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講義節要—我見是無始病根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六集) 2022/3/2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56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上一次學習到,「請示名持」。「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這段經文。這段經文的《講義節要》,我們也學習到第十條。請大家翻開經本七十六頁,倒數第二行,我們從十一這一條看起。我將這段文念一遍:
【十一、實相顯現時,唯一清淨。並信心二字,亦無痕跡。則是真究竟平等,如如不動矣。】
這一條給我們講實相,實相就是本經要講的,要講這個實相。『實相顯現時』,實相顯現的時候,『唯一清淨』。唯一清淨是不可思議,我們說不上來,也想像不到。如果我們動個念頭去想,愈想就愈遠了,也說不上來,這個是要去悟。《般若經》講,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證實相般若。所以我們不能夠執著在文字相當中。在《大乘起信論》講,要「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這也就是平常佛門裡面講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但是禪宗,教下,大乘講到究竟處就是不可思議,我們修淨土也是一樣。大乘經都是以實相為體,實相就是事實真相,宇宙人生事實真相。這個事實真相,你說不上來,不可思議。所以我們念《彌陀經》,都會念到「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不可思、不可議,不可思,不能用我們的心思去想像、去思惟,思惟你達不到;議是言語議論,你也講不到。不可思議,現在我們學經教,又有文字、又有言說,似乎也要有思議,這是一個前方便,像指路牌一樣。指路牌,你不能把那個指路牌當作目的地,你要循著它指示的方向往前走,那才是目的地。不能看到那個牌子就以為到了,那就是目的地,那就錯了。好像台北要到高雄,你上了高速公路,它有個箭頭指著往南是高雄。你不能看到那個牌子就以為是高雄了,那不是,你要往前直走,走到底才是目的。所以不但是禪宗,其實教下也是一樣,要體會言外之音。我們念開經偈,「願解如來真實義」。透過語言文字這個工具,我們要去悟入它的言外之音;是要去悟,你不能執著在名字相上面,那就不對了。「實相顯現時」,我們見到實相了,實相是什麼?「唯一清淨」,真的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如果我們要講,依照《六祖壇經》,六祖惠能大師他開悟,有一句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是他在作偈頌的時候,他作的一首偈。神秀大師作的那首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他這個有相。有相,實在講我們現前的境界用得上的大概是神秀這首偈,我們這個心要保持不要讓它惹塵埃。對我們現前來講,我們一般人都用得上,就是防止污染,神秀這首偈是防止污染。六祖他講是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來無一物,就是本來它就清淨的。所以六祖的境界,跟神秀的境界就不一樣。六祖他講的,跟《金剛經》講的一樣。「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來就是清淨的,哪有塵埃?那我們現在看到塵埃可多了,為什麼?因為我們迷了,不覺。你一覺過來,原來實相就在眼前,唯一清淨,沒有不清淨的。這是實相顯現時。
