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五二集) 2015/9/2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1-025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六百零九頁第一行,實際上我們要看六百零八頁最後一句話,它才連得上,連得起來。
「《論註》又曰:不可思議力者,總指彼佛國土十七種莊嚴功德力,不可得思議也」,從這個地方看起。這十七種莊嚴,我想同學們都很熟悉,講過很多遍,參考資料裡面有,《教乘法數》裡頭也有,《三藏法數》裡頭也有,《佛學大辭典》也有,查得到。我們看念老的註解,「此中佛土不可思議,有二種力」,這個要知道的,「一者,業力。謂法藏菩薩出世善根大願業力所成。二者,正覺阿彌陀法王」,就是阿彌陀佛,「善住持力所攝」,括弧裡頭告訴我們的,「(乃由彌陀無上最善住持國土之功德威力所攝成)」。這一段對我們學淨土的人來說很重要,極樂世界好,好在哪裡?為什麼那麼樣的殊勝莊嚴,超過一切諸佛剎土?這裡給我們透了信息,它有兩種力量,第一種是業力,業力不是我們的業力,阿彌陀佛在因地,沒有成佛的時候他是個國王,捨棄王位,出家修道,法名法藏比丘,他發了大願,這個大願是什麼?實在講,一切諸佛出現在世間,乃至於菩薩、羅漢,我們講這些再來人,這世間真有,每個時代都有,每個地區都有,為什麼?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四弘誓願我們都知道,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眾生兩個字,如果從佛來說,阿彌陀佛來說,這個眾生包括等覺菩薩在其中,往下一直到無間地獄。無間地獄裡面也有根熟眾生,我們不能不知道。他為什麼墮地獄?一時糊塗,被名聞利養迷惑,爭權奪利,造下罪業;原本來護持正法的,最後是障礙正法,斷眾生的法身慧命,這個罪過就是無間地獄。
護法不容易,佛法在世間真正起作用要有大護法護持,才起得了作用。所以我常說,佛法在世間最主要的是護法,弘法是其次,護法是做老闆的。像一個學校一樣,護法是校長,三個主要的工作人員,一個是管教務的,一個管訓導的,一個管總務的,加上校長,四大護法。弘法的是什麼人?教員,他要不請你來教書,你沒有講台,你起不了作用。所以,護法需要聘請最好的老師,弘法的這些教員,講經教學的,他需要的是真正護法的人,這個一配合,佛法才能住在世間,生起很大的作用,止於至善。缺少一邊都不行,單有護持的,沒有弘揚的,把學校辦好了,學生招來了,沒有老師教,這不能成就;單單有老師,在家裡頭教一個、教二個,沒有問題,在社會上產生影響他做不到,沒有學校,沒有課堂。
我們這一生,從年輕的時候認識佛法就發心。我的老師章嘉大師勸我出家,勸我學釋迦牟尼佛,教我讀《釋迦方志》、讀《釋迦譜》,告訴我學佛對於佛祖要認識,你不認識釋迦牟尼佛,你走了彎路自己不知道,也可能你走上邪路、走上岔路,那就完全錯了。我跟老師,年輕的時候歡喜大乘,對於中國佛教大乘八個宗派都歡喜。但是我們的能力,八個宗派的典籍都學是不可能的,只能在當中學個二、三種,那就很多了。我可以算是學得多的,學《華嚴》,學《法華》,學《楞嚴》,學《圓覺》,學法相、唯識,學般若,學《六祖壇經》、學《永嘉大師禪宗集》、《證道歌》,我真的學了不少。密宗雖然沒有正式學習,結的緣很深。老師是密宗的上師,他告訴我,密是建立在顯的基礎上,沒有深厚顯教的基礎,不能學密。所以他教我在顯教上下功夫,有個十年、二十年,可以學密。大師圓寂之後,再找不到好老師,所以密沒有學。最後我講《華嚴》、《法華》、《楞嚴》,認識了淨土,晚年歸心淨土,其他的統統放下。為什麼?人有生死。
