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學習分享 成德法師主講 (第三集) 2021/9/29 英國威爾士蘭彼得 檔名:55-232-0003
大家好。我們今天進入「概要」,依華嚴宗「十門開啟」來學習。我們看到這個《大經解》有提到這個概要,那這十門:教起因緣、本經體性、一經宗趣、方便力用、所被根機、藏教所攝、部類差別、譯會校釋,第九是總釋名題,最後正釋經文。
我們看到念老在《大經解》當中說到了,「依華嚴宗法及《彌陀疏鈔》例,總開十門」。「前九門總論全經綱宗部類」,這個與天台宗五重玄義其實是大同小異。雖詳略取捨有差別,但是,「總之,皆將一經綱要,綜論於前,發揮明了」。那這樣的作用在哪?讓讀者先識總體,然後等於是再研經文,這樣達到「綱舉目張,易於領會」。這樣的做法,「此亦類似近代書籍中以概論為首也」,舉現代書籍的情況來讓我們理解,這個我們一聽就特別能了解了,因為看書一般前面都有概論,所以「今則名為概要」。
最後這一門就是「依經章次註釋經文」,依經的章次來註釋經文。
這個九門其實跟天台宗五重玄義大同小異。十門開啟是把經題擺在最後,但天台宗是把它擺在最前面,有這個差別。天台五重玄義一開始是經題,第二個是顯體。我們也認識一下這個五重玄義,它第二是顯體,體是本體,就是把經的理論依據跟我們說明,佛講這個經是根據什麼講的,這個是顯體,也就是我們這裡十門開啟的本經體性。五重玄義第三是明宗,宗是修行的方法,修行的最高指導原則,在我們十門開啟指的就是一經宗趣。明宗之後要論用,論用就是我們十門開啟裡的方便力用。然後最後五重玄義是判教,在此地就是所被根機、藏教所攝、部類差別,這個都在五重玄義的判教裡頭。所以五重玄義跟十門開啟它是開合不同,其實裡面所含大略是相同,華嚴是說得比較詳細,天台是說得比較簡單。
我們看第一,「教起因緣」。首先,「明大教與淨土法門之興起」,這個「大教」是指如來一代時教,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我們看到《大經解》裡面提到了,「一切法不離因緣」,所以「大教之興,因緣無量,而無量因緣,唯為一大事因緣故」。佛出現於世是有無量的因緣,在無量因緣當中,是為了一個大事因緣。而在《法華經》、《華嚴經》,特別能彰顯為了什麼大事因緣。我們看下一段《大經解》說到了:「《法華經》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法華經》裡又說了:「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所以《法華經》開權顯實,「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法華經》就是一乘,就是幫助眾生能夠當生成佛,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他是為了這個大事因緣來到這個世間的。
《華嚴經性起品》也說:「如來、應供、等正覺性起正法不可思議,所以者何?非少因緣,成等正覺出興於世。以十種無量無數百千阿僧祇因緣,成等正覺出興於世。」我們從剛剛《華嚴經》這段開示都感覺,佛出興於世是很不容易的因緣,所以佛法難聞。佛門又講「一佛出世,千佛擁戴」,所以一尊佛出來,又有千佛,又有那麼多的佛菩薩來一起配合,才能成就得了。所以真正看懂因緣之不易,心態就不一樣了,會倍感珍惜。
我們就以我們師父上人他弘法的因緣來體會,他老人家弘法利生也有無量的因緣在裡面。釋迦如來的教法傳到現在三千多年,只要其中有一代斷了就沒了。所以傳法是大事情,佛法如是,我們中華文明亦如是。
我們應該都看過玄奘大師的紀錄片,尤其看到他到西天取經,九死一生。沒有玄奘大師去西天取經,我們現在很多經典根本都看不到。而且當初玄奘大師西天取經,就是很多佛法重要的教理、說法已經眾說紛紜了。那眾生要依止佛經的教誨來修行,經是佛母,經典都已經眾說紛紜了,那怎麼修行?所以我們也觀察每一個高僧大德,他也在他當時候的時節因緣裡,真的是發續佛慧命的心,也是經歷眾多的磨難。所以成德感覺,玄奘大師那個片子看完,再讀經典好像感覺不一樣了,因為知道緣分不易,經典來之不易。尤其我們想想其中的情節,那個高昌王舉全國之力幫助玄奘大師。你看,還得當時候一百多歲的高僧等著玄奘大師,他把法傳給來自異國他鄉的弟子。你看容易嗎?一百多歲高僧等著。你看這其中哪一個環節沒有了,就沒有後面的緣了。
成德自己看《九十年譜》,首先翻到第一頁就講到了,老人家四歲的時候到了姑媽家,他姑媽家是大家族。假如沒有到姑媽家,老人家會提出來「家文化」嗎?那就不一定了,他人生沒有那種體悟,很可能就沒有後面這些提倡了。我們現在看很多孩子,生下來,小時候照片很有慧根;過了幾年,眼睛沒有神了。他遇到家庭成長的緣分,假如沒有辦法好好護持他,他這個慧根就沒有辦法增長,甚至還可能有扼殺掉了。所以我們要感謝師父上人的父母,感謝他的姑媽,大家族。
老人家七歲入私塾,私塾又是一個因緣。師父講經的時候說,他這一生沒有被這個世間染污,因為那幾個月私塾的教育扎了根。所以這私塾要有老師,要有這個家族的人去啟請,那老師都是請來的。而且老人家假如是生在桐城派以外的地方,比方說生在上海,那不可能讀私塾了,因為桐城派是清朝很興盛的儒家的學派。所以這因緣之不易,我們從這個《九十年譜》可以感受到一些。
包含老人家出家,我們都知道說遇到韓館長,遇到韓館長是出家十年以後才遇到的。遇到韓館長前面的十年,那是有十五個同修省吃儉用,每個人出十塊,老人家一個月生活費一百五十塊,而且持續十年。第一個,這個護法的心太可貴了。所以當時候看完這一段,那一段時間都給這十五個護法迴向,沒有他們,我們聞不到法。再來,體會老人家以苦為師,大家應該能感受,十年物價指數會升高的,但十年老人家生活的費用都沒有增加,都是無求的。尤其老人家特別相信佛菩薩安排,自己不操心。
而老人家也把珍惜因緣、感激因緣給我們表演了。兩年前在台灣極樂寺,老人家提了幾次要回香港。當時候有其他的一些考慮,是覺得不用那麼急著回香港,但師父提了幾次,大家就開始要準備了。因為我也在場,我說你們有沒有問師父為什麼要回香港?他們說沒問。可能是很敬畏,結果沒有問。成德覺得,我們在師父上人身邊,在善知識身邊,敬畏之外也不要到不敢問,因為善知識很慈悲的,而且有時候有問,就會有很重要能體會到善知識是在考慮什麼。所以當時候成德也是斗膽問:「師父,您怎麼提了那麼多次要回香港?」結果師父就說了,「我們當時候在香港講經,好多同修,這些老人家都是一毛一塊這樣支持我們的弘法,這個恩德不能忘記」。才明白為什麼老人家一直提要回香港。
