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 (第七十六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76
第五十二頁第四行,我們將經文念幾句,對對地方。
【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這是這段的最後一節。在上次我們念到經文當中的幾句話,非常的重要,必須要把它背起來,就是前面這一行。經文裡面像這些句子,可以說是究竟了義,是真正的宇宙人生的實相。像這樣的句子,在《楞嚴經》裡面我們已經看到很多次,這是佛苦口婆心時時提醒我們。生滅去來就是指一切萬相,這些萬相今天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都在那裡探尋,究竟真相如何?是從什麼地方來的?什麼原因來的?我們試問問,這些探索會不會有個圓滿的結果?諸位要曉得,除非他真正的修學佛法,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如果不能夠在佛法裡面去尋求,圓滿的答案是找不到的。佛確實一句話就給我們講得清清楚楚,但是必須在佛法裡面有相當修養的人,聽了這一句話他才能接受,他聽得入耳;一般人聽了這一句,聽不進去。今天的經文是接著上面來的,但是前面還有點餘意,必須要給大家交待。
雖然一切萬相是「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可是古大德跟我們說,「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宿債」,這兩句話一定要牢牢的記住。因為經裡面所寫的是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親證的境界,給我們說了,而不是我們自己親證的境界;換句話說,在他是業障本來空,在我們還要還宿債,這個原因就是我們沒有親證。所以佛法單憑口裡講講,沒有用處的,一定要契入這個境界。講得再好,還是不能了生死、不能消舊業;換句話說,這是功夫的問題,這是我們必須要提高警覺的。功夫一般講所謂看破、放下,看破是學問,放下是功夫,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看破一分他就能放下一分,放下一分就能看破一分,因此兩條路都可以走。從行門裡面走,必須得放下,放下自然能看破;從解門裡面走,看破一分就得放下一分。這就是行解不二、行解相應,這是真正的學問,真正的功夫。別人的功夫怎麼做法,我們不必去理會他,要緊的是要反省自己,我們自己在日常一切諸法之中,哪些看破了,哪些放下了,如果說是時時都能夠看破、時時都能夠放下,這個境界就非常之好。
學佛第一要緊的就是清淨心,這比什麼都重要,第一要緊的是心裡面沒有事。《壇經》裡面所說「本來無一物」,《楞嚴》這幾句話就是本來無一物,『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這四句就是六祖所講的「本來無一物」這個意思,六祖說得簡單,它這說得詳細一點。我們要求的就是「性真常」。一切萬法的「生滅去來」這是講一切萬相,「迷悟」是說我們自己的心,「生死」是講我們的果報,全都沒有,你還有哪一樁事情放不下?還有哪一樁事情你把它放在心裡?佛說法的綱領是不離二諦,隨俗諦說,這是講恆順眾生;隨真諦說,是如來自己親證實相境界。既然是這樣,為什麼佛不都隨他自己的親證境界說?為什麼要隨我們眾生?這是佛的慈悲,要是全隨佛親證的境界來說,我們聽不懂,不得利益。佛對迷得重的人,就要隨俗諦而說;迷得輕的人,佛就隨真諦而說。到根熟的眾生,佛就給他說真俗不二,這就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了,超凡入聖。所以我們在大經裡面看到,有隨俗說的、有隨真說的。
