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幸福人生講座—如何經營無怨無悔的人生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三集) 2006/12/21 台灣中壢善果林淨土寺 檔名:52-184-0013
尊敬的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昨天提到修道人一開始要懂得學吃虧,也要明白人生的真相,絕對沒有吃虧的事情,也絕對沒有可以佔人便宜的事情,因為因果通三世。所以我們面對逆境的時候,看起來好像自己是吃虧了,但那都是消我們的業障,所以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不再造新殃就是絕對沒有佔人家便宜的念頭,所以先學吃虧,絕不佔人便宜,這就是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具體的落實。其實當我們想著不再造新殃,我們的念頭是為自己還是為他人?這個也就很重要。因為萬法由心,假如我們是為自己,我不要再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那還是有個我在修行,但是假如我們這個不再造新殃是不願意惱害眾生,是希望透過自己的依教奉行,行為世範,跟人家結法緣,這個心量就不一樣了。
所以我們在看待每句經句、每句聖賢佛菩薩的教誨,都要把這個我放下,要時時為眾生著想,時時擴寬自己的心量。所以佛門有一句話說「願將東土三千界,盡種西方九品蓮」,假如我們的志向就是以這個為志向,盡種西方九品蓮,那我們所接觸到的一切眾生我們都當作蓮池海會的法眷屬,那絕對不是說往生以後那裡才有蓮池海會的法眷屬,我們在當下就是以這樣的心境自行利他,勸請大眾同生西方極樂世界。當然,在這個當下我們就要表現出於人無爭、於世無求的人生態度出來,讓人家看到我們這樣生活確實是輕鬆自在,心嚮往之,這就真正是為人演說。演得好其實就已經在說法了,假如只說不演,人家說我們有口無心,人家心裡不服,因為我們沒有表裡一如,我們這種人生的態度和心量都會影響到我們修學的狀態。所以學貴立志,志向要很遠大才行。
為人演說那要演得讓人常生歡喜心,昨天也提到跟我們朝夕相處的人我們很難時時以笑臉對他們,反而是不常見面的朋友、道友我們能夠笑臉迎人,其實從這裡看出我們還是有情緒在用事,我們還是有分別、執著在其中。所以我們都知道我們的智慧是被分別、執著給障住,要在面對一切人事物境界當中把自己的執著、分別給放下。所以佛門,我們進到山門去最先看到的就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給大眾最深的印象,第一點是什麼?笑口常開。也告訴我們,假如不會笑就不能進佛門,為什麼?因為假如不會笑進了佛門,可能會惱害眾生,因為我們一張臉很嚴肅,都把人給嚇退了,那怎麼讓人來聞正法?所以又有一句話說到,「面上無瞋供養具」,我們什麼時候修廣修供養?當下與人相處當中可以歡喜對他人,笑口常開對他人,這就是已經在修供養。所以事實上修行絕對不是往生之後再修,絕對不是打開經本再修,修行就是修正我們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什麼時候修想法?時時刻刻都是修行。
有一句話提到,「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當我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是在進還是在退?很可能我們直接聯想我今年好像比去年好一點,但是我們覺得好一點都不見得是真正好,很多時候會是自己的錯覺,這個月比上個月好一點,我們的進退可能思考的是一年、一個月,甚至一個禮拜,而事實上進退都在一念之間。我們修行假如不能夠回到原來進退在一念之間,聖狂之分在乎一念的話,這一生要想有所成就很困難。我們不從根本修,不從起心動念處下手,這一生只能跟佛法結個善緣。
不從這個根本,事實上這無始劫來的習氣是很難對治的,所以我們修行要有高度警覺,要從起心動念,不然我們很可能會被自己給騙了,反正我都修十年了、我都修二十年了,應該有進步。這個「應該」二字不能輕易把它帶過。所以夏蓮居老居士教誨我們,「一個修道之人,一定要打破自欺一關,我們的修行始有商量之處,而且須灼然見得自己滿身的病痛,修行才有下手之處」,其實這個下手就是修正我們的習氣煩惱,就是從我們錯誤的起心動念處開始修正起。夏老的教誨以至於很多祖師大德的教誨都非常的深切,我們應該恭敬的去領受,可不能等閒視之。
