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乘起信論  (第三集)  1981  台灣華藏圖書館  檔名:10-003-0003

  我們接著看「因緣分」,第二:

  【二者。為欲解釋如來根本之義。令諸眾生正解不謬故。】

  這個以下七條是別因緣。別與總的差別,總因緣是可以通如來一切經論,都能夠相通的。別是別在當部,就是這一部經論的特別因緣;換句話,就是這一會的特別因緣。所以凡是講到因緣,一定先說總而後說別。在別因緣裡面,這算是第一條,第一條就顯示出這個因緣是非常的殊勝。我們在開經偈裡面所念的「願解如來真實義」,如來的真實義我們是願解,但是,我們能不能解?有沒有去求解過?這是一樁很困難的事情,不要說如來的真實義,我們人與人彼此之間,我的意思你能懂嗎?我的意思你不懂,你的意思我不懂,這如來的意思我們怎麼能懂得?但是,這個事情必須要真正能夠了解,尤其此地所講的『如來』,從跡象上去看,是已經成佛的這些人。要從理體上來說,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這是佛法裡面的根本義。前面曾經跟諸位說過,一切萬法都是從真如本性所生出來的,心生萬法。所以說是能夠理解如來根本義,就是能貫通一切萬法,成就真實的智慧。我們在因緣裡看了這一條,就曉得這部論的重要性。

  在昨天跟諸位說過,這部論是馬鳴菩薩綜大乘了義的經典來發揮的,給我們說明一切了義經裡面的真實義,其目的是教我們正確的理解,不致於發生誤會。說到這個地方,求解,昨天跟諸位說過,絕不是在言語文字之間可以能夠探索到的,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求解,一定要把諸佛菩薩所教給我們,我們真正體會到了,真懂了。這個真懂,不是在文字上懂得,不是說這個字怎麼講、這句怎麼講、這段什麼意思,不是這個懂得,這個懂得沒有用處,這叫皮毛,不起作用的。真正懂得是徹底覺悟,這是真正懂得,悟了之後它就起變化,這個起變化就是古人所講的消歸自性,它起了變化。這一起變化,我們的境界就轉了,這個轉境界就是所謂的轉識成智。這是行門上上乘的功夫,所以它會起作用的。絕不是第六意識在那裡虛妄分別,說我懂得了,不是這個。這點我們要把它辨別清楚,才能夠真正做到,正解如來真實義,就是此地所講的根本義。這是菩薩造論,就是造這部論的第一個因緣。

  【三者。為令善根成熟眾生。於摩訶衍法堪任不退信故。】

  『善根成熟眾生』,一般說,在教下裡面講,圓教初住以上的明心見性。在念佛人之中已經證得理一心不亂的,這是善根成熟的眾生,非常之可貴;換句話說,於大乘已經生起信心了。已經生起信心的人,為什麼還要講這些道理?使他的信心更堅固,更能夠增長而不退轉。為了這個緣故,這就是這部論,不但能夠幫助大乘初學,而且能夠有益於大乘的老參。這是第二個因緣。第三個是:

  【四者。為令善根微少眾生。修習信心故。】

  別因緣裡面第一個,這是別中之總,這是為了叫明心見性,別中之總。以下是別中之別,第一個這是為大乘老參,我們都還談不上,我們還不夠這個條件。這條大概我們能夠沾到一點邊緣,就是『善根微少眾生』,若是沒有善根不能入佛,沒法子入佛門,能入佛門就有善根。但是,每個人的善根深淺不一樣,有人善根深厚,有人善根淺薄。總而言之,一定有善根,一定有善根他才能夠入佛門。對於善根少的人,這部論的作用就是勸他要『修習信心』。在大乘菩薩位子裡面,就是十信位的菩薩,十信位的菩薩在五十一個位次裡面,他雖然是很淺,初學,可是我們要重視他。為什麼?凡是初學的課程,看起來很淺顯,它是修學的基礎,如果這個基礎要不打好,向後的修學那就非常困難。

