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楞嚴經  (第十三集) 1979/9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13

  【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酬我所問。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

  經文講到此地,這是世尊為了要叫阿難證得妙奢摩他、三摩、禪那,必須把大定的障礙去掉。在圓瑛法師的科文裡面是標「如來備破三迷」,迷就是大定的障礙,也可以說佛陀整個言教就是說明這樁事情。如果要叫我們明瞭攀緣心果真是虛妄的,這是第一層的功夫。我們在經論上常常看到佛這樣的開示,我們與善友在一起也常常討論到這個問題,但是在實際上我們日常生活之中還是用攀緣心,這是我們應當認真來檢討的。如果說不知道攀緣心是個妄心,可以另當別論;既然知道這是妄心,知道這是障礙,知道這是毛病,為什麼放不下,為什麼不能捨掉它?我們讀這段經文,應該要深深的反省;換句話說,我們雖然知道,我們知道得不夠徹底,我們是半信半疑。如果徹底的明瞭,我們就會做到。怎麼不徹底法?我們最初第一步就有了問題。我們在此地看這經文,你看佛怎樣教阿難尊者,『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我們要不要這樣?我們學佛,尤其是學大乘佛法,哪個不希望去研究無上菩提真發明性?

  這個地方研字不能當研究講,如果當作研究講,就又落在意識裡面,那又變成障,這個地方「研」當研求講。我們要想研求無上菩提之道,必須要真實發明自家本具不生不滅的根性,所以說是「真發明性」。唯有這個辦法,才能夠證得無上菩提,證得無上菩提就是如來的果位,我們俗話講成佛,那才能成得了佛,這是大事、這是大學問。這個大學問從哪裡做起?『應當直心酬我所問』,這句我們千萬不要把它小看,無上菩提的第一步就在此地,這句話要再說白一點,就是不妄語。所以世出世間一切學問、一切事功,能夠有所建立,都是從不妄語開始。今天的社會不要說在中國,在外國也是一樣,而是個什麼樣的社會?說假話的社會。全世界的人都說假話,沒有一句真實話,諸位要曉得,這是個非常悲慘的世界,說假話的後果遭致毀滅。所以,佛把不妄語定在根本大戒裡頭。在以往我們想想,說幾句話騙騙人有什麼大不了,這有什麼大罪?今天我們想想,全世界的人個個都說假話,才曉得這個問題嚴重,足以毀滅這個世界。我們要問問,今天要想挽救這個世界,救自己、救社會、救國家、救世界,我們從哪裡救起?從不妄語救起就行,非常的有效。我們才曉得不妄語這條戒的重要,它可以救度一切眾生。所以佛在此地,你看明明白白的給我們標示出來,你要想成佛,你要想證得大菩提,你就應該「直心酬我所問」。句句話都要說實話,不能帶著有一點、一絲毫欺騙的意思在。

  下面幾句說得更好,『十方如來,同一道故』,不但釋迦牟尼佛如此,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只要他是成佛的,都是從這個地方開始,都是從不妄語修的,所以妄語決定沒有成就。『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心直,生死就沒有了。由此可知,生死輪迴從哪裡來的?心、言不直,才有生死輪迴。心要是不直,言語就要造業,四種善業、四種惡業,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這口的四種善業,善業的反過來就是四種惡業,所感得的果報,就是六道輪迴裡面三善道與三惡道。由此可知,生死從哪裡來的?生死是自己起惑造業招感來的結果,不是外面來的,也不是閻羅王、上帝製造個輪迴叫我們到裡面去流轉,沒有這個道理,自己製造的;換句話說,就是心不直。佛法裡面講直心,我們孔老夫子講正心,誠意正心,講正心,正心就是佛家講的直心。所以心要是正直,在世間法裡面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成就其豐功偉業,造福人群。不但造一世人之福,果然誠正,像孔老夫子他造千萬世之福。只要有人懂得他的意思,能體會他的意思,能照他的意思去做,就能夠得到福、得到利益。所以後人尊之為萬世師表,這有他的道理在!

