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乘起信論  (第九集)  1981  台灣華藏圖書館  檔名:10-003-0009

  起頭這幾句話是生滅門的依據,很重要,此地所說的與唯識裡面稍稍有一點不相同,這都是要注意的地方。

  【所言不空者。已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常恆不變。淨法滿足。則名不空。亦無有相可取。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

  到這個地方才是把「真如門」講完。這段意思是解釋,『不空』,文裡面有四個小段落。首先顯示『法體空無妄』,也就是佛法裡面所說的常住真心,這是真空不空。下面兩句這是顯示恆沙的德相,相不空,是稱性滿足的講『淨法滿足』。「法」是指世出世間一切法,一切法既然是有法體顯現出來,「法體」是清淨,是真如的,所現出一切法當然與體相應,所以是「淨法滿足,則名不空」。不空是從相與作用上來講的,我們講空是從理體上說的,因此,我們不可以執著空。如果執著空,那就沒有相用;如果要執著有,那就沒有體。因此,二邊都不執著這是正確的,這是說明我們為什麼不可以執著,空與不空二邊都不可以執著。可是這個情形一定都要了解。換句話說,不執著所以然的道理,我們一定要透徹、要明瞭,才曉得這個不執著是正確的,執著是錯誤的。

  一切都明瞭了,底下這兩句是釋疑,『亦無有相可取,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這是馬鳴菩薩大慈大悲,唯恐我們聽了以後,這個道理沒有徹底明瞭,在這裡面又生疑惑,又生分別執著。前面說空,現在說不空,是不是前後矛盾顛倒?就像嚴教授講《金剛經》一桶水倒過來倒過去,這就是自相矛盾,剛剛說的話馬上又否定掉了。《金剛經》看樣子是這樣子,一面說一面不承認,統統作廢,這好像是自相矛盾。實際上不是,這是必須用這個方法,才能夠把一切法的真實相、根本義顯示出來。這種說法的義趣,我們都應該要明瞭,佛法裡面決定沒有自相矛盾之處。要果然有這種現象,你們想想,那個科判怎麼能判得下去?再大部頭的經,你們看看《華嚴經》八十卷,我們這裡印的有科判,你看表解,怎麼能夠編得出來?科判能夠判得下去的,這種文章是第一等的文章,為什麼?你加一句是多餘的,科判加不上去,少了一句脈絡就斷掉了,所以那個文章作得是不增不減,這科判才能判得下去。

  你們看看《起信論》的科判,一句、二句它就是一段,章法結構這樣的嚴密、這樣的整齊,真是多一句嫌累贅,少一句就不通,這文章作到這個地方。文章作到不增不減,言語亦復如是,好的言語它也不多一句,也不少一句。這是從前作文、說話很講求這些,很注意這些;現在不太重視這個,所以就顯得囉嗦、拉雜、凌亂。譬如報紙雜誌的文章,你要用科判來硬判,判不下去。這兩句剛才講了是馬鳴菩薩慈悲,唯恐我們誤會,為什麼一會講空,一會講不空,在這個地方,淺學初機免不了有疑惑,所以才有這兩句話。這兩句話實在是提示我們,佛法說空絕不會離有,說有也不會離空。《心經》這是綱要,「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說前面一定連帶後面,這個意思才完整,才不至於發生誤會,起遍計的執著。

  馬鳴菩薩為我們解釋「不空」,就是要除掉我們的疑惑,雖然說不空,而「亦無有相可取」,為什麼?佛法裡頭常講,妙有性德之相,絕不是分別、遍計執的這種心可以執取。所以《般若經》裡面告訴我們是「不取於相」,為什麼不取?因為本來就沒有,當體即是空,就好像那個夢幻泡影一樣。如果要真有相可取,佛教我們不取於相,這是違背了情理,實在了不可得,那你要是取的話,這是虛妄的,是會落空的。這是在一切經論裡真是說得詳細、說得透徹,而且說得多,千經萬論無處不說。雖然諸佛菩薩苦口婆心常常說、無間說、熾然說,我們在一切相裡頭還是要執取。這就好像一個人睡得很熟,怎麼叫他也叫不醒,你叫他哼了一聲又睡著了,迷得太重,喚不醒。這一喚醒了就叫菩薩,就不叫凡夫。看看我們幾時被佛菩薩喚醒,喚醒了我們就入菩薩位,從此以後不再迷惑了。