  譬如說是你們同學當中,你們念大學、念研究所的,你們想想過去在小學、在初中,是不是課程都比其他的同學好?如果你小學課程不好,你就沒有辦法念到大學、研究所;換句話說,小學的根基培得厚。在佛法裡面亦復如是,所以這個十信位一定要認真的培植。然後住、行、向、地才得力,好像蓋大樓一樣,蓋大樓實在講最重要的就是地基,到大樓頂上馬虎一點沒有關係,地基可不能馬虎。所以十信位要特別認真修學,要真正的下功夫。這是利益善根微少的眾生,那是我們都有分,這麼一來《大乘起信論》,我們也算是很契機一類的眾生,也就是說符合我們的程度。

  【五者。為示方便消惡業障。善護其心。遠離痴慢。出邪網故。】

  這個因緣,不但是馬鳴菩薩對當事人所說的,如果用在今天那是特別的契機。為什麼?今天實在是邪見充滿了這個世間,這就是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果這個世間沒有邪知邪見,可以說人人都容易悟道證果。沒有這些邪知見來擾亂,哪一個人不會成就?邪知見對我們最大的傷害,就是叫我們的心不能夠安穩,不能夠定下來。諸位要曉得,佛法裡面的戒定慧三學,戒學它是增上緣,幫助我們得定的,定是學佛的樞紐。慧沒有辦法學,慧是定了之後它自然就現前,所以關鍵的所在就是在定。八萬四千法門,實在就是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方法,全都是修的禪定。因此,才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方法不一樣,到達的目標完全相同。淨土念佛一心不亂就是禪定,這個事情,諸位可以在《楞嚴經》裡頭看得非常清楚,二十五圓通,這是以二十五位菩薩做一個例子,無論他從哪個法門裡頭入進去,都是得的楞嚴大定,都是第一,沒有第二的。這就可以證明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可見得修定是佛法的樞紐。

  凡是擾亂定的、破壞定的都叫做魔障,這個諸位要記住。所以我們要先能夠辨別什麼是佛,什麼是魔,能夠幫助我們得定的這就是佛,這是善友;凡是破壞我們得定的,這就叫做魔。破壞得定力量最大的無過於煩惱,一生煩惱這個定就失掉了。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一定是明理,能夠辨別是非,魔來干擾了,或者外面境界,或者別人來干擾,可是責任要自己負,要自己負責。為什麼?別人來干擾,你就接受這還是怪自己;別人干擾,我們不接受,那我們還是如如不動。所以諸位要曉得,佛魔之辨不在境界,是在自己內心,自己的心一念覺就是佛境界,外面的境界、魔境界也是佛境界。如果自己一念迷,諸佛菩薩現前還是魔境界。譬如我們念佛,念到差不多一心,心很靜,忽然阿彌陀佛現相現在我們面前,我們看到佛,這一看到一歡喜,把一心失掉了,這個現相的阿彌陀佛就是魔。為什麼?把我們一心破壞了,這一歡喜心一動,一心沒有了。

  功夫到這個境界,佛現前了,現前的時候見如不見,如如不動,這是真的佛現前。佛與魔在哪裡?在自己內心裡頭,不在外面境界。所以諸佛菩薩大慈大悲,不常常現相給你看,如果常常現相給你看,你的功夫就完了。你現在沒有這個定力,沒有這個智慧,見了佛像就生歡喜,見了魔鬼的相青面獠牙,你就恐怖,這個不行。天天念經,念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可是相現前來,自己虛妄不了,還把妄相當作真實,心為境轉,這就是業障現前,是心為境界所轉。佛法講功夫,我們講修行的功夫,第一層的功夫,不要講得太深,第一層的功夫就是心不為境界所轉,這是基本的功夫。有了這個基礎,這就可以增進;換句話說,就能夠求進步,先求一個不為境界所轉。