大家要知道香港經濟高度發展的地方,而老人家也不攀緣,不去攀什麼大企業家。記得老人家曾經見過一個非常非常有錢的企業家,見完了,這個企業家講了一句話:「淨空法師怎麼沒有跟我要錢?」他可能見過一些因緣,都是要跟他要錢的。所以老人家是無求,他珍惜每一個緣,把佛法介紹給對方。所以在香港要發展不簡單,都是這麼多善男信女血汗錢供養出來的。其實老人家是去奉獻,是去講經說法利益大眾的,一無所求,但卻都記得這些因緣,眾生恩。我們《勸發菩提心文》裡面:「必有因緣,方得發起」,其中有眾生恩、施主恩。
也讓成德回想,很多年前在香港,跟師父上人散步,當時候老人家的影響力達到全世界了,就在那裡考慮幾個月在哪裡,幾個月在哪裡弘法,就在那裡討論,邊走邊講。結果老人家還特別交代一句,「不能離開太久,還要再回來香港」。我就跟這一段話連在一起了,就是師父特別記得這些一路以來支持的恩德。
就像我印象也很深的是,剛可以親近老人家,當面親近不久,有時候我們要離開了,師父說:「去哪?」我說:「師父,我回家,回高雄。」師父馬上就交代,「高雄有個簡媽媽(簡媽媽是成立高雄淨宗學會,高雄第一個淨宗學會),她之前幫很大的忙,你見到她代我問她好」。我們當弟子的,都要從這些點滴當中去體會老人家的心境,慕賢當慕其心。不要小看這些細節,教我們怎麼處事、怎麼待人接物。
所以《華嚴經》裡面講到的,這「十種無量無數百千阿僧祇因緣,成等正覺出興於世」,所以因緣不容易。佛法講的是真理,真理在哪?真理就在我們的當下,會體會的人,六塵都在給他說法;不會體會,看著佛經還生分別執著,那就更見不到這些真理了。
黃老說,「乃至廣說如是等無量因緣,唯為一大事因緣。大事因緣者何?唯欲眾生開示佛知見故。夫《華嚴經》乃世尊最初所創言」,最開始講的經,「《法華經》乃末後之垂教,自始至終」,這個自始至終也是表演。我們看五十三參,一開始德雲比丘教念佛,佛立三昧,自始;五十三參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至終。五十三參也是告訴我們念佛重要。「唯為此大事因緣,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開示是佛幫助我們,那我們聽了以後要去做,所以悟入要靠我們自己用功。「亦即欲一切眾生開明本心,同佛知見,等成正覺。」這個等成,等,平等,一切皆成佛。
那我們就以我們一起學習《無量壽經科註》,這個因緣也是無量的因緣在裡面。我們看夏蓮居老居士他生長那個年代,他也曾經有很多性命危險的時候,當時候軍閥跋扈,要殺他,你看這些經歷都不簡單。然後我們昨天一起學到的,他老人家「屏棄萬緣,掩關三載,淨壇結界,冥心孤詣,稿經十易,方慶經成」。黃念老的一生,其他的不說了,文革時期那個受的難,加在八個人身上,八個人都得死。
所以我們居然能夠遇到這一部會集本,又能遇到黃老的註解,進一步還有師父給我們開解,你看這個因緣容易嗎?最後還有海賢老和尚給我們表演、給我們證明,這樣的因緣不能辜負。怎麼報恩?這一生一定要往生作佛,四恩總報。所以珍惜因緣具體表現出來,「勿使一秒鐘空過,勿使一句話空說」。不是嘴上講好難得、好感恩,講這種話講多了,我們前面還提醒到,孔子勸勉不要「巧言令色」。尤其君子是「恥其言而過其行」,常常話講得很好聽,實際行為都跟不上,這是我們修學的一個誤區,所以要趕快導正。
假如我們自己連生活的規範都不能保證,早起起不來,定課都不穩定,那人家還能信任我們?人家還能把弘法的事情交給我們?不可能。大家學漢學就是為了明明德、親民,就是為了自覺覺他,不然學它幹什麼?「我就是喜歡。」你喜歡,不自覺覺他,那不是拿來消遣嗎?顯得高雅,人家打麻將我讀經。但是要知道,李炳南老師提醒我們不能玩弄佛法、消遣佛法。
所以我們從《華嚴》、《法華》體會到了,本師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有無量因緣中為了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就是要幫助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接下來這一段,「本經興起因緣亦復如是」。我們看到黃老註解《無量壽經》,都是引佛經,還有祖師的註,八十三種經論,一百一十種祖師的註解,這也給我們展現「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這一點很重要,首先自利。因為我們這個時代都講創新,其實創新從哪裡出來的?創新要從「正德、利用、厚生」的話要先正德,出發點是要愛人、利益人,不然你創出來的東西,就像那殺人遊戲,還得了!誤了多少眾生,尤其青少年,你毀了他。你說這種創新,我們說有體有用,你不能離了真心、離了愛人、離了慈悲為本。而我們要愛人,首先要自愛,我們怎麼護好自己的道心,我們前面也舉到儒家十六字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你看我們現在都學得很雜,世間人的風氣,求知欲,好像多就是比較高,學得很雜。
我們做個比喻,你挖井,這裡也挖一口,那裡也挖一口,挖了一百口井,但都沒挖到水。你實實在在全部精力去挖一口,那水就湧出來了。「教之道,貴以專。」所以經典這些重點不能忽略掉,不然努力有結果,不一定會有好結果。所以「惟精惟一」重要。「允執厥中」,讓我們要走中道,不能過,也不能不及;不能著空,也不能著有,二邊要不立,中道不存,才能入得了道。
所以老法師洞察現在眾生的心態很可能偏在哪。所以我們也從師父上人的講經當中體會到,為什麼佛門這麼重視傳承的人才。老法師甚至在講經的時候說,一個人弘法一生,假如他沒有傳人,他的成就等於零。我當時候聽了很震撼,弘法一生,那麼多人聽,怎麼成就等於零?因為眾生的教化那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能成的,佛講經四十九年,很多眾生才勸明白。所以假如他沒有傳承的子弟,這個道統會斷,很多眾生就沒有辦法接著聞法,前面的努力就斷送掉了。
再來我們去觀察,比方說淨土宗,蕅益大師他就註解《阿彌陀經》,他在那個時代註解了,眾生才能夠深入這部經,所以很多經代代都有人註解。假如前面的註解就夠了,那後面的祖師再註解不多事了?那祖師會幹多事的事情?不可能的!所以每一代眾生的狀況不一樣,都要有傳承的人應機說法。
講這一段對我們關不關鍵?關鍵。因為自有我們中華文明歷史記載這五千年來,哪一個時代變化的速度最快?我想我們是空前的。你看這三四十年,有的農村電話都沒有,就這幾十年,現在一支手機什麼都看得到。你看他的生活方式改變多少?生活變了,人心、成長的環境複雜度都不一樣,誰來應機說法?
