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無量壽經》學習分享  成德法師主講  (第九集)  2021/10/7  英國威爾士蘭彼得  檔名:55-232-0009

  大家吉祥,阿彌陀佛。我們昨天進入「一經宗趣」,在一經宗趣當中,開篇就告訴我們,本經是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以「圓生四土,逕登不退」為趣。所以我們深刻體會了,我們就知道修行的重點,還有我們修行之後我們的成果、我們的歸宿。

  昨天主要我們在談發菩提心,而發菩提心,天親菩薩的指導,先須離三種與菩提門相違法,再來要知三種順菩提門,尤其讓我們體會到清淨心的重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心要清淨,那得從少欲知足下手。《無量壽經.積功累德第八》,阿彌陀佛把他修行都給我們和盤托出了,「少欲知足,專求白法」。所以寡欲重要,跟儒家兩綱八目非常相應,也是從格物致知。格物,煩惱輕,把物欲放下了,煩惱輕了,不然諸苦皆從貪欲起。煩惱輕就能智慧長,智慧長就致知。

  印祖特別點出格物,格除物欲。理有頓悟,我們現在知道清淨心重要,事要漸修,得下功夫了。所以《了凡四訓》談改過,從事上改者、從理上改者、從心上改者,其中還強調,孔子說「先難而後獲」。這個先難就透出要先從自己最難的地方去下功夫,克己復禮,克己也要從最難的下功夫,難的可以突破了,其他的就不那麼難了。但自己肯從最難的地方下手,才能真正體現出真的要了脫生死,真的不想再搞輪迴了;沒有從最難的去改起,那可能我們說我們一定要了生死,就變成嘴上講的,講著講著變騙自己、騙別人。

  理事不二,這個理真明白了,這個事就跟上了。老法師特別強調章嘉大師說的,真看破了嗎?可以檢查、可以勘驗,看他放下沒有,假如沒有完全放,這看破還不徹底。所以佛法是知難行易。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萬德洪名,能滅眾罪」,知得透不透徹?假如知得透徹,那哪有不念佛的?無始劫積累的業那麼重,隨時遇緣會起現行。我們讀《地藏經》,「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地藏經》這句話提醒我們。那誰有業力?每一個人都有,不然我們就不來投胎了,人生酬業而來。

  而且愛不重不生娑婆,這些話我們都要謹慎,我們到這個世間來投胎,我們的愛欲相感來了。這愛欲厲害,之前也跟大家提過,《四十二章經》裡面佛說的,眾生假如還有一個習氣跟色欲一樣,不可能了脫生死,可見這個厲害,不能掉以輕心。我們觀察,哪怕是學佛了,這色欲他還是忍不住。很多年輕人學佛了,可是還沒有結婚,他還是忍不住。這個明知故犯,因為他忍不住。

  所以為什麼《安士全書》,周安士先生作這本書四個大部分,第一個部分,《文昌帝君陰騭文》,開解、廣釋,教我們怎麼斷惡修善,還把兩個東西特別挑出來,斷惡的問題,「萬善先資」,就是不要造殺業。所以放生的功德很大,諸功德中,放生第一。我們想一想,往生極樂世界第一德是什麼?無量壽。你沒有壽命,你所擁有的都起不了作用了。我們在世間感受感受,你的能力可以幫助很多眾生,壽命到了,起不了作用;你現在有很多財富,你可以去利益眾生,你壽命到了,你做不了主,所以壽命重要。而放生延長眾生的壽命,不讓牠死於非命的痛苦,所以放生的功德大。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包含歷代的祖師,都特別讚歎放生功德,有機會我再把資料找給你們看。

  還有一個部分,四個部分,另外一個部分「欲海回狂」,就是談色欲的危害的。最後一個部分談的就是「淨土為歸」。所以周安士先生用心良苦,我們要體會到。每個人都有業,所以黃念祖老居士才特別提醒,「要善根發動,謹防業力發動」。那個業力一發動,我們的戒定功夫沒有,真是兵敗如山倒,俗話說,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我們不能等到那種情況才想來修行。

  我們剛剛念到「積功累德第八」,「少欲知足,專求白法」,專求白法,他就是不斷親近經教,不斷薰習,不能間斷。我們知道萬法因緣所生,佛門講得很深入,把因緣開展,親因緣、所緣緣、無間緣、增上緣。你真把這個搞清楚了,深刻體會,「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有道理。首先親因緣,比方說一個人他往哪裡去,他修什麼道,他自己決定的,他貪心重,就修到餓鬼道去了;瞋恨心重,修到地獄道去了;他十善重,他修到天界去了。所以每個人都在修道,看是修哪一道。因為每一個人的阿賴耶識裡面十種法界的種子都有,問題是他遇什麼緣,遇到的都是縱欲玩樂的緣,當然把他的貪瞋痴都調出來了,每天幹的就是三惡道的行為。

  老法師講經的時候還分析到,我們看看現在世間人都造什麼業,真的都往地獄跳。我們不說別的,佛經裡也有專門談墮胎的問題,墮胎是地獄業報。一個都是地獄業報,更何況很多人不止一個。甚至於我們都遇過,女孩,十幾個了。她談出來的時候,我們覺得很心痛在那個語氣不是慚愧,甚至還帶有點得意,不學聖教,糊塗到所以然處了。甚至於男孩子欺騙人家的感情,玩弄人家,還覺得自己很風流、很有本事。

  我們看看現在不懂倫理道德因果的年輕人,他往哪一道在走?他遇的緣不好,現在緣最厲害的手機,一連上去,太多殺盜淫妄的東西了,而且他又不間斷在看。現在你看玩殺人遊戲不得了,很多人都到了那種虛幻的狀態,甚至殺了人他都不覺得怎麼樣,我們都聽過這些新聞。

  我們看到這裡,再想想《無量壽經》的經文,「速生我剎受安樂」。極樂世界是個環境,這麼好的環境,他所接觸的緣諸上善人,而且沒有間斷。每一個蓮池海會的菩薩都是他的增上緣,阿彌陀佛是老師,蓮池海會眾菩薩是同學,哪有不成佛的道理?

  所以這個親因緣,我們到底在因緣當中被調出來的是什麼。我們這幾天一起學習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就是成佛的因;不斷學習、不斷學習,一直深入,那就是所緣緣殊勝,還有無間緣;那麼多祖師給我們開解,我們愈聽愈明白,增上緣。其實佛法用心去體會,就在當下,而且這些祖師超越時空來指導我們。不能辜負祖師,我們學了,最好的回報就是依教奉行。所以要修清淨心,要下格物的功夫、克己的功夫。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不要小看一個念,就是十法界的種子。那我們要起什麼念?當然要起佛法界的種子。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是因,念佛是因,到極樂世界作佛,成佛是果,真實不虛。淨業三福第三福,大乘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這個因果不是普通世間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而已,那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

  我們了解要離違菩提門,而且也要順菩提門。進一步元曉法師說到的,「發菩提心是明正因」,等於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最重要的因,我們說修因得果,就是發菩提心。接著他指導,「隨事發心」,如四弘誓願;「順理發心,信解諸法實相而發心者」。隨事,循著四弘誓願的次第去修;順理,那是入了實相、入了法身,這個是順理。