佛出現在世間,他只有一個目的,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苦有究竟苦、根本苦,那是什麼?六道輪迴。能夠脫離六道輪迴、脫離十法界,這叫離究竟苦,永遠再沒有苦了。得樂,樂有究竟樂,登峰造極的樂,那是哪裡?極樂世界。所以你往生到極樂世界得究竟樂,離究竟苦。我把這個搞清楚、搞明白了,我才相信,回過頭來把以前大經大論統統放下,專講《無量壽經》。我這個《無量壽經》的會集本是老師傳給我的。老師早年在台中講過一遍,那個時候我還不認識他,剛剛學佛,不認識他。我記得我三十一歲認識李老師,跟他學經教。這是一個在家居士,通宗通教,顯密圓融,在台灣也是稀有的大德。我有緣分親近他,跟他十年,經教完全是從他那裡學來的,根基是在章嘉大師那裡奠定的。年歲太大了,二十六歲才接觸,我要是早十年接觸,那就不一樣,那個根柢就打得牢,等於是中年半路出家,沾一點皮毛而已。這點皮毛有善知識引導,我們沒有走錯路、沒有拐彎、沒有迷失方向,才有這一點小成就。這是沒有緣分。古人說得好,沒有緣分,則獨善其身;有緣分,兼善天下。今天得力於高科技,沒有緣分,用這個方法可以弘法利生,不需要講堂,有個攝影棚,有這麼一套設備,有一些同學們熱心支持,用這個方法講經,在一起學習,全世界都能收看到。只要你,不必同時,隨時打開頻道,你都能看到,二十四小時不中斷。這在過去一個甲子之前,一甲子是六十年,六十年之前不敢想像。我們用這個方法,用網路有二十年,用衛星電視十三年,十三年時間不長,影響非常廣大。這是佛菩薩為我們開闢另一條道路。
今天的佛法衰到極處,為什麼衰了?老師告訴我,找不到學生。老師要的學生,必須具備三個條件,老實、聽話、真幹。具足這三個條件,現在找不到,沒有了,有老實的人不肯發心,有發心的人未必老實。甚至於還有不少人,把這一樁事情(大乘佛法)當作世法謀生的一個行業來看,不少人,這個走邪了,不只偏,邪得太離譜了。我們不必去提他,我們看到這個現象,回過頭來要反省自己,自己有沒有落在這個圈子裡頭,這個重要。如果要是發現了,趕快要改過自新。必須世法裡頭名聞利養邊都不能沾,那個很可怕,那些陷坑愈陷愈深,到最後不能自拔;不是弘法利生,是障礙正法,那造的是地獄業因。真正用真心的人沒有了。用真心就是老實,別人騙我,我不騙別人;別人毀謗我,我不毀謗別人,這是老實人。別人侮辱我,我們還恭敬他,一生不跟任何人對立,不跟任何事物對立,這叫老實,真老實。還有對立的,錯了,對立是邊見,有這種念頭,學佛得不到好處。佛法真正的好處是開悟,是證果。小乘初果要破五種見惑,頭一個身見,第二個邊見。他還有身見,有身見就有貪瞋痴慢疑,有身見就會跟人競爭,所以他證不了初果,他永遠在門外。到哪裡去找一個真正放下身見、邊見、成見的人?成見,自以為是,不能接受善知識的教誨。真正善知識也不敢接觸他,為什麼?他不能接受,他要排斥。這些是自性有障礙,這些障礙除掉才能入佛門。
遇到真正善知識,真教你,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不僅是佛,儒釋道都如是,一個人他教你,還很熱心的教你,我就是被這個感動。我第三個老師,方東美先生教我,我們的課不在講堂,在他家裡,學生就是我一個,我跟他學哲學,他跟我講了一部《哲學概論》,《哲學概論》最後一個單元是佛經哲學,我從這個地方入佛門的。年輕的時候知見不正,認為佛教是宗教、是迷信,從來沒有接觸過,距離它遠遠的。老師上這堂課我就懷疑,我說佛教是宗教、是迷信,它怎麼會有哲學?老師告訴我,你還年輕,你不知道,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大乘佛法是全世界最高的哲學,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在這個單元,完全搞清楚、搞明白了,這才留意佛教。老師接著又告訴,今天的佛教不在寺廟。我說在哪裡?在經典。你到寺廟去,那些出家人不研究經教,他對經教不懂,你去問他,他不知道,所以你必須要去讀經典。老師這句話非常重要,如果他不告訴我,我到寺廟去找出家人,跟他談佛經哲學,如果他否定,他說佛教是宗教不是哲學,那我就被迷惑了,到底誰對、誰錯?所以老師把話講清楚、講明白,我們到寺廟對於出家人恭敬,不問他,我們去借經書來看。那個時代經書除寺廟之外,別的地方找不到。重要的經論借來抄,手抄。書店不印這個書,買不到這個書,只有手抄,我還抄了不少部。這些年來印刷術大大的進步,你今天向商務印書館,我只買一套《四庫全書》,他都給你印,連一套他也肯印。在過去,沒有三百套他不敢印,為什麼?三百套收回成本,三百套以外的他就賺了。你想想看,現在單獨給你印一部,不但收成本還賺你錢,印刷術發達,讀書方便。現在人比我們有福報,我們那時要手抄,他現在家裡可以放大藏經,甚至於可以放《四庫全書》。那個時候有這麼大的福報皇上才有,宰相都不可能。所以這是我們要曉得。
