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無量壽經 (第一六九集) 2004/6/13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169
請掀開經本,科會第四十九面經文第三行看起,我們將這一小段念一念:
【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
到這個地方這是一段,這一段裡面有三個小段。科判裡面諸位能看得很清楚,這是別說三輩的因果,就是種什麼樣的因才得什麼樣的果報,業因果報絲毫不爽,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世出世間法總離不開因果的原理、原則,無論是世法還是佛法都離不開因果。本經,世尊為我們概略的介紹,將往生的人分為三大類,先說上輩。
上輩,你看他的因,『捨家棄欲,而作沙門』。自古以來許多大德們都在討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上輩往生就是上三品,我們凡夫到底有沒有分?古時候講法,這個古時候是從唐朝善導大師,從他說起。也就是說善導大師以前,古大德講上三品往生是菩薩不是凡夫,凡夫沒分。而且說得好像很有那麼回事情一樣,說上上品是四地到七地菩薩,這就高,說上中品是初地到四地;換句話說,中品中生以下才是凡夫所生的,這是隋唐以前這些大德們他們的說法。要照這樣說,阿彌陀佛無上的大願,西方淨土無比的微妙,持名這個法門是易行道,往生無比殊勝,那這些話都變成假的,都不是真的,我們凡夫只能夠下三輩往生。
這個事情爭論了很久,總是有好幾百年都在爭論,一直到善導大師出來。善導,有傳說(這應當是可靠的)他是阿彌陀佛化身再來的,善導的話那就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這我們應當沒有懷疑。至於說善導是彌陀化身再來的,日本人有這個傳說,我到日本去訪問的時候,他們也這樣告訴我。他們很肯定善導是阿彌陀佛,智者是釋迦牟尼佛,日本人對這兩位大師非常崇敬。在中國,對善導好像不太熟悉,日本善導大師的像到處都有,石雕的,寺廟裡祖堂裡面供奉。所以我們到日本祖庭裡面去看到這些祖師大德的像,我們不能不慚愧,中國人比不上日本人!日本人對祖師非常崇拜,許許多多的寺廟用善導大師的名字,叫善導寺,所以你一看到這個寺廟叫善導寺,一定是修淨土的。善導大師是我們淨土宗第二代的祖師,初祖是慧遠,二祖就是善導。智者大師是天台宗的,所以天台也傳到日本,日本的天台也很興旺。我們看到祖師的繪像、雕塑的像,在日本是看到最多的。
善導大師引經據典否定了古人的說法,你看《四帖疏》,也就是《觀無量壽佛經》的疏鈔,善導大師作的,這裡面講到「看此觀經定善」,這是《觀無量壽佛經》上講的,「以及三輩上下經文的義趣,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這個話講得好!我們確確實實,五濁惡世的凡夫就是指我們現在。我們現在修這個法門,將來往生品位高下,實實在在講是你遇緣不一樣;你遇到的緣殊勝,可能你就是上三輩往生,遇到的緣不好,可能是下輩往生。這話怎麼說?善導講的,「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後面經文還有,「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到彼華開方始發心,何得言是始學大乘人也。若作此見,自失誤他,為害茲甚」。這幾句話講得好!因為古時候這些大德說下輩是你剛剛開始學大乘的這些凡夫,你看看中輩、上輩都是菩薩。善導大師講這種見解誤了自己也誤了別人。這話說得好。但是這些話我們還得要多說幾句,要不然不太好懂。
總而言之,這一段話的意思,釋迦牟尼佛示現入般涅槃之後,這就是佛不在世間了,這世間眾生苦!沒有依靠,唯一在這一生決定可靠,依這個法門決定可靠、決定能成就。這話也是善導大師說的,「萬修萬人去」。大師還有一句名言,我們把它刻在石頭上,他說「諸佛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一句話了不起!諸佛是講三世諸佛應化在九法界,這就出現在世間,應化在九法界,為什麼?唯說淨土往生的法門。換句話說,一切諸佛示現在世間,這個世間是講九法界,只有一個願望,希望一切眾生念佛往生淨土,一生圓成佛道,這是一切諸佛的本願。所以四土三輩九品凡夫有分,不是給聖人說的,不是給菩薩說的,就是給我們凡夫說的。
所以他老人家講「三輩九品總在遇緣不同」,這個話是真的。你遇的什麼緣?當然佛法裡頭常講四緣生法,四緣生法有三個是你自己要具備的。「親因緣」,親因緣是過去生中你跟淨宗法門結的緣。我們諸位在座的同學,這個你們都有。如果你們過去生中沒有跟阿彌陀佛結緣,你就不會到這兒來。所以你會到這邊來,你聽了很歡喜,說明你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修淨土。為什麼修淨土沒有往生?另外有緣。那是另外有差別的緣,所以你的緣不具足,就是說它要有許多條件,你只有這個條件,其他條件缺了。這就叫做善根,佛經裡面講的善根,善根深厚!這是第一個緣。
第二個是「所緣緣」,這就問題大了,你雖然過去生中有修淨土的善根,可是你這一生當中不想修這個法門,那你的所緣緣就沒有了。這一生當中你貪愛這個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享受,把學佛這個事情疏忽了,你這一條緣就缺了。第三個叫「無間緣」,無間緣是這個緣不能間斷,你常常間斷,這是為什麼過去生生世世不能成就的原因,這很重要!