  佛法也是如此,如果我們心能夠誠正,我們才能夠修菩薩道,才能夠修菩薩行,才能夠成佛作祖。我們要想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沒有一個人是打妄語的,沒有一個人是欺騙人的。所以我們自己要真正的相信佛,要真正的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星期四講的《彌陀經疏鈔》,就是說這個道理。蓮池大師做這部《疏鈔》的目的,就是教我們要確信淨土,我們確確實實可以往生,但是要往生得好好的記住,心直、言直才能往生,心直、言直我們六字洪名念得才有力量。如果這個心裡頭還是彎彎曲曲的,怕的是像祖師講的「臘月三十來了手忙腳亂」。要知道人生苦短,娑婆險惡,聰明人應當取諸佛淨土;這個地方有留戀的話,乘願再來這才叫大丈夫,才是真正有智慧,是個聰明人。從今天起我們就要修直心,諸位要記住,直心是菩提心的根本。

  阿難尊者「欲研無上菩提」,一乘佛法是要以菩提心為根本的,離開菩提心就沒有大乘法,所以大乘法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礎上。菩提心裡面頂重要的就是直心,直心從哪裡表現?從不說假話表現,我們要能做到一生做人一句假話都沒有,句句話都是真實的,這樣才行!說到這個地方也許同修會懷疑,佛經裡面常常也講有方便妄語。給諸位說,方便妄語是直心,是為了利他而打妄語,經裡面也舉的有例子給我們說,譬如獵人要獵一個野物,或者是追個兔子。兔子往那邊跑掉,獵人沒有看到,跑來問你,你看到沒有?我看到了。從哪裡跑掉?從那裡跑掉。你要是老老實實不妄語,讓獵人把兔子獵去,去供給他一餐之食,這個對於心地有傷於仁慈。這時候怎麼樣?你為了救眾生的命可以打個妄語,從那邊跑了,那個獵人跑那裡去追不到牠。這個妄語是救一條生命,直心,不是彎曲心,是救一條命。所以佛法是圓融的,總而言之一句話,一定是為利益一切眾生,絕對不傷害一個眾生,這就叫心直、言直。

  『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這裡面應當要注意兩個字「終始」,它不說始終。如果要說始終,我們從初發心就要說誠實話、不妄語;那我們成了佛之後可以妄語,初發心開始,成了佛是終了。終始就是永遠都是這樣,成了佛又是開始,並不是結束。臘月三十過了,第二天就是明年初一,它是循環的,既然是循環,就不能說有真正的開始、真正的終了。這個意思就是說,當我們覺悟這個道理之後,永遠要保持著直心,不但這一生,生生世世都要如此。「中間」是講在修菩提道當中、在教化眾生之中,「永無諸委曲相」,那就是說永遠是正直的、是直心,當中沒有任何委曲之相。大乘佛法裡面常說,「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佛在開導阿難尊者之先,首先就教給他,這是講求學的態度。我們學佛能否有成就,諸位要記住,關係於老師的不多,關係於環境的也不多。當然有好老師、好環境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增上緣,最重要的是親因緣,親因緣是說你的心地要真實,老師、環境是增上緣。諸位學過四緣生法,「中間永無諸委曲相」,就是等無間緣、所緣緣,親因緣、所緣緣、等無間緣都是自己的,老師、善友、境界全都是增上緣。因此我們如果學不成,我們可不能怪老師,可不能怪環境,不能怪別人,而是自己本身的因緣不具足。如果自己本身因緣具足,增上緣差一點還是開花結果、還是會有成就。所以最重要的是本身親因的力量要強,這段開示大主意就是在此地。這是先教給他求學的態度、聞法的態度,這說明了。下面就開始問他:

