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德行基礎—《三字經》心得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集)  2017/7/27  台南極樂寺  檔名:55-197-0002

  尊敬的諸位同學,大家吉祥。今天是德行基礎課程《三字經》第二堂課,《三字經》禮旭也是透過這個機會,自己才好好來學習,也很感謝師長老人家的信任,尤其是給禮旭這個跟大家一起學習的機會。所以對於《三字經》的學習,禮旭也是從師父的經教,還有張老師他講解《三字經》,還有像台中蓮社林老師,有《三字經簡說》,學習這些老師們他們對《三字經》的一個講解,然後來跟大家分享。

  禮旭很有幸在十四年前,師長讓禮旭能夠到海口來學習,跟大眾分享中華傳統文化。當時候一開始是《弟子規》,所以當時深刻體會一句話,就是責任的承擔是成長的開始,因為有這樣的機會,會鞭策自己不能懈怠,因為每個禮拜都有好幾堂課程。所以跟大家一起學習《弟子規》,除了感恩師長,感恩很多老師們這些精闢的講解之外,也很感謝諸位同學們,因為有你們這樣的課程,也讓禮旭能夠好好的來學習這幾部經典。

  而昨天跟大家談起師父上人創辦漢學院的因緣,跟他老人家的一個理想、願望,我們昨天還提到,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大根大本是孝跟敬,我們學習傳統文化,要孝順父母、要孝順祖先。所以五千年的中華文化,決定不能斷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上,師父有提到,那我們對不起幾千年的祖先,也對不起幾千年之後的這些子子孫孫。所以承先啟後,是我們每個人這一生都應該盡的本分,孝父母、孝祖先,敬老師。因為我們的慧命來自於老師,甚至於可以說,假如禮旭沒有遇到老祖宗,聖賢、佛菩薩的經典,沒有遇到師長,很可能思想觀念沒有改變,現在還有沒有活在這個世間,確實是一個大問號。

  我們看《了凡四訓》都了解,每一個人都是有命數的,假如沒有斷惡修善,沒有很好的積功累德,是很難扭轉命運。就像了凡先生,他還沒有遇到雲谷禪師以前,他三十多年的命運完全被孔先生算定了,連考試的名次沒有一次不一樣的。所以禮旭自己知道自己是短命,記得學生時代,同學之間說,看看你的生命線怎麼樣?結果我的生命線是斷成三截。尤其在二十九歲的時候,感覺身體就很沒有力氣,不知道為什麼,開車都會開到睡著,幾次是在高速公路當中睡著,非常危險。很巧,剛好狀態這麼不好的時候,是載著我母親,她坐在旁邊,不止一次剛好都被她遇上,她還很鎮定,禮旭,你是不是睡著了?所以很可能禮旭在那一年這些劫難,是被母親的福報給化解掉的。

  師長有講過,福報是可以共享的,但是修行的戒定功夫,修行的功德,這個不能共享的,公修公得,婆修婆得。假如這個功德可以共享,佛菩薩那麼慈悲,統統給我們,我們就出六道輪迴了。所以福報可以共享,但是一個人的功德力,戒定的功夫,這個得要自己修。當時幸好是依據師長的教誨去放生,那時候那次放生還是道證法師主持的,十幾台卡車,當時身體很不舒服,放完生好像就緩和一些了。又遇到那時候剛從澳洲回來,已經辭掉工作了,結果我們一個同學說,他們學校有一個班還剩一個學期,六年級,很不好帶,問我要不要去帶?師父上人教導我們的是,學生們有需要,尤其又是孩子,我們應該可以去承擔,去跟他們結一個緣,就馬上答應了去帶這個班。所以可能是放生,又是帶這個班,所以二十九歲這個坎暫時留校察看,戴罪立功。結果帶完這個班,就到海口推廣傳統文化了。所以沒有師長老人家教誨,我們不可能去放生,不可能去承擔一些比較辛苦的工作。都是因為他老人家的教導,我們懂得種因得果,懂得多去服務,多去付出,所以師長老人家對禮旭來講,不只是救了慧命,也是救了禮旭往後的這些身命。

