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妙法蓮華經大意  (第二十六集)  1981  台灣  檔名:08-002-0026

  「見寶塔品」,這個見也念現,古時候通用,見就是顯現。

  【前文假言托喻。一一皆指當人自心。】

  這個假當借說,就是借著言語比喻。不但《法華經》的確是如此,佛說的一切經可以說都是假言托喻,指歸人心。

  【猶恐不信。高推聖境。自甘絕分。】

  「高推聖境」,就是那些都是佛菩薩再來的,我哪裡有分?我的業障深重,好像沒有分。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實在講這就是迷惑顛倒,不肯直下承當,病就在此地。

  【故借多寶現塔為證。】

  這一品可以說完全就是為這些自甘絕分的人來做一個見證。經裡面所講的多寶塔就是指色身,塔中的佛多寶如來是指我們真心。

  【高五百由旬者。豎超五位也。】

  你不要去算那個多少里,一由旬四十里,五百由旬,現在我們飛機也飛不到這個高度,你要這樣想法就錯了,它是表法的。「五位」,在大乘法常講信位、住位、行位、向位、地位,就是五十個位次的菩薩。可見得這顯示的是一乘大法。

  【縱廣二百五十由旬者。橫出二十五有也。】

  也不是真有這個事情,那個塔是縱廣二百五十由旬,那要算算這個塔多大?我們要去考證,印度自古以來沒有建過這麼大的塔。如果說是豎高五百由旬,那比喜馬拉雅山高得太多,喜馬拉雅還沒有這麼高。廣二百五十由旬,就是算小由旬,你們乘一個四十,那多少里?恐怕全印度都裝不下。這是表法,表「橫出二十五有」,二十五有就是三界。

  【從地湧出者。從無明地湧出也。】

  從地裡面湧出來,「地」是代表無明,從無明地湧出。

  【住在空中。則上不依天。下不著地。依實相中道而住也。】

  代表的是「依實相中道而住」。你看看,完全講的是我們心性。所以這個多寶塔、多寶如來,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用多寶這個名詞來稱它,絕不過分,因為我們的心性萬德萬能,實在是如此。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我們自性變現之物,自性是依實相中道而住,永遠是這個樣子,絕不染著。

  【實相之理。無相而無所不相。故不礙其種種莊嚴。】

  講「無相」是從體上講,真如本性體上講無相;「無不相」,是從作用上講,用能現無量無邊的相。諸位要記住,這個相是唯心所變,因此我們絕不能說哪些東西有,哪些東西沒有。譬如龍,有些人認為中國這個龍沒有,真的沒有嗎?你們想想到底有還是沒有?既然是唯心所變,你想什麼樣就現什麼樣子。一切萬物的形相,它是個不定法,隨心所變,隨著覺心所變的我們叫它做實相,隨著我們妄心所變的叫妄相。譬如經裡面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是隨我們妄心變現,都是虛妄的。心雖然是無相,又可以說它是無不相,因此我們決定不能夠指定它是有相或者是無相,那都錯了。可是沒見性的人他執著,凡夫執著有相,二乘人執著無相,都是執著在一邊;唯有大乘菩薩通達實相,實相所謂是無相無不相。因為事實真相是這麼一個情形,所以「不礙其種種莊嚴」,這個意思就是《華嚴經》所講的事事無礙。清涼大師講《華嚴經》,解釋一真法界,他是用四無礙法界來解釋,事無礙、理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為什麼無礙?正是因為實相無相無不相,所以一切無有障礙。諸位要曉得,障礙是生在我們不覺、迷惑顛倒之中,才會有障礙,覺了沒有障礙。

