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中修齊治平的智慧(第二回)—學為人師,行為世範  成德法師主講  (第五集)  2022/11/30  馬來西亞馬六甲  檔名:55-226-0005

  諸位傳統文化的同道,大家吉祥!我們一起學習《群書治要中修齊治平的智慧》,智慧才能處理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有智慧,大事可以化小,小事可以化無。沒有智慧,很努力處理事,有可能弄巧成拙,小事都變大。所以李炳南老師有說,不懂人情,不懂事理,是書呆子,會傷天害理。你看這個用得很重!學的東西要轉成智慧,不能變成紙上談兵。要轉成智慧,那得要解行相應,提升自己的境界。我們讀經聽經,我們才明理,明了理要去落實。其實每一個經句的落實,他一定要放下習氣的,不然這一句落實不了。「對飲食,勿揀擇」,那不放下這個分別執著,偏食的習慣,這一句不容易落實。「見人善,即思齊」,我們不把嫉妒的心放下,不把隨喜的心提起來,這一句要落實也不容易。所以要落實每一句,一定要放不下習氣。放下習氣,分別執著就少,本有的智慧就會透一點。所以煩惱輕,智慧就會長。所以我們學習《群書治要》,是隨著每一句經文來放下自己的習氣。所以傳統文化是內學,向內用功夫。

  《呂氏春秋》說到的,「為天下者不於天下於身」,治理天下的人,他真正功夫用在他自己的修身,而不是在外在的人事物上面,這個就是君子務本。我們處理事情是從枝末還是從根本?這個就是學《群書治要》要在境界當中提起的態度。「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儒家是這麼教,佛家亦如是,依報隨著正報轉,正報是自己的心。所以我們面對境界,真正最根本的,要護好自己的心念,心念有沒有對立,有沒有控制,有沒有要求在其中。師長很多教誨,其實都是他老人家修行用功處。老人家講學不是照本宣科的,都是他自己修行的真實功夫。這個得我們弟子自己真下功夫才能體會到,這些話不容易說出來。老人家講:放下控制的念頭。我們為什麼會起情緒?情緒是瞋,要求不到了,對方不順自己的意思了,就容易起情緒。這個都要我們自己去觀察,我們才知道,我在哪一些地方容易起情緒,容易有要求控制。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我們的一個慣性是都靠別人,依靠別人。萬法因緣所生,所有外在的人、事都是緣,對我們來講是緣,師長老人家也是我們的一個增上緣。

  前面幾節課跟大家有提到了,傳統文化是個增上緣,師長老人家是個增上緣,因在我們身上,我們要善用其心。我們的心名聞利養還很重,那傳統文化跟師長變成我們名聞利養的增上緣了,我是跟淨空老和尚學的。真的跟淨空老和尚學,不會常常把這句話掛在口上的,因為一對照跟老人家教的距離還差很遠,會很慚愧,不好意思講這個。他常常掛在口上,變成自我標榜,自我炫耀了。我們都要冷靜,不能一聽,我也是跟淨空老和尚學的,我們就開始激動了。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這不是說他一開始就邪,因為外在的誘惑太厲害了,外魔。內障,內在的煩惱障,我們不是從小學的,不是從胎教學的,我們沒有遇到師長以前,已經有很多習染了,這些習染都很強,遇緣就容易起現行。除非我們有很高度的警覺性,觀心為要,善觀己心,「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觀照它。有時候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所以蕅益大師又強調「善友為依」,依眾靠眾。當然這個依眾靠眾,不是刻意去找人,大家聽法都不要聽出執著點來了。隨順自然,最重要提升自己,因為緣分是靠感召的,我們自己提升了,感召來的是志同道合的人。你急著要去找很多人那叫攀緣,攀緣的心,感應的也是攀緣的人。