  但是這個次第也不礙圓融。夏蓮居老居士說,「念即見佛成佛時」,大家體會體會那個味道,念佛的時候跟見佛、跟成佛是一不是三,念即見佛成佛時,「三際同時無先後」,三際就是過去、現在、未來。這個只可意會,盡量不要言傳,尤其我還沒開悟,一言傳怕又把你們誤導了,三際同時無先後。「淨念相繼即是佛」,大家去體會體會那個味道。我現在在淨念相繼,真念,看起來我現在在修行,我現在念佛,煩惱無盡誓願斷,我要伏住我的煩惱、斷掉我的煩惱,可是淨念相繼假如從此都不停,不間斷、不夾雜,即是佛,「暗合道妙,巧入無生」。這個我們前面跟大家談過了,念的時候一個雜念都沒進來,「應無所住」,可是又是一聲接著一聲,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生其心」,這很有味道。

  我們知道研究《金剛經》,民國初年公認的大家江味農居士,民國初年這些居士不得了,很不簡單,一生專攻《金剛經》,然後導歸極樂世界。像民國圓瑛法師專攻《楞嚴經》,也是求生淨土。都在給我們表法,都在表演《無量壽經》第二十四品,「若有眾生住大乘者,以清淨心,向無量壽」,他把他修學的功德一迴向,決定得生。

  江味農居士提到了,我們持名念佛即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暗合道妙,即是行深般若」,暗合道妙,巧入無生,而且說「無異念實相」,跟念實相沒有差別。因為念佛分四種:一個是持名念佛;一個是觀像念佛,立一個阿彌陀佛像,一直看一直看,問題是你要休息,你不可能二十四小時都看,會間斷,沒有持名方便;觀想念佛,一尊佛,你要想他你很難想得很仔細,你看佛的三十二相,每一個相都很莊嚴,但是你要想得很細不容易;實相念佛,那就是入了法身的境界,那這個不簡單,一般人做不到的。可是持名念佛誰都做得到,而且我們前面學習到了,「事理不二」,持名是事,這個理是理體、是實相,持名這個事跟我們的理體、我們的本心也不是二。我們前面說的,「當相即道,即事而真」,持名的時候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專注的念,就無異念實相;專注的念,真的就巧入無生了。所以這個方法妙,要入無生,要入實相,一般來講要先斷見思煩惱,那工程不小,見惑就八十八品,思惑就八十一品,每一品都不簡單。再來,塵沙煩惱,我們想一想這個詞,塵沙有多少?塵沙煩惱,分別,我們太容易分別了,都在相對當中,有大有小、有難有易、有美有醜,太多了。

  元曉法師指導的發心。我們再看,「元曉師等以發菩提心為正因,念佛為助行。善導、靈芝與日淨宗諸家則以持名為正行,發心為助行」,佛門常說正助雙修。「蓮池大師和會之曰:『還以持名為正行,復以持名為發菩提心。』」把它規整起來了。

  那我們就老法師的開解,因為蓮池大師把這些祖師教導的把它匯整在一起了,就是持名是正行,持名也是發菩提心。我們想起老法師說的,「《華嚴經》上說,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能夠真正念佛,珍惜不間斷的,那是真有發出菩提心的。就像《華嚴》這句話,「始終不離念佛」,始是初地,終是等覺,因為他徹底覺悟了,覺悟就圓發大菩提心,所以他始終不離念佛。我們拉回前面說的,你隨事發心,隨事菩提心還不一定是念佛。因為有八萬四千法門,「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在落實四弘誓願,他不一定念佛。可是真正懂得念佛,珍惜的、不間斷的,那他是真正覺悟了。所以「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

  這是我們從老人家教導體會到了。我們再看看夏蓮居老居士一段法語,成德覺得很有味道,感覺他老人家是入境界了。當然我不敢以凡測聖,入到什麼程度,這個成德不能以凡測聖。他老人家在《自警錄》裡面說到了,「念佛即是自心現」,念佛即是自心現,一聲佛號一聲心。「以持名故,善根福德頓同諸佛」,所以念佛的時候自心現,「洪名正彰自性」。「念佛即是自心現,自心現時方念佛」,這個是不是「復以持名為發菩提心」?很有味道。「不念是迷念是悟,迷即不念悟即念」,真正覺悟的人他一定念。

  所以剛剛跟大家講,佛法知難行易,假如我們真正知道這句佛號的功德不可思議,念一句,至誠念一句,可以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我們真相信了,我們又知道我們從無始劫以來造的業可不少,都明白了,死心塌地念佛了。因為一不念佛,又是輪迴心造輪迴業,須臾背念佛之心,剎那又是結業之所。輪迴心一起就是個種子,消滅不了。「用心皆名定業」,起個念頭就是個種子,是成佛的種子還是六道輪迴的種子,它就種下去了,在八識田裡面種下去了,遇到緣分它就起現行,「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所以真正知道心念的力量,不輕易動念頭,絕不輕易再起貪瞋痴的念頭,因為起個念頭就是個三惡道的種子,不能起不能起。這些道理我們聽了,真聽懂了?真聽懂了就不起了;聽得還不夠深入,要一直薰一直薰,薰到警覺性愈來愈高,薰到時時有這個警覺,才做得了主。

  西方極樂世界,用世間來比喻,就像黃金一樣;娑婆世界,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就像大便一樣。然後擺在我們面前,諸位同學,我們拿什麼?那絕對拿黃金的,有什麼好想,想都不用想,是吧,鐵定拿黃金。但是我們現在天天拿什麼?拿大便比較多,生氣了,抓大便,抓一把回來;傲慢,又抓一把回來;懷疑了,又抓一把回來;貪什麼,貪五欲,都在抓大便,哪有抓黃金?這知難行易很有道理。所以老法師為什麼說,「能不能往生不要問別人,問自己」,這個很有道理。我們自己觀察一下,我每一天什麼念頭最多。佛號,念佛的時候,一天當中清醒的時候超過一半,這個要漸入佳境了;假如佛號零零散散,都是這些五欲六塵的念頭,那你說能往生嗎?臨終一念,強者先牽。現在身體這麼壯,念頭都控制不住,人愈虛弱的時候,念頭愈不容易穩住。像成德曾經生病,蚊症登革熱,燒到四十度,想念相續不了,頭昏腦脹。所以趕緊消業。我們看真用功的,在《淨土聖賢錄》,三年、五年,坐著走的、站著走的都有。都做得到,是肯不肯幹而已,這都是近代的事。

  老法師到佛光山去做教務主任,當時候剛好有一個工人在搞建設,就講他們當地台南將軍鄉一個老人家,很善良,見到什麼廟、什麼神都拜,很恭敬神明。後來她兒子娶媳婦,媳婦學佛,就勸她不要再拜那麼多神,就專念阿彌陀佛,她接受了,她就每天念佛。念了沒幾年,有一天就跟她的兒子、媳婦說,我要去洗澡,你們先吃飯,不用等我了。兒子、媳婦很孝順,還是等。等了太久了,就上來看看,看到她站在佛前往生了。知道佛來接了,淨身,洗完澡,穿著海青站著走。這個事情也很轟動,業都消除了,你看臨終那麼自在。所以這個法門殊勝,持名殊勝。

