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中修齊治平的智慧(第二回)—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成德法師主講  (第三十一集)  2023/4/14  馬來西亞馬六甲  檔名:55-226-0031

  諸位法師,諸位傳統文化的同道,大家吉祥。我們昨天學習「修身.篤行篇」第一個單元「主敬存誠」,我們學習完之後,我們接觸一切人事物,我們都要問問自己,有沒有用真誠的心去對應。師長強調學佛、學傳統文化,最重要的是用真心。

  我們今天進入第二個單元,「乙、反躬自省」。這反省特別重要,因為師長有講,修行就兩件事:知過,改過。我們不能反省,不容易知過。所以了凡先生說到,「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所以他老人家也是感嘆,「天下聰明俊秀不少」,就先天根性很不錯、很聰慧的人,「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不能進德修業,「只為因循二字,耽擱一生」。沒有反思到問題,耽擱了本來是很好的根性,又是人身難得。對我們來講,我們是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中土難生,我們都具備了。我們在地球上,那是屬於善根、福德、因緣極殊勝的少數人類。但是假如我們因循了,那我們這一生這麼好的機緣就錯過了。所以這一章節,這些句子,對我們能知過,進而去改過,應該幫助會非常大。我們看三十二句:

  【三十二、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招致光榮,或者侮辱,或者失敗的責任,全在自己,不在別人。我們讀到這一句,我們能不能完全相信這個道理,這個就很關鍵。相信了,我們才能徹底去做;不相信,就半信半疑來看這一句話。從儒家來講,孔子有一個譬喻,在《中庸》當中,君子之道就像射箭一樣,「射有似乎君子」,這個箭射出去了,「失諸正鵠」,就沒有射中目標,「反求諸其身」,要反省我的問題出在哪裡。不能這個箭沒射中目標,當下的念頭「今天風比較大一點,不然我可以射得很好的」,把責任推給風。或者「這一支箭的品質不夠好,這支弓的木頭的出產地不好,我才射不好」,那就變成自己把責任都推到境界上面去了。這是儒家講的。道家也講,老子說「大道之行」,大道之行首先這個道就是真心,我們真心起用,「不責於人」,這是老子講的。我們看佛門,根本法輪是《華嚴經》,經中之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心,師長老人家講《華嚴經》,重複最多的教誨是哪一句?真正細心去聽、去觀察,有一句出現的頻率特別高,一切法,一切萬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所以一切的境界是自己的心現識變。

  我們看,從儒家、佛家、道家這三教聖人,他們是英雄所見大略相同,任何事情不能怪境界,要反省自身。這個心境我們古聖先王就是這麼做的。我們現在想說跟古聖先王學什麼?學他們的心法,堯傳給舜,舜傳給禹,禹傳給湯。在《論語》當中湯曰:「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朕躬有罪,無以萬方」。就是我自己的過錯,這個不能推卸給臣民。但是臣民有罪,都跟我有關,我有責任。所以我們前面好像有提到堯帝,我們有舉了《群書治要》的句子,裡面就講到有一個人挨餓了,堯帝說是我讓他挨餓的。因為饑荒沒有糧食吃,堯帝覺得是我無德,才有這樣的災難。有一個人犯罪了,堯帝說是我沒把他教好。所以這個是聖王他們做為一個領導者的心境。所以學領導,要向東方學,這是孫中山先生說的。我們要向西方學的是他的機器,科學的技術。哲學,為政之學,這個要向東方、向中華文明來學習。

  我們看這些聖王承傳的心法,在《群書治要》當中也有提到,湯王他遇到了旱災,他便用六件事情來自我反省、反思。哪六件事情?第一個,「政不節耶?」治理政事有沒有節度,辦政治有沒有都符合這些法度,反思施政的這些做法,因為他們清楚「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所以現在會遭旱災,鐵定有做得不妥的地方,畢竟他是一國之君,百姓有什麼不對,他都有責任,沒有盡力教好。第一個是從政治的措施有沒有不妥當。第二,「使民疾耶?」疾就是難過,有沒有讓百姓很難過,就是讓百姓去協助一些建設,有沒有讓他們太透支了。第三,「宮室榮耶?」建立這些宮殿是不是太奢侈了,浪費太多資源了。再來「女謁盛耶?」這個女謁就是後宮,有沒有得勢的這些嬪妃干預政治,形成不好的風氣。這些因素,其實都是歷代一個朝代會衰敗的原因所在,他都能就這些方面反思。「苞苴行耶?」就是賄賂是不是盛行,賄賂多了就腐敗。「廉者,政之本也」,廉潔是政治的根本。只要腐敗了,那這個朝代就很難再興盛起來了。「讒夫昌耶?」讒夫是指進讒言的人,是不是很猖狂,自己有沒有兼聽則明,沒有被讒言所影響。這個是湯王以天子的身分,他能這樣來反思。當然我們看到湯王這樣的行誼,我們自己在經歷事情的時候,我們能把它用在自身上面,經歷這些事,從方方面面有沒有哪一些部分做得不到位的?因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就可以做得更好。

