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無量壽經玄義  (第九集)  1994/10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2-026-0009

  請掀開講義第十八頁第二行,看第三小段:

  【實報莊嚴土。憶佛念佛。歷歷分明。行住坐臥唯此一念。無第二念。不為貪瞋痴煩惱諸念之所雜亂。是名事一心。事上即得。理上未徹。屬定門攝。未有慧故。】

  這一段還是總結前面所講的方便有餘土。從這一段文當中,我們了解念佛的功夫淺深次第的差別。『憶佛念佛』,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憶是想念,常常想佛,常常想著西方世界依正莊嚴。如經中所說,這個「念」就是心上確實有佛,念念不忘。『行住坐臥』,就是指一切時、一切處心裡面有這一念。這一念非常的深刻,除這一念之外沒有其他的雜念,這是功夫。這個功夫能伏煩惱。內能夠降伏煩惱,外不為境界所動,也就是說不會為外境所誘惑,念佛功夫到這個地步,這叫做『事一心』。事一心裡面也有淺深差別不同,像經上講的四土九品。實在講九品怎麼來的?就是功夫深淺差別不同而現的這個現象,這差別的現象。這是『事上』能伏煩惱,可是『理』沒有透徹,因此屬於事一心。事一心是得禪定,沒有開智慧,所以是屬於『定門攝』,沒開智慧。

  【更進一步。於自本性。忽然契合。】

  這個定的功夫深,不定遇到什麼樣的機緣,這一觸他開悟了,豁然明瞭了。明瞭什麼?明瞭萬法唯心,就是佛在大乘經上所說的,像《華嚴》裡面所講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見到這個境界,見到這個事實,這就是見性,禪家所講的「明心見性」。

  【了知能念所念唯是一心。】

  我們現前能念佛的心跟所念的阿彌陀佛西方世界依正莊嚴,統是自心變現的,這是忽然明白了。就像一個人在作夢一樣,在夢中能做得了主,這是定,也是屬於禪定,夢中可以做得了主;內不起妄想分別,外不為境界所動,就是你定中做得了主!夢境裡頭也是顯示出定功,可是夢境依然不明瞭,到什麼時候恍然大悟,原來在作夢的時候夢中的自己,夢中所現一切境界,全是自心變現的,除了自心之外別無一法可得,這就開悟了,夢中那個境界明瞭了。我們一般修行人那個開悟的樣子就像這樣的,全都明白了。

  【不住有念。不落無念。】

  這個悟了之後,我們要問他還念不念?還念。這個時候就是所謂的「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事上有念,理上無念,有念不落空,無念不落有,空有兩邊都不落。

  【如疏鈔云。】

  蓮池大師在《疏鈔》裡頭說得好。

  【若言其有。則能念之心。本體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

  唯是自性而已。

  【若言其無。則能念之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歷歷分明。】

  在事相上,他念這個佛號,憶想西方世界依正莊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落空!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注意到。因為有不少人在這個地方錯會了意思,以為見性之後,佛就不要念了,這是錯誤的。我們看《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菩薩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成佛當然入這個境界,成佛之後念不念?照念,一點都沒有鬆懈下來,還是照念,依舊是自己念佛勸人念佛,道理就在此地,這是菩薩給我們做一個很好的榜樣。

  【無念而念。念而無念。言思路絕。不可名狀。唯是一心。清淨本然之體。更有何法而得雜亂。是名理一心。】

  這是『理一心』的樣子,理一心的現象。這個念跟無念是同時的,不是兩樁事情。我們對於這個境界很難體會,就是我們把有念跟無念區別為兩樁事,殊不知在菩薩是一樁事。事上有念,理上無念,理事不二。所以有念跟無念是一不是二,萬萬不可以錯會,『無念而念,念而無念』,那不念就是念,那我不念了,不念就是念,這就把意思錯會了,那還不如一個人老老實實有念好,有念還能往生,沒念恐怕往生的機會都喪失掉,那叫真正可惜。這叫「惡取空」,並不是真正徹底明瞭,是他錯解了。