  「自心現時方念佛,不念是迷念是悟,迷即不念悟即念。」其實我們自己用功就感覺到了,知道念的時候,整個身心都感覺在佛光的加持下;可是一打妄想,整個自己的身心能量都可以感覺到,迷即不念悟即念。「念即見佛成佛時,三際同時無先後」,你看時間空間不存在了。「淨念相繼即是佛」,「復以持名為發菩提心」,你看夏老他的用功就證明這一點。下一句很重要,「擬議頓隔萬億程」,擬議就是我們起了分別執著的念頭,我們起了這種思惟、想像,就把這個淨念給打斷了。所以確實持名念佛是暗合道妙,巧入無生,無異念實相,在這些祖師身上證實了。

  夏老說:「幸聞如來異方便」,度眾生成佛最方便的方法,太特殊的方法,「苦樂忙閑莫停聲」,遇到苦的境界、遇到樂的境界,遇到忙、遇到閒,這句佛號都別停下來。可能我們就想,我現在要寫論文,那得停下來了。寫論文是為了寫出利益眾生的一篇論文,這一顆心也是佛心。念佛,什麼是念佛?這個念是今心,心上真有佛。所以用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的心去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去應酬,統統是念佛,佛法圓融。

  所以夏蓮居老居士的指導太殊勝了,「無論念佛、處事,皆當用第一念,勿用第二念」,第一念就是不分別不執著。這個「無異念實相」怎麼落實?「念佛時,一切莫管,字句分明,平平常常,老實念去」,這就是第一念。「若矜躁卜度」,還在那裡想要念多久。「不念過去,不念未來,專念現前一句;不求一心,不斷妄想,只要字句分明。」修行不是很複雜,我們的念頭把它搞得太複雜,太多妄想執著了。所以不要矜躁,我初學佛的時候也遇過,坐在佛堂裡念佛,那個表情就要讓人家感覺他很精進,他修得很好,裝個樣子給人家看,真的不少。不能急躁。然後「希冀玄妙」,還想著我能不能有瑞相,能不能讓我趕緊見到佛。「或計功求速,或背境向心」,這個都流入第二念。

  「第一念是智」,智慧。「第二念是識」,這個識就是分別執著。「隨識即染」,就染著了。「依智則淨」,依第一念、依智慧,愈念心愈清淨,愈念業障愈消。所以念佛得要真念對,不然念的時候「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而且在散亂的時候,自己的分別執著隨著自己的散亂還在增長,這一句隨識即染,隨著妄想分別執著就在染污自己。不進則退,我們念真了,心愈清淨了,進步了;我們念的時候還有那麼多的念頭,還在染著。所以我們要謹慎一點,念佛念經,念念念,都在想別的事,嘴巴還在動;念經,念《無量壽經》,念的很熟,噠噠噠,還在想昨天他怎麼可以罵我,真生氣,嘴巴還在動。所以修行人要謹慎,觀照自己的狀態。

  夏蓮居老居士這四個字很重要,「輕忽養識」,我們輕忽了我們在養妄想分別執著,那個情識,第六意識分別,第七意識執著,第八阿賴耶識落印象。我們很會落印象,比方說那個夫妻之間,為了什麼芝麻蒜皮小事摩擦了,結果不得了,一個小摩擦把前面的東西全搬出來了,翻舊帳,都是落印象最後翻舊帳。我們要自己檢查,我們會不會翻舊帳。真正厚道的人,不只不會翻舊帳,比方說對方,「我之前太對不起了。」「都過去了都過去了,別提了。」厚道,他不忍心人家難堪,「都過去了,別提了別提了」。假如人家說,「我過去對不起」,「對啊,你就是這樣,你看你看……」所以修行要把刻薄修掉,要修厚道,給人台階下,不給人難堪。

  所以要離心意識,這是修行的重點。心就是妄心,就是阿賴耶,我們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就生三細相,首先是阿賴耶的業相出現了。所以很多人就問,我什麼時候開始一念無明的?你看他這個念頭就是無明,「我什麼時候」,他就想了。所以打破砂鍋問到底,那是問不出來的。就是說,你在這個佛法,你怎麼悟?不是你打破砂鍋問到底,是你全放下了,你就悟了,放下便是。你再起個念,那不就又是落在無明裡面,起心動念了。所以我們一想,我什麼時候開始無明的?我們已經有過去現在未來了,這個分別都在裡面。「我什麼時候」,過去,都落在這些分別執著裡了。

  心是指妄心,阿賴耶;意就是意根,就是末那,第七意識;識就是指前六識,眼識,眼耳鼻舌身意是前六識。所以都把這些心意識要放下。禪宗為什麼參?他就離心意識,整個一放下,他開悟了,他一步登天。但是我們現在不是這個根性,一步登,登不上去會摔得很慘,學著學著變成狂慧了,那變口頭禪了,那可不好。我們現在還能不能修?我看還是別了,因為老法師慈悲,講經的時候都說到,我的三個老師都勸我別學禪,老和尚的根性都不能學禪,那我鐵定不能學禪。

  但是這個不能學禪大家不要聽執著了,不可能以修禪宗了脫生死,你不能一聽個不能學禪,一看到禪宗公案,碰都不能碰、碰都不能碰。禪是佛心,我們現在看西方極樂世界,禪淨不二,看到白鶴、孔雀、鸚鵡、舍利,就看到阿彌陀佛的心,多慈悲、多善巧,怕我有壓力,阿彌陀佛站在那裡,我想躺一下不敢躺了,還是站著;白鶴、孔雀來講法,我臥著聽比較自在。所以阿彌陀佛希望我們一點壓力都沒有。

  同樣的,我們看到像師父上人,他展現出來,接待大眾,真的是給大眾一點壓力都沒有。現在的眾生,你給他一點壓力他就跑了,所以這種善巧,能看到那個慈悲。慈悲跟善巧是一不是二,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假如我們沒有體恤眾生心,現在還用禪宗呵斥,人都被嚇跑了。以前那個一呵斥開悟了,現在一呵斥傻了,被罵得不會想事了,真是這樣的。我們不說別的,你看現在父母太會罵人了,罵到最後你看那孩子犯錯了,那父母嘎嘎嘎嘎一直講,你看那孩子眼睛都沒有神了,爸爸媽媽還在罵。我們在旁邊看了搖頭,都有情緒在裡面。你真正為孩子好,你是看著他的眼睛跟他說話的;你看他眼睛都無神了,那嚇得都沒神了,你還用這種方式?

