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乘無量壽經  (第一四八集)  2003/7/17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148

  請掀開經本,科會第四十二面第一行,題目是「往生勝樂」,我們看第一段:

  【十方世界諸往生者。皆於七寶池蓮華中。自然化生。悉受清虛之身。無極之體。】

  這一段經文所說的,是四十八願裡面第二十四願「蓮華化生願」的落實。可見得阿彌陀佛因地當中所發的弘願,在果地上都能夠實現,沒有一願是虛願。講到這個地方,發願如同世間人講的立志。古人常說人要沒有志,他這一生就沒有努力的方向目標;換句話說,這一生都不能有任何成就。佛法亦如是,佛法要沒有願,我們修學會感到很茫然,無所適從,縱然是很用功、很努力,精進,但是精進沒有方向,沒有目標,究竟走到哪裡去,自己也不曉得。學佛同學當中確確實實有不少這些情形,這個原因怎麼發生的?

  我們一定要明瞭,佛法是教育。世間教育,像儒家只講一世,它也講得很徹底,始從胎教,一直到老死,慎終追遠,這一世的教育。佛法的教育範圍就大了,它講三世,這個三世講過去世,講未來世;過去還有過去,過去無始,未來還有未來,未來無終,所以這個教學的範圍非常廣泛,可以說是沒有邊際。古大德常說「其深無底,其廣無邊」,這確確實實的。更令人驚訝的是這個深廣最後的結論,都結歸到自己,結歸到自性,自性才是真正的自己,這是令我們非常驚訝。

  我們的信不堅固,願不切,行不老實,這些原因我們要是細心去觀察,這原因在哪裡?在對於佛陀教誨了解得太少了,實在跟世法沒有兩樣,書讀得太少,知見有限,所以往往會發生信心的動搖。如果我們讀得多,自己有智慧揀別,你的信願就不會受外面境界的影響。

  可是佛教的經典是從印度梵文翻譯過來的,所以對於年輕的知識分子,在這個地方就產生懷疑。我年輕的時候剛剛接觸到就懷疑,懷疑非常自然,怎麼引起來的?早年的台灣有個《臺灣日報》,他們辦了個副刊叫《古今文選》,每個星期隨著報紙出一份,古文有翻譯,用白話文翻譯的,也有註解。註解註得是很不錯,那個白話文翻的,我們跟原文仔細去對一對,有問題。這文言文翻成白話文都有問題了,那梵文翻成中國文,這怎麼可能沒有問題?所以我們就想為什麼不去找原文來讀,讀這個翻譯的文。問題確實這心裡面存在不少年。

  有一次我就把這個疑問向老師提出來,方東美先生,他給我答覆的我們能懂,他是個學者,他不是佛教徒,完全從學術上為我們解答。他說當年這些譯經的高僧大德,這譯場裡面在家居士很多,幾乎在中國歷史上一流的大文學家,他們都曾經參加過譯經的工作。他說這梵文譯成中文,不但意思決定沒有錯誤,而且我們華文在文字上比梵文還要完美,還要華美。意思就是說,讀佛經讀中文本就夠了,不用去讀梵文了。老師告訴我們,過去中國人自信心多強,不像現在,現在這一代中國人把自信心完全喪失掉了,所以才受這麼多苦難!於是從印度傳來的那麼多的梵文的原典,現在都沒有了,在中國到處找,找不到。在我們一般常識講,這個梵文原典應當要保存,為什麼不要?方先生給我們這個解釋,我們聽了之後,覺得也很有道理。

  以後我親近李老師,也把這一樁事情向李老師提出來,李老師這是學佛多年,他老人家是親近印光大師的,這淨土是從印祖那裡傳下來的。他告訴我,這從佛法裡面說,古時候從事於翻譯工作的這些三藏法師,其中有很多古佛再來、法身菩薩再來,那還會有錯嗎?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所以到中國來是現三藏法師身,現長者居士身,他們不露身分,我們不知道。李老師這種解釋,確實把我們對於中文譯本的信心奠定了,從此之後我們再也不懷疑了。

  不但翻經的這些法師是再來人,就是註解經文的這些人也不是普通人,都是修行證果的人!普通人就難了,普通人是「願解如來真實義」,這李老師說:我的意思你都不懂,你怎麼會懂得如來的意思。古時候實在講,眾生福報大,善根深厚,平常生活當中不離開道德,這是能感,所以感應佛菩薩、感應聲聞緣覺到這個世間來應化,不定現什麼身,這裡面不少從事於講經、註經。所以這註經、講經都不是普通人,有修有證!沒有證不能講經。

  佛法流傳到今天,眾生福薄,這是我們自己要承認。為什麼福薄?我們把道德忘掉了。從前的人行於道德,他在這一生生活當中他履行道德,我們今天道德沒有了。我們今天所履行的是什麼?是妄想習氣,妄想煩惱習氣,我們在這個裡頭過日子。這妄想煩惱習氣這也有感,那來應的是什麼?來應的是妖魔鬼怪。所以我們如果在佛法裡頭稍稍能深入一些,你仔細觀察我們現前的社會,尤其看到年輕人的習尚,他們所歡喜的,身上穿的衣服那些圖案,你看看那是不是魔鬼?無論是音樂、戲劇、歌舞,年歲大的人看不下去。這不要說是我們,我們在澳洲,就是澳洲那些老人都不願意看這個,他們都非常反感,留戀過去的那些老歌,老的藝術,留戀這些。確實這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這是不好的感,當然有不好的應。

  但是畢竟在這個時代裡面,還有一些善根深厚的人,哪些人?我們在這邊講經,諸位來聽的都是善根深厚的。你看看我們的左鄰右舍,他們在家裡看電視,他都不到這來聽經,你們跑很遠,他就在隔壁他也不來。還有這麼多有善根的人,雖然被這個社會污染,還能夠回頭,還能有一點覺悟,不容易!

