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德行基礎—《十善業道經》心得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七集)  2017/8/21  台南極樂寺  檔名:55-197-0017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上一節課將《三字經》告一個段落,我想雖然在學習的因緣,是大家一起學習分享了這部經,但佛門講悟後起修,縱使這些道理我們有所了解,但更重要的,我們依照《三字經》這些教誨,去修身、去齊家,去利益國家社會。乃至於現在這個時代是地球村,師長老人家都給我們表法,時時以整個地球安危來著想。老人家今年九十一歲,但在這十多年的歲月,在聯合國已經多次都發表主題演講。甚至於都已經將整個宗教團結的理念方法,甚至成果,都供養給聯合國這些大使們。就像今年還有十幾位聯合國的大使,到澳洲圖文巴,參觀整個圖文巴市宗教和諧示範城市的成果,他們看了都非常感動。所以我們看到師長老人家,他學了漢學、學了佛法,他完全用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當中。

  就像老人家在一九九八年一九九九年那個期間,就在新加坡弘法,當時就啟講《華嚴經》。一般佛弟子對《華嚴經》都是非常崇敬,它是佛陀四十九年所講一切法,它等於是總綱領,是根本法輪。而《華嚴》它的境界是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用這樣的這些教誨可以達到這樣的境界。當時禮旭那時候聽師長老人家講經,也才剛開始學習,看到這個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其實念頭裡都還是,一來理解得也不深,二來甚至會覺得,真的可以到這樣的境界嗎?所以這個疑對自己來講是一個障礙,因為懷疑之後就不一定願意去深入學習了,哪怕是學了,這個疑沒有去掉,隨時也會影響自己的心態。你完全沒有懷疑,你會全然的去落實;有懷疑的,可能在落實的時候,在心態上不知不覺會打折扣。比方師長老人家說布施,去服務眾生,愈施愈多。那我們聽到這句的時候,也不能說不相信,也不能說每一個人都完全相信了。假如真的相信愈施愈多,那我們會很慷慨的去布施。但是以禮旭來講,不懷疑、不反對這個道理,但是師長老人家說,你今天統統布施的,明天就來了,可能念頭裡面還會冒一個「真的嗎」?

  所以這個信重要,一個人落實佛法之後,他能有很殊勝的果報跟信有關係,「信為道元功德母」。所以師長老人家當初學佛,章嘉大師是他的啟蒙老師,老人家確實他們從小孝親尊師的根基非常牢固,所以當有機會親近到章嘉大師這樣的善知識,他是全然相信,非常的恭敬,所以老師怎麼說他就怎麼做。所以當時候第一次見面,這個應該大家比較熟悉,老人家就發問,他知道佛法很好,什麼方法可以很快的契入?當時好像章嘉大師就停了差不多半個小時,之後講了一個「有」。結果師父一聽到有,馬上精神就振奮起來,但是章嘉大師又不說了。又過了七、八分鐘,章嘉大師才說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這個過程其實給我們一個啟示,當然師父講經的時候也說,假如章嘉大師這個方法用在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可能人都跑掉了。但是那個時候因為老人家他們的根基好,尊師,所以當下還是很恭敬的等著。而事後,甚至於是很多年之後,老人家說才了解章嘉大師那時候為什麼要這樣子教學。因為畢竟那時候才二十多歲,所以心比較浮,所以跟著章嘉大師這樣坐下來,半個小時了整個心才定下來,這個時候老師講的他很能領悟、很能記得住。假如心很浮躁,聽得再多,有時候不入心。

  其實我們在看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藉由這個事例來觀照自己,我的心有沒有浮躁?儒家的先賢留了一句話很重要,「為學第一功夫,要降得浮躁之氣定」。就是我們求學第一個要下的功夫,就是先要讓浮躁的心能夠定下來,這樣學習才會有比較好的效果。就像我們之前在《三字經》裡面提到的,「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這是諸子裡面的,其中荀子他的一篇文章叫「勸學」,裡面也提到很多學習重要的觀念還有心態。其中他有一段話,對我們是很重要的一種反思觀照,他提到,「君子之學,入乎耳」,耳朵聽到善知識講的道理,「著乎心」,他那個教誨是領納在心裡面,「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等於是他這個道理一領受之後,就指導他一切的言行。

  比方師長老人家有一個妙法,對我們修學是關鍵,禮旭個人覺得這個妙法不受持不落實,學佛學得再久,不可能有法喜。因為這個妙法特別對我們這個時代的機,這個法就是老人家最常講的,念念為他人著想。因為用這個法,才能對治我們的我貪我瞋我痴我慢這些習氣。我們看這幾個最嚴重的習氣,它前面都有一個「我」字。而念念為人想,這個我就淡下來了,我一淡下來,我貪我瞋我痴我慢它慢慢慢慢就淡了,用功一段時間,它就比較不容易起現行了。不然,不從這句下手,讀的經很多,真正境界現前的時候,一句也提不起來。該貪的時候貪,該情緒起來就起來了,該對人輕慢的時候,自己根本觀照不到。其實我們不耐煩的時候,那個傲慢在其中,那個瞋恚也在其中。所以當我們聽到師父講念念為他人著想,「入乎耳,著乎心」,放在心上了,那我隨時要用這句話來提醒自己。「布乎四體」,他做每個動作,比方說我們現在一起住在極樂寺,尤其晚上,大家在同一層樓生活,甚至上下樓,你動作太大,鏗鏗鏘鏘,可能有一些同學早睡覺,就被我們吵起來了,我們舉手投足就沒有念念為他人想。有提起這一句,那整個動作絕對跟以前的習慣就不一樣了。