大師在此地跟我們講遇緣,遇什麼緣?不是這三種緣,是第四種,叫「增上緣」。增上緣是外緣,我們今天遇到這個法門,這是緣。有許許多多人這一生當中,學佛沒有遇到淨土,他修別的法門。今天中午,香港凌孜會長打電話告訴我。大概是在青海、西藏那邊有個五明佛學院,有一位活佛,在中國很有名氣,許許多多人皈依,他周圍的弟子有五千多人跟他學密,聽說這兩天往生了,念佛往生的,他這個做法就度許許多多人念佛。活佛,你看一生到最後念阿彌陀佛往生,所以許許多多的從前念佛人,以後跟他去學密,現在看他這個樣子又回頭了,又回頭來念阿彌陀佛。這都不是普通人,菩薩來示現給你作增上緣。
所以我們遇到淨土法門,這個緣就很殊勝。遇到淨土法門,你未必遇到這部《無量壽經》,這部《無量壽經》在淨土法門裡面,無上的法寶!你遇到了,也遇到這個經了。遇到這個經,天天念,不懂也是枉然,你得要遇到有好的善知識給你詳細講解。你對這個經,你讀得很熟,這個經裡面的義趣你都能夠明瞭、都能通達,這個緣殊勝!你在這個地方建立信心、建立願心,引發你過去生中多生多劫的善根,跟現在這個緣一結合,你這一生肯定得生,所以這個緣就太重要了。
佛法非常重視緣,你看看,佛不說因生,佛說緣生,這是大小乘教裡頭常常講的,一切法緣生,他不講因。因是過去造的,沒有法子控制,緣是這一生當中自己可以控制,這不能不知道的。我們初學佛的時候,緣殊勝,遇到好老師,老師教導我們的,我們永遠記在心裡,依教奉行。老師沒有欺騙我們,所以我們能夠獲得成就。如果親近一個善知識(這個好老師),你對他半信半疑,你對他的教誨不能完全接受,那你的成就就有差別。如果完全不能接受,那你跟這個老師就毫無成績可言。所以佛法是師道!我們不能夠尊師重道,無論你怎麼樣勤奮修學,你都不能成就,這裡面的道理很深很廣。
這三品,我們在這經文裡面就會學習到。善導大師講下品三人是惡凡夫。惡凡夫是什麼?造作惡業。那我們想想,我們現在造的惡業就很多,我們要承認,不能不承認!雖然造作惡業,學佛之後能夠改過自新、能夠斷惡修善,這就難能可貴。但是這不是善導大師的意思,善導大師的意思是一生作惡,臨終才後悔,這是下三品。像我們現在年歲還可以,至少還要活個幾十年,那我們有幾十年的功夫,三年五載、十年八年的功夫,我們肯定能把自己提升到中品、上品。那個下三品大概是這個人病很重,快要走了,在還沒有走之前幾天才聞到佛法,他的時間很短,這是下三品。
所以他說九品往生總在遇緣不同。即使一生造作惡業,臨終遇到善知識給他開示,他真正懺悔了,真正悔過,一心念佛求生,阿彌陀佛並不捨棄他。彌陀大慈大悲,只要你真肯回頭,還是來接引你。這個樣子,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他才發心,這是講下三品。善導大師在註解裡頭引用許許多多的經教,證明他所說的話都有根據,不是自己猜測的。所以他老人家跟我們講的結論,極樂世界三輩九品都是為五濁惡世凡夫往生的蓮位,這是給我們很大的安慰,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可是我們在世間遇緣真的不同,你遇到佛法,遇到是大乘、小乘有差異,自己根性有利鈍,就是過去生中宿世修學根不相同!如果我們是大根大器的凡夫,接受這個法門能信能解,又能夠依教奉行,這個經上說,這種圓頓大根性的人在這個世間修行一天,那個功德比一般人修行多少年還要超越。所以一生功德圓滿,確確實實可以達到上品上生的地位。這是我們在沒有讀這一段經文之前,想起善導大師有這樣的開示,使我們堅定信心,這個法門我們大家統統都有分。
現在就本經來說,確確實實這三輩往生是為我們凡夫說的,聖人那是附帶說的,聲聞、緣覺、權教菩薩。經上講必成正覺,這是我們這個經四十八品,第七品裡面講的「令彼諸群生,長夜無憂惱,出生眾善根,成就菩提果。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這幾句偈子,前面四句說明彌陀大願之由,普令一切眾生圓成佛道。
那我們要問,這一切眾生能成得了佛嗎?我們學佛也不少年,經論也讀了不少,佛的這些話我能相信,為什麼?《華嚴經》上說,《華嚴》、《圓覺》都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是真的,一點不假。為什麼你會變成這個樣子?你的本性是佛,你現在把本性忘掉了,你現在是煩惱習氣當家,習性當家。你能夠把煩惱習氣放下,你就是佛!你要是懂得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真相,你就是上上根人,你念佛將來往生是上輩往生,這就是遇緣不同。有人一生學佛,沒有看到這樣的經教,沒有聽人這個說法,所以自己不知道。緣太複雜,實在講也很不容易遇到,所以遇到要珍惜。
