防範奢侈的風氣。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整個奢靡之風非常嚴重,太浪費了。有錢的華人到了法國,買那些奢侈品,嚇死人!他們花掉那些錢,很可能是貪污來的。「爾俸爾祿,民脂民膏」,貪污的現在會把整個國家的國本都拔掉。一個家奢侈了,這個家也完蛋了。所以這是防亂的根源,就是節儉。所以李商隱講到的,「歷覽前賢國與家」,幾千年來的朝代跟家庭;「成由勤儉敗由奢」,怎麼成就?怎麼興盛?勤儉,怎麼敗?奢侈。所以度量通很重要,「則財用足矣」。
『用賢,則多功矣』,能夠任用賢才治理國家,就能成就很多的功業。我們講到這裡,複習一下。「用賢,則多功矣」,第十六頁,三十七、三十八句,「無常安之國,無恆治之民。得賢者則安昌,失之者則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所以用賢、尊賢很重要。「書曰:有不世之君,必能用不世之臣。用不世之臣,必能立不世之功。」真正懂得用賢的君王,一定能創造功業。我們舉太宗創貞觀之治,他用賢;齊桓公用管仲,他就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但是他也因為後來沒有用賢,最後死無葬身之地,用了三個奸臣:易牙、豎刁、開方,最後把他給弄死,屍蟲流出宮外才被發現。所以「得賢者則安昌,失之者則危亡」,在一個人的功業跟衰敗當中表露無遺。不只是齊桓公,還有好多,包含唐玄宗,用賢,開元之治;不用賢,安史之亂,幾乎把國家給亡了。
接著,『無私,百智之宗也』,大公無私,這個「宗」是本源,智慧的源頭首先是無私,因為有私會障礙我們本有的智慧。所謂「欲令智迷,利令智昏」,自私自利的人一定沒有智慧,一定是急功近利,只看眼前;甚至嚴重到刀頭舐蜜,就他只要那個甜頭,剛好一把刀前面有蜂蜜,他受不了,一定要去舔那個蜂蜜,最後舌頭都割斷了。這是我們現代人的寫照,就為了眼前的急功近利,把下一代、把地球都快要毀掉了,那怎麼會有智慧?所以利欲薰心是障礙智慧最嚴重的問題。能夠去利欲,煩惱就輕,接著智慧就增長。
有一段格言講到,「公,生明;誠,生明;從容,生明」。明就是明明白白,不會糊糊塗塗,能夠大公無私。公則不蔽於私,不會被私欲所蒙蔽、障礙住,看事情很客觀,不會偏頗。誠則不雜以偽」,一個人真誠,他就不會對人有成見,他就不會虛偽去對待別人,真誠能夠感通。人假如夾雜著成見、虛偽,其實也很難是個有智慧、明智的人。從容則不淆於惑,人一急躁、慌張就會手忙腳亂,會出狀況。所以「一切言動,都要安詳;十差九錯,只為慌張」。一急起來,不從容,就開始混淆、迷惑,心裡不定,沒有主宰。所以這個從容平常都要練,走路要練,說話要練,吃飯要練。走路、講話、吃飯,一舉一動都要緩,不要急躁。「動作瞻視,安定徐為。作事倉卒,敗悔在後」,你看不從容,就敗悔在後。「為之不諦,亡其功夫」,把事情付出這麼大的心血,最後還是搞砸了。這一點曾國藩先生給他們的孩子、兄弟、子侄都強調,緩慢重要,緩才會從容,定才會穩重。
「無私」,個人要無私,包含在團體當中也不要有私黨。我們在《群書360》的三百四十六句談到「明辨」中的「朋黨」,朋黨在歷朝歷代對國家的損害非常非常的大。所以《洪範》上說,「無偏無黨,王道蕩蕩。」沒有偏私,沒結朋黨,先王所行的正道、先王的這些教誨才能落實,整個國家才能平坦,走得更寬廣。私不能夠節制,最後發展搞成黨派,既得利益愈來愈嚴重、愈來愈不可破,這對團體、國家的損害就很大。這個時候變成什麼?只要跟他是一黨的,再怎麼錯,他們都支持他;只要不是跟他們是一黨的,再怎麼對,他們都不支持他。這就變得沒有公道,慢慢都是謀私利,這就很嚴重。有的是謀私利,有的不要利,變成義氣之爭。有些人不要利,要名,他覺得這樣對,聚集一些人都很固執,就一定要這樣做,這樣才是對的,無形當中太多這樣的大臣,就會影響整個朝廷的政局。所以不只利會傷人,名有時候也會傷。因為現在這個時代,成就一件事情很不容易,所以很多因緣當中錯綜複雜,不見得我們看的一定是對的。假如又很執著自己看法一定對,然後還聚集了一大堆人,都要堅持這樣才是對,那對團體的障礙就很大。當然不應該形成勢力,而應該要真誠去了解、去溝通,這樣會比較妥當。