  不取於相,這些相有沒有受用?有,有稱性的德用。不取才有用,有真正的用。取了這用裡頭有苦,不取這用裡頭有樂,就離苦得樂;換句話說,也是不取於相,實際上是離苦。不是說不取就沒有用了,那就又搞錯了。我也是常常在很不得已的情形之下說了個比喻,我教這些學佛的同修們,特別是出家的同修,我們在這個世間,世間人一般人講所有權很重要,講究所有權。我們不要,我們不要所有權,我們要什麼?我們要使用權,我們有用就好,何必要我所有?你要有所有就苦。譬如我們住旅館,那個旅館不是我們所有的,可是我們住一晚有一晚使用權,這有使用權就好了,我們用得很自在,我們不需要所有。這個地方講離遍計就不取於相,就是不要所有權,要什麼?要使用權,我一切用得自在。佛菩薩跟我們不一樣的地方就是這樣,為什麼?那個所有是假的,是虛妄的,決定得不到的。

  譬如講房屋是我所有的,這一口氣不來,房屋是誰的?這個國家是我所有的,你們看看歷史,這一塊土地依然還存在,山河依舊,那些歷代帝王到哪去了?當時他爭,拚命的爭,爭到後來是一場空,沒有,沒有這個事情,所以我們要覺悟。歷史,我讀歷史讀到後來的結論就是四個字,「無常苦空」。你把這一部《二十五史》從頭到尾翻翻,你看結論是不是無常苦空?這一念就覺悟了。再一看看佛所講的話,很有道理,一切煩惱本來是空寂的,本來是沒有的,就是你自己找的。你自己在這個境界裡虛妄的執著,不如理的取捨,這就是遍計所執,感情作用,自己找得來的。你要是一切覺悟,如理的思惟,如理的受用,一切法裡頭確實有常樂我淨這四種淨德。

  這段裡頭裡面就是含著常樂我淨,有常恆,常住不變,淨法是清淨,真心是自在,自在就是我,所以這裡頭有常、有樂、有我、有淨。能夠證知就是親證這個境界,必須要不取於相,要離一切妄念,才能夠證知。而我們現在一般錯誤觀念,那就是不必離開妄念,樣樣自己要都得到,也要能親證真如,這是辦不到的事情。換句話說,今天最難的事情,最困難的事情,在我們來講就是捨念,就是捨妄念。而佛法裡面所用的方法,實在就是教我們捨妄念的方法。譬如像佛法裡面講的參禪,參禪就是捨妄念,無論是用觀心或者是參話頭,都是離妄念,念佛也是以這一個妄念止一切妄念。

  所以今天這個佛法困難,我在這麼多年的體驗,現在對什麼教學、講經都沒興趣了,問題在哪裡?從前覺得這個不難,現在感覺到真難,怎麼苦口婆心的去勸人,結果人聽的把意思統錯會,還不如不說算了。這就是什麼?我們習氣太深,處處離不開妄想執著,功夫不得力。譬如研究教的人來說,用心是錯了,不用心也錯了,這個事情難辦。研究錯了,不研究還是錯了,這怎麼辦法?古人得到這個要領,我們一直到今天把握不到這個要領。我們如何能夠做到像佛菩薩一樣,能夠用這個心用而無用,無用而用,能不能做到這個地步?到這個境界這是如法,就是說與法性相應。法性是什麼?非空非有,亦空亦有,體是空的,用是有的。我們如果能夠用心,如這個相應這就對了。凡夫不會用心,二乘人也不會用心,剛才說過,凡夫是有用無體,二乘是有體無用,都是不善用心。善於用心的是體用雙彰,都很明顯的顯示出來,所謂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是講的體,照是講的用。所以,體用都表現在外面,無不自在,這才是學佛。