  包含我們又學到了要禮敬諸佛,這是普賢行最重要的第一個普賢願行,我們修學淨土法門的人,對普賢行要非常的重視,而且要趕快落實。因為西方極樂世界是普賢菩薩的法界,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在哪?應該講它無處不在,就像那個電視,哪一個頻道其實當下都存在,但你要把它接通,你要一按它就現前了,它不是不存在,但你要把它接通。所以同樣的,像我們一些祖師大德,像慧遠大師,他往生前已經四次見到西方極樂世界,他那個頻率已經接上去了。佛門有一句話講得好,「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因為他頻道一接上,就在其中,就在當下。你看極樂世界是法性土,而極樂世界事實上也是我們的心變現的,所以頻率也要接上。儒家講,《易經》裡面提到的,「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我們整個心行氣質都是普賢行的氣質,那跟西方極樂世界就相應了。我們有了這些認知,要落實禮敬諸佛,一切有情是諸佛,一切無情也是諸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所以禮敬是落實在對一切人、對一切事、對一切物都要禮敬。這個道理我們學了,領納在心上了,當下對每一個人要恭敬,他都有佛性。包含對我們本分之內的每件事,我們都要恭敬,不能馬虎、不能應付。包含一切物品我們不能糟蹋,尤其我們生活的環境,這些都是十方大眾供養的,又是師長老人家護持的,我們的水、我們的電,都要禮敬,都要節省。

  所以佛法每一句話,完全可以落實在我們當前的生活當中。假如我們今天學了一段經教,然後感覺這句跟現在生活工作處世待人無關,禮旭覺得鐵定是我們理解不對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都是對我們娑婆界講的,佛是徹底覺悟的人,他不會給你講了一段法,然後講一講說,「對不起,跟你沒關」,「對不起,你做不到」,不會這樣的,都契我們的機。我們當下都可以落實,佛法就是生活。而我們假如理解到,當下不能落實,鐵定理解有偏差。這我們可以提出來,你們可以跟廖班主任提出來,他可以跟你們解答。他也會跟禮旭這邊反映,我們共同來探討,都可以落實的。

  所以剛剛跟大家講,荀子他提到的,「君子之學」應該是,「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四體就是我們的雙手雙腳,形乎動靜。那代表你學了這個東西,有沒有學到在哪裡觀察?看有沒有落實出來,這才是真正在學,在解行相應。我們《三字經》學完了,那是解的部分,甚至學一遍解得還不夠深入,都有可能,解還要解得深,做還要做得徹底。所以《三字經》後面那幾句話,也是給我們很重要的叮嚀。「幼而學」,可能你小時候就開始學了,但是不能因為說你會背了,你有聽過課了,我已經學到了,所以《三字經》說,「幼而學,壯而行」,可能這一句做了幾十年,才把它落實下去,有時候可能到了中年,都還覺得做得不夠。古人留了一首詩談道,「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他從小學的經典的教誨,到了年老的時候才覺得比較得力了,能時時提得起來了、落實得了了。「紙上得來終覺淺」,只是從書本上看來,這個還不夠深入的。「絕知此事要躬行」,知道經典每一句,這個躬行就是自己要親身,去把它做徹底的。

  所以《三字經》這一句,其實也跟這首詩很相應,幼而學,壯而行,「上致君,下澤民」,學這些學問幹什麼?學了不是只是增長自己的學識而已,學了是要能利益他人。所以儒家的《大學》就提到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自己內在,內心下的淘汰習氣的功夫,來成就自己的道德學問,之後可以起到,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的大用。所以《大學》這個八目,就是我們的人生價值觀。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就修、齊、治、平。所以跟《三字經》講的一樣不一樣?完全一樣。

  「學問為濟世之本」,很多人這道理不懂,五倫關係他都不知道應該怎麼去盡本分。甚至於為人父母,他父慈子孝,他要慈愛子女,可是他假如沒有學習,那他的慈愛有可能是溺愛。所以人生每一個角色,要能扮演得好,扮演得圓融、圓滿,都還是要透過學習,他才知道怎麼很好的把這個本分盡到。所以父慈子孝,當父母也要學習如何教育小孩,如何時時給孩子做榜樣。不然古人還留了一句話,「慈母多敗子」,既然是慈母,怎麼會反而是敗了兒子?因為她那個慈裡面沒有理智、沒有智慧。佛家講悲智雙運,她還是要用理智的,所以她只有慈愛沒有理智,就變成溺愛了。

  這個《三字經》有沒有講?有,《三字經》說,「人遺子,金滿籯」,一般的人給孩子留很多錢財,「我教子,惟一經」。這個一經在古代就是讀書人,有個讀書人他很通經教,他的兒子也專攻一部儒經。事實上通一部經,整個聖賢這些倫理道德的教誨,他掌握住了。他掌握住之後,他可以齊家,他可以在朝為官,可以利益國家;他又可以教學,講學,教化一方百姓,所以他人生很有意義、很有貢獻。所以當時候的人看到他們一家父子,有這麼大的成就,就流傳了這一句話。

  而這句話也提醒了,假如一般的人,他不懂得讓孩子先有智慧先明理,反而留很多錢給下一代,看起來是在愛護他,很可能是害了他。尤其在我們當前,這個經濟比較發達的時代,一般的人忽略了精神生活的提升,尤其忽略了整個文化的承傳。所以師長老人家說,文化是民族的靈魂,這不單是指我們中華民族,包含全世界其他民族。假如他們沒有把優秀的民族文化傳承下來,在現在這個時代生活,講得比較嚴重一點,都比較偏向行屍走肉。為什麼?他的人生追求就變成是享樂主義了,功利主義。享樂主義的人,慢慢的就沒有靈性了。所以我們看到現在有年輕人十幾歲,為了去聽一個歌星,明星的演唱會,那要一筆錢,然後要求他的父親去賣一個腎,讓他可以去聽這個演唱會。我們冷靜想想,這十幾歲的孩子有靈魂嗎?他已經感受不到,他父親假如把一個腎拿掉,這個過程多痛?他只能顧慮到他最想做的那件事了,所以欲令智迷。