  而在那一年體會到黃念祖老居士講過的,「謹防業力發動」,就是人應該趁早修行,積功累德,就像《無量壽經》上說的,「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等到我們業力現前了,壽命要到了,生了很重的病了,遇到很大的危難,那個時候,假如沒有一定的修持功夫,真的會有一種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感覺。所以一定要趁著年輕身體好的時候,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業力的。所以一個人這一生有兩個帳本,一個是銀行裡面看得到數字的帳本,一個是看不到,你積的陰德,你修的功德的帳本。而假如真的是業力現前,你哪怕有十億一百億,這個命也保不住,世間的錢化不開業力的。我們看到很多這些例子,三十幾歲、四十幾歲,非常有錢,可是他的壽命到了,他完全做不了主。不止自己做不了主,自己的親人真正業力現前,他再有錢,他也幫不上忙。但假如是積功累德,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自己跟家人都非常盡心盡力修善積德,他的家人遇到這些劫難的時候,我們俗話有一句成語叫逢凶化吉,因為他那個帳本積得很厚了。打個比喻,這個危難需要三十萬,他已經積到三百萬了,這個劫難就化解過了。

  我們知道修學的大根大本是孝敬,而師長老人家,現在希望我們能夠深入《聖學根之根》,把自己德行的基礎扎好,我們得聽他老人家的話。這個扎根裡面很重要的一部經,《弟子規》開篇就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所以老人家交代我們,這個孝敬的根,傳統文化的根基,要從這一套書來學起,我們就要老實,聽話,真幹。而老人家最近在講經當中都有提到,說有學生跟著他二十年、三十年,最後抵不過名聞利養、財色名利,最後都出狀況。我們當學生的聽到老人家這麼講,確實是覺得很心痛,也很慚愧,因為老人家這麼大年紀,花了那麼多心血栽培我們,我們卻出狀況。

  所以老人家現在勉勵我們要扎根,那個是苦口婆心,希望我們走這一條五千年來第一等的好事,弘揚漢學的這一件大功德事,可以積功累德,可以當生成就的一個法緣。為什麼說五千年來第一等好事?因為五千年來沒有出現過我們中華文化繼絕存亡的時刻,以前沒有這樣的情況。而且現在整個世界的局面,又得靠中華文化,來帶領全世界重新走回安定和平。所以我們在這個大的時節因緣,我們能全心全意弘揚漢學,這個功德不得了。確確實實我們不貪求世間,以此功德迴向求生淨土,決定得生。這個是師長講的,老人家是大修行人,給我們授記,這個是給我們一個信心,只要這麼去努力,決定可以成就。因為諸位同學們這麼年輕就發這個心,確實後生可畏,因為我們走過的一些路,也希望能提醒你們,不要重蹈覆轍我們一些錯誤。

  禮旭也想應該這個冥冥中,佛菩薩都在護持發心的人,因為師長曾經講過,人的一念是遍虛空法界的,所以我們發弘法利生之心,佛菩薩不可能不知道。所以當初禮旭到海口,到了之後差不多一個禮拜左右,我們到了山東曲阜去拜孔子,在那一次旅途當中,遇到一位出家的法師,法師應該有五十歲左右了,我們圍在一起吃飯。當時候我們一起的朋友們,其中也還有沒有吃素的,這位法師跟大家一起吃飯,他臉上的笑容非常燦爛,禮旭現在談起來,那個影像歷歷在目,他臉又圓,耳垂又大。他看著其他有一些人沒有吃素,他就笑著說,「人家吃肉滿口香,我吃青菜往西方」。感覺這個法師對人沒有要求、沒有指責,但是他念這個話讓人印象很深,因為有押韻,念得很順。但是他也給這些人種一個善根,我吃青菜往西方極樂世界,只要多行善積德,有好地方可以去,初次見面,給他們種一個善根。

  後來這位法師他就提到,說他有一些弟子,還沒有去佛學院學習以前,喊他師父喊得非常的親切,都師父來師父去的,學了一、二年佛學院,學了幾部經典,結果回來之後連叫他師父都不叫了。當時候那個聽完的印象非常深刻,就時時提醒自己,法師、老師,甚至引我們進門這些善知識,他們對我們的恩德,一生都很難報答的。絕對不能說因為自己有點什麼了,反而瞧不起自己的師父、自己的善知識,或者曾經對我們有恩的人。所以想到這個故事,再看到師長一直讓我們學習《聖學根之根》,確實是對我們的一個慈悲的護念。所以也可以深刻感覺到,在這一條菩提道上要有高度的警覺性,自己不能被染污了,不能被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給染污了,而且時時抓住做人的大根大本,就是知恩報恩。