  末後這句話是非常重要,「唯證相應」,言說不是證,思惟不是證,分別不能證,執著更不能證。我們學佛無非就是求證,可是有求這個心不能證,無求的心更不能證,大家要從這裡面去體會。我在講席裡頭常講,學佛的人度眾生的願不可以沒有,「眾生無邊誓願度」,沒有這個願不能成佛。度眾生的心不能有,你要有度眾生的心就攀緣了。願要有,心又不能有,心是什麼?心是妄心。發願度眾生,天天找眾生去度,這個麻煩可就大了。我們想想諸佛菩薩,哪個人不是發的弘願,諸佛菩薩有沒有找眾生來度?哪個菩薩找你了,要來度你?沒有,你從來也沒有遇到一個菩薩來找你、來度你。願與真性相應,心是妄心與真性不相應。所以明白這個道理了,發大願,真信切願,而行為是怎麼樣?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絕不攀緣,到你自己道業成就了,你真正是證了果,也是只聞來學,未聞往教,隨緣不攀緣。隨緣是什麼?眾生機緣成熟了,一個成熟與你有緣則一個得度,兩個成熟兩個得度。這裡面一絲毫勉強不得,這才能證。

  所以我們不能說,現在這個世間災難頻頻,這佛菩薩沒有慈悲,不能這麼說。佛菩薩真的是大慈大悲,佛菩薩的慈悲願力是充滿了法界,我們從來沒有離開諸佛菩薩悲願之外,沒有離開。問題在哪裡?是我們自己,自己製造許多的障礙,好像是把它隔斷了,實際上並沒有隔斷。我們身體每個細胞裡面,都充滿了諸佛菩薩慈悲願力,這是實在的。為什麼說不相應?一念迷惑,一念無明不能相應。所以一念覺就相應,一念覺就是得度的因緣,一念迷就成了障礙。如果一念覺那就念念如法,行行如法,必定跟經論裡面所講的是一樣的。所以「證」這一個字就很重要,證是要智慧,可是智慧從哪裡來?諸位要記住,絕不是從我們思考當中得來的,這是千萬要記住的。

  我們種種思考想像,這不是智慧,這在佛法裡叫世智辯聰。你看世智辯聰是什麼?佛法講八難之一,這個難就是障礙。障礙什麼?障礙你明心見性,障礙你證得。八種最嚴重的障礙,世智辯聰是其中之一。世智辯聰是什麼?依的是第六意識,依的是妄心,這事情是真的,妄不能證真。妄心要能夠證真,那一切迷惑顛倒的眾生全都成佛了。佛法實在講沒有別的,就是教我們去妄心用真心,用真心就證得了。用妄心的時候,別說三個阿僧祇劫,無量阿僧祇劫也不能證得,還是虛妄的。《楞嚴經》裡面說的,譬如蒸沙做飯,沙永遠也不會煮成飯出來,這就是因地心與果地覺不相應。我們要想證得真如,真如是真的,一定得用真心。

  所以我常常勸一些同修們,我們要想學佛,先學個什麼?真心,待人接物都用真心,不要用妄心,要從這個地方做起,無一不真實。說話說真話,不要說假話,用心用真心,這個真還是帶妄之真,帶妄之真與真有點相應,不完全相違背,就有點相應。再給諸位說,真心是無私的,妄心裡頭有自私,真心是無私的;真心是平等的,妄心是不平等;真心是清淨的,妄心不清淨;真心是慈悲的,妄心不慈悲;真心是廣大無邊際的,妄心是有界限的,是侷促展不開的。我們要從這個地方修起,真心是大乘,妄心是小乘。用真心是自在的,無時無處不自在,用妄心就不自在,不管你在什麼境界裡頭都不自在。為什麼我們不用真心?儒家講君子、小人,也是講用心不同。孔子公形容的「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就是心境不相同。所以我們讀到這個地方,「唯證相應」,除了用真心之外,沒有第二個路子好走,就是因地心與果地覺一定要相應,要真實。再看底下這段,這是第二大段講生滅門,解釋生滅門:

  【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

  「立義分」裡面一開端就講,「所言法者,謂眾生心」。一般經論上,佛也常說,眾生心就是說真妄和合之心。這個說的意思諸位要懂得,前面已經講過,和合是像和合,實際上並不和合,如果真的要和合了,這兩門就說不出來。真如跟生滅門和合,真如就是生滅,生滅就是真如,沒有辦法講個真如、生滅了。它能夠說一個真如,說一個生滅,可見得和而不合,和而非合,很像和合又不是和合。實在這個相很難分,你說和合不對,你說不和合也不對。說不和合,它就是和合,說和合,它又不和合,這是裡面的真相。單就真的這方面來講,就是前面所說的真如門,這是單就真的來說。單就真的行,能講;單就妄的來講,給諸位說不能講,為什麼?沒有妄。妄是從真起妄,所以我們不可以說,單就妄一邊來講,不可以。應該怎麼說?連帶妄的那邊講,只能這麼說法。譬如說我們身跟影子,單就身可以講,單就影也沒有,離開身沒有影,就帶著影子來說,只能這個說法。換句話說,如果說帶著無明妄心來說,這就是講的生滅門,可見得生滅沒有離開真。離開真如沒有生滅,就是離開身體,決定沒有影子,是一樣的道理。