  而我們一般祠堂裡面都會掛對聯,我曾經聽一個同仁講,他們家族的那個祠堂的對聯,就是掛著,「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孝道,「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那代表人要讀經他才會明理。人不明理,縱使做人,他的靈性會一直墮落下去。就像《孟子》當中的一段話,「飽食暖衣」,吃得飽,穿得暖,「逸居而無教」,逸居就是沒有人生高遠的目標,每天就想著到哪裡玩一玩,到哪裡花花錢,逸居而無教,又沒有教他做人,「則近於禽獸」,故「聖人有憂之」。所以假如過分重視物質,而沒有重視精神教育,幾千年前孟子就說了,而且孟子是根據堯舜那個時代的教導,談的這段話。所以我們老祖宗在四、五千年以前,為什麼就這麼重視教育?他已經洞察到這一點,你只有物質生活,最後人會活成近於禽獸的行為。但是假如不讀經,我們很容易沒有建立起理智的人生觀,很難不隨波逐流。而且我們現在人類有時候做出來的行為,禽獸都做不出來,比方「虎毒不食子」,可是人類現在一年光是墮胎的次數,一年是五千萬。所以整個全世界現在缺乏聖賢教育,他整個就偏向都是享樂、功利,才會落成這般的情況。

  所以為什麼師長老人家要大聲疾呼,要全心全意九十一歲還到最前線來,成就英國漢學院的因緣?光是去年,今年還不算,去年來英國就飛了四次,九十歲。而且最近還大力支持,威爾斯大學辦和諧博士,讓英國各個宗教,推薦兩個學生、一個老師,這個是幫全世界的宗教,培養弘法利生的人才。因為假如經教沒有人講,他就不明理,甚至於是宗教徒不學經典,反而被這些有心人士誤導、利用,造成很多恐怖事件。他假如經教有學過,他就不會被這樣利用了。所以所有家庭、社會、世界的問題,只有教育能解決,大家都明理了,就不會幹出這些糊塗的事情。因為師長老人家講,所有的問題是東方缺乏聖賢教育、西方缺乏宗教教育,這一句話就把問題的根本點出來了,因為所有的問題都是人心的問題。

  人心為什麼出問題?他沒有受到好的教育。受到好的教育,就「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都是往恢復本有的,圓滿智慧、德能、福報的人生方向在邁進。那他的人生就是,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他的人生就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那多好。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行菩薩道,都是變成所有宗教的天使,都是幫所有宗教他們的上帝去愛護眾生,這個世界就可以走向大同,都要靠教育。但是最關鍵的就是要培養弘法人才,所以師父老人家的心量,他不是只有想到國家民族而已,他是想到全世界的。剛剛跟大家提到了,「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他還沒有緣分接觸到這些經教,所以弘法人才多了,大眾就更有機會,可以接觸到這些好的經典教誨了。

  剛剛跟大家講到荀子,每一句教誨聽了進去,放在心上把它做出來,《弟子規》這麼教,《荀子》這麼教,《三字經》也是這麼教。而荀子接著講道,因為他前面講了這個是君子之學,接著他說「小人之學,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四寸耳,將曷以美七尺之軀?」就是我們學習假如聽了之後,就直接是講出去而已,假如是這樣的一個學習狀態,這些道理他就沒有辦法內化。就是好像是一個知識的學習,是沒有辦法變化我們的氣質,是沒有辦法利益自己,再去利益他人。而這樣的學習狀況,在我們當前是比較普遍的。因為假如說我們學了之後,真的就像荀子講的馬上內化、馬上做出來,那應該每一個學習傳統文化的人,他的改變是大的,而且他家裡的人會看到他的改變,會非常感動,進而認同傳統文化。可是我們看學了之後,真正讓家裡的人都很認同佩服的,這個比例不高。甚至有一些學了之後,反而家裡的人變得不是很認同,怎麼學了之後,跟他相處有壓力,學了之後,他怎麼淨拿著這些道理來要求人。

  荀子講的小人之學,我們不能學成小人。小人之學是聽了之後馬上講,講的那個心態又是去指正別人,那這個學習就偏掉了。所以儒釋道,漢學它都是內聖外王之學,所謂內聖是內學,是往內要求自己。所以學習的心態不對了,那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了。我們一聽就講,這個都是學習的心態沒有先從自己學起,包含學習還是很浮躁,浮躁的話,對一個道理很難去領會、很難去感悟。所以剛剛一開始跟大家講,古人說,為學第一功夫,降得浮躁之氣,定下來。我們有沒有浮躁?其實從很多生活細節可以看得出來,比方講話的速度,比方走路,甚至於生活當中常常會磕磕碰碰,撞到什麼了或者把什麼撞壞了,這些其實都是在提醒我們,我們是比較浮躁的。所以其實每一句經文,真正要拿來落實在生活當中,要把一句做到確實也不容易。

