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中修齊治平的智慧(第二回)—依止在一個榜樣上 成德法師主講 (第三十五集) 2023/5/4 馬來西亞馬六甲 檔名:55-226-0035
諸位法師、諸位傳統文化的同道,大家吉祥!我們翻到三十一頁,我們今天從三十八句開始學習,我們先念一下經句:
【民之過在於哀死而不愛生,悔往而不慎來。善語乎已然,好爭乎遂事,墮今日而懈於後旬,如斯以及於老。】
經句都是指導我們知過,進一步我們能夠去改過。像這個句子當中,我們先看一下可能不容易馬上知道的詞句,像『遂事』,「遂事」就是往事,已經經過的事,這個是遂事。還有『後旬』,這個「旬」是時間、光陰的意思,我們一般說一旬是十天。
一開始提到『民之過』,人的過失,『在於哀死而不愛生』,為死亡悲傷卻不珍惜有限的生命。我們看到有人離世了,我們有沒有提起一種警覺?這個好像祖師有說到,「我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不是熱他人,看看輪到我」。祖師他們在面對別人的死亡的時候,他借這個境提醒自己「哪一天輪到我了」,他的警覺性很高,進而珍惜生命。「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欲何待乎?」要趁著這個身體健康的時候趕緊精進,尤其老實念佛。古人一向專念,自然垢障消除。不能等到業力現前,身體不好了,想精進,提不起勁來了。所以我們常常提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那代表一切境緣都是老師。我們今天見到有人離世了,他也在提醒我們珍惜生命、珍惜時光,假如沒有提起這樣的心境,可能哀傷個幾天還是依然故我,沒有變得珍惜生命。
成德前幾年就有朋友,他的孫子輩的,小他兩輩,十七歲胰臟癌。胰臟癌是癌症中最厲害的,癌中之王。這個孩子的天分很高,某一個樂器屬於世界頂尖級的能力,國家級的表演人家都找他去,才十七歲,一般人覺得大好時光。哪知道這麼瞬間,消息來了,幾個月之後就走了。這個十幾歲的孩子有沒有在給我們說法?不能覺得人平均壽命都是七十多歲,有可能我們因為這個平均壽命就對無常失去警覺性,都有可能。成德遇過一位得過胰臟癌的同修,後來他念佛念好了,癌中之王,他念好了。所以這個也證明我們佛門講的,「一念無明生三細」,三細相,叫業相、轉相、境界相。業相,就阿賴耶出現了,整個宇宙、自然現象出現了;再來,從阿賴耶生出轉相,轉相是精神現象;從精神現象再變現物質現象,叫境界相。我們一起心動念生三細相,這個宇宙這麼來的,就是起心動念,波動了,就現整個世界。從這裡我們也了解,物質從哪裡來?從精神、念頭相續產生的幻相。這個說法是近代量子力學家說的,但是佛法在三千多年前就講了,科學現在都慢慢證明佛法。既然物質是從念頭變現出來,念頭轉變了,這個物質就變了。所以西方很多科學家致力研究念力的祕密,後來還有出書。
一個人身體不好,很可能是因為他的念頭比較消極悲觀,這個物質的狀態就不好,首先這個經絡就不是很通暢。所以這位同修他一念阿彌陀佛,他胰臟癌念好了。有一次我當面見到他,我就跟他請教,我說你現在念佛比較精進,還是你當時得胰臟癌的時候念佛比較精進?他說當然是那個時候,我快沒命了,拼命念,當然求生意願也很強,這麼嚴重的病,就一心念佛吧,念好了;沒病了,就沒那麼精進了。所以《華嚴經》有說,勇猛精進度一切眾生出生死海。一個人的精進能夠不懈怠,還要發願,發眾生無邊誓願度的願。再來,人警覺性要提得很高,不會蹉跎時光的話,那得要就像普賢菩薩給我們的警眾偈:「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我們念這段文的時候要隨文入觀,大家現在腦海裡有沒有浮現這個魚的水愈來愈少?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現在頭著火了,還會不會去喝咖啡?還會不會去逛街?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所以修行人珍惜時光,珍惜命光,比黃金還珍貴。有十分鐘,念十分鐘佛。一聲佛號,《觀無量壽經》說的,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所以能念無常的人,警覺性就高了。所以這一句就提醒我們,不能結了疤就忘了痛,這些世間的現象都在給我們說法,我們都要引以為戒。
