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乘起信論  (第八集)  1981  台灣華藏圖書館  檔名:10-003-0008

  昨天我們將「離言真如」,這段講過了,介紹出來了,向下這段要說明「依言真如」。

  【復次。此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

  這是說明立義分中心真如相。馬鳴菩薩解釋的方法,首先從離一切言說來說明真如的體相,說完之後接著再以『依言說』,來解釋真如的德用。我們要曉得,體實在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我們要以言語、心思去了解真如的體相,實在是沒有方法得到。但是,從體起用,這個作用可以說,可以理解,說明真如德用的目的是教我們生信。此地的『分別』,決定不是妄想分別,正如同永嘉大師對六祖所說的,「分別亦非意」,這個很有味道。分別不是第六意識,這種「分別」,跟前面的意思是通的,分別即是不分別,意是自體到用都是分別。這個地方的分別,就是相用上分別,體上不分別,所以分別亦非意。還是前面總綱領上的一句話,是以言遣言,教我們在這裡面悟入。不過言語就更多一些,使中下根性的人都能夠悟入。底下這就是「開章略辨」了:

  【云何為二。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

  就是說出了一個是空,一個是不空,此地是講真如。我們在《楞嚴經》裡面,見到如來藏也是這個說法,一者空如來藏,二者不空如來藏。在《般若經》裡面我們講到三種般若,跟這個意思也相同。實相般若,實相就是講空,就是此地的『如實空』;實相無不相,無不相就是此地的『不空』。這個意思,佛在一切大乘經裡面說得很多,可以說無處無時而不說,雖然名詞常常有變換,可是意思是一個。為什麼佛對於一個義理,或者是一個事相,說出許多的名詞?這裡頭有個用意,就是告訴我們名是假的,可以隨便建立。說是一樁事情,說出許多名字,就告訴我們要離名字相,不要執著名字,名字是假名,要從名裡頭去會它的意思,這是重要的。所以千萬不要死在名相之下。

  下面解釋「如實空」,這章它是能夠究竟離妄,因為離妄,所以才能夠『顯實』,就是究竟顯示真空理體。佛法裡面講「空」,這個字很難懂,空就是真如,就是自性。空不當作無講,不是說空,什麼都沒有就叫做空,那是錯的。佛法這個空跟有是一不是二,《心經》裡面說得很清楚,「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有,所以這個我們比較上難懂。在一般概念當中總是認為有是有具體的事實,空這是什麼都沒有,所謂是有無之空,這種空,二、三歲小孩都曉得。而佛法裡面講的空,像《大智度論》裡面講有十八種空,《涅槃經》裡面講二十種空,這個空義可以說是佛法的特色,說得特別清楚,真是面面俱到,要讓我們了解如實空義,這是根本的意思。也就是對於理體的覺悟,這個真正是徹底的覺悟,所以叫它做「如實空」。

  第二是講「如實不空」,這裡頭也有個簡單的解釋,是以有真空理體,真空理體它又起妙有的作用。所以佛法裡面講有,這說的叫妙有,上面加上一個妙,這妙在哪裡?有與空不二這個叫妙,這是萬有的真實相,是妙有。這個意思我們確實也很不容易體會到,所以經上用比喻來說,你看《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個夢幻泡影有沒有?有,不能說它沒有。有,可是雖有即空,譬如說作夢,夢裡頭好像是有,有就是空,有就是沒有。再譬如我們看電影,那個銀幕裡有沒有?看的是有,你到裡面去找,沒有,什麼也找不著。所以它是個影像,不是真有,所以這種有就叫它做妙有。我們從這個比喻裡面,能夠得到彷彿的意思。

  其實十法界依正莊嚴,與夢境、與影像是一樣的,我們好像是在這個境界裡體會有種種真實感,那真個實感是錯覺,這是妄念、妄覺。如果妄念除了,這正覺現前了,你就會在一切境界裡頭,就像夢中、像影像一樣的自在。所以這個一切有與有不相妨礙,假如它是真實的事情,那就有妨礙了,事事就有礙了。正因為它是幻有,這個妙有就是幻有,所以它是無礙的。佛給我們講這一切現象是當體即空的,不必去分析,那分析空是笨阿羅漢的辦法,菩薩一看它當體即空,有即非有,非有即有。這是講的妙有種種的功德相,所以說「如實不空」。這種體相二類的德用,下面詳細給我們說明:

  【所言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

  上面這解釋太簡單,怕的是一般人聽起來不容易明瞭,所以要做進一步的說明。向下這三段,三小段都是解釋空的意思,就是如實空的意思。先解釋本來空,『所言空者』,這句等於說將下面所講的意思先提個綱。所說如實空的意思,是『從本已來』,「本」是根本,也就是我們常常所講的,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無始以來我們從來就沒有離開真空的理體。真空理體是什麼?這裡講得很清楚,『一切染法不相應故』。換句話說,本來就沒有妄心,也沒有妄境,與真空理體相和合,這個本來就是離染,本來就是離妄的,事實真相就是這個樣子。可是我們現在感覺得好像不是這樣的,這感覺好像不是這樣的,這是錯覺,這就是經論裡面常講的迷而不覺。

  《楞嚴經》裡面有一個小公案,「演若達多迷頭認影」,我們現在的情形就跟這個一樣。這種情形,沒有讀《楞嚴經》的人,對這個小故事大概不太清楚。我們說一個眼前的事實,你們男同學大家都服過兵役,軍中緊急集合的時候,不曉得什麼時候,這來了個緊急集合,你的裝備什麼都齊了,帽子戴好了。忽然想到帽子沒有戴,實際上帽子戴在頭上到處找,找得滿頭大汗,問人家:帽子在哪裡?帽子不在你頭上嗎?這一下想到,原來在頭上,到處找找不到,就這個情形一樣。帽子有沒有離開頭?沒有。是實在太緊張了,什麼時候戴上去忘掉了,才到處亂找。這種情形在緊急集合,我們常常會遇到的,常常會遇到這個事情。這就叫做迷,本來沒有離開,自己以為離開了;換句話說,我們現在本來沒有染污,是自己以為染污了,這個情形就是這樣的。換句話說,本來沒有生死,自以為有生死,本來沒有輪迴是自以為有輪迴,可是你這個自以為就變成真的有了。像緊急集合一樣,他忘了帽子戴到頭上,到處去找,他真的急得滿頭大汗,會真起這個作用。

  所以這個虛妄的境界不是沒有的,而是妄心變現出來的境界。但是,妄心所變出來的境界,妄心也好、妄境也好,與如實空的理體確實不相干。因此才說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不增不減。妄心、妄境有生滅,真如的體用沒有生滅,不生不滅,這是宇宙人生的真實相。佛就是教我們自己要親自證得這個真實相,親自證得才能夠得如實的受用,佛經裡面講的究竟離苦得樂。如果不能夠證得,苦離不開,苦是因為你有迷才苦,迷是苦之因,苦是迷之果。以覺去破迷,所以覺是樂之因,樂是覺之果。佛法求的什麼?求的覺。覺要自覺,這個事情別人幫不上忙,一定要你自覺。佛法無非是以種種所謂的善巧方便,在那裡旁敲側擊誘導我們悟明這個事實,覺悟明瞭這樁事實,無非是如此而已。

  講到妄本,後面會詳細來探討,所謂的無始無明。我們在唯識裡面講,阿賴耶是真妄和合,和合那應該就有所染。合的意思,像水乳交融這是合,合的意思如同這個杯子跟蓋一樣,恰恰好它能夠合得上去。但是,諸位要曉得,唯識不是究竟了義,還是方便說,我們平常講阿賴耶,實在講迷的時候叫阿賴耶,悟的時候叫如來藏。無始無明跟真如的如實空義,是不是真正的為無明所染污、所蓋覆?給諸位說不會的,沒有,從來沒有過,看到好像是和合,實際上又不和合。為什麼不和合?因為迷跟悟的性質決定不相同,譬如講明暗,你們想想明跟暗能和合嗎?決定不能和合,有明就沒有暗,有暗就沒有明。真如本性是明,無明是暗,正如同明暗無法和合,雖然無法和合,它就現出個和合的相。譬如我們要觀察太虛空,你就看到好像是明暗和合之相,天空,天空是漆黑的。密宗修大黑天法,大黑天是什麼意思?大黑天就是無明。