聽經比什麼都重要,菩薩都不能不聽經,諸位在家同修也一樣。要是受了菩薩戒,菩薩戒裡面就有明文規定,四十里之內有法師講經,你要不去聽經就犯戒了。這個經我很熟,我都會講,聽他幹什麼?還是要去聽,不聽就犯戒。你會背會講,為什麼還要聽?做影響眾。講經的道場人眾很多,道場莊嚴,你是來莊嚴道場的,而且給初學的人看,某人法師講經講得那麼好,他都在聽,大概這個法師講得不錯,你對這個法師生起信心,所以他是來做影響眾的,那個影響眾也增強聽眾的信心,功德很大。
我們早年初學講經的時候,講得實在不怎麼好,可是我們老師來聽。這個老師不是李炳南,周邦道,是抗戰期間我念中學的時候他是我的校長。我在台北講經,他那個時候住在台北,每一場都到,他坐在前面,不但聽經,他還記筆記,他在筆記本上寫筆記,給人看的!這是大德居士,是佛學家。好多這些學者,老居士,老法師。老法師很客氣,像南亭法師是老法師,廣欽法師都聽我講過經,這些老法師很有趣味,他們聽經坐在最後一排,我上座了,他才進場,我一下座他就走了。為什麼?諸位想想看,我們是後學,老法師他一來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拜他,他不讓我拜,所以他後到早退,很妙!這都是對於年輕初學非常愛護。居士我們不必要拜,他就可以早早來,可以跟我們一起學習,這都是緣。
而且老師常常教導我們,學佛,特別是學講經,講經要結法緣。不結法緣,將來你成了佛,你講經聽眾很少,沒人聽你的。所以老師早年就教導我們,我們學講經的人到人家道場,這是規矩,上大殿一定要禮佛三拜。我們這個三拜,跟你們普通三拜不一樣。我們第一拜求願與道場有緣,將來我能夠來講經,與道場有緣;第二拜與常住有緣,與寺廟裡面住持當家這些執事跟他們結緣;第三拜跟這個道場所有信徒結緣。你這三拜拜得很虔誠,將來到這個道場來講經,法緣殊勝!這是老師教的。所以我們講經的這些法師到任何地方,無論是僧俗道場,我們的禮拜都許下這個願。法師講經,除非不得已,或者很重要的事情,或者是生病,否則的話,一定要來聽經,你不來聽經;聽經是與道場結法緣、與法師結緣、與聽眾結緣,總在遇緣不同。你要是沒有緣,你不喜歡聽別人講經,誰願意聽你講經?報應如此。
諸位都知道我的法緣非常殊勝,殊勝在哪裡?都是老師教的,歡喜跟眾生結緣。任何人講經,只要我有空,我一定會去聽,我不會缺一堂,為什麼?你的法緣才殊勝。所以我們這邊講經的這些同學,無論在家出家,你要懂這個道理,這是業因果報,不是來生來世、多生多劫,這一生當中你就會遇到。老人所說的話祖祖相傳,不會錯的,我們相信,我們自己依教奉行,果報果然現前。
剛才我們念的這四句偈,當中這一首,這是阿彌陀佛自己發願的,「我若成正覺」。他現在成佛了,在極樂世界成佛了,他的佛號叫無量壽,阿彌陀就是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聞這個名號,這個名號是什麼意思不能不知道。古大德常常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我們也聽得耳熟,可是這一句話多少年都有疑問,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為什麼不可思議?到底是怎樣的不可思議?總有個疑問在這個地方。一直到讀到《無量壽經》之後,這才明瞭,而且是虧了梅光羲老居士在這一個經本前面有很長的序文,我們細細讀這一篇序文,這才恍然大悟。
他告訴我們,隋唐時代,那是我們中國佛教的黃金時代,中國佛教有十個宗派都是那個時候建立的,隋末唐初建立的。祖師大德輩出,佛教裡面的人才太多了,真正都是傑出的人才,這裡頭有許多是佛菩薩再來的。這些都是示現,緣太勝了。這些大德們常常在一塊討論,世尊當年在世,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他說得這麼多,哪一部經最重要?哪一部經最圓滿?就在討論這些問題。於是這些祖師大德們公認,都推《大方廣佛華嚴經》,所以稱之為佛教的根本法輪,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佛學概論。《華嚴經》是佛學概論,經典的概論,這裡頭說得非常圓滿,其他所有一切經都是《華嚴經》某一部分的詳細說明,所以《華嚴》才是最圓滿的、最完整的。