  『言思路絕,不可名狀』。就是我們常講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是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說不出來的,不但說不出,連思惟想像都不可以。一落到思惟想像就是第二義。這佛法裡面常講第一義,思惟想像落到第二義就不是諸法實相。想像都不可以,言語更無法去形容它。言語範圍不大,它是有界限,不但佛在經典裡面有這回事情,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有時候自己的意思沒有辦法表達出來,言語說不出來,可是自己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於是乎就曉得言語的能力是有界限的。

  不但言語是有限的,思惟想像也有限度,不過它的限度比言語要大得太多。這在唯識經論裡面,講你能夠思惟想像的可以達到阿賴耶識,能夠思惟能夠想像,阿賴耶識就是個界限,阿賴耶識外面的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這是思惟想像達不到。這才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兩句話是形容自性的,這是一心。證得一心,就契入這個境界了。雖然這個境界說不出,佛還是為我們說出來,佛怎樣說?所謂「烘雲托月」,像畫畫一樣,月亮畫不出來,畫雲彩,雲彩當中空一塊,那個空一塊就是月亮,用這種方法。於是佛用許多的言語,你不能執著言語,你要體會弦外之音,你要體會到這個意思。這是佛以不得已的方法,這是經上常講的「善巧方便」,把這個事情給我們透出一點消息,像此地所說的都是透出這一點消息。『唯是一心』,一心是什麼?『清淨本然之體』,這是《楞嚴經》上說的。清淨本然,本是本來就是這個樣子,六祖大師悟入自性的時候,他說「何期自性本來清淨」,就是這個境界,他見到了。

  『更有何法而得雜亂』。清淨心永遠是這個樣子,永遠不染,從來也沒有染污過。縱然墮落在三惡道,變畜生,變餓鬼,變地獄他也不染污。這就是他本來清淨!這個境界叫『理一心』,所以理一心是明心見性的境界,這是屬於慧。慧裡面有定,定裡面不見得有慧,慧裡面一定有定。

  【念佛若達理一心。破一分無明。則生實報莊嚴土。】

  由此可知,念佛這個方法確實是很妙。為什麼?它能破無明。破無明是最難的,能破無明,當然能斷見思塵沙,這一定道理。我們把這個道理搞清楚了,這個事實明白了,於是對這個法門就產生了堅定的信心。這個法門可以斷見思、可以斷塵沙、可以破無明,我就不必再麻煩,不必再找其他法門,這個法門有這功效,這一門深入不就成了!這個對於修學淨宗,可以說死盡偷心,一門深入,也證明這一句佛號可以達到參禪的最高境界,我們用這句佛號可以達到。

  說實在的這句佛號達到這個境界,比那個參禪、觀心、持咒那些方法不但快得多,而且穩當得多。因為那些方法如果用功不善,容易找麻煩,我們俗話講著魔。而念佛這個法門,決定沒有魔事,為什麼?你如果真的死心塌地一心念佛,就得阿彌陀佛本願加持,魔事遠離不能接近,這是得到佛力的保佑,有這個好處。將來往生,生實報莊嚴土,這是上上品往生,生到西方世界花開見佛。這一點我們要珍惜,因為太難得、太希有了。

  世尊在其他大乘經裡面告訴我們,花開見佛是見報身佛!什麼人有資格見報身佛?大乘經上講法身大士,就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證到法身的,這稱法身大士才有資格見佛。一般人修行,要修到這個地位是很難的,在時間上講,得要修兩個阿僧祇劫;在位次上說像別教的菩薩要經歷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到初地,經歷這麼多的位次才達到這個境界,而實際上跟西方世界決定不能相比。為什麼?西方世界生到那邊去,蒙佛本願威神的加持,都證到阿惟越致的果位。阿惟越致是七地以上不是初地,七地以上;換句話說,要三個阿僧祇劫才能達到。我們在一生當中就把這個事情圓滿的辦妥,其他的菩薩要這麼長的時間,經歷這麼多的階位,這是淨宗,不需要!生實報莊嚴土。