所以我們觀察老法師講經教學,開解義理,舉一句他老人家說的,「我最佩服孔老夫子八個字」。我想沒有祖師講過這句話。這句話重不重要?「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很重要,但是可能沒有人講過我最佩服孔老夫子。怕大家把這八個字忽略掉,不夠重視。可是以前的祖師為什麼沒講?沒那麼嚴重。以前讀書人講話「折中於夫子」,現在想講什麼就講什麼,甚至還罵古人。所以師父洞察現在眾生心態傲慢、懷疑,傲慢是瞋恚的核心,懷疑是愚痴的核心,這可厲害了。「唯有狐疑是棄材,狐疑即是偷心。」「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懷疑就很難學習了,就不恭敬。「我慢高山,法水難入」,這個慢心起來了,就很難深入經典。所以師長老人家強調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我們看到黃念老他連註解《無量壽經》也給我們做這個表法,所以首先護念自己。成德也接觸過不少弘法的同修,講著講著加自己意思了,就偏掉了,那沒有守住述而不作。你看黃老在給我們表演,我們看懂沒有?孔子的表演我們看懂沒有?我們看《孝經》,每一段經文最後、末後,「《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甫刑》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引的都是五經的教誨,述而不作。我們觀察老和尚講經也是這樣的,開解一段義理,「所以《華嚴經》說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而護念自己,不然離經一字便是魔說,然後也護念大眾,首先讓大眾生信,他講的都有出處。而且這個時代人傲慢,你沒有這些經典出處,他跟你抬槓。所以黃老在這個時代弘揚《無量壽經》可不簡單,他得的感應也不可思議,你看要註這一部經,他說什麼經、什麼註自己送來了,八十三種經論,一百一十種祖師註解。我們看老法師跟他老人家的合照,在他書房裡面,那書都疊起來了。這也是無量因緣,可能都是古佛,可能送書的是古佛,來送書應化,都很難講。祖師的良苦用心我們都要看得懂,這黃老的用心我們要看得懂。
「本經興起因緣亦復如是」,馬上舉《阿彌陀經》唐譯本,經名是《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云:我觀如是利益安樂大事因緣,說誠諦語」。誠諦語就是真實語,就是我們前面講的三種真實:住真實慧;然後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極樂世界一真法界,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然後「利益安樂大事因緣」,惠以眾生真實之利,得究竟利益,得究竟安樂。所以從這一句經文,「可見淨土法門之興起,正同於《華嚴》、《法華》,同為一大事因緣也」,就是為了幫助眾生當生成佛。
接著黃老再舉祖師的開解,「疏鈔云」,這個《疏鈔》是蓮池大師的註解。「何以故?」為什麼說淨土法門之興起跟《華嚴》、《法華》是同一個大事因緣?引了,「如《彌陀疏鈔》云:今但一心持名,即得不退。此乃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我們前面講到「眾生本具之化儀」,這個方法是他自己本有的,他自心究竟成佛,就因為一心持名,就可以這樣。所以真的能夠諦信,「何須遍歷三乘,久經多劫?」其實這段也呼應我們《法華經》裡面「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何須遍歷三乘,不用經過聲聞、緣覺、菩薩乘,直接是一佛乘。「不越一念」,就只要一句佛號就好了,不假方便,「頓證菩提,豈非大事」。所以祖師都看得很透徹。「可見淨宗正是直指頓證之法」,這極圓極頓。
下面這句,「以念佛心,入佛知見」,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那入佛知見,那是跟《法華經》強調這個精神都一樣,「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所以「淨宗之興起,正由此大事因緣也」。所以佛出興於世,為了幫助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而在這個大事裡面的第一大事,就是講淨土法門。尤其末法九千年,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所以整個淨宗在末法時期,那個重要性可以說無與倫比,「當來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我們前面講到善導大師說的,「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
接下來教起因緣,我們講到第二大點,「詳明本經興起之因緣」,這裡也列了五個大項。所以這個《無量壽經》的特點,我們能夠深刻體會到,就倍加珍惜。
第一個,「稱性極談,如來正說」。黃老說到:「《華嚴》、《法華》均圓頓稱性之教,但其歸趣,卻在本經。」這個歸趣確實是有依據的,《華嚴經》末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世界,所以但其歸趣卻在本經。
下面黃老舉的蕅益大師的教誨,在《要解》裡面讚歎本經說到了,「絕待圓融,不可思議」,這個絕待就是沒有相對的,絕待,絕對的。絕待圓融,不可思議。「《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菩薩萬行,菩薩修行的司南,司南就像指南針一樣,「皆不出於此矣」。有蕅益大師這一段讚歎,所以本經稱為稱性之極談。
前面也跟大家交流過了,老法師曾經還點出《法華》是成佛的經典,老人家用心良苦,用《法華》的教義來開解淨宗,成就四法,這個就是《法華》的祕髓。我們複習一下,第一個,「接受諸佛護念」,那就老實念佛,就接受諸佛護念了,一切諸佛之所護念,一切諸佛所護念經。第二,「植眾德本」,積功累德。第三,「入正定聚」,師父在講經的時候都說,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見阿彌陀佛。我們看植眾德本,用佛家講六度,菩薩六度萬行,普賢十大願行,這都是植眾德本。文殊菩薩表的就是六波羅蜜、十波羅蜜,普賢就是這個十大願行,整部《華嚴經》都在詮釋這個普賢十大願行。所以《華嚴》奧藏、《法華》祕髓,也都在《無量壽經》裡面。我們看還沒有入正宗分,一開始的第二品「德遵普賢」,你看就是在彰顯普賢十大願。