《華嚴》之所以到究竟圓滿,到底是依什麼?是依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你們想想這個味道。如果沒有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經》就圓滿不了;換句話說,《華嚴經》只度上上根人,中下根人沒分。後頭有導歸極樂,下下根都成了佛,這才真的究竟圓滿。講導歸極樂,《無量壽經》就是極樂,也就是說《無量壽經》就是《華嚴經》的總結,《華嚴經》最後趨向的目標。於是《無量壽經》地位太高了,比《華嚴》還要高,《華嚴經》歸《無量壽》,《無量壽經》歸到哪裡?《無量壽經》歸四十八願。你看這四十八品,最重要的一品是第六品,第六品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有四十八條,哪一條最重要?古大德說第十八願,一念十念必定得生,那就是說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所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是這麼來的,你不能不知道。
由此可知,四十八願就是解釋名號的,這一部大經就是解釋四十八願的。《大方廣佛華嚴經》,那就是《無量壽經》的註解,這一部《大藏經》是《華嚴經》的註解。你們這樣子去觀察、去思惟,你才曉得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把整個佛法統統包含在裡面,一個都不漏,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所以「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這句話是真的不是假的,這個眾生是九法界眾生,一個都不漏,所以名號功德實實在在不可思議,名號裡面所含的義理深廣無盡!
末後兩句是講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成就,這個成就是平等的,雖然有四土三輩九品,即使下下品往生也不例外,「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的身相跟阿彌陀佛沒有兩樣,下下品往生也沒有兩樣,因為經上並沒有說中下品往生除外,它沒有這個說法。沒有這個說法,那就是三輩九品統統是一樣,這不可思議,這才是真正說明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西方極樂世界無比的功德莊嚴,句句都是實話,我們不能不知道。
學佛先要明瞭,我們現在娑婆世界,我們在這個世間,「大心凡夫,蒙佛加被,上輩往生」,這我們就能相信了。所以現在問題就是大心,這個很重要。你不是大心能往生,不是上輩,上輩要大心。正如同《華嚴經》一樣,你看《華嚴經》當機,清涼講十種機,分作十種根性,真正當機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真的不是普通人,都是明心見性的菩薩,我們講法身菩薩,那是《華嚴》的當機者。可是裡頭有一條叫大心凡夫,我們凡夫如果心量大也行,也是《華嚴經》的當機者。這個心量大,大到什麼程度?怎麼樣才叫大心量?佛經上有兩句話「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你沒有這麼大的心量不行,沒有這麼大的心量不能學《華嚴》,無論怎麼學,你不能入華嚴境界;沒有這個大心量,你修淨土,你不能夠上輩往生,上輩往生是大心凡夫。
這個大心也是緣,我們要把我們的心量拓開。我們沒有學佛,心量也很小,都是自私自利,什麼事情總是頭一個想到自己。學佛之後,這才曉得我們想自己是錯誤的,會想到別人,想到別人當然頭一個想到自己的父母、兄弟、家親眷屬,這就心量比較大一點;再大一點,能想到我們的同學朋友,想到我們鄰里鄉黨,我們居住這個地方,想到這個地方。這還不夠大,所以再大,你能夠想到這一個省、這一個都市,再擴大你就想到我們的國家,再擴大想我們的地球。所以我們現在常常因為跟很多不同的國家族群宗教往來,我們就不講國家,不講地區,我們跟大家講我們都是地球人。你沒有離開地球,我們都是地球人。所以起心動念,我們要想到為全球一切眾生福祉著想,這個心量就大很多,能不能往生上品?不能,一個地球太小了。但是你能想到這個地球,中品上生靠得住。
所以真正學佛人常常想到九法界眾生,這句話就是包括天地鬼神我們都要想到。我們念迴向偈,「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三途是地獄、餓鬼、畜生,統統要想到。我們登上這個講座,你們在念佛的時候,三稱「本師釋迦牟尼佛」,我在講台上發願,不是跟你們念佛,我是在請眾,請什麼眾?請聽眾,請哪些聽眾?九法界的眾生。遍法界虛空界一切尊神,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神靈,此界他方一切城隍土地尊神,娑婆世界一切罹難眾生的亡靈,我在這裡請他們來聽經。你們在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我在這裡請眾,我們肉眼看不見,你的心量不大不行!所以我往生,上輩有分,這你們要學我。每天我們做早晚課的時候,誦經拜佛的時候,都要請眾,完了之後要迴向。你要把心量拓開,不止是這個,遍法界虛空界。這就是佛經上常講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麼大的心量,你現在的生活就很快樂,哪個人得罪你,雞毛蒜皮,這麼大的心量,這算什麼?太小了,看都看不見,怎麼會放在心上?心量小,這個小東西就有大疙瘩,就很難過,心量大,化掉了,化解掉了,非常重要,比什麼都重要。