  我們要安下心來,佛菩薩是法界身,我們一心向道,提醒自己依照經典去做,都會感得他們的加持。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這佛菩薩加持不上。就像我們思考什麼事情都是務本,從根本下功夫,這個就會得佛菩薩加持。《大學》裡面講「有德此有人」,先提升自己的德行重要,先放下自己的習氣重要;此有人,你會感應志同道合的人修行,志同道合的人來創業,當然這個創業一定是利益社會的工作。有德的人,他工作目的不是為了賺錢,他工作的目的是要奉獻社會。你看稻盛和夫成就很高,他是奉獻的精神,他帶領他的員工得到物質精神很平衡的提升,他還帶領員工為整個世界社會大眾的幸福做出貢獻來。他也很謙虛,他說這個是跟你們老祖宗學的,他跟我們很多中國的企業家這麼說的,謙卑。所以他們都在給我們演繹,將儒釋道的教誨,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當中。

  所以我們學習,學習冷靜,不能太激動。擇師、擇同參道友,包含擇偶都是要很冷靜的。沒有說這些重要的抉擇,是因為激動抉擇,然後抉擇得很正確,不大可能。人生最難的不是奮鬥,抉擇,抉擇要靠智慧。《群書治要》裡面就有指導「知人善任」,知人是重要的智慧。從佛家來講,人跟人有過去生的緣,過去生跟他緣不錯,會延續到這一生來,但緣不錯不是要搞情執,緣不錯是要同生極樂國。《大學》裡講,「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你喜歡他,你要看到他的不足,不容易了。你前世跟他緣不是很好,討厭他,你要再看到人家的優點就不容易了。好,不知其惡。你愛不了這個人,你護不了這個人,因為你看不準。你討厭一個人就很容易造口業,忍不住自己的瞋恚心,就開始批評。可要小心,可要有智慧,修行人有前後眼,我這一句批評出去了,出去不到一秒鐘、不到三秒鐘,那在地獄是要拔舌的。要有前後眼,才能克制住貪瞋痴。妄語、兩舌、綺語、惡口,口業不好守,口業最影響清淨心。我們修學的路上隨時隨地不能忘了終極目標,我跟這個目標相不相應?不能背道而馳,那就跟我們的目標愈離愈遠。

  我們的目標是要當生了脫生死輪迴,不了脫生死輪迴問題沒有解決。你做得再多的善事都是福報而已,下輩子做大官,甚至下輩子到天上享福了,一享福就不清楚了。修行的人不享福,有福給眾生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有福報,護持他人,自己安貧樂道。孔子是這麼教的,釋迦佛也是這麼教的;孔子是這麼做的,釋迦佛也是這麼做。我們今天學習傳統文化要以他們為標準,不然會學偏了。自己會學偏,還會把別人給帶偏了。師長說,學佛就學釋迦牟尼佛,要認識釋迦牟尼佛;學儒的,也要認識孔子。今天說要學稻盛和夫,也要認識稻盛和夫,他是怎麼處世的。你不能拿著這些聖人(聖哲人)的牌子搞自己的名聞利養,理念、所作所為都跟他們不相應,這叫裨販如來。拿著佛陀、孔子去做生意,謀自己的名利,這都要下阿鼻地獄的。你一時間,很快,打著這些旗號,尤其我們中華兒女都很善良,容易相信人,相信人跟智慧判斷是不衝突的,相信人是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不是不能判斷他的一言一行。我們遇事不要一下就很激動,你就容易判斷事了。清淨心就像這個湖面很平靜,它照旁邊的東西就照清楚了。遇到事一下激動了,波浪起伏。波浪起伏,旁邊的東西照不清楚。我們要先把浮躁調伏,把激動要調伏,這樣看事、看人比較不會偏頗掉。