我們看黃老接著,「又日道隱於所著」,這一位祖師他著的《無量壽經甄解》。日本人對《無量壽經》的註解比我們中國人還多,多不少,我們要知恥近乎勇。「五濁之世,造惡之時」,確實可以感覺到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聖道一種今時難修」,在目前這種時節因緣,內障外魔無人不具,所以「其難非一」。修行的難度很高,很多內障外魔,不勝枚舉,很難修成。所以「特此一門,至圓極頓。而且由其簡易直捷,則出世之正說偏在斯經」。我們想到昨天黃老在「前言」的時候都提到了,現在這個時代背景,每個人所肩的責任倍增,所以都要參加建設,造福人民,他有家庭的責任,他有社會的責任。在這樣的時代背景,假如沒有簡易直捷的方法,他很難修行。所以又要簡易直捷,又可以出輪迴生死,那真的是偏在此經。所以「一代所說歸此經,如眾水歸於大海」。
我們剛剛這一段話,五濁之世,在《阿彌陀經》裡面講到劫濁,其實這個劫濁是一個整體,整體五濁,好像一個走向一樣。濁在哪?見濁,見解染著了;煩惱濁,煩惱很厲害,你看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情緒化,動不動就不高興了,沒人惹他也不高興了;眾生濁、命濁,現在我們處在減劫,壽命是一直往下減,每一百年減一歲。
所以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有這麼一段開示,當然我們簡略的看一下,讓大家體會一下。「劫濁者,濁法聚會之時,劫濁中,非帶業橫出之行,必不能度。」我們的業太重了,假如不能帶業,而且是橫出,那真的出不去了。「見濁中」,我們的見解染著了,假如學很多經教,學著學著所知障也會重,所以「非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你看現在很多人研究佛學,愈學愈亂。蕅益大師說的,「學問愈多,我慢愈熾」,我慢愈來愈熾盛,「習氣愈長,去道愈遠。惟益多聞」,好像聽聞很多、學很多經教就是比較厲害、比較有功夫了,「增長我見,可懼也」。
所以我們看蕅益大師這個分析,五濁惡世,沒有這個法門出不去了。「煩惱濁中」,我們真的動不動就苦悶,心情不好了,「煩惱濁中,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度」。「眾生濁中,非欣厭之行,必不能度。」這一點也很重要。眾生,眾緣和合而生,你看我們所面對的人事環境不少、物質環境不少,有一個染著了,你就出不去了。所以祖師說的,「娑婆有一愛之不輕,則臨終為此愛所牽,矧多愛乎?」所以蕅益大師說,眾生濁得要怎樣才能度脫?欣求極樂,厭離娑婆。
我們不說別的,這個身體就是眾緣和合而生的,喜不喜歡這個身體?你看看現在世間人,連男生買保養品也買不少,甚至還整容,他不貪愛這個身體,他還會去整容?你看真的,濁。所以《無量壽經》說:「惡臭不淨,無可樂者」,得看清楚。四念處,「觀身不淨」,九孔常出不潔之物。所以洗澡的時候也要帶著覺性,惡臭不淨,無可樂者。有的人一洗澡洗一個小時,那時間你看,眾生濁,都陷在這些裡面了。他假如每一天這一個小時都拿來念佛,我看十年之後不得了。東摸摸、西摸摸,都過去了。所以洗的時候,我要取「清虛之身、無極之體」,我要換跟阿彌陀佛的身體一樣,所以叫非欣厭之行,一想到阿彌陀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欣求極樂,厭離娑婆。所以非欣厭之行必不能度。
「命濁者」,「壽命短促,乃至不滿百歲」。確實,你看我們也活不到一百歲,你們可能可以,我是不大可能。為什麼?前世種的因不咋好,所以這一生身體從小就不是很健壯,所以這個都是濁。「命濁中,非不費時劫、不勞勤苦之行,必不能度。」因為我們命很短,假如得要你一天修行十二個小時你才能成就,那沒幾個人拿出每天十二個小時。我們之前看密宗修行要脫產,然後幾年之內要拜滿好像幾十萬個大拜,還要持咒,那個數量我一聽都覺得不簡單。而且這樣修了,比方說你修十二年,可不可以傳法?還得上師看你行不行。你這麼努力了這麼長的時間,都不一定能傳法給你,你根性不夠,也不一定能傳。但我們現在看現在的社會,幾個人能脫產修行?幾個人能每一天拿著大把大把的時間念佛、誦經?夏蓮老慈悲,《淨修捷要》,淨宗修行,既簡捷,又能掌握精要,五經一論的精華都在裡面了。所以假如沒有這個持名念佛,那必不能度了,在命濁中。所以我們知道沒有這個持名念佛出不去了,真信切願,救命稻草。
接著這段蕅益大師開得很精彩,所以「只此信願」,真信切願,「莊嚴一聲阿彌陀佛」,從至誠懇切的心念出來一聲阿彌陀佛,「轉劫濁為清淨海會」,劫濁,這是整體的染著,這麼一聲轉成依正的莊嚴,清淨海會。「轉見濁」,我們的見解染著,「為無量光」,無量光,光表智慧。「轉煩惱濁」,心一刻都定不下來,「轉煩惱濁為常寂光」,寂然清淨。「轉眾生濁為蓮華化生」,這個臭皮囊捨掉了,應該有人念啊念啊,可能底下蓮花就長出來了。老法師講經的時候說,你真心發願了,極樂世界就有一朵蓮花寫著自己的名字,你愈精進它長得愈快。「轉命濁為無量壽」,不是往生才無量壽。所以昨天夏老說的,「念即見佛成佛時,三際同時無先後,淨念相繼即是佛」。所以莊嚴這一聲阿彌陀佛,轉命濁為無量壽。「故一聲阿彌陀佛,即是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這一段話我們昨天有一起學習了。所以這個《要解》我們這樣讀下來,難怪印光祖師說,縱使古佛再來為《阿彌陀經》作註解,不可能超過其上。
好,我們先休息一下,謝謝大家。
我們上一節課談到「詳明本經興起之因緣」,此經是「稱性極談,如來正說」。我們談到日道隱於所著的《無量壽經甄解》中這段教誨,「曰:五濁之世,造惡之時,聖道一種今時難修,其難非一。特此一門,至圓極頓。而且由其簡易直捷,則出世之正說偏在斯經。一代所說歸此經,如眾水歸於大海。……由此言之,百萬阿僧祇因緣以起《華嚴》之典,一大事因緣以成《法華》之教,亦唯為此法之由序。」
我們剛剛引了《阿彌陀經要解》,我們也體會到,在五濁之世,沒有靠這個法門,要出輪迴生死,可謂大難、大難。而佛稱性極談,要稱佛的本懷。要說到極,那就是要三根普被。假如只能接上上根、上根,那就不能叫極談。眾生根性差了,連環境都很濁惡了,還能夠度脫,所以這個才是稱性極談。因為佛是同體大悲,只要眾生肯相信他,他就能幫助他成佛。