『並信心二字,亦無痕跡』。信心兩個字,也是一個文字相。經典(經教),這些文字相;講出來就言說相;我們去思惟、去想像,叫心緣相。離文字相、言說相、心緣相,你去悟,這樣才能開悟。你不能執著在相上面,執著在相上面不能開悟。不執著相,大家也不能誤會,不執著相,那這些不要了,不是那個意思,不要了,你還是著相。你執著是執著法相,有這個法;你說不要了,那是執著非法。現在是教我們,你不要執著那個相,那個相不妨礙。相它沒有妨礙,你不執著。你可以用言語文字,使用這些工具,不執著這個相,這樣就對了。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可不能誤會,不要文字相,統統丟掉。丟掉,你還是著相,你著非法相,執著空了。所以「並信心二字,亦無痕跡」,這個也沒有痕跡。
『則是真究竟平等,如如不動矣。』這個是開悟了,實相顯現。禪宗的開悟,教下的大開圓解,密宗的最高境界,也是跟禪宗一樣,大徹大悟了。在一般通途的教法,就是悟後起修,禪宗講大徹大悟,叫見道位。什麼叫見道?你見到實相了。接下來不是沒事了,要修道。所以禪宗講悟後起修,悟了之後才能修。見道就好像我們見到路了,我們認識路,知道怎麼走了,你要上高速公路,知道怎麼上去。已經上去了,見道了;見道之後,你要上去走,走就是修道。所以見道他才修道,見道位就是大徹大悟。如果沒有見道,他也沒辦法修。所以每個法門它的方法都有不同,理論方法。禪宗它是頓教,頓;教下有頓、有漸,也有圓頓。宗門,它就是唯一的頓法,沒有其他的,教就很多了。這是講我們的真如自性如如不動,如如不動是我們的本性。我們再看第十二:
【十二、若明佛理,隨拈一法,皆能窮其究竟,歸於平等。是知佛法,無淺非深,深亦可淺,直無淺深次第可說。故不可取著其相,而曰「則非」也。然為接引眾生,啟導進步,又不能不假設一淺深次第,以及種種莊嚴之事。故不可斷滅其相,而曰「是名」也。】
『若明佛理』,明佛理非常重要,明佛理就是明瞭佛法的道理。佛法的道理,淺深廣狹不同,佛法的道理可以說層次也很多。如果講到究竟,實在講是無量無邊,有大乘、有小乘、有人天乘、有一乘佛法,你看三藏十二部,那一部《大藏經》。「若明佛理」,這裡講的若明佛理是以《金剛經》為標準,以大乘經為標準。《金剛般若》通一切大乘經典,這個就不是小乘,是大乘,特別是大乘的般若。般若這個佛理,般若的道理,如果你明瞭了,我們現在的明瞭是屬於解。這個解就是我們透過文字言說,我們用意識心去思惟,我們現在的境界是這樣。我們透過這個,也明瞭這個道理,這叫解。悟,深入了,悟比解要深。我們初步從解,再悟,就叫解悟。解悟,有小悟,小悟累積就成大悟,大悟再累積就大徹大悟,那就見道位。見道然後修道,但是這個也不一定,有的人見道修道他同時的,頓悟他就頓證了,這樣的人也是有。像六祖那樣是頓悟頓證,悟同時他就證入了。一般頓悟之後他要修,所以《圓覺經》講得比較詳細,有頓悟頓修、頓悟漸修的,它就分很多種,各人根器不一樣。「若明佛法」這一句,根據下面講的這個道理,這是大乘的教理。
『隨拈一法,皆能窮其究竟,歸於平等』。「隨拈一法」,就是說你隨便拿一樣東西。隨便拿一樣東西,「皆能窮其究竟,歸於平等」。任何一樣東西,它都是平等的。我們知道佛法講到最究竟是平等,佛法講的,我們現前這些人事物,這一切都是平等的。我們舉出一個例子,比如說,我們看到太陽光。太陽光,每間房子如果有空隙,陽光都會照射進來。三千年前、三萬年前,太陽光是這樣,三萬年以後,太陽光還是這樣。現在陽光,你每間房子如果有空隙,它都能照射進來。每一個地方的陽光,跟全體的陽光,它是不是平等的?你不能說這邊的陽光跟那一間的陽光不一樣,一樣的,一樣都是陽光。古時候的陽光,跟現在的陽光一樣;將來的陽光,跟現在也是一樣,一樣不都平等了嗎?還有個例子,我們現在剛剛過年,今天是正月三十,我們大家每個人都增加一歲了。增加一歲,同時大家都增加一歲,同時的。沒有說,哪一個人先增加,哪一個人慢一點增加,沒有,是不是?大家同步的增加一歲。那也不是說,這一歲很多人去分,也沒有,沒有。大家去思考這個問題,是不是大家都一樣?一樣,那不就平等嗎?「窮其究竟,歸於平等」,都是平等的。實際上,你隨便拈一法,像我們上一炷香。我們常常在做法會,都會唱爐香讚,我們在這邊點一炷香,「諸佛海會悉遙聞」。我們這個香,這麼一點點,諸佛海會能聞到嗎?如果你明瞭這個佛理,真的是諸佛海會悉遙聞。你這邊點一炷香,它是這個相。這是一個相,相它有差別,但是相從哪裡來?