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 (第八十五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85
第五十六面倒數第三行,我們將經文念一段,對對地方。
【如是阿難。當知是見非明暗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明來。暗即隨滅。應非見暗。若從暗來。明即隨滅。應無見明。若從根生。必無明暗。如是見精。本無自性。若於空出。前矚塵象歸當見根。又空自觀。何關汝入。是故當知眼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六入裡面,我們在這一段講得比較詳細。在《楞嚴》四科,四科是指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每科裡面第一段是最重要的,古德註經也是第一段註得最詳細,因為到後面都可以以此類推,前面明瞭了,後面是亦復如是,都是這個道理。在前面我們曾經討論過眼入,眼入特別是說明這個入是不得已用這個字,因為我們真正去求能入、所入,都了不可得。假如真有能入所入,六入就是真的,不是虛妄。六入如是,前面的五陰,後面的十二處、十八界以至於七大,所以聰明伶俐的人聽到一段,一切就貫通,所謂是一聞千悟,道理就在此地。我們這一段入不了,後頭機會很多,但是有一個原則,那就是我們要會會(在此地就是每一章、每一段)都要用心去聽。這個用心,《楞嚴經》實在講就是講用心的問題,會用心的人能夠大徹大悟,會用心是用真心,不會用心的人用妄心。用妄心行不行?妄心雖不能大悟,也能小悟,就是妄心用得正確的話也能小悟。前面佛跟我們說得很清楚,我們就是用第六意識心,可以能夠證得阿羅漢、辟支佛果,在我們念佛法門裡面可以念到事一心不亂。這就是說不會用真心的,我們就用妄心,不要去勉強,這個事情是勉強不得的,功夫不到不行。
可是修道最大的障緣,無過於心外求法,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心外求法裡面,特別像世間人,六根攀緣外境,就是六塵境界,學道的人第一關要把這個看破,要把世情看破。世間,我以前也常常提起,歷史要看,上等的人看歷史可以大徹大悟,悟什麼?萬法皆空。無論你在世間的數十寒暑當中你怎麼樣輝煌,像秦皇、漢武帝、成吉思汗,如今在什麼地方?從佛法角度上來看,無非是造種種業而已!一生辛苦經營,他得到什麼?來的時候什麼也沒有帶來,去的時候什麼也帶不去,為誰辛苦為誰忙?所忙的、所做所為都是六道輪迴,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上等人能悟這個理,能夠把一切都放下,真正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心清淨就能入道,這是入道的增上緣。中等人讀歷史,取法歷史的經驗、學術,所謂是史實,也能夠判斷到當前往後這些時局人事的變遷,而懂得如何應付,這是中等人。所以上等人讀史可以入道,經史是大學問。
如果我們都能看得破、放得下,修道就不難了。修道最大的難關就是看不破、放不下,無論在哪一方面,只要有看不破、放不下的,就是障礙。我們世間法看破放下了,如果佛法看不破、放不下還是障礙,世間法是虛妄不是實在的,佛法也不是實在的。《金剛經》裡面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個凡所有相裡面並沒有說明出世間的法相在外,沒有。世出世間的法相統是一樣的。所以佛才教給我們不可以取著,連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切法,十方諸佛所說的一切法,都不可取、不可著。諸佛菩薩所說的這些法,它是在誘導我們,目的是叫我們開悟,不是叫我們記取的。因此我們讀誦經論,背誦目的是在開悟,不是在記憶,這跟世間求學不相同。世間求學把它背熟是怕忘掉,要把它記住,目的在此地。