我們也可以很冷靜的看到,我們一開始接觸佛法的時候那分利他的心比較強,還是現在我們學了三年、學了五年之後比較強?假如這三、五年我們是增加了很多佛學的常識、知識,而那一顆利他、利眾的心卻遠遠不如剛開始接觸佛法的時候強,那其實我們確實是在退步,因為修行就是修這顆心,當真誠退了、當平等心退了,我們修道很容易失平等心,我們覺得我修得比較長,他才剛進來,我們還一副好為人師,這時候慢心一起,不知不覺。所以心已經起妄了,當然是在退步,我們可能不知道。甚至於我們可以跟他長篇大論講一堆,自己還覺得你看我還可以跟人家講一大堆的道理,很可能在講道理當中我還不懂得回光返照,這一句我好像也還沒做、那一句還要再加油。所以一切的言行,只要離開了修身為本的這個原則,那我們已經在搞佛學,而不是學佛了。所以這都是很重要的觀照,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師長常說心的根本: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心,而這五心都可以讓我們觀照我們到底是在進、還是在退中。所以修道的人,別人沒有辦法障礙我們,只有自己可以障礙自己,只有自己才能騙得了自己。所以我們修道不要欺騙自己,自己的進退都在起心動念處,所以要時時覺照自己的念頭,絕對要在每個念頭當中息滅貪瞋痴,勤修戒定慧。這句話大家耳熟能詳,但我們絕對不能把這句話念成口頭禪。所以我們在面對一切境界,甚至自己的起心動念,時時提醒自己息滅貪瞋痴,提醒自己放下執著、放下分別。當我們用這樣的心態來學習每句經文,那會很有法喜,因為當分別、執著放下了,很多障礙自然就除掉了。
比方「德遵普賢第二」,《無量壽經》第二品,第一句講到「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我記得剛開始學佛聽師長講經非常的歡喜,覺得人生足矣,能遇到這麼好的老師,所以什麼都不求了,以後的人生就交給佛菩薩安排,自己也不求任何東西。人一不求就自在,人生大部分的煩惱都是因為求不得才產生的。對師長的教誨我們就想著如何做到,從沒想過做不到。當我們起一個念頭說那個我做不到,那個我做不到,其實這個念頭就是不信佛,其實這個念頭就已經在退了。當我們起個念頭說我做不到,學如逆水行舟,有沒有在退?退了不知道。所以學佛是當個明白人,不能自己在退的時候都不知道。
錯誤的念頭,妄念起來了,真的是兵敗如山倒,你看我們一個「我不行」,整個情緒馬上好像跌到深淵裡面去了,然後自己爬不起來,別人拉半天,也不知道要拉多久,可能拉一個禮拜我們才「好不容易我轉念了」。我們真是對無常沒有高度的警覺,一個錯誤的念頭假如還要一個禮拜,那個都算我們福大了,假如剛好這個禮拜往生了怎麼辦?那就不知道要去哪裡了。所以我們對經句的領受真的要很敏銳。你看「一日無常到,方知夢裡人」,無常什麼時候會到?無常假如說三年、五年以後才會到,那還叫無常嗎?所以當我們的念頭不對了,我們想「無常會到,假如這個念頭不對,無常馬上來了,那我這一生不就白修了嗎?」能體會到這一點,那對自己的念頭就不會放鬆,就會正念分明,就會依照印光大師所說的,「行住坐臥、穿衣吃飯…」。
諸位朋友,這段話你們一定要背起來,那是印光大師給我們摩頂授記,我們不用跑去請哪個大法師給我們灌頂,這就是灌頂。頂是什麼?頂是最高,最高就是成佛,那是最高的法。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絕對不會妄語。印祖說這段話我們真正做到了,果能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念到這句很高興,你們怎麼都高興不起來?決定可生,聽到這句話多興奮!你看這段話,短短應該才一百個字左右而已,「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你看妄念起來了,有進退了,「當下就要叫它消滅,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功夫很淺,不自矜誇。」你看印祖給我們做非常好的表率。
你看印祖號常慚愧僧,印祖是三百年來第一高僧,但是他卻自號常慚愧,給我們深深的一個提醒,絕對不能有自滿、傲慢的念頭,要時時慚愧自己的不足,時時要看到自己的過失所在。「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印祖都給我們開示得這麼清楚,我們假如在修道當中還想怎麼辦?有沒有把握?怎麼往生?講這種話對我們祖師大德太抱歉了,祖師大德都給我們講得這麼清楚了,我們還講說怎麼修才能往生,這樣不行。好像我們的父母明明把做人的道理給我們講得很清楚了,我們還到處鄰居、朋友在那裡問怎麼做人?