  所以師長他見章嘉大師,他事後領會到,章嘉大師半個小時才回答他的問題,就是要讓他浮躁的心先定下來。而對我們來講,我們聽師長老人家講經,可能有一段時間了,章嘉大師教導師長的這段,對我們現在修學有什麼啟示?有什麼反省沒有?師長老人家是說,雖然那次談話,章嘉大師只跟他說了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接著師長問說,從哪裡下手?章嘉大師說布施。然後那一次談話出門的時候,章嘉大師拍拍師長的肩膀,說今天給你說六個字,你回去做六年。師長老人家不止做了六年,他做了一輩子,看得破,放得下,還有布施,從布施下手,他全然的布施,毫無保留的布施。所以因為他心定下來了,把老師這個教導納受了,而且因為很恭敬,老師說了他就做。師長常常提起來,章嘉大師還告訴他,你這一生學釋迦牟尼佛,你這一生佛菩薩安排,自己不操心。禮旭觀察師長講這段話的時候,都笑得挺開心的,禮旭想說可能師父他在六十多年前,人家章嘉大師教導他,他就接受了,都是佛菩薩安排,他就過上不操心的生活了。所以那個態度都是心定下來,把這些教誨就領納在心上了。

  對我們來講,雖然師長沒有說跟我們談話都沒講話,然後之後才講六個字,這個緣已經不是這樣了。但是我們要想一想,我們聽了幾個月,甚至聽了幾年,我們浮不浮躁?真正落在我們心上的有幾句?真正在生活當中時時指導我們的又有幾句?所以這個故事我們不是光聽而已,這些故事裡面的這些道理心態,我們拿到自己身上來觀照,就有很大的受用。禮旭也是覺得,這一、二年比較會去思考一些問題,以前學習還比較遲鈍。像師長老人家講的,他的佛法的基礎是章嘉大師幫他建立的,這句話很重要。我們一般親近老人家,看到他弘法的殊勝,看到他對世界的貢獻,非常的佩服仰慕,也想效法,所以我們所看到的都是花果,但根在哪?假如沒有根深蒂固,怎麼會有他老人家現在這麼殊勝的成就?可是我們幾個人去關注根本在哪裡?根基在哪裡?

  而師長老人家常常講經的時候,一提到三個老師他會重複這句話,他的佛法的基礎是章嘉大師幫他建立的,所以這句話不能等閒視之。我們今天學佛要有很好的成就,要跟著他老人家的步伐走菩薩道,那得要善於觀察老人家的根基是怎麼扎的。章嘉大師教他什麼,其實這些內容老人家常常重複,我們假如不是很重視的話,聽多了都已經麻木掉了,沒有體會到了。章嘉大師教師父還有一句很重要的話,「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所以我們今天學一部經,我們受用多少?時時留在我們心中的有幾句教誨?這叫實質,不是重形式,《三字經》學完了,那有幾句時時指導我們的起心動念跟一言一行?所以態度決定成就,我們同樣在同學們、大家一起學習一部經,每個人的收穫不一樣。什麼決定的?心態決定的。我們學的時候是沒辦法,規定要學的;還是說這個很難得,這老祖宗流傳下來的瑰寶,我要好好珍惜。甚至於有人他責任心更強,我一定要把它一次學通,通了之後有機會我就做出來。我就跟人家講明白,我要為人演說,所以責任心愈強的人,他學習的效果一定愈好。

  所以老人家您看他那麼年輕,他的志向就是要為佛教正名,因為社會大眾都誤會佛教是宗教,他老人家要為佛教正名,恢復它教育的本來面目,佛教是佛陀教育。而且老人家他是親身去做,表演,講經說法一天都不中斷,學釋迦牟尼佛。所以剛剛跟大家都提到的,都跟章嘉大師教師父的這些教誨有關,所以我們常常提起來共勉,也把我們的根基給扎得更牢。因為我們是要承接師長老人家救世的理念,我們對他老人家的經教,還有這些理念必須很深入,我們才能真正師志如己志。

  而剛剛也跟大家講到,信為道元功德母,禮旭一開始聽師父講布施,自己雖然是覺得有道理,但是是不是完全沒有懷疑,也是隨著做,慢慢去體會,愈來愈有信心。可是禮旭感覺,老人家他是對老師教導不懷疑,所以他老人家的布施很圓滿,財布施,他沒有保留。所以老人家現在財富自在,不需要的時候一分錢都沒有,需要的時候要多少來多少,財富自在。法布施得聰明智慧,老人家是一有機緣,盡心盡力把正法介紹給眾生,不疲不厭,得聰明智慧。所以教學一輩子,任何人問的問題,他老人家沒有答不出來的。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我們都是聽師長老人家的經教,才明白很多道理,理得心才安,不然都不知道活著價值在哪裡。所以老人家的經教幫我們這些弟子們安心,這無畏布施。我們這些弟子很多聽了老人家教誨,吃素,不吃眾生肉了。所以這個法布施裡面三種布施都具足,所以他老人家無畏布施也做得很圓滿,所以得健康長壽,現在九十一歲身體還很健康。而且是壽命自在,想什麼時候走,想什麼時候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就可以去,多住幾年他也不妨礙。所以完全相信的,他的果報就很殊勝。

  但師長老人家也看到,眾生現在信心不足、疑心重,所以什麼事都得表演出來才行,不然他疑心很難去除。所以當時候在新加坡講《華嚴經》,你說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大家相信嗎?可是老人家當下做的是什麼?是全世界最頭痛、衝突最大的就是宗教跟宗教,有沒有愛?不只有愛,還有衝突、還有戰爭。可是全世界覺得最頭痛的問題,老人家花了一年的時間,就把新加坡九大宗教團結成一家人。所以不只講《華嚴》,還表演給我們看。我們跟著老人家學習,就要效法他的精神,我們現在學《三字經》,接下來大家一起學《十善業道經》,接著是《太上感應篇》。我們假如效法師長的精神,我今天學一句我就表演一句,我們假如下這個決心,相信你以後跟人家一接觸,人家會說,這個人可能是淨空老法師的學生,挺像他的,這個我們才是真的在學。哪有說學了很多年一點都不像他老人家,那我們到底在學什麼?應該是聽一句我們就落實一句,應該是觀察到一個優點,我們就去效法一個優點。所以古人說,讀書貴在變化氣質,真的珍惜他老人家教誨,真的用心觀察他老人家的優點、行誼,去效法,應該我們的氣質很快就變了。因為氣質也是心的展現,心態已經轉了,不可能氣質不變。