認識佛教之後,就會認真學習,學習,果然沒錯。古人教學理念有兩句話,方法有兩句話,要遵守。教育的理念,「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同時不能學兩門,學兩門你分心了,你很難得受用;決定是一樣,一樣學完才可以學第二樣,不可以同時學兩樣,非常重要。所以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方法呢?「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要讀熟,一遍一遍讀,這一科,我們佛經叫品,就像儒家講的一篇一章,現在叫一科,我讀這一品,一天讀幾遍?讀十遍。像這《無量壽經》不算長,從頭到尾念一遍,初念大概要兩個小時;念上半年念熟了,一個小時;念得很熟,倒背如流,大概半個小時(三十分鐘)就念完了。怎麼辦?一天要念滿十個小時。十個小時初學的是五部,半年之後十部,一個小時可以念一部,兩年之後可以念二十部,就是十個小時,從頭到尾念二十遍,整整一年下來,一天十個小時,念一千部、二千部,這樣學才行。字沒有念錯,沒有念漏掉。念的目的是什麼?目的是其義自見,自見就是開悟。先是讀,讀是修定。為什麼叫你念十個小時的書?十個小時心裡沒有妄想、沒有雜念,這不是修定嗎?原來是用讀書的方法修禪定,妙極了!定久了就開悟,定起作用就是開悟。
悟有小悟、有大悟、有徹悟。大概是前面十年,小悟,小悟也很了不起,這部經你講得頭頭是道,你講出來是自性流出來的般若智慧。如果念兩千部,悟入的深度、廣度就更明顯;能夠念到五千遍、一萬遍,就很有可能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禪宗用參究,教下是用讀誦。教下叫大開圓解,就是禪宗的大徹大悟,就是淨土宗的理一心不亂。海賢老和尚,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我看他的碟片看了七十多遍,我能看得出來他什麼時候大徹大悟,應該是二十年,這句佛號念二十年。二十年日夜沒間斷,除了睡眠之外,這句佛號從來沒有丟掉過,一句接著一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妨礙工作,他的工作是種田,標準的農夫。他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開悟之後他沒有一樣不知道,跟惠能大師一樣,惠能大師是頓悟,他是漸悟。無論是頓漸,悟入的境界完全相同,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
所以現在難,難在現在的年輕人心浮氣躁,沒有真誠心,沒有恭敬心,定不下來,所以老師找不到學生。我碰到老師,老師慈悲,還肯教我,那是因為什麼?我有一點誠敬心,有一點恭敬心。我常跟同學說,說得很清楚,我對於老師,對於學習的這些課程,真誠恭敬只能打三十分,在他們的標準,我不及格。但是今天在大學裡去找,學生裡頭大概誠敬、恭敬,我相信只有三分、五分,那我這個三十分就很可靠、很難得了。要是用他們的標準,我不及格,他不會教我的;生在這個時代,我還有三十分,被錄取了。也就說明現在學校,年輕人當中找到三十分的,找不到了。那怎麼辦?聖教會斷絕。這是我們很擔憂的一樁事情。要靠誰?真的要靠佛菩薩再來。佛菩薩再來,生長不容易,為什麼?社會的障礙,邪知邪見,財色名利的誘惑,能不動心嗎?心一動就完了,不容易!到哪裡去找接班人?所以我們希望辦一個漢學院,希望辦一個一條龍的學校。什麼叫一條龍?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一直往上升,招生只招幼稚園的學生,小學以上不招插班生,沒有招生,都是他們升級升上去的,封閉式的世外桃源,跟外面完全斷絕,這樣子封閉學個十年、二十年,他們就是古時候的聖賢君子出現了。能不能起作用?起創始的作用。什麼叫創始?讓這些人到漢學院去教書,是他們終生職業,一生就是教學。這樣可以對全世界,像一般大學一樣的招生。老師要一條龍學校畢業的,才能做老師,他講的是真學問,是確確實實古聖先賢、聖賢君子的承傳,在佛法佛菩薩的承傳。外面不能接觸,接觸就學壞了,全毀了。
