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乘起信論  (第六集)  1981  台灣華藏圖書館  檔名:10-003-0006

  我們看「解釋分」:

  【已說立義分。次說解釋分。】

  『解釋』就是解釋『立義』裡面所講的,一心、二門、三大。這是一切大乘經的義理,我們也可以把它當作入大乘法的一把鑰匙來看。我們對於一心、二門、三大,如果確實是體認通達了,佛法的大義就可以能掌握到了。前面跟諸位說的,無論修學什麼法門,都不會走錯方向,不會走入歧途。由此可知,這部論在修學過程當中它的重要性。

  【解釋分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顯示正義。二者對治邪執。三者分別發趣道相。】

  這個解釋分為三科,這三科的名稱先在此地標示出來,向下先略說,後廣說。『顯示正義』,「正」就是正確,如實的義理稱之為「正義」,就是指「立義分」中一心、二門、三大之義,首先要把這個義理要說出來,這是教義與教理的說明。第二分是講『對治邪執』,一切的執著總不外乎一個是我執,一個是法執;換句話說,我法二執是一切邪執的根本。因此,我們要想破除邪執,也不是個容易事情,為什麼?幾個人做到了無我?這無我,邪執才可以說去了一半,還有一半,像阿羅漢、辟支佛到無我。但是,他還有法執,在大乘法裡面還把他們看作外道,把他們看作魔。由此可知,我們自己一定要曉得,自己許多知見執著都是不正確的,能明白這點,這就是覺悟,不覺就是迷,學佛大前提就是破迷開悟。

  所以我們先要曉得,什麼是迷、什麼是悟,曉得就是覺,不曉得就是迷。這一看經、一聽講似乎曉得了,可是經本一合起來又忘掉了,可見得我們這個迷執習氣太深。真正講修行,在這個地方要特別的提高警覺心。我們仔細去思惟、去推敲,你想想一切見解、一切的執著,是不是從我、法這兩個根本生的?如果沒有我、法,那你這個心就像明鏡一樣,真正是本來無一物,一切的執著都沒有了。本《論》也就是從根本上要對治人我執與法我執,這兩種根本上的錯誤,所以我們要修行,不破我執怎麼行?破我執當然不是容易事情,因為我執破了就證阿羅漢果。

  可是總得有一個下手的方便,這個下手的方便,就是什麼事情不要掛在心裡,心裡面常常有牽掛,執著就破不掉,事情過去了就乾乾淨淨。換句話說,無論什麼事情都要把它看淡,不要太認真,煩惱就輕了;愈是看得重,得失就愈重,煩惱也就愈重。如果真的有得失,真有這回事情,你看得重是應該的。什麼都是假的。假到什麼程度?連身心都是假的,這是講到根本。《心經》裡面,一開頭就給你說「照見五蘊皆空」,我們這個身體是色大,這五蘊裡面的色蘊,我們的心理就受想行識這四蘊。一切有情眾生身是五蘊和合而有,五蘊皆空,覓身心了不可得。所以佛法都是在根本上下手,教你從根本上覺悟,那真是一悟一切悟,是一了百了,就能夠入佛知見,就能夠證得真正的解脫自在。這是解釋裡頭第二大分。

  末後一分,『分別發趣道相』。它這三科是有次第的,為什麼?這個義理不明,執著去不掉。為什麼?迷,義理明白了就覺悟了,曉得執著是錯誤。真正知道萬法皆空,萬法皆如,這個道理真正明白了執著才會去掉;理路不明,沒有辦法,怎麼說也是枉然,還是生分別,還是生執著。執著破了之後,這就可以辨別諸佛菩薩所證之道了,這就是講的「發趣道相」。發是發起,趣是趣向,道就是菩提大道,菩提大道翻成中國意思是覺道,念念都是覺而不迷,這是說明諸菩薩發心修行趣向菩提涅槃的大道。講到這個道是通因通果,在因地裡面講初發心,初發心就是發的菩提心,初發心,果就是如來果地上的菩提涅槃。所以道是從因至果的,也就是本《論》裡面所講的大乘法,大乘法就是菩提道。

