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年早餐開示—將佛經典落實在生活裡 (共一集) 1998/10/18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20-013-0133
昨天下午有台灣的幾位出家眾來看我,他們想參加此地的培訓班學習講經,這個事情是好事。他問我參加培訓班需要什麼條件?將來楊厝港新道場啟用之後,李居士有意思要辦佛學院。佛學院是長期的,培訓班是短期的,如果有同修希望在短期當中,能夠學到一點東西,我們也應該要幫助他,等於在我們佛學院裡面修學一、二部經論,他不是修學全部課程,修學一、二部,這就是培訓班的性質。我們的目標是希望有能力講經的人愈多愈好,不但歡迎出家人,在家的同修我們也熱烈的歡迎。這個意思前幾年茗山長老常常提到,也給李木源居士建議,希望四眾同修都收。如果我們的條件具足,也很希望這樣去做。
至於講經這樁事情,它的本質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佛說一切經實質上是說明自家的心性德能,而所說的都是一切眾生自性本來具足的,除此之外,佛沒有一句話可說,這一點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而後就曉得我們應當怎樣學法。初學就像小朋友學習一樣,自己智慧沒有開,用心觀摩、觀察、模仿,而觀摩的對象非常重要,我們必須以佛菩薩為對象。佛當中特別是世尊、阿彌陀佛,菩薩當中地藏菩薩、觀音、文殊、普賢、彌勒、勢至,足夠我們一生修學,其他的佛菩薩很多,我們只要以真誠恭敬心禮敬讚歎就可以了。學就是效法,習就是落實,落實是在生活當中去實現。從哪裡學起?一定從地藏、從觀音學起,落實地藏菩薩的孝敬,孝親尊師,落實觀音菩薩的慈悲,護念一切眾生,關懷一切眾生,愛護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學文殊菩薩用智慧不用感情,對一切人事物都要守住這個原則,用智慧就是佛菩薩,用感情是六道凡夫,凡聖的差別就在此地。
佛的經典展開來我們能看得懂,能夠講得出來,能夠講得透徹,沒有實際的功夫是決定做不到的。自古以來傳法的大德們都是有修有證,什麼叫證?證就是落實,他做到,他把經典裡面的理論、方法、境界,變成自己實際的生活,這叫證,也就是得到修學真實的受用,真實的效果。如果所學跟自己所做,跟自己的生活脫節,那就變成玄學、變成清談,或者變成空談,不切實際,沒有用處,這樣的學習浪費時間、浪費精力,是錯誤的。可是我們確實曾經見到,有一些人修學佛法與現實生活毫不相關,他們談玄說妙,也能講得天花亂墜,可是不切實際。不切實際縱然說得很如法,佛在經典裡面所講契理不契機,不契機是沒用處;或者是所說的東西確實有用處,但是不契理。像現代社會科學很契機,學了之後確實在物質生活上得到很多便利,很有用處,可是它不能了生死,不能斷煩惱,不能出輪迴,諸如此類的就叫契機不契理。怎樣做到理機雙契,那就叫佛法,這是要我們很細心去揣摩、去觀察。
聖凡的根源就在迷悟,迷悟的根源就在用心,凡聖之心都是真的,這個沒有話說,佛是真心,凡夫也是真心,但是佛用真心,凡夫卻用妄心,不肯用真心,差別在此地;佛菩薩不自欺、不欺人,凡夫自欺欺人。這是就現象來論,我們都必須要搞清楚、搞明白,然後才曉得學佛從哪裡學起。佛在每一部經末後一句,懇切的叮嚀囑咐,每一次講演都少不了這一句,勸我們「依教奉行」。這句話提起來誰不知道?個個人都知道,而個個人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隨順習氣,隨順煩惱,天天講都改不過來,千次萬次的呼喚喚不醒,所以《地藏經》上講「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我們就相信了。千遍萬遍喚不醒,就是不肯改,這叫剛強難化。真正聽了之後認真反省檢點、改過自新,這種人很少,千萬人當中難得有一二。肯回頭、肯改過,佛法裡面說這個人善根福德因緣深厚,這一生得度;換句話說,不再搞生死輪迴。
生死輪迴苦!佛在經上也教導我們「以苦為師」,這話說得不是沒有道理,知道苦,知道世間苦,知道做人苦,知道苦的人,他才會有個念頭怎樣能夠脫苦,能夠離苦得樂,他才有這個念頭,才能生得起來。不知道苦他不會生起這個念頭,佛怎麼說他還覺得他很自在,他還覺得他無所謂,這種人不是愚痴到極處,那就是麻木不仁,失去了知覺,這就是佛在經上常講「一闡提」;一闡提是梵語,中文意思是沒有善根的人,對於佛菩薩的教誨不能理解、不能接受,也不能相信。佛講一闡提是對誰說的?不是對普通人講,是對學佛人講,佛弟子當中有天天聽佛講經說法,也在僧團裡面混日子,隨順煩惱、隨順習氣,不相信佛的教誨,這種人叫一闡提,不是社會一般大眾。
我們發心要學教是好事,學教是自度度他,是真正覺悟。尤其是中年時代才發心,為時已經晚,但是也算不錯,古人所謂是亡羊補牢,還能夠彌補,只要真正覺悟、真正回頭,依舊是有成就。特別是淨宗法門,萬修萬人去的法門,中年、老年遇到這個法門,乃至臨終一口氣還沒有斷遇到這個法門,都能得度。可是這裡面必須要具足某些條件,條件也不外乎三資糧,第一個要真信,第二要真願,第三要真行,真行裡面就是懺悔回頭。從往昔一切錯誤裡面,回過頭來依教奉行,佛在經上教給我們,應當做的認真努力去做,不應當做的決定不可以去做,哪些是應當做,哪些是不應當做,自己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不清楚、不明白,記不住,佛教給我們讀誦大乘,要讀經,常常讀誦、天天讀誦,才記得住,依照佛的教訓去做,不讀經怎麼行?三天不讀經忘掉,忘了你一定隨順習氣,依舊還搞六道輪迴,這就錯了。
我們曉得在培訓班、在佛學院,只是學一點講台的技巧、講台的規矩、講台的原則而已,真正要把這些原理原則,在講台上、在生活當中運用得得心應手,要靠平素的修持。修持沒有別的,就是依教奉行,一定要靠平常的依教奉行。在生活當中、在境界裡面,佛法常講境緣,物質環境、人事環境裡面去歷練,在這裡頭經歷鍛鍊。標準就是佛的教誨,依據哪一部經論都好,我們同修們大家都依《無量壽經》很好,現在講的《地藏經》也很好,《華嚴經》分量大,你要是完全依從很難,太廣、太深。你要抓住重點,它字字句句都含無量義,古人講得沒錯,「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你懂得這個原則,你在《華嚴經》上抓住一品、抓住一段修學都能成功。為什麼?部分就是全體的濃縮,任何一個部分都是全體的濃縮,你能夠掌握住都是最好的修行準則。依據一段一生受用不盡,這是我們應該要懂得,才知道怎樣來學習。好,今天時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