  【同時分證常寂光淨土。】

  『寂光』是理,前面講的三種淨土是事,理事不二。下面要把寂光淨土也略微介紹一下。

  【常寂光土。法身佛所居之土。名為常寂光土。】

  法身。

  【要解云。實相之體。非寂非照。而復寂而恆照。照而恆寂。照而寂。強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強名清淨法身。】

  這個『常寂光』三個字很不好懂,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為我們說的,「常寂光」就是實相的本體,實在說,不但是實相之體,所有一切萬象都是從這一個本體變現出來的。在此地為什麼一定要指實相之體?這個意思很深,因為除如來實報土之外,像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都不叫實相。那不是實相是什麼?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就是同居土、方便土都是夢幻泡影,為什麼?它這個相是無常的,剎那剎那在變化。實報土是什麼現象?實報土是一真法界,這個境界是真常,不會變的,所以佛在大乘經上為我們區別,說它叫做法性土,我們住的這個同居土跟方便土叫法相土。

  那麼有一點唯識的常識,就好說了。法相土是什麼?阿賴耶的相分。阿賴耶是生滅法,所以它變現出來的相分也是生滅法,是有為法。《百法》裡面有為法,前面九十四法都是有為法。有為法裡面第一個就是八識五十一心所,這都是有為法。有為法就是有生有滅,剎那生滅,無常的,我們講萬法無常。可是法性土是無為法,它是常住的,西方極樂世界是法性土。我們看《華嚴經》上毘盧遮那佛的一真法界是法性土,那是法身大士所住的。可是西方世界有個非常特殊的現象不可思議,就是阿彌陀佛的同居土、方便土也是法性土,這是很不可思議的。這個凡聖同居土都是真常而不變的,這是跟他方諸佛世界不一樣的地方。

  蕅益大師用「寂照」這兩個字來說明,這很有意義,它的含義非常深廣。寂是體,照就是用,但是它的體用可以互換的;照是體,寂就是用,所以寂照,照寂可以互換,交互來用的。而本體實在講寂與照都說不上。寂照實在講是它兩種現象,它的現象可以用這兩個字來形容,所以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照而寂』就稱它作常寂光,照,這個照是智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它如如不動!也就是說從來沒有起一念分別執著,從來不起一念,這是寂;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照。那麼這個現象則勉強給它起個名字,實際上哪有名?名都是假名,因此我們對於名相不能夠執著,體會它的意思就好,決定不執著,這個假名叫常寂光土。『寂而照』,寂是如如不動,了了分明,這就把它起個名字叫清淨法身,實際上身跟土是一不是二。

  【故知身土不二。皆屬強名。】

  這個名是很勉強起的。

  【寂照同時。非思量境。】

  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沒有法子去思惟想像的,它寂照是同時的,沒有先後。下面將常寂光這三個字簡單敘述一下它的含義。

  【常是法身德。法身常住故。】

  常是永恆的、不變的,它會變那就無常,所以這個是真常。諸位要知道常寂光這三個字就是形容我們自己的真心本性,或者我們念佛法門裡面講的一心不亂,一心是什麼樣子?一心就是常寂光,一心就是真心,真心就是本性,這是常住的。什麼叫真心?實際上我們從早到晚時時刻刻都在用它,用它不知道!世尊在《楞嚴經》上告訴我們,在眼你會見,在耳你會聞,在鼻你會嗅,在舌你會嘗,見聞覺知就是真性,你什麼時候曾經離開它?我們這個身是無常的,這個身體會壞,見性不壞。《楞嚴經》裡面世尊為阿難分析的十番顯見,舉出眼根來做個例子。眼根當中的見性,說明見性不生不滅,見性不來不去,見性不垢不淨,它是真常的;不同於眼根是色法,不同於眼識是心法,那是有生滅、是無常的。見性就是真性,它是常,它是寂,它有光,它這三個都有,所以它常住。