  所以祖師的指導太重要、太重要了,不要輕忽養識。這個是用第一念念佛,處事也是用第一念,處事也是念佛,真有味道,修行不妨礙工作,念佛不妨礙工作,事事無礙。所以「處事時,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就像鏡子一樣,物來而順應,「事未至勿將迎」,事情還沒來不要擔心害怕,「事已過勿留滯」,事情已經過了,不要放在心上懊悔、沮喪,不要幹這個事,事已過勿留滯,「坦坦蕩蕩」,君子坦蕩蕩,坦坦蕩蕩,你看這樣處事的人很好睡覺,一躺,夜夢彌陀,他心上沒有事,「鑑空衡平」,這個就是第一念。「若計較人我」,我們在處事,跟人相處也好,在工作也好,計較人我了,「瞻顧得失」了,那得失心可擾亂清淨心,「或牽於感情」,感情用事,「或激於意氣」,尤其現在人很容易激動,意氣用事,不冷靜考慮,那就流入第二念。

  「第一念是理」,理智,甚至於這第一念就跟我們的真心相應,心就是理,真心就是理。「第二念是欲」,計較人我、瞻顧得失,都是欲念,貪欲。「徇欲即闇」,這個很重要,我們做事的時候起這些計較人我、瞻顧得失,不是歷事練真心,變成歷事就墮落下去了。所以會不會修很重要,會修的人每天很多事,但是不斷提升境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上去了;不會修,每天經過的事情就增加一些分別執著的染著,徇欲即暗,智慧愈來愈暗,暗淡。「循理則明」,都循著理智、循著真心去做事,這個人智慧愈來愈彰顯。

  所以老法師說在哪裡修?在一切境緣裡面修行。但是真正沒事的時候一定把佛號提起來,有事了真心去應,用第一念去應,沒事佛號提起來。我們能這樣修,照著夏老這個指導、照著老法師的指導,決定不是凡聖同居土,我們昨天說的,目標要定高一點。

  我們再看下面引徹悟禪師的教誨。我們要了解,這些禪師,比方徹悟禪師,他是禪宗大徹大悟之後,回過頭來專修念佛法門,給我們表法。真正開悟了,為什麼專修念佛?這個方法最快,這個方法能度眾生。近代的廣欽老和尚,禪宗開悟的,也是專修專弘念佛法門,他自己也都是入念佛三昧。蕅益大師他各宗派都有著作,但是最後也是專修念佛法門。真是著作等身,教下也好、戒律也好,蕅益大師都有很多論著,可是後來生病很嚴重,感受到無常來的時候不一定做得了主。結果經歷這個事了,他老人家稱「西有道人」,西方真有,死心塌地念佛求生淨土,覺得病得很重的時候,正念不容易提起來,這個佛號才管用了。

  徹悟禪師說,「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而且真知道生死恐怖了,《勸發菩提心文》講到,「念生死苦」。我們將《勸發菩提心文》這一段念生死苦,來體會一下「真為生死」,有味道了;去把《地藏經》念一遍,再來看「真為生死」,有味道了,那個地獄恐怖,三惡道痛苦,三途一墮五千劫,不是開玩笑的。我們又知道不能起輪迴心了,要念佛,要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我們再看,「蕅益大師云:信、願、持名,為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接下來這句話很重要了,「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這一句法語安我們的心。蕅益大師的《要解》,印光祖師讚歎,印祖是大勢至菩薩再來,讚歎蕅益大師的《要解》,縱使古佛再來都不可能超過其上,那蕅益大師的話我們不用懷疑。很多人的煩惱他都在怕能不能往生,只要真正具足信願,決定得生。所以連夏蓮居老居士他認識到這個法門,高興了好幾天,我終於可以出去了。印光祖師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比下一輩子當人簡單,易行道,看肯不肯修。「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不是多少,是深淺。「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

  我們看一下,信願持名確實是一經的要旨,所以蕅益大師很善巧,他註解《阿彌陀經》,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佛經都有這三分,他註解序分也是信、願、行;註解正宗分,信、願、行;註解流通分,信、願、行,你看他把一經的要旨透過他註解又彰顯出來了。

  蕅益大師講「信願為慧行」,這個是古人沒說過的。現在有不少人對淨宗有誤會,覺得認為念佛修淨宗,充其量得一點定而已,一心不亂是定,說學淨宗的人沒有智慧,修修定,老太公、老太婆就這樣念佛而已。實在講,智慧的作用(因為他說沒智慧)呈現在哪?在能夠辨別真假,有智慧才能辨別,才能取捨恰當。智慧的選擇最好的,我們舉榜樣,智慧最好那我們就想到文殊菩薩,智慧第一。文殊菩薩選淨土法門,普賢菩薩也選此法門。文殊菩薩說:「願我臨終時,盡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普賢菩薩,「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他們都選擇念佛法門,你的選擇居然跟他們一樣,怎麼說你沒有智慧?沒有智慧,這個法門會當面錯過,等到他有智慧了,他才會選擇這個法門。這有道理,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根厚的人有智慧。修淨宗的人現在就選這個法門。

  蕅益大師一語道破,「信願為慧行」,你能相信這個法門,你能選擇這個法門,願生淨土,這個是大智慧。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跟文殊普賢菩薩平起平坐,因為我們選擇的智慧是相同的。說別的智慧,我們比不上文殊普賢兩尊菩薩;說選擇這個法門,智慧是一樣的。選擇的智慧一樣,往生的受用也一樣,極樂世界是平等真法界,相貌一樣,生活的享受完全一樣。因平等,果當然平等。所以每一個往生的人都是信、願、行,大家都是在這個因緣往生的,果報相等。所以信願是慧行。

  我們看到這段話,「慧行為先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所以這個慧行,你真信切願像眼睛,持名像腳,它們配合得很好,直趨覺路,信願持名。

  接著我們看,「又曰:『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由此而執持名號,乃為正行。大本亦以發菩提願為要,正與此同。』」所以我們深信發願就是菩提心。其實我們從省庵大師的《勸發菩提心文》來體會,「念生死苦」,「念求生淨土」,深信切願就是念求生淨土,這就是發菩提心,佛號很懇切。我們看大本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小本《阿彌陀經》是「信願持名」,我們把它對起來看是一樣的,一向專念就是持名,發菩提心,深信切願就是菩提心。這個就是我們淨土指南,你修行的一個指南針,你的目標都是往信願行在下功夫。

  「故今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大本之宗,正是遵奉蓮池諸祖之垂教。」因為我們舉了這麼多祖師,其實就讓我們更了解,大本「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跟這麼多祖師所強調的完全是一樣的。

  我們再看下面提到了,「觀經云:『若有眾生,願生彼國,發三種心,即便往生。』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這個彰顯出來,他已經發菩提心了,又願意求生,一定往生。就像經文,「若有眾生住大乘者,以清淨心,向無量壽」,這些大乘行者發菩提心了,他一念淨信都可以往生。

  而這一段出自《觀經》,《觀經》裡面談到菩提心以前有說,「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而三福裡面大乘福首先就發菩提心,可見發菩提心重要。而這個三福也是提醒我們,你要修三福做基礎才能往生。尤其老法師開解,第一福人天福,我們好好修了,才是善男子、善女人。假如不是善男子、善女人,每天還在造業,這個業就愈來愈重,怎麼去淨土?所以不能忽略了淨業三福,尤其是第一福的修行。他修了第一福,他又不貪著世間的福報,他又想往生極樂世界,那就完全跟十八願相應了,「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

  我們看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善的大根大本,這個根基不扎下去,每天起心動念很可能就在造罪業,「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第一福就落實在三根,「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落實在《弟子規》。具體的行持總要有一些指導,不然我們孝親尊師不能變成只掛在嘴上。甚至於平常最常用到的「七個及時」,說實在的,這七個及時沒做到,不要說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每天還得讓父母師長操心。「慈心不殺」落實在《太上感應篇》,「修十善業」落實在《十善業道經》。