  昨天有用一句廣州香山書院的楹聯,跟大家一起共勉,我們要清楚,我們來學習的目的是什麼?這個楹聯前句就提到,「諸君到此何為?」我們到這裡來,到書院,到了極樂寺,為的是什麼?「豈徒學問文章,擅一藝微長,便算讀書種子?」豈是我們提高了一些學問,會寫幾篇文章了,增長了一些技能才藝了,這樣就算是讀書人了。下聯提醒我們,「在我所求亦恕」,要求的也不高,「不過子臣弟友,盡五倫本分,共成名教中人」,真正盡好五倫的本分,當一個名符其實的聖賢弟子。用《無量壽經》來講,就要當彌陀釋迦的第一弟子,依照經典來落實。禮旭現在看到這一段楹聯,也是有一些感觸,我們看到民國初年,很多讀書人,他都是從小也是接受傳統這些私塾的教育,有基礎,學上來了。他們有這麼高的學問,可是為什麼他們卻否定了老祖宗的教導,甚至要全面西化?那等於做的是過河拆橋的事。所以假如德行的基礎不深入,他有學問文章,他有一藝微長,他可以到美國去拿到碩士博士學位,因為他有學識,可是德行根基不牢,反而變成過河拆橋,毀掉自己的文化,所以這是將近一百年前的教訓。我們現在又遇到文化復興的契機,我們自己不能變成這樣的人,我們帶的人也不能變成這樣的人。

  曾經看到有學者資質也很聰慧,非常聰明,老師、家人、長者,就一直希望他多讀多讀,因為太聰明了。可是有一天他講出了忤逆父母的話,母親聽了很生氣,打他一頓,打他沒錯。可是打完他,他的學習依然是以學識知識為主,對於他一個小孩能講出忤逆的話,那是孝敬的根基幾乎沒有的。可是教他的老師跟他的父母,就根本沒有察覺到根基的重要,他沒有根,繼續讓他背很多,得到那麼多的肯定讚歎,又拿到這麼多的學位,這個就像沒有根的花一樣,好看一段時間,最後沒根,沒有水分,就枯萎掉,就發臭了。所以像這樣的學者,後來都是嚴重否定自己的文化。所以這些例子也是提醒我們,不能成為這樣子的人。

  而佛門有一句話講,「地獄門前僧道多」,為什麼地獄門前修行人多?因為有一條罪業叫做破壞佛法,破壞聖教的形象。剛剛這一句說地獄門前僧道多,說地獄門前修行的人多,打一個括號是修行,但是沒有真修。因為沒有真修,所以大家看了,學傳統文化都變成這樣,那我不學了,那就變成斷了人家的法緣,斷了人家的慧命。所以走上學習弘揚聖教的路,我們就要破釜沉舟,勇往直前,老實真幹,給家人或者給所有有緣的人做表率。

  談到這裡,禮旭想到李炳南老師,剛好我們昨天有看了李老的墨寶,「蒙以養正,聖功也」,他老人家勉勵我們,「白衣學佛」,就是我們這些居士,白衣學佛,「不離世法」,我們還在世間各行各業之中,我們還有家庭工作種種,不離世法,「必須敦倫盡分」,我們修學的功夫都要落在盡我們的倫常本分,不能學高了。有些人修學,倫常本分不盡,說到道場去做義工去修行才有功德,本身這個心念就已經是分別了,分別執著那是造罪業,不可能積累功德。而且本分不盡,跑去做義工,那個鄰里鄉黨的人知道了,人家怎麼看?說也不煮飯給她公公婆婆,盡跑那個道場,我看這個傳統文化這些東西不能學,那不是變成一個不好的例子了嗎?

  所以師長很慈悲,曾經有一個講題,「家庭主婦如何圓成佛道?」代表佛法是圓融的,是平等法,是無礙的,每一個人在每一個本分,在每一個角色都可以積功累德,都可以圓滿自己的功德,成就自己的道業,這個才顯示出佛法的圓融。所以師長在這個講題裡面就提到,家庭主婦的心胸,她的用心都是用普賢行,家裡每一個人她都禮敬,像佛一樣禮敬他們,禮敬諸佛,都肯定每個人的優點,稱讚如來。每天全力的很好的照顧家人,廣修供養,煮飯都很用心煮,待會要供養佛的。這個生命的答案水知道,她這個念頭出來,這個菜特別好吃;假如在那裡煮飯心不甘情不願的,還邊炒菜邊罵,那個菜有毒了。她廣修供養,每一天還反省自己,還有哪一些做得不好,懺悔業障。所以在每一個角色,每一個行業,都可以行普賢行,都可以圓成佛道。所以李炳老講,白衣學佛,不離世法,必須,用這兩個字,不從這裡下功夫,不可能成就的,甚至愈學愈分別,愈學愈執著。