眾生不知道生從哪裡來,死往哪裡去?這是一切眾生最大的事情,無論是中國人、外國人,不管他是信哪個教,可以說沒有人對這樁事情沒有關心過的,都曾經關心過,這是大事!我們從哪裡來的?我們看看那小孩,生下來的小孩,看看他從哪裡來的?他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為什麼要到這個世間來?可是一般世間人的感覺,父母跟自己三緣和合,說這話佛是隨俗說的。自己的神識是親因緣,這是業力,父母是增上緣,這是投胎到這個世間來,顯現生滅的現象;滅了以後,佛隨俗諦說,講六道輪迴、隨業流轉。佛說這個話對不對?對的,迷惑顛倒的眾生確實如此,臨命終時哪個業力強,牽著你去投胎去了。善的業力強,三善道受生;惡的業力強,三惡道受生,這是俗諦。俗諦裡頭雖然不是真實,但是確有其事,確實現這些相,這一點都不錯。真諦裡頭確實沒有這些東西,但是諸位要曉得,真並不妨礙妄,妄也不妨礙真。這是眾生的迷惑,佛隨我們迷惑的境界,給我們加以解釋,說明迷的真相。
如果你要是悟了,真常寂滅性,就是此地的「性真常中」,你要是悟了的話,就是此地所說的迷悟之情也斷了。也許諸位要問,迷破了這是對的,難道悟也沒有了嗎?悟也沒有,悟是對迷說的。如果你悟了,你的心裡還執著一個悟,悟就是迷,所以這是相對的,迷沒有了,悟也沒有了。這裡頭就是千萬不可以執著,迷悟沒有了、來去也沒有了、生死也沒有了,因為真常心性當中這些全是妄相,《金剛經》裡面所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妄相。什麼叫妄相?決定沒有一個實體。這個道理稍稍對於經論有些修養的同修,也能夠體驗得到,我們現前的境界無自性,我們的身是四大五蘊集合之體,身相無自性,眾緣和合而生,心相也無自性。你要是打開《百法明門》,你看看我們這個身、我們的境界,歸納起來就是這一百法,這一百法無自性。有為法裡面九十四種是因緣所生法,無自性不必說了,無為法裡頭也無自性。既然無自性,我們還要執著、還要放不下,這就壞了,這大錯特錯。
真正悟到無自性,心是定的,我們俗話常講心安理得,道理明白、得到了,心就安然,無論處什麼境界都是安然。順境裡安然,逆境裡還是安然,為什麼?他把一切事實的真相看得清清楚楚。古人實在也是不得已,用鏡中之像來做個比喻,那個鏡就好比真常心性,鏡子裡面所現的那些妄相,就是此地講的「去來迷悟生死」。鏡子裡有沒有?有。可不可得?了無所得。為什麼?不是真實的。不是真實的並不是說它沒有,它有相,有相不是真實的。現在森羅萬象擺在我們面前,我們如果一旦覺悟這些相確實是有,幻有、妙有而非真實,我們在這裡面就解脫、就得大自在。在這裡面什麼事情都做得圓圓滿滿,一樣也不執著;並不是說一切都空了,空了我什麼都不做了,那就叫惡取空,對於事實真相並沒有了解。了解之後像諸佛菩薩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他一天作到晚,他什麼也沒作,心清淨、身也清淨。諸佛菩薩在十法界隨類化身,度脫一切眾生,你看《金剛經》裡面所講的,「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天天做,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這多自在!
這個法門,咱們要從什麼地方下手?從前遍融法師開示蓮池大師的話,我們可以學習。蓮池大師的成就,說實在的話,得力於遍融大師,這是明朝末年的大善知識。蓮池大師參學的時候三步一拜,拜到老和尚那裡去,請老和尚開示了生死的法門,他是真心要求道。老和尚告訴他,「你年紀輕輕的這麼虔誠,三步一拜,拜到我這裡來,可別為名聞利養害了你!」其餘就沒有說,旁邊人聽了笑一笑,「你看這傻不傻?三步一拜,拜這麼多天拜到這裡來,我們都以為老和尚有什麼妙法要開示他,哪裡曉得是老生常談」。這就是俗話說,「一分恭敬心得一分受用,十分恭敬心得十分受用」,蓮池大師是十分恭敬心,得老和尚這一句話,他一生受用不盡。他自己說,他的成就就是老和尚這一句話,一生遠離名聞利養,他成就了。親近遍融法師的那些弟子、門徒們,一天到晚跟在老和尚身邊,這個話也不曉得聽了幾十遍、幾百遍,這個耳朵聽,那個耳朵出去,老生常談沒有放在心裡,沒有一個人成就。