  釋迦牟尼佛利益眾生,有沒有條件的?同體大悲。有沒有收費很高?這個要判斷。夫子,師徒如父子,他會收很高嗎?孔子沒有收錢。有人就說:有,束脩。束脩可不是收錢,束脩是拜師的見面禮,禮不可廢。大家去查查儒家的經典,孔子有沒有說一個月收多少?孔子說:「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一個讀書人說他要求大道(大學之道),吃得太簡單,他生煩惱了;穿得不夠體面,他生煩惱了,這樣的人你不用跟他去談修道了,他對世間這些榮華富貴還很放不下。「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取什麼道?安貧樂道。哪怕是有收費,那個收費就是能維持自己的生活,一心向道。他打著傳統文化,他要表演給我們看,他要有身教。人能弘道,一個弘道的人,把什麼擺第一位?把眾生擺第一位,念念想著讓眾生得利益,你開個條件很多人都來不了了。隨時要以聖賢這些榜樣來做人處世,不然很容易就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事情了。我們自己本來的習慣比較強,得勉強自己,提醒「我一言一行要對照聖人的標準」。始而勉強,一開始可不輕鬆。師長老人家說:跟我十幾年、二十幾年,在財、色、名、利面前過不了關。這可是跟了十幾年、二十幾年,那個對世間財色名利的慣性,隨時又有可能會現前。修行非帝王將相所能為,那個克己的功夫要很強。四大煩惱隨時會起現行:我見、我愛(財色名利會起我愛)、我慢(好為人師是非常容易的)、我痴。我們要有自知之明,不容易起我慢,起我慢都變成高估自己。

  孟子提醒,人皆好為人師。師,在《韓詩外傳》裡面講的,「智如泉源」,智慧像泉源一樣,「行可以為表儀者,人師也」,他的一言一行可以做表率。我們雖然因緣當中在教學,但我們時時要以這個為標準來對照,慚愧,離這個標準還很遠。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我們自己還有沒有疑惑?授業,我自己學習有沒有煩惱輕智慧長?我自己的家業經營得怎麼樣?我們今天弘揚傳統文化,就是要把修身、齊家、治理團體、經營事業、安定社會這些學問要傳出去。我們自己齊家的功夫怎麼樣?這個都要對照。我們剛剛說自己要觀心為要,再來有時候當局者迷,還要能接受別人的勸。一個人要齊家,你不能聽另一半的勸、不能聽父母、不能聽長輩的勸,要齊家不可能,要修身也不可能。因為最了解我們的是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家人、我們的長輩,他從小看我們長大的,我們的問題點在哪,他們很清楚,還要讓他們一而再、再而三講,我們已經不是在修身的狀態了。

  修行重實質不重形式,不是說我每天都有定課,不是說我已經學了二十年,這個都是形式的東西。實質是我們放下多少習氣,實質是我們能不能真正聽勸,實質我們有沒有先聽父母的話,聽從小看我們長大的長輩的話,因為他們特別愛護我們,這是這一世的緣分。假如連父母長輩提醒我們的,我們都沒有下真功夫去對治這個習氣,沒有修身。你還在讓他們擔心,讓父母長輩擔心的人可以利益眾生,無有是處。幾個人肯真實面對自己?能真實面對自己不簡單,勇氣不簡單,知恥近乎勇。所有修行的人有同一關,而且是最開始的一關,「須打破自欺一關,始有商量處」,不然根本談不上修行;「須灼然見得自己滿身過失,功夫始有著手處」。一日不知非,則一日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則一日無步可進。古人改過,都要用功過格。古人的心比我們清淨,外在誘惑都比我們小,他下功夫都要下那麼深。我們現在每一天有沒有反思一下,今天起的念頭,今天說的話、做的事,有哪一些不妥沒有?

  曾子,「參也魯」,這孔子說的。他以魯鈍的特質,最後居然能承傳大道。他怎麼修行的?這個我們要效法,他老人家是三省吾身,我們要學他每天反省,每件事之後反省,不能過得稀裡糊塗的,而且警覺性要很高。你看曾子,他在臨終的時候把學生找過來,他隨時要給學生表法(老師有這樣的警覺性,他不會放縱他的習性),他告訴學生,「啟予足,啟予手」,「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身體是父母給他的,他不能不愛護,「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曾子這個心境,我們要效法就不會隨便吃了,就不會隨便熬夜了。我們的性德是從孝親尊師開出來的,念念不忘孝親尊師,我們的性德一點一點就開出來了。不忘孝親尊師的人把眾生擺在第一位,因為師父上人不求我們什麼,眾生歡喜,佛菩薩歡喜,聖賢歡喜。真正回報佛菩薩、古聖先賢,回報老師,善待每一個人,善待每一個因緣,念念為他人著想,隨時給人家好的影響。