  印光祖師那是三百年來第一高僧,他老人家重複最多的教誨,「敦倫盡分,閑邪存誠,信願念佛,求生淨土」,我們遵照這十六個字做,決定當生成就,這些大善知識都是讓我們從敦倫盡分下手。而我們現在在極樂寺大學預科班學習,我們也有應該盡的本分,同學之間、朋友之間有本分,遇到在極樂寺的這些長輩,跟我們父母相近的,我們都要尊重,都要恭敬,有服務的機會,也要懂得孝敬。尤其我們是學大乘佛法,有緣的時候要觀想,「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這個在大乘《戒經》裡面,就是這樣教導的。包含也有君臣關係、師生關係,我們什麼事情要懂得請示、懂得匯報,極樂寺的幹部,負責工作的人,包含要請示匯報班主任,倫常本分完全就在我們的生活處事當中,要去做。

  所以李炳南老師下一句講了,處世,處事待人接物,「處世不忘菩提,要在行解相應」。不忘菩提就是,菩提,菩提心就是真心,處事待人接物,最重要的不能忘了用真心。《勸發菩提心文》裡面提醒我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因為只要忘失菩提心了,就是用輪迴心,輪迴心感的就是輪迴業。哪怕做的是善事,那就變沒有用菩提心,但是有行善,這一輩子修福,下一輩子享福,結果享福,因為自己的道業沒有提升,一享福就墮落了,這第三世就墮到三惡道,佛門叫三世怨。大家冷靜去看,現在世間不管在政治界或者在商業界,很多很有錢的、很有地位的,你看,他沒有因為有這樣的地位跟有錢去造福人民,反而作威作福,甚至還要貪贓枉法。他今天能這麼大福報,那過去生都是修行的人,所以看他這一世這麼花福報,下一世很可能都是到地獄報到。所以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你看沒有能了脫,最後這個福報享完了,墮得更厲害了。

  所以我們修行人要有警覺性,其實在福報當中不好修,我們在極樂寺,大家照顧得這麼好,這是在順境。假如我們今天是在深山裡面,冬天又很冷,窗戶都沒錢修,風吹進來,颼颼的,我看我們會很珍惜。甚至於剛好有人走很長的山路,拿了點小米粥來,我看我們喝那個小米粥,可能當下眼淚就流下來,太感恩他們了。現在每天照顧得,吃的穿的住的用的都照顧很好,很容易,久了之後警覺性沒有了,應該的,就覺得是應該的。你看現在富貴的子弟,父母那麼辛苦賺血汗錢,甚至還送他們出國讀書,很可能他們心裡都覺得應該的,理所當然,誰叫你要生我?就不懂得感恩。所以逆境磨鍊人,順境淘汰人。禮旭很佩服善財童子,因為他是大福報的人,但是他能修成,在順境更不好修,警覺性要特別高。所以佛門那個教育的智慧、教育的藝術令我們佩服,不只是這些造像在提醒我們,包含一天這些軌範。比方吃飯以前食存五觀,這個就是讓我們在吃飯的時候也是修行,「計功多少,量彼來處,忖己德行,全缺應供」。就代表這個食物不容易,眾生的恩、施主的恩,就帶著念恩的心吃飯,那吃飯也是修行,吃飯也是保持菩提心。

  李炳老說的處世,那就整個生活當中,處世待人不忘菩提,提起這個感恩心,時時都提起真心處事待人接物。要在行解相應,功夫用在最重要的地方是行解要相應,而且還把行擺在前面,這個對我們這個時代提醒特別大。因為修行實在講是做一個轉變,生處令熟,熟處令生,比方說我們自私自利的念頭很熟,修行怎麼修?把自私自利的念頭淡掉,這個就是熟處要令生,因為這自私自利都是輪迴心,一定是感輪迴業。我們念念為人著想的心是陌生的,可是現在開始時時提醒自己要提起來,就像我們的班風,念念為他人著想,這個就是對治最嚴重的煩惱,就是自私自利。念念為他人著想,對治貪,對治自私。常常以微笑迎人,這對治瞋,對人都是很和氣的,很善意的,這個瞋恨心慢慢慢慢就淡掉了。都是一個轉變的過程,說是兩件事,事實上是一件事,人念念為人著想了,那他不就生處轉熟了嗎?本來不替人想,現在能念念為人想。因為他念念為人想了,他的自私自利自自然然就熟處變生了。

  而我們學習的一個狀態,我們熟悉的一個模式是記憶,不是用心領悟,像我們求學過程,記了很多東西,什麼時候用?寫考卷的時候用,所以變成學的東西跟生活不是很能融合。而讀經也好,學習都是一種記憶式的,他沒有辦法落實在生活當中。《弟子規》提醒我們,「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長了浮華就是傲慢,那變成說學的經典愈多傲慢愈嚴重,這個根本就離道愈來愈遠了。所以我們變成現在要轉變一個學習的慣性,不是知識性的學習,不是只有解,不是只有背而已,重要的,體會一句要把它落實在生活當中。你念念為人想,你去吃飯的時候,你不能看你喜歡吃的就拼命舀,一看那分量沒有多少,後面還那麼多人,這個就是在念念為人想。或者大家共住在一起,念念為人想,你不能九點多十點了,還要跑去洗衣服,撞得叮叮噹噹的,每天念著凡是人,皆須愛,每天念著念念為他人著想,那不都白念了?