  【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

  凡是叫著名字,底下的話都很重要,叫著名字提醒他,這個話是專門對你說的,你應當特別注意,這是一切經裡頭都是這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發心」是指他發心出家,前面曾經講過,問過阿難為什麼能夠把家庭、妻子、兒女、富貴捨棄掉而來出家?阿難說是見佛的三十二相,見到這個好相他非常羨慕,也希望修得,這種情形出家的。在此地佛就問他,佛當時沒有直接的來問他,當中有這麼多曲折,這個用意很深,那就是幫他建立一個良好的修學態度,一個說聽的態度,才能夠入得進去。你當初發心,就是發心出家,『緣於如來三十二相,將何所見』,你是用什麼見到如來三十二相?你見到之後就生歡喜心,你是用什麼來愛樂的?這就是問他,你能見的是什麼,能愛的是什麼?三十二相是所見、所愛,有所見、所愛,當然有能見、能愛。能見的是什麼,能愛的是什麼?佛現在要追究這個問題。我們看阿難尊者的答覆: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故我發心。願捨生死。】

  阿難這種答覆可以說完全是常情,如果佛問我們,我們也是這樣答覆。你用什麼看到?眼睛看到。給諸位說,兩歲的小孩都曉得,你要問兩歲小孩你用什麼看?我眼睛會看。你用什麼想?我心裡會想。他只知道心裡會想,阿難尊者也就是如此。我們再問問,這世間人哪個人不是這樣,人人都是這樣,這有什麼錯?錯就錯在此地。我們實在講,能見跟能夠愛樂的,咱們都是含糊籠統,確實不知道,還自以為知道。如果自己真的曉得這個錯誤,不知道,他還得虛心去求學,到處請教;不知道,自以為知道,連那個求學上進的路都給遮斷了。

  【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於心目。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

  這一段,佛就是進一步再追究他,既然是你眼能見,『目』就是眼,眼能見,心能夠『愛樂』,這個心與眼在哪裡,你一定要清楚。如果說能見的眼、能愛樂的心,都不曉得在什麼地方,你的煩惱、你的障礙就去不了。這個話聽起來,我們也會感覺到茫然,心不曉得,心就在裡面,眼不就在臉上嗎?我們的塵勞煩惱斷了沒有?沒有斷,天天增加,一天比一天煩惱。佛給我們說,你要真正曉得你眼在哪裡、心在哪裡,你的煩惱就沒有了。我們實在不知道,真明白了是佛菩薩,什麼問題都解決了。佛唯恐我們對這個意思還不能夠體會,下面再舉個比喻給我們說:

  【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使汝流轉。心目為咎。吾今問汝。惟心與目。今何所在。】

  比喻好懂,比喻一個國王現在為外面賊所侵擾,國王就派兵去討伐。派出去這個軍隊他一定要曉得賊在哪個地方,他才能夠去討伐、去平息;如果那些賊在什麼地方都不知道,那兵也無能為力。這個地方把國王比作我們的本性,把賊比作塵勞煩惱,包括心與目,這都不是好東西。『發兵』,兵是什麼?兵是觀照般若,你要把那些魔找到它在哪裡,才能夠降伏它。後面這幾句話,世尊直截了當的給阿難點出來,就是給我們點出來,我們現在確實就是這個狀況。『流轉』就是流轉生死輪迴。什麼時候我們才能有出頭的日子?誰叫我們流轉的?『心目為咎』。眼看了心裡就愛,就起貪心,看到不順眼就生瞋恨心,所以這個心跟眼不是個好東西。我們要想研求無上菩提,從哪裡下手?首先要認識心與目不是好東西,要認識它,然後要找到它,它究竟在哪裡,我們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不從這個地方下手,那麻煩就多。

