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德行基礎—《十善業道經》心得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十二集)  2017/8/28  台南極樂寺  檔名:55-197-0022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十善業道經》進入到意業的部分,而意業算是最根本的,有了心生貪瞋痴,才會進一步化為言語、行為去造業。所以調伏貪瞋痴是從根本修行,「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而諸苦皆從貪欲起,自身的煩惱,甚至於是進一步傷害他人,所以自他的受害都來自於貪欲,以至於是延伸到國家的滅亡,都跟貪欲有關。像我們看歷史,《春秋經》當中,光是弒君的就有三十六件,亡國的有五十二,根源處都因為貪欲,所謂財、色、名、食、睡,貪著五欲六塵,就會做出自害害人的事情出來。我們看到世間這些事覺得非常的痛心,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要解決個人、家庭、社會、國家甚至世界的災禍,真的都得從息滅貪瞋痴,才能根本解決掉。而縱使這個社會、世界再亂,我們佛門講,共業當中有別業,所以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自己只要斷惡修善,哪怕在動亂的時代,家庭還是和樂,事業還是吉祥、順利,一生沒有災禍。

  師長老人家常常抓住很好的機會教育點,像過年彼此都會給予祝福,老人家在過年期間給大家的祝福,禮旭印象深刻,「諸惡莫作,歲歲平安;眾善奉行,年年如意」。我們諸惡莫作,不作十惡業,跟人不結怨,不會有業果,所以歲歲平安。世間人都是祝福歲歲平安、年年如意,但是希求果報,還得要種善因才可以,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都是要修因才能得果。所以老人家在這裡提醒,佛氏門中是有求必應,一定求得到,但是得要依教奉行,「諸惡莫作,歲歲平安;眾善奉行,年年如意」,都修善,感得的都是善人、善事、善果。所以老人家這個新年的問候,都是在開啟我們的智慧,也是提醒我們要深信因果。

  而《易經》當中說到:「履霜,堅冰至」,在坤卦裡面的教誨。還有說到:「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這樣的慘烈的逆倫事件,不是一下子變成這樣的風氣的,它是漸漸形成,「由辨之不早辨」,應該早一點就要洞察到,趕快調整。家庭有家風,社會也有風氣,已經偏掉了,再不調整,那差之毫釐,最後就謬以千里,以至於到積重難返,那人世間的悲劇就會一幕一幕上演。所以我們深入學習《十善業道》,首先我們明理了,我們懂得怎麼經營自己幸福、安樂、吉祥的人生,進而用在家庭,齊家,給所有的親戚、朋友、有緣的人,做一個修善因得善果的好榜樣,讓大家起信心,當下我們也在利益社會。

  所以《大學》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事實上不是理論,不是擺在書架上的這些純理論而已。我們古聖先賢的教誨,那不是空想出來的理論,都是他們身體力行的人生體悟,都是他們契入的聖賢境界,都是性德的流露。所以每一個人都有本善,本覺本有,都可以恢復,只要照著做了,我們的人生都能夠達到修齊治平的人生價值。尤其面對這個大時代,是不幸也是幸,不幸,畢竟我們在這個共業當中;而幸在哪裡?幸運在因為見到這個世界偏離了倫理、道德、因果教育,見義要勇為,把我們的責任、使命感、慈悲心給喚醒,沒有這麼嚴重的人間悲劇、災難,我們可能還只是在享樂、消福報而已。所以也因為這個時代,我們共同發起了「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願心。所以這個幸,幸運就在於我們的慈悲心、我們的真心發出來了,而且發出來之後要堅持不退轉。「凡出言,信為先」,我們不違背跟古聖先賢、佛菩薩的信諾,不違背跟師長老人家的信諾,不違背所有支持我們走這一條路的親人、朋友、護法對我們的支持。

  所以儒家《論語》講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君子他的本質就是道義,他看到了家庭也好、社會也好、國家也好、世界也好,只要他看到了,他就有這分道義跟責任。禮旭記得二OO五年初,在澳洲圖文巴,剛好當時候有這個福報,跟師長老人家住了幾天。而早晨老人家吃飯前有散步,禮旭印象很深,在散步的過程,老人家對著我們弟子講,說澳洲就像這個人間的一片淨土,就像天堂一樣,可是現在社會這麼亂,我們也不能袖手旁觀,也要從天堂下到人間去。這是老人家給我們的表法。