  【寂即解脫德。塵勞永寂故。】

  『解脫』是大自在。這個解是解開,什麼東西解開?煩惱,妄想,分別,執著,解開了。脫是永脫生死輪迴,解脫了,這本來它就沒有輪迴,本來就沒有煩惱,『塵勞永寂故』。六根根性上確實沒煩惱、沒妄想、沒有執著。

  【光即般若德。智光遍照故。】

  它的作用廣大無邊,我們眼盡虛空遍法界都看得清清楚楚,我們的見性就有這種能力。現在我們的見性能力減弱了,本來我們是有百分之百的功能,現在只剩百分之一,百分之九十九的功能都不見了,是不是真的不見?不是,佛跟我們說你有障礙把它障住了,所以它圓滿的功能不能夠顯露,什麼東西障礙了?佛說的二障、三障。二障是煩惱障、所知障,如果講三障,惑障、業障、苦障,惑業苦。我們因為有這二障跟三障,把我們性德障住了,不是我們性德有了欠缺,那你就完全看錯了。就好像白天陽光普照,今天沒有太陽,這個太陽被雲彩遮住,那太陽光有沒有減弱?沒有。你透過雲彩,那邊太陽一樣光明,絲毫沒有減弱,不過是雲彩遮住它而已。佛給我們講的二障、三障就像雲彩一樣,遮住太陽而已,太陽光絲毫沒有減少一點點,是這麼一回事情。

  所以智光確實是遍照!也就是我們六根的作用,我們眼能夠見盡虛空遍法界,耳也是聽盡虛空遍法界。如果我們能力恢復,我們坐在此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講經說法,我們看得清楚、聽得清楚,有這個能力。我們想到就到佛的身邊,這是性德的圓滿功能,所以常寂光就是表的法身般若解脫。這是真心的三德,「德」是德用,三種作用。這三種作用都是圓滿的、真實的,永遠不會衰退,不會消失的。

  【涅槃三德。如來祕藏。】

  『涅槃』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滅。你看小乘人修的四諦法,苦、集、滅、道,那個滅就是涅槃。滅什麼?滅煩惱,滅無明,滅生死,這些東西統統都滅了,就是寂的意思,永寂的意思。一切都滅了,煩惱、妄想、生死統統都滅了,我們自性的功德顯露出來。自性功德就這三類,常寂光,法身、般若、解脫統統都顯現出來,這是本有的『三德』,三種的德用。『如來祕藏』,如來就是自性,我們真如自性裡面的寶藏,稱為祕。這個祕是深密不是祕密。深密是對凡夫、對二乘、對權教菩薩說的,法身大士就不密了,全都顯出來了,還有什麼祕?對我們講是密,我們有,你看有顯不出來,祕!就好像太陽有,但是在雲裡面把它遮住了,雲層的後面真有,它祕藏在濃雲的後面,是這個意思。

  【等覺大士破盡四十一品無明。】

  無明四十二品,等覺菩薩已經破了四十一品,還差一品。

  【更破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法身全顯。圓證三德。徹本心源。究竟清淨。證入常寂光土。】

  這個常寂光土,圓滿的常寂光土不是分證。分證,圓教初住就證一分了,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就證一分寂光淨土。等覺菩薩在十地之上!圓教十住,初住菩薩開始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十住破十品,十行、十迴向、十地這又破三十品,就破四十品無明,等覺再破一品,破四十一品,這最後一品無明叫做『生相無明』,什麼相?妄相,《金剛經》上所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生十法界的妄相。如果這一品無明也破掉,不但六道沒有了,十法界也沒有了。也許大家講,這六道十法界沒有了,那怎麼辦?那就好辦,這個妄的沒有了,真的就顯了,那個時候顯的境界叫一真法界。