  好,這節課我們先學習到這裡,謝謝。

  大家吉祥!剛剛我們講到《觀經》的「發三種心即便往生」,至誠心是菩提心的體;深心,菩提心的自受用;迴向發願心,菩提心的他受用,有體有用。談到菩提心,《觀經》的經文具體講了;另外,《大乘起信論》裡面也提到,「直心、深心、大悲心」。我們把這兩個合在一起來看,都不是很容易馬上具體體會,老法師很慈悲,老人家把三心轉換變成五心。在菩提心的體,老人家用真誠,其實就是至誠、就是直心。「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不虛假就很真誠,所以直心,真誠。深心,自己的受用。深心我們不容易馬上去體會,老人家用《無量壽經》的經題,「清淨、平等、覺」,那真受用了,自己真清淨了、真平等了、真正正覺了。他受用,慈悲。

  五心就是三心,而這個五心對我們修學非常好觀照。因為我們看到下一段,「《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我們不能滑過這一句,可見得發菩提心在修行當中的重要性。印光祖師講,菩提心就好像一個軍隊的主帥一樣。那我們想想,這個軍隊假如主帥沒了,會怎麼樣?要不潰不成軍,甚至什麼?自己打自己都有。這個比喻讓我們去感受菩提心在修道路上的重要,菩提心是修行的主帥。所以省庵大師說,「忘失尚爾」,忘失了菩提心都可能修成魔業,「況未發乎」,更何況還沒有發出來。不只要發出來,還得要保持它,不能忘失。

  佛門有一個詞叫「三世怨」,第一世修行,但是菩提心沒有發,沒有保持;第二世,因為第一世修行了,福報現前,第二世享福,享福又墮落了,染污了,造業了。所以大家冷靜想想,現在富貴的人他造不造業?只要不覺悟,只要沒學佛、沒深入,學佛還得深入,學了,明知故犯;學了,學偏了、學邪了、學執著了。

  所以修道路上善知識很重要,真的沒有明師受戒,我們看到真是盲修瞎練,愈修愈分別、愈修愈執著的現象還不在少數。依文解義,三世佛喊冤枉。他看了文字,應該是這個意思,他可能就照自己的意思在說、在做。「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這也是《華嚴經》強調的。

  所以這個三世怨也告訴我們,修行絕對不要求來生的果報,一有求來生果報,所修一切功德就翻轉成輪迴的善業了。大家不要一看到善業,我在三善道享,不一定。我們曾經看新聞,有一個很有錢的人死了,結果他遺產留給一隻狗,他還特別生前註明。你看那隻狗享的福報比我大,有人伺候牠,牠還可以洗三溫暖,還給牠吹頭髮、給牠噴香水。所以不要搞三世怨,不要搞魔業,這不行。「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這個菩提心不能忘失。

  「《菩提心義》云:此菩提之心,成佛之本」,第七個引的教誨,「大事因緣莫過於此」。所以一切經教其實也是指導我們要發起菩提心來,真發出來了,這一生可以成就。

  「《菩提心論》云: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故。」其實菩提心就是真心,「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就好像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菩提心發出來了,用真心不用妄心,那真為一切導師。我們看海賢老和尚不識字,你看他,你問他什麼,他能給你答、給你指導,言語非常淺白,很有法味。「你不來我不怪,來了就要守我戒」,是你自己來的,來了就要守規矩。「要做和尚,先做婆娘」,你看這個話都很有味道,做和尚不是去享受的,不是去接受人家供養的,是要來全心全意為眾生服務的,尤其是幫眾生破迷開悟。不是出家去享福,那不得了,「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曾經跟我母親談話的時候,這很多年前,那時候我還沒出家。我母親笑著說:「你現在跟出家也差不多。」就是我們已經明白佛法了,就別在「我」跟「我所」上折騰了,在「我」跟「我所」上折騰,折騰的都是輪迴業。六道從哪裡來的?從我執來的,就是因為我執才變現六道。我執起作用了,我的身體、我的眷屬、我的團體,就搞這些了。一搞這些,哪有可能念念為眾生?就落入四相了,我相、人相,產生對立了;我的利益,那麻煩了。

  所以我們走弘揚文化的路,也是首先要發菩提心,不為自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你看,都是讓我們發心。「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去私了。為什麼大乘佛法一到我們神州大地一拍即合,沒有任何障礙?因為我們老祖宗的心量大,他的教誨完全跟大乘佛法相吻合。

  我們也看到了,不識字的出家人,真的他修證出現了,他是老實念佛,修證出現了,「則為一切導師」。海賢老和尚給我們表演了,唐朝有六祖惠能大師給我們表演,不認識字,修證出現了,則為一切導師,真是天人師。「若歸本則是密嚴土,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身土不二,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的法身不二,性相不二、事理不二。而且他已經修證出現了,他所現的土是法性土,唯心所現,一真法界,不是法相土,法相土是唯識所變。一起分別執著,尤其起貪瞋痴,一現,六道輪迴了,那是法相土,那是穢土,不是淨土。

  佛在世的時候就有學生說了:「世尊,你的土怎麼這麼濁惡?」佛馬上用他的腳趾往地上一點,七寶琉璃馬上就現前了。是我們自己的心濁惡感這個境界,居然把責任推給佛陀了。而且佛陀讓我們太佩服,佩服什麼?我們要觀察因緣,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他成就的,他參十方一切佛國土,把好的都留下來,不好的都不要了,成就了極樂世界,四十八願感召來的都是要成佛的。「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者,不取正覺」,感召來願意信願持名、願意當生成佛的人。這是極樂世界的因緣,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了。就好像這個學校,你考了幾百分才能進來,清華、北大我比較沒概念,比方說要幾分才能進來,但極樂世界它沒有要求很高,你只要信願持名。所以黃念祖老居士比喻,清華、北大要五百分的話,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兩百分就可以來了,但是你不能說你不讀書就來了,那不可能。要兩百分,所以錄取要求不高,可是只要來讀,個個都是愛因斯坦。因為我們黃老是學理工的,他舉例舉愛因斯坦。

  這是極樂世界的緣,那我們娑婆界呢?我們娑婆界是業很重,五濁惡世。我們釋迦牟尼佛看到我們太可憐了,他入火宅來度我們,入到這個濁惡的世間,盡全力,一有善根,馬上讓他增長;沒善根,幫他種善根;有善根,讓他增長;善根成熟的,絕對這一生讓他了脫生死、讓他成佛。慈悲到極處了,第八千次來度我們,最後一次還講了四十九年。很多祖師都痛哭流涕,佛都滅度了,我還在這裡沉淪,太對不起釋迦牟尼佛了。所以,《勸發菩提心文》首先把念本師恩擺在第一個因緣起,很有道理,因為佛的恩超過父母,父母對我們的恩一生一世,佛生生世世隨逐於我,心無暫捨,這是真相。

  當時候看到《無量壽經》那一句,「我哀汝等,甚於父母念子」,讓佛講出來,自己做弟子太慚愧了,體會不到,還得佛說出來。所以這一分恩我們要放在心上,沒有釋迦牟尼佛跳到五濁惡世來度我們,我們根本不知道這個法門,根本出不去。所以十方諸佛讚歎釋迦牟尼佛,能於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這麼濁惡的世間還講這麼難信的法,是為甚難!他太難了,所以諸佛菩薩敬佩他,讚歎釋迦牟尼佛,這個我們都要體會。