所以這個地方古德講的大心凡夫,蒙佛加持,他可以上輩往生。上輩往生決定得無生忍,無生法忍。我們知道得無生法忍是七地菩薩,這是在《仁王經》上講的,七地是下品無生忍,八地是中品,九地是上品,十地菩薩那是寂滅忍,那跟佛一樣了,清淨寂滅;十地是下品,等覺是中品,如來果位是上品寂滅忍。無生法忍就是淨土經裡面講的阿惟越致菩薩,你看四十八願願文裡頭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不可思議!所以這個法門比什麼都殊勝,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所以極樂世界的品位,決定不可以跟一般經論那種說法相提並論,不可以,它的確是個非常特殊的法門。
古德也有說,西方極樂世界有凡夫、小乘往生的,人數沒有法子計算,我們在這個經的後面會看到。還有一類大聖往生,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文殊普賢都求往生,這是華藏世界的等覺菩薩。他們發願往生西方淨土,是給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給他們看的。你看看文殊普賢都發願求生淨土,何況其餘的?那是普度一切眾生快速圓滿成就佛道,這麼個意思。這是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的、要搞明白的,我們的信心才能建立。從信心再生起願心,然後究竟要怎麼個修法,這個經上告訴我們「捨家棄欲,而作沙門」。捨家就是出家,棄欲是離欲,而作沙門就是為僧,這是三寶之一的僧寶。這裡頭有講究,不是說你出了家到寺廟裡找個師父剃頭,你就成功了,不是的,那你就搞錯了。
我們新加坡的納丹總統,我很尊敬他,我們也很熟。上一次印度教的衛塞節我們在一起吃飯,我們談了十幾分鐘。我第一次跟他見面,他沒有做總統,在一起吃飯的時候,我們坐在一起,他告訴我,他在宗教裡面是最尊重佛教,他說佛教重實質不重形式。他說這一句話,我聽了寒毛直豎,這不是普通人能說得出來的。最初我聽這句話是章嘉大師告訴我的,那一年我二十六歲,章嘉大師告訴我「佛教重實質不重形式」,第二個人我聽他講的,所以能說出這個話,這是內行人不是外行人。
佛教重實質不重形式,這出家是形式,因此那個出跟家你就要懂得,佛法裡面講家有四種,你出的是哪個家?現在人所出的是田宅之家,你家裡有房子、有財產,有土地、有財產,你把這個離開了,到寺廟裡面去了,這叫出家,出田宅之家;捨棄你自己的家庭,你到寺廟去出家了。這種出家有沒有用處?沒用處,形式不是實質。實質是什麼?實質有煩惱家,煩惱是家,你有沒有離開煩惱?三界是家,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那就是六道輪迴,你要出六道輪迴才真正出家。六道輪迴是我們的大家庭,你能出得去嗎?五陰是家,你看看《心經》裡面講的「照見五蘊皆空」,那出了五蘊家。所以這三個你出不去,這三個叫生死家,你能出離田宅之家,你出不了生死之家。
所以家有四種,出也有四種,一種是身出心沒出,心還常常想著,這個不行;第二種是心出身不出,這是在家居士,一樣上上品往生,為什麼?他真的出家了,他形式沒有出家,他的心真出家了,雖有家他心不染,一絲毫都不染著。第三種身心俱出,那就是佛門裡面這些祖師大德,身心俱出。第四種身心都不出,身心都不出是在家居士沒有成就的,身心都沒出,不是指一般人,是指在家居士學佛的,身心都不出。所以這裡頭真正有成就的,心出身不出,在家成就;身心俱出,這出家成就,這個出家的意思我們要懂。
諸位看到這個要捨家棄欲,那大概是我們在家居士沒分了,那你就錯了,你就完全錯了。在家居士可以上品上生,心出身不出,在家居士一樣圓成佛道。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維摩居士就是在家佛,同時兩尊佛出現於世間,釋迦牟尼佛示現的是出家佛,維摩示現的是在家佛。所以你們看看《維摩經》上所說的,世尊的這些大弟子,像舍利弗、目犍連這些人,見維摩居士要頂禮三拜、右繞三匝,跟見釋迦牟尼佛的禮節完全一樣,那是在家佛。這些都是教導我們後人的,我們後人往往誤會了,以為一出家就比誰都大了,在家大德居士也沒有看在眼上,錯了,這是罪過!你雖然是出家,穿上這個衣服,你的德行、心量不如別人,差遠了,人家將來念佛能往生能成就,出家人往往墮地獄。
