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學習分享 成德法師主講 (第二集) 2021/9/28 英國威爾士蘭彼得 檔名:55-232-0002
大家好!我們昨天跟大家談到,我們學《無量壽經》要先樹立目標,樹立正確學習的心態。我們用真誠心、恭敬心、清淨心來學習,就能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而我們這一次學習,我們依的是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還有師父上人的科判。我們首先先從黃老註解「前言」開始看起。
首先一開始,也是讓我們先認識一下淨土法門。這個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我們依此法門來修學,能夠得以成就道業。那法門,所謂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但尤其到了末法時期,佛在《大集經》當中有提到:「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我們看到這個經句,億億人修行,罕一個得道。所以那麼多法門雖然殊勝,但大眾要修不得力,唯依念佛法門能夠得度生死。
這個是佛說的,昨天也跟大家提到,我們很多祖師他也是見性之人,見性,時間、空間就不是障礙了,所以他們的教言也在呼應釋迦牟尼佛這一句教誨。就像黃念祖老居士,他是虛雲老法師的弟子,在禪宗有很高的成就;密宗他又是金剛上師,他是傳承的密法;而他最後又專弘大經,這都在給我們表法。而他老人家說了:「我斗膽的說,不管修哪個法門,只要不求生極樂世界,這一生要了脫生死不可能。」當時候看到「斗膽」兩個字,真的非常感動,這真是大慈悲,善知識謙虛,可是又覺得生怕我們修學的人修到不相契的法門,十年過去了,二十年過去了,三十年過去,不得力,再要來修念佛法門,可能怕年老體衰了。我們也見過同修,學佛幾十年了,但是不夠用功,後來老年痴呆,那做不了主了,想精進,做不了主了。
所以這些法語,黃老用「斗膽」兩個字,都是從他大慈悲中流出來的,所以代表一定要求生淨土。所以我們想到《無量壽經》第二十四品「三輩往生」,講完三輩還提到,「若有眾生住大乘者,以清淨心,向無量壽」,他學大乘法門,但是他是求生淨土,以他修學功德迴向,也能往生不退成佛。所以阿彌陀佛心量廣大。所以黃老的話已經在呼應末法時期淨土成就。
台灣有一個高僧,廣欽老和尚。廣老他是修禪宗入境界的,當然到什麼境界,成德是凡夫,不敢臆測,但確實功夫很高。人家請教他修行,我們從他的語錄裡面看到,基本上都是在勸人老實念佛,都是用閩南話,他是泉州人。從這裡成德也是覺得很有意境在其中,廣老學禪,那他怎麼教我們老實念佛?這個就很有味道,真入境界的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他就沒有我學什麼法門了。一般來講,我是學什麼的,你要跟我學,你也跟我學這個,世間一般的知識是這個樣子。但是這個學道,那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得道的人是應機,哪一個機眾生能相應、能得力,他就給他說那個法門。
所以這些祖師都在給我們表演的,你看弘一大師說的,阿彌陀佛,阿伽陀藥,捨此不服,這麼好的阿伽陀藥你不服用,非愚即狂,不是愚昧就是太狂妄了。所以我們能真正藉由深入《大經科註》,來更堅定修學淨土法門。而且大家都年輕。老法師說他學佛三十八年,真正認定這條路了,我們別走他的彎路。「簡易、直捷、方便、究竟」,這是「第一希有,難逢法寶,《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我們看「前言」提到的,「淨土法門為一乘了義,萬善同歸,三根普被,凡聖齊收,橫出三界,逕登四土,極圓極頓,不可思議之微妙法門也」,《無量壽經》乃淨土群經之首要,「化解當前劫難,唯有專弘此經,專念阿彌陀佛」。
我們看到「一乘了義」,這個一乘就是指(這個「乘」字,古音是讀盛,現在念成,我們先念成。),它是古代運輸的工具。我們看《論語》裡面提到「千乘之國」,就是指這個車輛的單位。當然,它假如當作動詞用,就是能夠運輸;用在佛門,等於就是能夠度脫、幫助眾生能夠渡過這個生死海。
這個一乘,我們也在老法師的講席當中有聽過,老人家提到《法華經》,法華的精神,這個後面也會有提到,「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而且在《法華經》裡面是有一個故事,就是有一個大宅著火,燒起來了,裡面有很多小朋友。這個大富長者是他們的父親,都燒起來了,結果就在這麼緊急的狀況之下,給孩子喊危險什麼,他認識不到。後來就對這些孩子們說:「你們趕快出來,父親給你們準備了羊車、鹿車、牛車。」小孩一聽到有車可以玩了,就趕快跑出來了。最後這個父親給了他們每個人一台大白牛車。所以這個牛車、羊車、鹿車,這是指三乘,聲聞、緣覺、菩薩乘,而這個大白牛車其實就是比喻一乘,一佛乘。
所以佛出興於世,就是希望幫助我們當生成佛,這是他的本懷,但是還要有很多善巧方便,眾生才能夠再入一佛乘。所以淨土法門,祖師有說,「若人識得此法門,一切諸佛皆隨喜」。就是假如這個人一接觸念佛法門,「太好了」,他就肯學了,一切諸佛就不會再跟他講其他了,就會在旁邊善哉善哉,現在的話叫點讚。
善導大師說了,「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你看這個話,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的。所以諸佛示現作佛,度脫眾生,最重要的就是講這個念佛法門,它是最直截了當的。成德以前也是聽老法師說,當父母、當老師的不嫉妒,一心就是成就孩子、成就學生,所以有最快的方法鐵定告訴他,除非我們不接受,那他只能再用一些善巧。
所以這個法門是最直截了當,直趨覺路。連《華嚴經》,那是一乘當中的一乘,但它的直捷比起念佛法門還稍微有一點彎,因為是普賢菩薩勸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再導歸極樂的,我們這個是直截了當。當然,這個三乘是佛的方便,因為教學的過程也會由淺而深、由小而大。所以佛陀有五時說法,眾生不能馬上相信這個法門,先跟他說基礎的經典。小乘,我們看到五時說法,光是小乘經就講了十二年,再來才有方等,還有般若,再跨到大乘,最後才是法華涅槃。老人家也比喻,就像辦學校,辦小學、中學、大學,最後研究所、碩士、博士。而真正的目的當然不是讓弟子們停在小學、停在中學,真正的目的希望大家學業圓滿,拿到博士學位,就是成佛。所以能希望每個人都是成就圓滿的智慧德能,這才是佛的本懷。
