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悟道法師晨間講話—毫釐有差,天地懸隔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一二集)  2023/6/29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32-007-0412

  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上午好。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繼續來學習《感應篇彙編》節要,我們在第一段,「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我們學習到第七條。我們今天接著學習第八,「《易》曰:幾者,動之微,吉凶之先見者也。於此覷得破,做得主,自然欲淨理純,動與吉會。若毫釐有差,天地懸隔矣。」

  這條給我們再解釋「幾」這個字。給我們講《易經》,「《易》曰」,就《易經》上講的。《易經》是我們中國最原始的一部經典,中國文化這些經典可以說都是從《易經》發展出來的。《易經》上講,給我們說明,「幾者」,幾這個字是什麼意思?「動之微」,我們起心動念,剛開始不是很明顯,就是剛開始微微的動了,這個時候叫「幾」,那還不是很明顯。雖然不明顯,這個幾就是「吉凶之先見者也」。吉凶禍福就是在這個幾,剛動的時候。我們一般的話講,動機動機,其實動機這裡就是根據《易經》來講的,你做什麼事情,你是什麼樣的動機?這個機就是我們那個心最初開始動,還不是很明顯。但是在這個微微的動,你是動善念,還是惡念,這個就是造善、造惡的一個開端,結果就是吉凶禍福。所以幾就是動之微,吉凶之先見者也,你見吉見凶都是從這個最初。你現在在起心動念,剛剛萌動,這一念就要去觀察,這一念去觀察是善,還是惡。如果是惡,那你後面發展就是往壞的方向發展,就造惡業;如果是善,往善的方向發展,就造善業。

  「於此覷得破」,「覷」就是我們平常講「看得破」。「覷得破」就是你要去觀察我們的起心動念,到底我現在這個念頭是善還是惡,自己要去內觀,往內心去觀照。觀照我們的起心動念,剛剛開始的時候,這個念是善還是惡?如果善當然是很好,可以保持;如果是惡念,趕快轉過來,轉成善念。我們念佛人就直接轉成淨念,但是如果你還不能馬上轉成淨念,先轉成善念。直接轉成淨念,當然是最好。但是總是我們在起心動念,不是善就是惡,再來就是無記,不善不惡。在起心動念當中,我們要能「看得破,做得主」,這句就很重要。我們平常起心動念,我們能控制、能做得了主,不隨著妄念、妄想煩惱去發展,這個能夠伏煩惱,你看得破,能夠伏得住,伏得住就做得了主,就控制得住了。

  我們有自私自利這些欲望,貪瞋痴慢這些煩惱起來,我們就要提早發現。剛剛開始萌動就要發現,這個時候要降伏比較容易。如果讓它發展起來,要降伏下來就不容易。所以要在幾微之處,就要觀察到,能夠看得破,要看清楚我的起心動念善還是惡,在這個當中我們才能做得了主,斷惡修善,才能做得了主,惡念要轉成善念。「自然欲淨理純」,「欲」就是人欲,這儒家講的人欲,佛家講貪瞋痴慢,這個就是欲,煩惱。煩惱盡了,理就純了。這個理在儒家講天理,一個人欲,一個天理。所以儒家講格物,就是當我們人的自私自利,人欲,貪瞋痴慢起來的時候,這個是人欲,人的欲望、欲念萌動,天理跟人欲要格鬥,這叫格物,物欲,你戰勝了物欲,那你就做得了主。如果勝不過物欲,壓不住煩惱,那就叫煩惱做主了。所以儒家講天理人欲,天理它是無私的,公心;人欲就是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這個就是人欲。佛家講的比較詳細,儒家講人欲,天理。天理就是經典上講,不貪、不瞋、不痴,那就是天理;貪瞋痴就是人欲。所以我們在這個起心動念能看得破,能認識清楚,能做得主,自然欲盡,人欲就盡了,就沒有了,天理就存了。「動與吉會」,我們所有的身口意三業這些行為,你起心動念都跟吉祥相會。《感應篇》到後面有一句我們要常常記住、提起,「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我們起心動念,起個善念,好事還沒做,吉神就來了;起個惡念,壞事還沒做,馬上感召凶神就來了。所以起心動念就是感應之幾,就在我們的起心動念。

  「若毫釐有差,天地懸隔矣」,毫釐有差就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如果剛開始那個一點點錯了,一直發展下去,愈來愈偏差,那就愈差愈遠,愈多了。所以我們在這個起心動念當中,我們要從這個地方來用功,來下功夫,這個才是真正的修行,功夫才會得力,這個也是我們念佛,幫助我們功夫得力很重要的一個原則。

  好,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