  師長老人家說《華嚴經》八個字,「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八個字是《華嚴經》的註解。老人家在二O一六年香港佛陀教育協會冬至祭祖法會的談話,這些談話都是應機說法,都不是偶然的,看到很多人打著傳統文化的名義當老師,但是言行不符合。人能弘道,是人要跟傳統文化教導相應,他才能弘道,不然他會裨販如來,會把佛法的形象、傳統文化的形象給搞砸。所以這一個開示非常的重要,這個開示跟我們學習《群書治要》息息相關。怎樣才能把《群書治要》學好?就像師長說的,學釋迦牟尼佛,不貪。貪名聞利養,那《群書治要》就變成增上緣了。我看再有一陣子,可能《群書治要》有人開課收費很高,然後說是跟成德法師學的。你們不要太激動,有人說「你們要聽蔡禮旭老師講的課」,同修一聽,「哇!跟蔡老師一樣的」,不要太激動,他是拉我做marketing的,現在搞商業的人太多了。看一個人,你不能只聽他講,「視其所以,觀其所由」,這個人學傳統文化以前就是搞商業的,就是專門做行銷的,他那個行銷的思惟都還沒放下,都是把利擺第一位,都是想要立竿見影。他學了馬上前面的都放下了,確實有這種人了,很少很少,你得觀察一下,不能激動。你真的要以他為師,按照密宗兩個說法,一個要看三年,一個要看十二年。為什麼?自己的法身慧命,不能開玩笑,不能一時激動的。萬法因緣生,一個人怎麼可能不受他家庭的影響,不受他成長環境的影響。所以要觀其所由,他的成長過程,他經歷過哪一些事情,都在影響每個人。你觀察,確實他把以前的習氣都放下了,這個人根性不得了。但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要冷靜觀察。

  所以師長強調的不貪、不瞋、不痴,不慢、不疑。我們不調伏好為人師的習性,我們做事很強勢的,都要別人聽自己的,自己是權威,自己什麼都對,團體變一言堂。尤其瞋恨心伏不住,很會處罰人。孔子是溫和、善良、恭敬、節儉、謙讓,「溫良恭儉讓」,處理事情比較溫和的,不會動不動就要罰人家,那是瞋恨心太重了,控制欲太重了,這個大家都要會觀照自己。歷事練心,練的不是別人的心,練的是自己的心。觀心為要,我們在境界當中要看清楚自己的心念,才知道我在這個境界當中是要修什麼。「一切皆考驗,看爾怎麼辦?對境若不識,須再從頭練。」我們面對教育孩子,對境若不識、不清楚,我們還是要以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來面對,不然我們都是覺得是孩子不對,都沒有察覺到自己心念的不妥,行為的不妥。傳統文化走了一、二十年,我們得總結總結了,多少孩子因為我們父母、老師的行為跟傳統文化不相應,都喪失信心了,我們是斷了他們的慧命。

  我們是以老祖宗的福報在造業,這樣不行!我們也不希望繼續有人造這種業。懂道理了,就變強勢了,都不能體恤小孩的心。你當父母在這個角色,你住在這個身分上,你就容易強勢了;住在老師位,也很容易強勢了。佛法講的,一執成病。你有住相,要「應無所住」;「若心有住,則為非住」。著了相了,住了一個身分,習氣就會現前:我是老師,你得聽我的。我們得對照對照自己跟《禮記.學記》相不相應,不是先去要求別人。我有沒有「道而弗牽」,引導,不是硬拉,不是硬灌輸。「強而弗抑」,鼓勵他,強是鼓勵,不是言語去否定,甚至是威脅,這些造的業都是阿鼻地獄的業,破壞傳統文化的形象。「開而弗達」,是啟發的,不是灌輸的,不是強迫一定都要背會了,都沒體恤到孩子的體力。你首先要展現的是慈愛,一個父母、老師慈愛都展現不出來,你說我們在學傳統文化,在帶孩子學傳統文化,這個很難。人能弘道,我們自己得先從我們的言語行為展現出來。《禮記.學記》講,「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長其善。我們有沒有時時在體恤孩子跟學生的心?一個孩子才四歲、五歲,你就把他放在一個地方,你就不去見他了,你說我們當父母的這個心到底是什麼狀態?這個收的老師也有問題,你都沒有體恤孩子,他現在對父母的依賴、依戀,你硬是就把他扯開了,這不都是父母、老師的強勢要求。