這就是印祖說的,老法師說法絕無偏心,就在學習的人有沒有恭敬心接受?恭敬心的接受,受了以後就依教奉行,他就這麼做。所以諸位千萬要記住,我們從哪裡下手?就是從遠離名聞利養。我們修一切法,斷惡修善,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無論修什麼法門,不是為名修、不是為利修,真正把名聞利養捨棄,這叫真修,稍稍沾一點名聞利養就壞了。這是講從哪裡修起。弘法利生千萬不要居功,要學佛菩薩度一切眾生,心裡面無一眾生得滅度者。這修的是什麼?給諸位說,修的是清淨心。清淨心裡面自然生無量智慧,自然具足無邊的福德,這叫真修。所以在這句裡面,迷悟就是說的人,悟了的是佛菩薩,迷了的是凡夫、外道,這對人說的;生死這是對法說的,生死涅槃。
但是諸位要曉得,迷悟在人,理裡面哪有迷悟?法裡面也沒有迷悟。譬如我們迷失方向的人,你目的是要往南面走,可是你現在往北面走,你誤會把北面當作南面,迷失方向,誰迷失?人迷失。不是方向迷失了,方向還是原來的方向,並沒有隨你迷失而有所改變。諸位要曉得,迷悟在人,在哪個人?在自己,不在別人。別人他迷也好、悟也好,與我都不相干,這一點非常要緊。問題就是我們自己在人事的環境當中、物質的環境當中,我們迷不迷?什麼叫迷?分別、執著、妄想就是迷。什麼叫悟?離開分別執著妄想,一切明瞭,就叫悟。悟了的人叫佛菩薩,迷了的人叫做凡夫,悟也是這個境界,迷也是這個境界,所以說迷悟不二。這個愈說愈深,這就說得相當深度了。
佛在《法華經》裡面給我們講,《法華經》裡有兩句很有名的話,「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這個境界,如果我們要是按佛經裡面菩薩程度上來說,這是證寂滅忍的人才能見到。諸位讀過《仁王經》,《仁王經》裡面講五忍菩薩,寂滅忍是最高的,下品的寂滅忍是法雲地菩薩,上品的寂滅忍是等覺菩薩,他到這個境界看一切法是什麼相?寂滅相,清淨寂滅,相沒變。我們看的相是生滅相,人家看的是清淨寂滅相。再試問問,我們以這個扇子來說,這是個相,我們看的是生滅相,人家看這是清淨寂滅相。相沒變,迷悟在人,這是如來與大菩薩親證的現量境界。《仁王經》裡面五忍,每一忍都有上中下三品,只有寂滅忍上下兩品。所以古德在註解裡面,他也把它補出去,他說如果寂滅忍要分三品,中品的就是等覺菩薩,上品的就是佛果位,這樣講也能講得通。這是究竟位次上的忍,這才是講的究竟的實相,一切法的真實相。既然是常自寂滅相,諸位想想還有什麼相可得,還有什麼相可執著!
《法華經》又給我們說,「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我們一般講萬法無常,這個萬法無常是佛的方便說,隨俗說;世間相常住,這是隨真諦而說的。世間相常住,給諸位說,這個世間相不生不滅,一般講無生法忍的境界。一切法無生,既然無生哪裡會有滅?有生才有滅,不生哪有滅?像這些經文,我們乍聽起來實在是不好懂,可是我們讀了《楞嚴經》之後,這些話也能夠體會到彷彿。《楞嚴經》裡面給我們講,「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所以生即無生、無生即生,生與無生是一不是二,就是生跟滅是一不是二。既然是一不是二,你在這裡面覓生與滅,了不可得,豈不是世間相常住?像這樣的經文可以說是究竟了義,與此地所講的是一個意思,說法不一樣,是同一個境界。
這個地方講在真如性中,真是去無所去、來無所來,迷無始、悟無終。生,我們講是四大和合,說實在話,四大何嘗和合?四大既然不和合,死的時候五陰怎麼會散壞?沒有這個事情!我這樣講,諸位確實很難懂,上次我記我得是用書做比喻,我們還是用這個比喻說。這本書是一百多張紙訂起來的,《法華經》裡面講「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世法是什麼?我們這個法稱為紙,一張一張的紙,住法位它本來就是一張一張紙,你把它訂起來叫它做一本書,它還是一張一張紙,紙並沒有把它變成一本書,拆開來之後散開,還是一張一張的紙。從一張紙上來看,這個書沒有生滅之相。我們現在最難理解的是什麼?這個書一拆開,書沒有了、書滅了,訂起來,這個書生了,實際上書哪有生滅之相?沒有生滅之相。這個書的相是什麼?書的真相不生不滅。大家細細想這個道理,這個道理想通了,一切萬法都是這個道理。
