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楞嚴經  (第一一一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111

  一百四十六面第二行:

  【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前面第一句所說的,「初於聞中,入流亡所」,諸位一定要將「入」與「所」搞清楚。在這章經文裡面這一句是最重要,前面已經給大家分別解釋過,可是這個意思是有相當的深度。從表面上看,六塵這是外面的境界,它有誘惑我們的作用,既有誘惑必有所在,如果這個心還被境界誘惑,我們的心是向外奔逸,往外面跑。假如是入了法性,這個入就是回頭的意思,佛門裡面常講「回頭是岸」、「反聞」,這是回頭。世間法裡面做學問,孟子所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那個求其放心就是入。如果不求其放心,這個心是放在外面、放在六塵上,隨六塵境界而轉,這個心是亂心;不為境界所轉,這個心就是一心,一心就是法性。清涼大師在《華嚴疏鈔》裡面說,「一真法界即是一心」,可見得法性就是一心不亂。

  為什麼證入法性的人就是證得一心不亂的人,他的心不會被外境所動,這是什麼原因?當然我們也是很希望求得,而我們總是求不得、求不到,原因在哪裡?原因在我們不了解外面境界之真實相,而把外面境界都看作是實在的,這就無法證得。我們的心要在境界上定下來,那是勉強的定,所謂用理智控制住感情,不叫它動,這都不是辦法,這是石頭壓草。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壓制到相當的時間之後,怕會爆發,壓不住的。這就是說明了不能夠理解事實真相,才有這些弊病產生。所以佛在一切大乘經論裡面,把一切事實真相給我們說破,他是說破了,我們自己要悟入這個境界才有用處。佛給我們講「萬法皆空」,我們哪一樁空了?沒有一樣空。佛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我們把一切有為法都當作真實,幾個人把一切有為法看成夢幻泡影?這就是不曉得一切法的真實相,自然迷在外面境界裡面。

  修學就有善巧,像以前灌頂大師告訴我們,修行人沒有其他的念頭,「唯守一法然後見真」。這個法子看起來好像很笨拙、看不起眼,實在是有道理,真正去用會很得力,為什麼?那就是訓練一心的辦法。我們今天學佛所用種種的辦法,都不是修一心。不修一心,換句話說,增長分別執著,那怎麼會成功?增長分別執著是凡夫,不是佛菩薩。我們今天在這裡聽經增長分別執著,讀誦大乘經論也是增長分別執著,天天幹這個,那怎麼得了?這個問題就大了,換句話說,我們不懂得守一法的妙處。表面上看起來現在佛教還挺興盛,特別是在我們台灣,到處都有人在講經說法、有人在領眾修行,好像是很盛,其實很衰。原因在什麼地方?都不得法、都不能夠守一法。譬如在民國初年,大陸上只有一個道場提倡守一法,那就是蘇州的靈巖山,印光法師他就守一個辦法,念佛。所以靈巖山的道場是長年佛七,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打佛七,它叫長年佛七道場,道場裡只有念佛,沒有經懺佛事、也沒有講經,唯守一法,的確也成就了不少人。

  你要問,為什麼守一法就能成就?我們要追究這個病根的所在,《楞嚴》裡面講六結,我們就看最粗的這兩個,動、靜,動靜都是塵,耳根所聞的,有聲的時候動,無聲的時候靜。眼根所對的是明暗,見明是見,見暗還是見;耳根對的聲有動、有靜。動靜二種妄塵,就是兩大類,它的性質在我們凡夫來講,所謂是「黏湛發聽」。湛是什麼?湛寂的聞性,它是不是真的黏上去?不是。將來諸位讀經,要是讀到這個字樣不要誤會,有這個意思可沒有這個事實,似乎是這個樣子,這是講我們的耳識是這麼起來的。可見得耳識之所依是聞性,聞性裡面染上動靜二塵,這就變成耳識。我們今天用耳是用耳識,不知道用聞性;觀世音這個方法,就是要把耳識恢復到聞性,這個辦法就是這樣,這就所謂是入流亡所。