  今天要跟大家進一步一起學習的是,《佛說十善業道經》,剛剛跟大家聊的,主要是我們《三字經》,告一段落了。但是理有頓悟,事要漸修,要接著好好的把它落實。可不能跟我們以前讀書的一個慣性一樣,學完一門課,考完試就還給老師了,那個是知識性的學習。光是一個學習的慣性,要突破都不容易,所以修學它就是一個轉變的過程,生處令熟,熟處令生。就像這部《十善業道經》,我們修學的過程就是這個生處令熟。我們本來什麼是陌生?本來對不貪、不瞋、不痴、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我們是陌生的。對什麼比較熟?貪瞋痴比較熟,講話容易發脾氣,容易對人輕慢,容易批評,那都跟妄語、兩舌、綺語、惡口相應。所以本來這個十惡比較熟,慢慢要變陌生;十善比較陌生,慢慢要變成時時可以提得起來,所以修行就是這個轉變的過程。而看起來是兩件事,事實上是一件事,因為你把十善提起來了,這十惡就污染不上我們了。

  而我們本來一個學習的慣性,我們比較熟悉的是當知識的學習,這也是一個修學當中要轉變過來的習慣。好像學得非常多,好幾部經了,一部一部積累,但是是知識的學習,還是真正解行相應的學習?這個慣性到底突破了沒有?所以現在學術界的佛學多,佛學家很多,學佛的人、實修的人不多。可以用佛學拿到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的人多,真的能夠效法釋迦牟尼佛,為眾生的,能調伏十惡的,這樣的人不多。

  而我們跟著師長老人家走的是什麼路?是弘道的路,人能弘道,不是學術、不是知識,是學儒、學道、學佛。所以我們德行基礎的課程,第一堂課我們就講起了師長老人家辦漢學院的緣起。是因為老人家到英國、法國,看了這些全世界最頂尖的漢學院,都是把漢學拿來做知識學術的研究,沒有辦法給全世界展現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用,把我們漢學當古董一樣,好像跟現在家庭、社會、世界沒有關係。所以我們佛門做事的規矩,有人做我們就不做,沒人做,但是又很重要的,再難我們也得扛起來。所以全世界漢學院那麼多了,我們幹嘛還做?因為全世界這個漢學的方向,把它當知識學術了。甚至於讓全世界覺得,原來漢學就是這樣而已,不知道它的大作用。所以老人家才這麼樣高的年齡,還帶頭來辦漢學院,所以緣起是因為,全世界都把我們的漢學研究方向錯了,老人家覺得太可惜了,可是你沒有做出來人家也不會相信,所以又得辦一個漢學院。

  所以二OO五年,老人家在自己的故鄉辦了一個傳統文化教育中心,那個也是因為,把五千年老祖宗的倫理道德教育,在聯合國發表了十次左右的主題報告。結果與會的這些大使們、專家學者們,聽完之後對老人家說,這個是理想,做不到。老人家那時候說當頭一棒,體會到全世界最大的危機,不是能源危機、不是經濟危機,不是這一些危機,而是信心危機。因為沒有信心他根本不學,不學倫理道德,人心他就沒有辦法導正,所以最大的危機不在外面。我們看到這些現在的溫室效應,大自然的災禍,真明理了,哪有自然災禍?儒家講天人合一,天是指整個外在的大自然,它是跟人心相應的。所以假如不了解根本的問題,統統在這些現象當中解決,很難解決得徹底。所以事實上環保問題,根源就是人心問題。他假如感恩大自然,他假如珍惜、恭敬大自然,怎麼可能會有環保問題?所以假如不從教育、不從人心下手,所有的解決方法基本上都是症狀解。我們全世界現在最嚴重的問題,都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改善多少?有限,不是沒有影響,但有限。甚至於已經投入很大力量的,都還在惡化當中。

  中醫也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它強調要治本,要找到病根,才能解決。所以師長老人家說他回故鄉辦廬江文化教育中心,是被聯合國逼出來的,因為體會到全世界連專家學者,都對倫理道德沒信心,所以必須做一個實驗讓大家有信心。後來又因為看了,全世界這些頂尖的漢學方向不對了,可是你今天講,說漢學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人家也說那是理論,你得做一個實驗,做出來了才能讓人家有信心。所以我們辦的這個漢學院,跟全世界其他漢學院的理念是不一樣,我們不是知識學術,我們是培養聖賢君子、培養儒釋道三教聖賢人的一個漢學院。

  所以我們得照老人家的指導來修學,那首先我們學習的態度就不是知識學術。所以師長老人家當時候在劍橋大學,應該大家還記得,禮旭第一節課講的,寫了六個大字,「儒學、道學、佛學」。當時候很多劍橋的這些博士生在底下,因為禮旭也在現場,師長老人家對著他們講,他們還都是用很標準的普通話,講得比禮旭還標準。我是閩南人,所以捲舌音比較念不出來,結果他們念得還比我標準。老人家就跟他們講,你們是這樣念過來的,儒學、道學、佛學,我們中國是這樣念過來的,所以我們是學儒、學道、學佛,所以我跟你們學的不一樣,你們學了博士畢業,你們可以拿著這個學位到學校去教學,你們可以變成一個副教授、教授,可是你們不可能像我這麼快樂。對,你知識學術,你沒有真正落實,沒有放下貪瞋痴,甚至於你當了教授,追求的名利更多,不可能真正快樂。