  我們看到這些君王,在面對天災的時候能夠反省,那就能轉禍為福。湯王如此,包含清朝康熙皇帝,那時候旱災,他也是反省自己,到天壇祈雨,上書給上天罪己,自己有哪些做的要反省的。皇帝反省自己,這個就給天下人做榜樣,人心的轉變就快,所以往往祈雨之後,很快就降雨了。這個在史書當中都有,至誠感通,尤其一國之君的誠心,也會讓百姓的善根都增長。一般的人其實也是如此。

  當然講到君王,我們提一個歷史當中大家都很熟悉的人叫項羽。司馬遷先生他作的《史記》有本紀、表、書、世家、列傳,這個本紀就是記載天子的,而在本紀當中有把項羽記進去。項羽沒有做天子,怎麼把項羽擺進去了?這有用意,就是項羽有絕對的優勢可以做天子,但是他最後失敗了。而且他是常勝將軍,都是打勝仗多,但是最後在烏江自刎(自盡)。而且他在自盡以前他說了最後一句話,他說是「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是老天爺要亡我的,不是我不會打仗。他已經失敗到這樣的地步了,他沒有察覺自己有錯,他覺得是上天要亡他。其實整個過程當中,項羽做錯好多事,心胸太小,不能容人才,甚至於是有一個人很忠誠,結果項羽就把他的母親抓來,而且藉他母親要讓這個忠臣來歸附於他,這個人在劉邦那裡。結果這個臣子的母親很節義,她自己了斷了。一般的人遇到這樣氣節的人,都肅然起敬,結果項羽反而很生氣。他每做一件這樣的事,人心向背,人就感受到他的傲慢,他的瞋恚的心。這個是一個君王,最高領導人反面的一個例子。當然我們聽這些歷史,唐太宗先生的一段話很重要,太宗說到他有三個鏡子,「以銅為鏡,正衣冠;以史為鏡,知興替;以人為鏡,明得失」。以歷史為借鏡,我們能夠反思到怎麼修身,人生怎麼成功避免失敗。

  以一般百姓來講,我們小時候有讀過「周處除三害」。周處他自己的行為,讓當地的百姓很害怕他,百姓在談話的時候就談到了,我們這個地方有三害,一個是山上的猛虎,一個是水裡的蛟龍,再來就是周處。一方的百姓都這麼厭惡他,那他確實是很失敗,就像這一句講的『榮辱之責』,自己現在得到的是光榮還是侮辱,這個『在乎己』,在自己,不在別人。周處很可貴的,他聽到百姓這麼講,他反而生起慚愧的心,結果他就去為民除害,把老虎、把蛟龍都制伏了。而且他制伏蛟龍的時候,那是沉在水裡很長的時間都沒有出來,結果百姓就覺得,那三害都死了。後來周處浮出來了,沒死,他看到百姓這樣,他也都沒有責備,最後自己也好好修身,最後也都是為國家做出貢獻。所以這是一個人他的榮跟辱的轉變,就是他懂得反省自己,從被百姓視為貽害一方的人,最後功在史冊上。

  另外還有一個例子。《了凡四訓》末後有「謙德之效」,舉的一些例子。謙虛就是能反省,不謙虛就會傲慢。傲慢,那就別人錯,不是自己錯。有一個書生叫張畏巖,他去考試,結果榜單一出來,他沒考上,他當場就罵這些主考官眼睛瞎了,看不清楚。結果旁邊有一個道人就說了,我看你的文章寫得應該不怎麼樣。結果這個讀書人更生氣說,你都沒有看過我的文章,你怎麼知道我寫得不好?這個道人說,一個人寫文章要寫得好,最重要心平氣和,心氣很平和才寫得出好文章,現在聽你罵考官罵得這麼凶,我看文章不會寫得太好。這個張畏巖在那裡罵的時候,其實已經是自取其辱了。可是旁邊的道人一提醒他接受了,人家講得有道理,反省了。他一有這種反省的態度,「謙則受教有地」,這個道人進一步提醒他,能不能考上是你有沒有那個福報,有沒有那個命;你沒有那個命,沒有那個福,你文章寫得再好,也不一定考得上。他一聽,要有福氣,我那麼窮,我怎麼修福?這個道人就提醒他,你遇到事情不要這樣罵人,能夠反省,你這些心就是有福氣了,你趕快好好修養自己,你就能積福了。