  所以我們也不能再落入另外一個修學的障礙裡面,這個障礙事實上都是自己造成的。什麼障礙?理懂了很多,都沒有向內要求。佛法是內學,都是先要求自己的。但是因為那個學習的狀態已經,學是學,自己是自己,生活是生活,他沒有辦法內觀了。所以不是往內下功夫這不是學佛,佛法是內學,往外看別人過,那個就變成外道了,向外求。所以六祖大師才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非常有道理。「常見自己過,與道即相當」,常見自己過,這懺悔是善根,這個心就跟道相應了。「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改過的人每天德日進,過日少,智慧慢慢就透出來。所以我們在學經典過程,明白一個道理,學習顏回不貳過。我明理了,我以前「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我從今天開始一定照著正確的做,不再犯。以前比較自私,現在高度提醒自己,念念為他人著想。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這個護短就變「倘揜飾,增一辜」,自己就變自欺,變欺人了。

  所以我們看到李炳南老師用行解相應,一個人真的有去行,有去落實經典的教誨,他一定會感覺到修行不容易。你說不發脾氣,哪有那麼容易?把貪放下,哪有那麼容易?那個不知道要下多少功夫。所以常常會批評別人的人,很可能我們根本,批評別人的這個習氣我們自己都有,我們自己都還沒下過功夫。下過功夫的人知道它個中的酸甜苦辣,他不會對人苛刻的要求。不然大家可以冷靜來觀察一個情況,比方我們今天看到某一個人有什麼缺點過失,我們先不要生起一個指責評斷,我們先反觀,比方覺得這個人傲慢,甚至於我們聊起他來還憤憤不平,可是我們靜下心來想一想,我有沒有傲慢?他給我的提醒印象這麼深,只要我這個印象深,不是對外指責,拉回來觀照自己,那他對我的提醒可深刻了,做人怎麼可以這麼傲慢?你再拉回來,那我可不能做這種人,他是我們的善知識。

  所以會不會修,就在這個境界當中自己的心態。你看一個好榜樣在我們面前出現了兩年三年,我們還不一定肯學,一個錯誤的行為我們就印象深刻。好的榜樣我們還拖拖拉拉不肯學,這個不好的榜樣我們馬上在那裡,做人怎麼可以這樣?他給我們終生的印象,我們馬上提醒自己,我終生絕對不犯跟他一樣的錯,那他也是你的善知識。其實我們真的冷靜下來,我們最看不順眼的人,他們身上的缺點,我們根本也都很嚴重。所以有一個大儒他談話裡面,就提醒要刻刻,時時刻刻反省自己,因為看到別人很多不對的地方,若真的能反省的話,自己每一樣都有,沒有一樣漏掉的。自己還有,哪有什麼資格去講別人?

  所以《大學》有一句話很重要,「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你有了這些優點,你真正落實了,你才好能夠去護念別人,去循循善誘別人。自己沒有做到,你也這麼做吧,你也沒做到,爸,你叫我孝順爺爺奶奶,你也沒有,那你怎麼去護念自己的孩子,護念他人?所以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無諸己,完全沒有瞋恨了,沒有脾氣了。事實上一個人真正做到沒有脾氣,在他身邊的人慢慢慢慢就生慚愧了,可能話都不用講,別人已經開始反省改過了,無諸己才能夠非諸人。所以這個行解相應,真正把行重視了,就深刻理解要調伏一個習氣不容易,自己深刻體會了,對人就寬恕了,就不會看別人過,所謂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談到這些祖師們的法語,確實對我們的修學都有高度的指導意義。