  法界原本是一真的,因為起了無明,所以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無明愈迷愈深,深厚的無明又把十法界變成六道、變成三途,是這麼一回事情。所以四十一品無明破盡了,這菩薩成佛了,這時法身圓滿的顯現,全現。由此可知,在菩薩地位上法身是分顯,就好像我們夜晚看月亮一樣,初三、初四的月亮是個月牙,初九、初十是半月,不圓,到十五月亮圓了。成佛就像十五的月亮,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像十四以前的月亮不圓。這時圓證三德,就是法身般若解脫,也就是常寂光才圓圓滿滿。

  『徹本心源』。這個心是真心,源是什麼?一切萬法的根源,一切萬事萬法都是真心變現出來的,所以真心是萬事萬法的根源,到如來果地這才完全證得,才知道究竟清淨。所以佛眼睛裡不但一真法界清淨,十法界清淨,六道清淨,三途清淨,無有一法不清淨。所以佛眼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不是未成佛。如果還加上個未成佛,那佛還不清淨,佛沒有真的成佛。佛看一切眾生是真佛,跟他自己在果地上無二無別,這是他真正成就了。我們現在很糟糕,我們修行很不容易成就,我們犯了很嚴重的病,但是自己不曉得,什麼病?六祖給我們說破了「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而我們今天是專門看世間過,不見自己過是專見別人過,這在菩提道上沒有指望,念佛都不能往生,一定要曉得。

  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跟神會一段對話,那對我們是很好的教誨。他跟神會說:我亦見亦不見。因為六祖拿棒子打他問他痛不痛?他說我也痛也不痛。六祖說你這個話說的弊病很多,如果你痛你是凡夫,你要不痛你是木頭。他是模仿六祖的話。因為六祖說:我也見也不見。六祖說:我見是見自己的過失,我不見是不見世間的過失。我不見別人的過失,我見自己的過失,這是一個真正修行人!我們今天修行,真的是亦見亦不見,專見別人過失不見自己過失,跟六祖大師恰恰相反,這菩提道上沒指望!

  世間法一切是緣生,所以我們凡夫妄想執著這個習氣非常深重,如果明白一切法是緣生,你操什麼心?你操心能改變環境嗎?不能改變,一切法是緣生!所以菩薩能夠隨緣不變,在一切隨順,成就自己的寂照功夫。寂是如如不動,了了分明是照,如如不動是寂。唯有自己成就才能夠普度眾生,才能幫別人的忙。時時刻刻還都放不下,還都操這些冤枉心,你說這個糟糕!何況學佛?學佛的人跟世間人不一樣,更不要操心。這是從前章嘉大師教給我,既然學佛,一切交給佛菩薩,交給護法神。諸佛護念,護法神安排護念,我操什麼心?什麼心都不要操了。諸佛護念,護法神在當中來安排,你說這多自在!如果我們自己常常用心還要來操心,說老實話,佛也不管你,護法神也不管你,那就夠你操心,這自找麻煩!所以真正懂得這個道理,為什麼不學看破放下,自在隨緣。我們對佛的教誨多少能體會到一點,在行持上才能夠把握得住。我們看底下這一段:

  【凡夫帶業往生同居土。以親聞佛訓故。無退轉故。壽命無量故。故必於此一生。圓斷諸惑。圓淨四土。故生同居。亦即生上三土。故曰圓生四土。】

  這是淨土殊勝之處,也可以說西方淨土超過一切諸佛淨土,一切諸佛淨土裡頭沒有『圓生四土』這個說法,也沒有這種事,唯獨西方淨土有。唯獨就是無量無邊諸佛剎土,只有阿彌陀佛這一處有,有這個現象。我們今天能生淨土都是帶業往生。可是帶業大家要曉得,只能帶舊業不能帶現行,現行就是現在還在造,那不行。帶是給你帶過去的,沒聞佛法,沒發心修行,那以前的可以帶,現在天天還在造業,那個沒辦法帶。諸位想想為什麼?天天依舊還在造業,我們的業力、習氣實在說已經夠深了,這些惡業障道的。障什麼?障我們的清淨心。