  現在此地是先解釋生滅門。解釋生滅門先說心,這個心就是生滅心,妄心。妄心很複雜不單純,不像真心,真心是單純,妄心不單純。天親菩薩把它歸納起來講八識五十一心所,八識是妄心,五十一心所還是妄心。譬如我們講貪心、瞋恚心、愚痴心、歡喜心,這都是心所法,都是與八識相應的心所。五十一心所是五十一類,每類裡頭都無量無邊。你說個貪心,貪心這一個心展開來之後無量無邊,貪財的心、貪名的心、貪色的心,甚至於貪成佛的心,無量無邊。所以這個妄心頭數就說不盡,彌勒菩薩把它歸納,把一切法歸納為六百六十法,就是《瑜珈師地論》裡頭,《瑜珈師地論》講六百六十法,天親菩薩怕的初學人接受不了,太複雜了,所以把六百六十法歸納為百法,展開來叫一切法。所以說妄心哪裡有頭數?太複雜了。這個講生滅心的情形,我們要了解,要認識它。

  講個生滅心這是總說,下面要解釋,先把生滅心的體說出來。生滅心雖然無量無邊,它有頭數,就好像一棵樹一樣,枝葉再茂盛,你細細的去觀察,它有枝、有葉、有幹、有根、有本,它不是雜亂無章的,它有頭緒。無量無邊的生滅心它有頭緒,既有頭緒了,我們要把生滅的根本找到,生滅的根本是什麼?根本在如來藏。『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生滅心的根本就是如來藏,意思就是說依如來藏才有生滅流轉。什麼叫「如來藏」?如來就是講的真如,藏就是含藏的意思。這個字就是講的無明,如來就含藏在這個無明裡頭,這是個比喻。在佛法裡面的名詞講,叫「在纏如來」,就是無明纏縛了如來。如來就是前面講的真如心,它為無明所纏,於是在真如裡面就出現了一個生滅,在這種狀況之下,我們給它另外建立個名詞,叫做如來藏。唯識裡面常講,真如本性與阿賴耶和合,這就是真如是為阿賴耶的理體。所以說依如來藏有生滅心,這個心就叫做阿賴耶識。生滅這是二分當中之一。底下這是「辨相」,辨相這一句很要緊:

  【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

  底下四個字非常重要。

  【非一非異。】

  『非一』就是真與妄,真不是妄,妄不是真,不是一,但是怎麼樣?又不是二。佛祖常常用水波做比喻,水、波浪,把水比作真如,把波浪比作生滅。水是真如門,波是生滅門,水跟波是不是一?你要說一,何必叫兩個名詞?你要說它二,波不離水,水不離波,波就是水,水就是波。大家從這裡頭去想這個意思,想這個意思這很要緊,生滅與不生滅的關係,它的關係這樣的密切。我們從比喻裡面才能夠得到它的真相,因此,不生滅與生滅都不可以執著。好像水與波一樣,水與波都不能執著,你要執著是水,波的相?執著是波,水?事情的真相要明瞭,在裡面不能起心動念,不可以分別執著,這樣才能夠得到真相,一起分別執著就錯了。這個相,這有相為了說話方便起見,給它建立個名稱,以後就是好說這個相:

  【名為阿黎耶識。】

  『阿黎耶識』在唯識裡面翻作阿賴耶識。實叉難陀的譯本也翻作阿賴耶識,「阿黎耶識」就是阿賴耶識。換句話說,阿賴耶識是什麼樣子?人家問你阿賴耶識的相,相就是樣子。什麼樣子?《大乘起信論》這句話解釋得很清楚,它是「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這就是阿賴耶的樣子。再看底下的經文:

  【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

  這個『攝』是講融攝,『生』是講變起,『一切法』,是指一切世間與出世間法都包括在其中。這一個「攝」與「生」都是通於世出世間法的。是哪二種義?