  我看到小朋友,每天看到這個很小的小朋友,聽說他們《無量壽經》都能夠背誦,還天天叫著父母要來聽經,不要去看電視。這些小朋友,許許多多地方我們都見到,我在香港見到,在深圳見到。我們想想,如果他將來慢慢長大了,不會被社會這個風氣所染污,這個人是菩薩再來,不是普通人,普通人哪裡能做得到!這要好好的培養他,好好的帶他,將來真正拯救這個世界,令正法久住,利益一切眾生,都是這一代人的事情。我們看到這樣的小朋友,心裡就很歡喜,這個世界不至於到末日,還有一些光明。不過災難,我們心裡面要有準備,災難肯定是有的。

  我今天在翻一點資料裡面,看到一份,也是我們學院同學夾了一份,從美國,他們從網路上拿下來的。美國有一條鯉魚,很大的鯉魚,九公斤的鯉魚,在被殺之前牠講話,這個訊息已經傳遍全世界了,牠說的是希伯來的話,很少人能聽得懂。說什麼?就說世界末日快要到了,各人因果各人要承當。結果牠還是被人殺了,被人吃了,但是這個消息就傳遍全世界了。這是今年的事情,今年年初的事情,發生在美國紐約。

  所以許許多多這些訊息,從各個方面傳來,都是說有災難。我們學佛的同學很冷靜的觀察,我們不是盲從迷信,那是錯誤的。我們從因果上來觀察,現在這個社會造作惡業的人太多了,這個惡業力量太大太大了,惡業所感當然是災難,天災人禍。人禍就是戰爭,現在戰爭如果一爆發,麻煩就大了,不但是核武,而且有生化。殺人,不是幾個人、幾十個人,現在殺人是論百萬計,真正是非常可怕,是個毀滅性的戰爭。

  所以這個世間也有不少志士仁人,在想盡方法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我們自己身為佛教徒,應當不管這些閒事,好好的認真修行,求生淨土。但是看到這個事情太嚴重、太可怕了,如果我們有機會能盡到一點綿薄之力,是不應該推辭的。所以我們今天,這一次的講經告一個段落,後天我到泰國去參加一個會議,會議有五天,聯合國召開的和平會議。如果不是搞世界和平,不是搞種族的團結、宗教的團結,我是不會參加的,我沒有那麼多時間。這些都是真正能夠替和平工作盡一點力量。

  這個地方經文告訴我們,『十方世界諸往生者』,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太多太多了,所以我們對於極樂世界要有很清楚的認識,尤其是世尊在經上對阿彌陀佛的讚歎。世尊對彌陀讚歎,就是代表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對阿彌陀佛的讚歎,這一句話非常非常重要,他的讚歎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與「十方世界諸往生者」就相應了。一切諸佛都讚歎阿彌陀佛,一切諸佛怎麼讚歎法?就是講淨土三經,介紹給大家,勸大家念佛求生極樂世界。所以到極樂世界的人是從十方世界去的,人數太多太多了。

  這也使我們產生懷疑,十方世界人都擠到極樂世界去了,極樂世界不人口爆炸?我們這個世界,二次大戰之後,世界人口成長大概增加一倍多。以中國來說,抗戰結束之後,中國人口是四萬萬五千萬,四億五千萬,那個時候;聽說現在中國人口已經超過十三億了。世界其他地方,確實這些所謂是民主先進的國家,他們人口得到控制,人口增長沒這麼快速,像美國現在人口還不到三億人。可是它也有麻煩,人口太少了,生育太低了,小孩少了,老人多了,這也產生社會問題。我們現在感覺得是人太多了,到中國去旅遊,中國確確實實山川秀麗,那是全世界找不到的,但是就是人太多了,使旅遊大大的遜色。

  所以我們常想,我們地球上人口膨脹,那西方極樂世界還得了嗎?但是我們想錯了,西方世界是法性土,我們這個世間是法相土,這一切眾生著相。法相土有限,這有大有小;法性土沒有大小,所以說是再多再多的眾生,它也感覺得很舒服,絕對沒有擁擠的現象,這是不思議的境界。《華嚴》到最後一品,四十卷經裡面它的品題叫「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法性土,那個裡面的人各個都是明心見性,見性之後沒有大小、沒有生滅,不生不滅,沒有來去。眾生無論在哪一個世界求佛菩薩,這就是有感,佛菩薩來應,沒有來去的,佛菩薩在哪裡?就在面前。這我們感到很奇怪,其實你要把這個道理搞通了、搞明白了,你就知道本來就是這個樣子。