你果然悟到了,你就心開意解、歡歡喜喜,為什麼?不生不滅!你悟了之後不生不滅,你迷的時候還是不生不滅,並不是迷的時候就真有生滅。迷的時候真有生滅、悟了就不生不滅,那經上就不會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所以一切法的真實相,確實是不生不滅;換句話說,不生不死。生死是什麼?你們在百法裡面看,生死是不相應行法。不相應行法在三性裡面是遍計所執性,不是依他起性;換句話說,是種錯覺、錯誤的觀念,決定沒有這個事實。但是世間人迷惑,他就是不了解事實真相,以為還真的有生有死,生了喜歡,死了悲傷,其實哪有這個事情?所以悟入的人心入正定,什麼境界裡頭再也不動心,如如不動,這在《楞嚴》裡面叫做楞嚴大定,所以佛在此地給我們講的是「了無所得」。
我們再想一想本經的經題,有「首楞嚴」這三個字,首楞嚴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叫一切事究竟堅固。諸位要曉得,有生有滅還有什麼堅固可說?不生不滅這才叫究竟堅固。有生有滅就是有成有壞,我們隨俗諦、隨迷人來講,有情眾生有生老病死,無情的眾生有生住異滅,世界有成住壞空,這是隨俗諦而說;隨真諦所說的是了無所得,也可以說「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這是從如來親證看到事相的真實。佛在我們這部經的開端,也曾經告訴阿難尊者說,「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在《法華經》裡面佛所講的,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大佛頂首楞嚴王就是佛知佛見,而佛知佛見是每一個人本來具足的,壞在什麼地方?壞在我們用心意識,這就迷了。交光大師在《楞嚴正脈》裡面教給我們,「捨識用根」就悟了。
我講唯識的時候,我講的唯識,諸位要記住,不是唯識學家的講法,我講唯識是性相圓融的講法,目的是叫大家開悟,不重名相的分析,當然有要緊的,也特別分析得清楚,目的是叫你開悟,避免死在名相之中。原本說法的目的就是如此,就是叫大家開悟的。用根,《楞嚴》裡面叫我們「捨識用根」,教我們用見性見一切法,用聞性聞一切音聲,用這個方法來修行。諸位要問,不用心意識,那我見了不是沒有分別了嗎?沒有分別不等於不見了嗎?平常我們講「注意」,為什麼?意是分別,眼識與五俱起意識聯合起作用,才能夠分別一切色相;耳識與五俱起意識起聯合作用,才能夠辨別音聲。如果不注意的時候,所謂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那我們這六根還有什麼用處?如果諸位起了這個疑問,跟阿難差不多。《楞嚴經》裡面的阿難,十番顯見裡他許多的疑問,就是類似這樣的情形。哪裡曉得若用見性見一切色,比五俱起意識見色還要清楚。因為五俱起意識是迷了的真心,那不迷的真心見色豈不是更清楚嗎?迷了的心見一切色相能夠辨別顏色、辨別長短方圓,能夠辨別這些,但是不知道色相的真相。如果用見性見一切色相,不但能夠辨別微細,而且能夠得到它的真實相,那是什麼相?清淨寂滅相,這個功德多麼殊勝。
可是在用功的時候也確實有困難,難在哪個地方?俗話常說「看得破,忍不過」,經裡面道理我聽懂了,何謂忍不過?在一切境界裡還起分別心、還起妄想,這就叫忍不過。譬如順境界裡面還是歡喜心,逆境界裡面還是討厭,這就叫忍不過。你要懂得這個道理,你就曉得應該在什麼地方用功夫,理明白之後,修行就是歷事鍊心,古人常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就是用功夫。順境裡面一念歡喜心才起來,這個不要緊,為什麼?無始劫來的習氣,不是一下能斷得了的,阿羅漢煩惱斷了,習氣還在,可見得斷習氣是不容易的。問題在哪裡?你是覺還是迷?如果迷了,隨著習氣轉了,這就是迷。覺了的時候,這個念頭才動就覺悟,覺悟就不隨妄念轉,這叫真用功。
真正用功,禪家是真實得到要領,一切法裡面不動心、不起念。你看看《壇經》裡面六祖大師所傳的,他老人家所說的,佛祖代代相傳的修學的綱要只有六個字,六個字裡頭第一個就是「無念」,第二個是「無相」,第三個是「無住」,就這六個字。中國的禪宗修什麼?就是修這六個字,這就是他做功夫。所以他的修學是活活潑潑,並不是一天到晚盤腿面壁那叫用功夫,不是的。六祖大師在黃梅的時候,天天破柴舂米做苦工,每天累得滿頭大汗,不亦樂乎,人家修什麼?修無念、無相、無住,修這個。所以那些苦工他能夠歡喜做,不疲不厭。如果你有念,「我到這裡來求學,派我到這裡來做苦工,我一句法也沒有聽到,這個老和尚對我太可惡了!」,起了妄念,如果起這個念頭,五祖的衣缽不會給他,怎麼會輪到他?不著相,所以沒有疲勞,心無所住,心地清淨。破柴是修禪定,舂米也是修禪定,挑水還是修禪定,修上上禪,這是我們中國禪宗確實得到佛法的精華,這叫真修。