我們學道的人背經典,不是記住、不是怕忘掉,而是用這個方法去除一切妄念,修戒定慧,目的是開悟,成就定慧。所以同樣是背書,目標不一樣。如果我們的目標也是經典要記得、不要忘掉,你目標要是在此地,那就不能開悟。你就是背得再多,像阿難尊者一樣,阿難尊者是佛十大弟子當中多聞第一,佛四十九年所說之法他是句句記得,一句都沒有忘掉。他用心用在哪裡?就是怕忘掉,要好好的把它記住。結果佛涅槃,每一個人都證阿羅漢果,都開悟了,就他還是須陀洹。他的開悟證阿羅漢果不是在釋迦牟尼佛的手上,是在迦葉尊者的手上。所以佛滅度之後,大迦葉是傳法之人,是第一代祖師,阿難尊者再跟大迦葉學,在大迦葉會下開悟的,他算是二祖,這是我們要曉得。學道最要緊的就是要開悟,我們這個經文是有名的「開慧的《楞嚴》」,開就是開智慧、就是開悟,《楞嚴經》確實可以幫助我們開悟。
在一這段裡面我們能不能悟出來,眼入是非因緣、非自然?非因緣、非自然,那是什麼?就是真如本性。剋實而論,沒有能入、所入,今天這一段就是反覆的來辯論。前面說明「明暗二塵畢竟無體」,無自性。這個地方佛再叫著阿難尊者,『如是阿難』,「如是」是指前面所講的這些事理,阿難『當知』,你應當要知道。『是見』就是見性,『非明暗來』,如果套《中觀論》上的話來說,就是「不從他生」;『非於根出』,這個見性不是從根生的。諸位要曉得,前面講勝義根能發識,不是能生識,這是要記住的。就好像我們的燈一樣,像我們的電燈是鎢絲的燈,外面的燈泡好比是浮塵根,裡面放光的鎢絲好比是勝義根,但是光從哪裡發的?光從電流上發的,燈泡是個緣而已,如果沒有電,你拿的燈泡它不亮、不放光。我們就以這個比喻,我們這個光究竟怎麼來的?這是很粗淺的比喻,我們曉得這是電流通過鎢絲放出光明來,我們的眼根也是如此,真如本性透過勝義根放出的光明。所以這個根不能夠出生,只能夠說發生,不能出生,這是說不自生,不是眼根自己生出來的。『不於空生』,不於空生就是也不是無因而生的。
這就是《中觀》裡面所說「諸法不自生」,《楞嚴經》這是舉一法,《中觀》前面說諸法,諸法是一切萬法,是一個道理。「諸法不自生」,自己不能生自己;「亦不從他生」,也不是從別的法當中生出來的;「不共不無因」,不是自他共生的,也不是無因,「是故知無生」。學佛的人常常希望自己能夠證得無生法忍,無生法忍就是這個境界,徹底明達一切諸法不生不滅。這個境界一般講,在圓教是初住菩薩的境界,初住以上的境界。我們念佛常講理一心不亂,幾時我們能看到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垢不淨,這才叫真正看破,才能夠真正的放下,為什麼?在一切法裡頭再不會起心動念,在淨土法門這叫得念佛三昧。我們再仔細省察,念佛三昧是真實的,決定不是虛妄的。剛才講這個世間法,縱然你做了國王,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到後來還是一場空,不是真實的。像《普賢菩薩行願品》後面所說的,末後一著什麼都帶不去,你的地位、你的眷屬、你的田園、你的宮殿、你的財富,一樣都帶不去,所謂「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這是講世間人。念佛的人到最後唯有十大願王可以帶走,我們要是得到念佛三昧,這個念佛三昧是不會捨棄的,這才叫真的,帶得去的是真的,帶不去的是假的。佛說這四種生,而我們世間人在四種裡面只執著一種,譬如我們眼能見,眼為什麼能見?「一定見性是從眼根生的」,這是世間人的情執,佛給我們一分析,我們才了解這個真相,這是見分。