再來,『忠愛,父母之行也』,誠心愛民就體現了愛民如子的行為。在愛民方面,我們想到隋朝的辛公義。當時他管理的地方發生嚴重的瘟疫,結果很多的家庭把生病的老人都丟在外面。這真的是無情無義,連父母的恩都不念。他並沒有苛責百姓,反而自己先照顧這些得病的老人,把這些老人統統搬到衙門來,請醫生把他們的病治好。治好以後,再把他們的兒女、家人請來,把老人領回去:你們說會傳染,我也沒被傳染,現在老人家病好了,趕緊盡孝道。這些家人都很慚愧。而事實上,一個人縱使不得病,卻把父母扔在野外,那他已經是什麼?雖是活著,已經是行屍走肉。他已經沒有人性,活著又有什麼意義?把人格都丟掉,那活著還不如死了。人為道義而死,重於泰山。實實在在講,有這分道義也死不了,因為那個浩然之氣可以避百邪,邪不可干,進不了他的身。我想這個辛公義一定是正氣凜然,所以當地的人民在他的教化之下,風氣整個轉過來,然後就稱辛公義是他們的慈母。他是個男的官員,但是這一方百姓覺得,用慈母來稱呼他,更能夠感覺貼切。這個叫「忠愛,父母之行也」。
接著我們看下一句,我們一起念一下: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張則君令行。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滅不可復錯也。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政之所行。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
這一段是春秋非常成功的政治家,管仲的一段教誨。提到,『倉廩實則知禮節』,老百姓等於是不會挨餓,糧倉充實,人民就講究禮節。他有一頓沒一頓,很難讓他還要落實這生活當中一言一行的禮節。他慢慢的生活無憂、無匱乏,他就會講究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衣食充足就會注意榮辱,他有羞恥之心。『上服度則六親固』,在上位者能篤行禮法,這個「度」,可以是禮制、法度,包含五倫,其實都是禮法。「上則優賜有加,下則鞠躬盡瘁,禮行於君臣矣」。包含「出必告,反必面」,這些都是父子之禮。兄友弟恭,這是兄弟之禮。上位者都能真正做到,上行下效,人民起而效法,就能六親固,我們常說家親眷屬。這個「固」是指能夠和睦團結,整個家庭、家族很穩定。「六親」有兩個說法,第一,父、母、兄、弟、妻還有子女,這是六親;另外有一個說法是自己上三代: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下也有三代:子女、孫子女、曾孫子女。以前真的一個家族有五代、六代同堂都有可能。
接著強調,『四維張則君令行』。「四維」是禮義廉恥,這樣立國的綱維,「張」是能夠發揚,融入民心,每個老百姓都覺得禮義廉恥是做人的根本。其實大家有沒有想到小的時候,我們在小學進校門,我記得校門口就寫了四個字,禮義廉恥。我很感動,上一次去新華小學,他們那個校門進去,上面還是刻著禮義廉恥,還是有把國家最重要的四維綱常重視。冷靜想想,現在整個家庭也好,整個社會、團體,以至於政治的動亂,就是沒有這四點。第一,政治人物對立、衝突、謾罵,甚至還有打架的,有禮的人怎麼會這麼幹?有禮的人懂得讓,懂得謙,禮讓、忍讓、謙讓,怎麼還會給整個國家、社會這麼不好的影響。義,聽老百姓在談,現在沒有政治家,比較多的是政客,政客是為了他的利。假如他從小接受的教育是義,就像我們中國大陸周恩來總理說,「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而讀書」,他這種胸懷,當官一定是利益一方。假如小時候父母就是教他把利擺在第一位,那他官做愈大愈麻煩,愈魚肉人民。這是義。廉,廉潔,他就不貪污。有羞恥心,他怎麼會做出那種無恥的行為出來?「知恥近乎勇」,不給父母丟臉,不給國家丟臉,而且還不斷的突破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跟能力,以更能回報父母、忠於國家。所以這是禮義廉恥。