  【云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

  這些地方都是很重要的處所,這些文我們特別要把它用心記住,這就分的一個『覺』,一個『不覺』。

  【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

  我們學佛不就是學開悟嗎?開悟就是覺,我們為什麼不覺?為什麼不開悟?這個答案在這段文裡面,我們就可以得到。我們之所以不能開悟,這裡講『心體離念』,我們沒有離念。這個地方是講的根本義,根本義這個心體確實是離念。像我們六根根性,這是真心,它不帶妄。像我們這個身體,身體不帶影子,影子是有,身體本身不帶影子。並沒有說這個影子把我們身體包圍了,沒這個事情,而是在燈光、日光照耀之下,現這個虛妄的相,所以這個妄相是假的。我們對這個真實相是覺,覺是真,『本覺』,本來覺;換句話說,到今天我們也並沒有喪失掉。可是我們迷,我們確實不知道自己有本覺,這就是迷。幾時能夠覺悟到我們的真心是離念的,我們的真心是離相的,它雖然現一切萬象,但是它並不執著,不執著這一切相。好像明鏡一樣,鏡子照外面境界相,它裡面能夠現一切相,鏡子不執著。這個比喻也只能夠比喻個彷彿,還沒有辦法比喻到真切,為什麼?因為鏡子照外面,一定外頭有相,裡頭也有相。裡面這個相我們曉得是空的,是假相,但是外面這個相,我們不容易體會它是空的、是假的。

  可是真心所現的這些相,叫妙有、幻有,前面講過,非有之有。這一切萬象是當體即空之相,當體即空,但是空它是有,它不是沒有相。譬如我們這個房子、大樓,覺悟的人曉得這個大樓當體即空,但是空與有它又不相妨礙。這個有是暫時的有,是幻有,不是真有;如果是真有那是永恆的,永遠不會變的。它是幻有,它是假有,不是沒有,假有就是空的,怎麼說這個大樓是空的?你仔細觀察,這個大樓一些建築材料,無非是鋼筋、水泥、磚頭、瓦塊這些東西,這些東西堆在那個地方的時候,你不叫它做民生大樓。把它擺起來,你就叫它做民生大樓,這不叫迷惑顛倒嗎?眾生迷惑顛倒了,那個覺悟的人要隨順著迷惑顛倒,你要不隨順他,他說你這個人神經不正常,所以這個時候得恆順眾生。眾生執著以為這是真有其事,覺悟的人曉得這是假有,有即非有,這些材料這樣子擺起來,擺成這個樣子,跟堆在那個地方無二無別,沒有兩樣。你這個一法覺悟了,法法就覺悟,所以一切法當體即空。

  這一切幻相、這一切妄心,與真、與覺都不相應,所以講到覺是心體離念,離一切妄念相,離一切妄想。所以說離心念相,『等虛空界』。諸位要知道,心裡頭一有念,就有了界限,心就不廣大。心裡面沒有念頭,這個心是像經上講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個沙是講恆河沙的大千世界,都在你的心包含之中,這是講真心。《楞嚴經》裡面比喻得好,《楞嚴經》把我們真心比作太虛空,把太虛空比作一片雲彩,雲彩多一點大?所以我們真心是包含著整個宇宙太空,我們心這麼大。可是一起念就小了,你要念一個人,那個心就變成一個人,就那麼一點大;念一樁事,心裡頭就變成一個事,這不大。但是這個不大,並不是說真心忽然之間變小了,不是的,真心還是那麼大,真心永遠不變,不變隨緣。那個會變小的是你的妄心,這個時候迷在妄心裡頭,把真心給忘掉。

  所以,諸位要曉得,這個地方講本覺、講真心,永遠沒有更改,永遠沒有失去,這是第一義。這是我們真正的自己,禪家所謂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這個給我們講本來面目,永遠不會失掉的,人人都有,一切眾生是各個不無,體相具足。所以佛在《華嚴》、在《圓覺》裡面才說一句,「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句話是千真萬確的。所以在菩薩教學裡面教我們禮敬諸佛,一切恭敬,就是從這個道理上說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本來成佛,不禮敬,那就是不敬三寶。我們在一切眾生裡面,自己生貢高我慢之心,這就是迷惑,貢高我慢那是不覺。所以阿賴耶裡頭這兩義,覺義跟不覺義,這是根本義,阿賴耶裡頭的根本義。但是,不覺是依覺而不覺,就好像前面生滅是依真如,依不生滅而有生滅,是一樣的意思。