當然自己很慚愧,聽完瑩珂法師的事例,人家念三天就把阿彌陀佛念來,這麼勇猛。我有一陣子身體不是很理想,身體不聽我話,做不了主,我說這個繼續不好下去,表不了法。出來推廣傳統文化,是希望自己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假如才四十多歲身體就很不好,又表不了法,那就很遺憾,對自己當初發的這分心就反而適得其反。當時候就想到了瑩珂法師,你看人家念三天阿彌陀佛就念來了,所以自己也想磨鍊幾天,反正這個身體不聽話了,就趕快走了。結果念啊念,妄念很多。要學習人家瑩珂法師可不是這麼簡單,人家可以不吃不喝,就這樣真是死心塌地念佛。所以我們看到這些榜樣要效法,那都要下一番深功夫才行。所以「見人善,即思齊」,也不簡單,得要放得下一些習慣,尤其是不好的習慣,我們才效法得了別人的長處。
比方說下一句提到了,『悔往而不慎來』,對過去的事情後悔,卻不慎重考慮將來。這也是一種習慣,面對過去很容易懊悔。師長提醒,你以前錯的事最重要的「後不再造」,不然你又給它想一次,你又造一次了,阿賴耶的種子又種下去了,老和尚講得很清楚。好不好做?不簡單。要把這個習慣轉過來,這個習慣轉不過來,念佛要念得好也不簡單。你看夏老指導我們,「不念過去與未來,專念當前這一句」。其實這一段教誨也是在指導我們安住當下,可是我們很容易擔憂未來,就沒有安住當下,就陷在煩惱裡面。我們有時候說「我自己的事我自己做主」、「我可以控制得了」,講這種話的都還不夠認識自己,真正警覺心高的人,話都不會講這麼滿。所以我們得要認識,我們的妄心是很厲害的。妄心叫阿賴耶,裝了這一生,甚至過去生好多的種子。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驗?比方念佛,念啊念,突然冒了一個念頭自己都嚇一跳,我怎麼起了這個嫉妒的念頭?我以前沒有起過,怎麼冒出來了?阿賴耶識那倉庫裡面多少種子!起了邪念,自己嚇一跳。甚至於古人講的「一失足成千古恨」,落得這樣下場的人,他在那個最關鍵的時候,他一定不會想到他最後是這樣,他一定想不會的,我控制得了。你看喝醉酒了,他喝醉以前他一定還拍著胸脯在那沒問題,等到喝醉了,後面不醒人事了,犯下殺盜淫妄的過失,來不及了。所以我們的祖先,包含佛陀,他們有高度的智慧,他們知道人的阿賴耶識的作用太厲害了,所以儒家制定禮,佛家制定戒。你看,男女相處有分寸、有禮教,禮不守了就不能防微杜漸,所以現在墮胎的,一年人數有多少?所以我們假如太自我了,自己的看法、想法感受太強了,就不能真正懂得佛菩薩、聖賢人的考慮,都順著自己的想法看法,最後要吃大虧的。
第二句提到的後悔過去的事情,所以我們不隨順這個習氣,應該是提起一個很恭敬謹慎的態度。首先是自愛,我已經犯這個錯了,我不能讓我繼續犯,這才是自愛。所以顏回不貳過,這是自愛。有一次孔子問他三個學生,什麼是智者?什麼是仁者?子路首先回答,「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愛己」。接著子貢說,「智者知人,仁者愛人」。最後是顏回回答,顏回說,「智者自知,仁者自愛」。大家想一想,不自愛的人能不能愛人?我想大部分人都會覺得我會愛人,可是大家冷靜看一看,這個世間男女談戀愛,煩惱增加了還是減少了?你們有沒有聽過哪一個親戚朋友談戀愛了,煩惱輕、智慧長?有的話現在可以發表一下,我看這個不是普通人,對不對?大家想一想?戀愛幹什麼?世間人都覺得我去愛人,奇怪,愛人怎麼會增加煩惱?愛人,為善最樂,助人為快樂之本,怎麼會變煩惱?這些問題我們得想清楚,自愛的人他不隨順習氣,他才能愛人,不然他習氣做主,別人哪有不被他傷害的道理?一個人脾氣都控制不住了,「我一定好好去愛一個人」,那不大可能。所以顏回這兩句話很有味道吧?智者自知,仁者自愛。所以孔子教給顏回的是「克己復禮為仁」,一個人要先克己,自愛了,他才能夠去愛人。