  而且你看入了法身的境界,「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這個都是不可思議的境界。我們首先相信聖人講的,因為用我們自己想像,我們畢竟還有很多分別執著在裡面。但是現在科技進步了,可以幫助我們體會。比方說我們現在在上課,在用Zoom,成德坐在這裡,也沒有離開這個座位,跟大家都交流了,也不用坐飛機,甚至於全世界哪一個角落都可以。透過科技進步我們來體會一下,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

  其實極樂世界就告訴我們,你在極樂世界,那個寶樹,你想看哪個世界它就現給你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可思議。而且我們能一念頃遍遊十方佛國,一念之間就供養十方佛,這不可思議的境界,這都是真實的。所以玄義後面有十玄門,我們可能沒時間在一起探討,這個部分成德再找時間跟大家一起學習。希望大家這一門課結束之後不要忘了我,我們可以再找時間持續,無間緣,不要間斷,來深入《無量壽經》。而且大家也是個因緣,讀碩士第一門課《無量壽經》,接下來每門課都是《無量壽經》,這就有味道了。主伴圓融,主是《無量壽經》,伴是其他科目,其他科目都幫助我們深入《無量壽經》,這個有味道。

  其實我們去看老法師,他講《無量壽經》的時候什麼是伴?《法華經》是伴,《楞嚴經》是伴,而且每一部大經的精髓都會在老和尚講《無量壽經》的時候被引進來,呼應《無量壽經》這一句經教。其實我們現在在研究《大經解》,他就表演給我們看,《無量壽經》每一句經文誰作伴?八十三種經論,一百一十種祖師的註解。從這裡再去體會,「廣學原為深入」,你一句經文,「少欲知足」,大小乘經引過來一看,對這句「少欲知足」體會得很深很廣。但是你還是一門深入,這一點也要體會,不然我們太容易執著了,一門,一本書,就執著在那一本了。

  你們不要又聽成德法師說要看很多書,我什麼都沒說,你們也什麼都沒聽。一門深入跟守老師三個條件,它是圓融在一起的,不能挑著學。本來自己很有求知欲、很想看書,今天終於成德法師說多看書,趕快。所以我什麼都沒說。

  我看得出來我們同學當中有很喜歡看書的。很喜歡看書,還要再看深入一點,很喜歡看書的動機是什麼?動力是什麼?最近常常跟大家一起在探討,看事情要透徹,不能看表面,要看深入。首先看什麼要看深入?看自己要看深入,不然會被自己騙。從心源隱微處默默洗滌,不這麼看,打破不了自欺這一關。自知者明,要看自己看清楚,這是老子教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自己很喜歡看書的動力在哪?看書覺得很歡喜,懂得多了我很高興。或者人家一問我,某某什麼新聞,某某什麼書,現在排行榜第一名哪一本流行書,你看過沒有?一說沒有就覺得好像不如人,好像很沒面子,趕緊去買來看。這種事我都幹過,所以才可以給你們做供養。好像跟人家一聊,人家聊的哪個主題我不知道就很沒面子,非得下次把他比下去不可,有求知的欲。

  還是我們勇猛精進,為了度一切苦難眾生?這也是《華嚴經》教的,「勇猛精進,度一切眾生出生死海」。那真的一有時間就深入經藏,不會浪費時間,因為他的動力是慈悲心。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因為慈悲,為了眾生,「煩惱無盡誓願斷」;為了眾生,「法門無量誓願學」,動力都是從「眾生無邊誓願度」出來的。

  這個《菩提心論》「又讚菩提心曰:若人求佛慧,通達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這個身體是父母生的,但是已經成就大覺了,入法身的境界。所以我們的祖師都給我們做榜樣,那都是入境界的,海賢老和尚、六祖惠能大師,實實在在講,夏蓮居老居士、黃念祖老居士也都給我們表演,我們自己要會觀察。老法師說的,他沒入那個境界,他講不出來的。就好像印光祖師為什麼讚歎蕅益大師「古佛再來都不可能超過其上」?所以從他的文字般若,《要解》文字,看到他那個是實相般若流出來的。

  我們再看第九條,「一向專念,即專恆依止持名念佛法門之義」。一向專念就是我們又專注、又有恆心,依止持名念佛法門。這一向專念不是相上看而已,要全身靠倒阿彌陀佛。這不靠阿彌陀佛,我出不去輪迴,救命稻草。而且要專注,不能想念才念。一想到什麼,又東摸摸西摸摸了,不專、不恆了。這個「皈依」,我們說皈依,回歸、依靠。

  「彌陀因中發十念必生之大願,故行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必得往生淨土,圓證不退之妙果。」因為彌陀就發十念必生,所以只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決定往生淨土,圓證不退。

  從第九開始是在給我們詮釋「一向專念」。第八以前主要在給我們開解「發菩提心」。

  我們看第十點,「一向專念者,古云」,你看祖師慈悲,怕我們依文解義。什麼是「一向專念」?「上盡形壽,下至十念。」上盡形壽,就是盡我們這一生的壽命,「指從發心念佛之日,終身念佛,直至命終之最後一念也」。「下者,未能及此」,這裡進一步說了,我們未能達到剛剛說的標準,那可能因為障重,我們的煩惱障比較重,很想念佛,可是常常被其他的分別執著念障礙了,或者因為一些人事就起煩惱了,「或因事繁,未暇多念」,事情太多了,「則於每日行十念法,亦符於一向專念」。

  這裡我們還要再提提黃念祖老居士教導的,「不要求我們把念佛當唯一,但要把念佛當第一」。你雖然事很多,但是只要有時間,不會想做其他的事,會想念佛。「一向」,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見阿彌陀佛。所以前面說的「專恆依止」,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這樣念馬上感應,念得懇切,一念相應一念佛,阿彌陀佛全知道;念念相應念念佛,清淨海會眾菩薩都知道。

  接著,「更下,則如《觀經》所說(五逆十惡的)惡逆之人,臨欲命終,得聆聖教,至心悔改,十念稱名,亦得往生,故云十念必生也」。所以我們要搞清楚,「下至十念」,主要是他的緣分,他之前不懂,臨終才遇到。可是臨終才遇到也不容易,有三個條件,第一個,人清醒;第二個,還得有善知識給他開導;第三,他自己還肯念。

  尤其我們看到第二點,「每日行十念法」,有祖師提倡的十念,就是盡一口氣是一念,我們一吸氣,「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完一口氣,念十口氣,十念。每天都念,那就淨念相繼,他每天都念,相繼,沒有斷。但是假如我們一執著,我每一天就念這十念,一有時間也不念佛,那也不符合一向專念,這樣的同修我見過。

  這些開解還是很重要,甚至於老和尚的經要聽,黃老的教誨要看,為什麼?他離我們最近。我們這眾生現在小聰明特別多,所以學著學著不老實了,又想出什麼分別執著出來,得要離我們最近的善知識一觀察到,不能這樣,應機給我們對治習氣,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為什麼代代要有傳承的人,甚至每一代都有註解?都是應那個時代人的心念、言行的問題。說實實在在話,我們這個時代生活的變化空前的大,現在我們很多念頭跟言行,假如一百年前的人看到了,瞠目結舌,現在人怎麼變成這樣?你說要開出現在這個時代人的法藥可不簡單。所以老法師說,要度現在的人,你的智慧要超過古人。