下面說出所以然的道理來,何以故?『若從明來』,這是講他生。如果這個見性是從明暗而生的,它要是從明生,明的時候就有見性,暗的時候就沒有見性,見性就斷滅,斷滅就不應該見到暗。它能見明,它又能見暗,可見得明暗轉變,見性沒轉變,為什麼?它也能見得到。這就證明見性不是從明暗而生的,明暗是塵。再給我們分析,如果要是『從根生』,根能夠生見性,那也不必要明暗,單單根就能夠生見性。離明暗兩種塵相,『見精』本無自體,因為它是離塵無根,根與塵是互為因緣。這是講無自性,無自性之性是真性,真性是能入的自體。這一段告訴我們一個定律,單根不能夠生見性,前面是單塵不能生見性,單根也不能生見性。
『若於空出』,是不是從空而生的?如果見性從空生的,空間已經是包容我們的身體,我們的根身以及外面塵相都在虛空包容之內;空要是能生,空可以見明、可以見暗,也可以見我們自己的根。誰能自己見到自己的眼根?我們自己見不到自己眼根。誰能見得到自己的面孔?如果我們見性在空中的話,應該跟我們面對面,經常見到自己的面孔才對!這樣說來,當然見性也不是從空而生的。這裡頭有個假設,『又空自觀,何關汝入』,假如虛空真正要是能夠生見性,虛空看自己看的、觀察的,與我什麼相干?不相干。實際上這些道理,前面都曾經細細的說過,在七處徵心的時候,我們交光大師的科判叫七番破處,已經就辨析得很清楚。那個雖然是講心,能見的是心,可不是眼,眼是屬於根。
末後是這一段的總結,『是故當知眼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為什麼說它虛妄?因為層層分析,我們了解它的真相,它沒有實體。像《金剛經》裡面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確實是虛妄的,它沒有自體。這一法沒有自體,你要是細細去觀察,一切法都沒有自體,不但世間法沒有自體,出世間法也沒有自體。自體只有一個,就是真性。這個自體什麼時候才能證得?心一了就證得。二心決定不能證得,一心就證得。但是一心,這個一是不得已而假說的這個名相,如果你心裡還有個一心,這個一心就是你的障礙,連那個一也沒有,才不得已叫它做一心。如果你心裡有個「我一心不亂了」,實際上你是二心。為什麼?從真心裡頭冒出一個假的一心不亂,你還執著這個東西,這就是你的障礙。禪家討論這個問題,說「萬法歸一,一歸何處」,有個一也是麻煩!但是我們現在就是要一,我們現在有一還很有好處,為什麼?因為我們這個心太亂,一天到晚妄念紛飛。
我們心裡面有個一,這個一心不亂叫事一心不亂;連一也沒有了,這就是理一心不亂。我們念佛人二六時中在一切境界裡面一個妄念都沒有,唯有一個佛號,這是事一心不亂。諸位要記住,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決定沒有妄念,沒有妄念就是沒有煩惱,唯有這一句阿彌陀佛,見思煩惱斷盡,這是事一心不亂。到這一句佛號也沒有了,若有若無,念而無念、無念而念,這才是理一心不亂。這個時候大徹大悟,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法不通達,沒有一法不明瞭,自己從哪裡來的、人生從哪裡來的、宇宙從哪裡來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需要學。為什麼?是你親自見到的,在佛法裡叫親證的境界,親自見到的現量境界,不是推想的、不是比量而知,是你自己見到的。你見到的境界跟經裡面所講的決定是一樣,不是兩樣。到那個時候,經的作用就給你做印證、給你做證明,讀一讀,看看自己的境界跟佛講的一樣不一樣。如果一樣,沒錯,諸佛所見的也是這樣,自己所見的也是這樣,佛佛道同,這叫做入佛知見,正是《法華經》裡面所說的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楞嚴經》自始至終就是佛之知見。