所以阿彌陀佛厲害,他在西方建立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廣大沒有邊際,但是是封閉式的,他不來接引你,你不曉得在哪裡,進入他這個道場,進入他這個學校,保證一生證得圓滿佛果。我們要向阿彌陀佛學習的地方太多了,真是我們的好榜樣。所以他的四十八願,我們要效法,我們也要發跟他同樣的大願,修同樣的大行,我們跟他融成一體,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都在這部經上。這部經諸位同學要記住,古大德把它判定中本《華嚴》。我能夠相信淨土,是《楞嚴》、《華嚴》奠定的基礎,我要沒有這個基礎,我不會相信淨土法門。過去我講《華嚴經》,講了四千多個小時,回過頭來看《無量壽經》,跟《華嚴》對比,古人說的話沒錯,我相信、我承認中本《華嚴》,跟《華嚴》所說的理論、方法、境界完全相同,只是《華嚴》說得很詳細,這個說得簡單,沒有兩樣。《阿彌陀經》講得更簡單,小本《華嚴》,《佛說阿彌陀經》,《無量壽經》中本《華嚴》。所以我也對一些朋友講,他們想學經教的,你們想將來能把《無量壽經》講活了,講得天花亂墜,先學《華嚴》,《華嚴》學會了,學這個太簡單、太容易,這是《華嚴》的《36O》,完全沒有障礙。
所以要學法藏比丘,為一切苦難眾生建立四十八願,四十八願落實在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怎麼做成的?四十八願造成的。出世善根,世出世是一不是二,大願業力成就的。第二是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力所攝受的。這是阿彌陀佛果上的善根,前面第一個是因上的善根,四十八願,後面這是講極樂世界。國土十七種莊嚴;世尊就是老師,老師是阿彌陀佛,八種莊嚴;往生的同學,無論是什麼身分,只要生到極樂世界,從實報土上上品往生,到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是阿彌陀佛善住持力所攝受的,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還得了!我們不能不知道。到了極樂世界等於成佛,雖然沒成佛,保證你一生成佛,為什麼?壽命無量。這個地方能不去嗎?非去不可。
這個世界不能住。在這個世界學習弘法利生,要記住章嘉大師第一天教給我的,看破、放下。看破是什麼?對於這個世界認識清楚,這個世界是假相,沒有一樣是真實,你要把它當作真實,你就造業了。造業就有善惡,善業,三善道;惡業,三惡道。這是什麼?六道輪迴,你出不了六道輪迴。你真把它看破,你就能出六道輪迴。為什麼?我善惡業都不造,修善不要放在心上,作惡也不要放在心上,心裡善惡條件都沒有。學般若,三輪體空,二邊不住,中道不存,這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修行、教學是有起心的,起心怎麼樣?無住,無住就是不放在心上,不放在心上能起心動念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是功夫,這是本事。初學的人做不到,總得有十幾二十年的功夫,慢慢站得住腳了,在哪裡立足?在無住立足。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不放,別放在心上。一定要記住,除了阿彌陀佛之外,無論放什麼都造業,佛法也不能放。《金剛經》上說得好,「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是佛法,佛法都不放在心上,何況世間法?你的清淨心現前,平等心現前,大徹大悟現前。清淨心是阿羅漢,平等心是菩薩,那個覺是大徹大悟,是佛。你看,你就成阿羅漢、成菩薩、成佛,這些人都是無住生心,生心無住。我們世間人生心,生善心,為一切眾生服務,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是善業,來生在六道輪迴,三善道。如果還有坑人、騙人,還有這種念頭、這種手段,那你造的是三惡道,來生地獄、餓鬼、畜生,到那裡去了。三惡道不能去,為什麼?去得很容易,出來很難。墮落在三惡道,時間很長很長,地獄是論劫算的,去不得。得人身遇佛法不容易,依舊不能脫離輪迴就太冤枉了。