  菩提心要發起也是不容易,為什麼?菩提心是覺心。我們說發菩提心,實際上我們迷而不覺,不但在世間一切法裡頭不覺,我們就連發菩提心也不覺。我們用什麼心來發菩提心?用第六意識來發菩提心,所以這菩提心還是迷而不覺,不是真的菩提心,有名無實。真正的菩提心是離心意識;換句話說,我、法二執都沒有了,菩提心就發起了。如其不然的話,小乘人已經斷見思煩惱,已經破人我執了,他不叫發菩提心,小乘人沒有菩提心。為什麼沒有菩提心?他還有法執。由此可知,我們是人、法二執都具足,菩提心從哪裡來?所以這個地方千萬不能夠誤會,必須二執斷了,菩提心才現前。所以菩提心,在大乘法裡面講菩提心什麼時候有?十信心滿,十信心滿入初住位,菩提心現前。

  因此,十住菩薩就是修的菩提心,菩提心裡面的直心。《華嚴》講得很清楚,十行菩薩修深心,十迴向菩薩修大悲心。由此可知,三賢三十個位次修的什麼?修的菩提心。菩提心圓滿了,這登地,這是初地菩薩。所以像這些境界都要清清楚楚,一點都不能含糊,好比我們旅行,這個路我們從來沒走過,必須先從地圖上聽過來人講解,一切情況都很熟悉,到達什麼地方,自己心裡明瞭現在到什麼地方,這個才叫做覺道,才不迷。我們學佛頂重要的是自己,不要去看看別人到了什麼程度,別人怎麼個修學,那叫做心外求法,這個心向外境去攀緣,這是錯誤的。佛法稱為內學,總得要回光返照,常常照自己就是覺悟,曉得自己在五十二個位次上,現在居在哪個地位哪個階段,這個很要緊,我們才知道如何去精進。

  前面跟諸位說,於大乘法信心堅固,不為外境所轉了,這是十信位裡頭的初信,我們現在所要求的就求這個位子。我們信自己有能力來修學信這個法門,信老師的指導,堅定而不改變,這是得初信,以這個為基礎才能夠向上增進。今天喜歡這個法門,明天又去搞別的法門,這就是連初信都沒有。由此可知,建立初信就不容易。在一切境界裡再也不會見異思遷,心定下來,老老實實的學一門,這個地位是初信位。從初信這就向菩提心,雖然菩提心沒有現前,可是向著這個方向,沒錯的,一直從初信、二信到十信心滿,菩提心現前。阿羅漢、辟支佛的境界,在十信位裡面只相當於第七信的菩薩、第八信的菩薩,七信菩薩斷見思煩惱,八信菩薩相當於辟支佛的果位,見思習氣也斷了。第九信的菩薩相當於藏教裡面的佛,我們講的藏頭佛,十信就是初住。所以這是一定要把它搞清楚的,後面會有詳細的來說明。請看經文:

  【顯示正義者。依一心法有二種門。】

  像這些地方文字簡單,確實是文少義豐,這都是頂重要的所在。『一心』是根本,世出世法的根本。二門就是底下說的:

  【云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

  這兩門是世出世間法的根本,就是世出世間法的所依,依靠這個生起來的。但是這個兩門又是依一心生起的,凡是有依就是因緣所生法,它有依靠、它有依憑。一心無依,無依是真實法,無依才是真正本體。說到這個地方,我先透一點消息給諸位,我們八識裡面大家曉得,第六意識的功能最大,攀緣的功能。這第六意識從哪裡來的?從『生滅門』裡面出來的。所以它這個所緣的境界,凡是「生滅門」它統統都能夠緣得到。但是,它緣不到真如,真如既然緣不到,那它更緣不到一心。所以說是離心意識就見到『真如門』,不離心意識總是在生滅門裡面兜圈子。這幾句話就是辨別前面所講的顯義、對治、分別道相,首先『顯示正義』。下面這就依一心二門來給我們講解了。

  【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

  這二門先說總攝,『總攝一切法』,是生滅門裡面也能夠攝真如門,真如門裡頭也能夠攝生滅門,為什麼?因為它是一個體所變現的,一心,一心所變現的。實際上什麼回事情?這個事情佛在《楞嚴》裡面講得很清楚,覺的時候就叫真如,迷的時候就叫生滅。說『門』這個字用得好,「門」可通,覺可以通迷,迷也可以通覺,所以它是互相相通的。因此,真如門攝一切出世間法,生滅門攝一切世間法。可是這個門是相通的,世出世間法原本不二,這就說之為門。所以也說之為「總攝」,這個總攝就互相的互攝,就有互攝的意思在。因為真如它不但是淨一切淨法之體,它也是染法之體,染淨都離不開它。所以從淨這方面,它含攝出世間法四聖法界,從染的方面來說,它也包括了六凡法界。生滅門裡面雖然是有染淨的差別相,真如門就是染淨的總相,我們可以這樣講法,總相是體。而生滅門裡面是染淨的別相,千差萬別,這些差別相。可是諸位要曉得,總者是別之總,別者是總之別,總別不二,所以世間法就通出世間法。