『四維不張』,四維不能發揚光大,『國乃滅亡』。『國有四維,一維絕』,有一維斷絕了,『則傾』,「傾」就是傾斜,就不安;『二維絕則危』,有二維斷絕了,就危險了,國家危險了;『三維絕則覆』,三維斷絕了,這個國家就要傾覆,眼看著就垮掉了;『四維絕則滅』,四維都沒有,鐵定要滅亡。『傾可正也』,一維傾,傾了可以把它扶正;『危可安也』,二維斷絕了,會危,但是危險可安,就是尚可平定;『覆可起也』,三維絕、覆了,但覆可起,就是尚可興起;『滅不可復錯也』,假如四維都沒有,這個「錯」就是措置,就是沒有辦法治理這個國家,就沒有辦法再建立這個國家,就滅亡了。
『四維』,就是『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所以整個政治能夠掌握禮義廉恥這四維,國家的這些政策,『政之所行』,整個政治就能夠很好的去推行,因為它順民心。順應每個人本有的性德,跟性德相應,老百姓做起來非常歡喜。比方帶動百姓的孝道,人民做了之後會非常幸福快樂。我們之前在湯池跟老百姓交流《弟子規》、交流孝道,我們看到很多計程車司機,他們差不多要回家吃晚飯,以前沒有,學了以後,都會打溫泉水回去給父母泡腳、洗腳。我們可以感覺得到,這些司機他們比以前更快樂,因為盡孝跟他的性德相應。孔子很明白這一點,所以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真的學了去照做,行為跟性德相應,愈做愈快樂。所以孟子說人生的大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能夠孝父母、友愛兄弟是人生的樂事,包含助人為樂、為善最樂。『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政治之所以會荒廢,是因為領導者的作為,包含整個實行的政策,違反人性,違反民心。這段話就點出來,禮義廉恥是治國非常重要的綱常。我們現在看到政治界,確實有一些不足,需要改善。但政治人物從哪裡來的?從家庭來的,所以家教很重要。還有政治人物在民主國家是人民選出來的,那人民看人的功夫要提升。所以民主社會要學《群書治要》,他才懂得選怎樣的候選人。我們都清楚了,應該選有德的人,應該選有禮義廉恥的人來照顧人民,這也是知人、知賢。
其實德行的根本不難判斷,就是孝悌。「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一個人對父母、對兄弟姐妹內心還有埋怨,他對其他的人再好,都沒有契入仁愛的境界。大家注意,我們看這個人對好多人很好,你就說這個人很有愛心,結果他內心裡面對父母、兄弟還有不少埋怨。所以《論語》是重要的標準,「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可是他真的對很多人很好。他對很多人好,對父母、兄弟有怨,他那個好不叫仁愛,叫什麼?愛憎、好惡。這裡很重要!你用一個重要幹部,或者用一個重要官員,你不能判斷出來他是不是真有愛心的人,等到重用他以後危害非常大。「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他有孝悌,他那個愛敬是從性德裡面流露出來,他對任何一個人都是愛敬。所以他還有怨,尤其怨父母、怨兄弟,那就是愛憎,他的性德沒有流露出來。這樣的情況還會怎麼樣?記怨忘恩。大家冷靜去觀察,你本來覺得他很有愛心,可是看他看到不順眼的人,本來跟他關係很好,突然會罵對方罵得很凶,這個就是愛憎,就很明顯體現出來。罵得很凶的時候,以前相處的恩記不記得?不記了,小怨都可以不斷擴大。所以你假如用的是好惡愛憎的人,你誤判了,那麻煩了,他就不能真正的去愛人,甚至於這個愛憎一起來,是非就跟著起來,整個團體就在這個重要幹部他的愛憎當中,就會有很多人與人之間的對立衝突,甚至誤解都會產生。所以《孝經》裡面講,「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