  所以這個覺跟真如、真心是一樣的,『等虛空界,無所不遍』。這就是我們講的覺,也就講根本智,世出世間一切法你無所不覺,無所不知。『法界一相』,「一相」就是覺相,就是實相。諸佛菩薩無量無邊的智慧,就是從這個地方而說的,我們說佛是全知全能者,我們自己本身也是個全知全能者,並不是釋迦牟尼佛一個人專有的,不是。佛法裡頭沒有說是某個人專有的,而是說一切眾生是各個具足的。我們哪個不是全知全能、本來成佛?現在落得這個樣子,這就是佛在經裡面常說的可憐憫者。本來成佛,可憐憫者,正如同一個人,口袋裡頭裝滿了黃金、美鈔,沒飯吃,問人要飯可憐兮兮的,有,不會用,變成這個樣子,不是沒有,是有,不會用,這個不會用就叫做不覺。

  『即是如來平等法身』,我們念了這句,一想到「如來平等法身」,如來,釋迦如來、彌陀如來,他跟一切眾生平等的,這個想法全想錯了。法身,諸位要記住這個法,一切法就是身,你要曉得這個道理,哪一法不是身!所以它是平等的。法就是身,這個意思一下我們還是會通不過來,我們拿夢來做比喻。當你作夢的時候,整個真心變成夢境,夢境裡頭一切的境界相都是法,有人、也有自己,當然有自己,沒有自己怎麼會作夢?夢裡頭一定有自己,有些人物,有山河大地,也有虛空,全是你自己的心;換句話,那一切相全是自己身,這叫法身。現在十法界依正莊嚴,全是我們真心變現的影像,心變的萬法。心外無法,法外無心,《華嚴經》裡面教給我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哪一法不是自己的法身?所以法身是平等的。

  我們現在是迷失了,唯有這個法身,只要曉得法身這個意思,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它怎麼不生?自然就生,要發個什麼心?用不著發了。如果要一覺悟,這全身的每個毛細孔汗毛都是自己,自然就愛護它了。為什麼?同一個體,十法界依正莊嚴同一個真如理體。所以我們講的西方世界不是常說嗎?「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阿彌陀佛是外人嗎?西方世界是外境嗎?不是的。為什麼?還是在如來平等法身。這個如來平等法身是說的自己,如來是自己,平等是自己,法身還是自己。『依此法身,說名本覺』,法界的一相就是講一真之相,就是一切如來平等法身。《華嚴》裡面講一真法界,說一真法身也可以。淨土裡面講寂光淨土,一心不亂,一心就是寂光淨土,寂光淨土就是一心不亂,所以說一切如來為本覺。下面就是「釋本覺名」:

  【何以故。本覺義者。對始覺義說。以始覺者。即同本覺。】

  換句話說,為什麼要叫它做『本覺』?「覺」就是覺,何必還說個本?說本覺是對『始覺』而建立,要不是對「始覺」,這個本覺的名就不能建立。可見得這個法是相對而生的,相對所生的就是方便法,佛法裡面常講的善巧方便,這是屬於善巧方便法。也可以說本覺能生始覺。底下說:

  【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

  這個我們還從身、影做比喻,這比喻淺顯大家容易懂。因我們這個身而有影,因影覺得我們有個身。身是本覺,影是不覺,從不覺,影是從身變出來的,從影忽然又覺得自己這個身是真的,就是這麼個關係。凡夫是因為這個身迷那個影,迷在影裡頭把自己的身忘掉,這叫『不覺』。如果從影像裡頭,忽然之間覺悟到這個是影,影必定有個來源,這個來源從身來的,忽然覺悟到這個身,這叫『始覺』,所以始本不二,始覺原來就是本覺。所以這個關係我們要把它搞清楚,是兜了一個圈圈。可是兜這個圈圈,這是講我們是從覺而迷的,現在由迷又恢復了覺,是說明這個意思。這裡頭要記住的,始覺並不是在本覺之外現了個始覺,始覺原來就是本覺。