今天的佛教,有人問我,能不能做一個簡單的介紹。今天沒有了,我們上一輩的全部都不在了,還有一些,諦閑老和尚,比諦閑老和尚晚一輩有,有寶靜法師,有倓虛法師。倓虛在香港住過,住了不少年,當時在香港辦一個華南學佛院。這個裡面的學生,我認識十幾個。老和尚往生之後,學院就沒有了,沒有再辦了。這些同學們大概有一半到美國、加拿大,我在那邊遇到他們。可惜在外國不能講經,沒有人聽,他們要能夠在香港,要能不斷的講經,香港聽眾也不多。我第一次到香港講經,暢懷法師告訴我:香港人不聽經,法師到那邊講經,第一天很多人來,來給你道賀的;第二次來是你結束,最後一天他來,他來頭來尾,當中不來的。所以叫我心理上要有準備,很多出名的老法師,到這邊講經都是這樣子。他說:你不出名,年輕(我來的那個時候也不算年輕,四十九歲,我記得我是四十九歲),你到這邊來講經,恐怕不會有人來聽。我說:沒有關係,我把桌椅板凳擺好,我對桌椅板凳講,生公說法,頑石點頭。他說:這樣就好,這樣就沒有問題。我說:我很歡喜。沒想到我這法緣不錯,從開講那一天到講圓滿,四個月,每天座位都滿滿的,還有很多人站著旁邊聽的。暢懷法師說:法師法緣真殊勝,法緣真好。
所以不要怕,我們練習講,來了我們很感謝,講得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幫我修正。我們不敢說講經,我們說學習,我們來做報告,坐在下面都是我的老師,都是我的監學,我們用這個心態就好。所以很不容易。我有一段時期,在美國、加拿大到處講經,聽眾確實少的時候三、五個,多的時候二、三十個,如果哪一天來了有八、九十人,有一百多人,那就稀有難逢,那都太殊勝了。演培法師不知道行情,沈家楨把他請到美國去,他歡歡喜喜去了,住了兩個月,他說這怎麼行?在台灣講經有三、四百人聽經,到這個地方來有三、四十個,人家就說法師你的法緣殊勝,這麼多人來聽。他一聽這個話心都涼了,所以他離開美國,到新加坡去了。在新加坡不錯,新加坡聽眾有五、六百人,我去參觀過。那是一個講經的法師,好在他著作很多,寫了不少書,大我十歲,我們老朋友,在新加坡常常在一起。所以講到這一段,我們非常感嘆,極樂世界好,聽經的人無量無邊無數,同時可以能分身到十方一切諸佛剎土度化有緣眾生,應當去,沒有懷疑。
「又十七種功德成就中,第一為莊嚴清淨功德成就。《論註》曰:此清淨是總相。佛本所以起此莊嚴清淨功德者,見三界,是虛偽相,是輪轉相,是無窮(指生死)相。如蚇蠖(屈伸蟲)循環,如蠶繭自縛。哀哉眾生締此三界,顛倒不淨」。《論註》到這個地方,都是講我們六道輪迴,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這輪迴裡頭的,假相,太苦了。在這個裡頭的眾生全受騙了,被六道輪迴騙了,以為它是真的,大錯特錯。所以阿彌陀佛發大慈大悲,發這個願,「欲置眾生於不虛偽處」,把這些眾生都帶走,帶到一個不虛偽的地方,就是極樂世界;「於不輪迴處,於不無窮處」,這無窮講生死無窮,就是不生不死的地方,「得畢竟安樂大清淨處,是故起此清淨莊嚴功德也。」這是阿彌陀佛沒有成佛之前,看到這個狀況,也就是看到六道輪迴的人,太可憐了,太假了,迷在裡頭,完全不知道事實真相,所以發起莊嚴清淨功德成就。這是依報莊嚴十七種功德的總相。
「今經曰:永無眾苦」,到極樂世界沒苦了,真正離苦了,無論是物質方面、精神方面的,再沒有苦受了,再沒有災難。現在社會動亂,地球災變無窮,不可能沒有,極樂世界沒有。「惡趣」,就是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極樂世界沒有。「魔惱」,魔惱是煩惱。這個世間魔惱無有窮盡,到極樂世界永遠沒有了。「亦正因此功德成就也」,就是無量功德具足莊嚴,就是這一句的成就。到這個地方是念老為我們做這一品的介紹,依報做一個介紹。
我們現在看,「別相」。第一段,「反顯(永無眾苦)」,這裡分三段。我們看經文:
【永無眾苦。諸難。惡趣。魔惱之名。】