諺語常講「地獄門前僧道多」,為什麼原因?你不是真的出家,你是身出心不出,你造作這些罪業,統統都是地獄罪業。你要說為什麼都是地獄罪業?頭一個破壞佛教形象,你說這個罪業多大。我是好人,我沒有犯什麼罪,我也沒有破戒;你破壞佛教形象,就這個罪你就得墮阿鼻地獄。所以你一定要曉得,釋迦牟尼佛是個出家的榜樣,維摩居士是在家學佛的榜樣,這是絕對的標準。你向他們學習,在家向維摩居士學習,出家向釋迦牟尼佛學習,你就肯定不錯。他們兩個人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他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可以給九法界眾生做最好的榜樣、最好的模範,這是佛菩薩,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的。
我們起心動念,說一句話、做一樁事情,有沒有想想,如果社會上人都學我這個樣子行不行?這是好樣子,行!那我們可以做,如果那樣子不好,那就不能做,一定要做好榜樣。好榜樣就是戒定慧,決定不能夠違背戒定慧。所以頭一個是講出家,出家的時候記住,在家菩薩心出身不出,出家身心俱出,這兩種才能成就。另外兩種是身出心不出、身心都不出,身出心不出是講出家人,身心都不出是講在家居士,這兩種人都會墮落。出家這兩種,我們是屬於哪一種?在家兩種,我們屬於哪一種?你得搞清楚。為什麼?關係我們這一生當中能不能往生,關係很大,不是小事。
家,一定要懂得,我們要出生死家,我們要出六道家,我們要出煩惱家,田宅之家,寺廟也屬於田宅之家。寺廟建得大,供養多,這裡面一些出家人就受不了,起了貪瞋痴。貪瞋痴一起來,將來統統墮地獄,他要不出家他不墮地獄,這一出家就墮地獄了。所以這個大廟是什麼?大廟那個大門是地獄門,很可怕。所以我就想到,常常想到印光大師的教誨,印光大師教導我們在這個時代我們應當怎麼做?小廟,住眾不要超過二十個人。你看他老人家講的這個小道場,因為人少,開銷少,有幾個得力的護持居士,你就什麼問題都沒有了。這個小道場不做法會,不做經懺佛事,也不收剃度的弟子,也不要傳戒,老老實實念佛。
現在這個時代單念佛不得力。有同修告訴我,跟我講,他說:法師,你不可以提倡只念佛不聽經,你不可以這樣說法。為什麼?許多念佛人心裡頭的疑惑不能斷,念久了功夫反而不得力,會容易退心。我想想也有道理,所以我們現在提倡要讀經,小念佛堂每天至少兩個小時到四個小時聽經,能有八個小時到十個小時念佛,好!常年這樣下去,三年五載,這二十個人裡頭準有成就,不能說個個有成就,至少一半有成就,這個道場就是無量功德。
所以我將來如果有這個緣分回到中國,我就提倡小道場。建小道場,小茅蓬,住眾不超過二十人。我還發願,如果能有這個緣分,我還是要教學生,我只教五個學生,五個正科生,五個旁聽生,我只帶十個人。另外有幾個護法、照顧道場的,總共不會超過二十個人,我們要帶頭來幹,把印祖的教誨要落實,不要去住大的道場。大的道場都變成觀光旅遊地區,哪能修行?一天到晚接觸的統統都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心不清淨。所以道場要小,小道場真成就。這是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多次教誡,我們應當要記住,要把它落實,要做到。斷絕一切攀緣,你有攀緣的心你就不清淨,棄欲就是最重要的是要把這個攀緣的念頭斷掉,隨緣而不攀緣。
「而作沙門」,沙門是梵語,音譯的,它的本義不一定是出家人,所以在古印度,在家學佛也稱沙門,在家修行人都稱沙門。印度宗教很多,不是佛教專用的,沙門意思叫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所以在家出家都可以通用。佛教傳到中國之後,這個沙門只有出家人用,在家人很少用,這要知道。在家出家通用,但是一般多半是出家人用,在家人很少用沙門這個稱呼,但是在家人用也是正確的,不能算是過失。所以這是我們要懂得,就是要真正做一個斷惡修善,斷惡修善這才能稱之為沙門。
