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楞嚴經  (第八十七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87

  經本第六十面第五行,六入裡面最後的一段,「意入」。

  【阿難。譬如有人。勞倦則眠。睡熟便寤。覽塵斯憶。失憶為忘。是其顛倒生住異滅。吸習中歸。不相踰越。稱意知根。兼意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意入是對法塵說的,法塵有兩大類,就是生法塵與滅法塵,意入此地稱為『意知根』,它的性是屬於覺知。經文裡面所說的寤寐是指根身,所說的憶忘是屬於器界,根身器界這四樁事都是屬於意的勞相。意知根是指第七識,同時也指第八識而說的。在經論裡面,我們所明瞭的,像本經前面所講的「識精元明」,原本是妙明真淨的覺心,這個妙淨明心忽然不覺念動,就是《起信論》裡面講的不覺,所說的不覺,本經裡面對於這樁事情說得更多。而意知根的勞相並不難知,我們稍稍省察就能夠發覺。如果意知根要是不疲勞,沒有這個勞相,我們可以說精神永遠是飽滿、是清醒的。這樁事情在修行人來說,所謂成就三昧之後,逐漸的就不會墮入勞相。三昧功夫深的人可以不要睡覺,我們現在為什麼一定要睡覺?就是我們的意知根疲倦了,所以才要相當時間的睡眠,使我們意知性能夠恢復它的作用。疲勞極了的時候,如果你不休息,它會錯亂的起作用,譬如明明叫你拿個茶杯來,你偏偏去拿個毛巾,好像頭腦失去了作用。可見得睡眠休息確實是很重要,甚至比飲食還要重要。

  定功深的人不要睡覺,為什麼?他心在定中;換句話說,他的意知性不疲倦,所以就不需要休息。這樁事情不一定是在佛法裡面,在世間法裡面諸位要曉得,天人睡眠的時間就比我們少,境界愈高愈是不要。譬如我們通常講的欲界天,欲界有六層,這個六層天為什麼叫它做欲界?因為它沒有捨五欲。但是愈是往上去,他所需要的五欲愈淡薄,這是經裡面佛給我們講得很清楚。而到色界天,就是初禪以上,沒有了,我們欲界裡面的財色名食睡五欲都斷了。諸位要特別注意到的就是食,他不要飲食;睡,他不要睡眠。在我們看起來,沒有飲食、沒有睡眠,這人不能活下去,色界初禪以上就不要了。能夠不要,可見得這個東西不是真的,如果是真實的,那不能不要,這個東西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所以可以離開、可以不要。由此可知,五欲的需求愈多、煩惱愈重,需要的愈少、煩惱愈輕。這一點我們要是真正講用功修行,要特別注意到。在《圓覺經》裡面談到修行的根本,說我們眼前的。不要把境界提得太高,太高不是我們的境界,也不是我們能做得到的,這是要明白的。

  真正講功夫,要斷的是煩惱。在這一大段經文裡面所說的,「菩提瞪發勞相」,那不是煩惱是什麼?這個地方說得深、說得微細,我們從最粗淺顯的地方來講,不外乎貪瞋痴,我們是要斷這個東西。世間人貪圖五欲六塵的享受,貪心,貪不到就瞋恨,一切都滿意不會瞋恚,貪不到才瞋恚。貪到、貪不到都是愚痴,對於事實的真相並沒搞清楚。世間人之所以作惡,當然他是貪愛惡,他不貪愛惡他怎麼作惡?這是迷惑顛倒造作惡業的眾生。眼光比較上遠大一些,所謂是不修今世、修來世的,他的眼光就比別人看得遠一點。一般人淺近的只看到眼前,他能夠看到來世,希望來世能夠過得更自在一點、更幸福一點,他修善,什麼心修的?貪心修的,貪圖來世的果報,還是個貪心。學了佛,學了佛依舊是貪心,貪圖福慧圓滿,貪圖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還是貪心。這樣搞法會不會成就?給諸位說,沒有成就。為什麼?因為你的貪心沒斷,只是把所貪的對象換換而已。