所以一切眾生遇到淨土法門,就是遇到這一生成佛的緣分。成德也常常跟同修說,你遇到師父上人,你成佛的機緣成熟了。他真的能夠相信,能真正發心求生淨土,那他這一生萬修萬人去。重點在真相信、真發願。
老人家也提到了,《華嚴》《法華》最後都歸淨土。為什麼?如果不歸淨土,上上根成就,上中下都不能成就。因為《華嚴》《法華》那也是要上上根、上根的人才能修,這麼一歸淨土,上中下全成就了,沒有一個不成就,這個就是淨土的微妙。
這個了義就是真正能了脫生死,真正能究竟恢復佛性,這是了義。當然,老人家在了義方面也有進一步延伸到,我們修了能真得力、能不斷提升。要不斷,不能說我這一段時間修了覺得挺有進步的,但是後面就沒有持續了,這樣也不行。能夠不斷提升,那這個對自己是了義。
成德也遇過,很喜歡學禪宗,那禪宗當然了義,可是他不得力。甚至於後面犯戒,自己很痛苦,因為他沒有得力。所以連法門都不能貪、不能著,得真正認識自己的根性。也有可能是他前世是學禪的。所以修學我們也得契機,真正契我們的機,能用得上力的才行,不然就變成又是一個執著點。所以佛法是讓我們放下執著,不能把佛法的緣又變成執著的增上緣,這個我們得要很有警覺性。
「萬善同歸,三根普被」,這個三根就是上中下三根,它依眾生善根的強弱來分的。在《法華經.藥草喻品》裡面有提到,「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谿谷土地所生卉木叢林」,這個我們容易感受,我們地球上也是如此的。「密雲彌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時等澍」,剛好是木字旁變三點水,這個澍字是雨降下來,天上下雨了,「其澤普洽卉木叢林及諸藥草」。所以《法華經》講很多譬喻,講很多故事。因為雨水下下來它是平等的,可是每個植物吸收水分不相同,大樹它吸收的水分很多,花草吸收的就少了,就從卉木叢林來比喻大根、中根、小根。所以佛門說:「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世尊講經教學講的都是一樣,每個人所吸收的程度都不相同。
所以我們跟大家提到,老法師說學傳統文化要清淨心、恭敬心、真誠心,隨著這個三心,用這三心用得深的,他的吸收就多了;用得少的,他的吸收就少了。所以這個我們也得仔細去觀察,同樣都在跟著老法師的經教學,但是大家的受用差別挺大的,這個是值得我們去觀察、體悟的。
「凡聖齊收,橫出三界」,這個有一些後面都還有比較詳細講解,我們就順著後面的一些內容,再來跟大家做交流。一般都是豎出三界,要先破見思煩惱,再破塵沙煩惱,再破無明煩惱,最後才能入法身。要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那才能出輪迴。沒有出輪迴,問題沒解決,你爬到非想非非想處天還是沒出去。俗話又說,爬得愈高摔得愈重。
佛法經典也說到,要斷見思煩惱,如同在瞬間把四十里的瀑布截斷,那太難了,以我們現在的眾生幾乎不大可能。見惑八十八品,思惑八十一品。我們看見惑第一個,身見,我們能完全放下這個身體嗎?不牽掛它嗎?不貪求享受嗎?這個也是不簡單,所以這個豎出很難。這個法門是橫出,不用斷見思煩惱,但是只要真信切願,佛把我們接到極樂世界去,然後就徑登四土。一般佛國土這個四土是分開的,就像我們現在,方便有餘土我們看不到,不然我們就看到很多阿羅漢了,實報莊嚴土法身大士也沒看到。但是西方極樂世界是我們到了凡聖同居,其實其他三土他是同時到的,這跟其他的佛國土不一樣。所以「極圓極頓,不可思議之微妙法門」。
尤其講到,「化解當前劫難,唯有專弘此經,專念阿彌陀佛」,這一點,印光祖師他老人家唯一一次對外的弘法,就是上海護國息災法會,那個時候天災人禍也很多,但印祖也是強調,最重要的是以念佛的功德力化解災難。印祖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大勢至菩薩智慧圓滿,智慧很高的。我們自身要化解業力,家庭要化解,包含團體要化解,持這一部經、念這一句佛,那力量非常大。
我們看到《大經解》裡面這個解的第二行,「《無量壽經》者,乃淨土群經之首要,淨宗大德常稱為淨土第一經者也。至於《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者,乃先師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無量壽經》漢、魏、吳、唐、宋五種原譯,廣擷精要,圓攝眾妙,匯成今經,現推為《無量壽經》之善本者也」。
因為僅存五種原譯本,五種原譯本的內容還是有一些差異,他整個廣擷,把最重要的都把它選出來,然後圓攝眾妙,等於五種原譯本所有最重要、微妙的義理,都在這一部經當中,所以這個稱為善本。因為前面也經歷過宋朝王龍舒居士會集,清朝魏默深居士會集,都還沒有達到完善。所以我們遇到這一部經也是我們的福報,之前的人這本善本還沒有出現於世。
我們看到下一段,師父上人於二O一O年清明啟講,二O一一年九月十八日圓滿。這個是老人家啟講《大經解》,也是給我們表法,把黃念老的法照都立在攝影棚裡面,每一次講經前禮拜、講經後禮拜。師父這個孝親尊師都給我們表法。
然後「發心一門深入,專修專弘,決定放下萬緣,一心求生淨土,作彌陀第一弟子,總報大恩也」。後來老人家又繼續講了三次,總共是四次圓滿,第五次開講,但畢竟體力沒有那麼好了,但老人家盡心竭力弘揚《無量壽經》的表法,我們弟子要看懂,進而我們要把它承擔起來,以師志為己志。當然弘揚這部經,不是說一定要把它從頭到尾講一遍才是弘揚,我們能掌握其中的精要義理,隨時遇到人我們就做供養,都是在弘傳。尤其李炳南老師說:「我們已經知道念佛法門,而不告訴他人,這樣就不慈悲了。」成德覺得李老這個話很有道理。因為就像剛剛黃念老說的,不求生淨土,這一生要出輪迴不可能。不出輪迴就要長劫受苦,那我們知道可以橫出的法門,還不介紹給別人,這個就談不上慈悲了。
我們聽完李炳南老師這段話,我們問問自己,有沒有盡力把這個法門介紹給別人。但是不是強迫別人,得要循序漸進,鋪墊因緣。假如我們跟親戚朋友在交流,不只沒有介紹這個法門,還常常五欲六塵的話談半天,那就是自己還沒有重視生死大事。「一日無常到,方知夢裡人」,不能開玩笑的。而且這個無常自己隨時會到,親戚朋友也有可能會降臨。所以我們警覺性不夠,往往都是無常的觀念太弱。所以師父講經也有提到,每一天上了床都可以練習,練習往生,阿彌陀佛來接。隔天醒過來,沒有接走,那就好好用功一天,為佛法、為眾生服務一天。