  譬如我們選擇了一個法門,過去李老師常常教給我們,你選擇這個法門之後,釋迦牟尼佛自己來了,來告訴你,還有一個法門比這個還好、還快,你把這個捨棄,換一個。你是真正決定了,佛來了也拒絕,也不聽,我還是學我的老法門,要有這樣的心才行。佛來勸你都勸不動,這才會成功,為什麼?八萬四千法門都是釋迦牟尼佛說的,我取任何一個法門,都是遵佛的遺教。佛勸了都不動心,旁人到這邊來勸勸,心就會動了嗎?像這樣的事情可以說,自古至今,你在修道別人來擾亂的,這是決定免不了的。譬如釋迦牟尼佛出家,他的父親反對,派了許多人去找,希望把他找回來,佛都不例外。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必定會勸導許多人或是以善意,或是以惡意的,希望轉變我們自己的境界。

  我在台中修學的時候,就有許多人到台中來勸我,勸我離開李老師,台北道場多得是,大法師多得是,要學什麼學不成?何必要在台中吃苦頭?許多人勸我:你回來,回來有好處,好處太多。可是我自己有個堅定的決心,我要不學成功我不離開,我說我會回來的,總得自己有個成就,學業能夠學完。自己沒有成就,我要一離開老師,那以後真是不堪設想。我畢竟是在那邊把學業完成的,我在那個地方十年完成了。完成之後到台北,當然就有很多排斥,為什麼?過去勸我的那些人,好像我沒有聽他的勸告,對我都有一種排斥,可是這個對我沒有關係。佛法是因緣所生法,有機緣,我們服務大眾,替佛教多做一點事情。他們排斥我的,頂多就是不給我這個機緣,沒有機會,沒有機會服務大眾好不好?好,好在自己身心無事,成就自己的道業。

  我們想到過去天台大師,就是智者大師,他老人家臨命終的時候,別人問他,你證到什麼果位?他當然很謙虛的說,我因為是領眾,領眾就是做一個寺廟住持,要管這些拉拉雜雜的事情,對於自己的修持耽誤了,只證得五品位,這就講他自己證得位子很低。他說如果我要不領眾的話,他能夠證到初住位。所以說沒有機會給大眾服務,好,對自己證果,就是果位上一定增上,因此在修學過程當中沒有得失。真正講到初學,像我們自己在品位還不高的時候,頂重要的是要增高自己的品位。就好像你們在學校念書一樣,你們現在還不需要到社會上服務,盡一切可能把你們的學位提高,將來在社會上服務才能做大事情。小學畢業、初中畢業了,好,就叫你到社會上服務,做一輩子你做的事業有限。

  所以說古來最幸福的是做清眾,就是寺廟裡做清眾,什麼事都不管,一天到晚沒有事情,這是真正修行。擔任一切執事了,這叫服務大眾,服務大眾這是修福,而自己當清眾實在講是福慧雙修。像這些道理我們要明瞭,明瞭之後你對於一切境界、一切眾生,真正是怨親平等,對任何一個人都感恩戴德。他請你出去做事是恩德,他不讓你去做事、障礙你去做事,也是大恩大德,為什麼?成就你。所以無論在什麼境界裡,自己是法喜充滿,福慧增長,這就『消惡業障』。剛才講了,如果你要是不明理,做不到。大家都想社會上求發展,都要做一番事業,把你一個人冷凍在那個地方,什麼都不叫你做,有幾個人甘心情願?我們世間有句話說,「人非有品不能閒」。有智慧、有道德、有能力的人,叫他一生什麼事不做,清閒,閒一輩子,好像對社會國家沒有一絲毫的貢獻,他自己能夠閒得住,這個人是最高尚的品格。為什麼?他不作亂。否則的話,他一閒了怎麼樣?閒了他就要作亂,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所以二十五史傳記裡頭有《隱逸傳》,那個《隱逸傳》就是閒人,他一生什麼貢獻也沒有。他有學問,他有道德,他又有能力,他不出來做事情,一天到晚遊山玩水。所以老朋友在一塊喝酒聊天,盡幹這些,他什麼事都沒有,還要給他立傳記。為什麼?就是這個道理,就是閒人這是不容易,這在人品裡面講第一等的人品。他能夠看得開,他修養他自己的道德,修養他自己的品格,正是古德所說的「進則兼善天下」,進是有機會,兼善天下;沒有這個機緣,「退則獨善其身」。這種品格是多麼的高尚,這是值得人敬仰的,所以他一生不做事情,也要給他立傳。這是《隱逸傳》裡面的意思,對他特別的讚美。