  實在講所貪的對象無關緊要,沒有重要,重要的是要斷貪心,所以所貪的境界不重要。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境界裡頭沒有煩惱,煩惱是從你心生,就是從貪瞋痴所生的,所以稱之為三毒煩惱。你去除的是去除貪瞋痴,不是去除善惡染淨的境界,不是,那簡直不相干。諸位明白這個,你才曉得大乘的修學,你們看看《四十華嚴》裡面的五十三參,境界有沒有去掉?沒有。在我們眼睛裡面看的善惡、染淨、邪正的境界都存在,去的是什麼?去的心,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頭心清淨。怎麼叫清淨?不起貪心,順境裡面不起貪心,逆境裡面不起瞋恚心,一切境界了了分明、不迷惑,這就叫不愚痴,這樣修行才叫真修行。如果不是這個修行法,還是用貪瞋痴三毒煩惱來修行,怎麼能成無上菩提?佛門裡面常說「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蒸沙作飯永遠是辦不到的。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裡,還有沒有這個心?這就是勘驗自己的功夫。如果還有這個心,這是凡夫,如果這個心一天比一天淡薄,你的境界就有進步,這個境界是好境界。

  如果你的心地清淨,那你成就了,所謂是歷事鍊心。經裡面常講「理可頓悟」,這個道理確實聰明智慧的人可以一下就明瞭;可是「事須漸除」,事是什麼?貪瞋痴的煩惱。如果從佛法裡面來講,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這不是一下就可以斷得了的,要在境界裡頭去磨鍊,漸漸的斷掉,所以說事須漸除,就是這個道理。說到修行,首先是要明理,理路要不清楚就免不了盲修瞎練,自己走錯了路子,自己不曉得。以貪瞋痴做因地心來修行,這就是路子走錯了;以清淨心來修行,這個路子就對了。所以修行,首先要辨別你用的是什麼心,它不論事。就是事不是重要的,是次要的,用什麼心這是重要的,成敗關鍵是從這個地方來決定。我們的妙明淨心迷了,這就變成生滅心,就變成妄心,妄心就叫做意知根,它有能力攀緣根身器界,它有這個能力。這個意知性,在我們凡夫看來,就是俗話說稱之為靈魂,在我們佛法裡面叫做神識,我們在六道輪迴捨身受身都是它。但是諸位要曉得,這不是我們的本性,如果你要是執著「這一定不是我們的本性」,這個話又講不通是我們帶著迷惑顛倒的本性;真正的本性不帶迷惑顛倒,它是帶了迷惑顛倒的本性。

  在此地佛也舉個比喻來給我們說明,『勞倦則眠,睡熟便寤』,這個可以拿現代的話來講,就是講我們的精神現象。我們的精神,精神是以我們的六根,以這個身體為它的境界,它在這個境界裡面起了活動,就是起作用,於是眼能見、耳能聽、身可以動作,身心的行為就是意識的作用。它的作用實在是太廣大,比前面五根作用要大得多,前面五根的作用是有侷限的。這個意是思惟想像,它能夠想過去,又能夠想未來,可以說除了真如本性之外,它都有能力攀緣得到,這個作用太大了。舉的比喻只舉一種,希望我們在這一個比喻裡面能夠聞一知十。經裡面所舉的比喻,舉的我們精神疲倦疲勞的時候就要睡眠,睡熟了就醒過來,精神也恢復。怎麼叫熟?精神恢復就醒過來,精神疲倦就睡眠。這種現象,實在來講我們每個人情況也不相同,有的人很短暫的睡眠他的精神就恢復,有些人要很長的時間,甚至精神都恢復不過來。

  也許諸位曉得,世界上最著名的拿破崙,拿破崙一天只睡兩個小時,而且他睡眠還不一定要床鋪,戰壕裡頭眼睛閉閉打個盹就行了。所以這是一般人都比不上他的,他能夠打勝仗、能夠指揮大軍,實在有他的條件,就是他的精神能夠專注、能夠集中。在我們佛法裡面講,這是相當定力,他的精神意志能夠統一,不容易分散,所以他比別人的精力就要旺盛得多,極少的時間就能夠恢復。我們心思散漫,一天到晚胡思亂想,所以八個鐘點睡眠,精神還是恢復不過來,道理在此地。換句話說,每個人精神集散的幅度不相同,因此每個人睡眠的時間,精神體力的消耗、恢復就不一樣。這是一點淺顯的道理,我們要曉得。