  包含當初二OO五年,為什麼在老人家自己的故鄉廬江成立傳統文化教育中心?因為老人家在參與世界和平會議近十場左右,發表了多次主題演講,把我們老祖宗倫理、道德、因果教育,都供養給了世界的這些大使,還有和平專家。會後他們跟師長講,你講得很好,可是是理想,做不到。結果師長的體會很深,老人家說道,這個世界最大的危機是信心危機,其他的都還其次。因為對古聖先賢甚至是宗教經典都不相信了,都覺得不可能實現了,他不可能去深入學習。一不學了,思想觀念都錯,那這個世界只會愈來愈亂。為了讓這些專家還有這些大使們真正對倫理、道德、因果教育重拾信心,必須做實驗,現在的人都受科學教育,你沒有做一個實驗給他看他不相信。所以師長老人家說,他在廬江辦傳統文化教育中心,是被聯合國逼出來的,而我們深刻體會老人家是慈悲為懷。老人家也給我們弟子們講,這個社會這麼亂,本來做這個傳統文化,應該不是他出家人的事,他出家人主要弘揚佛法,可是看到世界的人都喪失信心了,我們沒有做一個實驗來證明,那就看著這個世間的人就走錯路,這樣就不慈悲了,得做實驗。

  我們從老人家一生很多重要的經歷,就可以感受到他老人家的行誼,像廬江辦教育中心,就是老人家的效法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弘揚漢學也是慈悲、也是孝敬,這是對佛菩薩、對祖宗的孝敬,要把文化、正法傳承下去;也是智慧,知道最重要的是要為往聖繼絕學,才能為萬世開太平;也是普賢的行願,真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而且百折不撓,九十一歲,都這麼堅定的在實現漢學的復興。所以老人家講的每一句教誨,都是他一生修學的心得報告。所以老人家說「修德有功,性德方顯」,而修德最好的榜樣就是四大菩薩,效法了四大菩薩,我們本有的佛性慢慢就會恢復,而老人家一切行誼都是在表演效法四大菩薩。所以《論語》這一句,「君子義以為質」,我們看老人家的行誼感觸就很深,道義為本質。「禮以行之」,一切行為恭敬,有步驟,不亂,都是禮。禮是節度,掌握分寸,進退得當,都能兼顧情理,「禮以行之」。「孫以出之」,孫是謙遜,跟人應對談話都非常的謙退。老人家這麼高的威望,從不居功,都是讓名於上,讓功於大眾,每一個人的付出放在心上。像老人家每一次都要親自送禮物給所有這些付出的義工,這個都是滴水之恩都放在心上。而事實上我們所有的義工或者是職工,統統是他老人家的弟子,都是他老人家救了我們的慧命,可是老人家卻如此的柔軟謙退,這個都是我們的學處。最後「信以成之」,他自己的德行以至於他人生所做的事業怎麼成就的?守信用,他絕對不忘對父母、老師的承諾,不忘對社會大眾的承諾,只要有這個態度,鐵定他的學業、道業、事業都能成。包含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答應釋迦牟尼佛、答應阿彌陀佛要去的,決定依教奉行,這個動力就在忠信二字。所以「信以成之」很有道理。所以這樣的處世,「君子哉!」真正的君子。

  那我們真正要利益家庭、社會,得從修身開始,而修身絕對從格物,格物首先就要對治貪欲。所以佛陀講:「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苦惱都從貪欲來的,「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而且人一少欲,不為自己,不自私自利,所做一切都是功德,他的人生就是自行化他。而真的「人生解知足,煩惱一時除」,因為煩惱都從貪欲來,能知足常樂,就不做煩惱的奴隸。能知足、能感恩,時時都感恩一切,就活在感恩的世界裡面,不是活在欲望之中。

  我們看經文上提到的,能夠離貪欲,「即得成就五種自在」,成就是能成辦,五種自在,自在,用我們可以了解的話,隨心所欲。「何等為五?」一是「三業自在,諸根具足故」。我們從反面來看,假如一個人有貪欲,這個欲望調伏不了,絕對會進一步,會表現在言語上,就有可能會妄語,有可能會惡口,因為他要貪求,他要達到他的目的,甚至於行為就會有殺、盜、淫。而言語行為都造業了,鐵定他三業不自在,諸根不具足,身心都不安。最後果報來了,首先相貌就醜陋了,不莊嚴,可能身體都要有損害。我們冷靜來看現在的人的疾病,慢性病年齡愈來愈早,鐵定跟他造業有關。比方說吃的眾生如果多,有的還要吃這些野生動物、保護動物,那他的殺業就太重了,所以他身體要出狀況,心也不安,這些眾生都跟著他,他身心怎麼安?而真正離貪欲的人,他沒有造這些業,所以他「三業自在,諸根具足故」。