  底下要給我們講到,始覺四個位次,實在講,始覺的位次就跟我們妄心一樣,無量無邊。古人不是常說嗎?所謂「覺今是而昨非」,這就是始覺。始覺是天天在始覺,沒有到究竟圓滿的時候,都是始,都是覺得我今天總算是開悟,昨天是有過失。底下講始覺四位,是從菩薩位次上大的階段上來講的,如果要細分天天在覺,念念都在覺,念念都覺,念念都是始。可是這個始與本覺一定是相應的,與本覺不相應那叫不覺,與本覺相應的,這就叫始覺。所以我們要記住,念念都在開始覺悟,一直到覺滿為止。覺滿這就是如來位;換句話說,我們拿菩薩的位次上來說,五十一個位次,從初信,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就是成佛,如來果位了,這十一個位次位位都叫做始覺。

  我們現在不能好高騖遠,首先要求的就是《大乘起信論》裡頭告訴我們,我們先要求一個初信位,初信的三品我們在「因緣分」裡面念過,下品的是消業障,知道自己有業障,相信業障能夠消除,這是下品的。中品,這是以止觀對治我們心行的過失,這是初信中品。初信上品的是念佛,專修念佛法門,信心不動搖,這是十信菩薩初信上品。如果這三者都沒有,念佛,心不老實,還會想東想西,上品沒有,止觀對治心行過失也沒有,消除業障自己也沒有把握,不相信;換句話,就是初信都還沒有達到。入了初信好比是小學一年級,這是上了學。這還沒上學,沒上學;換句話,都還在幼稚園,在佛法的幼稚園沒上軌道。

  我們要是不研究這些教義,說實在話,我們自己現在在哪個地位上,搞不清楚,不曉得自己到底是在哪個階段上?哪個地位上?現在是教義略略通達一些,自己想一想,我們在菩薩五十一個位次上,現在在哪個位次?我們講信佛,那個信字談何容易?初信裡頭上中下三品,你有哪一品?再給諸位說,有些老太婆念佛往生的,你不要看她不認識字,她什麼教理都不通,她念佛她能往生,往生是有瑞相,她在菩薩位次上,她已經得到初信的上品,她能老實念佛。她一句佛號能念到底,她能夠不打妄想,她也不想參禪,也不想學密,也不想研究教理,就一句阿彌陀佛,念著阿彌陀佛到臨命終時你接引我往生,她什麼雜念都沒有,二六時中心裡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這是十信裡面的初信上品。我們不要看輕了她,這個要不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緣,到不了這個程度。我們瞧不起她,自己還達不到這個功夫,人家能帶業往生。這就好比走路一樣,我們從台北到高雄去,現在走到哪一站總得要清楚,明白教理的人就曉得,現在自己是在哪一站,在哪個地位上,清清楚楚,雖然清清楚楚又不執著。再看底下一段:

  【又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

  這個意思也很好懂,『心源』就是真心的本源,也就是講,圓滿的大覺,這是如來的果位。等覺菩薩還欠一分,所以還不叫做『究竟覺』,不叫究竟。「究竟覺」只有一位,就是如來的果位。我們在《圓覺經》裡也讀過,「圓覺」就是究竟覺,所以《圓覺經》在我們中國大乘佛法裡頭,它的地位也是非常的重要,言簡意賅,經文的分量少,所講的是究竟圓滿大覺。雖然講究竟圓滿大覺,它有次第、有方法,所以那部經典也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我們在圓覺寺講這個經實在是受時間的限制,不能夠長談,不能夠痛快的來討論,只能夠略說其大意。《圓覺》的理論與方法,可以運用在一切行門上,不但能運用在一切行門上,譬如說裡面所講的二十五種定門,不但可以用在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佛號上,執持名號上,同時還能運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之處,都能用得上二十五種定輪去修圓滿的大覺,學了會用,用了就能夠證得。

  所以『不覺心源』,等覺菩薩還差一分,那就不是究竟覺,我們叫它做分證覺,就是部分證得還不圓滿,叫它做分證覺,但是,這個覺是真的,不是假的。在大乘圓教裡面講,十信心滿,這個十信位是相似覺,是相似覺位,後面始覺四位就要討論這個問題了。所以十信地位是小教,小始終頓圓裡面小教的資糧位;換句話說,在預備的位次上。好像念書還不是正班生,預科的還沒有入正班。要到十住的初住菩薩,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這個時候是分證的始覺,一直到等覺菩薩都叫做分證覺,入如來地這就叫究竟覺。好,我們講到此地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