大家有沒有做這個練習?還想明天要幹啥,明天還有好多事。我們是見過,在佛門也都很有名的人,哪邊要放生他都去組織,但是對無常並沒有很高度的警覺,隔天好像又要去參加一個活動,結果就腦出血了。所以上床別了下床鞋,上了床,跟這一雙自己穿的鞋子再見、離別,沒有再用它了。而因為對無常沒有警覺,他的家人又把他送去急救,其實已經斷氣了,但是你看用那些急救的手段。你看印光祖師講,人斷氣之後,你不要碰他,他會很痛苦的,四大分離。就是都沒有準備。所以聽這些真實的個案,對我們也要很有警覺。
我們再看下一段,「本經持名念佛法門,圓滿直捷,方便究竟,一超直入,最極圓頓,以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之究竟果覺,作我眾生之因心,以果為因,因果同時,從果起修,即修即果,心作心是,不可思議」。
我們看到《大經解》裡面引了清代彭紹升居士的讚歎,《無量壽經》是「如來稱性之圓教,眾生本具之化儀」。稱性是稱法界之真性。圓教是圓滿的教育、教學、教化,所以這個圓教是指從它的內容、它的形式上沒有一樣不圓滿。所以《無量壽經》的教學也是很圓滿。「眾生本具之化儀」,化儀是化導眾生的方法、方式。《無量壽經》教我們修學就是念阿彌陀佛,而我們看《淨修捷要》裡面提到,「洪名正彰自性」;「無量光壽是我本覺」,是我的本覺,就是我本來就具的化儀。
接著講,「日本釋道隱讚此經為:如來興世之正說」,我們剛剛提到,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奇特最勝之妙典」。我記得聽老法師講經的時候,他老人家說,佛萬德萬能,他這萬德萬能在哪裡展現?佛能不能讓即將要墮地獄的人作佛?所以老法師也很會思惟。那這個法門就奇特了,五逆十惡,要墮地獄的人,肯真信切願念佛,他也能往生不退作佛。而且這個法門很多菩薩都不相信,所以這是很奇特、殊勝的妙典。「一乘究竟之極說,速疾圓融之金言」,我們看到這個速疾就是快速,所以它是快速、究竟、圓融,這是在形容它整個內容、道理、方法、境界,人人都可以修,男女老少、賢愚不肖,平等的成就,所以這是圓融;之金言,金言當然就是永遠不能改變的真理。「十方稱讚之誠言」,因為這個法門是十方諸佛共讚,「時機純熟之真教」,真實的教化、教學。所以佛講這一部經的時候就很歡喜,時機到了,「當來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
黃老又舉他的舅舅梅光羲老居士也讚歎,「無量壽經者,如來稱性之極談,眾生本具之化儀;一乘之了義,萬善之總門;淨土群經百數十部之綱要,一大藏教之指歸也」。淨土百數十部之綱要,師父上人講到了,五經一論是淨宗必須學習的經典,如果沒有時間都學,那就要學這一部《無量壽經》,就夠了,這一部《無量壽經》通了,淨土所有經論就全通了。所以是一大藏教之指歸,這一部經是《大藏經》的總結論、《大藏經》的精華。老人家這麼講都是有出處的,在唐朝這些高僧大德就有說到,整部《大藏經》,《華嚴》是第一,《華嚴經》的精髓,《無量壽經》是中本《華嚴》,《無量壽經》的精華又在第六品,第六品的精華是四十八願其中第十八願「十念必生」,所以整部《大藏經》精華也是濃縮在這一句佛號當中。
黃老說到了,「如上諸賢所以盛讚此經者,蓋以本經持名念佛法門,圓滿直捷,方便究竟,一超直入,最極圓頓」。我們怎麼去感受它圓滿直捷、方便究竟、一超直入、最極圓頓?我們看到後面這段話重要了,「以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之究竟果覺,作我眾生之因心。以果為因,因果同時。從果起修,即修即果」。黃念老的墨寶裡面有兩句話,「老實持名,全攝佛德」,把佛果地的功德變成自己的功德。所以即修即果,什麼果?彌陀究竟果覺的成果,拿到我們因地上來修。「心作心是,不可思議」。所以「託彼依正,顯我自心」,誰的依正?阿彌陀佛所成就的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來顯我本有的無量的善根福德。所以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我們的增上緣。
黃念老有一個比喻,讓我們很容易體會什麼叫從果起修,即修即果。比方說我們要吃饅頭,一般你要種麥子,你要先修因;種了麥子,你還要澆水、施肥;幾個月了,很不容易、很辛苦,要割麥,然後還要磨麥子、揉饅頭,最後這個饅頭就是成果了,都是修因然後慢慢得果。但是這個法門叫他力派、果教門,這個也是一個特色,後面都會講到,他力法門,果教門。它是直接從果起修,就是直接吃饅頭,不用去找麥子的種子,也不用澆水、施肥,直接吃饅頭了,所以叫果教門。
我們也很怕忘記這麼殊勝的從果起修的法門,所以以後大家見面了,不要說「吃飯沒有?」最重要要問「饅頭吃了沒有?」這個佛號念了沒有?互相提醒,重要。尤其《三時繫念》還提醒我們,「須臾背念佛之心,剎那即結業之所」,不念佛就打妄想,就起輪迴心了。所以知道這麼大的利益,即修即果,但是也得真念,也得真吃饅頭,這個營養就吸收了。不能說食數寶,那還是沒有辦法受用。我們看蕅益大師他的教誨,他說或三萬、或五萬、或七萬,三萬起跳。那我們聽到黃念祖老居士,他老人家也是很慈悲的,很護念大家,他說最少要念一萬。真的很肯念,你哪怕再忙,行住坐臥都可以念,這些時間加起來,早晚定課,其實不難的。當然,不要定了一萬,每天趕著念,心都是慌的,這樣也不妥當。成德自己做下來,覺得不算太難,但是要養成習慣,多多益善。真念真知道,真是十方同讚,真是十方佛加持。
我們再看這個第四段,「《彌陀要解》云:「一聲阿彌陀佛,即是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竟,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就是能在我們五濁惡世,把這個法門和盤托出給我們濁惡的眾生,這個是佛境界才做得到。這個《無量壽經》都有呼應,「如來功德佛自知,唯有世尊能開示」,不是九界自力能夠信解的。我們看到《阿彌陀經》舍利弗智慧第一,一句話也沒接上,不是他們的境界能夠宣說的。
而蕅益大師這一段話,真的點出了《阿彌陀經》的一句很重要的經文:「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家注意,我在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就是這個難信易行的念佛法門,我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釋迦牟尼佛念阿彌陀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後他得了,「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所以他把他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所以這一句話也是告訴我們,釋迦牟尼佛也是以他果覺的全體授與我們,讓我們從因地開始修,也是「即修即果」。所以這個真是稱性極談,稱佛的本懷,度生的本懷,佛是同體大悲,他多麼希望我們馬上能了脫生死、成佛。