  「二、財物自在,一切怨賊不能奪故。」我們愈念這些經文,愈堅信什麼事都是因果,哪怕這個社會再亂,你不造惡因,也不感惡果。唐朝杜順大師,這個在賢首宗是重要的祖師,他把洗好的鞋子晒在外面,就有人跟他講,你把鞋子放外面,你不趕快拿進來,可能會被偷了。杜順大師講,他無量劫來沒有造偷盜的因,他不會感這個被偷的惡果。所以祖師也是深信因果。所以我們看到這一句,「財物自在,一切怨賊不能奪故」,假如我們回想自己一生,好像被偷了一些東西,看明白這一句,就不會再懊惱,也不會再怨恨這些人,轉一個念,這個債還完了,也不是壞事。所以學了佛,真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可謂事事是好事。被人家偷了東西還好事?欠債還錢,前世偷了他,他才來偷我們,所以還債了,無債一身輕,債趕快還完,臨終沒有障礙,也不是壞事。我們假如不明白這個真相,東西被人家偷了,可能怨恨了好久好久都不能釋懷,那真的就苦了自己了。所以理得心安,道理真的明白了,心都安住在真相,安住在深信因果,就不怨天不尤人了。

  第三、「福德自在,隨心所欲,物皆備故。」我們看到這一句,這個是能離貪欲。而什麼時候離,能感這麼殊勝的果報?因為佛陀講,「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是不是我這一生很用心的修離貪欲,我來世會有好的果報?事實上,勇猛精進的人很可能不用等來世,三年、五年命運就轉過來。我們看俞淨意公,他就是花了三年的時間,真正斷惡修善。他下了大決心,在觀世音菩薩聖像前磕頭磕到流血,發願「願善念永純」,不再起惡念、邪念,願善念永純,「善力精進,倘絲毫自寬,永墮地獄」,他發了願,自己不敢有絲毫鬆懈、自欺,假如這樣了他就墮地獄。發這麼勇猛的願,三年從家徒四壁、窮困潦倒,轉成妻子哭瞎了也復明,孩子走丟了也找回來,沒有功名也考上功名。這個是古代的例子。我們看師長老人家,他本來命中是四十五歲,又沒有福報,年輕時候養活自己都很辛苦,連跟隨老師學習也供養不起,到現在他老人家也是財富、福德自在,這一輩子修的。我們看了十善業就很清楚了,老人家一生完全是為眾生,這個是離了貪欲了,所以福德自在。

  「福」,我們常說的五福臨門,富貴、長壽、健康、善終,還有一點,好善好德。其實這個好善好德是最重要的,好善好德會行善,才會感得富貴、長壽、健康、善終的果報。這個是五福。「德」是德行,樂善好施。而孟子有講到:「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仁義忠信、樂善不倦,這個都是德行。可是有這樣的德行,自然感得上天降福給他。所以一個人不用擔心未來沒有福報,那變杞人憂天了,只要真正落實孟子講的「仁義忠信,樂善不倦」,以後的人生老天爺照顧,所以自然感得福報。所以「福德自在,隨心所欲,物皆備故」。像師長老人家現在,需要什麼財、物,自然感應有人來護持。

  「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獻故。」那當然,依我們同學們現在來看這個句子,我又沒有當國王。事實上我們可能在當前或者在未來,都會當一個領導者。包含我們現在在極樂寺學習,有可能分配到負責的事。所以這個「王」延伸,你假如是一個領導者,也要離貪欲才能感得殊勝的果報,有種奉獻的精神,不自私。而這裡「王位自在」,就是國泰民安、垂拱而治,他不用費太大的心神。就像我們之前提到的舜王,「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因為他離貪欲,這些真正有德的聖賢人,知道他無私無我,都願意來為他效力,因為他是為了人民。所以什麼事都是感應。而因為他為老百姓,「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所以人民也好,官員也好,都會把好東西奉獻給他。尤其假如國家治理好了,民豐物阜,甚至國威遠播,疆域很大,那在邊疆這些臣民都會奉獻一些珍奇的物品,甚至於是外國的使臣有可能都會來進貢。這是第四。

  第五、「所獲之物,過本所求百倍殊勝,由於昔時不慳嫉故。是為五。」他所獲的財物遠勝所求的百倍。這裡提到「百倍」是指數量之多,「殊勝」是指質量很好。而這樣的果報,主要是因為前世不慳吝,不吝嗇、肯付出,還有不嫉妒人家擁有的,才能感得這樣殊勝的果報。而我們看到離貪欲的殊勝,更重要的,捨了可以得,得了更要捨。不能得了之後又享用了,這就不能福報一直保持;你得了之後也去揮霍了,不珍惜了,那就沒有再種更好的因,所以得了之後還要再捨。所以捨得,得了還要再捨,而且愈捨愈多,愈來愈殊勝。我們看師長老人家一生他的福報,得了又捨,捨了得更多,都是給我們表法的。

  經文接著:「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三界特尊,皆共敬養。」前面提到五種自在,這個屬於世間有漏的福德。假如這些福德我們不享,不求未來的福報,都迴向無上菩提,那就轉成了無漏的福德了。所以將來成佛的時候,能得三界當中眾生無比尊敬供養,等於在三界中是最尊貴的聖哲人。所以我們修這個十善業,都要迴向無上菩提,不求來生果報。

  我們接著看下一段經文:

  【復次龍王,若離瞋恚,即得八種喜悅心法。何等為八?一、無損惱心;二、無瞋恚心;三、無諍訟心;四、柔和質直心;五、得聖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眾生心;七、身相端嚴,眾共尊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是為八。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無礙心,觀者無厭。】

  我們進入意業的第二個,『離瞋恚』。我們先認識什麼是瞋恚,在印祖的教誨當中提到,「瞋恚者,恨怒也。見人有得,愁憂憤怒」,見不得人好;「見人有失,悅樂慶快」,這個就變成幸災樂禍了;「及逞勢逞氣,欺侮人物等」,就是他會以他自己的地位欺負人。《弟子規》講「勢服人,心不然」。或者是自己脾氣大,常常在言語行為上傷害別人,都屬於瞋恚。我們一般講瞋就是發脾氣,情緒化,面紅耳赤,恚是懷恨在心。而瞋恚特別不容易調伏,尤其我們從小沒有傳統文化教育,一點小事情我們就鬧情緒,或者心量小,看這不順眼,看那不順眼。所以一個人成不成熟不是看他幾歲,是看他的心理素養。首先成熟的人不情緒化,不亂發脾氣,而且他都常常為大局著想,這才表現出成熟。包含能體諒父母、體諒領導的難處、苦處,還能時時看到人家的付出,看到人家的優點,這是成熟的人,這樣的人哪怕只有二十幾歲,都能扛大任。可是不成熟的人四、五十歲,給他任務只會添亂而已,添麻煩。所以我們同學們要為往聖繼絕學,以後都要在團隊裡承擔工作,所以培養一個人的成熟度非常非常重要,所以培養成熟度也是我們德行課程重要的一個目標。成熟的人懂得反省自己,成熟的人懂得把過失攬到自己身上。「賢人爭罪,愚人爭理」,不成熟的人一發生事都是指責別人,都說自己沒有過失。我們看舜王,他的父親跟繼母對他這麼不好,他還把過攬在身上,不是他們的問題,是我錯了。這些聖賢的風範都值得我們去體會、去效法。而成熟的人不亂發脾氣,離瞋恚。所以瞋恚是心理上的病態,而真正離了瞋恚會獲得健康的心理,『得八種喜悅心法』。

  『何等為八?』第一、『無損惱心』。損是破壞,惱是使人難受、苦悶,他沒有這樣的心,更不會有損惱他人的言行出來。其實我們針對人瞋恨的原因,往往太自私了,誰不順他的意,他就不高興了;或者太愛這個面子了,會惱羞成怒;自己貪求的東西貪不到了,他也就容易發脾氣了,所以這個瞋恨也從貪欲來了。人假如不執著這個身是自己,把眾生視作自己了,就像《無量壽經》說的,「於諸眾生,視若自己」,沒有我了,這個我瞋就從根上把它砍斷了。所以菩薩慈悲,他不念舊惡、不憎惡人,不會把那些過去的事放在心上,不會去憎恨惡人,因為菩薩覺悟了,眾生都是他過去的家親眷屬,所以「無損惱心」。

  第二、『無瞋恚心』。我們經文當中離瞋恚是從心地上講,這裡他得八種喜悅心法。第二無瞋恚心,就是他因為沒有瞋恚的心,也不會有一切瞋恚的行為,這第二點是延伸到絕對不會有瞋恚的行為。

  第三、『無諍訟心』,他不貪求了,不會跟人家爭奪,所以沒有諍訟心。我們看到現在連最親的父子、兄弟都要上法院諍訟,都是沒有教育。所以傳統的教育從小禮讓,從小是忍讓、謙讓、禮讓,不爭。所以孔子說:「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孔子的心願是天下沒有諍訟。爭得上了法院只能依法辦理,縱使依法辦理了,這家人之間的怨懟能去除得了嗎?所以用法律來解決辦法,已經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從佛家來講,解決不了根本的這些瞋恚、怨恨,之後還得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所以孔子希望沒有諍訟。其實他老人家很清楚,解決問題得靠教育,教育人心不貪、不瞋、不痴了,才能沒有諍訟。

  『四、柔和質直心』,溫柔、和平、敦厚,很厚道的人不會跟人家對立;質是質樸,不虛偽;直是正直,不邪曲。柔和質直,這也是菩薩四德當中很重要的一個德。菩薩四德:「隨緣妙用無方德」;「威儀住持有則德」,給一切眾生做好榜樣;「柔和質直攝生德」,跟一切眾生和睦相處,很真誠、正直;「普代眾生受苦德」,這代眾生苦,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己身求安樂。可能很多人覺得現在的社會,你假如對人家太柔和、太善良,被人家欺負。而這些說法事實上似是而非,你隨順這個社會風氣都跟人家爭,爭到最後對立衝突在所難免。而事實上爭到的都是他本有的,而且因為心用錯了,都折了福報了。所以真明理的人他不隨波逐流,還堅持他處事的態度,就是君子樂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了小人。