  他接受了人家的提醒指導,他開始改正自己。後來,好像是過了三年,還沒考以前他就作夢,夢到陰間的官員在那裡集合,在那裡核對今年哪些人會考上。然後在彙整的時候,好多人都被劃掉了,那個是本來應該考上,但是做了一些不符合天理的事,福報折掉了。然後夢中就說,他或許可以補上哪一個名額,後來他有考上了。所以這個例子也是他考上考不上,這個「榮辱之責,在乎己,不在乎人」。所以「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方寸就是我們這顆心,「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我們能在心地當中下功夫,「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都求得到,福田靠我們的心耕。

  我們再看下一句,三十三句,經文我們念一下:

  【三十三、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

  這是《禮記.大學》當中的句子。『君子』:指有德行的領導人。包含我們願意修養自身,我們的目標成為聖賢君子,都可以照著這句話去落實。有德的領導人,一定是自己先有了善行,『有諸己』,這個「諸」是之於,有之於己,『而後求諸人』,這個「求」是帶動別人。師長有說,我們要放下控制的念頭,我們有要求,那就是有控制在裡面。比方說,我有這個優點,我做事很嚴謹,「有諸己」,我們就有可能容易別人也應該這樣,就變成嚴以律己,也嚴以律人。應該是忠恕之道,忠是嚴以律己,恕是寬以待人。

  你看就算兄弟姐妹乃至於父子,每一個人過去生所積累的都不盡相同。你看堯帝他是聖人,但是他的兒子丹朱就沒有他那麼高的德行。比方說堯帝是聖人,他也要求他的兒子也要成為聖人,那這種要求可能就會讓兒子壓力非常大。每個人的天分都不一樣,可是我們這個要求的心沒有觀察到,無形當中就會給家人、給他人無形的壓力,我們會把我們的這種期望加在下一代的身上。我也遇過,父親是數學博士,他的兒子數學考不好,他氣得要死,這麼簡單都不會。所以要能放得下控制要求,這個不簡單,可是這個控制要求不放下,我們的心就不容易柔軟,不容易體恤他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驗,比方說他指導你做數學,或者指導你哪些學科,你也很想學好,但是教你的人:就是這樣嘛,這麼簡單,怎麼不會?一聽到這些話,愈聽愈緊張,好像腦子都不大轉得動了,這種壓力來的時候,反而更沒靈感。古聖先賢教我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曾經人家教我們,態度是這樣,搞得我們壓力很大都學不會,我們絕不用這樣的態度再去對待別人。

  這一點不容易,但是這一點細細想想,我們能靜下心來多體會,就比較能夠設身處地。假如我們對我們所處的這個處境覺得很難堪,體會很深,我不要以這個方式去對別人。有一個父親,他還沒有當父親以前,他就說我父親從小打我打得太凶了,打的時候脾氣都挺大的,我以後當爸爸絕對不這麼做。後來他結婚了,當爸爸了,有一天很痛苦的流著淚說,我不想打我的孩子,但是我忍不住。你看他經歷過來了,他也很痛苦,他也自己曾經許下諾言,我以後當父親不這麼做了,但是真正他在那個情境當中,他也忍不住。我們看了很多反面的,假如沒有引以為戒,很可能我們還是會跟著這麼做,因為看太多了,無形當中好像很熟悉這樣的做法。

  所以老和尚說天下怎麼安定?夫婦不可以衝突,不然小孩從小看著這種方式,他要學會跟人和睦相處就不容易。所以我們縱使能力特別強,嚴以律己,但是不能嚴以律人,要寬以待人,這樣是能「有諸己,而後求諸人」。而且我們有去要求別人的念頭,它是有磁場的,對方是可以感受到的。當他感受到,比方說我們教導學生做內務,我們在講的過程當中,甚至於教完之後,這個眼睛都一直盯著他們,那種磁場他都感覺得到的。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有沒有感覺過,比方說哪一個長輩,他就是一直盯著我們不放,盯著讓我們壓力很大,無形當中可能會產生一種逆反的心理,而不是被他很自然感動了,然後願意去效法他。比方說有年輕的同學們,他們在一個寢室裡面,有一個同學他棉被疊得很好。但是他也沒有去看別人有沒有疊好,他做得也自己心安理得,也沒有去要求其他的人,幾天之後,其他的同學也慢慢開始疊了。他沒有那種控制要求的念頭,反而大家被他這種做得這麼心安理得的行為,自然感動了。