所以我們看孔子讚歎顏回的德行,「不遷怒,不貳過」。不遷怒,不隨順自己的瞋恚心,都是克己的功夫;不貳過,不隨順自己得過且過的習氣,認真對待已經發生過的事。真正懺悔過往,敬慎,不要再犯同樣的問題,這樣就不會「悔往而不慎來」。當然這一句也是我們《群書治要》特別重視的精神,前事不忘,後事之老師。一個人能夠真正回頭,看一看自己走過來的路,心真的沉澱下來,反思我在五倫關係當中有哪些不足、錯誤。因為想清楚、看清楚了,才不會稀裡糊塗的又犯了。可是沒有認真反思完,強者先牽,那個本來的習慣還是會做主。大家有沒有經驗?我很不想怎麼樣,可是一境界現前又忍不住了。所以我們心太浮躁了,要靜下來。就像我們前面提到曾子內省的功夫,三省吾身,我們也舉了曾國藩先生他每天寫日記。那個就是把心沉澱下來,對自己的錯誤有比較深的領悟,進而提醒自己不要犯,不要再犯。
再來是靜坐,把心靜下來。道生於安靜,一個人的道心要能增長,那他一定要靜得下來,不然不可能增長道心。為學第一功夫,「要降得浮躁之氣定」,要「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這個安靜,靜下來多重要,「靜而後能安,安能後而慮,慮而後能得」。所以我們今天思考問題,能思考出很好的解決方法,前面要有定、靜、安的功夫,不是說我好好想想你就能想出好的方法,你心靜不下來,結果本來要去幫忙別人,愈幫愈忙。所以這個靜心,像曾國藩先生用的是靜坐,像我們念佛人可以用念佛的方法,每天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專注念佛。而且還要把專注念佛靜下心的這種狀態,要延伸到其他的時間裡面去。念佛是習定靜心,那也要延伸到任何時候提醒自己習定靜心。「一切言動都要安詳,十差九錯只為慌張」,所以一察覺自己有點著急了,就要趕快調整自己的身心。比方有些人講話很快,代表心一定比較急。「你講話好像有點快?」「我習慣了,我本來就這樣。」有時候提醒人家不一定能理解、能接受,這個時候我們就「阿彌陀佛」,緣不成熟,這個不能強求。二十歲到四十歲只能暗示一下,四十歲以後不能講,這個克己復禮,非禮勿言,講話要看時機。不要「我這個人就是這樣,我非得給它講個痛快不可」,那不是他的問題,是自己的問題。這個「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很重要!
當然也很慚愧,自己同一個壞習慣也是進進退退。像我們處在高位,不能常常激動,比方人家來要求什麼事,你不能桌子一拍,「好!沒問題」,你底下的人就被你搞累死了。比方走後門走到我這裡來了,我心裡想「就一個人,有什麼大不了的」,可是可能這一個人,人家整個分組就打亂掉了,它有好多工序。所以不能站在自己的感受、想法,得要去體恤同仁;不然一次、兩次、三次,以後沒人要跟你幹,這個叫「將帥無能,累死千軍」。現在找我走後門的人少了一些,我一直在克制自己,所以講到這些句子也很慚愧。我好像上一次還跟大家提到,見到一個英國人,七十多歲了,大家有印象嗎?在英國的時候,我跟他交流,舉了好多前世今生的例子、記得前世的例子,讓他相信有來生,這對一個人很重要,因為他沒有宗教信仰。我就舉了一些科學家研究的例子,記得前世的,我講了好幾個。他說,可能是偶然吧!所以我都感覺,人要改變,尤其成年人要改變他的思想,你不能強求,你只是他一個緣而已,他願不願意改是他決定的。我們假如看不破這一點,就會皇帝不急,急死太監。這個比喻又有點怪。