  『五、得聖者慈心。』這個聖者指小果以上的聖人,就是四聖法界以上地位的人,聲聞、緣覺、菩薩都是聖者。我們看五百阿羅漢,這些羅漢相貌都有差異不同,可是每一尊都感受得到慈眉善目,而我們看「第五、得聖者慈心」,因為他離了瞋恚了。我們佛門講「面上無瞋供養具」,臉色沒有瞋恚就是在修供養,因為沒有瞋恚心、沒有殺氣,到哪裡也讓人家覺得很舒服。所以臉上沒有殺氣也是修行,也是廣修供養,是普賢行。可是我們臉上假如有瞋恚、有殺氣、有鬧情緒,就造業了。所以要見人以前照照鏡子,沒有這種瞋恚,沒有瞋恨了,才可以出去見人。當下真的有瞋恚心要多念佛。然後往往這個瞋恚,轉個念,轉怒為恕,多體諒別人,換位思考,可能怒氣就下來了。包含懂得用忍辱對治瞋恨,往往人跟人之間有摩擦,一個巴掌拍不響,所以懂得「反忍」,反省自己,這個瞋恨的氣就下去了;「觀忍」,什麼都是假的,這麼計較幹什麼?「忘忍」,宰相肚裡能撐船,不要計較了;包含「慈忍」,念念為對方想,不會有瞋恨心,哪怕他罵你,你都感受到他生氣了傷身,你趕緊端一杯熱水給他,「別生氣了,傷了身,對不起,對不起,先喝杯水吧」,馬上他也氣不起來了;還有「喜忍」,不只不生氣,歡喜,為什麼?他看一切人都是善知識,都是來成就他的,今天他出現,提醒我還有瞋恚心,提醒我對人不恭敬,他把我的習氣挖出來了,所以不只不會瞋恨,還感謝對方的護念,才知道有瞋恨,不然臨終這個瞋恨再現前,幾十年的修學就完了。所以哪一個人出現,最容易讓我們情緒波動,那個人是我們的大善知識,他讓我們得要搞真的不能搞假的。所以忍辱對治瞋恨。這個慈心是本有的,我們把這些習氣去掉了,本有的慈心會現前。

  而一個人有慈心了,有這個因,那感得第六這個果:『常作利益安眾生心』,他慈悲心起作用,常常都會想著怎麼利益眾生,怎麼讓眾生安樂。所以這個五跟六也互為因果。

  第七、『身相端嚴,眾共尊敬』,容貌端正莊嚴,令一切眾生尊敬。因為得聖者慈心,又常做利益眾生的事情,種如是因,鐵定他得「身相端嚴,眾共尊敬」的殊勝果報,因為愛人人愛,敬人人敬。所以前不久聶老來漢學院教課,他不會講英文,見到一位威爾士大學的主管,一位女士,她一見到聶老她就用英文說道,這一位長者一看就非常的善良。他們雖然沒有言語的溝通,但是這位主管,她就感受到聶老他的慈祥、善良,這代表聶老也是身相端嚴,連第一次見面的人都對他很尊敬。那我們在師長老人家身邊,也看得很多第一次見師長的人,有的一見眼淚止不住,很感動,還沒聽師長講話就開始流眼淚了,所以這個真的是慈悲的攝受力。有一些在事業當中也都是很成功的,看到老人家的身相莊嚴,都不由自主就生起恭敬,因為這樣大的年紀有這樣的法相莊嚴,那絕對是修來的。曾經我們認識一個企業家,他聽朋友介紹師長,結果他心裡想,這個社會還有這麼無私的人?他不相信,但是也好奇。剛好老人家有法會,講經法會,他就去參加,本來坐在會場後面,聽著聽著,不自覺的往前坐,愈坐愈前面,現在每天都隨身帶著老人家的播經機,一天都不空過,很認真在聽經修行。所以這個都是這些善知識,他們給我們表演「身相端嚴,眾共尊敬」。

  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這一句其實也是有因有果,因為慈和忍辱,因為有這個因,速生梵世就是果。所以慈和忍辱,能夠承受一切順境逆境、善緣惡緣,所以命終速生梵天,就色界天。再延伸開,可以生到清淨的國土。所以修忍辱、修慈和很重要。《無量壽經》說:「常懷慈忍」,《金剛經》說:「一切法得成於忍」,我們的修行跟利益眾生的佛事,都要忍辱才能辦得成。而釋迦牟尼佛本來是在彌勒佛之後才成佛,可是他提早成佛,都是因為修忍辱。所以修忍辱功德非常非常大。我們俗話也講「觀德於忍」,看一個人有沒有德行,看他的忍辱;「觀福於量」,一個人有沒有福報,看他的度量。而真的能修忍辱的人,確實也是心量大,沒有不能包容的人。所以忍辱仙人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你看這個暴君要給他凌遲處死,他還想著要度他,所以這個確實是令我們很敬佩。在《證道歌》當中提到:「我師得見然燈佛,多劫曾為忍辱仙。」所以能見到然燈佛,有見佛的福報,這個都要從忍辱來修,才能感得殊勝的法緣。祖師大德特別提醒我們,「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一念瞋心起會火燒功德林,就白修了。尤其我們念到這一段經文,這麼殊勝的果報,我們更要勉勵自己精進奉行,離貪欲。