  會學佛的人他是抓到根本,從根本學,成功快,不浪費時間。不會用功的人從枝末上修,浪費許多的時間還不一定有結果。好像我們砍樹,會砍樹的人從根上把它鋸掉,連根把它拔掉,整棵樹解決了馬上就搬走。不會伐樹的人怎麼樣?先摘葉子,一片一片的把它摘下來裝起來,然後再小枝一截一截把它砍下來,再砍到根、挖到本,你想想看不累死了!我們聽了不要笑,我們就是這麼幹法,都在枝枝葉葉上搞,永遠搞不清。為什麼?這邊葉子統統摘光那邊又生,再到那邊去把它摘光這邊又生了。為什麼?根沒有斷。我們這樣搞法,不曉得搞了多少個阿僧祇劫,現在還是煩惱重重,那就是什麼?我們就幹的尋枝摘葉。這裡摘光那邊又生,那個枝子生了;那個枝子再摘光,這個枝子又生了,所以不能成就。今天佛在楞嚴會上叫我們刨根,枝枝葉葉一概不要理會它,沒有關係,你只要把根刨起來,一切問題都解決,這種才快,真正有成就。

  交光法師在本經裡面他所提到的徵心,說本經裡面講徵心只有兩段經文,這個地方是一段,『吾今問汝,惟心與目,今何所在』。諸位要記住,心是根本,目在此地是陪襯的話,這兩個字一個是賓、一個是主,著重在心,不著重在目。古德講《楞嚴經》裡面有七處徵心,而交光法師認為徵心只有兩處,實際上來說,說兩處沒有說錯,說七處也能說得通,所以我們不必斤斤較量文字。「七處徵心」是徵心之所在,兩處徵心是徵問心之體相,因此說兩處、說七處都能說得通。我們讀古人的註疏,乃至於讀佛的經文,最好不要受它的拘束,我們才能看到真正的東西;如果受拘束,不但真相見不到,反而為它所束縛,那就是像法達禪師所講的,迷時法華轉,悟時轉法華。我們迷在經文裡面,迷在祖師註疏裡面,我們為它所轉苦不堪言;悟了的時候那就轉經,也轉註解,所以這個關係於迷悟。當我們沒有開悟,我們要依靠註疏,雖然依照註疏不要執著註疏,要知道註疏只提供我們做參考而已。

  初學講經我們要依靠註疏,為什麼?學講,我們採取一家的註疏,等於說我們代某法師說法。譬如我們要是採交光大師的註子,我們就是代表交光法師說法,完全自始而終用他的註解,不能夠摻別的註子到裡面去。因為我代表交光法師說法,我總不能說代表他,又去代表別人,代表張三再代表李四,那就講得混亂,思想體系那都亂了,這是不可以的。就是自己沒有開悟之前,我們就代表一個人。譬如講《楞嚴經》,我第一次講,我用交光法師,我代表他老人家講。第二次講我換個註子,我用長水的註,我代表長水法師講,這行。可不能兩個合在一起講,那就會打架,就會出亂子,要懂得這個道理。等到你自己悟了就不必要,悟了之後怎麼樣?佛的意思你能夠懂得一些,你能夠像開經偈裡面講的,「願解如來真實義」。如來的真實義,你能夠解幾分,你就可以說幾分,能解一分你就說一分,這個一分的味道,比代古德講的味道要濃厚。因為你代別人講的到底是隔一層,你自己悟得的時候,這個境界親切,它不相同,因此佛法重在悟入。所以我們讀到古德的註疏,尤其是《楞嚴經》,古大德註解各人都有成見,彼此有牴觸、有排斥,我們千萬不要捲入他的漩渦裡頭去。請看下面經文:

  【阿難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間十種異生。同將識心居在身內。縱觀如來青蓮華眼亦在佛面。我今觀此浮根四塵祇在我面。如是識心實居身內。】

  眼睛,能見的眼睛在哪裡?能夠愛樂的心在什麼地方?阿難很輕鬆的答出來。這個答覆我們讀起來很滿意,因為佛問我們,我們也是這個答覆。阿難答覆的話有技巧、有學問,從哪裡看出來?你看他答覆對佛說的話,『世尊,一切世間十種異生』,這個意思,不是我一個人是這樣的,大家都是這樣的。「十種異生」是指什麼?就是《金剛經》裡面講的十二類生,十二類生裡面除掉空散銷沉,與精神化為土木金石的無想,一個是無色、一個是無想,除了無色、無想,其餘就十種生。這十種異生《楞嚴經》到後面經文會講到。這就是說三界六道一切萬物的生態不超過這十二種,這十二種裡面的無色跟無想我們也不提它。