  古人沒有這麼做。古人去讀私塾,七、八歲都是離家很近的,都還是有回到家的。孩子的心靈比較穩定,他可以獨立了,他才去住宿。你沒有理解孩子,你這麼做了,孩子都感覺到你是不是不要他了,這個會變成他的心結。隔代教養的人也要注意這一點,他跟父母都不親了。你哪怕真的工作忙,你每天給孩子打個電話,他還那麼小,你不要自己覺得他都能理解,他又不是大人。況且大人,你也要能體恤大人的心,哪怕你今天加班,你本來說要回家吃飯的,後來加班沒有回家,你也要說明一下。不能你加班了,你就是老大,都不用解釋了。這是彼此的尊重。學傳統文化,隨時要把愛敬存心,把它表出來。當領導了,當領導這個位子也容易強勢,一些決定有改變了,也不跟團體的人說明一下。那我們當領導這個因緣就變成自己不尊重體恤別人的增上緣,權力在握。俗話說,絕對的權力,容易墮落的。所以以前的皇帝,天子,上天管著我。不然皇帝他最大,他還要提醒自己,我隨時替天行道,我自己要跟經典相應,要跟上天好生之德相應。

  我們真的能愛敬存心,要做到經教,不是太難。「對眾不責」,你給孩子留尊嚴,對眾不責。「愧悔不責」,他都已經有慚愧心了,你還一直講他,最後孩子看到老師都害怕。「暮夜不責」,他都要睡覺了,你要時時能體恤他的狀態,不然他會做惡夢的。「飲食不責」,他要吃飯了,你還責備他,消化不良。「歡慶不責」,孩子還在那笑著,突然呵斥他,經脈會堵住的,我們當老師這個情緒、瞋恨心伏不住,這些情況都會出現。「悲憂不責」,他已經在悲傷憂慮了,不要責備他。「疾病不責」,他已經生病了。這是古人七不責。其實我們在判斷人,以老和尚的指導就能判斷正確了,不貪、不瞋、不痴、不慢、不疑;溫和、善良、恭敬(對人對事恭敬)、節儉(不奢侈、安貧樂道)、謙讓(不傲慢、不自我標榜)。我們在傳統文化教學不是教知識,是要教人修道,是要護念人了生脫死。要護念人了生脫死,不能不以佛經為標準,這個我們都要表出法來,「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智慧。當老師的人,「離經一字,便是魔說」,不能隨便講話的,不能常常發表自己的看法。我講的每一句是不是依照經典,台上是這樣,台下也是這樣。你不能台上、台下的狀態不一樣。說實在的,你說台下不一樣,台上講話會不會出錯?你平常很隨自己的意思講話,到台上,你說「上台了,我要另外一個狀況」,可能會好一點,也不可能全部不出差錯。你台下是什麼樣,你台上才能這麼去展現。所以依智慧,不是依自己的分別、執著。「依義不依語」,聽話、聽講課是依義理,不是依這個表相的說法,離言說相。我們聽也都要善聽,師長叫我們放下,心上放下,不是敦倫盡分放下,這些都要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了義是能了生脫死的,我們這一生是以這個為標準,目標。善友為依,淨土為歸,是要求生淨土的。所以世間的財色名利不能沾,沾了,我們就去不了了。「依法不依人」,我們今天要學習,我們要依經,教學的人也要依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說,「從明師受戒」,我們找老師要找修行的過來人,這不能激動,要找修行的過來人,他才知道怎麼指導我們。明師怎麼修成的?成德的觀察,要從小學的人,因為少成若天性,三歲看大,六歲看老。所以師父上人是有傳統文化扎根的最後一代。我們希望我們的下一代從胎教開始。我現在一見到做胎教的父母,我肅然起敬,他們的小孩列為重點保護對象,這個因緣不同。我說到這裡大家不能說成德法師很偏心,這個大家要體會體會,萬法因緣所生,他們的緣不同。當然願意學的,我們當然都要盡力去教。老和尚說的,重視胎教,可以出聖人;重視三歲以前,可以出賢人。三歲以後教成君子,不錯了。這個就是時節因緣。這個也是《禮記.學記》教的,「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不容易學。當然,我們成年才學,畢竟我們要了生脫死,要學曾子,「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要有這個決心。人家一次會,沒關係我一百次;人家十次會,沒關係我一千次,我們不是從小學的人,要下這樣的功夫,不然我們這一生說要出輪迴,要往生極樂世界作佛,理想是很好,達不到。要克己復禮,要「事事常存忠恕,心心隄防過愆」,這個印光祖是交代的。「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忠恕存心,要隨時提起來。所以我們希望,我們的下一代能有像師長老人家這樣的因緣,從胎教開始。他的家庭教育,孩子要教好,也要有佛化家庭的父母為增上緣。他從小又有好的老師來指導,這樣就會出像師長老人家這樣的高僧大德。他都要有因緣的。