  『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無礙心,觀者無厭。』我們能不求世間果報,迴向無上菩提,這就入無漏的福德了,成佛時能得無礙心,如佛的自在無障礙心。「觀者無厭」,等於見到我們的人無不歡喜。所以今天假如還有人看我們不順眼,可能我們這個瞋恚還離得不夠徹底。而且現在更嚴重,連一家人都看不順眼。這裡講觀者無厭,怎麼現在會搞到夫妻、一家人之間都看不順眼?這瞋恚心都太大了,怒是猛虎,欲是深淵。而一個家一定要離瞋恚,這個家庭氣氛好,每個家人才願意回來,家庭有向心力。而一個家庭裡最重要的,男主人、女主人夫婦,要表演和順、和睦,給下一代看,給上一代老人安心。但是假如真的遇到另一半脾氣很大,遇上了要安心順受,有佛法就有辦法。佛法講事事是好事,遇到另一半脾氣大怎麼是好事?我們冷靜想一想,我們的下一代他往後的人生,他踏入社會,會不會遇到脾氣不好的人?甚至於他以後組織家庭,會不會遇到脾氣不好的眷屬?都有可能。可是假如當前我們能夠修忍辱,包容對方的脾氣,不跟對方計較,我們的下一代就學到了,你給他身教,他就知道怎麼去跟脾氣大的人相處,他會很早就懂事了。人生總不可能每一步都是好棋,最難得的是雖然不是好棋,每一步都下得有聲有色,這個就是表法。我們也看到,比方說父親脾氣特別大,母親完全包容,不言她丈夫的惡,還告訴她的孩子,丈夫的可貴,付出在哪裡,久而久之丈夫被她感動了。每一個人都有良心的,都有佛性的,我們真的離瞋恚修忍辱,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早晚會感動對方,舜王就是最好的榜樣。

  而一個團體裡面,尤其是領導者,也要讓觀者無厭。假如領導者脾氣很大,遇到事都是指責別人,那這個團體的氛圍就不好了,鐵定這個團體,哪怕是修行的團體,流動率會很高。有些領導人說,很多人願意來。可是我們要反省,有人走,雖然很多人願意來,他為什麼願意來?那是因為師父的光環福報照著我們,人家願意來。可是人為什麼走?因為我們脾氣大,因為我們沒有愛護這些同仁,我們沒有把師父教的表演出來,才會有嚴重的流動率,事實上這是折了我們很大的福報了。而且讓人家離開,他可能對佛法、對師長都會產生信心的動搖,我們就障礙了人家的法緣。所以在修行的道場擔任領導者,這個因果是非常非常重的。在修行的團體擔任領導者修福很容易,你盡心盡力,功德無量;可是假如我們不好好修學十善業,這個造的十惡很可能都影響他人的法緣,甚至斷人家的法緣,這個果報就非常嚴重。所以為什麼《孝經》在「諸侯章第三」要提出來「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因為位置愈高責任愈重、因果愈重,所以要戰戰兢兢,這是正確的。

  在有一個寺院,彌勒菩薩像前有一個對聯,而事實上入佛門上的第一堂課,就是彌勒菩薩給我們上的課,大肚能容,笑口常開,能夠效法彌勒菩薩就可以離瞋恚了。而且大肚能容,心包太虛,他就無礙,無障礙心了。這對聯寫的,「眼前都是有緣人,相近相親,怎不滿腔歡喜?」這說實話,沒有緣怎麼聚一起的?在《華嚴經》上佛陀講,「眾生皆是宿善友」,所有眾生都是過去生的善友。下聯:「世上盡多難耐事」,確實會遇到一些難以忍耐的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所有的事也都是自己過去生的因感召來的果。所以明白了這個真相,沒有惡人,為什麼?是我們先傷害他,他才來找我們要債的。真明白因果了就能包容,甚至本來生氣了,現在不好意思了,因為如是因才有如是果,生不起氣來,趕緊還債好,歡歡喜喜還債,進一步轉惡緣為法緣,這個才是真正佛弟子的胸懷。因為我們都在六道輪迴才相遇,六道輪迴太苦了,惡緣也是緣,藉這個緣表法,轉成法緣。你歡喜還,還關心他,他說這個人修養很好,原來他是跟淨空老法師學佛的,那不就轉成法緣了嗎?這樣才是《無量壽經》上說的,「受持廣度生死流,佛說此人真善友」。

  我們再看下面,十善業最後一段經文:

  【復次龍王,若離邪見,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等為十?一、得真善意樂,真善等侶;二、深信因果,寧殞身命,終不作惡;三、唯歸依佛,非餘天等;四、直心正見,永離一切吉凶疑網;五、常生人天,不更惡道;六、無量福慧,轉轉增勝;七、永離邪道,行於聖道;八、不起身見,捨諸惡業;九、住無礙見;十、不墮諸難;是為十。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速證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

  這段經文講到,能遠離邪見,就是遠離愚痴,得到十種功德法。而這個『功德』意思,修行是功,身心清淨是德;滅除內心的愚痴是功,調伏煩惱,煩惱輕了,智慧現前是德。所以戒定慧,戒是功,定是德,定是功,慧也是德。所以這個「德」就是得到的得的意思,修行有所得,故名功德。

  禮旭剛剛看到,像我們剛剛談的這個離瞋恚,在歷史當中都有很多離瞋恚的殊勝果報。像我們《三字經》講的五霸當中的晉文公,他回到晉國當國王,結果有一個寺人披,寺人是指太監,要跟他進言。而這個寺人披曾經追殺過他,要他命。他本來是很生氣,趕他走,當然挺有修養的,沒有殺他,沒有處罰他,只是趕他走。後來這個寺人披講了一段話,他聽進去了,放下了瞋恚。因為這寺人披分析給他聽,當初追殺他,因為他奉了當時候君王之命,他也是得要盡這一分責任。文公聽了他說的,也能體諒人家的立場了,不計較,不念舊惡,召見他。結果他就講出有人要謀害文公,確實真的發生了。所以文公因為能離瞋恚,其實救了他自己,也救了他的國家。包含五霸的齊桓公,也是因為不計較跟管仲的前嫌,管仲之前也要殺他。所以離瞋恚了,最後國家強盛,甚至是幫助了整個華夏不被外族侵略。這個我們從這些歷史都感覺到,離瞋恚所感得的福報相當殊勝。

  那我們接著進入的是能離邪見、離愚痴。印光祖師在《為在家弟子略說三皈五戒十善義》一書中說到:「邪見者,不信為善得福,作惡得罪,言無因果,無有後世,輕侮聖言,毀佛經教。」邪見的人就不相信因果報應,也不相信有來世,而且輕慢聖人講的話,毀壞這些經教,這個造的業就大了。所以對治愚痴要能深信佛法僧三寶,深信三世因果,也要深信六道輪迴的真相。而「信為道元功德母」,我們能深信因果,深信三寶聖言量,深信有六道輪迴,信為道元功德母,我們就不愚痴了,我們整個人生就知道要怎麼活才有意義。不然真的不明白宇宙人生這些道理,人生真的都是在折福而已,把福報花光,然後在享福報過程又染上了一大堆習氣。所以真的學佛要趁早,有智慧了才不造業。真的沒有學佛,哪有說不隨波逐流的?很難。

  所以邪見也是指愚痴,愚是愚昧,不懂宇宙人生的真相,事理的真相不懂。昧,愚昧;痴,痴迷了,迷惑了。就是因為迷惑這個身是我,為了這個身去貪戀執著這五欲六塵,然後又造很多的業,最後又枉受生死輪迴,這個就痴迷了。我們能離愚痴、離邪見,『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等為十?』第一『得真善意樂,真善等侶』。這善是妙好,意樂就是法喜,所以能法喜充滿。是離邪見就能法喜充滿了,不是說要獲得很多東西才能法喜充滿。師長老人家常說,真正的樂從內心自然出來的,從外來的那叫刺激,不是真的,外面沒有了就變壞苦了,沒有了我們又想要,就求不得苦了,這壞苦。在儒家有榜樣,顏回夫子,「一簞食,一瓢飲」,生活條件很差,「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代表他是每天深入經藏,法喜充滿,得真善意樂。

  我們佛門,在佛陀時代,跟著他的弟子,都是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都是法喜充滿,他們的物質生活都是最低標準。而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也是真正不貪求。樹下一宿,今天睡這個樹特別舒服,明天再睡,規矩是不可以,連對這個睡的環境也不要產生貪著。所以佛制這些戒,不要覺得是束縛自己,都是護念我們的清淨心,護念我們的道心。

  而得到真善等侶,這個就是得到好的法眷屬,善友為依。而法眷屬都是以道義為依歸,一起護念成就道業,我們淨土宗講的同生極樂國。我們常常念這個迴向偈,不能有口無心,同生極樂國,那就期許自己也能盡力護念一切的法眷屬,都往生西方,了脫生死,那我們這個迴向偈就是從真心裡面流露出來的。而以道義為依歸的法眷都守六和敬,「見和同解,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我們住在一起都有生活的公約,都要遵守,不只要遵守,還帶頭做好,這個才是成熟,「利和同均」,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有同學落後了不嫌棄,盡力幫助他,有難同當,這個是真善等侶。