  雖然講這是二門,實際上是二而不二,不二而二,這才是大乘法。正如同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所說的,「佛法是不二法」。如果要是真的真如、生滅是二門,這就不是佛法,為什麼?這裡頭二法。雖然講的二,還是不二,我們一定要曉得這個道理。既然在此地說的不二法門,好,由真如門裡面建立出世間法的時候,就是無量的法門。從生滅門裡面建立的六道依正莊嚴,也是無量之法,這些無量法也是不二法。這就是《華嚴》裡面所講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所以從差別相上講有無量無邊,從理體上講原本是一不是二。這是首先我們要建立一個良好學習的概念,這樣才能夠破除一切虛妄的分別執著,不至於錯會了意思。

  【此義云何。以是二門不相離故。】

  這個解釋,意思是說既然講的二門,正因為二門是從一心所生的,就是從一心生起的。因此,真如不離生滅,生滅未離真如,這樣才說之為「總攝一切法」,總攝就是互攝的意思。而用攝不用生起,這個意思就很深。下面給我們說: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

  法界給諸位說只有『一法界』,所以《華嚴》裡面講一真法界,唯有「一」是真實的。我們說十法界,十法界是從一真法界裡面開出來的,是從種種差別因緣上建立的,是不是真的有十?不是的。要講真的是一,講真實的是一,講方便的有十。但是,這個十如果我們是執著定有十,那就錯了,十這個字不是一個確定的數字,這是諸位要曉得的。佛法許多數字它是用來表法的,十代表什麼?代表圓滿。我們這個數目字,從一到十是個圓滿的數字,所以它代表的是圓滿,並不是代表十個數目。佛法用十代表圓滿,有的時候用七也代表圓滿,七是我們中國人講的方位,四方上下這就六了,加上當中這就是七,所以它也是代表一個圓滿。這個圓滿那就是無量無邊,所以它代表一個多,實在講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這裡頭有很深的意思,我們要細心的去體會。

  馬鳴菩薩在此地告訴我們這兩門,兩門實在上講,剛才我給諸位講是迷悟,顯示出有這兩門,體都是一心,也可以說動、靜顯示出兩門。諸位要曉得,迷也是動,《起信論》後面會給我們講到,「一念不覺而有無明」。一念不覺就是一念妄動,心動,心動了就是無明,不動就是覺。換句話說,動就是生滅,動有生有滅,有生相、有滅相;不動的時候,生滅就沒有了,沒有生滅這個現象。不動是覺,不動是真如;動是迷,動是不覺,動是生滅。諸位要是曉得這個根本義,你才明白,佛法所謂八萬四千法門,它修的是什麼?修的就是不動心。不動心就叫禪定,八萬四千法門就是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方式,都是修的禪定,佛法儘管多,可是修行的是一樁事情。為什麼要修禪定?雖然本《論》我們還沒有講到深處,從這個地方也應該覺悟了,應該明瞭了,因為不動就親證真如。不但親證真如,那個生滅門裡頭所攝的一切法,你也統統都明瞭了,這個真相都能夠看得清清楚楚。

  我們要真正講到學問的大根大本,就在這個地方。所以西方修學基本的概念,跟我們東方人不一樣,西方人他著重的是有覺有觀,而我們東方人走的跟他恰恰相反,是要捨覺捨觀,要把它捨盡,這方法不相同。我們求的是真正智慧,絕不是虛妄分別。佛法從禪定上下手,儒家教學也從禪定上下手,如果不從這上下手,我們中國古聖先賢的思想,怎麼會與佛菩薩觀點那麼接近?正是所謂的英雄所見大略相同。他們要不是用一種理論、方式,就很難相同。所以儒家教學,你看從誠意正心做起,誠意正心就是禪定。