  阿彌陀佛他建造極樂世界不是憑空想像的,我們在前面讀過,他參訪二百一十億佛國土,那個二百一十億不是數字,如果是數字的話,二百一十億不多!它是表法的。這一部經裡頭,宗、教、顯、密統統都有,所以它是一個,不要看這個分量不多,這個經本分量不多,在佛法裡面講,它真正是大經,它統統具備,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宗門教下教義,這一部經是統統具足。這個二百一十億屬於密教的,密教裡頭代表大圓滿。換句話說,他的參訪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個剎土都沒有漏,取人之長,捨人之短,建造的極樂世界。我們聽了這個話很歡喜,不是阿彌陀佛憑空想像的。

  一切世界裡面,許許多多的世界最麻煩的,情執,情執很難斷!這是我們親身感受到的。你來,我們一般講來投胎,你有父母,你有兄弟姐妹,這都是親人,從小長大,親情難分難捨。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看出來了,這個事情很麻煩,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到那裡去生,生到極樂世界,那個地方就沒有父母了,生到哪裡?生到蓮花裡面,蓮花化生,『皆於七寶池蓮華中,自然化生』。阿彌陀佛這一招非常高明,使你在西方極樂世界沒有親情這種牽掛,你的心就會清淨了,心也平等了,人人都是蓮花化生。我們要著重這「自然」兩個字,自然化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既然是自然化生,決定沒有像從小長大這種過程,如果有這種過程就有生滅了。

  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是什麼樣子?跟阿彌陀佛一樣,那個世界是平等世界。我們通常畫西方世界的變相圖,一定把阿彌陀佛畫得大大的,觀音菩薩稍微小一點,往生的人就更小了,這是什麼?這是我們的情執,實際上不是如此,實際上到那個地方完全相同,為什麼?佛很清楚,我們這個世間的人,因為面貌不一樣,所以心就不平衡,這是一定的。面貌好的就值得驕傲,面貌不好的就自己有自卑感,這個很難過!你看看阿彌陀佛這了不起,他要把你這種煩惱斷掉,怎麼斷?大家相貌都一樣,這問題解決了、沒有了,各個都是通常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是比喻,實際上不止,在西方極樂世界「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以我們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怎麼會不想去?巴不得趕快去,遲一天,我在這裡多受一天罪,你說這多冤枉!

  所以你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理事都搞通了,你的信心就堅定了,這個得非去不可。往生的條件,《彌陀經》上講得很簡單、很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根那就不是這一生修的,過去生生世世種的善根。福德因緣,特別是因緣,那要靠這一生,這一生我們有沒有緣分遇到佛法,有沒有緣分遇到淨土,這是福緣,有福的人遇到了。遇到之後,你能信、能解,這個信解就是你的善根,你要沒有善根的話,遇到的時候他不相信,你跟他講他聽不懂,這就沒有善根了。接觸到之後,能信能解,發願求生,那他的緣成熟了。蕅益大師講能不能往生,全在信願之有無。你只要能信、只要能願,他就往生。

  最近我們有一個同修,她的母親過世了,母親生前對佛法完全不相信,女兒學佛,總認為是迷信。在生病的時候,病重的時候,女兒她的一些同參道友們到醫院裡去替她助念,她也跟著念,半信半疑,常常她還問:真的嗎?這是真的嗎?所以這個助緣就非常重要了。這有法師常常給她開示,提醒她跟著大家一起念佛,這樣她就走了。走了有沒有往生?沒有。她附在靈媒的身上,這好像是走了大概有二十多天,附在一個靈媒身上說:佛法太好了,她要求聽經。於是大家就用電視放這講經的錄相帶給她聽,聽了大概十幾天之後,她又附在身上說:我現在不要聽經,我要念佛,我要求往生,為什麼阿彌陀佛還沒有來接我?到最後一次附身的時候,跟大家講她往生了,下品下生。

  這下品下生就很不錯了,蕅益大師講只要下品下生就行了,為什麼?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下品下生的人也是阿惟越致菩薩,這個就是極樂世界跟他方的淨土不一樣!他方淨土下品下生再要修到上上品,那個很費事,但是在西方極樂世界一切都是平等的;你往生,身相是平等的,相好光明都是平等的,智慧能力也好像是平等的。這很奇怪,什麼原因?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威神的加持。所以四十八願我們要懂!我們講這個經講得很詳細,單獨講也提出來講過,一定要清楚,願願都落實。

  我們淨宗同學把四十八願選作早課讀誦的經文,希望每天早晨讀誦四十八願,發四十八願,把阿彌陀佛的本願變成我們自己的本願。我們跟彌陀同心、同願、同德、同行,這哪有不往生的道理!諸位同學,你們如果要是往生極樂世界,絕對不是下品下生;下品下生是從來不學佛的,從來不相信的。他為什麼能相信?過去善根深厚,這一生當中沒有遇到緣,臨終才遇到。臨終遇到的時候,這是各人善根深厚不相同。如果善根很深厚的,他的品位也相當高;由完全不相信,能夠下品下生,這給我們是很大的鼓勵,給我們現身說法。底下兩句。

  『悉受清虛之身,無極之體』。清虛,我們無法想像,古註裡頭講,清虛意思跟虛無縹緲很接近,古大德說這個不是飲食所長養的,故虛無!不是老死這個範圍之中的,所以叫無極。但是我們在經典上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到想吃飯的時候,飯菜就擺滿一桌了,吃完了不需要,這統統就化為烏有了,就沒有了,不要去收拾這碗筷,不需要。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清虛之身,無極之體」還需要這飲食嗎?不需要了。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譬如說我們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吃飯沒有忘記,到時候,「怎麼還沒有吃飯」這個念頭妄想起來了,這妄想一起來的時候,真的一切法從心想生,它這個百味飲食就擺在面前了。