  『二、深信因果,寧殞身命,終不作惡。』真正相信一切法不離因果,而且寧可犧牲身命也不再起惡念、做惡事,這是真正依止真理。而事實上人也根本沒有生死,六祖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五句話當中第二句,「何期自性,本不生滅」。真明白了,這個身命因緣和合,不要執著這個身命而去造業。真的不造業了,這一期的身命結束了好地方去。所以師長老人家說的,哪怕是被殺了,一念阿彌陀佛,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是他把我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那也是貴人。所以最重要的,在任何境界不再造十惡業了。

  第三、『唯歸依佛,非餘天等。』唯皈依佛陀、佛法,不皈依天人、鬼神等眾,因為畢竟他們也是六道輪迴的眾生,我們要依止的,一定要依止是圓滿覺悟的佛陀。就像《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佛教我們,學佛要得力,首先要從明師受戒。這個明不是有名的名,明白人、過來人。那天人鬼神都還沒有出六道,他不是過來人,他不是明師,我們不愚痴,要會判斷。

  『四、直心正見,永離一切吉凶疑網。』心地公平正直,見解正確,等於他的思惟,他隨順聖賢教誨,不隨順煩惱習氣。我們每一個修行的人,一定要守這個態度,直心正見,隨順聖賢教誨,不隨順煩惱習氣。我們假如隨順煩惱了,那就不是跟佛學了,跟自己學了。「永離一切吉凶疑網」,就是能離一切吉凶疑惑之說。因為就像世間人因為很在乎自己,常常會去探討這些吉凶禍福,去算命,這些東西有時候搞得自己也怕這個、怕那個,神神叨叨的都有可能。那學佛的人心地坦蕩,深信因果,不會受世間這些風氣的影響。而且他能真正這樣去處事,哪怕真有禍患來了,他能逢凶化吉,他能正念分明。

  第五、『常生人天,不更惡道。』因為不愚痴,言行不顛倒,所以都是感在人天善道。

  『行於聖道』,就是行於十善業,所以不墮惡道。

  第八、『不起身見,捨諸惡業。』不執著這個四大假合的人身為我,然後捨離一切的惡業。我們冷靜看,所有的惡業都來自於迷惑,接著才會造業,之後會受報,那不迷惑就不造業了。那最嚴重的一個迷惑,就在於執著這個身是自己。這個身是我,有我就有人,為了這個貪著這個我,可能會損害人,那就造業了。所以不執著身見的人,他就沒有我貪、我瞋、我痴,所以「不起身見,捨諸惡業」。《了凡四訓》常說,改過有從事上改者,有從理上改者,有從心上改者。從心上改的人就是「如斬毒樹,直斷其根」。我們明白迷惑的根源就是執著這個身,把這個身當我了,從這裡砍掉,那就能捨諸惡業。

  第九、『住無礙見』,因為不愚痴,有真實智慧,正知正見,所以通達無礙。

  第十、『不墮諸難』,不會招感各種災難。

  『是為十』,這個就是遠離邪見的十種殊勝功德。

  『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速證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所以迴向無上菩提,成佛的時候可以速證諸法實相,成就自在神通。

  這是佛陀就整個十善所得到的殊勝果報。而接下來佛陀又延伸到菩薩的六度,包含修持四無量心、四攝法、三十七道品。所以接下來這些教誨,等於是讓我們將十善業融入到所有大小乘這些行誼當中。而事實上沒有十善這個基礎,大小乘佛法也不可能成就得了。我們從淨業三福來看就很清楚了,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要做到其實就是要落實在十善業了,不然就變空的願了。這是第一福,有了這個基礎。第二福,小乘福,第三福是大乘福,才是「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我們沒有十善業的基礎,做不到,三皈依,持五戒,持菩薩戒,那也都是有名無實,落空了。那大乘「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我們十善業做不到,那不可能發菩提心。沒有發菩提心就不可能行菩薩道,那你讀的大乘經再多,很多時候不相應,這大乘經完全沒有辦法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當中。十善業做不到,怎麼給人表法?怎麼勸進行者?所以為什麼師長這麼強調三根的重要性?沒有三根就沒有做人的基礎,就不可能修學大小乘佛法。

  而我們《十善業道經》,也用了不少節課一起來深入,而接下來的《太上感應篇》、《千字文》,我們時間有限,會比較就我們當前,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比較會遇到的經句,跟大家做一個探討交流。而《太上感應篇》、《千字文》,都是十善業道落實的具體事相,十善是個綱,延伸出來就是《弟子規》,就是《太上感應篇》,這些每天發生的事情,就是這些五倫關係裡面的點點滴滴,所以我們《十善業道經》花比較多時間充分了解。接著細項怎麼落實,我們在後面的課程,盡量就這些處事待人接物常常發生的這些事情,相應的經句,再跟大家做分享探討。

  今天就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