我們看下一句又說道:「又曰:舉此體作彌陀身土,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這段話的出處也是從《要解》來的,我們一起針對《要解》這段話跟大家做一個探討。這段是在經文講到:「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接下來蕅益大師開解,這段很精彩,「阿彌陀正翻無量」,阿是無,彌陀是量,正翻無量。無量能不能說?一說好像就不是無量了。所以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好像一說了,又怕我們執著在那個說上面。
他是無量,「本不可說」,在本不可說當中,佛又為我們說了,他老人家怎麼說的?因為接下來的經文就是:「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阿彌陀。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佛用兩段話解釋為什麼號阿彌陀,無量裡面用兩個來說明他的無量,用無量光、無量壽。所以「本師以光壽二義」,開解了光壽的這兩個義理,就「收盡一切無量」,無量福報,無量相好,這些種種無量。為什麼用兩個義理就可以收盡一切無量?本來不可說的,就說個無量光、無量壽,但是也含攝了其他的無量。
進一步我們來體會,「光則橫遍十方」,無量光,無量光整個空間都涵蓋在裡面,橫遍十方;壽呢?無量壽,「豎窮三際」。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所以橫豎交錯就是整個法界體,就包含整個宇宙,「橫豎交徹,即法界體」。所以阿彌陀佛無量光、無量壽,延伸開來就是整個法界體。
所以接下來講,「舉此體作彌陀身土」。阿彌陀佛在哪?「清淨法身,遍一切處,無生無滅,無去無來」,他沒有時空,時間、空間那是我們所產生的抽象概念、產生的相對概念,彌陀法身遍一切處,阿彌陀佛的淨土也是遍一切處,所以它是法性土,不是法相土,法性。所以「舉此體作彌陀身土,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阿彌陀佛有法身,我們也有法身,「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洪名正彰自性」,所以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眾生本覺的理性。所以持這一句佛號,「即是始覺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現在是眾生,「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所以蕅益大師開解這個《要解》,難怪印祖說古佛再來都不可能超過其上。
所以這一段也是黃念老慈悲,舉了《要解》這幾段開示,讓我們對淨土法門、對佛號功德有更深的感受。所以黃老說了:「可見此經」,我們看最後,「實是大悲慈父如來世尊稱性極談,諸佛秘藏,和盤托出。且此念佛法門,亦即眾生本具之化儀」,因為他就是念自己的本覺理性。
我們看下一段講到了,「觀經云」,其實《觀經》這一段話也是對整個念佛法門理論的一個補充,「觀經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吾人能念之心,即是如來果覺,即是本來成佛」。我們能念的心就是我們的本覺,我這一顆心現在在持名,「即是是心作佛」。我本來是佛,現在又作佛,「是故當下即佛。直捷了當,方便究竟,奇特殊勝,不可思議」。
我們看引《觀經》這句話,開解《觀經》這一段,就讓我們體會當下即佛,這個還不夠直截了當、還不夠方便究竟嗎?很方便,就念一句佛號而已,但是就是究竟圓滿。所以很奇特、很殊勝,不可思議。
夏蓮居老居士他修得很有心得,他有一段法語說了,「念即見佛成佛時,三際同時無先後」。大家去體會一下他念的意境,「念即」,他在念佛,「見佛成佛時」,在念的時候跟見佛、跟成佛,「三際同時無先後」。「淨念相繼即是佛」,我們的體會,這是祖師人家自己用功,是不是有那種當下即佛的感覺?「淨念相繼即是佛,擬議頓隔萬億程」,就是你本來一句接一句在念,突然想一想,我還要念多久?真的可以嗎?這些念頭一起來,就開始打妄想。所以黃念祖老居士也說,你真的什麼念頭都沒有,就是在念阿彌陀佛,那就應無所住;一句又接著一句,而生其心,這個就是《金剛經》的境界,法身的境界。你念十分鐘,只有一句佛號,你就做了十分鐘的法身大士,這暗合道妙,巧入無生。那假如繼續念下去,就是夏老說的「淨念相繼即是佛」,所以不可思議。就是但只老實念,不要想太多了。
所以夏老也說:「不念過去,不念未來,專念現前一句;不求一心,不斷妄想」,我們在念的時候還在那裡我要斷妄想、我要斷妄想,又夾雜這些念頭;不求一心,趕快一心、趕快一心,愈求一心心愈亂。所以「不求一心,不斷妄想,只要字句分明」。真的方便、真的簡單,但是又究竟。所以一般方便不究竟,又方便又究竟,奇特殊勝,不可思議,所以「唯佛與佛乃能知」。那我們肯相信聖言量,這個福報就大了。
接下來提到了:「淨土諸經中,唯此經備攝圓妙」,等於是五經一論講得最完整圓滿是以此經為第一,所以稱淨土第一經。而且「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這個宗指的就是修學的方法,就是以這八個字為核心。「以彌陀十念必生之大願為本。深明三輩往生之因,廣攝九界聖凡之眾,正顯持名念佛之法,直指往生歸元之路」。就是我們真的深入了《無量壽經》,它為什麼是備攝圓妙,為什麼被稱淨宗第一經,就可以體會到了,因為它的內容讓我們深明三輩往生該怎麼修,而且是攝了九界聖凡之眾。尤其我們看到四十八願裡面就提到,「焰摩羅界,三惡道中,來生我剎,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當時候看到,焰摩羅界是地獄,佛真的是太慈悲的老師,我們自己從事教學工作,那學生太皮了,有時候就產生不耐煩,人家阿彌陀佛,地獄眾生只要願意接受他的教化,都能讓他當生成佛。所以深入大經也能體會彌陀廣攝九界聖凡之眾,會讓我們很清楚念佛怎樣能夠當生成就。所以等於是修學的理論、方法、境界都講得很清楚。
好,我們先休息一下,謝謝大家!