  底下這裡面有幾個表法,你們讀了之後,無論將來讀什麼經,看到這些東西就曉得表法的意思,《彌陀經》裡頭也不例外。

  【欄楯即法空座義。龕室即慈悲室義。幢旛乃錦繡所成。柔軟飄揚。即忍辱衣義。】

  說了這三樁,其餘的就應當舉一反三、聞一知十,就曉得佛法裡頭表法的義趣。「欄楯」就是欄杆,橫的叫做欄,直的叫做楯。有些人把它念成「盾」,譬如現在有很多人講矛盾,矛盾是念錯了,但是大家都念錯,我們念錯他懂;你要是念正確,念「矛楯」,他不懂,所以大家都錯念,那就對了。這個東西也是不定法,大家是這麼念法,你也這個念法,他一聽就懂;我們念一個正確的音,他反而聽不懂,他倒過頭來說我們念錯了。所以有些時候要恆順眾生,不要給他講解,講解添麻煩。教學要講解清楚,為什麼?遇到內行的人,他懂得,而現在外行人不少。我們自己要曉得,講經的時候也念矛盾,為什麼?他懂,一聽他就懂,這是隨順大家。

  看到欄杆,我們立刻就想到法空,萬法皆空。諸位想想,萬法皆空,那個法還有不平等的道理嗎?平等,平等心就現前。平等心不能現前,平等心就是菩提心裡面的直心,我們菩提心發不起來,直心不能現前,平等心不能現前,原因在哪裡?有法執,我們執定一切法是有的,麻煩就生在這個地方,而不曉得一切法是空的。佛在《金剛經》裡面給我們講的,我們也常常念,一念就曉得,但是自己在這個境界裡頭就轉不過來。佛給我們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就是法空觀。這些諸法存在不存在?存在,當體即空,我們世間人迷,不曉得它是當體即空。阿羅漢要經過分析,才曉得法當體即空,譬如這個毛巾這是一法,你們看到這毛巾,執定這是個毛巾,這個話說得有沒有毛病?實在有毛病。你要是不相信,我說不是毛巾,我說這只有一條線,你們相不相信一條線?你把線頭抽出來拉出來是不是一條線?果然不錯是一條線。一條線,你怎麼說是毛巾?這個毛巾當體即空。迷的人執定這是毛巾,明白的人曉得那是一條線織起來的,它就是一條線。毛巾這個相擺在此地,他明白當體即空,說毛巾即非毛巾,是名毛巾,這樣你就覺悟。

  你把《金剛經》那些話多念幾遍,你才了解真相,到分析開的時候你才曉得,恍然大悟這是空的,笨阿羅漢要分析空,他不曉得當體即空。這一法如是,法法如是,沒有一法不是當體即空。譬如此地萬佛寺這個建築,那個悟的人一看有沒有萬佛寺?萬佛寺者即非萬佛寺,是名萬佛寺,這就沒錯。為什麼?你把眼睛睜大來看看,這萬佛寺一看,這裡有多少噸鋼筋,有多少包水泥,有多少石子,不就這些東西嗎?只是把它按照我們自己的意思,把它這樣子排列起來而已。堆在那邊一堆你不叫它是萬佛寺,擺起來你叫它做萬佛寺。擺起來是這麼多,堆在那裡還是那麼多,不增不減,擺在那個地方,你叫這一堆是建築材料,把它這麼排列起來,你叫它這是房屋,這是大殿、是寮房,你這不顛倒嗎?你曉得這個道理,整個地球、整個銀河系、整個星雲系,無一不是如是,《金剛經》給你講的那是把真相都說出來。

  所以我們學佛,要學個覺悟的人,不能夠學個迷惑顛倒的人,知道一切法皆空,你在一切法裡面不染污、不執著也不分別。正如同《金剛經》裡面所講的「即非、是名」,平等心才能現前。平等心現前,清淨心就現前,自受用;慈悲心也真的現前,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真正的慈悲現前是他受用。他受用的是慈悲心,自受用的是清淨心,理體是直心。我們在菩提心裡面講的直心、深心、大悲心,我把它換個名詞,平等心、清淨心、慈悲心,大家好懂。佛法就是從這個心生出來的,這個心叫覺心,覺悟的心,揀別不是迷的心。迷了是凡夫、二乘心,這是菩薩心,菩提心是菩薩心。