  而達到誠意正心那個方式,跟佛法裡面教學可以說也是完全一致的,從格物致知。格物,物就是煩惱,物欲,五欲六塵這是物,格是離開,跟佛法裡面講的斷煩惱沒有兩樣。致知是求無分別智,是求的根本智,這樣才能夠達到誠意正心。這個誠意正心的境界,就是我們前面所講十信心滿,圓初住的境界,誠意正心。所以在中國實在講,我們中國的賢人君子是菩薩的境界,中國的聖人也是佛的境界,我們所說的名詞不一樣,他的境界是差不多的。這就是說明,我們修學它有一個重點,有一個正確的方向;不曉得這個重點,迷失了這個方向,那就所謂是盲修瞎練,吃盡了苦頭未必有收穫。如果說有收穫,那還算不錯;怕的是苦頭冤枉吃了,佛法裡面常講的「無益苦行」,到後來沒有結果,沒有利益,白費了功夫,白吃了苦頭。

  從這個地方我們也能體會到一層,就是佛法的依據是一心。一心沒有名也沒有相,我們說一心,這個一不是數目字的一。假如是數目字的一,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這個一就是無可奈何的,不得已而強說作一。因此,我們概念裡頭不可以有個一,你念佛,一心不亂了,我心裡還有個一心,那怎麼行?心裡有個一就壞了。六祖說「本來無一物」,你心裡頭還有個一沒去掉,這個一就變成障礙,這就不是真正的一了。連這個一也沒有,並且那個沒有也沒有,心裡有個沒有,這也不行,沒有也沒有,這是不得已而強名之為一心。我們要明白的就是明白這個道理,要修學的就是修學這個事,要證得就是要證這個事與理確實是一樣的,是如如的,這就叫證。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果然是如此,理事如如,事事如如,這就叫做證。

  因此,我們讀經、聽經最怕的就是分別執著,佛是一再的囑咐,叫我們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換句話說,不執著言語,不執著文字,也不起一念。要這個樣子的聽,這樣的去讀,與心真如門就相應了,假以相當長久一段時間,必定契入,就是證得。證得每個人的時間長短也不一樣,我們一般講,業障輕的人他的時間短,很快就可以證得。業障重的人比較上慢,要時間長一點,也必定能夠證得,不會說是不能證得的,不會有這個情形。只要你懂得這個理論,真正依照這個方法去修學,必定是證得的。證得的相,就是證得《華嚴》裡面講的,一真法界,《維摩經》裡面講的不二法門,這是佛知佛見。真如相是什麼?是不生不滅的相,『所謂心性不生不滅』。證得這個境界,我們一般也說無生法忍,念佛迴向偈子裡面常常念到,「花開見佛悟無生」,就是這個境界。這個境界一般來講,就是圓教初住菩薩的境界,這個念佛法門裡面是理一心不亂的境界,「心性不生不滅」。這幾句話都非常的重要,諸位一定要牢牢的記住,這是一切大乘法的根本。

  【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

  科判裡面是「會妄顯真」,『一切諸法』是說世出世間森羅萬象,這些從哪裡來的?是『依妄念而有差別』。正是永嘉大師在《證道歌》裡面,所謂的「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六趣就是大千,大千就是六趣,夢是什麼?夢想,夢想就是此地的心念、妄念,有妄念就現這個境界,所以這個境界是依妄念而起的。它的體是妄念,諸位想想,那個相還會是真實的嗎?不是真實的。從真如門裡面所起的是真實的,從生滅門裡面所起的都是虛妄的,這是首先我們要認識,我們要辨別的。凡夫所謂迷,是被虛妄的妄相欺騙了,把妄當作真,而對於真他不曉得,他不認識,這個我們叫迷。覺悟的人,他對於這些妄念、妄相,他是一清二楚;換句話說,虛妄的境界欺騙不了他,他不受欺騙,這就是佛菩薩。不受虛妄的妄心、妄相的欺騙,他反過來他能夠主宰這個妄心、妄相,他在這裡面自己能做得了主宰,在虛妄境界裡面得大自在,這是覺悟。

  所以覺悟,我們說之為真樂,迷惑了有真苦,縱然有樂,樂還是苦。悟了的人怎麼樣?他有苦,苦也是樂,這個味道不一樣。這幾天我聽說你們聽《地藏經》,地藏菩薩了不起,十法界裡面最苦的是地獄,他還現身到地獄去度眾生,那是什麼?苦就是樂。所以他不墮在苦樂這個境界裡頭,超越苦樂,我們叫真樂。可是我們一般迷惑的人,是墮落在苦樂之中,苦固然是苦,樂也是壞苦,這是迷悟兩種不相同的境界。此地也就說出了一切萬法從哪裡來的,從什麼地方生起的,原本是沒有的,是依妄念而有差別的,一句話說明了根源。

