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悟道法師晨間講話—心鏡明,則善惡禍福自己作得了主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一九集)  2023/8/7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32-007-0419

  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上午好。阿彌陀佛!請放掌。

  我們繼續來學習《感應篇彙編》節要,第十五條,「古人晝勤三省,夜惕四知,更於雞鳴而起,孳孳為善,無非時刻操存,令此心鏡恆明耳。心鏡明,則善惡自己作得主,而禍福亦作得主,固天命在我矣。故論禍福自召之理,推本於存心。」這條也是「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彙編》註解發揮精微之處。舉出古人,古人修心養性,「晝勤三省,夜惕四知」,這個三不一定說只有三次。曾子講,「吾日三省吾身」,這個三不一定說就三次,早中晚三次,不一定是一定的次數。這個就是說,日夜時時刻刻反省自己、檢點自己,想到的時候就提起來觀察自己存心是善還是惡。以佛法來講就更具體、更明白,我們每一天是善念多還是惡念多。什麼是惡念?貪瞋痴慢疑這個是惡念,就煩惱,惡念。我們起了貪心,對事情起貪心,就有執著,就會有控制、佔有的心理,這個私心就起來了,自私自利的心就起來,那就惡念。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我們起了瞋恚心,那瞋也是惡念。對於經典裡面講的是非善惡,這些道理不清楚、不明白,糊裡糊塗,那就叫愚痴。傲慢,就是總覺得自己比別人高,自己放不下身段,自己高高在上,貢高我慢,這些都是惡念。如果我們自己沒有認真反省、檢點自己內心,我現在這個心(念頭)到底是些念頭,貪瞋痴慢疑,到底是哪一方面比較多、比較嚴重?實在講,我們也不是聖人,這些煩惱自自然然它就起來了,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講,很自然它就起來了,如果沒有「晝勤三省,夜惕四知」,時時刻刻去檢點、去反省,自己就不知不覺都是起惡念,都是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念頭。因此為什麼古人要「晝勤三省,夜惕四知」,早上提醒,晚上反省,也就是時時刻刻要觀察自己心念。

  「更於雞鳴而起,孳孳為善」。雞鳴,就是天剛亮,怎麼作善?還沒有接觸到人事物,做什麼善?要存心能夠保持善念,這個就是為善,我們念佛人保持淨念。「無非時刻操存」,就時時刻刻要保持這樣的一個存心。「令此心鏡恆明耳」,心鏡,明就是明白,我們的心像鏡子一樣,照外面的景象照得很清楚、很明白。現在我們要照自己,別人也是一面鏡子,別人起貪瞋痴慢,他也是我們的鏡子,我們看到別人起這些惡念、造惡業,他就是我們的借鏡,反過來看看自己有沒有跟他一樣。所以我們也不要去笑話別人,可能我們跟他一樣,甚至還比他更嚴重。因此看到別人有這些現象,也是提醒我們回頭來觀察我自己,我的心到底是什麼樣,有沒有跟他一樣?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所以「心鏡明,則善惡自己作得主,而禍福亦作得主」。這是講世間人天福報,大家都希望得到福報,不希望有災禍。現在天災人禍很多,天災人禍怎麼來的?《感應篇》這一句就給我們講得很清楚,「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現在地球上這麼多的災難,天災人禍,都是人類造作不善,存心不善(貪瞋痴慢),行為不善,身口意造十惡業去感召來的。人類就是一直在造惡業,所以感召地球上天災人禍一年比一年多,一次比一次嚴重。人類不知道反省、檢點、改過,繼續造惡業,肯定後續災難就愈來愈多,愈來愈嚴重。這個都是人心,人自己製造出來的,跟上帝沒關係,跟閻羅王也沒關係,跟自己的心有絕對的關係。所以心鏡如果明,我們現在心鏡明嗎?我很明!其實我都不明,你們有沒有明,我都不知道。明是明白,明白自己起心動念,到底是善多還是惡多?人貴自知,要有自知之明,自己要知道自己,知道自己的過失在哪裡,那才能改過。知過才能改過,不知道過,那怎麼改?就沒辦法改,都一直錯下去。所以善惡自己作得主,而禍福也作得了主。自己這個心,善惡自己作得主,斷惡修善,那當然禍福我們自己就可以主宰了。所以,「固天命在我矣」。天命不是歸咎於老天。現在遇到這些天災人禍,老天!不是老天,都是我們人心自己造不善業去感召來的。怨天尤人有什麼用?沒有用,唯有自己覺悟,反省、懺悔、改過、修善,災難才能化解。

  這一條雖然是講世間的修善,但是對我們念佛人,你要念到功夫成片,伏惑,這個就有絕對的關係,有影響了。禍福、善惡自己作得了主,自己明白,知道斷惡修善,斷惡修善是伏惑的基礎,伏煩惱的基礎。我們念佛念了這麼久,還沒有得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亂更不用談了。一心不亂是斷煩惱,事一心斷見思,理一心破無明。我們淨土只要功夫成片,不用達到事一心、理一心,功夫成片,伏惑,就是煩惱(貪瞋痴慢)不要讓它發作,我們就有把握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自己就作得了主了。我們現在往生極樂世界還沒有消息,我們要提高警覺,要很大的警惕,我們現在心鏡不明,被這些惡業煩惱覆蓋住,我們自己作不了主,那臨終的時候,往生西方,實在講沒把握。真正有把握,我們現前,在平常就能作得了主。平常我們白天作得了主,晚上睡覺作夢也作得了主;作夢的時候作得了主,生病的時候才作得了主;生病的時候作得了主,臨終才作得了主。臨終四大分離,那比生病更痛苦萬倍。所以這些都是功夫,《彌陀經》講,念到一心不亂,心不顛倒。一心不亂,功夫成片是淺的一心不亂,只要有淺的一心不亂,我們臨終就有把握往生,伏惑了。如果這個惑伏不住,我們自己要很清楚,臨終往生真的沒把握。臨終最後一念,我們能提起念佛嗎?能放得下嗎?這一點我們念佛人更要嚴肅的來面對這個問題。所以《太上感應篇》,實在講我們做到幾分,對念佛就有幾分的相應,這是幫助我們念佛功夫得力很好的一個補助的經典,我們不能疏忽。

  好,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