它有一個體,它才能現那個相。體是盡虛空遍法界,所有的萬事萬物,你隨便拿一樣東西,那不都是全體嗎?都是盡虛空遍法界。所以我們這邊燃一炷香,爐香乍熱,諸佛海會悉遙聞。你明瞭這個佛理,你就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了。隨拈一法,它都是究竟平等的。香,我們在這裡點,它是盡虛空遍法界。因為這是相,相是從那個性(性體)所生出來的。相有差別,有大有小,千差萬別,但是體是平等的,所以歸到究竟,都平等了。比如說,我們再用海水來比喻,你看海水,如果有風浪海會起水泡,水泡很多,有大有小。你看,那相不平等,有的大,有的小,不平等,又那麼多。但是水泡破了,不都是歸於海水嗎?歸於海水都平等。但是當水泡起來的時候,它還是海水,它的體是海水,那個泡是相。看那個相是不平等,實際上看它的整體,它是平等的。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去理解。
『是知佛法,無淺非深』,你也不能說它淺,也不能說它很深,因為它『深亦可淺』,淺也可深,『直無淺深次第可說』。淺深次第還是一個差別相,反正你講出來,就是相對的。一個差別的,相對的出現了,那就不一樣了。這些差別,它的本體都是一個,都是從這個性體出來的。我們再用電視的屏幕,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大乘經典常常用這個比喻,比喻屏幕是本體。電視節目,電腦節目,那可多了,形形色色。現在那個節目內容可多了,真的是千差萬別,那些相都不一樣。不一樣,有差別,不平等,但是它從哪裡出來的?從那個屏幕出來。屏幕,不是同一個屏幕嗎?屏幕沒有差別。所以在這個差別相當中,它的體是沒有差別的。所以就歸於平等,也沒有淺深次第可以說了。
『故不可取著其相,而曰則非也』。重點在這一句,你不要去取、不要去執著那個相。你要把那個相當作真的,那就錯了。那個相叫做什麼?叫妄相,那不是真的,是虛妄相。「曰則非」,非,就是虛妄的,那不是真的。你不要去執著有這些相,所以說則非,佛就是破除我們去取著這個相。但是我們凡夫總是會取著這些相,為什麼?因為誤認相是真的,他只看到相,沒有看到它的體。好像大海,只看到那個水泡,沒有看到大海。水泡是虛妄相,海才是它的本體。所以佛就用則非,教我們不要去取著那個相。
『然為接引眾生,啟導進步』,但是要接引眾生,要啟導他能夠提升進步,『又不能不假設一淺深次第』。所以佛也有講次第,也有講圓頓,也有講無修無證。我們一般的眾生聽到事實真相,我們無法理解。無法理解,有很多人也就不能接受,他就不能接受。如果你給他講有淺深次第,他覺得這樣比較合理,應該是這樣的。好像爬樓梯,你要爬第一階、第二階,這樣爬上來,才會到樓上來。你給他講沒有次第,一下子可以上來,他搞不懂,他不能理解。我們常常用坐電梯跟爬樓梯來比喻,坐電梯,一下就上來了;爬樓梯,一階一階的爬。實際上,坐電梯快速,我們把它比喻作圓頓佛法,頓就是快,很快就到達了。爬樓梯比喻作漸修的佛法,漸次的佛法。其實圓頓當中也有次第,電梯上來,他還是經過每一階、每一層,只是他快速。你用爬的,那就是比較慢,比較辛苦。所以佛說法,也是需要有一些善巧方便,啟導眾生他提升進步。所以佛講這些淺深次第,也是善巧方便。『以及種種莊嚴之事』。這樣能夠引導眾生他向上提升,這也就是說勸勉,勸導眾生、勉勵眾生能夠向上來修學。
『故不可斷滅其相』,所以這些相你也不可以去斷滅,『而曰是名也。』不可斷滅其相,就是講什麼?講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有善惡因果,講因果。所以因果報應絲毫不爽,雖然是虛妄相,但是他有因果。所以不要執著相,也不能執著非相,二邊都不執著,這個就是般若正智。所以佛講經,則非、是名,則非就是否定,是名又是肯定的。所以在這個當中,我們去悟這個道理,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執著有,也不能執著空。聽到佛講,這個些相都是虛妄的,那就著空了,這個不對。相是虛妄,但是因果是有。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就是相,萬法皆空,講它的本體是空的,好像螢幕是空的。相千差萬別,那些節目,那些不空。幻相,它還是有幻相,不是沒有。所以你也不能去斷滅那個幻相。你只要知道它是幻相,你不要去執著它,這樣就對了。主要是叫我們不著相,不是叫我們去滅相,去去掉那個相,那你又著了一個非法相。我們再看第十三條:
【十三、「無有定法」四字,通貫一切。會得此義,頭頭是道。薦得少許,活潑潑地。於深義趣,自能領會。】
『無有定法』這四個字,『通貫一切』。我們要是開悟,那你就很活潑了;如果不開悟,那就很呆板。「無有定法」,沒有一個定法。「無有定法」這四個字,「通貫一切」。無有定法這個意思,我們要深入去體會。我們說無有定法,法統統是不一定的,你認為統統是不一定,不一定還是一個定法,你把它定在不一定。所以無有定法,有時候是一定的,有時候是不一定,這個才無有定法。比如說,佛說的次第,你在修學的階段,次第是這樣的。但是對那個人,根器不一樣,講的又不一樣。這是應機說法,所以沒有定法。「無有定法」這四個字,也就是應機說法的意思。哪個法門,佛說哪個法適合我們,我們的程度來修學能夠理解,我們能夠用得上力的,佛就給我們說什麼法。每個人根器不一樣,所以沒有一個一定的法。就像我們去買鞋子,能夠每一個人的鞋子都一樣大嗎?不可能吧!每一個人腳大小不一樣,所以去買鞋子,買幾號的,你能穿幾號的,那就不一定。他就不能定一個統一的標準,統統要穿哪一號的,那就變成定法了。所以我們舉出一個例子,也就是說無有定法,不要執著。所以無有定法四個字,通貫一切。世出世間法,實在講無有定法。
『會得此義,頭頭是道』。如果你能夠體會這個義理,「頭頭是道」,左右逢源。『薦得少許』,如果你能夠體會不要說很多,體會一點點,那就『活潑潑地』,就很活潑了。所以過去,早年我們淨老和尚宣講大乘經典,常常講,學佛就是學得活活潑潑的。學得活活潑潑的,就能活用了。我們老和尚他也在生活上表演,做給我們看。比如說講經說法,在台灣、在大陸、在南洋、在香港、在歐美,他同樣講經說法,但是聽眾對象不一樣,那個地區環境不一樣,他的意識形態不一樣。所以你到任何一個地方,那些人事物都不一樣,要先去了解。所以在那邊對哪些對象、講哪些法,同樣一部經,講法不一樣。遇到老修,你要講深入的;遇到初學,你也可以講很淺,深入淺出。事情遇到什麼人、什麼環境,該怎麼做,那就很活潑了,你就知道怎麼去活用。所以『於深義趣,自能領會』。所以這個地方,佛法通世間法,一個道理。你做任何事情也是一樣,也是這個原則。我們再看第十四:
【十四、因為無有定法,所以不可執有,不可執無。必須離相反照,庶幾證入也。】
因為事實是無有定法,『所以不可執有』,你不可以執著真有,真有個法。也不可以執著說沒有法,如果執著有、執著無,那就偏到一邊去了,那就不是中道。不可執著有,也不可以執著無,『必須離相反照』。「必須離相」,就是說你心裡離名字相、文字相、心緣相,離相。「離相反照」,自心的本源,返照我們的自性。我們的自性它是如如不動的,我們現在的問題就是著外面這些相,這個心攀緣外面這些相。所以佛勸我們要離相,離相不是說你那個相統統不要了,不是;就是說你心裡面不要著相,不要去取著相,不是不要那個相,相沒有妨礙。好像我們看電視,節目那麼多,其實那個相是真的沒有妨礙我們。那現在妨礙我們的是什麼?我們去執著那個相。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早年在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他就叫我去做透明的貼紙,就是用《金剛經》的經文,做小小的圓形,大概這麼大,透明的,貼在電視機角落。那寫上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是你在看電視也是在修行。所以會看電視的,他會開悟,這個也是一點不假。因為電視節目也是相,我們現在眼睛睜開,六根接觸六塵統統是相。你會看,你看電視真的也會開悟,你只要不去取著它那個相,你就開悟了。我們現在的問題,看了之後我們就著相了,心跟著它轉了。攀緣,沒有都攝六根,六根都往外攀緣,隨那個相轉,我們迷了,把自性都忘記了,迷在假相裡面。有苦有樂,悲歡離合,我們心跟著這個在轉,著相。如果你不著相,如如不動,那相沒有障礙。《華嚴經》講,「事事無礙,理事無礙」。所以「必須離相反照」,這個反就是反過來。在《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他是教我們「都攝六根」,都攝六根是什麼?放下,你不要去執著。觀音菩薩他是用耳根,「反聞聞自性」。反,你不要向外去攀緣,你要回頭,反過來。回頭是岸,回頭返照,往內心去照。『庶幾證入也。』「庶幾」,就是你就有機會證悟了。用功要會用功。我們再看第十五:
【十五、相即性體之用,有體必有用。性相一如,相何可滅。】
我們先看這一段。這一段《講義》給我們講,『相即性體之用』。我們看到這所有的現相,我們現在眼睛看到、耳朵聽到、身體接觸到的(六根接觸六塵)統統是相,這些現相,「相即性體之用」。『有體必有用』。佛法講的宇宙人生,精神、物質統統歸納,就體相用。一個本體,我們自性是本體。本體,它會現相,現相就有它的作用,有它的功用。好像茶杯,它有用,它是一個相,但是它能裝水。這個能裝水,可以喝水,這個就是它的用。毛巾,這是一個相,它可以擦臉,它的作用。這是一個相,這相從哪裡來?從本體來的。本體在哪裡?到處都是。體是什麼?空的。因為空它才能現有,所以空有不二。所以「相即性體之用,有體必有用」,有這個體,必有它的作用。
『性相一如,相何可滅』。性跟相是一如,相怎麼可以去滅?因為那個相是從性出來的,沒有性,那也不會有相了。所以,你從相當中去看性,不是離開那個相,另外去找性,不是,性是在相當中。古大德是用金,「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們到銀樓去參觀,銀樓賣黃金。黃金它可以打造很多種不同的相,比如說,你一兩黃金,或者是一斤的黃金,你可以造一尊佛像,你也可以打造一條狗,或者去打造一棵白菜,那是相。你說這個相我不要,我要黃金。黃金是體,你不要那個相,黃金也沒有。黃金在哪裡?就在那個相裡面,那個相就是黃金。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古大德用這個比喻。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你舉一反三,任何一樁事情也都是同樣一個道理。所以「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這是金比喻我們的真如理體,我們的本體、我們的性體,這個是金。我們現在看到這些萬事萬物,這麼多東西,這叫器,這個太多了,無量無邊。無量無邊這些相,從哪裡來?從性體來的。所以「性相一如」,相就是性,性就是相,你怎麼可以去滅那個相?我們再看下面這段:
【則知欲見本性,必應離名絕相,破其我見。我見不除,便生分別心,而起念即著相矣。】
明白性相一如的道理,『則知欲見本性』。「則知」,就知道,你就知道我們要見到自己的本性,『必應離名絕相』,那就必定應該要離開這些名相。所謂名字相、言說相、心緣相這些相,離這個相。離相,『破其我見』。我們為什麼會我執?我執是從我見來的。我見,這個見有決定、堅固的作用。佛法講正見,我們世間講見解。有正知正見,邪知邪見,那個見也是很多,見也是層次很多。我們凡夫叫執實見,執著這一切都是真實的。我可以看到的、我可以聽到的、我可以接觸到的、我可以得到的,我們眼前看到這些,這是真的,這是真實的,這個叫執實見,執著這個是真實的。執著這個真實,就著相了,就是我認為這個是真的。所以這個見它有堅固、有決斷的作用在。我覺得我的見解(我看到的)就是這樣,沒錯,這是真的。他就執著這個,執實見,執著這些都是真實的。在這個地方,執著這個真實就產生我見了。我愛、我貪、我瞋,這個當中分別執著就起來了,著相(人我相)了。你執著這個我,對面有人,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有我,你執著這個相了,對面人,我跟人就對立,相對的,對立起來了。我要爭取,他也執著我,也要爭取,兩個就打架了,著相了。有很多人就是眾生相,有我有人,人不只一個,很多,包括一切眾生,就有眾生相。這些相真有,真有,這個執著的心不斷,叫壽者相。念念不斷,從來沒有中斷過,叫壽者相。連續不斷的執著,這個叫壽者相。四相其實都是從我相出來,我相是從我見出來的,所以離相才能破我見。一部《金剛經》講的就是破四相、破四見,前半部破四相;後半部深入了,破四見。四見四相,我見我相它是根本,後面三個都是從我所發展出來。