愛敬二字太重要!剛剛我們所念的「為政」這些的經句,都離不開愛人。一開始「仁者莫大於愛人」,包含「一曰忠愛,二曰無私」,這個都是跟愛有關係。接著治國還要敬,恭敬。《論語》當中講,「導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他治理一個有千輛兵車的大國,把哪個字擺在第一位?恭敬的敬。學生問孔子怎麼治理國家?孔子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出了門,見到每一個人就像見到國家的貴賓一樣恭敬;安排人民工作,就好像是國家重要的祭祀一樣,不敢絲毫輕慢、懈怠。他用這樣的態度去面對他的工作、面對下屬跟老百姓,他怎麼可能會傲慢?怎麼可能會亂做主張?他一定要考慮得很周到、很仔細。我們看下一句之後全部跟恭敬有關,所以為政者、為領導者要愛敬存心。
首先講到的二百五十九句,這個恭敬很重要,我們一起念一下:
【是故古之聖王未有不尊師也。尊師則不論貴賤貧富矣。】
經句當中講到,所有古代的聖王沒有不尊重老師的,而尊重老師就不會在乎、不會計較老師的貴賤貧富。因為整個國家能安定,一定是人心善良,而人心要善良,必然要接受聖賢的教育。當然一來要尊重古聖先賢,尊重老祖先這些古聖先王,而老師他們的身分就是承傳文化、宣揚道德,所以尊重老師也是尊重文化、尊重道德。所以看到這一句,我們會思考到,老師在一個國家社會他的重要性。治理國家有一句名言我們都很清楚,「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所以辦教育是整個政治最核心的任務。那要辦好教育,首先就要有好老師。因為《禮記.學記》就有告訴我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這一句就點出了老師的重要性。人因為有老師教導,他才明禮義、知是非,所以老師是長養我們智慧的生命。中華民族最重視的就是孝親尊師,父母生育、養育我們,老師教導我們。五千年儒釋道聖教,教育的核心就是八個字,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再講得簡單一點,就是孝敬二字。因為文化假如沒有教育者的承傳,文化會斷,文化一斷,整個民族的素質快速墮落。
香港有個華裔感嘆,寫了一篇文章就提到:中華民族是全世界文化最悠久的民族,可是卻在短短的幾十年變成最短視的民族。短視到什麼程度?為了幾百塊、幾千塊,可以把父母、爺爺奶奶這些至親都傷害。這樣的情況五千年來沒有出現過,現在卻頻頻出現。可見得文化只要幾十年不傳,整個民族的靈魂就不見了,就利欲薰心,會做出禽獸都不如的行為。其實看到這些現象,我就想起小時候常常聽到,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往往在文化沒有很好承傳,我們真的體會博大精深,一沒有了,天下大亂。而這個文化得要傳,不然對不起祖先、對不起後代子孫。說到這裡,就想到沈老告訴我們這些晚輩:「老師是最沒有錢途的行業」,這個錢是金錢的錢,「但是卻是最重要的行業。」現在所有的家庭社會問題,用其他的方法很難解決根本問題,只有透過教育,透過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所以讀書人要有這分承擔,「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而對於孩子一生的生命,老師很重要。小孩小時候接受老師教導,還沒有遇到老師以前,小朋友開口都是「我爸爸說,我媽媽說」,接觸老師以後開頭變成「我們老師說」,對孩子一生的思想觀念、人格影響很深遠,所以稱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漢朝的楊雄也說,「師哉,師哉,桐子之命也」。