大家好,我們接著看下一段,「清初彭紹升居士曰:此經闡揚者少,實以無善本故」。清朝初年彭紹升居士,這也是我們淨宗的一位大德,他有一句我們很熟悉的法語說到,遇到念佛法門是無量劫來稀有難逢之一日。所以他對淨土法門的見地非常的深,他也感觸到,這一部《無量壽經》闡揚者比較少,主要是因為沒有會集的善本。
「蓮公老人悲智雙運,宗說俱通」,這宗門教下都是通達的,「圓融顯密禪淨於一心」。老人家也有說到,從這一段話可以感覺到夏老他是圓融顯教、密宗、禪宗、淨土,這些他都學過,而且都是高人指導,都學得很深入,都不是泛泛之學。尤其我們聽到黃念老說到,密宗的貢嘎上師都曾經說,他當時候好像是在北京,這個貢嘎上師就說,現在能傳法的唯夏老一人。這樣的上師不隨便說話的。還讓黃念老去傳話給夏老,看他願不願意承接密宗的法脈。夏老表達他已經表法專弘淨土,所以真的是有道德、有智慧、有境界。所以老和尚這一段話也是讓我們對夏老生起堅定的信心。
尤其這裡提到,「專宏持名念佛攝萬德」,因為夏老晚年歸淨土,然後希望這一部經能夠利益後世。「冀此無上寶典,饒益當來」,因為這一部經佛已經點出來了,「當來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知道這一部寶典對後世末法眾生的重要性,所以「乃繼前賢,重行會集」,繼王龍舒居士、魏默深居士這些前賢的會集工作,希望把它做圓滿。「屏棄萬緣,掩關三載」,那等於萬緣放下,全神貫注來會集這部經。「淨壇結界」,淨壇結界的意思都不出這一個範圍,「冥心孤詣,稿經十易,方慶經成」。這個「冥心」是摒除所有的雜念、俗念,得專心致志、刻苦用功。「孤詣」是指他達到很高的造詣、很高的境界,那等於是他全神貫注,沉潛,然後去深入這五種原譯本,再把它所有的精華會集起來,而且這稿件經過十次的修改才會集完成。
然後又「蒙慧明老和尚印證」,慈舟老法師「專講於濟南」,這都是當時的高僧。這個慈舟法師「並親為科判」,還為他的會集本作科判。所以這些高僧大德也都很清楚這個會集本的不容易,殊勝,還有它的重要性。而當時候居士當中最有威望的是南梅北夏,北是夏蓮居老居士,南梅是梅光羲老居士,他是黃念老的舅舅,而且也是李炳南老師學唯識的老師,所以梅光羲老居士也是李老的老師。而「梅公於中廣播講此經」,能夠在中廣講這部經,那太難得了,「稱為最善之本。且在序文中讚曰」,梅老讚歎這一部會集本,「精當明確,鑿然有據,無一義不在原譯之中,無一句溢出本經之外」,所以也都是述而不作,都有出處的,「艱澀沉晦使之爽朗,繁複冗蔓歸於簡潔,凌亂俾成整嚴,闕疏悉令圓滿,必期有美皆備,無諦不收」,五種原譯本裡面這些重要的經文、精闢的教誨,統統都含攝在裡面。「雖欲不謂之善本不可得也」,等於是會集得太圓滿,沒有話說,我們俗話說化腐朽為神奇。
當然,大家可以去讀讀五種原譯本。成德曾經去讀過,讀過其中一本,我也忘記哪一本,讀起來感覺真的沒有會集本那麼順。所以這裡面提到的,艱澀沉晦使之爽朗,繁複冗蔓歸於簡潔,這個真的自己去讀過之後,這種佩服會生起來,對夏老更有信心。所以老法師說,這個會集本是精品,非常恰當,沒有不妥當之處,每一字、每一句都是根據五種原譯本出來的。所以五種原譯本裡面假如有缺陷,他把它補起來。等於是用五種本子來拼圖,然後拼出最美麗的、最善的,這個功夫確實不簡單。
所以這裡提到,「是此本問世以來,講說讚揚,流播中外,見者聞者,歡喜信受,行見大經光明,常照世間,無量壽經之善本,於茲慶現,此實為希有難逢之大事因緣也。」
我們看到老和尚從李老手中接過會集本,而且我們也感覺弘這部會集本也不簡單,因為這一部會集本是要度末法九千年眾生,所以也是魔宮震動,不可能沒有障礙。當時候老人家很歡喜要講,李老師都說再等等。好像老人家圓寂十多年之後師父上人才宣講,尤其在海外宣講,那海外大眾依此會集本修學成就的非常的多。後來從海外又弘揚到國內,也是成就的人,我們有聽聞的,甚至有看到照片的,太多了,我自己接觸到的就不少了。
尤其真是佛菩薩太慈悲了,海賢老法師來給這一部會集本做證明。他老人家活到一百一十二歲,透過師父上人給我們開解,說這不是他本來的壽命,他見阿彌陀佛很多次了,他說都叫阿彌陀佛(他們稱老佛爺)趕快帶他走,都沒有帶他走,留他在世間表法。真是讓人看了,連沒學佛的人都歎為觀止,一百一十二歲縫僧袍,眼睛這麼明亮,然後上樹摘柿子請客人吃。一百一十二歲,而且你看說走就走,沒有一點障礙。而且往生前一天晚上跟弟子說,因為他還在幹農活,弟子說:「老和尚,晚了,別幹了。」他老人家回答:「再幹一會我就不幹了。」這個話中應該是一語雙關,弟子們沒有留心到。當天晚上還敲著引磬念佛,就自在往生了。
而最重要的表法,往生前三天剛好拿到《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這一本書籍,而這一本裡面最重要的就是肯定師父上人弘揚這一部經。這麼一個表法,因為他老人家一生沒有主動讓人家照相,剛好拿到這部書很高興,馬上穿袍搭衣,「來來,給我照張相」。這張照片大家都看過吧?三天之後就走了。我們從這裡也要觀察,佛菩薩講話、做事恰到好處。你看三天,想找他辯論的人都找不到了,趕過來,老人家走了,震懾他,那麼生死自在。所以善本問世,確實是難逢之大事因緣。
因為我們時間有限,所以整個《大經解》,大家假如有時間可以多看,成德可能也是在我們「十門開啟」這個部分,也是挑一些重點跟大家探討。在這一段文的最後,第七段文的最後,我們看到黃老說到,自己「乃具縛下凡,謬蒙先師以註解宏揚此經之大事相囑」。有時候我們看到這些祖師的話特別感動,所以也跟大家說要神交祖師。就像我們念那個《勸發菩提心文》,我們一開頭念到,「不肖愚下凡夫僧實賢,泣血稽顙,哀告現前大眾,及當世淨信男女等,惟願慈悲,少加聽察」,就是祖師那顆心感覺太慈悲了,真是不忍心辜負。我們看黃老他修行境界這麼高,但是他們都是這樣的態度,真的都是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