『我見不除,便生分別心』。我見,執著我的見解,你不排除,你分別心就生出來了。分別心生出來就自私自利了,我為了我。我的利益、我的國家,現在全世界的人類不都是為了這個在爭嗎?互不相讓,天下大亂。所以「我見不除,便生分別心」,『而起念即著相矣。』你起心動念了,就執著那個相了。我們再看第十六:
【十六、「我見」是無始病根,必應依佛所說法,返觀內照,息攀緣妄想。】
我們先看這一段。『我見』,執著我的見解,這個見是堅固的,決斷、堅固,決定是這樣,它很堅固。我們眾生都有我見、我相,我相從我見所生的。『我見是無始病根』,「無始病根」,是無始劫以來的病根。這個病根什麼時候開始?沒有,沒有開始,不是過去,也不是現在,也不是未來,無始,這個病根無始。無始,我們要了解它的一個定義,就是沒有一個開始。沒有開始是什麼時候?這個病根什麼時候?就當下這一念迷了。我們現前這一念,這一念迷了,你就著了相,我見、我相統統出來了。一念不覺,我們起心動念,無明不覺生三細,無明就是你一念不覺。什麼時候一念不覺?現在,但是說現在,現在就過去了。所以《金剛經》講三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所以它是無始,就是沒有開始,也沒有終了,就是現前當下。所以現在很多人講當下,會講,但什麼叫當下他也搞不懂。當下是什麼?當下統統是妄念。當下這一念迷,你就念念迷了;你這一念覺悟過來,你都念念覺了。大乘經、禪宗講的,就是講到這個。所以成佛,你一念覺悟過來,你就成佛了;一念迷了,你就是眾生,就這樣。覺跟迷是同一個心,同樣那個心,沒有兩個。這個心,你一覺悟過來,你就念念覺了。所以無始,跟過去、跟未來,都沒有關係。當前你這一念迷了,著相了,那就產生我見。「我見是無始病根」,所以我們要理解什麼叫無始,你才能夠解如來真實義。我們眾生總是執著有一個始終,有一個開始。開始、終了是什麼?就是我們虛妄的分別執著,那是虛妄的分別執著。事實真相是什麼?就是無始。所以中峰國師《三時繫念》的白文給我們講,「只因最初不覺」。「只因最初不覺」,以前我念到這一句最初不覺,最初是什麼時候?想來想去,哪一年、哪一月?剛開始(最初),哪一年、哪一月開始不覺的?後來才明白,原來什麼叫最初?你現在就是最初,現在。你當前這一念,你這一念迷,這一念就是不覺了;覺也是當前這一念。這個是無始病根。
無始病根,『必應依佛所說法,返觀內照』。「必」就是說你必定要,應當依照佛所說的理論方法,我們「返觀內照」。不要去著外面的相,看到外面的相就回頭,回頭是岸,「返觀內照」,照自心。『息攀緣妄想』,就是止息攀緣妄想。我們念佛人,依照這個理論原則,就用念佛的方法,也是返觀內照。不管你看到什麼境界,順境逆境都念「阿彌陀佛」,你內心都是阿彌陀佛這一念,不要去攀緣外面的相。你去攀緣,順境的,起歡喜心,生貪,想要得到它,那個就攀緣了,那著相了。遇到不順心的,瞋恚、厭惡,生煩惱,貪瞋痴都起來了。這個就是我們要趕快念佛,讓這個心回歸到平等。就是用念佛來代替這些妄念,用這個方法,淨土是用這個方法。禪宗,他們有觀心、有參話頭;教下有修止觀。《金剛經》講的也是修止觀的方法,觀照的方法。念佛也是觀照,也是觀,你看念佛十六觀。我們持名念佛是第十六觀,我們是用這個方法來「返觀內照,息攀緣妄想」,就是止息我們攀緣妄想。我們再看下面:
【遵依儀軌、持戒、懺悔、布施等,求消業障,開發本智。令信心增長,解行成就。】
我們要返觀內照息攀緣妄想,我們也要『遵依儀軌』。「儀軌」,比如我們做法會、做早晚課,這個儀軌有很多種,每個宗派也都有它的儀軌。再來就是『持戒』,「戒」,精神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戒律的精神。所以我在山東海島金山寺,也跟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同學學習了一遍《五戒相經箋要》,講得比較詳細一點。這個也可以給要受五戒的同修做參考,現在網路上都可以點播,可以去點播、去搜尋。