  凡是有色相、凡是有思惟的,哪個不是將自己識心認定就在自己身內。能見的眼在哪裡?連釋迦牟尼佛,縱觀如來您老人家的眼還不在您臉上,這個還需要問嗎?這個地方要給諸位解釋,『青蓮華眼』是形容佛眼睛長得美。我們看到蓮花的花瓣大大的、長長的,諸位想想看,如果一個人眼睛長得像蓮花瓣那樣好不好看?這種蓮花我們沒有見過,叫千葉蓮花。我們看到菊花這麼細長,你去數數它有沒有一千瓣花瓣?沒有。蓮花瓣是細長的,千葉寶蓮,形容佛的眼睛細長之美就像青蓮花的花瓣一樣,不是我們現在看這個蓮花,這是好相,『亦在佛面』。這個說話有技巧,舉出一切眾生,哪個人不將心在自己身體裡面?眼睛,你佛的眼睛也在面上,我也不例外,我眼睛也在面上。

  『我今觀此浮根四塵』,這些話都是平時常常聽世尊說法,所以把日常所聽的,我們在此談話當中都帶著有這個習氣。曉得有浮塵根、有勝義根,浮根四塵祇在我面,這是講的眼,眼目在哪裡?眼目在面孔上。『如是識心』,這個地方特別要記住這個識,識就是能夠思惟、想像、推敲的心,這個心實在是在我身體裡面。這裡面的名相我們就不必一條一條來解釋,我們道場天天講經,名相都很熟,只著重在義理上。

  【佛告阿難。汝今現坐如來講堂。觀祇陀林。今何所在。】

  佛聽了阿難這個答覆,就曉得他糊塗、迷惑顛倒,全都答錯了。我們聽起來阿難答得沒錯,對!怎麼會都答錯?佛要把他的錯誤指出來,你看也極其善巧,方法巧妙得很。所以這個說法要圓融、要巧妙,要說得到無懈可擊。說法的目的是叫對方開悟,諸位要記住這個,而不是叫對方抓著小辮子來跟你抬槓,那就麻煩了,是要叫對方開悟。佛的善巧,先用旁敲側擊的辦法,叫你明瞭這是錯誤,所以佛就用講堂來做比喻。我們把這段講堂的文念下去,然後我們再來說明,他的比喻很好懂。

  『汝今現坐如來講堂』,阿難你現在在講堂裡坐在這個地方。『觀祇陀林』,祇陀是祇陀太子,這個地方是祇樹給孤獨園。這個精舍是給孤獨長者布施的,祇陀太子也有一分功德,本來給孤獨園是祇陀太子的別墅,是他的花園,須達多長者花錢把它買下來,供養佛在這個地方弘法、講經說法。這段故事也很長,在此地也不必說,所謂黃金布地,買這個花園。以後祇陀太子就為須達多所感動,因為他對釋迦牟尼佛並不認識,須達多長者能用黃金布地,來買我這個地方供養佛,請他來講經說法,佛一定是很了不起的人。否則的話,須達多是個有學問、有道德的人,他不會對普通一個人佩服得五體投地,能夠這樣發心。所以就跟他商量,「好,功德我們兩個人做,不能你一個人做。」須達多長者不肯,「我一個人做,我不讓你做,我寧願花錢給你,全部都我的」。最後祇陀太子說,「好,你黃金能鋪我的地,我這裡樹木你鋪不上,我把這樹木統統砍掉」。樹木砍掉,諸位想想花園還有什麼好看?所以這樣一來,給孤獨長者,「好!算我們兩個人的好了」,這就是功德主是兩個人,算兩個人。外面樹木等於說是祇陀太子布施的,所以叫祇陀林。祇陀林當然在講堂外面,就問他,『今何所在』。