  佛舉這個比喻,顯示根身是意知性的親相分,第一個表現在我們的身體上。『覽塵斯憶』,憶是講記憶,我們見到了,這個記憶想起來很久沒有見到這個人,一下見到,想到我好久沒見到你;不見,不見就不會記起來。或者是人家提起就想起來,要是不提、不見的話,不會想起來。『失憶為忘』,記不起來,記不起來就忘記了。這個現象從哪個地方說?給諸位說,就是從睡眠跟醒來的時候。睡的時候你什麼都忘掉,醒過來這個境界又恢復,這個記憶又現前,這是最明顯的。雖然佛說這一點的現象,可是這個現象確實含著有很深的意思,使我們體會到人生、宇宙確實是夢幻泡影,你要是說你是真實的、一切都是真實的,那你睡熟的時候哪一樣是真實的?睡熟了什麼都不知道,哪一法是真實?醒來的時候,好像又覺得這個幻化之現象,以為有這回事情。所以古人說睡眠是小死,天天都要小死一番,你還不警覺,還把外面境界相當作真實的,還在這裡面去爭、去奪、去取?這就太愚痴了。

  一個覺悟的人,他曉得這一切現象都不是真實的,包括自己這個身心,不是真實的,經文說這是「菩提瞪發勞相」而已,不是真實的。所以覺悟的人,在這境界裡面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妄念,他的生活是自在的、是圓滿的。自在圓滿從哪裡看?身心清淨就自在圓滿。決定不是說大富大貴這才圓滿,不是的,是得自在叫圓滿,位高、富足他過得很痛苦,那怎麼能叫圓滿?所以說富而不樂不是圓滿。圓滿就是身心無事、清閒自在,這是圓滿。清閒是不是什麼事都不要做才算是清閒?不是的,所做的事情是自己歡喜做的,不是被某種力量逼迫你做的,那就不自在了。做你自己歡喜做的事情,輕鬆愉快,作而無作、無作而作。我們今天之所以每天要勤苦的工作,為什麼?為了生活,為生活所逼迫。覺悟的人,他每天也勤奮的工作,他不是為他自己生活,他是心甘情願的為饒益眾生。《淨名經》裡面講,「饒益眾生,而不望報」,這多自在。如果我們做一樁事情還希求著報酬,這就不自在,為什麼?有條件的,這是有為之作。根本沒有求報的念頭、意念,這個作是清淨之作。

  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像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降生在印度,示現的是八十年,他活八十歲,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人家那是作而無作、無作而作,得大自在,這是出家的榜樣。維摩居士示現的是在家的榜樣,也有妻子兒女,亦富亦貴,示現的是在家佛,這是兩個典型的榜樣留給我們看。而在《華嚴經.入法界品》五十三參裡面,更明顯的顯示出各行各業。所以我們千萬不要以為講經說法才是饒益眾生,那錯了,饒益眾生的事情太多了。士農工商各行各業,我做這個行業,我就要把它做得盡善盡美,便利於一切眾生,而不是圖利。如果是為自己的名與利而做的,這是世間人,這不是佛菩薩;為了利益社會、便利眾生而做的,這就是饒益眾生,這就是菩薩。五十三參裡面有不少菩薩是經商的商人,做營利的事業,那就是菩薩商人、佛商人,那個商人是佛、是菩薩。他很會經營,他有智慧,發了大財是不是自己享受?不是自己享受,是叫大家都能夠享受到。所以這個商人,每一個人見到他都生歡喜心、都生恭敬心。為什麼?他能夠利益大眾。如果這個商人賺的錢,他自己一個人受用、他一家人受用,而不顧別人,這就是俗話說「一家飽暖千家怨」。世間人你發了財,別人看到你嫉妒你、恨你;菩薩發財,因為他不是自己用,他叫大家去享受,那我們大家,「他發的財愈多愈好,他愈多,我們享受愈多,我們得的好處愈多」,所以就變成大家歡喜。