其實,人要看懂萬法因緣所生。我們對任何人,哪怕是你的骨肉,你只是他的緣,因在他身上,他是主人,主伴圓融,我們是配角。你看一個家庭有三個孩子,父母對他來講是同一個緣,可是面對父母這個緣,三個孩子受用不一樣,聽父母話的他受用得多,比較不聽話的受用得少。同一個緣,為什麼受用不一樣?當事人決定的。這個因緣我們能看懂了,絕對不責怪別人,因為都是自己決定的。我們說親因緣,我們要去親近誰,自己決定的;所緣緣,我們要去接觸什麼緣,我們自己決定的。親因緣是我自己,我要提起正念還是我要提起邪念,這是我決定的,我的阿賴耶識裡面有善的種子也有惡的種子;可是當我願意珍惜時光,去親近經典、親近老和尚,這是我的所緣緣,調出來的都是我的善根;我也可以整天去看手機,去浪費時間,甚至還看到暴力色情,這也是我決定的。無間緣,無間就是不間斷的一直接觸。還有一個是增上緣,增上緣就好像忍辱仙人遇到歌利王,歌利王是他的緣。歌利王割他的肉,這麼惡劣的緣,但是忍辱仙人會修,他快速提升了,他借這個境界修了忍辱波羅蜜,圓滿了,所以他提前成佛,超過彌勒菩薩,這叫逆增上緣。你看這麼惡劣的緣,他還是提升了,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很有道理吧?這自己決定的。所以這些道理我們想清楚了,不怪任何人。
所以我們剛剛提到悔往,人的一個習慣就是都會後悔過往。人心裡都不要裝那些不好的事,不要讓垃圾充滿自己的心,心裡要裝什麼?裝佛的恩德、眾生的恩德,尤其是父母、師長的恩德。你不只不裝那些後悔的,要念恩,把怨給忘了,那我們就有知恩報恩的動力了。悔往的人就比較消極沮喪,念恩的人他會積極努力去報恩。
下一句,「善語乎已然」,就是總是常常說既然都已經如此了。其實這個是推卸責任,不樂觀積極去面對事情,這都是一種性格。我們也常常跟大家共勉,面對事要positive,不要negative。修行就是改性格,阿彌陀佛是無量光,很陽光的,沒有黑暗的地方,我們現在心要同阿彌陀佛,所以看什麼事情都要很積極樂觀。我們每天早上起來都會照鏡子,相由心生,照照看自己的臉有沒有愈來愈積極樂觀?嘴角是往上還是往下?這個都要自己去檢查。尤其我們已經遇到師長,師長的教導是讓我們看什麼事情,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你這個念頭能轉過來了,那真的是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所以我曾經遇到一些十幾歲的孩子,我看他們笑容滿面的,我都叫他們陽光少年。
下一句講,『好爭乎遂事』,喜歡爭辯過去的往事。俗話說事後諸葛亮,其實會「好爭乎遂事」,這個有時候是性情上好勝心強,都要做一些事好像自己言語要佔上風。其實都要在當下能觀照到自己這個心念不妥,要觀自在。在那裡跟人家爭辯,身心都已經在煩惱裡面。觀自在,觀自己的自性在不在。我們的心念跟性德相應,身心是放鬆的,這個我們自己可以去感受感受,好爭的人可能也是一種性格,就不認錯、不服輸,這個都要改。這一點我以前也很嚴重,念初中的時候,跟一個同學爭辯一件事,爭啊爭,搞到最後還要逼同學,你贊同誰?還要逼著班級要選邊站,你贊同他還是贊同我?習氣很重。其實好爭辯有時候還是自卑,好像要爭得佔上風了自己才感覺比較心安。好勝的人很多也都是自卑,好像要藉由這些事證明自己行。我們努力的動力應該是願力,但願眾生得離苦,這種動機是正確的。但有時候我們在做一件事的動機、動力是好勝,反而是很自卑,「我要證明給你看」。所以自卑的人,因為貧窮自卑,等他有錢了會怎麼樣?會自傲。因為沒有地位自卑,拼命讀書,等到有一天他當了官,會怎麼樣?這個因地不真。所以我們說觀心為要,看清楚自己的心念、動機是什麼。這個心念看不清楚,有時候看起來愈精進,離道愈遠。我們精進的動力是跟人家攀比,愈精進會不會這個執著愈深?有些人學習是求知欲,別人講的東西我沒聽過,多丟臉,趕快多看一點,這個動機不對了,結果不會太好。