我們淨老和尚這些年提倡的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這個也是戒。三皈、五戒,出家人再加個《沙彌律儀》,這出家人的《弟子規》,這些要去受持。照這個戒去受持,這個叫持戒。持戒也要學戒,所以戒也是要講解。你真正的理解,那才能在生活當中知道怎麼去持,怎麼做。不然不懂得是持戒,還是犯戒?開遮持犯也都搞不清楚。去受戒,有這個名義,但是到底是不是在持戒,有沒有犯戒?什麼時候要開?開戒就不叫犯戒,犯戒就是違犯了。開遮持犯,一個五戒,我們都最少要學個半年。學一條,去持一條,這樣是比較務實。不要受了很多戒,那是要在人家面前,我受菩薩戒了,我是菩薩,你們統統是凡夫,那是有名無實,那不是真的菩薩。《金剛經》講,「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你還有四相,你就不是真的菩薩,你是在學菩薩。所以早年在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每一次星期天共修念佛,那些受菩薩戒的菩薩他就比較慢來,有一些沒有受戒的菩薩,他比較早來,只有穿海青,早來就先排在前面。受菩薩戒的菩薩就比較慢,比較早來的菩薩都要被請下來,後來沒有受菩薩戒的菩薩就抗議,去給館長抗議,他說那些受了菩薩戒的菩薩,他們又不早一點來排隊,我們比較早來,排在前面,他們比較晚來,我們就要讓給他,我們就要排到後面去,他們心不平。後來館長說,不管有沒有受戒,統統不要搭衣,統統穿海青。後來到我們現在,我們延襲這個儀規,大家統統穿海青。所以過去也有這樣的一個問題。所以持戒,我們要重實質,不要重形式。
所以五戒,他也可以一條一條受,五戒是小乘戒。小乘戒,你如果不能持這個戒,可以捨戒,你能夠持的時候再去受。現在最方便的,五戒,學一條去受一條。還有八關齋戒,這個也比較方便。八關齋戒,弘一大師在《演講錄》裡面講,不但這個是佛為在家人定一天出家人的生活,二十四小時,是為在家人定的,但是出家人也可以受這個戒,受這個戒叫增益戒(因為沙彌戒本身就有八關齋戒),叫增益戒。實在講,現在出家人也真的要受八關齋戒,一天一夜,二十四小時,比較容易受持。這是講小乘戒。八關齋戒就是一天一夜,一天一夜二十四小時。你受完之後,持一天一夜,二十四小時時間到了,它這個戒就自動解除了,就解除了,如果你要再持要重新受。你要每一天持,就要每天受,因為它的時效只有二十四小時。所以不能說你受一次就持很多天,那不行,二十四小時到了,那個戒體就自動解除了,跟其他的戒不同。五戒,可以受一條、二條,受一條、二條,叫少分戒;受三條、四條,叫多分戒;五條全部受,叫滿分戒。我們現在講一句真話,現在這個時代你能受五戒,那是現代的聖人了。我們現在說一句老實話,我們連五戒(開遮持犯)怎麼持都不懂。我是在金山寺,在那邊做百七繫念,有時間,一個星期跟大家講一次,講了四十幾集,才知道這一個五戒就不容易了,我們都搞不懂。你講那麼高層次的戒,實在講受個名義而已,沒有實質。所以我們學習要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還是要重實質,不要去重那個形式。好像受了很多戒,排班排在前面,老資格,戒臘高。現在我都不敢跟人家比戒臘,以前早年我們老和尚在圖書館就給我們開示,他說戒臘高,罪業深。戒臘愈高,罪業愈深,所以現在統統不敢講戒臘。所以持戒,這個也是我們要好好來學,我們要務實來學。最實際的,還是學三個根,這三個根學好了,你要持個五戒十善就不難。
下面講『懺悔』,「懺悔」是很重要的。實在講我們從凡夫到成佛修的無非是懺悔,懺悔業障。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四願,懺悔業障。懺悔也要學,我是看了《占察善惡業報經》蕅益大師的疏,還有學了《五戒相經》,才知道懺悔,實在講我們沒有學習還是搞不懂。懺悔它也分層次的,第一個就是作法懺,第二個取相懺,第三個無生懺,這個過去也跟大家講過。作法懺就是發露懺悔,在佛前、在師長大眾前發露懺悔。作法懺屬於小乘的懺,但作法懺它有分可悔、不可悔。像五戒、沙彌戒、小乘戒,它有分可悔、不可悔。可悔就是可以接受懺悔,不可悔就不能接受懺悔。比如說,殺生,你殺牛是中可悔,你殺螞蟻是下可悔。殺牛就罪比較重,殺螞蟻罪輕一點,這個可以接受懺悔。