我們看看印光大師這段教誨有沒有離開生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有沒有離開生活?所以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就在當下的生活、當下的工作,當下處事待人接物之中。我們整個修學的過程當中,沒有刻意的念頭說這段時間很煩,我趕快到某個地方好好的,一年之後我再出來,我們沒有起過這種念頭。很煩,很煩還要先坐個車子煩煩煩到一個地方,然後慢慢讓它不煩,那真是我也很佩服的。你看「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我們還讓它繼續在那裡很煩,在那裡認賊作父,那不對。今天假如我們不知道有這句萬德洪名那還另當別論,明明我們都已經知道了,還不用,還在那裡我先到那個山上去,我再來好好念佛,當下不念,還要跑那去念,你看我們有沒有在當下看到自己的執著跟分別?
所以「妄想千般都莫管,聲聲佛號要分明」,萬德洪名取代一切的妄念,這是善巧到了極處,這麼好的方法被我們遇到了,說實在的,半夜睡覺都會偷笑笑醒。所以《無量壽經》告訴我們「如是妙法幸聽聞,應常念佛而生喜」,我們不會在讀《無量壽經》讀到這一句,「如是妙法幸聽聞,應常念佛而生喜」,那這個在當下念的時候也已經是執著、分別了,已經沒有隨文入觀了。當我們這句經文沒有隨文入觀,其實我們在領受這句經文當中很可能已經又摻雜了自己的執著在其中自己不知。甚至於很多人說「那些境界都是大乘菩薩的境界,我們做不到」,自己已經執著了,還要把這個執著又告訴別人,然後講給同修聽,同修一聽,他也很有理由說他做不到。
這是造口業,這比罵人還兇,怎麼說?罵人人家還知道你不對,這種話語摻雜自己的分別、執著,然後把這個又帶給別人,別人不知不覺就把我們的分別、執著又給吸收進去了。所以善護口業,我們的話當中有分別、執著的話,「話說多,不如少」。言談,我們時時有一個覺照,隨順佛菩薩教誨才講,不然都會帶給別人分別、執著。「不再造新殃」,不能用言談當中又污染了他人。所以我們時時要起一個覺照,我現在講的話跟正法相不相應,跟佛菩薩教誨相不相應,不然都在造口業。所以《無量壽經》善護口業給我們很高度的提醒。甚至於我們都可以自己每天睡覺以前問問自己,今天二十四小時正念多還是妄念多?今天所有的談話有沒有隨順聖賢佛菩薩的教誨?
有一個朋友到我們廬江來,他希望也走為往聖繼絕學的路,剛好那幾天我們辦活動,比較忙,我們就提到可不可以請你先幫忙去掃廁所?結果當這個任務傳給他的時候,他就說了,他說我是來學講經說法的,我不掃廁所。諸位朋友,這個念頭是什麼?這個念頭就是執著,自己有沒有看到?不只沒看到自己的執著,還覺得我是來學講經說法的,執著不知道、傲慢不知道,修行、講課跟生活脫節開來了不知道。我們講課講什麼?講課講如何服務大眾、如何念念為人著想、如何放下我執,看到團體的需要,修道第一關不就是放下我執嗎?當我們我執放不下的時候又焉能勸別人放下我執?自己都不能度了還能幫助別人,那這無有是處。所以真正有志於弘法利生的人真正用功處是要把我執放下、把分別執著放下才對,可不能又變成執著我就是要學講課,其他的事我都不幹,那愈學愈執著,就麻煩了。
結果後來他還是沒去掃廁所,我們也不強人所難,給他廣修供養、給他難行能行最好的機會不幹,那也沒辦法。後來這位年輕人就說他想回去了。那一切隨緣,人家覺得這裡沒有溫暖,跑去掃廁所沒有溫暖,也不強求。剛好我走下樓遇上他,他也很客氣就過來跟我說他想回去了,他就跟我提到說在這裡看看也都沒有認識的人。我就跟他說,你沒認識的人?我你不認識嗎?我說你不錯了,當初我到海口的時候那才叫舉目無親,我假如像你這樣「都沒認識的人」,那我不就坐在海口哭就好了。