我們現在曉得,大佛頂首楞嚴定是我們真性當中本來具足的。佛知佛見本自妙圓,我們如何將它恢復?現在雖然迷,並沒有喪失,就是從迷裡面悟過來而已。悟過來之後,這一句話就不是釋迦牟尼佛的話,是自己的,「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是你自己的境界,是你自己說的話,不是釋迦牟尼佛的。我們自己沒悟,聽人家這麼說;悟了之後,這是自己的話。悟了的人,為什麼一切經都通達?悟了,一切經全是自己現量境界,他怎麼不懂!六祖大師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他悟了,悟了一切經都是他自己的現量境界,所以你隨便拿什麼經你念一段,不懂得,他就講給你聽,能叫你開悟。這是成佛最捷徑的道路,最近的一條道路,這些道理不可不明。道理明白了,我們修行有方向、有目標,剩下來的就是我們自己求證而已。向下面這就是開出的四科,請看經文:
【阿難。云何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這四科在前面給諸位介紹過,是一切萬法的綱領,這是佛說法的善巧。五陰是對迷心法重、迷色法輕的人所說的,所以在這五條裡面色法只講一條,為什麼?他迷得輕,不必多說。心法他迷得重,說四條;到十二處,情形恰恰相反,迷色法重的人、迷心法輕的人;色心二法迷得都重,這就說十八界。由此可知,佛無論怎麼講法,都不離開心法兩大綱領,說多說少是開合不同,總不離開這個原則。這句是這一科裡面的總說,這叫著『阿難,云何五陰』,「云何」是為什麼,為什麼五陰它本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五陰我們同修都非常的熟悉,這個名詞叫五陰是古譯,新譯稱五蘊,《心經》裡面講的「五蘊皆空」。新譯跟古譯是以唐朝為標準,玄奘大師以前翻譯的叫古譯,玄奘大師他所翻譯的叫新譯。咱們這個新譯是唐朝玄奘大師所譯的,他有些名相跟古時候用的意思不相同。但是這兩種都有它的意思在,蘊是積聚的意思,而陰是有蓋覆的意思,這就是古今的譯法它所取的意思有點差別。
因為這五法它是積聚有為、蓋覆真性,我們把陰與蘊的意思合起來,這個意思就非常明顯,所以說兩種譯法各有各的好處。一般講五蘊,是生滅有為法,《心經》裡面說「照見五蘊皆空」,這個五蘊就是有生有滅。為什麼這個地方講「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這就是不生不滅。由此可知,般若固然是佛母,般若裡面許多還是方便說,但是有方便才能入真實,沒有這個方便入不了真實。而五蘊皆空這個空的意思很難懂,空不是沒有,《心經》裡面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那個照見五蘊皆空是這個空法;換句話說,是空有不二之空,而空有不二之空正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五蘊既然皆空,五蘊裡面的色法包的是四大,四大皆空。四大皆空,一般社會上都會講四大皆空,究竟怎麼空法他不知道。空有不二之空,這才叫做真空,真空就是妙有,妙有就是真空,《心經》裡面的色就是妙有,空是真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真空就是妙有、妙有就是真空,是一不是二。這不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是什麼?像這樣的意思確實是深一層,這樣才真正能夠得到一切法的真實相。