  前面也跟諸位講了,這個事情是要以般若智慧的觀照,先照這個粗相,譬如我們聽到音聲了,千萬不要執著這個音聲、分別這個音聲,這音聲好聽,或者不好聽。好聽又起了貪心,多聽聽;不好聽又厭惡了,又希望離開,這個裡面又生了虛妄的取捨,那就錯了。音聲一起來的時候,這就提示你自己的覺心,提起覺心,你就在這上用功夫。這個功夫真正會用是不間斷,這就是文殊菩薩揀選為什麼選「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就是因為耳根不間斷。我們睡覺了,睡覺耳還在聽;眼根間斷,張開眼睛能見,閉了眼睛就不見,明暗都不見了。所以耳根是清醒的時候它在聽,睡覺的時候它還在聽,當你睡著的時候叫你幾聲,你就起來、就醒過來。如果你要是眼根起作用的話,我寫上你的名字,你睡著了給你看,你能不能醒過來?不會醒過來。叫你幾聲你醒過來,可見得耳根在睡的時候起作用,眼根在睡的時候不起作用。

  我們用耳根修行,二六時中沒有間斷,用眼根修行會間斷,功德利益就在此地,這是不間斷的,會用功的,功夫不間斷。你要是去觀察,觀察可不是思惟,這裡面特別要注意到這點,千萬不要把打妄想當作觀想。觀想是觀照,可不是在那裡胡思亂想,為什麼?離了心意識這才是觀想,或者我們講觀照,用心意識都叫打妄想,這是一定要把它辨別得清清楚楚。當耳根一接觸聲塵,你就去觀,剛才講了,決定不落入思惟。這個現象怎麼發生的?當然這是從聲而來,就是從動而來的。可是也有從靜而來的,它是從動還是從靜?也就是說,是有聲還是無聲?這個時候無論是有聲、是無聲,必須要了解無取無捨,你這功夫才能用得上;一有取捨的心,這功夫就用不上。諸位曉得,一根的原理是如此,根根原理無不如是,在一切境界裡頭不取不捨。為什麼?因為境界不是真實的,取捨都是錯誤,所以無取捨這才是正確。曉得境界的真實相,你必定可以做到,外不隨聲塵所轉、內不起分別執著,這就是內外二邊都不著,這個時候你的清淨心現前,清淨心裡面就生智慧。所謂「入流」,這是離心意識用六根的根性,這是入聖者之流。「亡所」,所是一切塵境、六塵的境界,六塵境界裡面無取無捨,在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這叫亡所。這是觀世音菩薩他自己修學、用功基本的原理原則。

  今天我們所看的這是境界,『所入既寂』,這個「所入」就是前面的入流亡所,「所」就是亡所,「入」就是入流,入流亡所這個功夫做到了,心寂靜。『動靜二相了然不生』,這個方法講的是簡單,實在說是高明極了。這真正是像一般人所講的,快刀砍亂麻的辦法,直截了當的明心見性。動靜二塵,我們在前面曾經讀過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這些東西「皆如來藏妙真如性」;換句話說,動靜二塵當然也是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所以才說「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這是個什麼回事情?是不是觀世音菩薩證到這個境界,外面動靜二相就沒有了?動靜二相是有,他心裡面可沒有。諸位要曉得,一切有或者是一切無,都是從分別執著生的;如果離開分別執著,的確無有一法可得。像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哪有一法可得!這是功夫真正達到一心。事一心到不了這個境界,這是理一心不亂的境界,寂照不二、寂照一如,就是平常動靜二相已經不能再擾亂他了。為什麼?他的心不緣外面的塵境。塵境不是真實的,如果沒有妄心去緣它,塵境不生,這才是真正的「入流亡所」,這叫做根本靜,就是寂靜,根本來寂靜的,根才見到。所入的塵這個時候也銷亡,可見得這個塵本來也是寂靜的。

  諸位想想這個味道,大乘經裡面佛所講,從無生法忍的境界再往上提升,寂滅忍,這裡頭就有點極清淨寂滅的意味,這個境界是最高的境界,也是最殊勝、最真實的境界。意思就是說,根塵都已經寂靜,妄識不生,不但動而無生之相了然不生,就是分別心也是靜而無生之相,也了然不生,所以才說「動靜二相了然不生」。這是功夫繼續的提升,從入流亡所又提升一級,就是動靜二相了然不生。這個境界在《楞嚴經》裡面,講到後頭五陰來說,這是破色陰的境界。諸位要記住,色陰就是代表六塵,因為佛法把色法跟心法歸納為兩大類,展開來說五陰,色受想行識。我們今天說五陰,是色陰破了,色陰裡頭要是把五陰合百法來說,色陰裡包括了十一類,五根六塵這都是色法,這個關突破了。突破這一關,像《彌陀經》裡面講超越劫濁,五濁裡頭超越劫濁,功夫到這個境界。我們修定,諸位要曉得,佛法裡面所謂八萬四千法門,方法儘管不一樣,目的決定是相同,那就統統修的禪定,都是修定。而修定的目的,就是要破五陰、超越五濁惡世,超越五濁。再往底下看:

