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隨緣開示  (第十三集)  1999/10/12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32-167-0013

  各位同學,大家好!《感應篇》裡面講到「是非」、「向背」,我們一定要留意。這一篇文字裡面所說的每一個字、每一句,對我們修學、生活都非常重要。印祖的提倡就是叫我們把這篇文字要當作佛經一樣的尊重,一樣的學習。佛法的建立,大家都知道,《觀經》裡面講得最清楚,「三福」就是佛法的基礎。《感應篇》,尤其是《彙編》,這些解釋、引證,我們仔細認真去讀,就是三福詳細的說明。三福裡面特別是第一條,第一條是根本的根本,基礎的基礎,這一條要是沒有,其他的全部都落空了。學佛,我們每個人都是生生世世在學習。《無量壽經》上講的例子我們要明瞭,阿闍王子等過去生中學佛,曾經供養四百億佛,現在還是個凡夫。我們看到他就能夠想到自己,自己也是無量劫當中,不知道供養多少百億諸佛如來,現在還是這個樣子。什麼原因?沒有回頭、沒有覺悟。所修學的,生生世世修的都是人天福報,依舊造作罪業。學佛還障礙佛法、破壞佛法,我們有沒有做?不知不覺之中都在做,做了不曉得,以為自己還在護持佛法,這就是沒有回過頭來。

  佛菩薩,我們在經教裡面讀了很多,決定是隨緣而不攀緣,攀緣失去清淨心;也一定給社會大眾做個好榜樣。所以有人障礙,佛菩薩任其障礙;有人破壞,隨他破壞。佛度眾生是長時間的,不是短時間的。你障礙,你破壞,你造罪業,你去受報。佛菩薩為什麼不立刻糾正?無非是示現一個隨緣。我們能夠學到佛菩薩隨緣,自己心地清淨,常生智慧。所以這個意思很深、很長。

  佛菩薩如果為了教導一個人,使許多人產生了負作用,這個過失就很大。所以為整個大眾可以犧牲少部分人,讓少部分人慢慢再成就。成就,總而言之是讓他自己覺悟、回頭,這才好。勉強勸他回頭,不見得真的回頭,表面上不得不服,心裡不服。佛菩薩做事是叫人心服口服,不勉強,沒有一點點勉強。做不成功,來世再來;來世不成功,後世再來;這一劫不成功,無量劫之後再說法,這是佛菩薩。不像我們,我們有的時候慈悲心過了頭,好懇切,希望馬上就成就,其實馬上成就不了。勸勉眾生,還是眾生善根時節因緣成熟,這一勸,他聽懂了,他覺悟了,他回頭了;不肯回頭,那就隨他去,一定要懂這個大道理。「是非」要懂得,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我們才避免造作過失。

  我們在新加坡所作所為,你們在周邊都清楚,都看到。社會上還有一些人誤會,所以謠言生事的很多。我們提倡《無量壽經》夏蓮居老居士這個會集本,反對的人也不少,這個事情李炳老早年就告訴過我了。為什麼會反對?妄想分別執著沒放下,是非不明,「向背乖宜」。所以這些人所作所為我們應當原諒他。他們在報紙上發表,在雜誌上發表,我都看到了,他們送來給我看。有很多同學說我們要去辯駁。我說不必要,用不著找那些麻煩,有那麼多時間,老實念佛,不要去跟人家打官司,不要理會就好了。我們決定有把握往生極樂國,這就行了,隨他怎麼毀謗,我還是到我的極樂世界,我還是親近阿彌陀佛。你到哪裡?我就不知道了。這個好!

  昨天下午,我跟李會長見面,我沒有想到唐城的速度太快了,他們的文件昨天就送到了。會長又告訴我,最近有兩批人來找他,都是講是非,說我們做事情錯了,我們跟其他宗教交流,幫助其他宗教,沒有幫助佛教。李會長一一向他們解釋。新加坡許許多多佛教團體我們都幫助,都照顧到了,在中國大陸照顧得更多了,怎麼沒有幫助佛教?幫助佛教佔一百分,幫助其他宗教才佔一分。印經書、造佛像,我們都比別人多。最後提出,你們沒有供養出家人。李居士講我們這個道場出家人有四、五十個,新加坡哪個道場都沒有我們這出家人多,那我們這出家人都不是出家人?這把他們說的是啞口無言,一個一個承認,「我們錯了,對不起!我們錯了」,走了。李木源說得好!我們做一切好事,不要宣傳,難道我們每做一樁事情都要向你提出報告嗎?沒有必要。我們懂得「是非」、「向背」,我們天天在讀經,天天在講經,天天在研究討論,你們在打妄想,實實在在做得太過分了。

  這是別人,我們再想想我們自己,我們做得滿不滿意?實在說不滿意,我們做得太少了,我們做得不夠,我們很想認真努力再多做一些,可是我們內部有障礙。內部障礙是什麼?人手不夠,我們的水平還不夠,總得要提高我們自己的水平。希望佛菩薩保佑,真正的善友能夠多一些,使我們的工作做得更圓滿,做得更好。決定不可以以為現在所做的就很好了,就滿足了,這個不可以的。我們感覺永遠做得都不夠。