  當然老人家跟他們談的時候,他們一看老人家都八十歲的人,身體這麼好,笑起來的笑容那麼燦爛、那麼天真,都表法給他們看。而且接著師長老人家講的那句話特別精闢,老人家說,「學儒就學孔子」,孔子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道學老子,學佛學釋迦牟尼佛」。這一句師長的教誨,我們進一步去領悟,你又不能把它當一句知識聽。我們有時候聽師父講經聽了幾年,師父講上句我們能接下句,也挺熟的,但重點是我們是知識性的記憶,還是我們接的那句話已經變成我們的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了?所以這個學習的慣性有沒有突破,只有我們自己清楚。我們的念頭,我們的一言一行,自己要勘驗、要檢查,要自己護念自己,學對了還是學錯了?所以師長說學佛就學釋迦牟尼佛,那代表我們今天開始學佛了,我們一切標準要依據佛講的、佛做的。我們從今天開始,我們起心動念跟一言一行,就不能隨順本來的習慣。今天我要做這件事,佛會怎麼做?孔子會怎麼做?那就真正聽懂師父這句話了。我們一切言行依三教聖人為標準,這才叫學聖學賢。

  我們還有一個習性,就是會自滿、自足。比方說父母提醒我們,人家做得滿好的,可能我們心裡想,我也不錯了,我比張三不錯了,我比李四不錯了,很容易就自己自我滿足了。人要德比於上則知恥,人假如常常覺得我這樣就好了,那就很容易就不奮發向上了。所以我們從今天開始,不是跟張三也不是跟李四,也不是跟阿貓跟阿狗比,我們今天要跟儒釋道三教的聖人比。這個心態要建立起來,才是真正聽懂師父講的,學佛就學釋迦牟尼佛,學道就學老子,學儒就學孔子。那接著自己要再思惟了,學孔子,孔子在哪?學佛,佛在哪?章嘉大師也教了,在經典裡面。所以學《論語》就知道,孔子他的行誼是溫良恭儉讓,我學到這一句了,從今天開始做人的標準,我要溫和、善良、恭敬、節儉、禮讓、謙讓,那我就是以孔子為標準。孔子《論語》裡面有很多君子小人,那我得要順著君子做,不能隨順小人的習氣。

  而我們這部《十善業道經》,那就是佛的行誼,這一部是學佛的基礎,我們可不能又生起一個分別心,這個是小乘法吧?我是學大乘的。佛法的修學是要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我們可不能學了佛之後,反而在學佛的過程當中產生分別執著。佛法它是圓融的,我們不能學了之後,反而增加分別執著。比方當時候師長特別強調要扎三根,就有同修講了,我們學大乘佛法,這些是世間法,不用學。而釋迦牟尼佛有留下一句很重要的話,所以學佛不是挑自己喜歡的、接受的,學佛應該是每一句都要正確的理解、圓融的理解。不然學佛最後也不是跟釋迦牟尼佛學,是跟自己的分別執著學了,因為我們都是照自己的感受去理解佛經,依文解義會解偏掉的。

  所以學佛一定要先跟著善知識的教導,師父叫我們扎根,我們就應該老老實實去做,做了之後,在做的過程就知道老人家為什麼這麼指導我們。因為師長老人家的境界高,他是過來人,他知道我們現在學習的狀態,缺乏什麼、要打什麼基礎,他老人家清楚。我們不清楚,可是我們聽話了,做了,也慢慢會有我們的領悟,我們就會明白老人家為什麼這樣指導。所以佛經不能挑著學,師長的話也不能挑著聽,你在挑的時候,就是自己的分別執著在裡面。

  所以師長老人家為什麼在一個專題,「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兩個小時的開示,裡面有非常多我們修學應該建立起來的正知正見。所以同學們,真的,有空這片碟要多聽幾遍,非常重要。師長老人家在這片講經裡面都有提到,我們不能愈學愈分別、愈學愈執著,那這個方向就偏掉了。佛陀有講,「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這個是在佛經裡面講的。我們佛弟子聽這句話要用心聽,非佛弟子,那誰的弟子?那很可能就變魔弟子。而這一句就是佛陀告訴我們,修學是有次第的,修學是要扎基礎的。所以每一句經句,你不能當知識就記一記而已,都要深入思惟,所以八正道裡面有一個正思惟。你對一句經文,對老法師的一個教誨,你領悟的深淺,那都要看自己有沒有在思惟。比方說佛這句話講了,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那我得先學小乘,可是中國是大乘佛法,這八宗都是大乘,那我小乘去哪裡學?我們中國這兩千年來,大乘哪一個宗派成就的都不少,他的小乘從哪裡學的?因為我們中國有儒家跟道家,是我們本土的文化,它的教誨跟整個小乘相應,它取代了這個基礎。所以學大乘的人不學儒道,那等於是小乘的基礎沒有了。這個是我們思惟過,當然師長老人家也都有開解。

  所以老人家說要扎三根,也都是依據佛陀講的,要先把小乘的基礎扎好。而這部《佛說十善業道經》,那就是讓我們把修學的基礎扎好,你任何一個法門要成就,都離不開這個基礎。佛在這部經比喻這十善業就像大地一樣,所有的萬物要成長都離不開這個大地。師父在講經的時候也有提到,我們看那個佛像,佛的圓光,佛像在圓光上面都寫三個字,「唵阿吽」,唵就是身業,阿就是口,吽就是意。所以佛就是身口意三業至善圓滿,他成佛了。所以基礎在十善業,成佛也就是把這個基礎做到究竟圓滿,那就成佛了。所以圓融不礙行布,還是有次第的,但次第也不礙圓融,佛法它是非常圓滿的。