  沒有這些智慧,這就是被邪見、痴慢之網所障礙,障礙世間福報這個事情小,障礙自己得度的因緣這個事情就大了。就障礙自己明心見性,障礙自己一心不亂,這個事情就大了。學佛的人曉得,世出世間任何一樁事情,沒有比這個更大的,總得自己成就了之後,才能夠利益眾生。所以說是度眾生的悲願不可以沒有,度眾生的機緣不能夠強求,更不能夠急著去求。上個星期淨行法師來給我講辦佛學院,我就給他搖搖頭,我說你有沒有讀過《高僧傳》?他說我看過。我說你看看古來高僧大德,有多少人一生只傳一個人,就教一個學生就行了,法就傳下去了。這個事情是機緣的事情,不是強求的事情。他辦佛學院招生我就反對,招生是什麼?是我們請他來的,他來學的心不見得虔誠。你看自古以來的學叫求學,求學是自己虔誠的心來求的,這個學生可教,有成就。蓮池大師的成就,你看看,他去拜遍融和尚那個老師的時候,他第一次去見他三步一拜,拜到大殿前面見老和尚,這樣的虔誠,人家能成為一代祖師。憑什麼?正是印祖所說的,一分恭敬得一分成就,十分恭敬得十分成就。

  我們看看這個地方,愚痴、傲慢這就沒有誠敬心,沒有誠敬,就是在諸佛菩薩的座下,也不會有成就的。我們講到「惡業障」,惡業障最嚴重的無過於痴慢、邪見,這是惡業障裡頭最嚴重的。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像前面所說的,有方法指示我們這個方便法門,『方便』就是方法,有這個方法幫助我們消除惡業障。業障消除,這才談得上叫『善護其心,遠離痴慢』。什麼叫「離痴」?就是明理,不糊塗、不迷惑這是離痴。再得要離慢,我告訴諸位同學,世出世間法都要從恭敬當中成就,佛法裡面講「一切恭敬」。世間法裡面,你們看看《禮記》一打開,第一句「曲禮曰,毋不敬」。所以學做人、學成佛從哪裡學起?從敬學起,敬就是對治我慢煩惱的。連世間法都說毋不敬,何況修出世間法?這些善德彼此都有連帶關係,能敬這就能信,不信他就不會敬,有連帶關係的。我們講平等、講清淨、講敬信,甚至於講到慈悲、講仁愛統統有連帶關係的,這樣才能夠超出邪見之網。所以這條的因緣,在今天來講確實是最好的對治法門,也是我們當前迫切需要的。第六:

  【為示修習止觀。對治凡夫二乘心過故。】

  這個因緣是開示我們『修習止觀』法門,「止觀」是一切行門裡面的總綱領,譬如我們念佛,念佛也是止觀,在念佛的時候止息一切妄念,放下萬緣這是止;提起佛號念的時候,這六個字是了了分明這就是觀。所以止觀,千萬不要一看到這兩個字,就想到天台宗的小止觀、摩訶止觀,不是狹義的,是廣義的。它是總指佛法裡頭一切的行門,這些行門就是對治凡夫、小乘之過失。這條裡面不但包括我們的修學,連聲聞、緣覺也包括在其中。這是我們通常講二乘聖者,已經斷見思煩惱,超越三界這些人,他們還需要修學,何況我們現在在博地凡夫的地位?