  【如是漸增。聞所聞盡。】

  這個境界就往上再提升,功夫是愈來愈深了。第一句『如是』兩個字,就是指前面「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到這個境界。在佛法一般說來功夫漸進,有觀行、有相似、有分證、有究竟,像天台大師所講的,這都是大的層次。我們現在姑且從觀行上來說,觀行是要用智慧,如果沒有智慧,我們就不得其門而入。而智慧之產生,一定要清淨心。諸位千萬不要誤會,我們只要把經多讀、多聽、多來學習就開智慧,那你就錯了。你這個辦法所得到的是世智辯聰,對於你開智慧是構成障礙,八難之一,遭了難,遭什麼難?智慧不開。諸位要想開智慧,你又去自找麻煩自作障礙,那就無可奈何,你所走的路線完全是背道而馳。學佛人特別要留意,心地要清淨,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面,逆境、順境,染境或者是清淨境界,全無染著,我們這個心才能清淨。像前面講的「入流亡所」,這是第一步,入流一定亡所,亡所才能入流。亡所,拿現在話講,是放下萬緣,五欲六塵你要是放不下,你怎麼能入得進去?你不能入流。能所不亡,你怎麼能到寂靜?所以觀智,我們有沒有?那就要問我們自己,我們五欲六塵染不染?五欲六塵根塵相接觸的時候還動不動心?動心就是染,染就沒有觀智的本錢,沒有觀智。

  我們修行,像天台大師所講的六即佛,六個位次上那個理即佛不必說,是理體上的,那是一切眾生人人有分,這是理。可是事上,搞來搞去還落名字即佛,有名無實,名字修行,有修行之名無修行之實,多少人搞了一生都是搞的假名、都是搞的名字。名字這個範圍之內,完全是凡夫,包括世智辯聰,無論他有多大名氣,無論他的經教講得怎麼好,定功怎麼深,只要境界現前他還起心動念,那就是名字即中,他出不了六道,甚至他還逃不出三惡道,這個東西麻煩大了。真正有功夫,要從觀行講起,智者大師當年在世他圓寂的時候,他是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我們《淨土聖賢錄》裡頭都有他的傳記,這是天台宗創始的第一代祖師。他圓寂的時候,學生們問他,你老人家在什麼位次上?大家都很希望知道。他非常謙虛,他是一個宗派的創始人,是一代祖師,果位當然是相當之高,可是他自己很謙虛,同時也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他說,如果他要不領眾,不管一切事,自己修行的話,他可以證得一心。一心那是屬於相似、分證,事一心是相似位,理一心是分證位,他說我可以能夠到一心。因為我領眾,在寺院裡做住持,要管很多事,要分心,不能夠專修,所以我證得的位次只是五品觀行,觀行位。諸位要知道,觀行位最起碼的,就是我們在淨土裡面講功夫成片。從功夫成片到事一心不亂以下這是觀行位,事一心到理一心以下這是相似位,理一心以上是分證位,這六即佛裡頭,我這樣一說大家可以明瞭。這個觀行位,就是預知時至,帶業往生。你自己要是再修福,知道修福的話,這個福報就能叫你預知時至,臨命終時沒有病苦,如入禪定。

  這是跟大家說明如何真正的修行,若不真修,到臨命終時後悔就太晚了。你要想真修,你就要記住,前面我提出灌頂大師講的話,一門,一生就守一門,守一個方法。守一門在行門裡面,如果你一門沒有成就,最好不要涉獵其餘的法門。譬如像我現在修念佛,我念佛沒有到功夫成片,不要三心二意去學禪、又去學密,不要,一門都沒成就。你要在一門上有成就,你看智者大師到觀行位,這是有成就,到觀行位就是功夫成片。再給諸位說明,功夫成片就可以自在往生,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一心不亂更不必說,功夫成片就能做得到,就自在往生。這功夫成片裡面的程度,當然也有淺深差別不等,功夫深的可以自在往生。