古德講,家是煩惱因緣,出家無非是遠離煩惱,修清淨心。在從前出家,造惡不容易,為什麼?他沒有這個機會。所以古時候你看看寺廟都建立在山上,遠離村莊,跟一般世俗人都有一段距離,所以居住的環境叫阿蘭若,阿蘭若也是印度話,就是沒有吵雜的聲音。在佛經上講的標準,因為道場都是在鄉村,鄉村人家多半是養牲口,他說牛叫的聲音聽不到,這個地方算清淨,還會聽到有牛叫這就不行,以這個為標準。現在可麻煩了,現在你看汽車、飛機的聲音,你到哪裡去找一個幽靜的地方?很不容易找到,所以這要曉得出家人居住的是個很安靜的地方,很少人去的地方。現在的寺廟歡迎大家觀光旅遊,所以現在的寺廟確實不適合修行。
至於講經說法,說實在話,也不需要這麼大的講堂,現在利用科技,我們在攝影棚裡面講經,在衛星電視傳播,你們自己在家裡面電視機就能看見,好,清淨!我們現在的電視二十四小時不中斷的播放講經的錄相帶。在新加坡收看可以用電腦,我們的電腦跟電視現在連線,你就不要另外裝天線,你從電腦裡面收我們的衛星電視,二十四小時隨時都能收得到,這好!方便!你在家裡頭清淨,沒有人來找你,聽經的時候把電話拔掉,絕對沒有人打攪你,門關好,電話拔掉。所以現在只有自己要有智慧,每天要有一段時間很清淨,聽經念佛,我們才能夠真的修自己,希望自己在這一生當中能有成就,能夠不至於墮落。
總而言之,心要清淨。心清淨了,身就會清淨,為什麼?身是物質,這個物質是隨著心理轉變的。這個事情我們也跟諸位介紹很多,日本江本勝博士做出了實驗,他用水做實驗,水是礦物,證明水它會看、會聽,懂得人的意思。水會看、會聽,懂得人的意思,我們人身體百分之九十是水分,所以我們的心好,心清淨,心善良,我們百分之七十的水分都會很美,結晶都非常美,你身體健康!所以身體健康不是從外頭來的,是你自己的善心,清淨心、善心,這才是真正的因。飲食方面,愈清淡愈好,油膩的東西不要吃,油炸的東西不要吃,不乾淨的東西不要吃,你就不會生病。佛門裡頭真的懂得這些理論方法,確確實實能這一生過得很幸福、很美滿,來生比這個更殊勝,無比的殊勝,使你意想不到的殊勝,為什麼不好好的學?所以無論出家在家同修,在家同修要記住,心出身不出;出家同學要注意,身心俱出,我們的前途一片光明。
在唐朝時候韓國有一位大師,元曉,大概很多人都知道。元曉大師,他也是修淨土的,他有一本書《遊心安樂道》,這是元曉他著的書,他也說到《無量壽經》講的三輩因行,上輩裡面說了有五句。這諸位要知道,《無量壽經》有五種的譯本,在唐朝時候還不止,唐朝那個時候應當有六、七種譯本,他看到哪個本子我們就不知道了。他在他的著作裡頭舉出來,他說《無量壽經》講上品有五種因,第一種是「捨家離欲而作沙門」,就是剛才我們念的,這是第一句,這是顯示發心的方便。第二是「發菩提心」,菩提心是正因。第三是「專念彼佛」,專念阿彌陀佛,就是這個經裡面所講的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第四個是「作諸功德」。這是助行,元曉大師認為念佛是助業,但是這種說法,古大德認為不太妥當。第五種是「願生彼國」,這是意願,前面四種是行,行願和合這樣才能夠得生。他所說的五種因行,這個經上也具足。
《起信論》裡頭,「以出家為淨土正因」,這一句話說得也很正確。這句話諸位要記住,這個出家包括在家同修,在家是心出身不出,這都是出家。如果這個心還留戀著這個世間,那就非常困難。臨終阿彌陀佛來接引,你還有家裡瑣碎事情沒有放下,阿彌陀佛不會等你。所以說是一定要放下,身在家心已經把家放下了,對於家絕對沒有一絲毫留戀。沒有絲毫留戀,並不是說你對家庭不負責,那你就錯了,佛門裡頭有一句話說「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在家也是如此,你在家一天,你家裡面的責任一定要承擔起來,那是你的家業,你臨走的時候完全放下。臨走放得下,那要在平常放得下,所以平常要放得下,平常是家裡人各個人都照顧到,心裡面要放下,心裡頭不能有一絲毫愛欲留戀,這個不可以有。你有這個,你在臨走的時候就產生障礙了。這個事情很麻煩,所以心要清淨,清淨心生智慧,智慧,理家照顧人會照顧得很周到、很圓滿,這裡頭決定不會生煩惱,這不可以不懂得。
在這一段裡面,黃念祖居士在他註解裡頭引經據典說了很多,這些都值得我們做參考。但是最重要的,我們對淨宗要有肯定的信心,知道經典上所說的全是真實語,全是為我們這些眾生,我們統統有分。釋迦牟尼佛出現在這個世間,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如果講的這部經是我們這個世間人做不到的,我們想想他會不會講?他所講的我們都做不到,豈不是對我們開玩笑?豈不是在吊胃口?釋迦牟尼佛怎麼可以做這種事情?我們能通這個道理,你就曉得凡是佛在這個世間講的,決定對這個世間人有利益,這個世間人可以做到,這個世間人做不到的,絕對不會說。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我們跟一般人往來,看到那個人做不到的,我們也不會吊他胃口,也不會跟他開玩笑,何況佛沒有戲論。戲論就是我們今天講開玩笑,佛不會跟人開玩笑的,句句都是誠實語。