這個三句話只有十二個字,把我們現在生活環境統統講盡、講圓滿了。我們今天居住在這個地球上,『眾苦』,太苦了;『諸難」,太多了;『惡趣』,三惡道,惡趣人滿,天堂人少;還有『魔惱』,什麼是「魔」?儒家《左傳》上有一句話,左丘明說的「人棄常則妖興」,人把五倫五常放棄了,人就變成妖魔鬼怪,他怎麼會沒有煩惱?常是五常,仁義禮智信。這個社會真正是不仁、不義、無智、無禮、無信,不是人,妖魔鬼怪。今天社會是不是這樣的?到哪裡去找一個講仁、講義的人?沒有了,確實是無智,沒有智慧,沒有禮貌,沒有信用,都是騙人。左丘明這句話,跟佛經上這一句,意思完全相同。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眾苦者,苦以逼惱為義。苦事眾多。諸經論中為三苦、八苦等」。佛把它分類,三種苦,八種苦。「三苦」,是苦苦、壞苦、行苦。第一個講「苦苦」,下面這個苦是名詞,上面這個苦是動詞。「此身已是苦果。更加眾苦逼迫身心,苦上加苦,故曰苦苦」。身確實是苦,每天為了照顧這個身,照顧得不如法,讓這個身受盡苦頭,這苦苦。眾苦,下面就說了,這三苦是三大類,欲界全有。第二種,「壞苦。此土無真樂,雖有少分之樂,樂不久住。當樂壞時,不勝憂惱,故曰壞苦」。這個身體少壯快樂,老了之後就苦來了,眼也花了,耳也聾了,體力衰了,動作不靈,壞苦就現前。享樂,樂會變成苦,所以樂叫壞苦。飲食,遇到合口味的好吃,吃一碗很快樂,吃兩碗很樂,叫你吃上十碗你就不樂了,你就叫苦了。樂會變成苦,苦不會變成樂,人家拿鞭子打你,打一鞭痛,打兩鞭還痛,打一百鞭,你只曉得痛,它不會變成樂,樂會變成苦,苦不會變成樂。這就告訴你,樂是假的,苦是真的,真的它不變,假的它會變,要認識清楚,所以叫樂極生悲。苦盡甘來,那是一句安慰人的話,不是真話,怕的是這個世間受盡了苦報,來生更苦,來生到三惡道不就更苦嗎?所以叫壞苦。「行苦。非苦非樂」,為什麼叫行?「因念念遷流,故名為行」。行是不住的意思,就是不停。我們人變衰老,十年比十年老了,很容易看出來,一年比一年老,有沒有看出來?一天比一天老有沒有發現?科學家告訴我們,一分比一分老,一秒比一秒老,它不住,它不停。佛告訴我們,彌勒菩薩跟我們講,我們念念不住,前念滅後念生,念頭滅了後頭又生,這種生滅一秒鐘多少次?我們現在看的電視屏幕,一秒鐘一百次,念念不住。彌勒菩薩告訴我們,我們的阿賴耶識善變,阿賴耶是個妄心,是個生滅心,一秒鐘生滅多少次?二千二百四十兆,單位是兆。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生滅,它不停,這叫行苦。上面三苦,極樂世界永遠沒有。「如《疏鈔》曰:彼國離欲清淨,則無苦苦。依正常然」,依報、正報不生不滅,所以它沒有壞苦,「超過三界」,它沒有行苦。
經論上還有個說法,八苦。八苦是人間的苦,三苦是講六道輪迴的苦,有欲界、色界、無色界,輪迴的苦,八苦是講人間苦。我們看「八苦」這條,「即生、老、病、死」,這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你沒有辦法不經歷這四個階段;除這個之外,還有「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與五陰熾盛,八苦」。這裡有介紹,「生居胎獄,是生苦」。你來投胎的時候,在母親胎胞裡頭要住十個月,這十個月就像在地獄一樣,所以把它比作地獄。你一點自由都沒有,母親喝一杯涼水,你就感覺到在寒冰地獄,她要吃一些熱的東西,你就像在八熱地獄一樣,可憐,你不會說話,只有忍受。「老厭龍鍾,是老苦」。人老了,人都討厭你,沒有人喜歡你,都希望跟你距離保持遠遠的,你說你精神上多痛苦;老苦多,舉出這個例子。第三個,「病受苦痛,是病苦」。生病,我們有這個經驗,曾經生過病,知道病苦;看到生病的人,你看他所受的痛苦,這是病苦。下面是「死悲分散(自身四大)」,四大就是我們這些器官,地水火風,這是物質現象,四大分散,再有精神上的痛苦,你跟你的眷屬永遠分離,再也見不到,「(與今世眷屬悉皆分散),是死苦」。