  念佛要念到心清淨才能往生,這是最低的標準,心淨則土淨。清淨的樣子是什麼?剛才我舉六祖講的那個,就是那個樣子。幾時不見世間過,心清淨,不見世間過,煩惱習氣並沒有斷,只是念佛的功夫,念佛的定慧有了一點作用,把我們這些煩惱習氣伏住了。世間人於我不相干,不管它,放下,自己心得清淨,這是我們往生起碼的條件。環繞周邊的人他們的毛病,我們也不要管,也不要放在心裡。你放在心裡,剛才講就障礙你,那就是業障,你就不能往生;換句話說,你這一生念一輩子佛,或者做很大的功德,還是搞六道輪迴。所修的積功累德,不過是換得來生的福報而已,不能出三界,不能往生。所以往生的人一定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這才能往生,我們才能得清淨心。功夫更深的能伏煩惱,能斷煩惱那更好,怕的是我們自己到不了那麼深的功夫。這最起碼的功夫我們要能夠獲得,我們這一生才有指望。這是講帶業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

  到達西方極樂世界,緣太殊勝了,這裡給我們舉出三條,這三條非常希有,非常難得!世尊在經上常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能遇到佛更不容易。我們在六道裡面打轉,多生多劫難得一次遇到佛,遇不到!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天天見佛,『親聞佛訓』,每天聽阿彌陀佛說法;不但聽阿彌陀佛說法,而且時時刻刻聽十方一切諸佛說法。經上講得清楚,到那個地方有能力,可以化身到十方世界去供養諸佛,聞法利生。這樣殊勝的利益,許許多多大菩薩想求都求不到的,我們今天這緣成熟了,遇到了,『無退轉故』。

  底下一條講這三不退。不但是三不退,圓證三不退,所以成佛就快,不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我們從《彌陀經》,從淨土經論上仔細去觀察,在西方世界成佛,我們凡夫地一品煩惱沒斷的,到西方世界去成佛,充其量也不過是三劫、四劫就夠了,這個時間縮短多少。一般人成佛要三個阿僧祇劫,《華嚴經》上講無量劫你才能修成,西方世界只要三劫、四劫就成佛了。你要問為什麼?他天天聞佛說法,這還得了!時時刻刻聞一切諸佛說法,同參道友、天天在一塊研究討論的都是等覺菩薩,他怎麼不快。修學環境,盡虛空遍法界西方世界第一!修學環境。無退轉故。

  『壽命無量故』。再大的經論,像《華嚴經》裡面所說的,龍樹菩薩所講的,他在龍宮所看到的大本《華嚴經》,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這樣大部的經到西方極樂世界就簡單了。為什麼?我們有無量壽,再大部的經我們也不在乎。這個地方壽命很短,大部經太長沒法子接受,像過去李老師在台中講《華嚴經》,一個星期講一次,那個時候開講,有同學就問我《華嚴經》老師要講多少年才能講完,我給他估計一下要五十年才能講完。壽命短的活不到五十歲,那《華嚴經》聽不完整就走了。你才曉得太難了,西方世界壽命無量!所以大師在此地,底下這個語氣勸勉我們,辭句懇切。

  『故必於此一生』。你必定要在這一生當中,『圓斷諸惑,圓淨四土』。要想達到這個目的,不往生是決定做不到的。換句話說,一定要發願,這一生決定往生,除這一法之外,其他的我統統不幹。過去有人請我講《地藏經》,我講了,有不少同修來問我,他說:法師,你不是講專學淨土、專弘淨土,你怎麼又講到《地藏經》去了?我說我沒有,沒離開淨土一句話。這《地藏經》不是淨土法門!我說那你沒看清楚,怎麼沒看清楚?淨宗,世尊在《觀經》裡面教給我們學淨宗,從哪裡學起?從三福學起。三福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那部《地藏經》就講這兩句話,我沒離開淨土。一部《地藏經》就講這兩句話,這兩句話的細說而已。