這段《無量壽經甄解》的教導給我們感受到,「蓋謂《華嚴》、《法華》兩經只是本經之導引,本經者正是一大藏教之指歸」,是一大藏教的歸宿。所以「《華嚴》經末,普賢大士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是其明證」,就是證明了。所以這兩部大經是《無量壽經》的導引。黃念老常常一提到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就會舉師父上人的例子。老人家研究大經大論,尤其《華嚴經》,最後就思惟,文殊菩薩修什麼法門?普賢菩薩修什麼法門?是老人家最崇敬的兩尊大菩薩,整個《華嚴經》就是在學習這兩尊大菩薩的德行,看他們都是求生淨土,所以真的是本經之導引。
我們看下一段,「聖教如旃檀,片片皆香,法法圓頓,本無高下」。《金剛經》也告訴我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所以不能去評判佛經,那就變成謗法,都是幫助眾生的良藥。但「唯以眾生垢重障深,心粗智劣,飢遇王膳,而不能餐」。所以這些經教再好,但是很難相應、很難修。「唯本經持名一法,乃易行道,人人能修。」當然這個「易」是指比其他法門容易,不是說它很容易就修成,不然會視易而輕浮,很容易了,不夠認真對待。就像我們昨天提到的,「五逆十惡,臨終念佛」,我們可不能解成臨終能念就好了,現在可以不用用功了,甚至現在還可以造業,那就錯解如來真實義了。所以師父上人接著講,臨終能念是要有三個條件的。
所以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有時候我們自己的想法、看法一下就偏出去了。甚至於我們有領悟的,也要請善知識印證一下我有沒有悟偏掉了。就像我們看「達摩祖師傳」,「我知道了。」「你知道什麼了?」「天竺人講經不用口。」「不用口怎麼講經?」你看他悟的有點不對了。結果後來另外一幕,「我知道了,普通人隨緣即變,修行人隨緣不變」,剛好有達摩祖師在,給他點點頭,沒有悟錯,悟錯就會修錯了。所以這個易行道我們也不能理解錯了,比其他法門容易。
「《大勢至圓通章》曰淨念相繼,自得心開。」這個《圓通章》對我們淨宗修學很關鍵,像經文一開始:「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其實這個就表你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念這句阿彌陀佛就可以了。而它裡面提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這個譬喻對我們世間人很容易感受,「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我們就很容易感受了,除非我們不回頭,不想回家,不然佛菩薩哪有不接的?尤其《無量壽經》裡面佛都講出來,「我哀汝等,甚於父母念子」。所以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跟佛就沒有分開了。「若眾生心,憶佛念佛」,憶佛,思惟佛的依正莊嚴。「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不用其他的方法,就一句佛號,萬德洪名老實念,就「自得心開」,誰都可以修。
大勢至菩薩說:「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所以修學的方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要收攝六根,不再向外馳逐,一向外了,又是輪迴心造輪迴業。以這一個萬德洪名除百千萬妄念,都攝六根,能淨念,不懷疑、不夾雜;相繼,不間斷。所以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這個念佛的方法講得很詳細。所以我們是凡夫,即以凡夫心,他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以凡夫心開佛知見。我們後面還會講,這個法門是暗合道妙,巧入無生。
「至於根器淺者,但能至心信樂,願生彼國,乃至十念,臨命終時,蒙佛攝受,便生極樂。花開見佛,悟入無生。奇妙疾捷,莫過於是」,以凡夫心開佛知見,它的快速直捷,沒有其他法門能跟它相比。所以「一切眾生由此得度,十方如來乃稱本懷」,所以是稱性極談,因為佛就是以度生為懷。我們也從佛一開始講經放的大光明,確實是稱性極談,所以阿難尊者才說「從昔以來,所未曾見,喜得瞻仰」。
我們看下一段,「又本經所宣,乃如來真實純一之法,無有權曲,故名正說」。它是直截了當,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無有權曲。
下一段,「又乃世尊稱其本性,和盤托出,毫無保留,故名稱性」。《要解》裡說的,「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所以這個「故曰稱性」。其實大乘教都是稱性,但為什麼它叫極談?因為「一切含靈皆因此而得度脫」,所以才叫極談。大乘教都是稱性之談,但還沒有達到極談,所以「乃稱性中登峰造極之談,故為稱性極談」。這個是「本經興起因緣」第一個重點。
第二個重點,「三根普被,聖凡齊收」。黃老說到了,「夫眾生根器千差萬別,世尊故說八萬四千法門廣應群機。《華嚴》圓教專接上上根人」,《華嚴》接上上根人,「智慧如舍利弗,神通如目犍連,於佛聲聞弟子中均稱第一,但在華嚴會上,如盲如聾,況是下於此者,故云下根絕分」,這個教再好,下根的人修不了。《法華經》,那是佛最後一個時期講的大法,常隨的弟子裡面五千人退席。常隨,那這部經他們也不相應,退席了。佛從不勉強人。
接著提到,「至於小始諸教」,這個在華嚴宗裡面分教,有小、始、終、頓、圓這五種分法。「小始諸教,乃接權小之機,對於上根則有教淺機深之失,亦不應機」,說得太簡單了,對他沒太大幫助。「唯本經之持名念佛法門,聖凡齊收,利鈍悉被。徹上,則如普賢文殊,尚發願求生極樂」,這個徹上,已經是最高的了。我們做三時繫念的時候,「普賢王菩薩」,那等於大乘菩薩的頂法是修普賢行,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圓成佛道,所以這個徹上已經是最高的了。
而普賢菩薩偈云:「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所以他也求生淨土。所以老法師說,這個娑婆初祖應該是普賢菩薩,他帶頭的。我們中國初祖是慧遠大師,普賢菩薩是娑婆初祖,大勢至菩薩是法界初祖。所以《淨修捷要》:「一心觀禮,淨宗初祖,以念佛心,入無生忍,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入三摩地,斯為第一」,這個是法界初祖。