  我們今天進入《佛說十善業道經》的學習,佛的一切行誼,都是把《十善業道經》表演出來,所以我們學佛,學釋迦牟尼佛,其實佛的一切言行,就是在落實《十善業道經》。所以我們學了這部經,時時以這十善業來觀照自己、來要求自己,我們都在佛道當中,我們的德行就有很好的基礎。這個德行基礎好了,我們就真正是學儒學道學佛,就真正是學出,可以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養的漢學院的學生,這個就沒有辜負老人家的理念、老人家的栽培。我們不能學出來了,還是搞知識學術的,那就枉費老人家以至所有一切人的護持了。我們要知道萬法因緣生,能夠在英國辦一個漢學院,都已經不知道多少人力物力財力,才得以現在順利的在教學了。所以真的知道緣分不容易的人,都懂得惜緣、懂得感恩。

  我們先就這個經題,我們來一起交流一下。這個《佛說十善業道經》,是佛為一切眾生宣講有關十善業的一部經典,它是修學佛法的基礎,任何法門要成就,都得要依這個基礎;任何法門沒有這個基礎,也不可能成就。而且這部經,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都宣講的一部重要的基礎經典。所以開頭講佛說的,這個佛往往都是指一切諸佛都會宣說。所以這個經題裡面有佛說的經,我們仔細去觀察,不是每一部經都冠上佛說的。就像《佛說阿彌陀經》,那就代表不只是釋迦牟尼佛講,一切諸佛都宣講。所以學習不躐等,所以一定是循序漸進,一定是扎好基礎,厚積薄發。

  而在我們娑婆界,這個《佛說十善業道經》,這個佛是指釋迦牟尼佛。而這個佛字,印度話是佛陀,佛陀耶的簡稱,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智慧、覺悟。佛是人,不是神,不是仙,他是智者,是覺者,所以這個佛是覺的意思。覺又可以分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這個跟儒家講的都一樣。自覺,儒家講明明德;覺他,儒家講親民;覺行圓滿就是止於至善,你看佛講的跟孔子講的完全相應。自覺是佛家講的一切智,就是破煩惱障;覺他是道種智,破所知障;覺行圓滿是一切種智,是破妄想無明。所以自覺破執著,覺他破分別,覺行圓滿就是連妄想都放下了。而《起信論》當中講,它對覺也是三個,叫本覺、始覺、究竟覺。本覺是我們本有的佛性,所以《起信論》有一句很重要的話,「本覺本有,不覺本無」。

  師長老人家很慈悲,所以我們在聽師長老人家講經,用心聽都可以從他的解說當中,體會到他的慈悲,用心良苦。真的那個開解就是希望我們能領悟,希望我們受用,這一生一定要出輪迴。所以在講《三字經》的時候,禮旭舉了好幾個例子,你看師長老人家怕我們對印光祖師那四句話不夠重視,他老人家都還要加註解。「敦倫盡分」,怕我們還不懂印祖這句話的重要性,他老人家加,「是大道」,修行離不開這個大道,不然很多修行人都搞到修學的形式,每天拜多少佛,念多少經,他忘了敦倫盡分就是修行,他忘了每一天每一個角色本分就是道。「閑邪存誠是大德」,德行在哪裡下功夫?在起心動念,在時時保持真誠心。「信願念佛是大行,求生淨土是大果」,你看加這幾句話是不是很慈悲?讓我們去重視,讓我們去領會,怕我們看不懂印祖這些開示的重要性。所以有時候我們不懂父母的苦心,那些重要的叮嚀我們把它當作囉嗦。我們不懂得師長老人家的苦心,那他這些開示我們就變成耳邊風。

  所以師長老人家在本覺本有,底下他老人家開解,一定可以恢復,不覺本無,一定可以放下。所以本覺本有,一定可以恢復,給我們信心,本覺本有一定可以恢復,我們就有信心;不覺本無,一定可以放下,一定可以去掉。這樣我們就不會常常在那懊惱,我這個人就是這樣,改不了了,沒辦法了。它不覺本無,那個本無我們要看得懂,它是虛妄的。本覺我們真心我們是本有的,那些不覺就是妄心,我們看佛家這個妄字,妄就是沒有,假的,不是真的。我們真看清楚這個妄心的虛妄,它根本沒有力量,我們就不會被它控制了,我們就有信心把它放下。所以看得破,放得下有道理。你真正看清楚,妄心根本沒有力量,誰給它力量的?你把它當真的時候,它就有力量了。所以是我們著相了,把它當真,它才會障礙我們。我們真的看清楚,它根本障礙不了我們,就是「觀賊無能」,真正看清楚煩惱賊沒有力量,它就障礙不了我們。

  所以《了凡四訓》有一句很重要的話,師長老人家都說,修學要先把《了凡四訓》念三百遍。因為裡面很多教誨特別重要,對我們調伏煩惱特別受用,明白應該怎麼敦倫盡分,裡面講得很清楚。甚至於了凡先生很有智慧,也很用心良苦,在末法時期會遇到哪些境界,應該用什麼心態?他都講了。他裡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話,「正念現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人真的把正念提起來,你正念一直保持,邪念是染不上我們的。就像一個人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字句分明一念接著一念,貪在哪?瞋在哪?痴在哪?習氣在哪?它假如是真有,你隨時它可以拿出來,它是真的嗎?它剎那剎那生滅的。佛家講真的是不變的才是真的,會生滅的都是假的。所以不覺本無,我們真的看清楚了,不再認賊作父了,它就沒力量了。這個是《起信論》講的本覺。第二,始覺,我們雖然有佛性,但是遇緣開始修行,把它恢復,這叫始覺。開始修,修到圓滿了,叫究竟覺,本覺、始覺、究竟覺。