下面,愛別離,「愛則欲合偏離。常所親愛之人,乖違離散」,不能常常在一起,愛別離。愛別離種類很多,喜歡居住的環境偏偏要離開。我初學佛的時候見到一個人,是一個企業家,擁有很大的財富,在陽明山建了一個別墅,非常華麗,我在那裡住了一個晚上。我聽這裡面的工人告訴我,這個主人(這個富翁)一天都沒住過,只是來看看就走了,一晚都沒住過,一直到臨死,心愛的別墅沒住過一個晚上,愛別離。誰享福?雇的那些工人享福,有五、六個工人照顧,他們在那裡享福,就是主權不是他的,他有使用權。真的在那裡享福,環境非常清幽,風景好,我們講風水好。愛別離的事情多。第六個怨憎會,冤家對頭,不喜歡跟他在一起,天天碰面。在學校念書最討厭的人、最不喜歡的人,偏偏排的座位排坐在一起,常有!冤家對頭,不喜歡,天天碰面。第七,求不得苦,「求則欲得偏失,世間一切事物,心所愛樂者,求之而不能得,是名求不得苦」。最後一個,「五陰熾盛苦。《圓中鈔》曰:五陰者,色受想行識也」。八苦前面七種是果,你容易知道,後面這一條五陰熾盛是因,有這個因才會感前面的果,這個因一般人不知道,五陰熾盛。「陰即覆蓋之義。謂能蓋覆真性,不令顯發也。盛即盛大之義。謂前生老病死等,眾苦聚集。故曰五陰熾盛苦。此土八苦交煎,彼土永離諸苦」。五陰是色受想行識,這五種。色是物質,我們身體物質這個部分是屬於色法。受想行識是心,感受,就是精神。受想行識,特別是識,受是感受,苦樂憂喜的感受;想是妄想、雜念;行是這些東西一個接著一個,它是生滅法,一個接著一個,前念滅後念生,永遠不斷;識就是阿賴耶識,含藏一切善惡無記的種子,我們講記憶,這就像是資料庫,倉庫、資料室,起心動念全都記在這裡頭,遇到緣它就起作用,好像檔案室一樣,有緣就能調起來。我們一個老朋友,幾年沒見面了,一見面你還認識他是誰,那是什麼?阿賴耶識裡,上一次那個印象調出來看到,這一對照沒錯,是的,它起這個作用。這是因,有因有果,前面七種是果報,這一條是講因。
彼土極樂世界永離諸苦。「《疏鈔》」,蓮池大師作的,《阿彌陀經疏鈔》,這裡面說:「彼國蓮華化生,則無生苦」。他不是在胎胞,蓮花化生,他沒有生苦。「寒暑不遷」,不遷是沒有變化,他沒有老苦,極樂世界無量壽。「身離分段」,沒有分段生死,沒有病苦。「壽命無量,則無死苦。無父母妻子,則無愛別離苦。諸上善人,同會一處,則無怨憎會苦。所欲自至,則無求不得苦」。極樂世界心想事成,你想什麼它就現什麼,真的得大自在。「觀照空寂,則無五陰熾盛苦。」身心清淨,一塵不染,每一個人都做到像《般若經》上所說的,生心無住,無住生心,得大自在。五陰熾盛是因,用觀照空寂,就像觀世音菩薩一樣,照見五蘊皆空,就是觀照空寂,五陰就沒有了。五陰是障礙我們的自性,我們不能明心見性就是有它,它去掉了,就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觀照是看破,五陰不見了是放下。
下面再為我們說明諸難,佛經上講的八難。「諸難,指八難,謂見佛聞法有障難。又名八無暇,謂無有閑暇以修道業也」。它來做障礙,這八種。哪八難?「《圓中鈔》曰:一、地獄難。地獄之中,長夜冥冥,受苦無間,障於見佛聞法,是故名難」。這個難不是說別的,你修學佛法的機會沒有了,這叫難。所以地獄太苦,沒有見佛聞法的機會。
第二,畜生難。「畜生道中,受苦無窮,障於見佛聞法,是故名難」。真的,你看畜生當中,有沒有修行人墮畜生道?很多。畜生修行,牠還有習氣,說明過去生中修得還不錯,如果牠不是真正修行,哪來的習氣?這習氣是什麼?看到別人修行牠喜歡,特別是狗、貓這一類的,很明顯。淨宗,過去有人寫了一本書,叫《物猶如此》,裡面專門蒐集畜生道念佛往生的。真有!那是那一生念佛功夫不錯,臨終一念錯了,跑到畜生道去了,在畜生道後悔,所以看到別人念佛,牠跟著念。諦閑老和尚主持一個小廟,年輕時候,小廟有一隻公雞,大家做早晚課,公雞跟著大家繞佛,最後那個公雞往生了。往生那一天,大家都散了,牠還在那裡繞,香燈師就說:都走了,你也該走了。這個公雞站在佛像面前,叫了三聲,就走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大家都看到的。所以這公雞,老和尚(就是諦閑老和尚)把牠當作出家人一樣葬在山後面。真往生了,不是假的。
第三,鬼道,我們講餓鬼道,「餓鬼道中,受苦無量,障於見佛聞法,是故名難」。什麼是難?沒有遇到佛法是難。我們在這個世間做人,一生沒有遇到佛法的人很多,八難之中,不知道這是難。所以見佛聞法多麼重要。第四種,「長壽天難。謂此天以五百劫為壽」。壽命長,不是多少年,五百劫,這說哪裡?「色界第四禪中無想天」,特別是四禪天當中的無想天。「言無想者,以其心識不行,如冰魚蟄蟲」。我們知道,魚在冰箱裡面冰凍,冬天很多小動物冬眠,冬眠也是沒有知覺,跟冰魚意思差不多。這是「外道修行,多生其處」,修無想定,「障於見佛聞法」。所說的難都講到見佛聞法,由此可知,見佛聞法多麼重要,太重要!