老師這個身分,影響著孩子一生的思想人格,這些是決定他一生的命運。老師很重要,但尊師才能重道,尊師學生才能受益,整個國家社會才能尊重老師,進而重視道德、道業。《禮記.學記》裡面又講,「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師嚴,嚴就是尊重,能夠尊重老師,形成風氣,自然老師所教的倫理道德就受到重視,讓人民在學習的時候都會非常恭敬去學。所以,「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師長用心良苦,讓我們重視誠敬的態度,所以再加上「百分誠敬得百分利益,千分誠敬得千分利益,萬分誠敬得萬分利益」。還舉了一個例子,讓我們去體會,佛門六祖惠能大師,他對五祖的態度就是萬分誠敬。所以五祖只給他講半部《金剛經》,可能才一、二個小時,講到一半他就開悟了,他的明德智慧就恢復。為什麼他有這麼大的收穫?根本就是他萬分誠敬,馬上老師的教誨完全入心,放下習氣,就解脫了。
而真正這個誠敬,不是老師要學生恭敬,而是因為有這個態度,學生才能得利。因為他恭敬,就老實、聽話,不敢打折扣,他就真去落實。所以有狀元學生,沒有狀元老師。為什麼學生的成就超過老師?因為老師講的他全做,老師自己本身還沒有全做。我們知道尊師方能重道,但我們還要再思考第二個重點,尊師是建立在孝親的基礎上,連父母都不尊重,他怎麼去尊重老師?「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不可能的,所以要弘揚師道,還得要弘揚孝道。而幾千年來,最重要的孝敬德行,就是靠父母跟老師的配合才成就的。父母教育孩子尊重老師,老師教育孩子孝順父母,孝敬二字就深深紮在他的心中。假如教育忽略了孝敬的教導,哪怕讀了一、二十年的書,連做人的根基可能都沒有。那配合很重要,唯有父母尊重老師,教育孩子師道,尊嚴,孩子才能得利。
我們冷靜反思,現在父母跟社會風氣對於尊師的態度,跟古代;不要說古代,就五十年前,就差很多了。比方拜師,幾千年來很重視拜師禮,那是父母帶著孩子先給孔老夫子三跪九叩;接著請老師上座,父母又帶著孩子給老師三跪九叩。孩子才五、六歲,看到這樣的禮儀,震動他的心靈,他最崇敬的父親如此尊重老師,他怎麼敢不聽私塾老師的話?這麼一拜下去,他終身尊師的態度就穩固了。師長他們還有守這個禮,對老師畢恭畢敬,才能感得當時台灣三位最有學問的老師教導師長。感應!其他的人怎麼沒有這樣的因緣跟福報?根源是尊師的態度。比方給方東美教授寫信,恭恭敬敬,楷書寫的,老師一看到就很震動。我們現在給長輩、給老師寫信,字跡潦草,還得讓他們猜半天,這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你看恭敬的程度落差比較大。以前拜師,這麼尊重老師;現在父母一聽說孩子有什麼不滿意,去責問老師,甚至於覺得我學歷比老師還高,我比較懂教育,老師比較不懂教育。第一個,這種現象就不理想。再來,以前師生是道義的結合,師生如父子,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被孩子這樣拜下去,讀書人不佔人一點便宜,怎麼還受得了人家這麼大的禮?為了什麼?為了孩子一生尊師的態度。再來,人家父母都拜下去了,可不能對不起人家的父母,得要盡心教。所以這個是為師的態度。
而為學生的,真正尊重老師,感老師的恩德,所以侍師就像自己的父親一樣。等自己真的有成就,比方考上進士,回到家鄉,第一祭祖先,第二拜老師,謝師,這是古代師生的關係。我們看到史可法對待他老師的妻子跟孩子,那是真正的奉養跟照顧,不敢忘了左公給他的恩德。我們再看現在師生是什麼關係?朋友關係就不錯了。更嚴重的變什麼關係?生意關係。我聽說很多大學現在叫教授叫老闆,學校變企業。結果人家企業家有道德良知、社會責任,企業現在要變學校,我們學校還要把它變成企業。學生去求學,為了什麼?不是為了成聖賢,為了文憑。老師教書為什麼?為了鐘點費。假如這個現象沒有轉變,老師不以傳道、授業、解惑為自己的本分,師生關係要改善也是不可能。