但是你去殺人就不可悔,不接受懺悔,戒體破了,不能再受戒了。像現在墮胎的,在《五戒相經》講,有一個星期,你故意把他墮掉,那就犯殺人罪了,那就不通懺悔。你在大眾面前、在佛菩薩面前發露、哭,這個也不行。必須大乘,依照大乘經論的理論方法去修懺悔,修懺悔法,修到有瑞相,像《梵網經》講瑞相。《了凡四訓.改過之法》講,夢到佛菩薩、聞到異香,或夢見飛步太虛。《了凡四訓》講人很輕安,煩惱輕,智慧長,瑞相現前,這個業就懺了,就可以受戒了。最高的是無生懺,《金剛經》講,這是最徹底究竟的懺悔,觀罪性空。「重罪若霜露」,我們造了很重的罪業,好像晚上的霜露;「慧日能消除」,慧日就是金剛般若,這個智慧現前,什麼罪也都沒有了,都懺除了。我們學《金剛經》,也是學持戒、修福、懺悔,還有修布施,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
『求消業障,開發本智』。我們現在智慧為什麼不開?是有業障障礙了。業障,我們念佛,經上講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消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我們天天念,一天念十萬聲,念到一段時間了,這個罪業是不是都消掉了?蕅益祖師講,無始劫以來的業障無量無邊,你念了,消了一小部分,還有很多。為什麼?我們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地藏經》講的,「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你只要起心動念就是業障。起心動念是什麼?就是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那一個,那是業的根。所以我們一直在消業障,又不斷的製造業障,不斷的加進來,不是說停止不造了,前面那個把它消掉就沒有了。我們是一面消,一面又在製造,是這樣的,所以怎麼懺也懺不完。所以你沒有真正悟入自性,這個懺不完。一般法門都是要這樣修。淨土的特色就是帶業往生,過去有人說要消業往生,如果消業往生,我看我們沒有一個人有指望可以往生極樂世界。所以過去有人講,不能帶業,要消業。所以過去也有人去找我們老和尚,美國一個老同修,是台大晨曦社的創辦人。他到美國去,就聽人家講,帶業不能往生,要消業。消業,我業障這麼重都沒消,那怎麼往生?心裡就很慌了,念佛念了幾十年,現在聽這麼說,不曉得該怎麼辦?所以我們老和尚到了美國,這個老同修就問他這個問題了。我們老和尚說:我們去吃飯吧!吃飯再說,不要慌。我們老和尚跟他講,如果消業才能往生,不去也罷,大概只有佛一個人,佛業障才消光。等覺菩薩都不行,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那還是業。你看十大願王普賢菩薩代表等覺菩薩,他還要懺悔業障,那他也不能往生。所以如果是這樣,那極樂世界孤伶伶的只有阿彌陀佛一個。我們老和尚講得也很幽默說,那不去也罷。普賢菩薩都不能去了,我們就不用去了。所以帶業,特色在帶業。帶業是怎麼修?信願。關鍵在信願,你要發願,你要真相信,真願意去。念佛功夫差一點,品位低一點,都可以去,關鍵你願不願意去。這個要自己了,發願,佛只能勸我們,他不能代替我們發願。他只能勸,勸信、勸願、勸行,信願行三資糧。能不能往生,關鍵在信願之有無。往生品位高下,在持名功夫的淺深。我們要好好記住。如果我們沒有帶業往生這一條,我們這一生要了生死出三界,沒指望了。到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那什麼業障都沒有了。「開發本智」。
『令信心增長,解行成就。』我們現在還在這個世界,我們盡量修,功夫你修得愈高,將來往生品位就愈高。也是要鼓勵大家提升,前面講要接引眾生,啟導進步。總是我們要向上提升。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一條。第十七,我們下星期再來一起學習。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