  研教亦復如是,初學的人解門比行門更重要,你們看看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他說得很清楚,初學的人解比行重要。也正是說明釋迦牟尼佛住世,四十九年天天在那裡講解,這就說明解比行重要。我們去找《大藏經》,找遍《大藏經》沒有看到釋迦牟尼佛在什麼時候領導大眾去打過佛七,你們去找能不能找到?釋迦牟尼佛有沒有交代這些弟子們集合起來打個禪七,有沒有?沒有。或是我們來做個法會、打個普佛,有沒有?也沒有,什麼都沒有。我們在《藏經》裡面發現,就是天天在講經說法,把這些理論方法告訴大家,修行是你自己的事情。所以從前修行,都是各人幹各人的,沒有大家集體在一塊的。集體在一塊共修是我們中國人提倡的,提倡的人,一說你們就曉得,百丈禪師、馬祖道一和尚,「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他們兩個人提倡的,這就建叢林大家共住在一起,在一塊共修。所以共修的制度是我們中國人提倡的,六祖大師在世的時候都沒有共修。到六祖的徒孫,他們是第八代的,我們在《壇經》裡都讀到,馬祖的師父是懷讓,懷讓的師父就是六祖。所以到那個時候才有共修,共修在佛法裡頭很晚,這就說明解門的重要。

  說到解,在今天麻煩,很困難,為什麼?我們不能夠專一。叫你專一去學一部經、學一部論,或者跟一個老師去學,你總是心不甘情不願,認為怎樣?「立刻我就要多多的接觸、要博學多聞」,這就害死人。昨天我說過,博學多聞是要有條件的,那是根本智現前之後才有資格博學多聞。所以在解門裡面也是要專一,也是要專一個老師,你跟一個老師學。我們說學一部經,這一部經學來學去,學了多少年又不開悟,枯燥無味厭倦了,這就是什麼?沒有耐心。所以我才不得已鼓勵大家,你去找一個老師,今人不知道誰是有成就的人,那找古人,為古大德的私淑弟子,一樣成就。像蕅益大師他就是學蓮池的,蕅益大師學佛的時候,蓮池大師已經圓寂,他對蓮池大師非常崇拜,蓮池大師又不在世,蓮池大師著作在世間。一直到今天都還保留在世間,我們《藏經》裡頭有《蓮池大師全集》。蕅益大師就是以他這個《全集》做為研究的範圍,專攻蓮池大師的集子,一直到他自己開悟。不悟絕不看別人東西,就守住這個範圍,他守一,守一家之言,他成功了。我們為什麼不能學習?

  甚至一些佛學院,我都勸告他,你們辦佛學院所有課程,守一家之言。古德的、大家所景仰的,譬如蓮池大師的、蕅益大師的,可是只能守一家。用蓮池大師的,就用《蓮池大師全集》;用蕅益大師的,就用《蕅益大師全集》。不要兩個同時來搞,同時搞不行,那你是走兩個門路。如果近代的,像《圓瑛法師全集》,內容相當豐富,做為一個佛學院,三年、四年的教材足夠了,守一家之言,這樣能夠下個五年到十年的功夫,你才有根柢。什麼根柢?觀智的根柢,才能夠從名字位中提升到觀行位,這是個辦法。否則的話,你搞一輩子都在名字位中,你二六時中提不起觀照。你要是提得起觀照,你的心是清淨的;如果你的心裡面常生煩惱,那就是沒有觀照功夫。若有觀照功夫,決定不生煩惱,心是清淨的。如果你要到相似位中的時候,不但心是清淨的,常生智慧。這個地方雖然不生智慧,但是也不生煩惱、心清淨,有這種能力。不管什麼境界,心都是清淨的,這真正叫斷煩惱,斷煩惱就了生死。諸位曉得,六道輪迴推動的力量就是煩惱,煩惱障斷了,六道輪迴就超越,所以前面講超色陰、超劫濁。

  這個時候定的力量漸漸加深,智慧當然也漸漸增長,所以說『如是漸增』,增到一個相當的程度,『聞所聞盡』。要是說外面的塵不染,決定不分別、不執著了,但是內裡面還沒有到完全清淨,所以這個功夫是講的內功。前面一句「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很清楚是講外境,先斷外境,於外境上不起分別、不起執著、不起心、不動念,就是了然不生。這個功夫做熟了之後再加深,做什麼?內功,內心要更求其清淨。「聞所聞盡」,能聞與所聞都盡了,這在五濁裡面,功夫又增進一層,破受陰,色受想行識裡破受陰;破見濁,五濁裡頭破見濁。這裡頭都是連帶關係,見濁破了,受陰就破了;受陰破了,見濁就破了,這是連帶關係。這個時候就是教中所講的,分別、俱生我執到這個時候才斷。這就是證得人我空,相當於小乘阿羅漢的地位,在我們念佛法門裡面來講,這是初得事一心不亂,是這個境界。再看底下兩句,它這兩句就是一個境界。