記得有一次也是聽黃老開示,他就「像我這樣的凡夫,每天不能不修持」,當時候他的任務很重,他都提到「我每天還要註解大經,我每天佛號三萬」。當時候看得特別震撼,都在給我們表法。所以祖師這一分謙卑、這一分承擔都是我們的學處。
他提到了,「謬蒙先師以註解宏揚此經之大事」,這麼重大的事囑託給他。「余雖初發大心,但以障深慧淺,承此重命,實深惶懼!所幸曾參先師講席,親聞此經全部。」我們這裡也了解到,黃念老也是很認認真真聽過夏蓮老把這一部經講完整的。而且「且於廿載隨侍之中,得聆禪淨密各宗玄奧,粗曉先師會集大經之深心。六十年代初,曾試寫此經玄義之提綱一冊,呈師鑒核,幸蒙印可」。只是把玄義這個部分的提綱呈給老師看,幸蒙印可。其實老師最重要的不是看他寫完整沒有,看他的心境到位了,印可。「但經文革浩劫,此稿已蕩然無餘。」
所以我們從這裡也體會到這些法寶之不易,也聯想到老和尚為什麼《四庫全書》要印一百一十二套,《四庫薈要》印了三百三十多套,都怕亡失掉。現在不怕了,在全世界各大學都有了。接著我們看師父上人說,假如沒有人能深入,沒有人能把其中的義理開解來利益眾生,那不就是一堆白紙了嗎?師父真是好人做到底,什麼事情都是勇於去擔當,印了那麼多書了,又想著要培養弘道人才來弘揚。剛好遇到休斯校長,他把自己這個顧慮講出來,結果特別難得,一個英國人就特別認可老人家的這一分願心,所以合作辦學。
「現余年逾古稀」,年逾古稀就超過七十歲了,「復多宿疾」,老人家晚年身體也不是很理想,其實都是代眾生苦。成德也是有一次聽黃老講經,他說他在文革所受的苦,加在八個人身上,八個人都得死。我當時候非常震撼,因為大修行人不打妄語,我們可以想像,八個人!所以可見黃老他知道自己責任之重大。而我們也想想,八個人都得死,大家想一想,那這個對身體損害有多大,確實也是代眾生苦。菩薩四德,我們仔細去觀察,都能從黃老、師父上人、夏老這些祖師他們的一生裡面感受到,隨緣妙用、威儀有則、柔和質直、代眾生苦。
黃老說到了,「愧深恩之未報,懼無常之將至」,這個也讓我們體會黃老作註解的心境。「於是奮老病之殘身,繼傳燈之宏誓,以此身心,供養三寶。閉門謝客,全力註經,冀報先師暨十方三世上師三寶與法界眾生之深恩於萬一。」
從這一段話,我們深刻感受到黃老上報四恩、下濟三苦的心境。就像《楞嚴經》當中阿難尊者說,「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所以我們能體會到,從這一段文體會到夏老的苦心、黃老的苦心,我們不忘這些師長的恩德,我們也是發起菩提心,發起承傳大經的心,發起續佛慧命的心,我們來學習、來深入,進而來弘揚。
我們看下一段文,提到:「本經之殊勝在於契理契機。」「理者:實際理體,亦即真如實相。」因為「本經乃住真實慧、開化顯示真實之際並惠以真實之利,純一真實」。我們看,「實際理體,亦即真如實相」,實相其實就是諸法實相,事實真相。那真實之本際,其實就是講能夠契理契機來說出諸法實相。所以這一部經三個真實,讓我們體會純一真實,那這個後面我們再就一些註解來深入。
「又本經稱為中本《華嚴經》,經中所詮之一切事理,即《華嚴》之事理無礙、事事無礙之一真法界。《華嚴》祕奧之理體,正在本經。」這個是代表契理。所以這一部經是中本《華嚴》,甚至這一部經是密教顯說,這個真是第一經。我們看到夏老他會集《淨修捷要》,其實第十一拜,禪淨不二,「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這禪淨不二。第十二拜,密淨不二,「一心觀禮,顯密一體,身土不二。稱名無異持咒,教主即是本尊,大日遮那,同歸光壽,華藏密嚴,不離極樂。豎窮三際,橫遍十虛,阿彌陀佛」。所以《華嚴》當中事理無礙、事事無礙,這個叫一真法界。那理事無礙說的是這個理可以由事顯出來,從理看到事,又從事看到理,理事圓融,理事無礙。
我們自己學了很多教理,能不能用在事上?這叫理事無礙。假如理不能用在事上,這個理也不算貫通。那比方說我們一般在聽故事,事中微妙之理我們能不能聽出來?還是聽著事,聽啊聽啊,故事很好聽,有沒有什麼領悟?好像沒什麼感覺。所以大家有沒有觀察老和尚講經,他在開解一個故事,比方六祖大師短短一段經歷,好多很深的義理都被老人家點出來了。明明同樣聽一個故事,老人家從事見理見得這麼深,這個都是我們的學處。
事事無礙,這個用佛家來詮釋是「一切分齊事法」,這個分齊就是有差別的,叫分齊。所以一切有分齊的事,表面上看雖然有差別,可是從一心,因為所有的事都是我們這個理體所顯的,這個理就是我們的真心,從一心所顯的這個角度,它們的性質是一。這個在佛門常常用的比喻叫「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你用金子造一個觀世音菩薩,你也可以用金子造一個茶杯,從相上有差別,從性質上、從本質上沒有差別,所以是稱性圓融。
老法師當時候比喻,五根手指頭不同宗教,看起來不一樣,但是看到根本,同,都是從手心延伸出去的。進一步老人家還說了,觀音菩薩應以什麼身得度,即現什麼身而為說法,這個從理上講講得通,不同民族他們的根性、文化背景都不一樣,所以佛菩薩去應化,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而為說法。有些可以直接勸他念阿彌陀佛,他就歡喜了,直接念,直截了當,心作心是的念了。那有一些他現在你跟他說行善能生天,他特別高興,那你就要應他的機了。那他生天了,我們不生天,老法師有說,修行人不求來世福報,不再輪迴了,我們到時候可以到天界配合去講《無量壽經》。你們的親戚朋友應該有信天主教、基督教很虔誠的吧,信伊斯蘭教,有沒有?成德有遇過,我們在馬來西亞出最多力的校長,是虔誠的基督教徒,李校長,我感覺有他的配合差很多。你看我們在弘揚中華文化,然後這個校長又有威望,「我是基督徒」,人家一講,學中華傳統文化還可以不分宗教的。你看沒有他這個表法,我們這個還彰顯不出來。