  我們看老法師在重要的法會,那個開示大家要去體會。比方,「善學佛法與傳統文化」,師父為什麼要開解這一段開示?因為很多人不善學佛法與傳統文化,不善聽、不善思惟、不善言、不善行,都學偏了,所以來對治。「傳統文化老師應該具備的素質」,因為問題出來了,每個人都覺得他馬上就可以教傳統文化了,甚至於已經在教的人他不知道自己不足在哪,做傳統文化的標準在哪。以前沒有這個問題,一百年前沒有這個問題,一百年前私塾老師從小讀古書的,教書先生。現在特殊時代,很多人小時候都沒學,不要說很多人,我自己也是,都是成年才學的。一個計程車司機,聽了兩節傳統文化的課,因為口才很好,一下變傳統文化老師了,這些現象都出現了。這些現象不妥當,但有老人家的威望才好指點,沒有老人家趕快出手,這些亂象會讓很多人失去信心,會讓很多人不知道標準在哪。

  而且現在的眾生相信不容易,懷疑、退失信心很容易。這一點我們就不說別人,說我們自己,我們要對自己沒信心,這個念頭一下就起來了;要對自己有信心,很難保持。你看信自己就不容易了,信別人豈容易。為什麼現在說做出榜樣重要?不然眾生的信心很容易退喪掉,得表法。

  所以每日行十念法,這種意境我們也要自己去體會,不能體會錯了。而老法師又看到現在的人真的是太忙了,提倡十念法,一天念九次。哪九次?早上起床、晚上睡覺前。其實大家了解,這些時間段很重要,你早上一起床先念佛,那個提醒,你就容易在這一天一有時間就念佛。你不要一聽十念法,老法師說就這九個時候念就好了,那你可又理解錯了,希望透過這九個時間段慢慢慢慢讓你成片。一開始這個標準大家歡喜接受,你一下跟他說一天最少一萬,他嚇退了。「法師,黃念老說一天一萬,不然不叫念。」那你得看黃老對誰講的,對我們已經學佛的,那當然要這麼講,你都已經明白了脫生死重要了,那你還不加緊念?還蹉跎歲月嗎?這都是應機,不能理解錯了。

  早上。晚上也很重要,晚上念十聲,你不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十聲了,你要帶著佛號睡著,你不能把十聲變成交作業。再來,三餐前念;早上上工工作了念;早上休息了,工作完念一遍;下午上工前念一遍;工作完休息念一遍,九次。這個上工前念也很有味道,我要工作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我要用佛心來工作。工作完提起,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因為工作完有點累,累了就容易妄想紛飛,佛號提起來,不要妄想紛飛。甚至於工作完提起佛號,不要工作完了腦子還在那嗡嗡嗡,在那轉啊轉啊想那些事,然後吃飯的時候還在那想,都不能安住當下。所以這個十念法有妙用。

  「行者應知,一向專念,指從初發心念佛,直至最後一念也。而其關鍵實在最後」,因為最後一念決定我們去哪。「反之,如有人念佛數十年,或於最後階段輕視持名而改行他法,或於臨終不欣極樂,而戀世間,未能念佛,是則不名一向專念也」,這些情況那就不算一向專念了。一向專念,我們從這些教誨體會到了。

  接著,第十一,「或疑念佛何以有如是功德?因能念所念皆是實相故」。持名念佛也是無異念實相,我們從《要解》來體會。這一段我們前面有引過,我們再複習一下。「要解云:無量光則橫遍十方」,因為這一段文是從註解《阿彌陀經》,「彼佛何故號阿彌陀?」阿彌陀是無量,很難翻,本不可翻,在沒法翻當中,佛陀圓滿的智慧開解出來,讓我們體會阿彌陀。「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無量光;「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無量壽。「無量光則橫遍十方」,沒有空間,「無量壽則豎窮三際,橫豎交徹,即法界體」,所有的空間、時間,那就是整個宇宙,即法界體。你看這句佛號裡面有無量在裡面,無量的光、無量的壽,無量的光、無量壽法界體。

  「舉此體作彌陀身土」,所以彌陀的法身在哪?遍一切處;極樂世界在哪?遍一切處。蓮池大師他往生前看到極樂世界三次,他還沒去就看到了,極樂世界當下就是,「去則實不去,生則決定生」。我們拜科技之賜可以體會到,我們現在電視有一百個頻道,一百個頻道在哪?當下就是,你一按它就出來了,它本來就在。極樂世界遍虛空法界,「舉此體作彌陀身土,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就是我們本來的真如本性。「持名即始覺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所以「淨念相繼即是佛」,當下眾生就巧入無生,生佛不二,他念他的本覺理性。「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接著黃老詮釋,「故名號功德不可思議。起心念佛,是為始覺;所念之佛,正我本覺」,對,是我本覺的理性。「正顯持名功德不可思議」,能念所念皆是實相,皆不可思議。所以一向專念功德大。

  「一句彌陀,人人能念」,我們看第十二段,「個個可行,名召萬德,妙感難思」,妙在哪?「從有念巧入無念」,無念就是入實相、入法身。我們以後看到這個「無」,不要去聯那個「沒有」。無念、無作、無為、無相,其實都是讓我們去體會本體,本自清淨。「從有念巧入無念,即凡心頓顯果德」,因為這個名召萬德,把我們本有的果德顯發出來了。「如疏鈔云」,這句佛號,「齊諸聖於片言」,諸聖指的文殊普賢、觀音勢至這些大菩薩,就念這句佛號,跟他們等齊,「越三祇於一念」,這三祇是三大阿僧祇劫,這一念超過了,不用修那麼久。「極圓極頓,至簡至易」,這都是敘述出這個法門的殊勝。

  我們看「極圓」,世出世間法,持名念佛究竟圓滿。《華嚴》《法華》都還沒有這麼圓滿,所以它末後導歸極樂世界,這個法門極圓,圓到極點。《華嚴》《法華》圓,還沒到極點,這個極字也不是隨便用的。「極頓」,《華嚴》頓、《法華》頓,禪宗也都是頓法,可是跟這個法門比,它們還不到極,我們看這裡,從有念入無念,即凡心頓顯果德,這是到極頓。

  「至簡至易。」這個簡,我們從《華嚴》《法華》,它是圓、是有頓,它圓頓,但是它修學不容易,也不簡單,所以沒有到極處。念佛法門簡單,一部《無量壽經》,一部《阿彌陀經》,不是很複雜,教理不難。而且一般要悟後起修,你要把理論都搞清楚開始修;念佛法門,你理論還不清楚,你只要老老實實念佛,「名召萬德」,你就得太大的利益了。很多人也不懂,但是他挺老實的,人家叫他念佛他就念,念啊念啊,突然出現危機,差點沒命了,就因為念佛救回一條命。理他還不是很了解,但是他念他就得受用了,這樣的公案很多。像林看治老居士《念佛往生見聞記》,裡面有很多人因為念佛化解災禍,那是本來可能就要沒命的,這種命中的劫難現前都能化解掉。所以這個法門簡單容易,人人都能修。華嚴、法華、禪宗必須具備修學條件,不夠條件還不能修,甚至都要上根人、上上根人,不簡單,這個法門任何一個人都能修。所以我們從這裡感受到了,圓頓到極處了,簡單容易也到了極處。