剛才我們講眼入之所以虛妄,是因為它沒有實體,說它虛,因為它沒有來源,不是從明暗生的,又不是從根生的,又不是從空生的,你找不到它的來源,這是妄的。如果能找到它的來源,這就不是虛妄的了。譬如我們今天講虛空,虛空怎麼生的、從哪來的?我們能不能把虛空的根源找到?虛空也是虛妄的,這個空叫頑虛空,不是真空,是頑空,因為它沒有實體,所以我們也稱它作虛妄的。它的體究竟是什麼?給諸位說,體就是真如本性,在本經裡面講如來藏性。而如來藏性是盡虛空遍法界,你到哪裡去找它的根源?你找不到。
本非因緣也不是自然,為什麼佛要說這兩句話?萬法因緣生是佛說的,現在佛否定了,非因緣。說萬法因緣生是佛為小乘人說的,為我們初學人說的,說一切法因緣生你容易懂;可是佛說萬法因緣生,高階的人他也懂,這就叫圓音說法,「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譬如這本書從哪裡來的?因緣所生的。有紙張、有線裝訂,再人工把它切整整齊齊的,這本書就出現,這是許多因緣生的,這個我們一聽就懂,不錯。這個房子大樓因緣所生法,是由工程師設計,再是鋼筋水泥這些建築材料,有多少工人,種種因緣把它建起來,這個樓是因緣生的。你看這一說,我們都能接受、都能懂。那些深位的菩薩一聽說因緣生的,他立刻就曉得,沒有自性、沒有自體,生即無生。同樣是一句話,我們所領略的意思淺,菩薩領略的意思就深。所以佛法不可思議,縱然淺說不違背深理。絕不是淺說的時候,到深位菩薩這裡不能作數,要把它否定,不是這樣的,深位菩薩他有他的領悟。
這個地方佛把這個否定了,說『非因緣,非自然』,這是對哪一類的人?像阿難那樣執著的人,對他說的。發了大心,希望要求入佛知見,自己又沒能力,所以佛這是為中根人說的,上根人這無需要解釋。這是因為佛在阿含會上說「諸法因緣生」,阿難尊者執著,這一類人的執著,這一切法是因緣生的。佛是為了破這些人的執著才說這個話,如果沒有執著那就不必說。所以佛法不能執著。佛在般若會上講得很清楚,自然生是當時一般外道的主張,他們認為這一切法是自然而有,不是哪個造的,是自然生。所以佛把外道這個錯誤的見解也要駁斥,諸法不是自然生的。自然生跟因緣生,前面也曾經跟諸位說過,因緣的定義是隨緣隨變,變化了,這是因緣的定義。譬如種子,瓜的種子種在地上它長成瓜,種子就沒有了,它變了,隨緣隨變,這是因緣生。譬如我們這個人身是因緣生,我們絕不是一天一天不一樣,是剎那剎那不住。前面咱們念過「十番顯見」裡面波斯匿王所悟出來的道理,我們一個人從年輕到衰老,不是一年一年老的,是剎那剎那在老,前一剎那跟後一剎就不一樣,怎麼會一樣?這就講隨緣隨變,這是因緣。自然,自然是不變、不隨緣,這叫自然。所以我們在一切法裡面看,虛空這是自然的,為什麼?它永遠不變,它也不隨緣。
再想想我們的見性,我們的見性與因緣、自然都不相應。為什麼?它隨緣不變,不變又能隨緣,所以它不是因緣生,也不是自然生,這就正是顯示出真見無生。既然無生,哪裡會有滅?有生才會有滅,無生哪裡會有滅?因此真見也決定不因為見明見暗而有,也不會因為離明離暗而無;換句話說,它是不來不去,真見是實在的。我們現在所說的見,就是一般凡夫概念裡面所謂的見,實在是講的是眼識與五俱起意識。這在唯識裡面,我們在下個星期要研究《百法明門》,我們會討論到「眼識九緣生」,九個條件缺一個就不生。諸位要記住,那不生的是識,是眼識,可不是見性;見性是離緣獨立,而且是永恆存在,它是真的。這個妄識,既然加個妄,可見得它不是真的,所以說妄無自性。但是諸位要曉得,當體即真,所以佛才說「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雖然那個妄,妄那是相,相是虛妄的,作用是虛妄的,但是它體是真的,這是我們應當要認識清楚的。下面一段這是講到耳入,耳入就是講的耳根、耳識、聲塵,入的是聲塵。