  而我們今天開始學習《聖學根之根》,剛剛講到學習的態度一定要正確,要行解相應,不能又是一個慣性,只是知識性的學習而已。讓禮旭想到二OO六年,我們跟著老人家到聯合國,當時候剛好遇到西方人算的,釋迦牟尼佛二千五百五十年誕辰的一個紀念的活動。當時候請師父做主辦,當時候老人家也很驚訝,聯合國都是找國家,怎麼會找他?後來才知道是泰國主辦,可是因為老人家幾年前捐了一筆錢,幫助泰國建了僧伽醫院,所以泰國這些高層記得這個恩德,在這麼重大的活動當中,邀請老人家一起來參與。更巧的是,剛好廬江湯池做和諧示範鎮,剛好做了不到一年,感覺確實老百姓很善良,政府也很支持,所以離婚率犯罪率快速下降。因為老人家辦這個教育中心,是聯合國逼出來的,因為老人家多次在聯合國的會議發表,倫理道德因果可以挽救世道人心,這些專家學者聽完都說到,講得很好,是理想,做不到。所以老人家聽到這些專家這麼講,深刻體會最大的危機是信心危機,就必須做一個實驗。結果做了不到一年,做這個中心是被聯合國逼的,結果做不到一年,居然聯合國找他一起辦活動,所以老人家說他一生這些因緣,都是佛菩薩安排的,這不是人力所能為的。

  所以那一次活動最重要的,第一個,宗教可以團結,所以新加坡這個九大宗教的領袖,跟師父都關係非常好,甚至有一些宗教領袖對老人家非常尊重,只要老人家回新加坡講學,他一定去學習,所以團結成一家人,可以呈現給聯合國,知道宗教絕對可以團結。而我們昨天提到,宗教團結是可以讓政黨與政黨、種族與種族、國家與國家,平等對待,和睦相處的下手處。所以師長老人家都是不只是講,他自己做出來,給大家信心以外,連所有怎麼做的方法都和盤托出,供養給世界,供養給各國,那就看哪一個國家願意聽,那這個國家就有福報了。這當時候聯合國第一件事。第二件事就是,透過湯池鎮的一個教學實驗,證明人之初,性本善。剛好我們《三字經》第一句話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人是可以教得好的,只要你把他教對了。

  這個會議之後,又跟著師長老人家到了英國,那是二OO六年,十一年前。我們去到劍橋大學,當時候老人家發表了一個演講,現場都是劍橋大學漢學院的一些博士生。他們的普通話非常標準,而且都帶有還有一點北京腔,講得比我還要標準。我們百聞不如一見,那時候看了也很吃驚,心裡還在想說,這個再不好好學習,會不會若干年之後,變成英國人上去講,講漢學給我們中國人聽,那可不能有那一天。後來還遇到非洲的這些孩子,在讀《三字經》,在讀我們中國這些經典,我說不行了、不行了,到時候讓非洲人來教我們,這個臉都不知道要往哪裡擺,知恥近乎勇,大家要一起努力。

  當時候老人家上台去寫了六個字,「儒學、道學、佛學」,接著老人家跟這些博士生講,說到,你們是從左邊念到右邊,你們是儒學、道學、佛學;我們中國是右邊念到左邊,學儒、學道、學佛。老人家的智慧可以用六個字,把整個學漢學的方向是否正確,就透過這樣黑板上六個字,完全展現出來了,這個是智慧。老人家接著講,說你們可以學漢學,可以拿到一個博士學位,然後去找到一個大學的教學工作,一生都有薪水可以領。但是你們不可能像我這麼快樂,因為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了就要去習,習就是去落實,要解行相應。時習,這個時是要保持,不能學一下又停一下,要保持不中斷。就像鑽木取火,你不能中斷,一中斷前面的努力就沒了,就不可能像他老人家這麼快樂。因為老人家學的方向是什麼?是學儒、學道、學佛,是效法儒釋道的聖人,把他們的經典變成自己的生活,變成自己的工作,變成自己的處事待人接物。處處都用良心都用真心對待他人,哪有不快樂的?

  用真心,真心有常樂我淨,那是真正的快樂,從內心裡面出來的。現在的人不知道什麼是真樂,都覺得從外面才能找到樂,那個叫刺激。那個就跟打嗎啡吸毒差不多,沒有外面刺激就很苦悶,跑去喝酒,跑去一整夜跳舞,這叫狂歡,那叫苦中作樂。真正的樂不可能從外面刺激來的,你看刺激到最後把身體都弄壞了,甚至染上一些很不好的惡習。所以人不知道什麼是真樂,統統每天努力工作在追求快樂,結果科學家統計,一個人一、二歲的時候,平均一天笑一百八十次,成年以後平均一天笑七次。科學家這個數字對現代人是很大的提醒,這個數字告訴我們,人愈活愈笑不出來。你有沒有曾經聽過哪個親戚朋友說,我每天這麼努力工作,就是為了愈活愈笑不出來,我看沒有這樣的人,有這樣的人要送精神病院。可是現在是大部分的人都往這裡走,實實在在講,拿到一個博士學位,真的去教書了,他就愈來愈笑得出來了嗎?會不會很多煩惱還解決不了?會不會雖然在講《論語》,講到這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可能自己心裡面還在那裡想,不亦苦乎。所以要真學,才能慢慢真契入聖賢佛菩薩的生活。當然我們很幸運,我們眼前就有師長老人家給我們做好榜樣,老人家九十一歲身體這麼好,笑容跟嬰兒一樣天真,這個都是給我們信心。而老人家在那段開示當中,禮旭印象很深,說到,「學儒就學孔子,學道就學老子,學佛就學釋迦牟尼佛」,這三句話印象很深。