所以一切法,你仔細的去觀察,它的根源都是從如來藏中流出的。也真正是證明《華嚴經》裡面所講的「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證明了這句話,像這類的經論可以說都是《華嚴經》的註腳。真正徹底明瞭五陰本無自性,就顯示出如來藏妙真如性,無二無別。不但性宗裡面開顯這個道理,就是法相也不例外,法相裡面也是教我們去體察性相不二。有相必有性,它是什麼性?性哪有三種?我們講圓成實、講依他起、講遍計執,這講三性,真性只有一個,哪裡會有三個?但是要曉得三即是一、一即是三,三者一之三,一者三之一,一三不二。這樣才能見性,這樣才能見諸法實相,就是一切法的真相。像《法華》裡面講的,一切法的真相是常住清淨寂滅相,沒有一相是例外。清淨寂滅裡頭,來去生死了不可得,諸位要在這真相裡頭去迷是非善惡,問問看你可不可得?給諸位說,是非善惡也了不可得,這心多平等、多清淨。
多學唯識有個好處,心裡起個念頭、動個念立刻就覺察,這個心從哪裡來的,怎麼生的、會起什麼作用,立刻就明瞭,像現在電腦一樣。不懂唯識,就不能夠觀察得這麼微細,但是諸位要曉得,百法裡面它是一切法的綱領,百法就是一切法。我們舉個例子來說,譬如百法裡面講的二十六個煩惱心所,我們舉貪心所來說,它這裡面是講大類,貪這一類。貪這一類的心所無量無邊,為什麼?貪名是貪名的心所,貪利又是貪利的心所,貪名的心所不是貪利的心所。假如貪名的心所就是貪利的心所,這個心所一起來之後名利都貪,有人貪名不貪利的,有人貪利不貪名的,可見得它不是一個心所。名裡頭有無量無邊,利裡頭有無量無邊,你才曉得心所多複雜!可是怎麼樣?每一個心,阿賴耶識都有種子,它要是沒有種子它從什麼地方生出來?它有它的助緣,我們一般講它有所緣緣、無間緣、增上緣,四緣具足這個心才會生。所以這種心理現象太複雜,起一個念就是一個心,真正是無量無邊,統統是妄心。真心裡面沒有這些東西,真心裡面不妨礙這些東西,所以你一覺察、一明瞭,妄不礙真。
覺悟的人不但妄不礙真,妄還能替真服務、能替真辦事。悟了的人真做主,妄替他做事,叫四智菩提。迷了的人怎麼樣?妄做主,真不起作用。這就是迷悟不相同的所在。真正通達明瞭五陰無自性,這個性就是如來藏性。既然它的性是如來藏性,與如來藏性無二無別,是一不是二。五陰不是真如是什麼!真如不是五陰又是什麼!這個時候諸位才入不二法門。現在一般有人常常講天人合一,你再問問他,天跟人怎麼合法?你合給我看看,你要這麼一問,他就啞口無言。什麼叫天、什麼叫人,你合給我看看!佛法裡面這個道理明白了,五陰跟真如是一不是二,諸位想想,是不是合一?它本來是一,本來就不是二,迷了的時候強分為二,悟了才曉得本來是一,這個一就是《華嚴》的一真法界。
我講《楞嚴》時,給諸位說,《楞嚴》是一把鑰匙,是開《華嚴經》一真法界那個門的一把鑰匙。你要把《楞嚴經》搞會了,《華嚴》的一真法界你就進去了;《法華經》的一佛乘你也進去了,入佛知見;淨土的一心不亂,你也進去了。諸位想一想,理路要不明,確實不得其門而入;理路這個明,明就是悟。悟的方法我也跟諸位說過很多次,不能用分別心;換句話說,經典是研究不得的。為什麼?研究,我們用分別心,分別心是個迷心,迷心裡頭怎麼會悟?如何開悟?薰習。譬如你們自己看經也是如此、看註解也是如此,不要用分別。這邊看懂了,懂得幾成,這幾成是你悟的;不懂得,不要苦苦的去鑽研,不理會它,再看第二遍,第二遍又有些悟處,再看第三遍,古人所謂「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你們在《六祖壇經》裡面,「參請機緣」一章諸位也看到了,人家一部經都是讀誦幾千遍才有悟處。我們一遍都沒有讀了就想開悟,結果所悟的全是假的、全是虛妄分別,不是悟。悟的人跟迷的人不一樣,悟的人心清淨,迷的人心不清淨。悟的人沒有妄想,接觸一切境界不起心、不動念;迷的人有妄想,一切人事裡頭起心動念。這也能夠勘驗自己的境界,我在待人接物當中、一切事相當中,是不是妄想少了?如果妄想少了就有進步;如果還是有妄想、還是有分別執著,那自己沒有進步,懂得再多是計度分別的懂得,不是真正的悟入。這在修學裡面都是重要的綱領,應當要記住。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起心動念之處,這叫真修行。這個五陰,底下就是色陰,按照次序一條一條的來介紹。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