  後面這個一句就是教給我們,在一切境界裡面應當具備的態度。『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這個裡頭頂重要的就是要離妄念,諸位要記住,離的是妄念,這個心是妄心。離妄念不是說無念,給諸位說,無念還是妄念。有修無想定的,他世出世間一切萬法他都不想,他就保持他的心清淨,什麼都不想,這心裡頭無念,他就修的無念。實際上怎麼樣?他還是有個念,有個無念,所以他是外道。他修成了果報在四禪無想天,什麼時候他這個定力失掉了,他阿賴耶識裡頭那些種子一樣起現行;換句話說,還是六道生死流轉。所以這個功夫真正是差之毫釐,謬之千里,一點都不能差錯。

  妄念是什麼?唯識裡面講的心意識都是妄念,所以,禪家講求的參禪是離心意識參。心意識的相,我們粗說第六意識分別,第七識執著,第八識落印象,我這樣講大家容易懂。要離心意識怎麼樣?我們在一切境界裡頭不分別,就是不用第六識;不執著,不用第七識;不落印象,不用第八識,這叫離心意識。離心意識以後有沒有心?有心,有的是真心,有念是正念。這在八正道裡面講的正念,正念分明,不是妄念,不是無念。這無念是無妄念,不是無正念。那個修無想定的人,他無正念,他想他無妄念,同時他也無正念,所以他是外道。這個正念跟妄念,給諸位說,我們現在正念跟妄念是聯合起作用,合起來起作用。心意識就是生滅心是依真如而起的,沒有真如,哪來的心意識?好比我們坐在這個地方,燈光照了有個影子,影子從哪裡來的?依人身而有的。沒有身,哪來的影子?不會有影子。

  這個心意識就是真如、真心的影子,這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我們把虛妄的當作真實的,虧就吃在這個地方。學佛為什麼要先把這些理搞清楚?理路不搞清楚,修行怎麼能夠做到是如理如法?就是合理合法,不如理不如法不能成就。所以無論哪個法門,它這個程序都是信解行證,先對於這個建立信心,然後才理解,解以後這才修行。理論、方法都能夠正確的通達了,這個時候才談得上修行。理論跟方法都還沒搞清楚,好比走路一樣,方向也搞不清楚,路也不熟,必定會迷失了道路。我們走路迷失道路,這個事情還小;修行證果要迷失道路,那個麻煩就大了。這就是提出來要我們離妄念,這是大乘法。小乘法裡頭還沒有,小乘法是用心意識修的,所以他不需要離妄念,大乘法要離妄念。請看底下一段:

  【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這些話都非常要緊,『是故』是指前面所講的這些道理,因為這個緣故。『一切法』,是指世出世間一切法的,也就是指前面,真如門與生滅門總攝的一切法。『從本已來』著重在「本」字,沒有『言說相』,也沒有『名字相』。這個道理在我們中國《老子》第一章裡頭,開頭第一句就說出來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從本已來」沒有名字,所以名字是假名建立,在唯識三性裡面是屬於遍計所執性,徹底的虛妄。我們講依他起,這個虛妄到底還有個依種種條件而生起的,還有個依處。這個名字、言說,實際上沒有依憑的,完全是假的。可是今天多少人為遍計所執的假名,生出無量無邊的事端,這就是不知道諸法的真實相。換句話說,這一切諸法從根本以來,一切的語言文字無法顯說,一切的心思緣慮都達不到,所以才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這是你要想得一切法的真實相,一切法真實相,你要從言語、從文字,從你的思惟想像、觀察判斷去求理解,統統做不到,你不會得到真相的,這個真相就是大乘經裡面常常講的諸法實相,這個一切法的真實相達不到。換句話說,你要以言語文字用這個做工具,用你這個心思,也就是你用的是心意識,用的是八識五十一心所用這個東西,你來認識一切諸法,想探討研究一切諸法的真實相,一樣也達不到,這個問題就大了。這個說法今天一些科學、哲學那都會提出反抗:好,我們都認識錯了,只有你認識是真的。

  事實是如此,歐陽大師在民國十二年有一篇講演就提出,「佛法非宗教、非哲學」。非宗教、非哲學就算了,還無關緊要,他把宗教、哲學說得一文不值,所以引起當時學術界的轟動。他老人家說什麼?哲學就是佛法講的見取見,宗教是戒取見,你們想想,這個見思煩惱裡面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這個佛法統統都要把它丟掉的,他一句話肯定,世間學術,哲學為學術之母,把它的之母否定掉了,一切的學術統統給否定掉了,這是大問題。佛法是大道,所以這個大乘法實在講,是我們中國人也很特別就是了,大乘佛法在印度一直就不能興起來。就是在西域,當時在兩漢時候的安息,就是唐朝的波斯,那都是佛教的聖地,它與印度距離很近,首先傳到它那個地方,以後傳到大月支以及西域,可是大乘佛法都沒有能夠興盛起來,到了中國才興旺起來,在中國確實證得這個境界的人不少。