  最近又有謝教授,這大概半年前就給我提到,想要請我講《金剛經》,這又怕人家說你怎麼又去講般若?我還是講淨土法門。天親菩薩在《往生論》裡面跟我們講,他把西方世界依正莊嚴歸納為十七條,把阿彌陀佛歸納為八條,諸大菩薩歸納成四條,這就是《往生論》的內容,介紹整個西方世界依正莊嚴,最後加一個總結。這個總結十六句歸一法句,這一法句,我相信有不少同修你們看黃念祖老居士《無量壽經》的註解,他也用的很多。就是這一句,他在註解裡面引用了好幾遍,由此可知,這一法句非常重要。這一法句是什麼?叫清淨句,什麼叫清淨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金剛經》就是解釋這兩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你就曉得一切經就是淨土三經的註解。淨土三經裡頭的出處一句、二句就是一部經,一部論!然後我們才體會到淨宗經典的真正不可思議。

  所以古大德說《無量壽經》是《華嚴經》的濃縮,《華嚴經》的綱要;《華嚴經》是整個《大藏經》的濃縮,整個《大藏經》的綱要。我們真正是抓到了總綱領,大總持法門。一切經都是《無量壽經》的枝枝葉葉,這個經文裡頭任何一句、二句,佛都把它講成一部大經、一部大論。這些經論,世尊為我們闡揚,愈講愈細、愈講愈深,愈講愈不容易領會,為什麼不容易領會?因為是真實智慧,我們沒有智慧,你怎麼會懂?無為法身是法身大士證得的,不是我們的境界,就是此地講圓斷諸惑的人他們的境界,圓淨四土的人他們見到了。我們今天怎麼辦?老實念就行。

  所以我們可以聽,聽得懂聽不懂都不重要,總而言之一句話,懂也好不懂也好,都要老實念,不老實念,聽懂了也沒用。聽懂了不過解悟而已,不是你的境界,一定要老實念,一定要求生淨土。而且我們曉得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圓斷諸惑,這個諸惑就是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一斷一切斷,不必經歷像菩薩一個階級、一個階級,不需要,這很不可思議!一斷一切斷。圓淨四土,這是一生一切生!而不是我斷了見思,我就生方便土,我破一品無明就生實報土,不是這個樣子,不是,這一級一級往上爬的。

  所以我在講席裡頭說了一個比喻。我講禪宗,禪宗六祖說得很好,六祖的接引對象是上上根人,不是普通人。上上根人過去大德講一步登天,他有這個本事,他不要爬樓梯。像我們講堂在五樓,他不必爬樓梯,他從樓底下一跳就上來了,他有這個本事,這禪宗人!那跳不上來掉下去就粉身碎骨、就完了。這個教下爬樓梯,一層一層往上爬,爬一層得一層利益。我們念佛法門既不是一步登天上來,也不爬樓梯,怎麼上來的?坐電梯上來的,這很妙,不可思議!我們這兩個都不走,也不必一步登天,也不必爬樓梯,這個淨宗妙,妙在此地。這個電梯是阿彌陀佛為我們架的,只要我們肯上去就上來了,省力氣!所以他是圓淨四土。

  『生同居,亦即生上三土』。我們往生,生凡聖同居土,一生到同居土等於方便土、實報土、常寂光土統統得到,一生一切生。「故曰圓生四土」,這是所有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沒有的。西方世界這樣的殊勝,而且這樣容易去,我們為什麼不去?不去那真叫愚痴狂妄,錯過這個因緣那真叫可惜!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