  你們想想看,我們白天所看到的一片光明,這是太陽的光。而太陽光使我們能看到一片光明的作用,這你們諸位學過物理,是太陽透過大氣,是由大氣反射的作用,我們才看到這一片光明。離開大氣層之外,像那個太空人進入到太空,太空一片漆黑,看到太陽是一個光點,像個星星一樣一個光點,所以太空是黑暗的。黑暗看到許多光點,好像是和合的樣子,實際上它不和合,所以這是似和合,而實非和合。我們要曉得,我們曉得這個道理,對於破迷開悟就有信心,因為這是在理論上講得通的,我們斷無明,我們遠離無明,證真如本性,這是做得到的;換句話說,它在理論上講得通的,不是講不通。既然有理論可以做依據,我們修學就有信心,正是此地講的「大乘起信」,我們能生起信心。

  有信心就會有成就,這個問題實際上就是大多數的人,在佛法講是一切眾生,講六道迷惑顛倒的眾生他不開竅,就是他不悟這個道理,所以佛說和合。但是,真如本體它並不是真的與一切煩惱染法相和合,所以說空,說不相應,這個地方講不相應。前面講的空,所言空者,所以說空,所以說不相應。後面這個兩句是解釋空不相應的意思,這是說明一切法差別之相,這就是我們常常講染污的境界,佛法裡面把它歸納起來,說之為六塵境界,歸納為這六類,就是我們眼耳鼻舌身意所接觸的外境。唯識裡面所謂的「心本不生因境有」,這是講妄心,妄心本來不生,是因為接觸外境而生起來的,我們稱之為染污的心,染污的境(染污的境界)。

  後一句說『以無虛妄心念故』,虛妄的心念就是指的染污心,因為在如實空裡面,如實空就是講的真空,在真空理體裡面它沒有妄念,就是沒有染心。因為沒有染心,當然這就是離一切染污的境界。這兩句合起來看,這是妄心、妄境兩者俱離,都離開了,這是一切染法不相應。這個道理對於修學的人,尤其是初學之人,對治妄心、妄境確實是非常好的一種方法,確實能夠增長初學人無限的信心。假如要不是根本不相應,我們會懷疑,我們怎麼樣修,真的能把這個妄心修掉嗎?曉得它根本不相應,我們這個疑慮就沒有了。諸位要曉得,這種疑慮是菩提道上重大的障礙,這個障礙的造成,是我們對事實真相沒有透徹的看清楚,所以才起懷疑,才有很多顧慮,不知道它是根本不相應。實在講這個道理,佛在一切大乘經典裡面開示的很多。

  譬如昨天我們所舉的例子,以《楞嚴經》這個意思來說,教義來講「捨識用根」,識是妄心妄境,根是真如本性,是如實空。我們從十番顯見能得到一個具體的答案,我們見性與妄心,這個妄心就是心意識,表面上看起來的是和合,真妄和合;實際上?實際上不是和合的,如果真的和合那個麻煩大了,妄心生滅,真如跟它和合也隨著生滅了,不隨著生滅那怎麼能叫和合?所以《楞嚴》到最後面說明這個實相,非自然、非因緣、非和合、非不和合,才把這個事實真相說出來。這就是此地幾句論文的意思。我們讀《楞嚴經》,讀這段經文還不覺悟,可見得這個經是白念,為什麼?真正是這個經義懂得了,我們的境界就變了。換句話說,我們眼見一切色法還會在色法裡頭生煩惱,這就是不覺,依然不覺,不曉得這個事實真相。曉得這個事實真相,我們的見性在一切色法裡頭,所見的是色性。諸位想想,這不就是當下就離了嗎?

  離心意識就離了妄心,離色塵就離了妄境,離了妄心、妄境,所餘的是真心實相,真實的境界。見性是真心,色性是實相,實相跟真心是一不是二,這個時候這就不但是講心與物是同源,心物不二。所以這個見性見的是色性,妄心見的是色塵,真心見的是色性。這個意思很深,雖然深,不是我們不能夠體悟的,是可以體悟的。如果不悟到這一層,確實許多的問題不能解決,那些都是枝枝葉葉的問題;果真悟入這一層,一切枝葉統統解決了。這個方法確實是悟修都從根本上著手,這個修就是所謂對治法門。因為它是本來空,本來與一切染法不相應,所以你到修證圓滿的時候,這是「圓滿菩提歸無所得」,為什麼?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到圓滿菩提的時候,實在講本無煩惱可斷,本無佛道可成,這是真正到了家,是這樣情形。有煩惱可斷,有菩提可證的時候,都沒有離開迷的圈圈;離了迷的圈圈,那什麼都不是。再看底下這段文:

  【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

  這段是「廣釋」,此地所講的全是相對的,有、無是相對的,非有、非無是相對的,一、異是相對,非一、非異還是相對的。這個意思就是說明,凡夫一切妄念全是相對而生的。也可以這麼講,什麼叫迷?如果是生活在相對的概念裡面,統統是迷。我們捨了相對,捨了相對要趣入個絕對的,還是迷,為什麼?絕對與相對還是一對。這個地方舉這幾句話,意思是說明,真如本性不是相對的,意思教我們從這句話裡頭開悟,悟了以後,這個不是相對的這句也不能要。為什麼?如果你要了不是相對的這個又變成相對的,這就是前面所謂是以言遣言的意思。大乘法裡面常講的,「離四句,絕百非」,四句百非全是屬於相對。這個意思《金剛經》大家念得多,《金剛經》裡面處處顯示出這個意思。只要有這個念頭,必定就有執著,所以每句上加上個非,非就是把它排遣去,把它除掉。所以我們要懂得佛菩薩說法的義趣。

  『真如自性』,佛說十法界有情眾生各個都具足,不但有情眾生具足,在有情分上我有們叫它作佛性,就是植物、礦物乃至於虛空也包括在其中,虛空也是真如本性變現的,體就是真心,如實空。我們叫做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個性不是二性,就是這個地方講的「真如自性」。「自」字用得好,這個自字諸位要記住,自己,是自己。那個山河大地虛空?真如外性不是自性,你要曉得原來真如自性原本是一體,原本不二。我們現在對這個自字不認識,自是什麼?曉得自己,自己之外就不是自己,這就對這個字含糊籠統馬虎過去了。明明說的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我們的自性,你要曉得是自性,那些相就是自相,是真如自相,所起一切作用是真如自用。你要不悟這個道理,《華嚴》所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一真法界如何證得?我們念佛說要念到一心不亂,那一心不亂你又談何容易?你只要悟了一切法是自性變現的,你得承認一切法是自性,才能證得一心,才能證得一真法界。

  所以十法界是從別相上說,一真法界是從總相上說。但是總別不二,別是總之別,總是別之總,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譬如說我們的一身,我們說身體這是講總相,我們講手足是別相。講十法界就譬如說講頭、講手足;講一真法界,就譬如講我們這個人身。所以十法界就是一法界,一法界就是十法界,一等於十,十等於一,這是覺。所以在數學裡面,一個加一個是二,這是不覺;一個加一個還是等於一,這就覺了。十個加十個還是等於一,這就是覺,這個做算術你們在學校一定是考試不及格的,可是在佛法裡就及格,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這是真的,決定不迷惑。眾生之發生了錯誤的見解,在佛法裡面講遍計所執,遍計執是依無明起來的,普遍的計較,處處執著,於是乎對於事實的真相反而不能夠理解,發生了錯覺,把錯誤當作真實,又堅固的執著,不肯捨離,所以造成眼前這個現象。菩薩就聰明了,菩薩曉得這個現象,所以他不執著。

  因此,馬鳴菩薩在此地告訴我們,『當知真如自性』。下面總而言之一句話,就是非遍計之相,底下這個統統都是普遍的計較,計度分別的些妄相。可是麻煩在哪裡?就是眾生無始劫以來,他的心總是要想找個依靠,沒有依靠這個心就不安,他要找個依靠。凡夫著有,依靠有,他著有。二乘著空,這個《壇經》很好,《壇經》要好好的看看,《壇經》裡會得很多啟示,它的分量、它的價值、它的內容絕不在《起信論》之下,是可以等量齊觀的,可以能夠互相融通的。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告訴這些弟子們,說法的原則在第九章裡面,所說的三科三十六對天然佛法,那就是諸佛菩薩說法的原理原則。佛法常常講對法,對是相對的,是教你從相對當中去悟入超越相對,所以佛無法可說。你執著有,執著有是病,你要問佛,佛告訴你無,總是給你說相反的。但是,給你說無,你又執著無,這麻煩大了,難就難在這個地方,難在他不悟,他在執著,隨著言語、隨著分別執著,這是很困難的事情。

