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法師晨間講話—禮以和為貴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五集) 2019/11/28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32-007-0065
諸位同修,大家早。阿彌陀佛!請放掌。《感應篇》裡面,它的內容每一句都含有很深廣的意義。其中我們也念到「非禮烹宰」這一句,非禮,這個就講到禮。我們念只有四個字,但是什麼叫禮、什麼叫非禮,我們念了也不懂、也不知道,因此我們要再去查資料。這個禮,在儒家、道家都講禮,所以孔子他也曾經問禮老聃,就是問老子,向老子請教禮這一方面的學問、道理。禮就是合乎義理的,合乎義理的叫禮,不合義理叫非禮。我們過去常常看到有人賄賂官員就送禮,大家聽到這個禮就印象很不好,送禮。這實在講也不懂這個禮是什麼意思,以為送紅包給人,那個叫禮。實在講,你去行賄賂這些方面的,那是非禮,那不是禮,他搞錯了,給它寫「送禮」。報紙應該怎麼報導?「送非禮」,他送的這個不合乎禮,叫做非禮。
所以《感應篇》講,「非禮烹宰」。每一方面,生活當中點點滴滴,都有它的禮節在,也就是它有規則、規矩。禮的精神主要是講人情世故這些,人之間相處往來,人跟天地之間、跟萬物都要合乎這個禮。像《感應篇》,並沒有強調一定要全素,我們看「非禮烹宰」,過去殺生吃肉它還是有個節日才有,過年過節才有,不像現在天天吃、三餐吃。以前,我記得小時候沒有天天吃肉的,特別我們家裡窮,哪有肉吃?大概真的是過年過節。所以小孩喜歡過年,因為好不容易等到這麼一天,才有魚、肉可以吃。平常都吃一些豆干、菜,我母親醃的鹹菜,鹹冬瓜、豆腐乳、醬油,統統自己做的。屠宰,過去政府也有規定,一個月好像有一天是禁止屠宰的,現在好像這個禁令也沒有了,天天殺。那天天殺,這個就是非禮,過了,非禮,非禮烹宰,現在的人都是非禮烹宰。這一句我們要引申,舉一反三。舉出這一句,你就要知道以此類推,凡是不合乎禮的,統統叫非禮。我們有非禮的,要把它改過來合乎這個禮,那就正確了。
禮在佛門講叫戒律,在儒家講禮儀,就是佛講的律儀(戒律、威儀)。我們修,這是我們下手的地方,所以這個禮非常重要。我們現在沒有從這個地方來修學,我們功夫也很難得力。所以過去雪廬老人也講,他講了兩樣東西,特別強調的,一個《論語》,一個《常禮舉要》。《常禮舉要》,他是根據《禮記》編成現代人適用的。禮的精神就是講人情世故。我們懂人情世故嗎?我們不懂。為什麼不懂?因為我們沒有學過禮。沒有學過禮,不懂人情世故;不懂人情世故,彼此會造成很多困擾,自己也莫名其妙。不懂禮的人,不代表他心壞、他是壞人,他也是很好心,但是他沒有學過禮,所以他會造成別人的困擾,也給自己帶來困擾。所以《常禮舉要》,雪廬老人特別的強調。
我們在道場裡面,我們有職工、有義工,特別在義工群,這是最多的,常常也會產生磨擦、衝突。那你說他不發心嗎?他很發心,出錢出力,他來奉獻。為什麼弄得大家都很不高興,不歡而散,而且起衝突?就是沒有學過禮。所以過去我也常常舉出雙溪的例子,有老菩薩很發心,他從山下辛辛苦苦煮了一鍋補湯要上去給大家喝,然後被山上的廚房罵,那他不是邊哭邊下山來嗎?那為什麼好心好意這樣做,還不被接受?你事先沒有跟廚房講。那個廚房已經煮了一大鍋了,然後再送上去,吃不完怎麼辦?要吃你的,還是吃他的?造成他廚房的困擾。他好意讓人家不高興,雙方面都覺得很委屈,這個就是禮方面的問題。
所以禮以和為貴。這個和,說人跟人我們要和諧,你沒有透過這個禮也不行。孔子講,沒有透過這個禮也不行。所以《常禮舉要》我們也是要發心來學習。在《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弘崇禮律」,弘揚、推崇律儀,還有禮儀,它是世間、出世間法都要學習的。所以,我們學佛,這些我不要;不要,實在講,你出家了,你連這個基本做人的道理都不懂,你怎麼做天人師?自己都搞不懂,自己都無義無禮,你拿什麼去教人?受什麼戒?受什麼戒都是空的,有名無實的,根本不懂得什麼叫戒。所以《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弘崇禮律」,這個很重要!所以我在家,還沒有出家的時候,大概四十幾年前,圖書館有個期刊要寫一篇文章,我就寫《吉凶經》這一句,這一句「弘崇禮律」也是四個字,我就寫一篇。
因此我們讀《感應篇》,它每一句,它都有很深廣、方方面面的一些道理,我們要自己再去深入、去學習。不然念一念,我們也不知道怎麼做,怎麼叫非禮?禮,你說哪一天合乎季節可以烹宰?以前是祭祀才有殺生的,不是這個季節,平常不能想吃就殺、想吃就殺,那不可以的,它有一個季節的,這對一般人;當然我們學佛的人,那是完全禁止殺生的。禮,它也是給你一個限制,讓你不要太過。所以禮它的精神就是不要太過與不及,這些都是我們要學習。我們要學從這個《常禮舉要》,然後《禮記選講》這個也要看看,那你才懂得這四個字是在講什麼,才知道去怎麼做。這個我們大家一定要發心。我們時間的關係,不能跟大家講太多,要靠大家自己發心來學習。
好,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