  「極圓極頓,至簡至易。故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不但為本經之綱宗,實亦為一大藏教之指歸。」很有道理,《華嚴》、《法華》歸到《無量壽》了。我們從這一句再把我們前面的「大教緣起」感受感受,佛示現成佛,為了就是度我們出輪迴、成佛道,所以這一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不只是淨土宗的綱宗,應該是一整個大藏教之指歸。「諸佛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我們可以去體會體會。

  我們接著,「明趣」。宗趣,我們前面談的是明宗,接下來要明趣。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之所歸」,我們這麼用功了,我們的歸宿「在於往生極樂淨土,證三不退。故本經以圓生四土,逕登不退為趣」,為歸趣、為歸宿。

  第二,「略明四土往生之相」。我們往生就是圓生四土,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四土的情況。

  首先,「凡聖同居土」。「要解云:此土凡聖之同居,遜於極樂者有四。」我們娑婆界也有四土,我們來看看我們娑婆界的四土,為什麼比不上極樂世界?第一個,雖然是凡聖同居,但是「暫同」而已,二乘證果便入涅槃,那就沒有在一起了,「大權菩薩機盡則不示現」,我們看彌勒菩薩示現布袋和尚,機緣到了,「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他就走了,就不在一起了。但是極樂世界,「彼土同居,則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直至成佛」,所以這個同太殊勝了。

  第二,「難遇」。雖然凡聖同居,但是很難遇到聖人,雖然現居此土,「不易見聞親近」。我請問大家,你遇過阿羅漢嗎?遇過菩薩嗎?我們悟達國師也是有因緣才遇到迦諾迦尊者,三昧水懺這麼來的。我們淨土宗法照大師,他有機會去遇到文殊菩薩,還教他念佛,可惜他傳了之後中間斷掉了,我們沒辦法學到。他見到文殊菩薩,結果見到了做記號,回頭一看沒了。所以也不易見聞親近。但是「彼土則皆如師友,朝夕同聚」,這不一樣。

  第三,「希少」。我們娑婆界,「聖者如珍如瑞」,像寶玉一樣稀有難逢。「彼土則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其數甚多應該就超過一半,一生補處那是等覺菩薩,「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所以很多很多。

  第四,「所作不同」。「此土眾生輪轉六道,升沉無定」,這六道大部分的人都在搞輪迴,起起伏伏。彼土統統每天精進不懈,隨時都在修學,「或樂說法,或樂聽法,或現神足,隨意修習,無不圓滿」。「彼土則同盡無明,同登妙覺。」最值得我們讚歎的,「尤勝者」,最殊勝的地方,「不待斷惑,但能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便蒙佛願冥加,決得往生淨土」。我們不用斷煩惱,只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決定往生。「其事甚易」,易行道,不難。「如是方便直截,殊勝希有,乃十方世界所無」,十方世界找不到的,所以它特別殊勝,帶業往生。「又帶業往生,仍屬凡夫」,我們往生了,我們自己的功夫還是凡夫,「但無退轉」,一往生圓證三不退,「一生成佛。故往生同居,亦即圓生四土也」。那裡是事事無礙,你生一土四土都生了,觀音、文殊、普賢菩薩、大勢至菩薩都在身邊了。我們這個世間的那個四土,你在凡聖,你看不到方便有餘土;你方便有餘土,你看不到實報莊嚴土。

  我們看第二,「方便有餘土」。「念佛功深,離雜亂心」,離雜亂心,這是一個重點。剛剛跟大家有談到,我們的心為什麼常常有那麼多煩惱?就是不夠知足。所以要能夠離雜染心,那就要少欲知足,然後無求、無欲,一切隨緣。不能隨緣,當下對人對事一有求就生煩惱了,我怎麼會遇到這個上司?我怎麼遇到這樣的下屬?甚至於夫妻都在那裡嫌棄,嫌東嫌西的。都能夠知足,能夠念對方的恩,不然這個雜亂心很多很多。所以我們能夠無求了,於人無爭、於世無求,我們才能夠恆順眾生,他要的我不要,我要的他也不要,不衝突。

  「專念一句名號,心口相應,字字分明。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如是念佛,名事一心。若達此境界,雖不求斷惑」,你沒有起一個念頭要斷惑,不用去求,「而見思煩惱自然斷落,則橫生極樂方便有餘土」。那我們當下就靠念佛能夠入到方便有餘土的境界,因為能夠事一心不亂。

  接著我們看第三,實報莊嚴土。「憶佛念佛,歷歷分明,行住坐臥,唯此一念,無第二念,不為貪瞋痴煩惱諸念之所雜亂」,這樣的境界「是名事一心」。但是「理上未徹」,這個理就是理體、實相,還沒契入證得法身的境界,所以屬於「定門攝」,他念念念,任何雜念都不進來,不忘正念,他禪定,定門攝,「未有慧故」。

  「更進一步,於自本性,忽然契合,了知能念所念唯是一心,不住有念,不落無念」,這種有無的對待,能所的對待,能生所生,能持所持,能讚所讚,這些也都不執著了,唯是一心。「如疏鈔云:若言其有,則能念之心,本體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無,則能念之心,靈靈不昧」,一聲接著一聲,「所念之佛,歷歷分明」。我們現在再來學習這個不陌生了,因為我們前面講了本經體性,都是在彰顯實相,彰顯我們真心的狀態。

  「無念而念」,無念就是無一切妄想分別執著,「無念而念,念而無念,言思路絕,不可名狀」,言思路絕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個思惟的心,緣慮心放下了。所以言思路絕,不可名狀,名可名,非常名,「唯是一心,清淨本然之體,更有何法而得雜亂」,你自心起用了、做主了,常樂我淨,哪還有這些雜亂心?常樂我淨就是敘述我們恢復真心了,真常了、真樂了、真我了,我是什麼?做得了主了,能生萬法;淨,本自清淨。所以這些教誨都是在敘述整個實相、真心的狀況。「是名理一心」,理一心了,那就是自性本具般若現前。「屬慧門攝,兼得定故」,他定慧都現前了。

  「念佛若達理一心,破一分無明,則生實報莊嚴土」,真心現前,那就是一真法界了,實報莊嚴土,「同時分證常寂光淨土」。

  接下來我們看,今天這一段都是說明我們趣向的西方極樂世界四土,最後的常寂光土,「法身佛所居之土,名為常寂光土」。「要解云:『實相之體,非寂非照,而復寂而恆照,照而恆寂。照而寂,強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強名清淨法身。』故知身土不二,皆屬強名。寂照同時,非思量境。」這個常指我們的法身德。我們的自性有三德,第一個是法身德,法身常住;第二個是寂,常寂光,寂,解脫德,「塵勞永寂故」;光呢?光是智慧,般若德,「智光遍照故」。常寂光其實就是「涅槃三德,如來密藏」。

  「等覺大士,歷盡四十一品無明,更破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法身全顯,圓證三德,徹本心源,究竟清淨,證入常寂光土。」實報莊嚴土是分證常寂光土。到了常寂光土,他是整個法身全顯,破盡四十一品無明,證入常寂光土。

  好,今天就跟大家學習到這裡。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