所以真的應以什麼身得度,即現什麼身而為說法。我們不可以執著,一定要他這一輩子就要相信念佛,搞得他反感,那這個就太強求了。我們佛門說隨緣,你現在跟他培養好很好的關係,讚歎他的宗教,他看到你就高興。這個緣結好了,不久之後,我們一起去天上,依他們的經典應該是在三十三天忉利天,因為欲還沒有去掉,還在欲界天,我們再一起配合,順便把阿彌陀佛也邀請去。這個叫做法界逍遙遊,天界也在法界之中。
所以老人家很會比喻,用這個手指讓我們去體會。所以「稱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容,重重無盡,故名事事無礙法界」。這個重重無盡好像那個羅網,羅網有那個寶珠,你看這麼多羅網裡面的寶珠,每個寶珠裡面都映射著所有的珠。那它映的所有珠裡面,那個珠裡面又有重重的寶珠在裡面,好像是八塊鏡子擺在一起,那個重重無盡的境界就看到了。其實我們現在互相看,我們的瞳孔就是重重無盡。而且這個重重無盡在人事境緣裡面也有,當我們在告訴別人,你的家人是你的依報,依報隨著你的正報轉,其實我們在說的時候,那這個親戚朋友也是我的依報,也隨著我的正報轉。所以學佛的人,就像《勸發菩提心文》裡面說的,「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不見一法,離心別有……如是發心,名之為圓」。這個就要我們自己多去體會了。
而老法師真是太慈悲智慧的善知識,你看他老人家還特別要說,我最佩服老祖宗的一句話,怕我們不夠重視這句話,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不見一法離心別有。那一天,我們薛同學他學過射箭,你看他也分享了他整個學射箭,或者在射箭當中、射箭完這種心境,真的是在修身,這個藝術化的教學。也印證《中庸》說的,「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這個箭沒有射準,那不能怪別人。
所以稱性融通,再多再雜的事,理是一個。事是有,理是空。有是妙有,空是真空。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理不礙事,事不礙理,事事也無礙,這個要我們自己在事上練。大家有沒有遇過兩難的情況?有佛法就有辦法。我們先上課,我們後面還有時間,我們再來討論看看,我們學了之後用在處事待人接物,把《無量壽經》用出事事無礙來,這個就有味道了。而佛門有一句話,「真空非空,妙有非有」,這句話都很有味道。妙有,你不能說它沒有,但是它剎那生滅,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沒有。但是真空不空,真空是指我們的真心,它不是物質,它也不是精神,它也不是自然現象,但是它永恆存在,真空不空,妙有非有。
這些義理在後面的經文也會有提到,我們再順著黃老的註解來深入。所以這一段話後面提到「《華嚴》秘奧之理體」,所以《華嚴經》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宇宙萬有,用佛經上的話說,就是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的性相、理事、因果,《華嚴經》全都說圓滿,所以《華嚴經》叫圓滿法輪。那《華嚴經》的精髓又在《無量壽經》裡面,所以叫「《華嚴》秘奧之理體,正在本經」。而且黃念老用十門開啟來講《無量壽經》,也是表《華嚴》的義趣。當時候明朝末年蓮池大師,他講《彌陀經疏鈔》也是用《華嚴》的十門開啟。因為那時候淨土宗比較沒落,很多人輕視淨土宗,所以蓮池大師用心良苦,也用十門開啟,甚至於講解十玄門,那都是華嚴的境界,來讓大家體會真的《無量壽經》是中本《華嚴》。
我們看這個「機」的部分,「機者:根機」。「至於契機,則更是本經之獨勝。經中之持名法門」,持名念佛,「普被三根,齊收凡聖」,這契機。這個機很廣大,廣大到什麼程度?「上上根者,正好全體承當」,他不懷疑,他能體會《無量壽經》,華嚴奧藏,法華祕髓,全體承擔,這個代表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下下根者,亦可依之得度」。所以「上則文殊、普賢法身大士,亦均發願求生;下至五逆十惡,臨終念佛,亦必隨願得生。橫出三界,圓登四土,頓與觀音、勢至並肩」。這個是最殊勝的地方,頓就很快的,就跟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並肩,用現在的話,變成同學了,因為一往生了,皆作阿惟越致菩薩。所以蓮池大師讚歎,「越三祇於一念」,三大阿僧祇劫,那要修很久,而且那三大阿僧祇劫不是從我現在要修行開始算,是從證得法身之後三大阿僧祇劫,是這麼算來的。所以蓮池大師覺得太殊勝了,越三祇,不用三大阿僧祇劫,就一念老實念,就能「齊諸聖於片言」,就是這一句萬德洪名。
當然這一段話我們也要注意了,「臨終念佛,亦必隨願得生」,有些人就執著這句話了,那臨終念佛就可以往生了,現在可以不用用功了。聽法不能聽偏掉了。「現在可以造業」,那更嚴重、更偏頗了。而且臨終要念佛,那是首先他今生沒有這個緣,但他過去的善根很厚。再來,這種五逆十惡臨終念佛要有三個條件。第一,臨終要清醒。現在這一點十個人裡面超過一半辦不到了,大部分,超過一半走在哪裡走?醫院,那這個就做不了主,假如彌留,不省人事了,那就不可能能念了。再來,臨終要遇到善知識給他講解念佛法門,勸他念佛,這第二個條件,他還要有這麼好的增上緣。第三,他還肯接受。所以我們往生兩種情況,一種聽聞之後就認真修學,平常積功累德,依教奉行,然後水到渠成,阿彌陀佛來接他了;另一種就是臨終懺悔,知道自己錯了,那個懺悔的力量很大很大。其實懺悔就是真心現前。所以《了凡四訓》說,「譬如千年幽谷,一燈才照,則千年之暗俱除」。
黃念老都有舉過,都是這二三十年的事情,好像是江蘇有一個中醫,他的弟弟吃喝嫖賭都有,但是知道哥哥學佛。結果這個弟弟臨命終了,地獄相都現前了,他有福報,他還清醒,然後趕緊找他哥哥來,他知道他哥哥學佛。這個時候他哥哥勸他,他真肯念,真懺悔,往生極樂世界了。我們有時候舉這個現代版的也很重要,現在人說,你講的那個都幾百年前的了,眼前真有,不是沒有。所以「可見此法門之究竟方便,善應群機」,上上根、下下根,凡聖齊收,利鈍悉被。