  百味飲食,為什麼用百味?古代帝王吃飯多少個菜?一百道菜,這是規定的,宮廷裡面都是這樣的。換句話說,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你要想吃東西,跟帝王一樣,過這樣的生活,這是說西方極樂世界富貴到極處。這個東西一現前,自己一定就想到了,我現在不是在娑婆世界,在極樂世界了,這個東西不需要了,這不需要它就沒有了。所以一切受用應念而生,不想要的時候這就化去了。所以這樣的生活環境,我們要常常想,常常放在心上,這就是「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我們常常想。

  我們現在出去旅行,飛機是很方便,帶一大堆行李,你說多累贅!西方極樂世界什麼都不要帶,也不需要用交通工具。真的想要用交通工具是什麼?他的房屋、宮殿。他宮殿就像我們現在這飛機一樣,它能夠起飛,而且速度非常快,從西方極樂世界到我們這個地球上來,一剎那就到了。所以過去我講經也常常說,勸這些學科學的,學科學的要到極樂世界去學。我們這個地方科學太落後了,到極樂世界去留學。科學家眼目當中,阿彌陀佛是大科學家,真的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虛無、無極都是無障礙的意思,希有。無障礙這是清虛,希有這是無極。這個身體可大可小,可以現、可以隱,沒有不自在的。現身,我們看到極樂世界佛講他的住處,他住的宮殿,希望大一點,心裡想大一點,宮殿就變大了,嫌它太大了,它又變小一點了。宮殿如此,我們想身也一定是這樣的。所以我們看小說,看《西遊記》,看孫悟空七十二變,到極樂世界那個能力,孫悟空比不上,孫悟空才只七十二變,太渺小了。

  而這個事實,我們在這一生當中確確實實可以得到的,為什麼不要?為什麼還要造輪迴業?還要來生還來做人?人做不到的時候,就到三途去了。所以你真正了解這個事實真相,明白這個道理,對它沒有懷疑,我們就應當一心一意,在這一生當中,把取極樂世界當作我們這一生第一樁大事。那要取極樂世界,這個世界要放下、要捨。如果這個世界你不肯放下、不肯捨;換句話說,你臨終的時候你就沒有法子往生,你有牽掛,你有累贅,這些東西障礙你往生,那就大錯特錯了。

  我們這個身體不是個好身體,身體再健康,禁不起一點風寒;飲食,常常因飲食而感染疾病,這太多太多了,所以吃東西不能不注意,這是最基本的常識。從前李老師跟我講過十幾次,告訴我不要到館子吃東西,可是我們還是要到館子吃東西,為什麼?很多人請,都在館子請,有什麼法子!老師那個一生是經驗之談,館子裡面不衛生。在現在這個大的餐館,所以它價錢高,高的原因在哪裡?它注重衛生。小餐館,這路邊的攤販,你仔細觀察,他的洗碗碟的水,那一桶水在那裡,不知道洗多少碗,都在那裡面,那能乾淨嗎?你看了你敢吃嗎?所以現在的旅館,有五星級、六星級的旅館,它就不一樣,那確確實實它處理得非常好,成本高!所以它的餐飲價錢就高。從老師的關懷,我們能體會對於晚輩的愛護,跟自己的子女沒有兩樣,使我們永遠的感恩。所以我們這個身體不要了,到極樂世界去取「清虛之身,無極之體」。

  極樂世界種種變化,初去的人是自己的習氣沒有斷,只要有念頭的時候,確實他就產生變化。久而久之煩惱習氣完全淘汰盡了,斷盡了,那個時候所有一切變化,那是應眾生的感;一切眾生有感,自自然然有應。所以到十方世界去現身說法,也是自然化生,決定沒有一絲毫念頭在裡面,這個我們要懂得。學佛,在現前就要做!就要開始做,我們的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樣樣看得淡,這看得淡你煩惱就少了。

  縱然你們學習東西,老老實實講,學東西也要看得淡,看得淡不就學不成了?這怎樣能夠學成功?一門深入,選擇一樣東西,其他東西能放下,一門深入,在一門裡面得三昧,這就跟世間求學不一樣。世間求學,實在講它是求知識,愈豐富愈好。學道,它不是教你學這個,那個愈豐富不就妄想愈多嗎?雜念不就愈多嗎?所以學道他的目的是在三昧,是在定慧,所以就不能雜、不能多,這是一個祕訣。但是相信的人不多,他還是喜歡廣學多聞,學了幾十年之後,他會後悔死了,真的講是一無所成。這也是古德講的:遇緣不同。你要遇到真正的好老師,古人常講「嚴師出高徒」,老師嚴厲,學生要聽話才行,學生不聽那也就沒有辦法了。學生能接受老師嚴格的督促,就是教你一門,在一門當中你得清淨心了,你開智慧了,你才會感謝老師,真的有收穫。再看下面一段:

  【不聞三塗惡惱苦難之名。尚無假設。何況實苦。】

  這句是四十八願裡面「國無惡道願」。阿彌陀佛的願全都兌現了。『三途』是地獄、餓鬼、畜生,在九法界裡面,這三道最苦!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沒有三惡道,我們就應當能夠體會到,它有人天兩道,它沒有三惡道。這人天兩道在哪裡?在凡聖同居土。人天兩道是凡,這個裡面有菩薩、有聲聞、有緣覺,大家都生活在一起,學習在一起,凡聖同居!人天怎麼說?煩惱沒斷,那就是等於他方世界的人天兩道,煩惱一品都沒斷。

  西方世界連三惡道的名稱都聽不到。在這個地方我們就要想到,三惡道是果報,果它有因,因是什麼?因很複雜,佛常講無量因緣形成的果報。無量因緣裡面一定有一個最重要的業因,這佛常常用這個來教導我們,三惡道的業因就是貪瞋痴三毒煩惱,貪心感召的是餓鬼道,瞋恚感召的是地獄道,愚痴感召的是畜生道。既然沒有三惡道,我們就知道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貪瞋痴三毒煩惱斷了。怎麼斷的?我們在這個世間想斷三毒煩惱,太難太難了,到西方極樂世界不需要斷,自然就沒有了。

  譬如說貪心,我們這個地方為什麼會有貪心?物資太少了,太少就想佔有,於是貪心就起來了。西方極樂世界資源太豐富了,應有盡有,你還貪什麼?想什麼,什麼東西都現前,你就不貪了!如同我們這個世界,這個世間什麼東西對我們最重要?金錢,金錢不重要,沒錢不會死,最重要的,空氣!什麼人貪空氣?空氣十分鐘沒有了的時候,你命就沒有了,為什麼不貪這個?為什麼不把空氣貯存起來,一包一包背在身上?太多了!

  西方世界的金銀七寶就跟我們空氣一樣,你還要不要?我們這兒黃金大家都珍惜得不得了,人家黃金是鋪馬路的;寶石,這是鑲起項鍊裝飾感覺得很美,西方極樂世界的寶石是建築材料。所以你們想想看,哪一個人把地上鋪的這些泥土捏起來掛在身上?沒這種情形!西方世界是七寶太多太多了,沒有人要,到處都是。經上講七寶,那個七也不是數字,它是表法的,七也代表圓滿。我們講七就是東南西北上下,加上當中,這叫七,所以它代表圓滿的。無量珍寶應有盡有,太多太多了,所以沒有人貪了,貪心起不來。

  瞋恚,瞋恚也起不來。為什麼瞋恚?看到不如意的事情、不如意的人,心裡才生瞋恚心。極樂世界樣樣如意,沒有一樣不如意,你看人、看事、看物,你會愈看愈歡喜,所以瞋恚自然就沒有了。這是阿彌陀佛教化眾生極高明之處,他是從外緣,讓外緣決定沒有負面的,決定不可能引起你阿賴耶識裡頭貪瞋痴的種子,不可能,所以那個環境裡面住久了,這個三毒自然就消掉了,人也不會愚痴了。天天聽經聞法,你的左右都是諸大菩薩,都是幫助你增長智慧的,你說這個環境到哪裡去找去?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斷貪瞋痴很容易。

  貪瞋痴,這是根本煩惱,只要這個東西根拔掉了,其他那個什麼大隨煩惱、小隨煩惱自然就沒有了。我們在這個地方斷煩惱好苦!三毒煩惱、貪瞋痴煩惱不斷,出不了六道輪迴,要斷貪瞋痴太難太難了。所以這個方方面面細心去觀察,我們除了西方極樂世界這條路之外,還有什麼路好走?確確實實沒有路了,為什麼?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個法門都要斷煩惱,沒有說不斷煩惱而能成就的,不斷煩惱能夠成就,只有這一門。

  所以古大德說淨土叫「門餘大道」,那個門就是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法門以外一條大路,這一條大路是難信之法,真的是難信。因為平常你所接觸的,統統都是要斷煩惱,才能提升你自己境界,哪有不斷煩惱就能成就,而且還有這麼高的成就,所以沒人相信。我們這些人都能夠相信,這不是簡單事情,為什麼你能相信?過去生中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緣。如果過去生中你不是多生多世修這個法門,今天你接觸的時候,你不可能相信。

  這個世間學佛的人有多少?學其他的法門很多,他就是不相信淨土,這什麼原因?善根少!這正是經上講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修其他法門的善根少,福德少,所以遇到了他不能相信,他不願意去深解,他也遇不到好的老師,真善知識,他遇不到。修學其他的法門不是不好,也有好處,這個好處是什麼?好處是種善根,這一生當中不能成就,這肯定的話,沒有法子成就!這一句告訴我們,這就是世界為什麼稱之為極樂,十方世界一切眾生苦難的這些音聲、名字都聽不到。

  【但有自然快樂之音。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快樂自然,《彌陀經》上說「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跟這個地方講的完全相同。又說「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這些話,我們都很不容易聽懂。《往生論》上說「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這個樂,離苦就是樂,這個意思我們一定要懂得。世間人提到苦跟樂都是相對的,相對的樂是苦樂的樂,那個樂還是苦,那個樂過去就沒有了。所以佛在經上常常教導我們,樂是壞苦。像我們參加節日慶典,都有許多娛樂的節目在表演,我們看到很歡喜,可是表演完了之後就沒有了,樂是壞苦!