我到大陸的時候,我的父親之前就跟我交代,說你到大陸去要好好跟在楊老師的後面,好好學個三年再說。知子莫若父,我爸爸太了解我了,知道我墨水太少,要好好學習才行。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我被趕鴨子上架,本來想要躲三年,結果才去了一個禮拜,剛好上山東曲阜,楊老師看到整個文物被破壞得非常嚴重,當下就決定她要留在北京,不回海口,留在北京架設大方廣文化公益網,讓全球有志於學習、推廣、弘揚中國文化的志士仁人都有一個交流的平台,所以當下楊老師就對我講你自己回去吧。諸位朋友,聽起來好像在聽故事,自己回去吧,現在假如楊老師說現在派你去新疆一個人幹,我們當下會起什麼念頭?我們聽這些高僧大德的故事、聽古聖先賢的德育故事要身歷其境,不能一邊聽,「那是他,不干我的事」,那都白聽了。真是如此,我們什麼時候放下分別、執著?完全融入這個故事,完全以聖賢佛菩薩的心為自己的心,這叫真正在練放下的功夫。我們可不能一邊聽故事一邊說「他行,我不行」,那已經在生執著了。
所以往往境界來的時候,我們才知道我們的念頭是勇於承擔還是退縮,是正念分明還是被境界打敗。當下我們沒有其他的念頭,只有生起一句曾子的教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這句話告訴我們曾夫子以推廣仁愛大道為自己的己任,這是非常深遠、重大的責任。這個重不是壓力很大,錯,我們做弘揚中國文化、弘揚佛法的路有壓力,那是自己的得失心,做這個都是隨緣自在,盡心盡力,「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絕對不能在其中患得患失,那是變成自己的煩惱。「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這輩子盡形壽要弘揚整個聖賢的文化、佛法。
所以師長有兩句話給我們勉勵,「遵聖賢教誨,弘仁愛大道;秉彌陀悲願,促寰宇和平」,秉持彌陀的大慈大悲之願,促進整個宇宙的和平。跟著師父很好的一點就是該怎麼走師父都講了,不用我們操心,不用我們寫劇本,師父都給我們指引好了。這生的人生價值、人生方向,遵聖賢教誨,弘仁愛大道,把自己的祖宗,自己的這些老師、聖賢人的文化弘揚開來,承先啟後,對得起祖宗、對得起後代。我們剛剛講到智慧被分別、執著障住,什麼時候破分別、執著?就在時時刻刻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弘仁愛大道,什麼時候弘?當下能替別人著想就是弘,絕對不是說把《論語》講一遍才叫弘,你看,我們假如說一定要站在台上把《論語》講一遍才叫弘,那就是分別、執著。所以當下心能替人著想那就是為人演說,那就是已經透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把正法介紹給人。那跟我們講課,然後講一講,自己的動作、言語都沒讓人感覺到關愛,然後說你怎麼講一套做一套?那不只不能弘揚,還在障礙別人學法。這都是要很謹慎的地方。有些老師講課講一講,台上很熱情,一下台去了,人家過來很歡喜的要請教問題,馬上那個臉就板起來,把人家脆弱的心都給傷害了自己還不知道。所以《無量壽經》說「言行忠信,表裡相應」,這都是很重要的提醒。
有一位研究生,她是師範大學的研究生,她有一個習慣非常好,她要去上課,比方到學校某個大樓,她進門去的時候,因為那個大樓的門很重,所以當她把門打開,她會很自然的回過頭來看看後面有沒有人剛好來,假如後面有人剛好來了,她就不鬆手就請人家先進。有沒有在弘仁愛大道?有,所以這個動作有沒有承先啟後?這很可能是她的學弟、學妹,剛好開學不久,來了之後,看到學姐做這個動作,心裡很溫暖,這個精神太好了,很可能就因為她這個至誠的動作就把這個愛心傳給了她的學弟妹。所以她做,她也作而無作,她有沒有說我常幫人開門?真正打從內心自然做的人決定不會常說我都常幫人開門。