  「龕室」,這是居住的房子,「慈悲室義」,房子有遮蔽風雨的功德,使一切眾生能夠得到安穩,所以有慈悲之意,就是有覆育之意。「幢旛」這是取它這個質料,它是「錦繡」造成的,非常的柔軟,有「忍辱衣」的意思。衣就是忍辱,所以我們穿這個衣就要曉得修忍辱。這些意思差不多在大乘經裡面都能夠看得到,《華嚴經》裡面特別多,因為《華嚴經》經文長,表法特別多。諸位去看看清涼大師的註解、李長者的《合論》,你就了解,曉得經裡頭表法的義趣。以後讀一切經都不會困難,都能夠通達義趣。

  【三者皆自心之德也。】

  就是法空、慈悲、忍辱,都是真如本性裡面本來具有的德能,不是外面來的。如果我們這些東西失掉,是我們本具德能有了障礙,失去這個作用,不能現前。如果沒有障礙,性德是圓圓滿滿普遍現前,一定是這個道理。

  【亦不妨其雜善莊嚴。】

  事事無礙,所以不妨礙,沒有妨礙。

  【故如瓔珞寶鈴。即四辯高懸。】

  四無礙辯才,表這個意思。

  【弘宣妙法。】

  「妙法」是一切法,眾生法、佛法、心法都包括在裡面。這個外道,外道也是眾生,既然眾生法都包括在裡面,外道法怎麼不包括在裡頭!當然都是妙法。像這些理、這些事,我們都要了解,了解就不奇怪,不爭論。無論什麼法,你的心是平的,你的心是平靜,對於一樁事理的真相就看得清清楚楚。這個心不平,心有起伏,就是有分別執著,不能得事理的真相。

  很多年以前,慈光圖書館辦大專講座,好像是第三屆還是第四屆的時候,天主教派了四個學生參加大專講座,在我們佛門盜法。這四個學生裡面有三個是大四的,將要畢業,程度很高,另外一個是大二的。每天下課都到教會去,把我們這邊情形向他們報告。就有同學發現來告訴我,正好我在講座裡面擔任代李老師的課。李老師一面要教書,那個時候每天下午有兩個鐘點的研究討論,這個討論會是李老師主持的,以後李老師只主持一次,從第二天起就交給我,每天代他主持這個研究討論會。研究討論會幹什麼?答覆學生問題,當場提出來當場答覆。所以這個必須把精神養好,沒準備的,無從準備起,不知他要問什麼。

  那時候學生有一百三十多個人,於是有別的同學把這個事情告訴我。我就說:這個事情上帝要是曉得,臉上沒有面子,我這個兒女跑到釋迦牟尼佛那裡去盜法,沒面子,不好看。這麼一說,他們沒有辦法,四個人都站起來,都承認。我就告訴他,佛法是公開的,什麼人都可以學,你們教會如果想了解佛法,又礙於情面,不好意思請法師去講經,你們要想來參加講座,可以先來一個公函,我們很歡迎,不會排斥你的。不能偷偷摸摸的,偷偷摸摸的上帝難為情,我這個兒女偷偷摸摸的幹這個事情,不光明,不能正大光明。然後我就問他,我說你們聽的目的何在?他們就提出來,他說他的教裡頭講的上帝,就是佛法講的真如本性,他們現在也正研究佛經,把上帝認為是佛法的真如本性。我說那太好了,那你要叫佛法是魔鬼,你不就叫你上帝是魔鬼了嗎?這一下說了,他們就呆了。你說佛是魔鬼,佛既然是講的真如本性,你們上帝就是真如本性,那你說佛是魔鬼,你就說上帝是魔鬼。我們原來是一家,你再要分的時候,那你不就錯了嗎?然後我就老老實實告訴他,我向全體學生來解釋這個問題,如果要說兩樣東西說它相同、一樣,或者說它不一樣,這兩門東西都要搞徹底。我就問他,你對於你的天主教的教義是不是徹底明瞭?不敢講。不但你不敢講,你們的教皇也不敢講對教義徹底明瞭。你對於佛法也徹底明瞭了嗎?那更是皮毛。才聽了幾天,你怎麼敢說是相同或者是不相同?