接著,『墮今日而懈於後旬』,荒廢了今日,更懈怠於將來的時光。『如斯以及於老』,就這樣一直到老死。所以印光祖師用了一個字叫「吞」,都被無常吞了。「一日無常到,方知夢裡人」,來不及了。所以儒家講「知止而後有定」,這個止,「止於至善」,這個止就是最好能夠止在一個榜樣上,然後就好好去效法他。我們沒有很具體明確效法的榜樣,是很容易鬆懈的,假如又跟張三、李四比,那就更麻煩了。所以師長有講了一句,學儒就學孔子、學道就學老子、學佛就學釋迦牟尼佛。我們是止在這些聖人,效法他們,我們這個心能提起來,不容易造惡,那個惡也止住了。但是我們現在人的分別比較重,一想到孔子,好遠,二千五百多年,我又沒有跟他相處過,也沒見過他,好像給自己的動力就沒有那麼強。所以一般來講,自己最崇拜的人,以他為榜樣。你要做什麼事情,比方說成德假如以老和尚為榜樣,老和尚會怎麼做、老和尚會怎麼考慮,整個自己的狀態就不一樣了。
當然我們歷史當中有很多聖賢,包含祖師大德,我們還可以具體,比方說蓮池大師有讚歎過一位法師叫伊庵權禪師,弘一大師還把這個禪師的榜樣也選錄在《晚晴集》一百句裡面。這個伊庵權禪師他是從早到晚都念佛,到了晚上痛哭,「我怎麼又浪費一天」,他已經精進成這樣。他每天晚上流眼淚,「我又蹉跎一天了」。看到這樣的榜樣,只能深呼吸,「縱去遠,以漸躋」。離我們最近,其中我們黃念祖老居士對佛門的貢獻巨大,為《無量壽經》做註解,你看他留下多少法身舍利;到佛學院裡面,底下都是法師,他在那裡授課。他這麼多責任,他說我是生死的凡夫,不能不重視修行,雖然有這麼多工作任務,但是每天念佛不能少於三萬。我們假如念佛,以黃老、伊庵權禪師為榜樣的話,我想我們也不容易懈怠了。
弘一大師親近過印光大師,對印光大師非常佩服,他總結他在印光大師身上學到的,修行的重點他整理成十六個字,「注重惜福,力行習勞,深信因果」,深信因果的人不怨天、不尤人,還有「專弘淨土」。我們以印光大師這些德行為榜樣,注重惜福就不浪費福報。所以我們淨宗有惜福水,吃完飯再加一點白開水,把它涮乾淨。印祖當時候看到人家碗裡面還有飯粒,印祖會罵,會呵斥他「你這麼大福報!」還有,力行習勞。人不習勞,我自己的感覺,反應會慢慢變遲鈍。不知道這個四肢活動跟腦部是不是有關聯?你愈不活動,好像反應會加慢。而且成德也觀察,也聽人家說到,常常被人家照顧,慢慢就體恤不到人家的辛苦。因為常被人家照顧,自己就少做了,少做之後,這種感同身受的心也會弱。所以看完這十六個字,也要以印祖為榜樣才好。我們李炳南老師九十五歲了,都沒有用人家來照顧,都是自己來的。
其實這些榜樣對我們都是特別重要的。因為我們的根性,我們的家庭、學校、社會的成長緣分,都遠遠不如這些高僧大德,而他好的德行我們還不效法,那我們幾乎不可能成就了;我們的根性、緣分都不如他,還不效法他,那只有輪迴的分,這樣的思惟我們得要常常提醒自己。比方以老和尚這樣的大善根,又從胎教開始有傳統文化的影響,又有戰亂的洗禮,有悲天憫人的胸懷,他還要遇到三個頂尖的老師,而且最後一個老師還跟了十年。你說我們現在講幾堂課我的道業就成就了、我開悟了,我們都還沒跟過善知識,我們對經典有沒有可能是理解偏了?而且我們也沒守這三個條件。老和尚守了,才得清淨心。他老人家這樣的根性都要守,我們不守行嗎?話就能講到這裡了,就不能再往下講了,再往下講就是非禮無言,這個言語已經過了。因為老法師有說,現在這個時代民主自由開放,沒有父子關係了,只有朋友關係,朋友不能講太多次。《論語》有說「朋友數,斯疏矣」,朋友最多勸三次,太多了就疏遠了,人家不見你了。
所以我們最具體的榜樣,老和尚。能夠更細緻到,比方說有同修很慈悲用心,將《老和尚的身教》裡面跟《弟子規》相應的行誼,跟《弟子規》的經句編在一起,「老和尚身教—《弟子規》一百一十三件事」。我們看一則就效法一則,因為我們很崇敬老和尚,我從今天開始依這個為標準。包含我們在聽經的過程,有聽到哪個祖師大德、聖賢人他做到的哪一點,我們都效法他。人的這種修知恥心,知恥近乎勇,我恥不如這些聖賢人,就很有動力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