所以真正真誠的人會不會到處給人家講「我告訴你,我這個人就是很真誠」,會不會?真誠的人絕對不露痕跡說自己有在幫人。所以菩薩若著相布施,即不名菩薩。菩薩已經體會到同體了,哪還會跟人家計較我給你比較多,我有幫你,那就不叫菩薩。因為菩薩跟我們是同體,同體的需要,馬上就去幫助,絕對沒有一個念頭說我在幫你,那已經不是同體了。有我、有他就是分別,不是同體。打一個比喻,諸位朋友,我們曾經幫我們的後背抓過幾次癢,記不記得?不記得,為什麼?同體,是吧?而且抓還抓得很準,別人抓還不一定準,有沒有?我們一抓就到了,別人還要右邊一點,左邊一點,講半天。所以我們現在幫助別人,怎麼這個也不通,那個也不通,那是我們同體的感受還不夠強,能感同身受,一抓就抓到他的痛處,藥一敷上去就敷到他的傷口上面去了。
所以今天我們假如「我哥哥我都借他三次錢了、我都幫過他幾次了」,自己的哥哥還記得那麼清楚,這個念頭都要反思。所以「倫常本乎天性」,天性,用我們的自性生活,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我們還有一個念頭說「我對我媽媽比較好,比我姐姐、哥哥他們對我媽媽好」,我們已經沒有資格說我們對媽媽好。那個臣子說「你看我這個大臣都比其他的人努力,他們都比不上我努力,老闆應該多賞識我」,你覺得他能夠算是忠臣嗎?夫妻在那裡計較,「我對我太太多好,你看其他當先生的都比不上我」,我們看這個先生會是很好的先生嗎?
所以當我們再想想古聖先賢,我們會生大慚愧心,何止不會計較財物,連生命都可以捨。你看楊香扼虎,一個女子,當她父親被老虎叼起來了,你看她那個當下完全已經忘我了,不怕老虎,她當下過去就把那隻老虎給揪住了,一揪起來那個老虎就把她的父親放下了,所以在那個當下是完全無我的境界,只有父母。因為她非常勇猛,所以老虎被她嚇退了。其實說實在的,縱使她真正那時候被老虎給吃了,她也無怨無悔,她絕對不願意自己眼睜睜的看到自己的父親被老虎吃了,她卻袖手旁觀,這她會覺得難以對自己的良心交代。
所以古代的人真的是「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真的只有父母、只有妻子、只有兄弟、只有朋友的道義。所以為什麼我們這些祖宗們、古聖先賢修學大乘佛法成就的人那麼高,因為他們在修學中國文化的當中他們的我執非常的淡,甚至於很多我執都已經放下了,時時都是以道義存心,所以這個差距我們要感覺得到。你看在漢朝,兄弟趙孝、趙禮,他的弟弟被盜賊抓去了,要把他弟弟煮來吃的時候,你看哥哥馬上奮不顧身,說你們吃我,我的弟弟有病,你們還是吃我就好了。包含夫婦相處,面對高官俸祿,如如不動,只想著這是我的妻子,我絕對不能拋棄她。這是真正無怨無悔的人生,對得起自己的良心,那才能真正做到無怨無悔。
剛剛我們提到要時時洞察分別、執著,然後放下來,所以孔夫子有一句話就提到,「仁遠乎哉?」仁愛之道離我們很遠嗎?「我欲仁,斯仁至矣」,所以道就在我們的心上,根本就沒有遠跟近,當下即是。所以佛法就是生活,只要我這顆替人著想的心提起來了,我就在弘揚仁愛大道。所以剛剛講的那個例子,這位研究生她幫學弟妹開門,道理要在生活當中做,道理也要在生活當中體證、契入。所以我們修學的過程,信、解、行、證,而這個解絕對不能照自己的意思解,這個解要依諸佛菩薩的教誨去解,這個解要放下分別、執著去解,你真正去行了你就會有所體證。
而這個證也不是離開信解行有個證,是整個信解行,我們在行當中有百分之百的信、解,然後信當中,我們相信了,但是事實上心境上都已經是在解、行當中了。今天我們聽師長講,人最傻的就是把自己純淨純善的心還放著別人的垃圾、過失,這段話我們聽了,相信師長說的,理解師長說的,我們行了沒有?我們在行了沒有?萬法由心,當下境界一想我都放下了,不就是行了嗎?不是一定要等到有人來了,好,我好好來行一行。所以信當中、解當中也都有行在其中,這就是我們已經把這個道理變成我們自己立身處事的態度,就已經證入、就已經契入這種聖賢的存心、境界。
