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年早餐開示—開悟的方法 (共一集) 1998/11/24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20-013-0151
在古代教學裡面,世法、佛法大致都相同,採取的理念是用啟發式的,著重學生的悟性。諸位知道,佛家教學是幫助學生開悟,過去儒家、道家的教學也是如此,不提倡記問之學,這跟現代教學理念確實是不相同。現代教學著重背誦,背誦是希望他記住,教他廣泛的去涉獵,具有豐富的常識,這都是屬於記問之學。古人著重背誦,而背誦的目的是在修定,不是以記憶為目的,是用這種方式把他的妄想、分別打斷,恢復他的清淨心,目的在這個地方;因為這是打開悟門的一個最佳方法。眾生何以不能開悟?悟門閉塞、堵塞,只要把堵塞的東西拿掉,他智慧就現前,所謂「頓開茅塞」就是形容這樁事情。
堵塞悟門的就是分別、執著。由此可知,分別執著愈多,分別執著愈嚴重,就愈不能開悟;分別執著很輕、很淡薄的人,就比較容易開悟。這也是過去,世法跟佛法裡面教學,都崇尚「一門深入」的道理。在某一個階段,學程短的幾個月,長的一、二年,只許學一門課程,任何一門課程都要講求悟處,他在這一門裡面悟入,這個教學成功。如果在這裡頭沒有領悟,我們佛家講沒有開悟,這個教學是失敗的。由此可知,教學確實著重在智慧、在德行。初學,德行擺在第一,智慧擺在其次,為什麼?如果你有智慧而沒有德行,你容易造惡,你能造大惡,貽害社會,所以把德行擺在第一。有德行再有智慧,你的造作是福,你能造大福,利益社會、利益眾生。
儒家教學是以孔老夫子為標準。夫子四科第一個是德行,第二是言語,第三是政事,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技術能力,幫助你將來在社會上能夠謀生;末後才是文學,文學藝術。是你的德行、技能已經養成了,還有餘力才可以學文學藝術,提高你的精神生活。這個順序非常合理,佛家教學也不例外。先斷煩惱,後學法門;斷煩惱就是德行,學法門就是政事,這個原理原則永遠不變,用現在的話來說,這是教育的哲學,在運用方式上是可以變化的。現代的社會跟過去社會,可以說是完全不同,古代教學的理念、生活的原則,如何能夠適應這個時代?能跟這個時代融合,眾生就真正能得到福祉。這是有心的人士,在佛法裡面講是具有大慈悲心的菩薩,要設法指導一切眾生。所以菩薩必須要通達世出世間一切法,才能夠為天人師,才能有能力指導社會,教化眾生。
這種能力就是真實智慧,善巧方便。真實智慧是體,善巧方便是運用,沒有真實智慧,哪裡來的善巧方便?如果要問,古代社會是平和的,現代的社會是競爭的,這兩個表面看起來完全衝突,如何能夠融合?在理上講,融合是決定可能的,為什麼?同一個法性。大乘佛法裡所說,盡虛空遍法界是同一個理體,怎麼不能融合?地獄法界跟佛法界都能夠融合,何況其餘?在理上如是,在事上當然可能。我們今天看到,事相上為什麼遭遇到困難?困難還是發生在分別、執著,尤其是嚴重的我執,念念為著我的利益,人人都執著為我的利益就不能相容,這是病根之所在。殊不知「我」沒有事實,只是一個虛假、抽象概念而已,執著虛假的抽象概念,造成了彼此不能相容,造成了無量無邊的罪業。如果「我」有這個事實,那還情有可原。
法相宗入門基本的一個課程是《百法明門論》,它是大乘法,大乘的入門,這個水平很高;它不是人天乘、不是聲聞、緣覺,它是菩薩。這部論裡面說的什麼?說的是宇宙人生真相,概說、略說,將宇宙人生一切法歸納成一百類,稱為百法。這一部論典是屬於宗經論,解釋世尊所說的宗旨,實際上就是解釋佛所講的一句話。佛說「一切法無我」,所以《百法明門論》就依這一句話為宗旨,把一切法歸納成百法,百法就是一切法。無我,說出人無我、法無我,你要在這裡頭開悟,我執、法執就放下,你就入門,你就超凡入聖,你是菩薩,不是凡夫了。凡夫執著有我、有法,佛菩薩知道無我、無法,所以十法界依正莊嚴,在佛菩薩都那麼樣圓融自在,沒有障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多麼自在,得大自在!
眾生可憐,無我執著有個我,無法執著一切法,永遠不能解脫,永遠在玩生死輪迴的遊戲,苦不堪言。這個事實真相,只有覺悟的人知道,迷惑的人哪裡曉得?即使學習佛法、研究佛法,還執著我、法,永遠不放棄,於是如佛在經上講的「自讚毀他」,為什麼會有這種行為?因為有我執,不知道諸法是平等的,諸法是空寂的,諸法是緣生的,連佛法都是緣生。凡是緣生之法沒有自體、沒有自性,「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給你講的是事實真相。相有體無,事有理無,所以相是幻相,事如夢幻泡影,這些都是給我們說明事實的真相。真相明白之後,你的心就定了,就清淨了;你的受,這個受是感受、享受,在佛法稱為正受,正就是正常。反顯世間凡夫的享受不正常,世人的享受有「苦、樂、憂、喜、捨」,有這五種,正受裡面「苦樂憂喜捨」都沒有了,這叫正受。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他所表演的跟世間人一樣,也有「苦樂憂喜捨」,那是示現,所以叫做遊戲神通,他是演戲、是表演,不是真的。我們凡夫是真的,不是在演戲,所以叫造業。他演戲不造業,假的。只要真正覺悟的人,他的人生就跟諸佛菩薩一樣,遊戲神通,自在無礙。
我們今天學佛,還要肩負續佛慧命、弘法利生的使命,諸位想想,自己要不悟入這個境界,我們怎樣能夠擔負這個使命?所以自己一定要悟入。悟入沒有別的方法,放下妄想、分別、執著而已!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當中,放下我執,只要能夠放下一條,《金剛經》上講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統統都放下了。雖然說四相,四相是連帶關係,一個有,四個全有,一個放下,其他三個一定也同時都放下了。然後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這是真實功德,這是諸佛菩薩所讚揚的。四相具足,難!這對佛法修學來講是嚴重的障礙,我們必須要知道。知道自己修學,將來幫助別人,從哪裡入門、從哪裡下手,這個事情要靠自己,諸佛菩薩雖然慈悲,幫不上忙。佛菩薩能夠幫助我們的,只是教導我們,將事實真相給我們說出,方法提供我們做參考,契入境界一定是自己的事情,希望我們同修們認真努力。看到眾生太苦了,要發慈悲心救度一切眾生,要救眾生先度自己,自己不能得度,沒有能力度眾生,這是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