  其實我們的心念會形成一種無形的磁場,它雖然肉眼看不到,但是它是存在的。所以比方一個團體的氣氛,這個當領導的都很嚴格的盯著,有做錯什麼就馬上罵人了。這樣大家在那個氣氛當中,反而比較緊張,愈緊張愈容易犯錯。假如那個氛圍就是很平和的,新進人員,我們讓他感覺到不懂就問,不會就學,錯了就改,不要壓力太大,他身心比較放鬆的時候,反而他的善根、他的潛能容易出來。「達摩祖師傳」裡面有一句台詞,叫「看那看不到的東西」。你看人心會形成的磁場是看不到的,但是它存在,敏銳的人在其中就能感受到了。「聽那聽不到的聲音,知那不知的事物,才是真理」,這個是影片當中的一段話。當然這個片子還是拍得很好,大家有空也可以多看幾遍。

  「有諸己,而後求諸人」,我們舉《了凡四訓》。我們今天,包含前面舉《了凡四訓》舉了不少次,這部書確實理跟事都談得很好。「舜在雷澤」,舜到了雷澤這個地方,這個地方的百姓互相爭奪,他們要謀生,他們在捕魚搶地方,互相爭奪。舜王到了,看到這個現象,他是「惻然哀之」,哀是憐憫。我們體會一下,為什麼舜王看了百姓這樣,他會憐憫?我們一般看到別人犯錯了,我們會起什麼心念?首先我們看人家錯,我們有沒有為他著想的心?想著怎麼護念他。我們是為他著想,還是為團體在著想,這個我們得在面對他人的時候,我們能夠反觀自己的心念。師長也常說,從根本修,從起心動念處修。看到別人錯了為什麼我生煩惱?因為我有要求在裡面,因為我有自我的感受在裡面。而這個自我的感受,我們沒有觀照到的話,可能可以心情不好兩、三天。其實我們在看對方不對的時候,我們的心念對不對?他是一個行為錯了,我們是兩、三天,我們的念頭都不對了。那我們有沒有資格說他錯了?而且我們修行要跳出一種循環,我們說他不對,可是我們也還沒做得很好的時候,我們的這一個心念,我們看他不對的心念,會調動他什麼心念?調動他也看我們不對。

  所以人與人相處不離這個五倫關係,我們在這五倫當中別人對不對不是最重要的,首先我們自己要做對。假如我沒有完全做對,我面對對方,我講他不對的地方,他可能有七、八分不對,可是我還有一、兩分不對。我一講他七、八分,他就講我一、兩分,那就掉入一個互相在責備對方的狀態了。我一、兩分不對,但是我還反省我這一、兩分,那每個人都有良知的,那個錯七、八分的人他只是嘴巴硬,他不願意承認,他心裡還不服,你也有不對,可是當一、兩分錯的少的人,又在反省自己的時候,那他的良知就被這樣的心境給觸動了。所以人跟人的心是互相在交感的。我們也可以總結總結,我們這一路以來,我們勸親戚朋友,效果好不好。效果不好的原因到底在哪裡?其實這一句對我們是很重要的,我們還沒有做到讓對方信任,我們勸他其實效果都不會太好。這個也是《論語》裡面講「君子信而後諫」,他相信我們,佩服我們,我們再提醒他,他容易接受。還不夠信任我們,我們就勸他,他會覺得你是在批評我、毀謗我,你是看我不順眼,這造成誤會。所以佛門說不能攀緣。這個不能攀緣是對於境界,是不是緣分具足了,是很敏銳,他才拿捏那個因緣的進退分寸拿捏得好。

  所以我們假如勸人效果都不是很好的話,我們要把勸人的時間拿一些來修身,拿來提升自己。這個可能對於我們處在一種循環當中,就是都在看別人哪裡不對,然後別人又不接受我們勸裡面繞不出來,做一個調整。而且「工於論人者,察己必疏」,我們花很多時間看別人不對的時候,我們要反觀的時間、精力就相對不足了。所以六祖大師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常見自己過,與道即相當」,這些話我們得重視起來,不然我們一種修學的狀態很難提升上來。可能自己也覺得我也挺努力的,好像感覺進步不大,那可能就要做一些調整,就是我們多反觀。像蕅益大師有一句話講到,「專求己過,不責人非」。這些祖師他這些法語,應該都是他修學過程當中領悟的,而且這些都攸關我們能不能提升,或者是可能會在原地打轉。