我們再看第九,「淨宗之妙,在於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廢世法,而證佛法。最為方便,隨時隨地可修,不誤世間工作,依舊頓脫生死。既能自覺覺他,廣度眾生於未來,亦復自他俱利,造福社會於今世」。我們遇到了,我們就要珍惜之外也有責任。
黃老開解得很細,他提到了,「又契機者,亦寓契合時機之義。如來垂慈,獨留此經於諸經滅盡之最後百年」,這個在經文當中都有說到,「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正表此經能契於當前及未來之社會也」,未來,未來到什麼程度?末法九千年最後一百年都還契。「當前科學發達,人類應具之知識彌廣。社會進步,每人所肩之責任倍增。」這些話當中我們也體會,黃老也不是苛刻去要求,都是「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都是設身處地了解現在的狀況,每個人責任倍增。
「故咸應廣學多能,鞠躬盡瘁,參加建設,造福人民,實現人間淨土。」共業當中我們要盡力去做,有別業。這裡我們也看到,黃老也是提醒我們,要盡心盡力,敦倫盡分。而當然,這個法門殊勝在你在造福人民、你在建設的時候就是修行。所以老法師說,生活是念佛,工作是念佛,應酬是念佛,處事待人接物沒有一樣不是念佛。因為這個念字,今心,心上真有佛。用真心去參加建設、造福人民,都是積功累德。
「晚近太虛法師提倡人間淨土,曾詳引《無量壽經》文句。」那我們想到《無量壽經》的經文,「佛所行處,國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這是我們佛門對於世間社會很美好的一個目標、追求,做得到的,人之初性本善,人是可以教得好的。
「蓋以此經雙照世出世間,詳示真俗二諦。夫淨宗之妙,在於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廢世法,而證佛法。因持名之法,最為方便。隨地可修,何待遁入山林」,什麼地點都可以修,不一定要到人跡罕至的山林裡,「隨時可念」,也不用挑什麼時辰才能修,「不勞閉關宴坐」,好像要找一整塊時間才能修行。「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都可以修,「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所以「但發廣大覺心,一向專念名號,下至十念一念,亦得往生。不誤世間工作,依舊頓脫生死。既能自覺覺他,廣度眾生於未來;亦復自他俱利,造福社會於當世」。一來,我們的一切行為依佛所教導去做,就是世間的榜樣。再來,一個真正念佛人,他頭上有四十里光明注照,這個地方不遭難,真的是造福社會。
我們很幸運,遇到海賢老和尚給我們表法,工作不妨礙念佛。老法師也指導我們,你要思考的時候,要思惟,當然也不能胡思亂想,思惟依照做人做事的教理思惟,要辦事,只要不用腦了,佛號提起來。而用思考的時候都是隨順經教,那也是在積功累德,所以真的不妨礙。
而人忙碌工作,我們佛門很有名的黃打鐵,他每天工作很辛苦,一天不工作怕沒飯吃,但是你看他不廢世法證佛法,證了。他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他在世間工作,他為什麼不離佛法?一句阿彌陀佛,敲一聲就念出來,他沒有離開佛法,萬德洪名他都沒有離開,怎麼會離開佛法?他就這樣,敲一下念一聲,敲一下念一聲,連拉風箱也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最後時間到了,功滿圓成了,就跟他太太說,我要回家了。然後就說了一首偈,「叮叮噹噹,久煉成鋼。太平將近,我往西方」,念完站著就走了,很自在。所以我們不只要羨慕,還要效法,現在就好好修,你們都還那麼年輕,現在就「萬德洪名,能滅眾罪」,那以後真的會表法殊勝。所以昨天我們李同學提到她舅媽在她們面前真往生了,她有這樣的福報,她沒有表演自在往生就太對不起她舅媽了,不能白看這麼殊勝的法緣。
我們再看,「經云:『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我們看念老接著提到,「良以此經符合社會之實況,真俗並照,事理雙融」,因為佛講經,有依真諦、有依俗諦,依真諦,華嚴會上依真諦,可是凡夫聽不懂,那依俗諦,凡夫比較能理解。但這一部經「真俗並照,事理雙融,凡聖齊收,心佛不二,故能長存而獨留於末世;良以此經不但為淨土群經之綱要,一大藏教之指歸,實亦為此界他方,現在未來一切有情離苦得樂,究竟菩提之法要」,不只是我們這個世間而已,是現在未來,此界他方。
所以黃老提到了,他「感恩圖報,發無上心,敬註此經,續佛慧命。虔祈兩土導師,十方如來,上師本尊,金剛護法,慈恩覆護,威德冥加。冀此註釋,上契聖心,廣啟眾信,凡有見聞,同入彌陀一乘願海」。老人家很虔誠,求兩土導師、十方如來、上師本尊、金剛護法慈恩覆護、威德冥加,有感有應。而且就如同黃老提的,他希望自己這個註解能夠跟諸佛如來的心完全相應,然後來啟發廣大的眾生生起信心,而且只要能夠見聞的,都希望他同入彌陀一乘願海。所以諸位同學們,我們現在在學,黃老就在極樂世界給我們放光,就在加持我們了。
好,講到這裡也想到我們《淨修捷要》第三十一拜,「一心觀禮,盡虛空遍法界,常住三寶,十方護法菩薩,金剛、梵、天、龍、神,聖賢等眾」。這一念心誠,感應不思議,相信我們也能解得很深,行得很透徹,得到真實的利益,我們能夠住真實慧,能夠進一步惠以眾生真實之利。
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