  一直到今天南洋所流行的小乘教,小乘教是不離心意識,與世間一切的宗教、哲學可以等量齊觀,是在同一個境界當中。可是大乘佛法他們就反對,他們就不能承認。大乘佛法要想證得是要離心意識,幾個人能夠離心意識?能夠真正明白這個道理,肯定這個事實?我們能不能相信?如果不能相信,要多看看《高僧傳》、《居士傳》,我們古代的這些先賢他們證得。這在中國不但說有理論,有修學的方法,還有不少已經修成的人在,都可以給我們做見證的。如果我們相信、肯定了,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學,給諸位說確實得大利益。你所見到的,你所體會到的、所證得的,正如方先生所講的,你所得到的享受,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你講給別人聽,人家也不相信,為什麼?他達不到你這個境界,你能夠見到宇宙人生的真實相。

  我們常說了生死出三界,這是小事,不是大事,輕而易舉之事,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而證得諸法實相,這才是大事,這個不容易。了生死超越輪迴小乘就能辦到;換句話說,用心意識的人可以辦得到。阿羅漢、辟支佛那都是超越了三界,可是要證得諸法實相就沒那麼簡單了。所以我們曉得這個根本義,佛在一切經典裡面,尤其是大乘了義經典,教給我們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受持,這叫受持。你看一切經末後「信受奉行」,那怎麼奉行?就是這個奉行法。這種奉行法諸位要記住,決定不是僅限於在講經講堂之中。我在講堂裡面聽經不著相,我也不著文字相,也不著言語相,也不用心緣相。可是離開了講堂,在一切生活當中,我還是執著言語相,還是執著文字相,還是執著心緣相,這有什麼用處?這沒有用處。一不著是一切都不著,不著是說不執著,並不是說不用它,你的名字叫張三,我不著名字相,人家叫張三,我聽也裝沒聽到,這世間法就破壞了,那就顛倒了,那就把這個意思全盤錯解了。

  我們要用它,不迷在裡面,這個叫不執著。剛才我說過,凡夫是迷在假相裡頭,迷在妄心妄相裡頭,佛菩薩不迷,用不用它?用它,用它而不迷這就得大自在。用它迷在裡面,那裡面就有苦,就有痛苦。譬如說人家罵你一句,你會氣氣好半天,為什麼你會生氣?因為你執著言語相。你在這裡面一覺悟了:這是假相,這個罵我又不痛、又不癢,一陣風就過去了,根本不放在心裡面,你沒有煩惱。結果罵你的人,他的意思就是要你受氣,他罵了半天,結果他自己生氣,你不受氣,這罵人的是冤枉,效果沒有達到。他這一罵你就生氣,他目的達到了,很開心,我一罵氣他半天,他的目的達到了,這就是因為你執著。所以說你了解這個事情,你在這個境界裡怎麼不自在!

  所以諸法『畢竟平等』,只要你能夠離言說、離名字、離心緣,就是離心意識,離心意識所用的什麼?用的是真心,用的是真如本性。正如同《楞嚴經》裡面講,我們以見性見一切色,聞性聞一切聲。不是用眼識見一切色,是用見性見一切色,性是真心,眼識跟五俱起意識是妄心。我們用真不用妄就是佛菩薩,用妄不用真就是凡夫。所以你只要用六根的根性,接觸六塵的塵性,不是六塵了,叫六種性,眼見的是色性,見性見的色性;聞性聞的是聲性,不是塵,轉六塵為六性。性是平等的,『無有變異,不可破壞』,識是有變異的,塵是有變壞的。如果我們能夠捨識用根,我們的性是沒有變異的,這六種色聲香味觸法之性也是不可破壞的。這個時候所見的『唯是一心,故名真如』,這個境界就是《華嚴》裡面所講的一真法界。一切萬法,一一法無不是真,無不是如。像《金剛經》裡面講的「諸法如義」,如就是真,這是佛之知見。佛所看的世界是這個樣子,真實相;我們看走了眼,看的是虛妄相。好,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