  一個人是如此,再給諸位說,一個國家也如此。如果日本要是真正是行菩薩道,把它的技術無條件的貢獻給世界任何國家地區,你來學,我都培養你,使我們全世界大家都能夠均富,那日本人走到任何地方人家都歡迎、都敬重。為什麼?你有技術、你發了財,我們全世界人人都享你的福,你這個國家,人人都願意保護你,都願意你能夠更發達、更興旺。菩薩教給我們的就是這個道理,教我們貢獻給社會,貢獻給一切眾生,不要為了自我,不要為著你自己一家,這是菩薩法,所以菩薩所做無不是清淨的。凡是求自利的這不清淨,凡是利他的就清淨,不是為自利;凡是自利的不圓滿,凡是利他的皆圓滿。

  這是從這一點點,就是寤寐、憶失,我們就要覺悟到這個道理。佛菩薩在世間稱之為遊戲世間,你們想想這個遊戲多自在!我們學佛最低限度也得要學到這個境界,這一生在世間遊戲人間得大自在。經裡面所舉的就是說明,我們每一天醒了要睡、睡了要醒,就這樣子過了一輩子,如果這一輩子要是悟了,從這裡面覺悟了,好;如果是不悟,這就是生死輪迴的縮影。所以諸位從這裡頭細細去省察,確實能夠將六道輪迴的大道理悟出來,不必讀佛經,你也就能夠明瞭。這種現象,有幾個人曉得它是唯心所現?不明瞭它是唯心所現,而認為這是事實、是實有的,所以佛在此地說『是其顛倒生住異滅』。悟的時候我們說它是生,醒了好比是生,睡著叫滅,這個生滅就是覺、不覺。醒來的時候一切都覺、都明瞭,覺生了;睡著的時候不覺,不覺就是你的覺性滅了;在兩者之間我們稱之為住;前與後我們稱之為異,生住異滅遷流不住。這是我們講最粗、最明顯的四相,生住異滅這四相,在我們一天到晚當中,非常明顯的呈現在我們眼前。

  如果講到極其微細的生住異滅這四相,那就不是我們能曉得的,將來我們在《大乘起信論》裡面會討論到微細的生住異滅,那通常講八地菩薩才能夠見得到。我們能夠把粗相見到,對我們修行人來說就有很大的好處。我們的煩惱放不下,主要就是不曉得這個道理,如果曉得這個道理,我們的生活是什麼?不過是生住異滅四相遷流而已。你要是了解這個真實相,你對於世間一切得失取捨之心就冷淡。為什麼?曉得一切都是假的。我再舉個例子,你們自己好好想想。你們爭取功名利祿,你今天要錢,要了幾十萬、幾百萬的金銀財寶,擺在你面前,到你一睡著,在哪裡?睡著了什麼都沒有!你在睡著的時候,金銀財寶那時候不能夠現在你的夢中,在什麼地方?從這個地方如果一覺悟,好,我就是得到全世界,你死了之後,你哪一樣能帶去?作夢的時候夢裡頭一樣都帶不去,不能帶到夢中,死了之後一樣什麼也帶不去。你爭來爭去不是一場空嗎?既然是一場空,你又何必要去爭它?何必去造作這個罪業?

  所以佛教給我們做人的態度,叫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有大道理!教我們隨緣而不攀緣。攀緣是什麼?這裡面有取捨得失的心,這是攀緣。隨緣是什麼?一樣的事情,裡面沒有取捨得失,自在,心多自在!而我們一切的受用,再給諸位說,你沒有開悟之前,這我們講大悟,沒有見性之前你的受用是福報,福報是一定的,所謂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一定的。你想多一點,多不了;你想少一點,也丟不掉。你要是明白這個事實,你還求什麼?不求了。這樁事情,希望諸位認真的去念念《了凡四訓》,你就明白了。我自己命裡面有多大的財富,我這個財富捨得乾乾淨淨,到明天它自然就來了。為什麼?你命裡有,丟不掉。如果我命裡面有,捨掉了,捨掉就沒有了,那是你命裡沒有。命裡面沒有的我想保也保不住,會丟掉的。