  【世尊。此大重閣清淨講堂在給孤園。今祇陀林實在堂外。】

  你問我,我現在坐在講堂裡面,看看祇陀太子布施的樹木花草的園林在哪裡?當然是在講堂外面,總不能說是樹木在講堂裡面,沒這個事情,在講堂外面。在文字句子裡面,有兩句需要說一說。第一個是『重閣』,『大』在此地是讚歎、是形容的意思。過去我們宮殿的建築,從外面看是兩層,「重閣」,裡面是一層,它不是樓房。譬如像這個建築,臨濟寺的大殿是這樣的,臨濟寺的大殿,你在外面看是兩層,裡面是一層,大陸上許多宮殿都是這樣的建築。這個建築是有意義的,是表法的,二是表二諦,外表是有二、有三,有分別,裡面沒有,裡面是一。這個建築就是學問,就是個表法,不會在裡面也是二,不會的,裡面是一,外面是二。諸位老同修可以細細想想這個味道,叫你一看到這個建築,你就曉得我們怎樣修學大乘菩薩道,這就是一多不二,外面二是多,裡面是一。所以一不是真正的一,二也不是真正二,二就是一,一就是二,表這個意思在。這叫重閣,這才叫大,所以這個大不是指房子大小之大,這個意思太大。所以佛法,連蓋房子都是表法的,不但是言教,言語、文字,一切的施設統統是表法。花表六度萬行,菩薩是因花,香表戒定,都含著有意思,不是擺在這裡好看的。擺著好看是世俗人的眼光,也要滿世俗人的願望,確實布置得很好看。除了好看之外,裡頭還有學問在裡面,含的有很深的學問在裡面,這是必須要懂得的。這是重閣在此地提一提。

  『清淨講堂』,佛所說的一切法,凡是佛所說法的處所都叫講堂,不管它有沒有講堂的建築。佛在樹底下講經,樹底下是他的講堂;他坐在大石頭那邊講經,大石頭那個地方就是講堂,要記住這個。講堂稱為清淨,佛的一切教法其目的就是叫我們得清淨心,所以講堂是以清淨為宗旨。我們常講平等、清淨、慈悲,這是佛菩薩教化一切眾生的宗旨所在,如果不是達到這個目標,就不叫做佛法,因此講堂稱之為清淨講堂,也就是指一切佛法所在之處都稱作清淨講堂。其餘的就不必細說。佛問祇陀林在哪裡?祇陀林在講堂外面。

  【阿難。汝今堂中先何所見。世尊。我在堂中先見如來。次觀大眾。如是外望方矚林園。】

  佛叫著阿難,你現在在講堂裡面,你先見到的是什麼?當然佛是老師,坐在講堂的講台上,到講堂第一個一定是見到佛,這也是對於佛的尊敬,『先見如來』。『次觀大眾』,大眾是同學的這些菩薩伴侶,其次我看到我們這麼多同學。然後我再向門窗外面去望望,外面是祇陀林,祇陀太子他所種的這些樹木花草。這是說明什麼?見的次第,就是能見的次序,由近而遠、由內而外,著重在這個意思上。

  【阿難。汝矚林園。因何有見。】

  你看到外面,裡頭就不談了,看外面,外面祇陀太子種的那些樹木花草,你怎麼見到的?你在講堂裡面,你怎麼見到的?

  【世尊。此大講堂戶牖開豁。故我在堂得遠瞻見。】

  他答得很好,你問我為什麼會見到?講堂的門開著,窗戶也開著,我從門窗往外面看,那不就見到了嗎?這個給諸位說,連三歲小孩都會答,可是這裡面含著有很深的意思。那就是說釋迦牟尼佛所問的話,意在言外,阿難是一句也沒聽懂。佛的意思是什麼?把這個身體比作講堂,阿難比作心,如來與大眾就是五臟六腑,講堂的門窗就是七竅,意思是在此地。問的話是意在言外,說明什麼?說明指出他的錯誤,你說你能知的是心、能見的是眼。能見的不是眼,眼就好像那門窗一樣,門窗它會見嗎?不會見。能見的是什麼?能見的是你阿難,能見的那個不是門窗。這就說明什麼?能見不是眼,能思惟想像的也不是心,為什麼不是心?找不到。它究竟在哪裡找不到,到後面一層一層再追究。佛這麼一問,阿難這樣一答,就是阿難完全沒有懂得佛的意思。如果他要懂得佛的意思,佛這一問的時候他就恍然大悟,就言下大悟,就不會這樣回答。這個回答是太幼稚,三歲小孩都會答的,為什麼問阿難?所以要曉得,佛每句話都是意在言外。後面就解釋:

  【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舒金色臂。摩阿難頂。告示阿難及諸大眾。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汝今諦聽。阿難頂禮。伏受慈旨。】

  這段經文在此地,自古以來就有人提出疑問,說這段文在這個地方把問答好像當中隔開,在文章格局上不太理想。應當移到前面的一段,就是阿難請定,阿難請求佛給他開示,「妙奢摩他、三摩、禪那」那一段的後面,文氣就很順,看起來脈絡章法、結構,那就是井然有條。古人有這麼一說,但是文字不敢移動,這是從前人念書的態度。所以古書裡面錯簡,縱然錯簡,明明曉得它是錯的,哪一句跟哪一句錯了,只能夠在旁邊註一註,這個一句應當在什麼地方;或者看到錯字,這個字應當作什麼字,不能把它更改。這是從前人念書對於古籍,他的小心謹慎。這是很有道理的,能夠把古典東西完完整整的保留給後代,這是負責任。如果碰到一個狂妄之人,他會改,這個字不對,他就把它改過來。諸位要想一想,有很多事情不是我們想像的,我們沒有到佛菩薩的境界,沒有到聖人的境界,要拿聖人東西,我們看這個字在此地不太順眼,把它改一改;他那個人看到,「我看這句也不順眼,我也給它改一改」,那好了,流傳個一、二百年面目全非,所以這是絕對不容許的事情。你要認為有哪裡不妥當,你可以註出來,不能夠更動。譬如過去有一個人,看到《印光法師文鈔》裡面常常引用的「閑邪存誠」,他不曉得這句話的典故,一看到這四個字,「閑」邪,這個字恐怕是錯誤,他就把它改,改個什麼?改作「避」邪存誠,邪應當把它避開,他就把它改了。人家閑邪存誠是不錯的,他一改把人家改錯了。他以為印光大師書錯了,錯字太多,好多句子都錯了,沒有一個印對了的。像這樣的情形是免不了的。

  這段我看是在這個地方太好了,這是佛說法的善巧,根本不要挪動,就在此地特別好。為什麼?前面這一番問答之後,阿難尊者不懂佛的意思,全盤錯了,錯了就要責備他。責備之前這番的安慰是必要的,所以愈是重的責備,愈要好好的安慰他。『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舒金色臂,摩阿難頂』,摩頂是安慰,所答的統統錯了,沒有懂得意思。告訴阿難以及大眾,阿難不是請求要妙三摩提、三摩、禪那嗎?告訴他有一種『三摩提』,三摩提是定,它的名字叫『大佛頂首楞嚴王』。這就是阿難所求,而不曉得這個定的名目,不曉得這個名稱,佛在此地告訴他。『具足萬行』,這是說這個大定的功德,它是具足萬行,就是無量無邊的行門都包含在這個大定裡面,只要得這個大定一切都成就。『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不但釋迦牟尼佛成佛是修這個定,十方諸佛一門超出,就是從大佛頂首楞嚴王這門超出的;換句話說,沒有例外的,統是修的楞嚴大定。首楞嚴,前面經題給諸位講過,翻成中國意思是一切事究竟堅固,這是首楞嚴中文的翻譯。