  今天大家展開學習了,我們看課本,一翻過來就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禮旭看到這一張法像,想到老人家在劍橋大學提到的,學儒就學孔子,學道就學老子,學佛就學釋迦牟尼佛,這我們方向目標就正確了。因為這一段法語裡面提醒了我們,學習不能知少而足,要以聖人為目標,你不能學著學著,人家給你提一點意見,你說我跟張三比不錯了,我跟李四比不錯了,這個學了很難再提升上去的。而且這一段法語更告訴我們,從此刻開始,我們的起心動念,我們的一言一行,都要觀照、都要思惟,這一件事、這個念頭、這一句話,孔子會怎麼做?老子會怎麼做?釋迦牟尼佛會怎麼做?他們會怎麼想?他們會怎麼做?他們會怎麼說?那從此刻開始,我們的態度就是完全以他們為榜樣,然後以他們的教誨行誼,來觀照,來鞭策自己。有這樣的態度,那學個兩年三年,他一定脫胎換骨。所以態度決定成功,而不是成功以後才來改變自己的態度,一定態度是重要的基礎。

  師長老人家在去年香港清明祭祖,有一段很重要的開示,「傳統文化老師應當具備的素質」。這一段開示應該是老人家,對於已經在走弘揚文化路的人,和將要走的人一個慈悲的護念,因為走一條路責任非常大,要能給傳統文化表好的法。我們剛剛提到的,不能走一條路,最後變成走到地獄去了。而這一段開示很重要的,就是以三教聖人為榜樣,「內學釋迦牟尼佛,不貪、不瞋、不痴、不慢、不疑,外學孔老夫子溫良恭儉讓」。我們看到這一張法像裡面還寫到,「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我們當下以師父這一段法語,來指導自己的修行,就能夠時時觀照去掉這個根本的五毒,貪瞋痴慢疑。與人相處時時懂得溫和,不情緒化,不強勢,懂得和顏愛語,這是溫和;第二善良,善良表現在處處替人想,處處給人方便,不給人難堪,這是善良,溫良;恭,恭敬,不傲慢,不隨便、不應付;儉,節儉,不浪費,不只對人要恭敬,對一切物品也都恭敬節儉;然後懂得禮讓,懂得忍讓,懂得謙讓。相信我們學儒、學道、學佛,都以這些聖人為標準,我們一定很快能夠功夫得力。

  好,我們接著進入《三字經》經文的學習。《三字經》它是三字一句,四句一組的一部經。而且這個《三字經》,在整個童蒙學習的經典裡面,它的知名度應該是排行榜第一名,沒讀過的人都知道有這部經。蒙學裡面還有《百家姓》《千字文》《幼學瓊林》,《龍文鞭影》這些基礎的經典,《三字經》大家都比較熟悉。而這個經字,它的意思就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所以列入經典的,那不要懷疑它裡面的內容教誨,它都已經是千錘百鍊,不變的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經有貫攝常法,用佛門的解釋,我們容易了解經表的意思。第一是「貫」,貫通,代表這一部經是很有層次,很有條理,而且從頭至尾是一貫,貫通的,貫,因為它是性德的流露。而且達到什麼程度?你給它增一個字,變累贅了,你給它減一個字,這個義理可能就斷了,所以那個文字達到這個境界。「攝」就是它的攝受力,經典的攝受力很強,就像那個磁石可以把鐵吸過來。禮旭想大家應該有經驗,比方禮旭很喜歡讀《無量壽經》,愈讀愈有味道,愈讀愈歡喜,它這個攝受力很強。世間的東西,比方報紙,你們有沒有聽過親戚朋友看報紙,他看了一遍說,我好想再把這個報紙看第二遍,好像沒有,這個是一個世間的東西,它沒有攝受力。經典的東西完全跟性德相應,你愈讀愈歡喜,把你的善根調出來。而且讀經的時候,那是古聖先賢諸佛菩薩都放光給你加持,它攝受力很強。「常」,就是它恆常不變,超越時空。「法」,是法則,你只要照著這個法則去修學,一定會有成果。這個是經的意義,表的義理。