「文殊偈云: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又如本經云,佛告彌勒,於此世界,有七百二十億菩薩,已曾供養無數諸佛,植眾德本,當生彼國」,這個是指我們這個世界的菩薩。
「徹下,則《觀經》中,五逆十惡,臨終得遇善友,教以念佛,十念成功,亦生彼國。」徹下,沒有再比它更下的了。五逆罪,這個罪很重,很難度脫,但是念佛可以往生。所以「可見本經乃廣收萬類、普被三根之阿伽陀藥」,叫萬病總治,「能愈萬病」。這個是讓我們從經教當中感受到三根普被。
在《無量壽經》末後「聞經獲益第四十八」,「四萬億那由他百千眾生,於無上菩提未曾發意,今始初發。種諸善根,願生極樂,見阿彌陀佛,皆當往生彼如來土,各於異方次第成佛,同名妙音如來」。所以我們這個世間因為這個法門度脫的數量,那是相當大的,相當契我們的機的。所以老法師在給我們做三皈證明,賜給我們的法名都是妙音,也是老人家慈悲善巧,提醒我們,這個都要往生彼國,然後在各自的因緣,異方次第成佛,都是同名妙音如來。
《無量壽經》裡又提到,「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這個隨意所願,當然是指他真信切願求往生,都可以得度。
下面又說到了,「上明本經廣應群機,而其恩德尤深於我儕凡夫」,雖然是三根普被,但是假如對於我們來講,我們是下輩,我們是凡夫,又處在末法,那就更要去體會佛的深恩。「當今末法,眾生福慧淺薄,垢障深重,唯賴此方便法門。但憑信願持名,便能功超累劫,往生極樂,徑登不退。若無如是微妙法門,凡夫何能度此生死業海,而登彼岸?」
我們要體會,輪迴路險。蕅益大師說的,「歸命大慈父,早出娑婆關。彈指歸安養,閻浮不可留」,這個閻浮提五濁惡世,輪迴路險。黃念老提醒,「三途一墮五千劫」,不能再搞了。佛經裡期勉我們的,「不受後有」,不能再投胎了。佛見到,在建祇園精舍,那一窩螞蟻,七尊佛都已經過去了,還在作螞蟻,這是畜生道。還有鴿子,已經當鴿子八萬大劫。所以這些例子,都讓我們體會到這個輪迴的可怕。而輪迴要出去,就只能靠這個法門。所以真正體會輪迴苦的人,真的是「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我一定要出去。
所以「若無如是微妙法門,凡夫何能度此生死業海,而登彼岸?故大悲慈父,兩土導師,憫念我等,開此淨土法門,妙顯苦樂二土」,讓我們深刻體會,要厭離娑婆,願生極樂,「激揚沉迷眾生」。「此大火聚」,五燒五痛,久後轉劇,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煎迫,世間無常,國土危脆。你看很無常,一個新冠疫情,人類整個生活都受影響,而且好多生命結束了,好多人還在病苦當中,而且不知道什麼時候結束,所以這個無常真是迅速。所以三界無安是真的,我們不能被世間一些人事環境、物質環境的順境、善緣就開始貪戀、享受了,得要很清醒,看破世間。「此大火聚,彼清涼池」,可以得究竟安樂的清涼池。「寶蓮在前,刀山在後」,這個講的是事實。比方說以成德來講,這一生不往生,還沒學佛以前造的業都要還,不少地獄業,三惡道那得待多久?所以這個事我們不能說現在沒有感覺,「佛經語深」,你種了那個因,不可能不受那個果。
所以這個「刀山在後」,成德就常常會想到《勸發菩提心文》裡說的,如果知道地獄之苦,精進自生,就不用人家催了。所以假如我們覺得懈怠的時候,就要想刀山在後,這樣就比較不容易懈怠了,就念念《勸發菩提心文》裡面,「念生死苦,謂我與眾生,從曠劫來,常在生死,未得解脫。人間天上,此界他方,出沒萬端,升沈片刻。俄焉而天」,生天了,「俄焉而人」,又墮下來了,「俄焉而地獄、畜生、餓鬼」。老法師說三惡道待得久,三惡道是老家,三善道是觀光旅遊,時間很短。所以「黑門朝出而暮還,鐵窟暫離而又入。登刀山也,則舉體無完膚;攀劍樹也,則方寸皆割裂。熱鐵不除饑,吞之則肝腸盡爛;烊銅難療渴,飲之則骨肉都糜」,這每一句就讓我們感受地獄的景象。「利鋸解之,則斷而復續;巧風吹之,則死已還生」。「一夜死生,地下每經萬遍;一朝苦痛,人間已過百年。」我們聽祖師們講,地獄一天等於人間兩千多年,度日如年我們世間就可以感覺到,更何況是地獄的苦。阿羅漢想到自己之前在地獄的景象,他只是想像而已,都流血汗。
所以兩土導師慈悲,「妙顯苦樂二土」,把極樂世界殊勝在哪給我們講得很圓滿,我們娑婆界的苦難也講得很清楚,「於是自然生起勝願,厭離娑婆,求生極樂。既生信願,更持名號,便得度脫。生彼國已」,「雖一世精進勤苦,須臾間耳。後生無量壽國,快樂無極。永拔生死之本,無復苦惱之患,壽千萬劫,自在隨意」。所以「見佛聞法,得無上悟,由有念而入無念,因往生而契無生」,這個就是念佛法門的善巧殊勝,這個我們後面還會再詮釋。「頓悟此心,本來平等」,「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當然,我們這個「本來平等」,後面也會講到實相是平等一相,所以這個平等真法界。
十法界都有引業,佛法界的引業是平等心,所以我們在一切境界要提起平等心。老法師曾經講經的時候說,假如你看一切眾生是佛,恭喜你,你成佛了。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這段開示?所以看一切眾生都是佛,這是平等真法界。
接著引了唐海東元曉師云「四十八願,先為凡夫,兼為三乘聖人」,「可見淨土宗之妙,首為凡夫得度也」。所以我們不能辜負佛的四十八願,然後成就了極樂世界,是專門為我們發四十八願的,所以先為凡夫。
第三,「他力妙法,善護行人」,所以這個法門穩當,穩當很重要。黃老首先提到,「其他法門,全憑自力,末世修行,多諸障難。例如《楞嚴》中廣明行人於禪觀中之五十種陰魔干擾」,所以一般修禪坐,好像禪堂裡面都要掛楞嚴咒,因為在禪觀中會有五十種陰魔干擾,都很厲害的,「行人正見稍失,便陷魔網」。我們現在看很多學佛學得精神有點異常了,甚至於愈學愈執著,都是因為這個時節因緣多諸障難。所以《楞嚴經》提醒,「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那一個念頭不得了,我們覺得自己有瑞相,自己功夫不錯了,很可能就受群邪。所以縱使有一些瑞相,決定不能執著。所以不執著什麼都是好境界,一執著就壞了。若作聖解,即受群邪。「可見行人稍有執著,便失正見,即入魔途,求升反降,甚至墮入泥犁」,泥犁是地獄。這個在末法時期特別明顯,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你看很多都搞神通,然後讓信眾覺得他好厲害,就都被帶入邪法裡面去了。所以大家有機會要把「認識佛教」的重點供養給有緣的人,他才能分辨,不然眾生現在沒有判斷力。