  本論的宗旨,很顯然的是要我們在大乘法裡面生起敬信之心。也就是說在圓頓大法當中,初看他是十信菩薩的地位,細細的去深究,一直到等覺都離不開。我們在《彌陀經》裡面講的信根、信力,十信菩薩成就了信根,從初住到等覺這是信力。若要想成就大乘法的信心,必須要修學布施,布施就是放下,布施是捨。捨不僅是財物,財物捨得再多,心沒有能夠捨,不能夠清淨,還是沒用處,捨什麼?捨心、捨妄念;換句話說,就是捨分別、捨執著、捨妄想,把這個捨掉。要相信清淨心中一塵不染。有一塵這就沒捨,六祖說得好,「本來無一物」,你有了一物就沒有捨,要捨到本來無一物,所以布施是這麼一樁事情。

  譬如說我們心裡面貪著財物,心裡頭有錢財,這個東西是煩惱,障道的,心不清淨、心不安,走到哪個地方,心裡還念著我的錢放在哪個地方,這兩天股票有沒有漲?幣值有沒有貶值?心裡常常操這個心,你怎麼能得定?所以要捨。不但世間一切法要捨,心裡頭不可以牽掛,出世間的佛法也要捨,如果不捨都會招魔障,這叫心裡面的過失。所以布施這是對治貪心的,慳貪,不管你貪什麼,我喜歡成佛,你貪成佛那也不行;我喜歡得一心,貪一心也不行;我喜歡念經,貪念經也不行。總而言之,你的貪心沒有斷,你貪的對象不一樣,這對象裡頭有善有惡,不管善惡,總而言之,你貪心沒斷。所以佛法對治的是講的根本對治,是要把你的貪心去掉。什麼都不貪了,心就得自在。觀是教你看得破,止就是教你放得下,看得破放得下,哪有不自在的!這就是叫布施。

  其次你要修戒律,戒就是得持戒。戒律昨天也跟諸位說過,戒律是我們生活規範,昨天晚上講《彌陀經疏鈔》講到和合僧團。在家出家都有自己的私生活,也都有團體的生活,小乘戒律就是我們私生活的規範,完全是對自己的。菩薩戒是入眾的,團體的生活規範,我們應當要遵守,大家才能夠和睦相處,相親相愛,這菩薩戒的精神。佛法的術語叫慈悲一切,我們世間人叫相親相愛,是一個意思。當然這種境界也不是一下就能夠達到的,是要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修養,才能漸漸達到這個境界。因此,忍辱波羅蜜就非常重要,忍是有恆心,一切苦難的境界能受得了,甘心情願的去忍受,唯有忍才有成,忍接近定。所以你看,六度裡面它也是後後勝於前前,沒有忍辱就不會有精進,沒有精進就不會有禪定;換句話說,忍辱是精進、禪定的預備功夫。什麼都要能夠忍,能夠忍就有成就,心在一切諸法裡頭能得自在。

  我們在生活方面要忍,生活得自在,知足常樂,人事環境當中要能夠忍,才能夠大家和睦相處。如果小小的事情都不能夠忍,人事上就產生許多的障礙,往往因為小不忍,把大的功德利益破壞了。這個事情,我在短短學佛三十年當中,就遇到過好幾次。這弘法的機緣利益眾生,多少人來聽經,可是一、二個人不忍,道場破壞了,這一破壞是大家的法緣都被他破壞了,所以他不曉得這種的罪過真正是無量無邊。成就一次的法緣,這個功德都無量,我們念《安士全書》、《感應篇》裡面,你看劉錫元那一段,講的宋朝的曹翰,他只是發了一次心隨喜功德,聽一座經,聽完之後,把他自己做生意買賣那些錢拿來布施供養,得的是三世的福報。如果是啟請法師來講經,那是講一次經,這個福報不止三世。所以破壞一個道場,這個罪過還得了,這是無間地獄的果報。所以這些迷惑、愚痴顛倒的眾生,不曉得這個可怕。明眼人看起來傷心,替他悲哀,他造這樣重的罪業不曉得。可是我們看他造也不能講,為什麼不能講?你講了他不相信,他更毀謗,那造的罪業更重,所以這個時候只有看著,一句話不能說,這是什麼?這是慈悲,減少他的罪過。所以講話明理的人才可以講,不明理的人不能講,所以說有的時候說是慈悲,有的時候不說是大慈大悲。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