孟夫子講「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這個道理只要認真去做了,絕對都會有體證,而且來得很快。所以這位研究生有一天剛好走在路上,因為校園比較大,突然下起雨來了,她沒有帶傘,然後她跑著跑著,突然就有人走過來給她撐傘,然後她就看了對方一下,對他感謝一下,但是對方也從她的表情當中看出來,她可能覺得我們不相識,你過來幫我撐傘,結果這個朋友馬上就跟她說,妳可能不認識我,但是我認識妳,接著這個幫她撐傘的同學就講了,說很久以前,剛好我要進某棟大樓的時候,妳幫我開過門。所以她幫誰開門她早就不記得,但是人家都記得她。所以你看佛家講捨一得萬報,我們用真心的時候,每個人都記在心上。你用一顆真心對一千、一萬個人,一千、一萬個人會再用真心回饋給你。所以這她就真實體證了,「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我們念到這一句的時候有沒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但是這句很有意思,當用有求的心去做,那個感應不殊勝,我們不能每天在那裡盯著「我已經很愛護他了,他怎麼還沒有愛我?我已經很恭敬他了,他怎麼還不恭敬我?」我們要了解,當我們開始對人家愛敬的時候,他已經被我們長期傷害了,以前我們都沒有愛敬對他,人家還要在那裡療傷調整一下,不可能一下子就感覺到我們是愛敬他,甚至於還會覺得「他是不是最近有點吃錯藥,會不會還有什麼陰謀」,人家很可能還在那裡擔憂,還在那裡觀察。觀察了一段,「他真的改變了」,這時候感應就來了。還沒有感應那是其中有障礙,而那個障礙很可能就是我們過往當中給人家造成的不好印象。這個也不能怪別人,還是得怪自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我們剛剛有提到這個仁,事實上當下就可以做了。
我剛剛也有提到我下樓的時候遇到這個年輕人,我就陪他走了一下,我就跟他講假如我像你一樣,那時候楊老師跟我講你可以回去了,你自己回海口,我假如坐在地上哭來哭去的,現在我也不可能繼續再推廣中國文化了。然後他又接著講了一段話,講了也有三、五分鐘,講完以後我馬上就跟他講,我說剛剛你從這一直走過來,走到這個庭院來,這段期間我都沒有接你的話,有哪句是佛菩薩的教誨?他愣住了,自己也回想一下,剛剛講了這麼長長的一段話,一句都不是佛菩薩教誨,全部都是自己的意思,而且都在找退路、找藉口。當我們就只有一個念頭,「我就是承擔」,佛菩薩好加持,人家好提攜、好教導你,你拼命退,人家不會強我們所難,也只能:好好好。
所以有時候我們剛好跟師父在一起,看到很多同修來請教師長問題,都是看到師父說:「好好好」,我那時候在旁邊看到這個情況,都替同修們覺得很可惜。為什麼師父都一直「好好好」?因為我們都有自己的做法還跑去問他,還要逼老人家,說這是師父給我許可的,明明就是自己的執著,然後要去請師父,說:「師父這樣可以吧?」都不是很虛心的請師父來指導。所以師父看我們這麼執著,假如你明明要往西了,他再叫你往東,你還是會往西,反而讓你生煩惱了,可能下次又不好意思遇到他,所以就只好恆順你。因為我們不肯接受教誨的時候,很多時候就得自己又跌倒又撞了一個包了,然後回來說師父很痛!然後師父說真的?然後你說師父這次我真的肯聽你講的,那師父一定會跟你講。
所以真的,我們不是跟師父學,我們不是跟佛菩薩學,我們很可能跟誰學?跟自己的煩惱習氣學。明明我們跟自己的煩惱習氣學,然後出去的時候都要說我跟淨空老法師學,已經學十年、二十年了。這樣的話要很冷靜的說,我們自己有真正依教奉行才能講這樣的話,不然到時候我們做出來還是分別、執著,人家說他跟老法師學這麼久,怎麼連做人的道理、做人的應對進退都不懂?所以我們是要讓佛菩薩臉上貼金,我們是要讓師長引以為光榮,絕對不是讓佛菩薩臉上無光。所以很重要的一點,要時時察自己的起心動念處是不是隨順聖賢的教誨,絕對不能隨順煩惱,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