  佛講「財為五家所有」,被小偷偷去,被強盜搶去,被火燒了,被水淹了,敗家子給你敗掉,哪一樁是你的?所以佛教給我們修福,福是愈修積愈多,絕不是能夠保守得住的。就同做生意的商人一樣,他的錢再去經營、去販賣,這個利益利息才愈來愈多。你如果把錢守在那個地方、放在那個地方,坐吃山空,何況還不一定能保得住。世法不是真實的,佛法教給我們修福,這是真實的,所以你明白這個道理,才真正的肯修福,積極的去修福,不會積財。經裡面給我們說得很好,「積財喪道」,心裡一天到晚都是名利得失,這個心哪裡會清淨?道心是清淨心,清淨心為名利所染污了,那就不叫做道心。所以從這個很淺顯的生住異滅四相遷流,逐漸去體悟。在這段經文裡面,佛的用意是叫我們認識意根的行相,也可以說是意地的相分,真是顛倒生滅。

  『吸習中歸,不相踰越』,這兩句話不太好懂,吸是講吸收,習是講習氣,無量無邊的習氣誰能夠吸?這就是第七識。七識叫轉識,八識叫藏識,八識好像是個倉庫,七識好像守倉庫的那個人,它能把外面東西轉運過來、收藏起來。所以意知根主要是講第七識,當然既然說意知根了,八識、七識、六識都包括在其中。但是這裡面最重要的、分別力量最強的是第六意識,執著力量最強的是第七識。阿賴耶識只管含藏,它分別的力量、執著的力量都不強。這個意思就是說,識精能夠含藏見相兩分的種子,種子都是歸其中。因為具有無始的習氣,而且是念念受薰,永無間斷,種子薰現行、現行薰種子,這就稱之為無始的輪迴現象,輪迴從哪來的?就是這樣子來的。由此可知,習氣難斷,我們俗話常講習慣成自然,一生養成的習慣都不容易改,何況無始劫來的習氣。而這微細的習氣我們決定覺察不到,所以佛講八地菩薩才見到阿賴耶,換句話說,就是見到阿賴耶的現相。這就是說明吸取習氣,再歸到意根。

  這個四相剛才講,說到微細的生住異滅,這個我們都叫做無明,生相無明、住相無明、異相無明、滅相無明,這是講到極微細的。《大乘起信論》有很長的一段文來說明這樁事。這個四相無論是細、無論是粗,都是剎那不停的,我們最粗的相就是睡了又醒、醒了又睡,這個四相也是不停的,可以說從我們出生一直到老死,也沒有一天停過,所以說無論粗細現相都是不停的。那個細相更是剎那不停,佛給我們講「一剎那有九百生滅」,這樣的細相我們怎麼能夠看得出來?所以這裡說「不相踰越」,就是它有個順序,生住異滅,它一定是有這麼個程序,生、住、異、滅,一定是這樣的,這個現象就稱之為意知根。如果意要是什麼境界都不攀緣,寤寐恆一,這就是佛法裡面修學理論的依據。意要是不攀緣,意就是真心,叫平等性智、妙觀察智;它要是攀緣,攀緣就叫末那識、第六意識。

  修行要在轉識成智,怎麼轉法?你要是明瞭,《楞嚴經》裡面所講的「歇即菩提」,歇是第六意識不攀緣了。第六意識不攀緣是什麼?在一切境界裡頭不起分別心,不攀緣,第六意識就叫妙觀察智。第七意識不攀緣,第七意識不攀緣是什麼現象?一切法裡頭不執著,立刻就轉為平等性智。只要六、七一轉,阿賴耶就轉大圓鏡,前五識就轉成所作,超凡入聖了。說起來,你看看多容易!理論確實就是這樣。六祖之所以能夠成為六祖,說個老實話,就是他的意不攀緣。六祖說,惠能心中常生智慧。他不攀緣,第六意識緣外面境界的時候不起分別、不攀緣,妙觀察智,無量無邊的智慧從這裡生了。第七識不執著的時候,平等性智在一切境界裡頭都現出來,所以他的心中常生智慧。再想想看,我們凡夫怎麼樣?我們的意識攀緣,第六識的分別、第七識的執著,所以我們心中是常生煩惱,不是常生智慧。煩惱跟智慧,是一不是二,智慧迷了就叫煩惱,煩惱悟了就叫智慧,是一不是二,只是迷悟不同,說出兩個名詞而已,其實是一樁事情。