  舜王是很好的榜樣,所以舜王是「有諸己,而後求諸人」。他自己禮讓,他做了一年左右,這個地區的人都懂得禮讓了,而後求諸人,他就帶動別人行善。『無諸己,而後非諸人』,要求自己沒有這個惡行,然後再護念別人,把這個惡行改掉。這裡也講到,禁止別人作惡。就是我們自己沒有這些惡行,我們的規定不能這樣做,別人才能心服口服。我們今天面對親戚朋友,比方說,以優點來講,我今天要帶動他有這個優點,我自己做得怎麼樣?我今天要護念他改掉這個缺點,我自己改掉沒有?我們有這樣反觀的時候,自己就感覺我還有很多功夫要下。我改自己都來不及了,我們那個向外見人家過的習慣,就會慢慢慢慢調整過來。這個是《禮記》當中給我們的教誨,而且這個也是人情事理。其實人情事理就是能體恤人心,就像古人說的「身教者從,言教者訟」。言教就是我們用嘴巴講的,比方說叫孩子孝順,這是言教。可是我們自己沒有做,那孩子的內心不是很服氣,這都是人之常情。你自己都不孝,怎麼叫我孝?所以我們能去體恤人心,我們就覺得老祖宗講的很有道理,「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我們要先「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要順著人心,事情就能夠往好的發展;逆著人性,可能就效果不彰。

  我們再看一下三十四句,這些句子都是指導我們的心行,我們的心念、我們的行為。我們真的依這些經典,我們就會覺得好多要下功夫的地方,不會常常陷到自我的感受跟煩惱當中,就沒有不理智的情緒。好像是稻盛和夫先生,他有六種精進,其中有一個意思就是不要有一些無謂的煩惱。我們看這個句子:

  【三十四、君子能為可貴,不能使人必貴己;能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

  君子都是求諸己,求諸於自己,自己有沒有哪裡還做得還不夠的。

  【故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

  羞恥自己修行不夠,不羞恥人家侮辱自己。

  【恥不信,不恥不見信。】

  羞恥自己不能做出讓人家信任的行為,不羞恥別人不信任自己。

  【恥不能,不恥不見用。】

  恥自己的能力不夠,不羞恥自己能力有了,人家不用自己。

  【是以不誘於譽,不恐於誹,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為物傾側,夫是之謂誠君子。】

  後面提到,君子有這些心境,那就不被虛有的美譽所引誘,不被毀謗而產生情緒恐懼,遵循正道而行,端正自己,端正自身,不被外物所動搖。就好像我們今天面對人事物,我們生煩惱了,這個都是被外物所動搖了。我們能夠不動,這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君子。我們就從這些心境,來效法君子之行。我們反觀反觀,我這幾天有沒有心情不好?不好的原因,是不是別人否定我了,我就很難過了。這裡說『不恥見污』,別人否定自己,別人侮辱自己,我只問我自己有沒有好好修,別人誤會,不難過。我們這段時間,有沒有因為別人不信任自己難過好幾天?『不恥不見信』,別人不信任自己不難過,難過的是我自己有沒有做出值得人家信任的言行出來。『恥不能,不恥不見用』,我自己好好提升我的能力,不能說我在團體裡面,哪些人受到重用,我心裡很不舒服,應該是我有這個能力,人家不用我也不難過。就像孔子跟顏回說的,「用之則行」,人家重用我們,我們就好好去利益百姓;「舍之則藏」,人家不用我們,我們也安貧樂道。孔子說「惟我與爾有是夫」,孔子對顏回說,這樣的心境我們兩個都有。我們念《論語》這一段的時候,也要當作孔子對著我們講,我們能不能跟孔子的心境產生相應?我們都不被外在這些境界影響我們的心,那這樣我們才能「君子無入而不自得」,在一切境界當中不被境界轉。我們不被境界轉,慢慢境界就被我們轉,只有這兩種情況。所以修行也是修能轉物,《楞嚴經》說「若能轉物,則同如來」,不被物轉。

  好,今天跟大家先交流到這裡。在這裡也跟大家請個假,因為下個星期剛好有一些活動,所以我們下個禮拜停一個禮拜。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