  所以我們曉得佛說法的義趣是以言遣言,你懂得這個道理了,就不隨語生解,更不隨語執著,那就會恍然大悟。隨語生解不行,隨語生解都不可以了,何況隨語執著?所以我們要懂得,這是以言遣言的大道理,真正明白佛說法的義趣,像開經偈裡面講的「願解如來真實義」。如來的真實義是教我們一切明瞭,一念不生,一法不執著,豁然大悟,這樣證得一心,證得一真法界,這是如來真實義。所以說一切俱非,好了,你就執著一切俱非,看到你一切俱非,一切俱是,一切俱是什麼?是破你一切俱非的執著。可是我們很麻煩,我說一切俱是,好,我們一切俱是,他又執個「是」,總不能把是非二邊都坐斷。

  禪家常講的「坐斷兩頭」,有是一頭,無是一頭,『非有相,非無相』,就是兩頭都要坐斷。但是,你又要執著一個非有、非無,這又麻煩了,這又落實了,所以這就是不容易的事情。我們讀《金剛經》的註解,《金剛經心印疏》,在《金剛經》註解裡頭這是很了不起的,是個權威的註解。江味農老居士看這個東西,對它還有批評,說它裡頭的註子落實了,這個落實就是病,可見得這個事情不容易。嚴格的講,幾個人能夠修到像六祖一樣,「本來無一物」,心地這麼清淨,清淨就光明,什麼都沒有。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法不明瞭,為什麼?叫照見。清淨就放光明,就好像一面鏡子一樣,一塵不染,它多亮!世出世間一切法照得清清楚楚,照見。我們現在這個見叫分別見、執著見,叫妄見,所以對於一切法的真實相無法理解。這些根本的教義、理論明白了,我們自己就曉得修學應當從哪裡下手,應該怎麼學才是如法的。如理如法的修學,才會有成就。所以此地『當知』,這兩個字是苦口婆心,囑咐我們應當要知道。

  佛在一切大乘了義經典裡面常講真如,為一真法界大總相法門體,這一句話說盡了。可是幾個人能夠懂得「一」的意思?《阿彌陀經》的精華就在一心不亂一的意思,所以古大德說識得一,萬事畢。幾個人能夠認得這個一?果然認得一了,什麼問題都解決了,從此以後再也沒事了;心裡頭還有疑慮、還有事,就是對一不認識,沒有懂得一的意思。《華嚴》裡面就是一真法界,一,究竟了義。可是我們把這一個字點出來,如果你又執著這個一,那就又錯了,本來無一物,心裡頭還有一個一,一就是一物,這個一就變成障礙了。這個一是什麼?一就是本來無一物,不得已而說個一,他心裡頭真的還有有個一真,還有有個一心不亂,這就壞了,這落到第二義裡頭了。

  所以佛又說『非一相,非異相』,你看看這個地方明明講的是一,關鍵的字就在一,又說個「非一相」,怕你執著個一,你的清淨心裡頭有個一相、有個一心相,有個一真法界一真的相。所以這幾句就是處處遣執,就是遣除執著。一切都不執著了,你又執著個一切都不執著;不執著也沒有,我們這個心才能真正到清淨。所以你要問佛菩薩的心是什麼心?你把這幾句念念就曉得,佛心裡頭什麼都沒有,怕的你執著一個什麼都沒有,所以又說什麼都有。這種說法不是不合邏輯,不是顛三倒四,模稜兩可,不是的。我說到這個地方,就想起我當年初學佛的時候,與一位台大的教授姓嚴,嚴先生,往來得很密切。他也曾經看過《金剛經》,他對《金剛經》有個批評,他說《金剛經》的文字翻譯的根本就不通。我說怎麼不通?他說就好像兩桶水一樣,倒過來、倒過去,這有什麼意思?到底是《金剛經》不通,還是他自己不通?我們千萬不要犯這個毛病。他的年齡比我大得多,我那個時候才二十幾歲,他四十多歲,差不多要比我大二十歲,所以我又不好批評他,又不好跟他再抬槓子,他是個長者,聽聽笑笑而已。這就是對於佛說法的義趣不明瞭。