  意要不緣,再給諸位說,生住異滅四相俱不可得,根本就沒有。因為你攀緣才有這個四相,你不攀緣哪有這個四相?所以說入定,定的境界是什麼?定的境界是不攀緣,定的境界永遠是清淨,生住異滅四相統統都沒有了,這叫定。不究竟的是小定,可是在定中確實沒有四相,定失掉了,四相又現前。我們要講世間法,世間法定力最深的是非想非非想天,我們常講非想非非想天的壽命是八萬大劫,實際上那個八萬大劫就是他的定功,他入這個定有這麼長的時間。可是八萬大劫到了,定失掉,失掉了四相又現前,所以不究竟。四相現前,換句話說,又要生死輪迴,這就是講非想非非想天人他也出不了三界,道理就在此地。

  再說到我們念佛人,念佛人的功夫,到功夫成一片的時候,這個時候並沒有得到念佛三昧,只可以說接近三昧,換個名詞來說就是「未到定」,沒有到家的定,不能說他沒有定,定沒到家,沒有成功,這個時候可以帶業往生。雖沒到家,但是必須要曉得,這個定有能力伏煩惱,他有這個能力。如果你這未到家的定連煩惱都伏不住,這不行,往生條件不夠。什麼叫能伏煩惱?意在境界裡攀緣,這就是煩惱,換句話說,你第六意識在境界裡才生分別就是煩惱,才有執著就是煩惱,才有妄念就是煩惱,你要曉得這個道理。你這一句佛號有了力量,就是心一動的時候「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把你的分別執著妄想都取代,二六時中只有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只分別執著這一句話頭,其他一切境界都不分別執著,這叫功夫成一片。但是我話說到這個地方又怕諸位聽歪了,「好了,我一天到晚阿彌陀佛,什麼事情也不要做,我一做事情不就心又亂了嗎?」什麼事情照做,心裡面得清淨這叫功夫成片。什麼事情都不做,一天到晚閉著眼睛在那裡念阿彌陀佛,這叫功夫成片嗎?這不是。樣樣事情都做,無論你是哪一行哪一業,你的事情都做得很好。為什麼你的事情做得會比別人好?別人心裡有妄念、有妄想,你沒有妄想,心裡就生智慧。

  為什麼?譬如別人一般人心裡有取捨、有得失、有利害,這就是妄想,他就會迷在那個境界裡頭。你做這個事情沒有得失、沒有取捨、沒有利害,你看得清清楚楚,正所謂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你在這個世間永遠做個旁觀的人,樣樣事情看得清清楚楚,你就會比別人做得更圓滿、看得更清楚、想得更周到,一個道理!並不是佛菩薩保佑你、加持你,不是的,是你用心清淨,你沒有得失利害,這就是神保佑你,就是佛菩薩加持你。你曉得這個道理,所以佛法裡頭沒有迷信,講用功的是善於用心。處理事情的時候,咱們講念佛,諸位還要記住、還要明白,念佛,佛是什麼?佛是覺而不迷,心在一切境界裡覺而不迷,就叫念佛。而絕不是一直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對於什麼境界都迷惑顛倒,這叫念佛嗎?不叫念佛。口念心裡沒有念,那有什麼用處?憨山大師所說的,一天就是念上十萬聲佛號,喊破喉嚨也枉然!