第五,「北鬱單越難。梵語鬱單越,華言勝處」。翻意思,不是音翻的,翻意思,勝處。也就是娑婆四大洲,這是北俱盧洲。這個地方底下說,「勝東西南三洲也。其人壽一千歲,命無中夭」,沒有夭折的。「為著樂故,不受教化,是以聖人不出其中。不得見佛聞法,故名為難」。這修福報,修的是人天福報,比天不如,他在人間,人間最殊勝的是北洲。我們這個地方是南,南贍部洲,地球是南贍部洲。這個北是北俱盧洲,這一洲裡頭沒有佛法,阿羅漢、菩薩不會生到那邊,那邊沒有法,人不相信,所以跟佛法沒有感應,以不見佛聞法為難。人怎麼遭難?我們知道,如果在這個地球上,我們毀謗正法,我們說佛法是迷信,勸人不要相信佛法,那個人真聽了,真正放棄了,這是什麼業?把人學佛的因斷掉了。特別是修淨土,因為淨土,他要真正相信,他有可能往生到極樂世界,你這麼一說,他拐彎了,他不相信,或者不相信會集本,不相信念佛可以往生極樂世界,這一次的緣分你把他中斷,你把他障礙了,這個果報要負責任的,這個罪業是墮地獄,很可怕。由此可知,你要是勸一個人學佛,這個人真聽你的話,信願持名往生淨土了,大慈菩薩說,你能一生勸兩個人真正往生,就比你自己念佛的功德還大;你要是勸五個、十個往生的,你就是菩薩,你就不是凡人;你要是能夠真正影響力,上千人念佛、上萬人念佛往生,你就是佛菩薩再來的。這個道理要懂,不能不懂。
下面,第六個是「盲」,瞎子,「聾喑啞」,啞巴,「謂此等人,雖生中國,而業障深重,盲聾喑啞,諸根不具。值佛出世,而不能見佛」。瞎子不能見,見不到佛,聾子聽不到佛說法的音聲,啞巴有疑問不能問,問不出來,這都是有障礙,這叫難。第七種,「世智辯聰難」,這種人他是世間聰明,「邪智聰利者」,不相信佛法,他有善巧,他也很會辯論,完全做的是障礙正法,他認為他破除迷信,認為他很聰明,世智辯聰難,將來一口氣不來墮三惡道,墮到地獄,後悔來不及了。這種人在世間很多,不是少數。我們自己年輕的時候也幹過,自以為聰明,破除迷信;以後真搞清楚、搞明白了,這才懺悔。
第八種,「生在佛前佛後難。謂佛出現於世,為大導師。令諸眾生,離生死苦,得涅槃樂。人有緣者」,才能遇得到。「其生在佛前佛後者,由業重緣薄。既不見佛,亦不聞法,故名生在佛前佛後難。又此之八處,雖感報苦樂有異,而皆不得見佛,不聞正法,故總稱為難」。這個地方,我們特別留意到的是不見佛、不聞法。不見佛,連佛像都見不到;不聞法,連佛菩薩名號都聽不到,這是這一生當中與佛沒有緣。如果要是還反駁、還批評,導致許許多多人誤認為佛教是迷信,佛教是欺騙人的,讓許許多多已經學佛的人退心,沒有學佛的人不敢學佛,這個罪業都在無間地獄,我們不能不知道。謗佛、謗法、謗比丘僧,都是極重的罪業,無間地獄,他們所感召的是無間地獄,非常可怕,我們不能不知道。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