【阿難。譬如有人以兩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勞故頭中作聲。兼耳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這是首先舉個例子來說,舉個比喻。如果我們用兩個手指,用力很猛烈的一下塞兩個耳朵,就會有這個現象。為什麼?耳根疲勞了。前面講眼睛看東西,瞪著兩個眼睛看,眼睛眨也不眨一下,瞪久了眼睛就疲勞,看外面有許多虛妄的相出現。耳根疲勞頭就痛,這是什麼現象?在我們現在一定說是耳根神經受壓迫,現在醫學這麼解釋。佛的看法不是這樣的,佛的看法從根本上給我們指示出來,這是『菩提瞪發勞相』。在這一段經文裡面,眼入有譬喻可以表示,所以佛是用比喻來說明,其餘的五根不太容易,找不到比喻,所以是不得已用這個比喻。如果不以比喻,實在說有些很深的道理我們不太容易悟出這個根由。譬如底下所講的,耳本來沒有聲,可是它要是疲勞了,耳朵就有聲,有一種病叫耳鳴,我們耳疲勞的時候耳朵會有聲音。是不是外面聲音?不是的,是耳朵疲勞了會有這聲音。這個現象學佛的人曉得,這是一種疲勞的現象,菩提瞪發勞相。
這也是比喻真本來是無妄的,而以「妄為明覺」,「因明立所」,帶來這些麻煩,這兩句都是《楞嚴經》的經文在後頭。這是我們虛妄分別,古人所謂「要知今日事,須信本來人」。由此可知,妄本無因,既然沒有因,它不是真的又是什麼?前面說過,凡是有因緣的這是虛妄,找不到因緣那是真實的。『兼耳與勞』,「勞」是指聲說的;換句話說,這個勞就是耳根所現的勞相,與前面的比喻,瞪目所發的勞相見那個狂花是一樣的用意。瞪目就見狂花,塞耳就有聲音,所以說是眼根勞了這就是有妄色、有狂色;耳根勞了,頭裡頭有聲音。我們再要追究能勞與所勞,這裡頭有能所,皆是由於菩提心之所顯現,所以說「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這樣講法,恐怕諸位還不太容易理解,為什麼?理實在是太深了。諸位要曉得,十法界依正莊嚴之體是法性,就是此地講的菩提真性。佛在有情眾生上說叫佛性,在無情眾生上說叫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個性,並沒有二性。這在今天科學昌明的時候能夠證實,我們這個肉體是物質,我們這個物質再一分析,與一切的物質並沒有兩樣,是一不是二。我們看到依正莊嚴,琳瑯滿目,這不同的形相,今天科學家說那是排列的方程式不一樣,不是基本物質有兩樣,他說排列方程式不一樣,組合的不一樣。由此可知,我們的身與外面的物沒差別,為什麼?同一個真性所現的妄相。因此相有沒有離開性?沒有。你要想見性,在哪裡見?見相就是見性,性要在相中去見。在有情眾生,你見到他的佛性;在無情眾生,你見到法性,這就見了性。古人也是不得已用一個很巧妙的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就比作菩提真性,器就比喻著依正莊嚴的萬象。如果你要是著相,你就不見性,我問你有沒有看到黃金?金你有沒有看到?沒有看到,不曉得在哪裡。