我們在《觀經》上看到,韋提希夫人往生,韋提希沒有出家,她是在家女眾,上輩往生,這就說明她是心出身不出。再看《往生傳》裡面,你看看遠公大師的東林念佛堂,東林念佛堂有不少居士參加這個,他一百二十三個人,他有在家眾。劉遺民沒出家,他當年在念佛堂三次見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給他摩頂,阿彌陀佛衣服還蓋到他身上,都是上品的相,所以這個也沒有出家。再看看我們這部經,這部經很有味道,前面列的這些大德,賢護等十六正士,這十六個人是等覺菩薩,跟觀音勢至、文殊普賢一樣,在家菩薩,十六位統統是在家菩薩,等覺菩薩,那怎麼不是上上品往生?這些你只要仔細去觀察,我們在家同修信心就起來了。
遠公大師往生,他老人家一生三次見到西方極樂世界,沒有跟任何一個人說。這都是祖師給我們做出的模範,我們遇到一點點小事情趕快宣揚,唯恐別人不知道,這是錯誤。你看祖師三次在定中看到,就是在念佛止靜的時候看到西方極樂世界,從來不說,最後往生那一次西方境界又現前,他才說出來。他說西方世界境界現前了,過去看過三次,他說我一定會往生。看到阿彌陀佛來接引他,跟在阿彌陀佛後面的都是熟人,有佛陀耶舍,有慧持法師、慧永法師、劉遺民居士,都是蓮社先往生的,跟著阿彌陀佛一起來接引他。劉遺民還說:老法師你發心發得早,你怎麼來得這麼晚?他們先去了,這些人都是上上品往生的,上輩上品的。在這個地方給諸位說明,就是在家居士要發心,要知道得很清楚。
你再看《華嚴經》五十三參,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參是五十三位善知識。這五十三個人,我們從事相上來看,這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參訪吉祥雲比丘,初住菩薩;海雲比丘,二住菩薩;妙住比丘是三住菩薩。實際上前面三個是出家人,後面有三個出家人,出家人只有六個;五十三位善知識,只有六個出家,其餘統統是在家人。這些都是說明在家學佛是大有可為,大有成就,決不輸在出家人後面,所以一定要勇猛精進,如教修行,這比什麼都重要。
真正做一個在家菩薩,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這是我們在講席裡頭常常提到,把對一切人事物控制的念頭放下,何必呢?佔有的念頭放下,支配的念頭放下,你只要把這三個念頭放下,你的心就清淨,你就不會再造惡業了。凡夫所以不能成就,最麻煩的就是這三個念頭放不下,我們真正用功夫念佛,這個念頭才一起,「阿彌陀佛」,把這個念頭打斷。念頭沒有,當然你就不會有行為,然後起心動念想到一切苦難眾生。我們怎樣幫助苦難眾生離苦得樂?沒有別的,自己先做好榜樣,我自己離苦,一切眾生就離苦,我自己離不了苦,一切眾生就沒有辦法離苦。世出世間的善法都要從自己內心去做起,這個重要!希望我們認真牢牢的記住。
黃念祖居士還提出,密宗裡面有很多派別,這裡面有不少上師是在家身分,沒有出家。黃念祖居士也是密宗的金剛上師,他傳法的,他也是在家居士。黃老走的時候是念佛走的,聽說他病重的時候,一天念十四萬聲佛號,念佛走的。今天我們聽到五明佛學院裡面的上師也是念阿彌陀佛走的,這都是啟發我們很大的信心。
這一句經文「捨家棄欲」,我們特別著重心出家,著重這個。棄欲要著重在起心動念之處,真正放下對一切人事物的控制,對一切人事物的佔有、支配,不要有這個念頭。這個念頭決定害自己,這個念頭是輪迴心,從這個念頭上產生的行為就是造輪迴業,我們天天還用輪迴心造輪迴業,你怎麼能往生?你怎麼能出離?我放下,放下自在!放下好!每個人在生活都叫苦,我所遇到的人都在我面前叫苦,我知道他為什麼會苦,放不下!放下就沒有苦了。苦是你自己找的,不是苦來找你,是你找苦吃,你錯在這個地方。你要不找苦,苦不找你的,為什麼去找它?
所以總要學隨緣不攀緣,隨緣就不會苦了,就有樂了,攀緣就苦,我心裡要想怎樣怎樣就苦了。什麼都不想,有願。願跟欲不一樣,欲是什麼?你想得到,念念想得到。願不是的,願是念念想緣成熟。所以一個是為自己,一個是為眾生。為眾生、為佛法,不為自己。為眾生,緣成熟,眾生有福,我們有機緣為他服務,我們很快樂。如果緣不成熟,眾生沒有福,我們沒有機會替他服務,就會怎麼樣?我們更快樂,不要做事。緣成熟的時候,我們要很勞累,要替他工作,所以緣不成熟更好。所以自己決定沒有得失,欲裡頭有得失,願裡頭沒有得失,這是一定要辨別清楚。
下面這是講到全經的中心,這一句經文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這最重要的我們留到明天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