  我們最近修學都會重視《淨修捷要》,這個也是夏蓮居老居士可能看到,未來的社會人很忙,為了家庭、為了工作、為了生計,不少時間要花在經營事業上。他要生活,他要照顧家庭,但是又不能忽略修行,所以把淨土法門,甚至於是各個宗派的精髓,濃縮在三十二段開示。他每一段開示之後又拜,拜一拜,所以《淨修捷要》我們一般談說,三十二拜。不要小看這三十二段開示,整個佛法的精髓都在裡面。讀一遍時間不長,十五分鐘這個功課就做下來了。不要小看這個定課,每天這樣薰,釋迦牟尼佛的四十九年的經教的綱領,就納在我們的心田,時時拿來觀照、拿來落實。

  其中的第十四拜,「一心觀禮,無量光壽是我本覺」,我本來有的本覺,「起心念佛,方名始覺」,所以開始念這句佛號,就是喚醒自己的本來面目,這叫始覺。「託彼依正,顯我自心」,因為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都是真心變現的,所以藉由了解阿彌陀佛的成就,了解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託彼依正,顯我自心,來告訴自己,我也有跟阿彌陀佛一樣的佛性,我只要肯照著這樣做,我也能夠這麼殊勝,顯我自心。「始本不離,直趨覺路」,我們這一句佛號一聲接一聲不斷,直趨覺路,我們會很快的恢復本覺,很快的達到究竟覺,這是最快的方法。「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你不用再用其他的方法,就老老實實念這句佛,心開就是恢復佛性,見性,始覺合本。海賢老法師是榜樣,他不識字,他就一句佛號念到底,你看他已經見性了。

  所以佛有三個意思,在《起信論》是講本覺、始覺、究竟覺。真正恢復佛性最好的方法,靠這一句萬德洪名。第十五拜就告訴我們,「能滅重罪,果能一向專念,自然垢障消除,不但道心純熟」,可以福慧增長。你看都是《淨修捷要》,所以大家不要小看,每一天我們早課做的這三十二拜。最好讀熟了背下來,像都市裡的人,趕公車的時候,坐地鐵的時候,都可以做這個功課,你把它念熟了背下來,走路的時候也可以用功。當然你背熟了很好,還沒有熟,走路還是要注意安全,熟了,行住坐臥都可以用功。

  所以佛法是很沒有障礙的,尤其修念佛法門,任何人都障礙不了我們。你說我要念佛,人家不讓我念,你心裡念他也障礙不了。你就像那個王打鐵,他說我生活每天不工作就沒飯吃,哪還有時間念佛?累得半死了。結果你看他,法師跟他講,沒關係,你就在打鐵的時候,你打一個鐵你就念一句阿彌陀佛,你看工作再忙也沒有障礙,還是可以修。他念了幾年也很有成就,他太太還跟他講,你不是累得半死了嗎?幹嘛邊打還邊念?結果他說,我這樣邊打邊念,反而更不累了。最後他就後來念了,念到幾年之後,他就跟他太太說,我要回家了。他太太說,嫁給你那麼久,你哪有什麼家要回?他說我要回西方極樂世界。他太太還不是很理解,也沒把它當回事。後來佛要接他那一天,他就,他不識字的人,就作了一首偈,其實也等於他開悟了,他說,「叮噹叮噹,久煉成鋼,太平將至,我往西方」,念完了,他敲一下站著就走了,功夫也很好。

  所以我們想這個經題,首先談佛,佛是覺者的意思。進一步在我們娑婆界,就是指本師釋迦牟尼佛,他不是神話,不是編造出來的人物,他是在三千年前,誕生在中印度迦毗羅衛國的王太子。他的父親是淨飯王,母親是摩耶夫人,十七歲娶妻,他太太當時候的耶輸陀羅。因感人世間生老病死種種苦惱,所以是為了解除自己和他人的苦惱,每個人都要經過生老病死,最後還得輪迴,所以世間目前這些樂,都是很短暫的,解決不了問題。

  所以《淨修捷要》裡面第二拜講,「極樂教主,因地聞法,即發無上正覺之心,住真實慧,誓拔勤苦生死之本」,這個勤苦生死之本,就是不要再輪迴了。所以每一尊佛他一聞法,他就是要解決自己跟眾生輪迴的這個根本問題。所以我們現在學佛了,我們也效法佛陀,要解決自己跟幫助所有有緣的人,解決這個根本問題。而且我們現在還有方法,念佛的方法,所以《無量壽經》說,「如是妙法幸聽聞,應常念佛而生喜,受持廣度生死流,佛說此人真善友」,我們現在有這個方法,可以幫助眾生脫離六道輪迴。

  就像佛當時候誕生在印度,他就一天的機緣,不是一天,好像有幾次到東門、西門、南門、北門,就讓他看到的老、病、死,又看到一個清淨的修行人,給了他啟發。所以他十九歲就捨棄王位,因為他當太子是順理成章當國王,他把王位捨掉出家修行。所以他出家不是不愛他的家人,他是真愛,真的要解決所有家人、眾生的根本問題,是因為這樣出家的。

  所以師長老人家說道,章嘉大師教導他學佛,交代他一定要看兩本書,《釋迦譜》《釋迦方志》。我們學了,這兩本書看了沒有?師父講過好多次。禮旭有去翻了這個書,用文言文寫的,文言文程度不夠,有時候還不是看得很懂。但是你善學的人就要用心去聽,師長老人家一提到釋迦牟尼佛,那些開示,我們好好的聽那些開示,就能夠了解認識釋迦牟尼佛,那個對我們修學很重要。我們明天再從,師長老人家談釋迦牟尼佛有哪些開示,再跟大家做交流。今天就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