  所以我們現在,我們要學習,我們要從明師受戒。老人家是有傳統文化最後一代。你要跟這個老師,你就要看他是不是明師。漢地,有傳統文化傳承的,現在不多了。藏地,成德是不了解,但我們自己都要冷靜去觀察。像成德二十多歲才開始學,前面的習染很重,要調伏都是工程,大工程。遇到還有信任自己的緣,讓我們一起跟著師父上人學習,我們一起守明師受戒,我們心上要有老人家的教誨。我自己也要學習自知之明,自己念頭一不對,自己就掉入好為人師了,這個四大煩惱很厲害。所以師長指導,學習傳統文化要清淨心,財色名利不能染。我們整個社會,功利時代。功利,我們不知不覺受影響。功利社會都強調包裝,講得很好,銷售的技巧。以前的人做事業是我的東西要貨真價實,現在都是話術要講得很好,人心不古。我們不說別的,喜餅就好了。大家回想一下,你小時候的喜餅長什麼樣子?都很大,有沒有?那個包裝很簡單,貨真價實。現在的喜餅,包得色彩繽紛,一打開,再打開,東西一點點。一切法從心想生,這一句話在哪裡觀察?在喜糖,在喜餅。你去看五十年前人的照片,那個結婚照很樸實,那個新娘都很守本分,敦倫盡分,再苦再累她都扛。現在結婚照漂亮得不行,化妝化得那麼濃,一結了婚,生了孩子,都推掉,婆婆帶。

  不能看表面,重實質。不能看表面,不能搞排場,不能做宣傳,這個都是我們的成長環境會染上的習慣。所以你會看的人,你就看這個打著傳統文化的老師,他照相,你看他的相你就知道他的心態了。要會看的人,真是這樣,一看他的照片,一下子就要凸顯自己,那就有問題了。那個凸顯自己,一染那個名,那路就偏出去了。要清淨心,要恭敬心,那個恭敬展現在依教奉行上,不是嘴上講的,不是「我常常夢到師父上人」,你一聽就激動了。清淨心、恭敬心、真誠心去學。「誠與恭敬,實為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之極妙祕訣」,這個是印光祖師教我們的。「誠與恭敬,實為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之極妙祕訣。」我們時時保持真誠恭敬,不是聽老和尚講經真誠恭敬,是隨時對人對事真誠恭敬,沒有應付,沒有裝的,不能人前裝個樣,人後就不一樣了。不能對上恭敬,對下就比較強勢,學傳統文化最重要得用真心,真心不能變。你對老人家恭敬,對別人不恭敬,那假的。一真,一切真,一即一切。對老人家真誠恭敬,用真心,對別人都是真誠恭敬。我們說我是老和尚的學生,可是我對人不真誠恭敬,這個都是給老人家抹黑,老人家不是這樣教我們的。老人家教我們要行普賢行,禮敬諸佛。老人家說,我對一切眾生的供養跟阿彌陀佛沒有兩樣,我心目當中一切眾生都是阿彌陀佛。老人家是這麼用功的,我們跟他學,就要學他的心法。好,我們以這三心來學傳統文化,我們就相應了。

  好,今天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