  西方極樂世界的樂,是苦樂兩邊都離開這個樂。這個樂我們一般人沒法子想像。為什麼沒有法子想像?你從來沒有享受過這個樂,你沒有經驗!真正讀書人,真正修道的人,能體會到一些。真讀書的人,你看《論語》裡頭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個「說」是喜悅,這個喜悅與苦樂的苦兩邊都不相干,這真樂,他能享受到,愈是深入,會感覺到愈快樂,這讀書樂。現在人不讀書,這個樂你享受不到。現在這個世界是很麻煩,這電腦發明了,有好處也有壞處,是很便利,付出的代價很重,細細想來得不償失。這電腦的螢光幕很刺眼睛,你在這裡面學習經論是方便,不要帶很多書籍,但是你眼睛的壽命減短了,你要付出這個代價。

  修道的人,真正能夠契入三昧,那就真樂了,三昧是清淨心,純淨純善。得三昧的人懂得純淨純善,他會很認真、很努力向這個方向目標努力,把自己境界提升。為什麼?這裡頭有大樂。世出世間一切法,如果講到享受,我也是被方東美先生這一句話引到佛門裡面來的,他告訴我: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被他這一句話拉到佛門來了。你要真學你才能得到,這個真學不能離開經教,現在佛不在世,佛在哪裡?經本就是。所以經本又稱為法身舍利,道理在此地。我們今天要學佛就決定不能離開經本。

  《無量壽經》,這是淨宗最重要的一部經典,但是自古以來依照這個經本學的人不多,這什麼原因?梅光羲老居士在《無量壽經》會集本序文裡頭講得很明白,講得很有道理,就是《無量壽經》在中國翻譯的次數太多了,從後漢到北宋,總共有十二次的翻譯,這在中國翻譯史上從來沒有這樣的現象,一部經十二次的翻譯,這沒見過!《金剛經》這是最普遍的,有六次的翻譯,《無量壽經》十二次!十二次當然就有十二種不同的版本,這肯定的。可是古時候印刷術沒有發明,所以經本都是手寫的,手寫的本子就很有限,所以在動亂的時期,很容易喪失。

  一直到今天,原譯本,這十二種本子原譯本有七本喪失了,現在還有五本傳下來,在《大藏經》裡面我們看到。五種原譯本都不好讀,不好讀我們就沒有意願去學習,所以只學《阿彌陀經》。《阿彌陀經》是鳩摩羅什大師翻的,羅什大師他用意譯,翻原文的意思,不照文字來翻,所以我們念起來很順口,念得很舒服,道理在此地。但是詳細介紹西方極樂世界,還是《無量壽經》。所以古人有鑒於此,這才用會集的方法。

  頭一個會集,宋朝王龍舒居士,他的會集本叫做《大阿彌陀經》,這個本子會集得也不錯,《龍藏》裡面收錄了,凡是被收錄在《大藏經》裡面,都是被肯定的。但是龍舒居士的會集,他一生當中只看到四個本子,《大寶積經》裡面的「無量壽會」這一部他沒有看到,因此他的會集就不完整,有缺漏。這一直到清朝咸豐年間,魏源居士做第二次的會集,魏源居士會集的當然超過王龍舒,所以說後後勝於前前,可是他這個本子還是有缺陷,缺陷在什麼地方?取捨欠妥當,這個本子沒有能夠大量的流傳。

  這到第三次,大概民國二十年的樣子,夏蓮居居士做第三次的會集,就是我們現在用的這個本子,這個本子會集真好,我們一看就生歡喜心,為什麼?容易懂,讀起來很順口,不會感覺到困難,就是不聽講解,你讀起來大致上的意思也都能懂,這個利益就大了,非常希有!當年我在台中,李老師把這個本子給我,我一看就非常非常歡喜。他曾經在台中講過一次,而且做了註解,他是眉註,這個本子交給我了,現在我保存到的。這很不容易,遇到這麼好的版本,這是我們這一代的人有福!

  可是現在還有很多人懷疑,但是懷疑,諸位同學要有智慧,千萬不要上當,他們反對會集本,實際上並不是會集本不好,他要反對,他有另外的目的。這個另外的目的是對我來的,諺語常講:樹大招風。總是沒有法子避免掉的,我這個命是遭嫉妒的,從在學校念書就遭嫉妒,一生沒有辦法擺脫這個嫉妒的障礙,所以是因這個而來的,我們不能上當。這個本子真好。

  早年我在美國邁阿密,那邊有個佛教會,曾憲煒居士主持,要我到那邊去講經一個星期,原本我準備的是「地藏經大意」,講這個題目,結果到那邊去一看,坐在下面的都是美國人,都是當地美國人,那麼多,這個很難得,曾憲煒居士給我作現場翻譯,我就跟他講:咱們換題目。臨時換題目,他說:講什麼?講「認識佛教」,這是初學,剛剛來的,講《地藏經》大意對他們不契機,臨時換題目講認識佛教。你們現在看到的認識佛教的本子,就是那個錄音帶上寫下來的,一共講了七天,十四個小時,十四個小時實際上還是七個小時,翻譯去了一半。