  在做學問的立場上,你沒有資格開口,你沒有資格說同,你也沒有資格說不同,同與不同你沒資格講,為什麼?你沒搞清楚。你現在就說同,或者說不同,你這個膽子未免太大!這不是做學問。你們想想對不對?然後我又告訴他,我說在我的立場上說,可以說同。你一定問我,佛教教義我有沒有搞清楚?天主教教義我有沒有搞清楚?老實告訴你,我都沒有搞清楚。都沒搞清楚,為什麼可以說同?佛法裡面說,一切眾生皆當成佛,上帝也是眾生,當然要成佛,對不對?這個佛經裡頭有的,我說可以說同。我也可以說不同,為什麼說不同?佛法成佛要明心見性,你們那個地方不談明心見性;佛法要自己成就的,你們靠上帝救你們,這不同。我說:在我,東說也對,西說也對;在你,開口便錯,動念即乖。外教到佛門裡偷東西多,偷得去偷不去?偷不去,為什麼?有成見。

  前些年天主教還請我在他們教堂裡面講經,我在那裡講了一個學期,以後我出國去。裡面有退席的,有些修女聽了二、三次不去了,以後不再來聽。裡面有人告訴我,有人退席了。我說:為什麼?她們自己商量,受不了,說他講得很有道理,我們信心會動搖,就不敢聽。佛法講得有道理,聽下去之後心就動搖,就不敢聽了。這就說明這是「四辯高懸,弘宣妙法」。我在多瑪斯修道院講,我說你們的主教請我來講佛法,要請我來講你們那個經,那就高明了。實在的,我要講他們的經,一定比他們的主教、比他們的神父講得高明,為什麼?到了我這裡,一切法都變成妙法,那個經是《妙法蓮華經》。在他就不是,到我這裡來什麼法都變成《妙法蓮華經》,這個《妙法蓮華經》本意就是這樣。所以大家不要以為就是這一本就是,錯了!世出世間一切萬法就是《妙法蓮華經》,包括天主教《聖經》在內,他們的經典在內,統統都是《妙法蓮華經》。你要是悟了,一切法沒有一法不妙;你不悟,這個經本子也不妙,妙在哪裡?你們說它妙在哪裡?這個也不妙!悟了是法法皆妙,真是其妙無窮。底下幾句諸位一看就懂,就不要說。底下有一個問題就是:

  【忍難弘經。以慈為首。】

  特別是在今天,今時今地,我們今天在這個地球上,在這個世界上弘經,障難太多了,我們要能夠忍。你們看看虛雲老和尚,他晚年,就是大陸淪陷之後,他老人家實在是大慈大悲。這個大陸淪陷的時候他曾經到香港,香港那邊那些法師們、居士,都希望留老和尚在那裡住,而且把他居住的地方布置得非常的幽雅,他年歲大,讓他在那裡安居。這個地方我去看過,去參觀過,就是那個時候準備給虛雲老和尚住的所在。環境很幽雅,四面都有院子,還有假山,這個樹木花草培植得都非常好,在香港能有那樣的環境實在太少。老和尚一定要回去,大陸上有大的劫難,他老人家回去代眾生受難,是以這個心去。所以在大陸上受了許多的折磨,幾次被人打得活來死去,老和尚沒有一點怨言,「忍難弘經」。我們有沒有這個精神?我們看看那個地方有難了趕緊要逃掉,逃難;人家在外面回去受難,你們想想,不一樣!這種偉大的精神,我們要效法,虛老和尚的行誼值得我們效法。他一生所表現的都是成就人、幫助人,沒有一絲毫為自己。他建了不少的道場,他有福報,信徒護法的都是有勢力、有財富。他的廟建好了馬上交給別人,自己就走,到另外一個地方再建;看到破爛的廟他就修,修好了都讓給別人,一生都做這個事情。並不是說他建了廟,廟是自己的,自己要做住持,自己要管事,他不管,建好了就交給別人,你們看《虛雲老和尚年譜》,你就看到。這是在近代給我們做了個榜樣,不但佛經裡面常常這樣講,有老和尚做出樣子給我們看。這個災難,給諸位說還沒過去,還有災難要來,我們要能夠承受得了,要有大慈悲心。