  所以在二十年前,就有許多人勸我要寫書,要著述。我不敢,一直到現在還是不敢。為什麼?我對於經教理解得不夠透徹,不敢動手。我的老師方東美先生、李炳南老居士都是這種做學問的態度,七、八十歲了,東西可不可以拿出去?還是不敢,看到搖搖頭,不滿意。方老師是世界著名的大哲學家,他老人家在世的時候,他的著作只有二、三本。過世之後,學生們整理他的講稿,把他的東西陸續印出來,印出一個全集,才有十幾種。李老師也是如此,八十歲生日之後,學生請求,才拿出一部分,分量都很少。他不是不能寫,不是不能做,總感覺到自己不滿意,拿不出手。所以李老師也是往生之後,這些留下來東西,學生整理給他陸續出版,也有幾十種。這都是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

  年紀輕輕,思想道業沒有成熟,你在台上講講可以。現在講講都不可以了,為什麼?講講,底下人家有錄音、錄像錄下去。從前沒有這些東西,講講不要緊。所以李炳老一生講經絕對禁止錄音。那個時候錄像設備沒有,有錄音的設備,他一看到有人錄音就不講了。所以他沒有錄音東西留下來。這個錄音錄下去,有了問題,有了弊病,給人家拿到把柄,不敢講話了。所以做學問這麼樣的謹慎,這樣的虛心,我們要學習。

  我們只有一個方向,向佛,我們走的是成佛之道,別走錯了。十法界十條路,我們走哪一條?要真走,我們的心行都要與這個道路相應,念念為利益眾生,念念為擴大弘法利生的效果。我們能常常有這種思想,這就是菩薩度世之心。有心當然就有行,就曉得應該怎麼樣去做。我有這個心,有這個願,你們同學不夠。不能說沒有心,不夠!就沒有想到在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都要利益眾生。不是利益眾生的事情我們沒有時間去做,也沒有那麼多精力去做。諸位仔細去觀察,李木源居士是學佛的一個好榜樣,全心全力護持佛法,弘揚佛法。他帶頭,我們做助手。有智慧,沒有福報,不能弘法利生;有福報,沒有智慧,也不能利益眾生。他有大福報,他有智慧,所以能夠容納我們這些人。我們這些人要知道,要替他做好助手,正法才能夠常住這個地區。

  常住是一個願望,是不是真能常住?要看這個地區眾生有沒有福報。我們在歷史上看到,古時候祖師大德有不少諸佛菩薩再來的,當時開山建立道場,佛法興旺一時,但是到今天道場衰微了,人也散掉了,房子也倒塌掉了,太多太多了!所以久住世間是個願望,永遠不會退失的願望,事實那要看時節因緣,一絲毫不能夠勉強,我們心才平靜,心才安寧,絲毫勉強不得。一切善事需要許許多多條件因素才能促成,但是我們的心、我們的願永遠不會失掉。我們觀察機緣,有機緣一定立刻抓住。

  特別是在現在這個時代,現在大家都曉得,外國人講的世界末日。我們所觀察到的災難,可以說一天比一天多,一次比一次嚴重,救護一切苦難眾生,逼迫在眉睫之間,刻不容緩,決定不能夠猶豫,要快做,愈快愈好;稍微緩一步的時候,機會錯過,來不及了。這個才叫行菩薩道,真正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現在社會從事工商業的人常常說「分秒必爭」,我們今天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幫助一切苦難眾生,也要重視分秒必爭,遇到機會立刻就要抓住。機會沒有現前,努力培養自己,提升自己的境界。有機會,一定要全心全力幫助一切眾生,把佛法介紹給大眾,推薦給大眾。除此之外,絕不是我們出家人的事情。

  所以上一次新加坡宗教理事會舉辦的宗教聯誼活動,為期十天。每個宗教,這是稀有的因緣,能夠聚集在一個場所來展覽文物,讓我們同時看到九個宗教的內容,修學的理論與方法。為了吸引觀眾,每天他們還提出表演的節目,招待餐點。那是賓,是附屬的,主要是展覽文物。我請我們的同學去錄像,把這些錄像帶向全世界流通。錄回來之後做出來,我一看,錯了,完全錄的是歌舞表演的節目,賓主顛倒,就是此地講的,「是非不當,向背乖宜」。這種歌舞表演外面影視劇做的節目比我們好太多了,我們這個拿不出去,人家不看的。所以我們的主題大家都沒有想到,主題是讓人家看到新加坡宗教的團結,看到新加坡宗教的和睦,主題在這裡。我們把這個主題丟掉了,去搞歌舞。可見你們的心念念還沒有忘記世間五欲六塵的享受,這種娛樂沒有忘記,輪迴心,還是幹輪迴業。我看了之後很難過,你看天天在教學,天天在勸導,念頭還是轉不過來,一遇到馬上就迷了,就迷到那邊去了。由此我們只能嘆息眾生福薄,應該要受苦受難。我們雖然學佛,不懂得佛的意思,雖然發心,沒有真正的慈悲心。這是舉一個例子。像這樣的事情多,太多太多了。

  什麼時候我們能放下名聞利養,捨棄五欲六塵的享受,真正為苦難眾生著想,你的看法、想法、做法自然就不一樣,自然就如法。所以我們常常要反省,哪些事情我們應當要做,哪些事情不應當做,哪些事情現在趕快要做,哪些事情可以緩幾天做。你能夠明白是非,能夠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