  【盡聞不住。覺所覺空。】

  這個地方注意的就是『住』字。如果在前面的境界,見濁、受陰破了,分別、俱生我執破了,你要是停止在這個位次上,那就是小乘,停止在這個地方不再求進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彌陀經》裡講的「聲聞緣覺」。這個聲聞緣覺跟一般的聲聞緣覺不一樣,一般聲聞緣覺他不知道有西方極樂世界,他也沒有求生。這個的確是大乘菩薩,是證得事一心不亂的,但是他的功夫不再往上提升,所以在西方極樂世界等於聲聞緣覺,是這麼個意思,而不是真正的小乘人。他是大乘人裡面位次與小乘阿羅漢、辟支佛相等,是這麼個說法。我們念佛,修行功夫到這個境界,要是停止在這裡,那就是這個境界。諸位一定要記住一個大前提、大原則,我們的境界希望要天天提升,不能住。『盡聞』就是能聞與所聞統統都盡,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品位增高,這是真正有志之人,有志氣的人,這個講的是大前提。我們再把範圍縮小來說,修學的功夫,境界要年年提升、月月提升、天天提升,你這個學佛才會真正有法喜充滿,才會得到這個境界。

  這個境界實在上說,孔老夫子在《論語》裡面第一章就說出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是什麼?它這個句子是活的,凡夫看到是凡夫的境界,佛菩薩看到是佛菩薩的境界,這個句子是活的。凡夫看到,孔老夫子叫我們學,我們要多多的學,學了要練習,自己會了很快樂,這個境界很粗、很淺、很低。菩薩看到,學是什麼?學是覺悟,學是覺。你們查查疏文、查查字典,學當什麼講?學當覺講,覺而時習之,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這個習是什麼?習就是歷事鍊心。在一切境界裡面覺而不迷,這就法喜充滿,這是真修行。歷事鍊心,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這是歷事,樣樣事都經歷,在這裡面學什麼?學覺而不迷。換句話說,學著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覺而不迷。《金剛經》裡面給我們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學這個。

  所以小乘人沒分,小乘人不學,自己找個深山、找個岩洞去面壁,不接觸外面境界,不修歷事鍊心,所以小乘人沒有智慧。他有定功,他能夠斷煩惱,但是他沒有智慧。大乘菩薩不一樣,大乘菩薩的境界是天天要提升,絕不是守住自己那個境界,要提升,所以他要歷事鍊心。我們看《華嚴經》,鬻香長者修禪定,在哪裡修?在市廛修。市廛是什麼?最熱鬧的地方,像我們今天所謂百貨公司、市場,最熱鬧、人最多的地方,叫你看得眼花撩亂,在那裡鍊不動心,這就是修行,唯有這樣才能把自己的境界提升。我們在百貨公司去逛一下,看到琳瑯滿目,這個不錯也想要,那個看看也動了心,心被它牽跑了。一想想不對,「我要修不動心、不起念」,眼睛閉著不行,眼睛睜著看,勉強把自己壓制住,這是初級的功夫。下一次再去,比較清淨了,動心的幅度比較小一點,這就是你自己進步了。到幾時你完全不動心了,這個地方你可以去、也可以不去。還沒有到完全不動心,要常常去,去做什麼?去鍛鍊。因為你還沒到淨地,淨地就是完全不起心、不動念了,這是擺脫這個境界再修另一個境界。

  『盡聞不住』,這是禪定真正成就了,到盡聞成就了,盡聞就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完全不起心、不動念。真正不起心、不動念,小乘就是阿羅漢的地位。小乘阿羅漢所以比不了大乘人,他道理在哪裡?小乘人還沒有經過鍛鍊,大乘人是在鍛鍊當中到了六根清淨。盡聞就是六根清淨,或者我們叫六塵清淨都可以,是一樣的意思,真正清淨。所以他的境界比二乘人要高,他是經過鍛鍊出來的,這個清淨是決定可靠的。假如這個境界相達到之後,你要是住在這個地方就變成障礙,變成什麼障?所知障。煩惱是沒有了,是所知障,變成障礙了,必須要把它擺脫掉、要離開掉。這個時候諸位要曉得一個原則,如果真有淨相可得,「好清淨」,淨相可得的話,你已經有執著,心又有所住了。住在哪裡?住在什麼都沒有,極其清淨,空相。凡夫住有,二乘住空,到這個地方「有」盡了,有盡是什麼境界?是空,住到空的境界上去,這就又錯了。雖然得到所覺空,可是他還沒有能夠證到能覺空。菩薩在這個階段,他所到達的是外淨六塵、內淨六根,這個時候再往上提升一層,盡聞也不住。