  曾居士他住在邁阿密,他告訴過我,邁阿密是美國販毒中心,那個都市非常複雜,這是龍蛇混雜,宗教也很複雜。確確實實有特異功能,中國人講特異功能,在我們一般講神通,有好幾個,都是美國人,不是中國人,他真有這個能力。我在沒有到達之前,我們結緣的書就送過去了,這個本子有,這個本子前面有一張夏蓮居老居士的照片(好像我看看這個本子上,這本子上有這張照片),他們那些美國有天眼通的人,看到這一張照片之後,就跟曾居士說,他說:這個人不是普通人。曾居士問他:他怎麼不是普通人?他說:他身體透明的。從照片看,沒有見過這個人,他說這人的身體透明的,這曾居士以後把這個事情告訴我。

  透明,他講這個話我們能相信,我們從什麼地方相信?我們的身體為什麼不透明?妄念太多了,染污太多了,所以我們身體不透明。如果你真的能把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貪瞋痴慢放下,你的身體透明的。西方極樂世界人透明的,清虛之身,無極之體,當然透明的。真的是像我們看水晶一樣,水晶它還有個固體,他那裡非有非無,這個身體妙了,妙極了!所以他說這個夏老身體透明的,而且很肯定的告訴他:這個人已經不在世了。所講的完全正確。他把這個事情告訴我,我聽了之後很歡喜。

  以後,這又隔了好多年之後,我才認識黃念祖老居士,從黃老居士那裡也透了一點消息,但是夏老居士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身分,我們都不知道,黃念祖老居士曉得,他沒有說,那個時候他說:現在不能說。不能說,他已經往生了,永遠不能說。因為當時環境有關係,所以怕的是說出來之後,人家說你是妖言惑眾。但是我們從這個經本上能看到,就是三種會集本,我們比較來看你就能看出來,王龍舒、魏默深都可以說是大佛學家,尤其是王龍舒居士,他往生的時候是站著走的,那不是普通人!這樣的事情關係淨宗在末法九千年的承傳,要沒有一個完善的本子那怎麼行?所以做這個工作的人,在我們想像,彌陀慈悲,他應該自己來,彌陀不來,觀音菩薩一定會來。

  就像蕅益大師一樣,蕅益大師身分沒有暴露。你看蕅益大師給《彌陀經》做的註解,《要解》,分量是不多,印光大師對《要解》的讚歎,他說:即使古佛再來,給《彌陀經》做個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那我們曉得,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他老人家一生自行化他的形象,我們拿「大勢至圓通章」來對一對,真的很像。大勢至菩薩對《要解》這樣的讚歎,我們想想蕅益大師要不是觀音菩薩再來,肯定就是阿彌陀佛再來的,大勢至菩薩對他這麼讚歎。

  確確實實古來祖師大德很多註解,都沒有說出來的,蕅益大師說出來了,最重要的一句話,「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無量壽經》上講的。這往生,「三輩往生」這一章裡頭,無論是上輩、中輩、下輩,乃至於修學其他大乘的,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頭一個條件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但是我們看到許許多多這些鄉下老太太、老阿公,他們不認識字,他們也沒有聽過經,就念這麼一句佛號,走的時候居然能是站著走、坐著走,瑞相希有,他沒發菩提心,他根本不懂得什麼叫菩提心,為什麼他能去?這個疑惑,不知道有多少人有這個疑惑。

  蕅益大師《要解》出來了,幫我們解決了,他怎麼說?只要你一心一意希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這從來沒人說過的。我們細心想一想,沒錯,是的,誰能發這個心?不是容易事情,所以他老人家講: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深信切願就是無上菩提心,這個四十八願裡面第十九願是發菩提心,第十八願就是一心專念。

  現在大家把這個十八願當作本願,這古大德曾經講過,沒錯,但是你要不發心不行!你一天當晚念阿彌陀佛,一天念十萬聲,現前這個世間樣樣放不下,這不行,這不能往生。深信切願,萬緣放下,你這個經典裡頭,你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我們心裡頭對西方極樂世界的嚮往,西方極樂世界的希求,真的是把我們當作這一生當中第一個目標、第一個方向,我其他的都不要了,我專門就想這個,這個念頭就是無上菩提心。所以我們想想蕅益大師講的話沒有錯,以前我們沒想到。

  凡是真正念佛往生的,苦人多!貧窮,在這個世間沒有福報,過這個苦日子,使他對這個世間一絲毫留戀都沒有。所以佛經上說「富貴學道難」,富貴,他的物質生活很舒服,於是你跟他講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太渺茫了,眼前他這種物質的享受快樂,他已經在這個地方不斷的追求,他不能放下,把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事情就淡化了。所以我們看到真正往生的人,許許多多都是生活非常艱難,反而他容易成就。就是在近代,像倓虛法師跟我們講的,他講得最多的(那都是勉勵我們),諦閑老和尚,諦閑老和尚是倓虛的老師,諦老有一個參禪的徒弟,有一個念佛的徒弟。念佛的徒弟,鍋漏匠出身,成功了,三年成功了,站著往生,往生之後,還站了三天,等老和尚替他辦後事。我們講死人站三天,這不簡單!這個事情真的不是假的。

  早年極樂寺,哈爾濱極樂寺修無師的往生,沒有出家之前他做水泥匠的,都是不認識字,都是過很苦的日子。所以他們對世緣看淡,一切都放下了,平常在寺院裡面做苦工,做苦工是修福;消業障,修福報,所以走的時候自在。福報害死人,但是人都不知道,所以不能不提高警覺。我們人不能不修福,修福決定不要享福,修福享福你就錯了。福報給別人享,自己成就自己的德行,成就自己的道業,只取西方極樂世界,只求親近阿彌陀佛,這是世出世間第一大善知識。