  你要是明白這個意思,沒有事情的時候,拿著念珠念阿彌陀佛,這是念佛;有了事情,對於一切事情都明瞭、都不迷,這叫念佛。這個時候不是念的阿彌陀佛,是辦你的事情,辦你的事情不迷,心裡面覺而不迷,這就是在念佛。諸位千萬不要搞錯了,「這個佛號我沒有念,我今天沒有念佛」,你不懂,念佛也是沒念;你真懂得,一天到晚一聲佛號也沒有念,你那個沒有念就是念念沒間斷。首先你要認識那個佛字怎麼講法,什麼叫做佛?「阿彌陀佛」這句話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阿是無的意思、彌陀是量、佛是覺,整個翻成中國意思是無量覺;換句話說,無論什麼事情沒有不覺的,這叫無量覺。念阿彌陀佛就是樣樣要覺,樣樣都迷不得,這叫念阿彌陀佛。你一天到晚就是「阿彌陀佛」,十萬聲佛,死在這個名號裡,什麼都不曉得,迷惑顛倒,那怎麼叫念佛?怎麼能夠斷煩惱?所以學佛先要求解,對理論、方法、境界都要正確的明瞭,我們才能談到是如法的修行,這樣才能夠成就,成就什麼?就是成就阿彌陀佛,成就無量覺。不然的話,那就是盲修瞎練。

  「兼意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這個意思就是說,不但業識所現的性境是勞相,這是唯識裡頭一個術語,業識是指阿賴耶識,而且是阿賴耶三細相裡的第一個,業相。這就是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這個相已經是勞相,何況由性境所變現出來的,所謂獨影境、帶質境更不必說了。連性境、連業識都是菩提瞪發勞相,何況其餘?從三細、六粗,演變成十法界依正莊嚴,哪一個相不是菩提心中的疲勞之相!正因為如是,所以永嘉大師在《證道歌》裡頭,說了一句很有名的話,「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夢裡是什麼?就是菩提勞相。菩提心裡面有勞倦之相,才現十法界依正莊嚴;如果菩提心是覺相,這裡面就沒有十法界這些相。所以這個相,諸位要曉得,《金剛經》上講的話言簡意賅,佛跟我們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告訴我們,因緣所生法,當體即是空。

  佛成佛了,成佛了就是覺後空空無大千,可是有些佛他在因中發了許多的願,雖然到成佛了,就好像是睡覺作夢的時候,作夢原先不曉得,譬如夢裡面原先不知道在作夢,在夢裡有很多人,看到那些人很苦,我要幫助他,我要叫他們都得到幸福。等到自己一曉得自己是在作夢,我這個要是夢一醒了,夢裡頭那些眾生,我許的願不都落空了嗎?於是怎麼樣?曉得作夢,不求醒,還繼續作下去,大作夢中佛事。在夢裡面修種種的功德,來教化這些眾生、來供養這些眾生,這在佛法裡叫帶惑潤生。所以,哪一個佛成了佛?如果成了佛,就是這個夢醒過來了,覺後空空無大千。成佛的人,他一定把他的地位拉下來不成佛,他住在等覺菩薩的地位上。等覺菩薩與佛差別在哪裡?佛無明斷盡,圓滿大覺;等覺菩薩帶一分生相無明,帶這一分不斷,因為這一分要是斷了,三界就沒有了,他就不能幫助別人。

  所以我們稱佛叫大慈大悲是從這個地方稱的,他有能力斷這最後一品無明,他不斷,這叫慈悲。為什麼不斷?為了一切眾生,他要留這一分生相無明;換句話說,他有能力醒過來,他不醒,他還要繼續在作夢。雖然繼續作夢,他跟夢中其他的人可不一樣,他覺而不迷。我們用夢境來做比喻,也只能夠比個彷彿,沒有法子比得那麼真切,這是不得已的一個說法,希望諸位從這個地方去體會。佛於一切眾生有恩德,恩德就從這裡說的;佛有智德,大覺這是智;佛有斷德,他能夠斷見思、塵沙、無明煩惱。佛有恩德,就是他保留一分生相無明,在九法界是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來幫助這些迷惑顛倒的眾生,這是恩德。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他所表現的都是這樣的,這也正是菩薩所應當學習的。今天時間到了,我們今天講得不多,六入裡面除了第一段是很重要的,我們細說,末後這一段也非常重要,為什麼?六入裡頭畢竟是心為主,所以凡是講到心法,我們都要多說幾句。其餘那些枝枝葉葉少說幾句,無關緊要,緊要的地方我們應當要細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