譬如我們的講堂裡,樣樣都是金做的,蠟台、香爐、佛像,全是金做的,我問你金在哪裡?沒有看到。蠟台有,看到了,香爐也看到,金沒有看到。我們凡夫就是這樣的,我們一切虛妄相都見到了,就是沒見到金。不曉得器就是金、金就是器,不曉得這個道理,如果諸位在這個地方能夠會通,這個經文你一看就明瞭。勞相是菩提之相,清淨之相又何嘗不是菩提的淨相?因為清淨的相你不容易發現,佛才舉這個比喻來激發你,叫你在這裡面去體認、在這裡面去悟。聽是能聽,聲是所聽,能聽的是耳根,此地講耳入,所聽的是聲塵,聲塵就是所入,能入所入也是找不到處所,沒處所的。能入與所入就是能聽與所聽,兩處都是虛妄的,妄沒有自性,沒有自性的相就是菩提妙淨明體的現相。我們看底下的經文,佛給阿難尊者說明:
【因於動靜二種妄塵。】
耳根所接觸的聲塵,實在講聲塵也是無量無邊。如同眼根所見的色塵一樣,無量無邊的色,佛給它歸納為兩大類,一類叫明,一類叫暗,用明暗包括了一切色法。耳根所接觸的聲塵,佛也把它分為兩類,一個是動,一個是靜。有聲音,不管是什麼聲音,凡是有聲音都是動,沒有聲音的時候是靜。所以動靜包括了耳根所接觸的對象,『因於動靜二種妄塵』,塵是虛妄的。
【發聞居中。】
發這個聞居其根之中。
【吸此塵象。名聽聞性。此聞離彼動靜二塵。畢竟無體。】
塵既然是發了這個相,這個相分是耳根所接觸的,我們在唯識裡面講就是耳識的相分。眼識有眼識的相分,耳識有耳識的相分,不但八個識各有各的相分,與八識相應的心所,每一個心所也有它自己的相分,這裡面是非常複雜。色法是用歸納的方法來講的,所以諸位千萬不可以執著一切法只有八個識、五十一個心所,那就壞了。你去看看《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所講的是六百六十法,豈止八識五十一心所?我們今天講八識五十一心所是歸納的。譬如舉個例子,我們舉個貪心所,這是把一切的貪心所歸納為一個,你再細分這個貪心所裡頭就不曉得有多少,有貪名的、有貪財的、有貪色的,各有各的相分。貪名的相分與貪財的相分不一樣!凡是屬於貪世間法的、貪出世間法的,阿難尊者出家就是貪世尊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那也是貪,各個相分皆不相同,我們就用一個貪心所統統把它歸納。諸位要曉得,實際上要分是無量無邊,不是那麼簡單的。我在講席當中也常常給諸位提起,十法界依正莊嚴這樣複雜的宇宙,跟我們自己心識複雜程度完全相等。
如果我們心裡那麼簡單,外頭宇宙就簡單,內外完全一樣,沒有兩樣。我們今天看這個社會複雜、人事複雜,實際上是我們的心太複雜。如果我們自己修學修到一心不亂,這心很單純,你看到十法界依正莊嚴也單純,到一真法界,不複雜了。功夫不到這個程度,這個境界是無法體驗的。在此地講這個聲塵既然有個相,有了塵相,根吸取這個境界相,根境相待,於是就有了聞這個現象。『吸此塵象,名聽聞性』,就是我們現在耳能夠聽音聲的這個相狀。『此聞離彼動靜二塵,畢竟無體』。諸經所說,「對聲有聞,緣明有見」,這就是講塵有則有、塵無則無。本經前面世尊也用這個來勘驗阿難尊者,就是講我們的妄心,我們妄心是什麼?所謂心隨境轉,境界有、心就有,境界沒有、心就沒有了,心為境轉這個心是妄心。見是心見,聞當然也是心聞,耳不能聞。如果耳要是能聞的話,那個人如果是個年輕人,有突發的病死了,他的耳根沒壞,你去檢查一點也沒有壞,他為什麼不能聞?他要是能聞,能聞就不叫死人。可見得能聞的是心,不是根,根只是心的增上緣而已,它需要這個增上緣幫助它,它才能聞,所以此聞也是無自性。因為無自性,所以離動靜二塵它沒有自體,畢竟無體。
【如是阿難。】
這個句法跟前面這一章都很相同,所以前面一章明瞭了,這一章就很容易懂得。
【當知是聞。】
就是這個聽聞性。
【非動靜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
前面眼入剛剛念過,這個意思跟前面完全相同,就是聽聞性不他生、不自生,也不是無因生。
【何以故。若從靜來。動即隨滅。】
假如聽聞性從靜來的話,動的時候不應該聽到。
【應非聞動。】
你動的時候它沒有聞性,那怎麼能聞動?