  下面囑咐他,『汝今諦聽,阿難頂禮,伏受慈旨』,你現在仔細的來聽。從這個以下給諸位說,都是講首楞嚴大定,首楞嚴大定有沒有辦法說出來?說不出來。而所講的這個話句句話與楞嚴大定有關係,我們要懂得這層意思,才會在言語文字裡面去體會、去開悟,所謂是言下大悟。如果連這個意思要是不懂的話,那就像阿難前面答的,佛問眼在哪裡?「眼在臉孔上」。心在哪裡?「心在裡面」。那就糟糕,這樣搞法再搞無量阿僧祇劫,也搞不出楞嚴大定來。所以要我們懂得他是意在言外,句句話都與大定有關係,我們要會聽、要會看。不要學阿難,阿難就是代表一個十足的迷惑顛倒的凡夫,聽佛經意思全聽錯。請看經文: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身在講堂。戶牖開豁。遠矚林園。亦有眾生。在此堂中。不見如來。見堂外者。阿難答言。世尊。在堂不見如來。能見林泉。無有是處。】

  這個話漸漸就提醒阿難,佛對阿難講,如同你所講的,身在講堂裡面,講堂的門窗開著,你可以從門窗看到講堂外面的林園,有沒有人在這個講堂裡沒有看到如來,也沒有看到大眾,他看到外面的園林?『阿難答言』,在講堂裡面,講堂裡面都看不到,能看到外面,沒這個道理。『無有是處』,就是沒這個道理,這是不對的。在講堂裡面一定先看到講堂裡面,再看到講堂外面。佛就給他說:

  【阿難。汝亦如是。】

  你就像這個人一樣,在講堂裡面不見如來、不見大眾,看外面看得很清楚!從這個地方這句看起來,佛前面所問的意思是意在言外,阿難沒懂,這個地方把他點醒了。此地說:

  【汝之心靈一切明了。若汝現前所明了心實在身內。爾時先合了知內身。頗有眾生。先見身中。後觀外物。縱不能見心肝脾胃。爪生髮長。筋轉脈搖。誠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內知。云何知外。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內。無有是處。】

  佛前面問講堂,問你能見、能知的,意思統在這裡顯出來。能夠知的、能夠見的是心不是眼,阿難就代表一個心,能知、能見,門窗代表的是眼。在此地把這個意思顯出來,特別著重靈明,『汝之心靈一切明了』。『若汝現前所明了心實在身內』,身內就比作講堂。『爾時』,正在這個時候,『先合了知內身』,對於你身體裡面,就像你人在講堂裡,應該先見如來、見大眾,你這個身體裡面應該看得很清楚。『頗有眾生,先見身中,後觀外物』,有沒有一個人,先把裡面的五臟六腑都看得很清楚,然後從眼睛裡面再看到外面東西,有沒有這樣的人?縱然不見『心肝脾胃』,心肝脾胃比較深,在很裡面,好,你沒有看到;『爪生髮長,筋轉脈搖,誠合明了』,這在表面,就在表皮底下就是的,你怎麼也看不到?好像在講堂裡面,講堂深的地方你沒有看到,靠近窗口、靠近門的地方,你要向門外看應該先看到。『如何不知』?你怎麼也不知道?

  『必不內知』,「必」是必定,這是很肯定的一個字。你必定不知內,你怎麼會知道外面?這一番談話,你看釋迦牟尼佛這個話,轉好大一個彎,先從講堂看這個、看那個來做比喻,再把它回歸到正題,破他什麼?心不在你的身裡面。眼睛不必破,因為那是附屬品,不重要,重要是在心。你不是說,一切眾生、十類眾生都將識心在自己身體裡面嗎?『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內,無有是處』,講不通。「覺了能知」這是心的作用,心果然在身體裡面,身體裡面就應該覺了、就應該能知。如果對內完全不知道,對外面知道得清清楚楚,你這個心要是說在身體裡頭,成了問題,這個話講不通。用這麼一個大轉彎,拐彎抹角的把他的錯誤指出來,他才啞口無言,沒有話說,想想是這個道理。他的腦筋比我們聰明,轉得很快,立刻就想,心不在內,大概在外頭。我的心在外頭,為什麼?這外面看得清楚,裡頭看不清楚。下面一段他就是反過頭來,心在外不在內,處處找心。究竟是不是在外面?我們再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