佛門的規矩,不以神通度眾生,他沒聽過。那大家想一想,沒有這個判斷力,一般的眾生一看到神通會怎麼樣?佩服得不得了,麻煩了,魔就障礙了。再來,不以神通度眾生是個判斷,佛門的規矩,你只要現神通,你暴露身分,你就得走;不走,假的。所以彌勒菩薩在宋朝示現布袋和尚,那他身分暴露,他馬上就走了。「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我們看不懂佛菩薩在給我們表演什麼。
再來就是《六祖壇經》裡面大師說的,威音王佛以前有無師自通的,威音王佛以後就沒有了。那代表我們每一個行人,一定是有明師受戒才能夠深入經藏。可是現在這些邪師他不會說他有哪個老師,他都是說他突然在什麼閃電交加的夜裡,還是什麼情境,他突然怎樣了,自己就通了。這個六祖大師已經在提醒了,沒有無師自通的,都要有傳承的。而且真正有涵養的人謙虛,那個邪師都是特別會標榜自己的。所以學三根有好處,你會看人。他這些基本的倫理道德因果都沒有,他怎麼可能是善知識?不可能的。所以看到現在這麼多邪師說法,這麼多人陷進去,也是我們的責任,見義勇為。你不要想說那我又不認識他們,你這個心發得真切了,會感應道交,可能觀世音菩薩就會安排跟你有緣的這些眾生早一點接觸到你的緣,你去把佛教講清楚,認識佛教,他就不會偏了,他就有判斷力了。
「是故其餘諸法,名難行道」,因為要靠自力,而且又有那麼多障難。
所以下一段講到了,「但念佛法門,同於密法」。淨宗跟密宗它是他力門,所以密宗講三根本,一個是加持的根本,就是上師;一個是成就的根本,就是本尊,這個都有他力的加持。「屬於果教」,他力派、果教門。「行人發心念佛,仗彌陀本願攝受,威神加被,護持行者,魔不能擾。」黃老馬上舉經教,「如《十往生經》云:『佛言: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所以這個有佛菩薩的加持護佑,善護行人。假如我們現在在念佛,學念佛法門,那應該你晚上睡覺不會說好像有看不到的東西壓我,還有這種感覺,那我們要反省,念得不夠相應。
這個相應,我們前面跟大家舉到了,兩個出家人在談話,一開始佛菩薩都在護佑,後來都走了,最後是羅剎惡鬼來了,還在他們走過的足跡上吐口水,都是自己的念頭感召的。所以修行的人要勘驗,照理講,念佛真念了,二十五菩薩隨護其人,不應該有惡鬼惡神干擾自己。所以這個就是勘驗,還有這個現象,念得不真信、不切願、不專注,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你不能說我念了,怎麼還這樣?那這個《十往生經》不靈。不能這麼想,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有問題,不在佛那邊,在我們這邊,因為佛經已經傳了三千多年,成就的人太多了。所以不能對佛起懷疑,也不能對師父上人、善知識起懷疑,他們是過來人。
接著,「又《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云:『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這是大勢至菩薩說的,他們都是真實語。成德之前跟大家分享過,在慈光圖書館,當時候他們法寶結緣處的那一位同修,就是送我那一本精裝本,《印光祖師文鈔菁華錄》,真的看下來,好多錯誤的想法都被印祖敲醒了。所以印祖是真的攝念佛人歸於淨土。「故《淨修捷要》云:『大勢至菩薩,現居此界,作大利樂,於念佛眾生,攝取不捨。』」真不捨,生生世世隨逐於我,心無暫捨。所以真明白佛菩薩同體大悲,不會擔憂。但明白了,不願辜負了,佛菩薩隨時在身邊,我們懈怠就太難為情了。「令離三途,得無上力。無邊光智身,大勢至菩薩。」這是舉《楞嚴經.念佛圓通章》。
「又《阿彌陀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聞了這一部經,願意受持,願意奉行。及聞諸佛名者,這個諸佛名,這個阿彌陀佛表法界藏身阿彌陀佛,所以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一切諸佛都念到了。這一段經文講,「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所以,經典裡講得很清楚。「又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燭身,魔不能犯」,魔不能干擾他。
每一個人有光的。我之前是看到《德育課本》有一個很孝順的媳婦,她很不簡單,她的婆婆對她不好,小姑還給她毀謗,被她婆婆趕出去了,她先生不在家。結果她回到娘家,自己夫家瘟疫了,她的婆婆跟小姑都快死了,病得很嚴重,整個村落都瘟疫了。結果她跟她父親講,我要回去照顧我婆婆跟小姑。這太難得了!都把義擺在前面,生死置之度外。更難得,她的父母讓她回去。我們看到這個故事很感動。結果她回去之後,盡心盡力照顧她的婆婆跟小姑,這個本來過去生緣不好化掉了。我想她的婆婆跟小姑看到她回來那一刻,我想會慚愧得無地自容,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那瘟疫是有鬼神在執行的,結果他們門外就有鬼神在說,這一戶人家有孝媳,她頭上有紅光,幾丈紅光。這些鬼神說,我們趕快離開,不敢接近。那幾丈紅光這鬼神就敬畏,更何況是念佛,四十里光明燭身,魔不能犯。當然不只是魔不能犯,老法師說,這一個地方有一個真念佛人,這個地方不遭難。我們應該把這一句話放在心上,假如這個地方遭難了,自己修得不夠好,慚愧慚愧。
就像當時候在我們老樓的會議室,當時候成德還脫口而出,師父就站在我們面前,剛好其他人談到天氣,我也隨口應了一聲,「蘭彼得天氣不是很好」。老法師看著我,「相由心生」。我是特別感激師父,因為那個炯炯有神的眼神,那一句法終身不忘。所以我現在每一次看到天氣不好了,修得不好,相由心生。所以這個是善知識的攝受,那一句法語終身難忘。
成德這一年多可謂任務愈來愈重,但是自己身心的負擔反而輕了。這是善知識的慈悲護持,因為師父那一句,也是盯著我看,「不是你承擔,佛菩薩、祖先承擔,你把心用對就好了」。一下子肩膀不重了,沒那麼複雜,也沒那麼沉重,我只要把我的心念守好就好。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田,守好自己的一念心,哪有那麼複雜!