  『覺所覺空』,這一句就是再提起觀照的功夫,破所知障,這是功夫更進一層。能覺之智與所覺之理又是能所一對,但是這是境界愈往上去愈微細,如果要是住的話,必定又要起法執。換句話說,能覺之智、所覺的空理二邊也要擺脫掉,能所不立,中道不存,這樣才能把所知障打破、把法執打破。到這個時候,是能空的覺知、所空的理障也都寂滅,這個時候才能夠圓破煩惱濁,也破五陰裡面的想陰,知道想陰本空,分別俱生的法執斷掉了,這個時候所謂是思慧的功能達到極處。這個境界在我們淨土裡面講,是初證理一心不亂。再看底下一段:

  【空覺極圓。空所空滅。】

  『空覺』,換句話說,還有空,空不起覺,這個空不圓,不圓滿;有覺,還覺到空,覺也不圓滿。到什麼時候空與覺圓滿?一定要到空覺不二、空覺俱無、空覺是一,這個時候才圓滿。就是連空覺也沒有了,這是極圓之空、極圓之覺,求其空相及覺相俱不可得,所謂是覺而無覺、空而無空,所以稱之為『極圓』。由此可知,極圓的境界裡面,覺無覺相、空無空相,所滅之空與能滅之空也不可得,在般若裡講就是「空空」。般若講的三空,我空、法空、空空,是這個層次,這個地方到空空,三空裡頭證得空空。前面講人我空,事一心不亂;法我空,理一心不亂,破法執;到這個地方是空亦空,六結三空都超越了。這是什麼境界?在菩薩的境界裡面這是真正的無生忍的境界。真正無生忍,七地、八地、九地,是這個境界,我們跟大家講圓教,菩薩位次快到頭了。底下一句才是真正到頭,為什麼?到寂滅忍,從無生忍再提升到寂滅忍。寂滅忍,下品寂滅忍是法雲地,中品是等覺,上品是如來果地。我們通常在圓教裡面講理一心不亂,從什麼時候是理一心?圓教初住就是理一心。理一心裡頭也有四十一個等級,這個地方所講的是理一心裡面極深的程度,地上菩薩的境界,超越三賢,登地了。嚴格講起來他是七地,尺度放寬,最低限度也是初地,在圓教裡登地了。

  在本經裡面所講的,每一個階段兩句話八個字,真正是綱要之綱要,再簡單也不過。可是這裡面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就是希望我們學佛的同修一定要發大心。所謂發大心就是發覺悟之心,大心就是菩提心、就是覺心。所謂覺心,就是要把自己境界不斷向上提升,正是《金剛經》裡面所講的「無住生心」,無住就提升,它不住,就提升了。生心是什麼?是生覺心、生菩提之心。話雖然是這麼說,我們要想到我們現前的境界,我們不能單看觀世音菩薩,看他這個修行法,人家早就成佛了,這是他敘說他修行的經過提供我們做為參考,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參考資料。因為他所提出來的都是原理原則,八萬四千法門門門用得上,這是了不起的。無論修哪個法門統統用得上,無論學哪個宗派也統統都用得上,好在這個地方,這是真正大慈大悲。

  我們今天從這個基礎上如何去建立,建立而後才能談上提升。好像蓋大樓一樣,先把基礎打好,基礎打好之後,慢慢一層一層往上蓋,一層一層往上提升。你如果基礎都沒有,還提個什麼?你拿什麼去提?基礎沒有,天天口皮上在提升,那就總在名字位中打轉,永遠超越不了名字位中,這就大錯特錯,所以一定要名符其實。由此可知,在今天我們最重要的是要曉得奠定基礎,你要懂得這個道理,曉得奠定基礎的理論與方法、功德與利益,那你就是有智慧的人,你對於現前的境界就是覺而不迷。如果你對於這一點疏忽了,那是迷而不覺,無論你在大乘修學什麼法門都是盲修瞎練、迷惑顛倒。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