  所以佛法裡面愈是到高級的佛法,確實超越了邏輯。現在又所謂是反邏輯,超越邏輯,我們用邏輯的方法、用因明的方法、用理哲學的方法都達不到。固然這是純粹的哲學,科學的方法論,它的功能是有限的,對於真如本性這些東西統統用不上,這是我們要曉得的。因為將來諸位在經論裡面,可能看到說究竟了義法這些文句講法,我們看起來不合乎邏輯,它是超越的。你們看看唯識經論它是合乎邏輯,合乎辯證法的,那是對初學的。講到高級的時候不談這些,要把這些東西統統捨棄,為什麼?它也是一種執著。底下幾句,這是「總結」:

  【乃至總說。依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

  這幾句都非常的重要,我們對於這部論,縱然不能夠把它記得很熟,重要的句子要記住。因為這些重要的句子,到後來這些祖師大德們註解經典常常引用,引用《大乘起信論》裡面這個文字太多了。你去看看無論是古往今來,註解經的幾乎每部,多少都會引用《大乘起信論》上的句子,來做解釋。由此可見得這部論,在大乘佛法裡面,他們把它看得多麼重要。

  『乃至』,這是超略的詞句,就是不止前面所講的,前面不過是舉幾個例子來說說。廣說所謂是四句百非,那就太麻煩了,這是有無、一異,四句皆非。總而言之,依一切不能夠了解如來真實義的那些眾生,這就是『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在一切萬相裡面,是免不了要生起遍計所執,這就是妄心。『以有妄心』,妄想、分別、言說,沒有一句與自性相應,如果與自性相應的話,就不叫做妄想、分別、言說了。那就是像《金剛經》上佛所講的,「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異語者,不誑語者」,為什麼?與真如相應。可是諸位要曉得,真如是畢竟空寂,所以佛的言語是言而無言。言而無言是如實空,無言而言是如實不空;換句話說,言而無言是真空,無言而言是妙有,是一不是二。跟我們不明真實義這些人的言語確實不一樣,不相同。這也是我們一般所講,佛法難解之處,難以體會之處。這都是前面講的凡夫,就是『念念分別,皆不相應』。

  末後這兩句說,『故說為空,若離妄心,實無可空』,這兩句是說諸佛菩薩離妄證真。就是剛才我引用《金剛經》上這個話的意思,如來是五語者,佛菩薩的言語與法性無不相應。因為無不相應,所以才說「實無可空」,實無可空就是不空,就是前面「如是不空」的意思。從這兩方面看,從空義、從不空義上看,體用雙彰,有體有用。不是有體無用,有體無用是死的,有用無體那是虛妄的,有體有用活活潑潑。在唐譯本裡頭,這段文字是說,「略說以一切眾生妄分別心所不能觸故立為空,據實道理,妄念非有,空性亦空,以所遮是無、能遮亦無」。這個兩段文合起來看,這個意思非常的明顯,它總結的意思,就是能所俱空,能所都不可以執著,只要你不執著,一切應用無不自在。如果說我們一切不執著了,在不執著裡頭沒有一切作用了,那就錯誤。

  一切不執著裡頭不起作用,這是阿羅漢,佛對於阿羅漢的呵斥,稱他為焦芽敗種,墮在涅槃坑裡去了。為什麼?有體無用,不起作用,這就是執著了空,墮在空邊。凡夫執著在有,好,起作用,不曉得空理,於是這個有叫妄有。我們也不能說錯用,這個錯還不太恰當,可以講迷的用,為什麼?用是真如本性的作用。我們不但對體上迷,對相用都迷,所以才一切作用裡面所感受的是苦的境界。有苦樂憂喜捨這五種受,這五種受統叫做苦,苦是苦,叫苦苦,樂是壞苦,捨是行苦,沒有一法不苦。這就是對於一心、二門、三大,迷而不覺起的現象。如果對於這個問題是覺而不迷了,我們的受用就如佛菩薩一樣的自在無礙。這個不相同的地方就在此地。大經裡面常常講的「離四句,絕百非」,可以說就是依這個道理來說的,這是真實不虛,是千真萬確的真理。好,我們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