修行不複雜,從根本修。護持正法也不複雜,護好自己的心念,就是護好弘法利生。因為我們每一個心念都是對的,一言一行不會偏差,一言一行都對了,我們所負責的事情一定往好的方向發展,不會偏的,依報隨著正報轉。這一點老法師還特別寫墨寶,還是扇子的墨寶。老人家引《呂氏春秋》的一段教誨,說道:「凡事之本,必先治身。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為天下者,不於天下於身。」這儒家的教誨也很可貴,治天下的人功夫用在哪?不在天下人上,在什麼?自己的修身上,自己的心念上。
楚莊王當時候當了君王,去問詹何怎麼治理國家,詹何說:「臣只知修身,還不算懂治國。」結果楚莊王急了,國家的重擔在我身上,宗廟社稷責任重大,你趕快教我怎麼治國,因為他請教治國。詹何說臣只懂得修身。其實這個話謙退當中有深義在,楚莊王沒有聽懂,還著急了。接著詹何說:「未嘗聞身治而國亂者也」,在歷史當中,哪一個君王修身好了,結果國家亂了?「未嘗聞身亂而國治者」,哪一個國君殺盜淫妄,結果他的國家治理好了?也沒這個例子。國君你來問我,我當然要把大根大本告訴你,我不可能把枝末告訴你,所以本在身,不敢告訴你枝末。
黃老總結前面幾段話,「由上可見念佛之人,有彌陀所遣之廿五菩薩,於一切時處,擁護加持,又有大勢至菩薩等,威德攝受,復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故得遠離魔難,安穩修持」,安穩得大利。「仗他力故,化險為夷,稱為易行道。或以談他力為著相,應知他力,亦是自心。自他不二,自他宛然。」不見一法離心別有,我們念觀世音菩薩,也是我們自心跟觀音菩薩的願力感應道交,自心也現觀音。所以好像黃老也講到三個人去普陀山拜觀音,結果拜了都見到觀音了,一講出來都不一樣。都是自心,自他不二,自他宛然。
「因他力而顯自心,從有念以入無念」,託彼依正顯我自心,「正是本法深妙處。是故《彌陀要解》云:此之法門,全在了他即自。若諱言他佛」,好像一談他力、他佛,就好像很忌諱,是不是心外求法?「則是他見未忘」,所以都不能著,一執就成病了,一著,大乘佛法也變世間法了。「若偏重自佛,卻成我見顛倒。」所以祖師都是在破我們的執。
再來,闡明本經殊勝之處第四點,「暗合道妙,巧入無生」。黃老說道:「夫無念與無生遠非凡夫之所能。圓教八地菩薩,離一切心意識分別,始名真得無生法忍。可見此乃聖者之所難,安能期之於具縛凡夫?」我們要達到無念無生,這是很難很難,幾乎是不可能的。「是以善導大師《四帖疏》曰」,善導大師他有《觀經四帖疏》,提到:「今此觀門等,指方而立相,住心而取境,總不明無相離念也。」因為念佛它有指方立相,十萬億佛國土有極樂世界,離我們十萬億佛國土。但是「如來懸知末代罪濁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就是真有一個方向、目標,他都很難保持住。你看我們念佛,念著念著就失念掉了。那就要看著佛念,看著看著又想其他的事去了,都不容易得力,何況還要離相而求事者。所以讓我們現在具縛凡夫要離相離念來修,很難很難。所以「似無術通人,居空立舍也」,這個是太難了,居空立舍,那怎麼辦得到?
所以黃老又說了,「蓋以眾生妄心,念念相續,如急流水,從未暫息」,這是真的,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這一彈指我們就有三百二十兆個細念。所以「今若勉強按捺,粗念雖得稍息,細念從未暫止。行人倘若錯認,便云相應,實大謬誤」。以為自己無念了,可能就大謬誤了,覺得自己證大涅槃了,那變成大妄語了。所以非想非非想處天他那麼高了,他以為他入了無念,其實他是無明,但是他覺得他證大涅槃。所以為什麼他那麼高境界,最後摔得很重?因為大妄語,那這個罪業是很重的,一般人還造不了這個罪,他產生謬誤了。
「於是大悲慈父,興無緣之慈,垂茲奇妙方便法門,指方立相」,這樣我們才能「攝心專注」。然後「即此妄心」,雖然我們還是用妄心,但是「持佛名號,念一佛名,換除百千萬億妄想雜念」,這個很善巧。「念得純熟,乃忘能所」,連能念所念都放下了,入不二了。「心無所住,佛號分明。暗合道妙,便契《金剛般若經》無住生心之妙諦。」所以我們民國初年,《金剛經》的專家江味農居士,他就讚歎持名即是行深般若,暗合道妙,巧入無生,即是念實相。你看江味農居士對這個念佛法門也是高度讚歎。
我們看黃老來詮釋,「夫眾生之生滅心,處處能緣,獨不能緣於般若。須位登別教地上之菩薩」,這個等於是入法身境界的菩薩,「方能契入,於無住時即生心,於生心時即無住」。其餘的地前諸賢,都還沒有達到這種無住生心的法身境界,「仍是打成兩截」,有時候是生心,另一時是無住,「可見凡夫絕分」,我們修不成。「今此淨土法門,教眾生持名念佛,令眾生即念離念,潛通佛智,暗合道妙,巧入無念,即凡成聖。」這個就是當我們在念佛的時候,住心專注,其他的念頭都沒有了,一切妄念都沒有了,這叫應無所住,可是又一聲接著一聲,而生其心,所以叫「暗合道妙,巧入無生」。一般的法門修行是叫正入無生,怎麼入的?先斷見思煩惱,出輪迴,再斷塵沙煩惱,還要再破無明,才能證入無生。我們現在是凡夫,可是我們在持名,見思煩惱沒斷,塵沙煩惱沒斷,無明煩惱更不可能,但是我們當下萬緣放下,所有妄念都不進來,應無所住;一聲接著一聲,清清楚楚,聽得清楚,念得清楚,那就巧入無生。所以這一個法門的妙,巧入無念,巧入無生,即凡成聖。
所以「《疏鈔》曰」,這是蓮池大師的《疏鈔》講到了,「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我們一般修行,好像是證了法身還要修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到八地這樣的境界。但是這個法門是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這是蓮池大師讚歎這個法門。就像《無量壽經》講,「行超普賢登彼岸」,行超普賢。所以「至哉妙用,不可思議」,這是佛與佛乃能知。但是我們有善根,信佛所說的,我們就老實念,那就成就不可思議了。
所以下一段講到了,「其他法門乃正入無生,故為難行道。今此淨業,巧入無生,蓋易行道也。念佛法門乃修行之徑路,而持名一法又為四種念佛中之徑路。」《觀無量壽佛經》裡面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實相念佛,這個都不容易,但持名念佛誰都做得到,除非不肯。所以持名念佛「故稱為徑中之徑。又本經不倡『一心不亂』,直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為宗。但能發心專念」,這個發心就是發真信切願的心,專念,一向專念,「皆可往生。故更為明確簡要。是故此經稱為淨宗第一經。因其為直截中之直截,方便中之方便。絕待圓融,不可思議。日本淨宗大德推重此經」,超過我們中國很多。所以「日《黑谷大經釋》云:於往生教,有根本亦有枝末。此經名根本,餘經名枝末。又此經名正往生教,餘名傍往生教。……又此經名往生具足教,他經名往生不具足教」,這段話也彰顯《無量壽經》的地位。
「據上之義,淨土宗譬如妙高峰頭,而本經正如峰頭之頂尖。」不知道講到這裡,大家有沒有覺得挺幸運的?歎未曾有。趕快念,就像本命元神一樣,不能離開。「本經謂,當來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是知利濟眾生,此經為最。」所以最圓融,三根普被,凡聖全收。「持名之法,暗合道妙,最易行故。」
黃念老說,你念十分鐘佛很專注,就做了十分鐘的法身大士,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所以我們別好日子不過,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們來過巧入無生的生活,不要去打一堆妄想,更不要搞是非人我,跟自己過不去了。
好,謝謝大家,今天就到這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