【若從動來。靜即隨滅。】
動的時候有聞性,能夠聽到動的聲音,靜的時候應該就滅了,聞性就斷了,不應該再聽到靜。
【應無覺靜。】
對於靜不應該覺悟到。
【若從根生。必無動靜。如是聞體。本無自性。】
前面說明不從他生,不從動靜生,這一句說不從根生。聞之體性尚無,怎麼可以說它有生?這也是說單根不能夠發識,不能夠生耳識,所以根只是增上緣而已,這些法統統屬於心法。心法,佛給我們說它有四個條件,心法才會現相起作用,可不是說理體。體,什麼緣都無需具足的,就好像我們前面舉的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它不要任何條件,可是用它做成一個相需要條件。第一個,金是體,就是我們拿黃金塑個佛像首先要有金,金是體;我們再做模子、再來鑄相,那都是緣。佛給我們講,心法要四種緣,第一種叫親因緣,親因緣就是本體,就是妙真如性,第二種叫所緣緣,第三種叫無間緣,第四種叫增上緣。耳根是屬於色法,它是屬於增上緣,這是我們一定要搞清楚的。
至於色法,一切萬法分為色心這兩大類,色法只要兩種緣,一個是親因緣,親因緣相同,妙真如性相同。剛才講過一個佛性、一個法性,有情眾生心法的親因緣就是佛性,我們此地講如來藏妙真如性,或者我們講真如本性、我們講真性都是一樣的,名詞不相同,意思是一樣;在無情眾生上,我們今天講的植物、礦物,在這上面說它做法性,這就是親因緣。無情它不需要所緣緣,不需要無間緣,它只要增上緣就行,就可以了。譬如我們此地插的一盆花,這個花是無情的,它有親因緣,親因緣就是妙真如性,這是本體。花在此地插上去的時候,這是我們人來幫助它,從增上緣上說是把它插起來的,也就是這個花從樹枝上長成到插,統統都是增上緣。所以色法兩種緣就成就,心法要四種緣。前面佛曾經給我們指示過,如果說離前塵無體,就是無分別性,即無分別,這個時候也應當可以指示陳說明白;如果沒有法子指出來,也沒有法子說明它,換句話說,它必定是屬於無自性。這是前面佛講的妄心,妄心有這個意思說明,我們今天在此地講耳的聽聞性,也是這樣,也是無法指陳。底下這一句說明不是無因生的:
【若於空出。有聞成性。即非虛空。】
空如果還出聲音那就不叫空,空應該是什麼都沒有才叫做虛空,空裡頭有東西那就不叫空。
【又空自聞。何關汝入。】
假如空裡頭真有聲音,它有能聞、所聞,那與我們有什麼關係?這變成不相干。
【是故當知。耳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這就是教我們從境界上去體驗,從耳根、從虛空都找不到聽聞性之體性可得,找不到。由此可知,能聞所聞是如幻如化,不是真實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這句話就是說即幻即真。假使有因緣、自然可得,這個聞性就是生滅法,你們想想看,生滅法怎麼能叫做妙真如性?所以在「四科七大」這一大段的經文裡面,諸位如果細細的能夠去體會、去領略,確實能開悟。如其不能,那就得多多的學習,這不是一天、二天的事情,根性大利的人,言下大悟。根性不利,要培養,如何培養?最方便的辦法無過於讀誦。這裡頭真的,佛法裡面講善巧方便,讀誦是一種方便,方便裡頭要加善巧才能收到效果。我們現在所難在哪裡?給你提了方便,沒有善巧。叫你讀誦,你就死讀書,讀到最後變成書呆子,不但不能開悟,變成個呆頭呆腦,學佛變成佛呆子了。背誦是方便,你裡頭沒有善巧,只曉得死念書;有善巧的,有善巧是活活潑潑的學習,是讀活書,在這裡面能大徹大悟。沒有善巧的是讀死書,背得再熟決定不開竅,為什麼?諸位要知道,原因在哪裡?原因就是分別執著。所謂善巧是沒有分別執著,你才能開得了悟;你在這裡頭有分別執著的心,這就是病根。教你這個方法,不但不能除病根,反而把病根加深,這是無可奈何。所以讀經要會讀,不要死在字裡行間,要在字裡行間裡頭有悟處。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