  你們同學,我看到大家也都非常感動,從中國這麼遠的地方到這兒來,希望看我一面。我希望大家把念頭轉一轉,不要看我,我們看阿彌陀佛,一心一意求生淨土,親近彌陀,這才是正確的,這真正成就,不可思議的成就。所以取得淨土,我們要記住佛在經上常說的:心淨則佛土淨。我們的心要純淨,我們的行要純善,淨生慧,善生福,純淨純善,福慧雙修,這是我們取淨土,那你真正有把握。

  經天天要念,如果有機會最好常聽,真正是把經裡面的道理搞清楚了,經典裡面佛菩薩的教誨,我們統統要能夠落實,一部經就不可思議了,不要搞太多!太多什麼?搞雜了、搞亂了,至少影響往生的品位,這是實實在在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可以取得,但是高品位那就被這個雜亂障礙住了。所以淨宗古大德,有一生就是一部經,從來不改變的,他自己一部經修行,他講經也就講一部,一部《彌陀經》講兩、三百遍,哪個地方請他講經,他都講這部經,這個方法好!非常適合我們現代的社會。

  所以我常常勉勵同學們,就學一樣,一生就講這一樣,不要搞雜。你真的學會了,專心講這部經,會有人請你,這個地方請你講,這一部經一個月講完了,那個地方又有人請了。中國就算縣市,都有一、兩千個縣市,你講一百歲都講不完!轉不了一圈。你說你多舒服,處處作客,不要做主,做主人很累,做客人很舒服,你說你多自在。真的萬緣放下,行雲流水,得大自在,不要搞多了,多了很累!多了的時候消化不了,那就講不好,一部經愈講愈深入,次數講多了自自然然就入境界,就得念佛三昧了。

  現在佛法確確實實處在危急存亡之秋,就是真正學教的人少了,真正弘經的人少了。沒有人研究,沒有人講解,佛法自然就消失了。經典雖然在,當作古董看待了,你說那多可惜!學習,實在講確實不難,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是在一個地方,我們的淨宗道場,一個地方講一部經,這一部經從頭到尾講完了,從頭再來,遍遍不一樣!講的人不會厭,聽的人也不倦,為什麼?它不是一樣的,一樣的聽個兩次就不想再聽了,遍遍不相同。為什麼遍遍不相同?自己境界提升了。只有一門深入,而且要依教奉行,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不能只說不做,只說不做,你沒有辦法提升你的境界。

  古時候的人是做到之後說到,他是先做到,再說到;我們現在能夠說到之後做到,這就算不錯了,不能說而不做,說而不做那就是落空了。落空對自己來講,你的境界永遠停在這裡,實在講停不住,你不往上升,它就往下降,退轉!退得很快。尤其這社會的誘惑力量太大,幾個人禁得起誘惑?禁不起誘惑,大幅度的退轉,那一退轉就墮三途了。換句話說,你不能上升到極樂世界,你就會墮落三途,要想保人天這個身,很不是容易事情,這個佛在大乘經教裡頭有很多比喻來說,失掉人身之後,再得人身很不容易。

  我們單單看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人天身分,什麼樣的業因能夠得到?我們自己冷靜的反省就明白了。人道,得人身,五戒再加上中品的十善,十善業道,我們想想我們能不能做到?十善業,不殺生、不偷盜,在家同學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你能做到嗎?十善業道這上中下三品,那中品,要是我們打分數的話,中品也應該差不多七、八十分,你能不能達到這個水平?五戒要清淨,來生才能得到人身,不失人身。

  如果要生天?那得要上品十善。換句話說,十善業道你至少要能達到九十五分才行,你才能生欲界天!這個事情真難,不是容易事情。斷惡修善,改過自新。如果再要往上提升,四禪天就要修定了,實際上欲界夜摩天以上都要靠定功。我們一般不是修定的,這跟你講的清淨心,你的心比一般人清淨,清淨的純度愈高,你往生的層次愈高。夜摩、兜率、化樂天、他化自在天,真正得禪定,我們講得初禪了,你生色界天了,很不是容易事情。

  所以真正知道難,我們才走這一條易行道。但是易行道,千萬記住也不是你想像當中那麼容易,這是跟其他道比較起來它容易。它容易在哪裡?它帶業。換句話說,一品煩惱沒有斷,沒有關係,你能把煩惱伏住。這一點大家千萬不要疏忽,帶業不帶現行,換句話說,只帶舊業,不能帶新業,現行是現前造作這個不可以。

  我們總是希望同學們真正發願,現在人雖然在這個世間,極樂世界已經報名、已經註冊了,肯定去得了的。能不能去都在信心,我們有信心、有願心,蕅益大師講的,肯定去得了的,有信有願就已經報名註冊了。現在我們欠的行的功夫,行著重在清淨心,著重在斷惡修善,著重在捨己為人,你就沒有障礙了,你走就走得自在了。到西方極樂世界,這經上跟我們講的『但有自然快樂之音』,永離諸苦。

  這一品經「泉池功德」,我們就介紹到此地,你看底下這一品「超世希有」,超世希有跟我們講到正報了,這前面跟我們講生活環境,環境之美,六塵說法,無比的希有。希望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要證得,信解行證,要證得,才不辜負阿彌陀佛,不辜負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好,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