所以振興師道,應該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這一生重要的責任。因為師道振興不是為自己,我們不是要別人尊重,只要師道不尊,誰能夠在聖教當中得利益?那國家未來還有人才嗎?我們不可能要求學生,我們也不可能要求他的父母,為什麼?因為他不是深入教育的人,而我們卻是深入教育的人,我們不先做,怎麼可能去要求不懂的人先做?我們自愛自重,重現師道的尊嚴跟光芒,再贏得大眾的信任。所以為師者,第一要知本分。我們的本分是傳道、授業、解惑。
第二要為國育才,我們沒有辦法為國家培養出人才,我們失職。所以古代當官的都戴個進賢帽,前面低後面高,代表要為國家舉人才,比他還要優秀的。同樣的,我們教育界的人也是,要培養出比我們更優秀的人才,這個叫對得起祖先,對得起聖賢,對得起國家對我們的信任。當老師的都是領國家的俸祿,也是道義,就是為國家培養人才。
再來,第三,我們當老師的人要自重自愛,就要自我提升,還要自我教育。我們雖然現在是一個老師的身分,那是我們讀了師範學院,有這個身分,並不代表我們有當老師的資格。這個老師的資格,不是一個大學文憑就是有當老師的資格,還是要依照經教。「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能溫故知新的人,他是有悟性、有智慧的,不是讀死書的,不是教知識的,他是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就像《韓詩外傳》當中對人師的定義,這就是我們的目標,「智如泉源」,智慧像泉源一樣一直湧出來;「行可以為表儀者,人師也」,他的一言一行可以行為世範,他就有德。又有智慧,又有德行,這樣才能堪為人師。而這樣的態度,他的智慧、德行會不斷提升。所以從事教育工作的人,愈老愈有智慧,愈老愈值錢,愈老愈有價值。我們的師長就是好榜樣,您看現在這麼多國家元首,甚至宗教領袖常常都向他請教、請益。
第四,我們為師、從事教育的人,要重視真實的修身功夫,要重視實學。實學不是記問之學,實學就是在學習過程有四個階段:信、解、行、證。他對聖教不懷疑;他深入經典,了解;進而行,落實;最後契入聖賢的境界,叫證。證是我們的目標,最起碼我們要信解行,要不斷去落實。信要真信,解要解得正,解錯、解歪了,斷人慧命,誤人子弟,這樣不行的。所以有一句話講,「能說不能行,國之師也;能說又能行,國之寶也」。又能行,就是信解行都做到;能說不能行,為什麼還可以做師?他那個不能行是他在做,還沒有做得很到位,但是他一直在努力,可是他的信解是正確的,是不違背經典的,這他可以,他只要講課都不離經典、不離聖賢師長教誨。
再來,從事教育第五點,要找傳道的學生、傳法的學生。您看孔子,當時顏回去世,孔子很傷心,「天喪予,天喪予」。因為有傳道的學生,他這一生就覺得整個教育事業可以延續下去;假如沒有,很可能慢慢就要衰下來。所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是省思到古代跟現代,這個師生關係給予我們從事教育工作者的反思。
再來,還有一些現象提醒大家,比方古代只要是宴會,讀書人、老師坐首席,尊師。現代喝喜酒,誰做首位?當官的、最有錢的,跟古代的風氣不一樣。包含有一位老太太,你看她除夕夜煮水餃,第一盤煮好了,祭祖先;第二盤煮好了,交代小孫子,趕快端去給教書先生吃。不識字的老太太都懂,我們現在讀到大學不見得懂。再來,以前重視師道,孩子被老師處罰,隔天拿禮物去送;現在老師處罰學生,學生家長跑去告老師。所以古今這個變化,真的值得我們省思。而大家冷靜觀察,只要是學習很好,不斷提升的孩子,往往還是比較尊重老師的學生,進步得快。這個在現代也是非常明顯。今天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這句還沒講完,因為要舉一些古代皇帝尊師的例子跟大家在一起分享。好,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