  【慈忍必多功德所就。】

  這是一定的道理,你要想成就無量功德,就要修慈悲,要修忍辱。如果要不能忍,你的功德隨時可以喪失,佛門裡常說「火燒功德林」,那是什麼火?瞋恚之火。所以我們修積功德相當不容易,為什麼?要從你沒有發脾氣這個時候算起,發了脾氣以前的那個都燒光了,那沒有了。你上午發了一頓脾氣,那你上午以前的功德全燒光了;要從你發了脾氣以後,心平氣和,一直到現在來算,麻煩在此地。臨命終的時候,快要嚥氣了,發了一頓脾氣,一生都完了,什麼都燒光,這個事情很可怕。諸位要曉得,凡是引誘你發脾氣都是魔,嫉妒你的功德,看到你修的功德,他在那裡煽火,快燒、快燒、快燒,你也就很聽話,好,我馬上燒,馬上燒,你說你這不是冤枉嗎?不聽佛的話,聽魔的話。所以要曉得,要認清楚!什麼事情要惹得發脾氣,決定不發,曉得魔來了,你想燒我的功德,我偏偏不燒,偏偏不發脾氣,這個功德才保得住。這是我們要提高警覺,給諸位說,講的老實話,福德是有的,功德就燒掉了。功德是什麼東西?功德是定,功德是清淨心。你想想看,你這個定好不容易修成,譬如念佛人講念佛三昧、一心不亂,好不容易修成,一發脾氣完了,定沒有了,一心沒有了。所以功德與福德,要把它分得清清楚楚。

  達摩祖師初來的時候,梁武帝做皇帝,梁武帝一生是佛門大護法,蓋了四百八十座寺廟,南朝四百八十寺那就是梁武帝蓋的,度了多少人出家。他見了達摩祖師,很誇耀他自己,我的功德大不大?達摩祖師一瓢冷水澆了他,「並無功德」,真的沒有功德。如果梁武帝說,我的福報大不大?那達摩祖師一定說甚多甚多,福報!你做了那麼多事情,你的心還是不清淨,你心不定。功德是清淨心,功德是一心不亂。諸位要記住,我們講戒定慧,因戒生定,這個戒要是能夠達到定,戒也算是功德。如果持戒而沒有能夠達到定,持戒是福德;持戒達到定,戒是功德。沒有達到定,持戒是福德,不是功德;成就了定,這決定是功德。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全都是福德一邊的事,禪定、般若是功德。六度裡頭要把它分得清清楚楚,哪些是功德,哪些是福德,要搞清楚。我們看有些寺廟,門口擺一個裝錢的箱子,寫著「功德箱」,丟幾個錢他就得一心不亂、就得禪定?那我得多丟幾個。那是福德,廣種福田這個意思是對的,功德一點都沒有,與功德不相干。外面人分不清楚,我們學佛的人一定要分清楚。修福德,果報是三界之內的痴福,一定要重視功德,就是重視定慧的修學。這是講到「忍難弘經」,一定要修慈悲、忍辱,才能夠成就無量功德。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