  《三字經》的作者是宋朝王應麟先生,他是南宋末年的一位博學的讀書人,字伯厚,而且他也儒釋道都通,他號深寧居士。這個王應麟先生他也是很有氣節,而且是忠肝義膽,國家危難當中他都是奮不顧身。而且他有知人之明,他在一次科考當中還提拔了文天祥,這是屬於民族的榜樣了。

  而《三字經》的內容它包含天地,包含人倫,包含群經、諸子,還有歷史,還有一些歷史當中非常好的榜樣,包含一些生活的常識。尤其開頭的八個字,那是把教育的目標、教育的理念、教育的方法,這短短八句話都把它點出來了,把它彰顯出來了。我們來看第一句:

  【人之初,性本善。】

  我們首先要了解經典開頭的教誨,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想到像《大學》,一開篇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一開篇這句話就把整部經給鎮住了,這句話其實就把人生的價值觀,講得很清楚了。一個人來到世間,《大學》是大人之學,你不能白白來到這個世間,你得成就自己。怎麼做?明明德,這個明德就是《三字經》講的本善,自己本有的性德你要讓它恢復,明明德就成就自己了。親民就是去慈悲愛護人民、愛護眾生,是覺他。止於至善,這自覺覺他都圓滿,你說這樣的人生不是最有意義嗎?我們當時候看到這些經典,相見恨晚,人生活了二十幾年,都搞不清楚價值在哪裡,方向在哪裡。假如從小就讀《大學》,那就不會走這樣的彎路了,不會隨波逐流了。所以看到諸位同學們你們這麼年輕就學,我們看了是非常欣慰,而且你們絕對會學得比禮旭都更好,因為遇緣不同,你們的緣都比我還要殊勝。而老人家他是過來人,又這麼的慈悲和藹,像前一段時間在這裡兩個多月,每一天還給我們漢學院碩士班的同學們講開示,殷勤囑咐,誨人不倦,就希望同學們少走彎路,同學們都能學有所成。所以大家往後的路,都有師父的智慧、師父的慈悲,師父走過的這些寶貴經驗來護念大家。更重要的大家一定要老實聽話真幹,這些福報就可以領納了。這是《大學》開篇第一句,你看多麼重要。

  《中庸》開篇就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開篇就讓我們知道每一個人都有本性,都有佛性,怎麼恢復?遵循古聖先賢佛菩薩的教誨,就能夠恢復。一個人假如恢復了本性,那他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都可以現前了,這樣的人生多有意義。這是儒家,包含佛家的經典,開篇的這些教誨都非常非常重要。

  所以我們現在一開始,『人之初,性本善』,這句就跟《中庸》開篇講「天命之謂性」,就很相應了。而這句我們一開始念,「人之初」,代表儒家最重要的先學什麼?做人。而人之初這個初是什麼意思?是指剛出生嗎?那剛出生性本善,大家都一樣嗎?所以這個初就很值得大家去思惟、去觀察。其實很多時候真理就在我們的面前,但有時候我們很浮躁,每天也不知道忙什麼,也沒有去觀察。比方說因果報應,事實上就在我們面前,不用別人勸,可是我們沒有用心觀察。假如這個初是剛出生,那我們想一想,剛出生的孩子他就沒有習氣嗎?他是完全本善沒有習氣嗎?大家冷靜去觀察看看,在一個家庭裡面,同樣的父母,父母沒有偏心,都是這樣愛護教導他,請問,每一個兄弟姐妹一不一樣?假如他剛出生都是一樣的,然後同樣的父母,那應該是差不了多少。我不知道你們的兄弟姐妹怎麼樣,禮旭自己,還有親朋好友,他們兄弟姐妹之間都差很多,性格也差很多。所以我們每一個人出生的時候,性格就不一樣了,你看有一些兄弟開朗,有一些就比較閉塞,有一些心量大,有一些就特別容易計較,所以這個初應該不能說是剛出生。甚至於是雙胞胎,禮旭也有遇過一些朋友他是雙胞胎,就差不多時間生下來的兄弟,性格也有不同之處,甚至往後走出來的命運就不一樣。所以他們同樣的父母、同樣的家庭,為什麼孩子發展出來差異不同?所以這個初不能算是出生。

  而佛門又有一句話講到,「愛不重不生娑婆」,所以我們每一個人來投胎那是感應,我們自己有一些習氣,所以感應到這個世間來。所以這個初假如依佛門來講,應該是指父母未生前本來的面目。就是我們還沒有迷惑,還沒有墮落,還沒有輪迴,禪宗常講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是這個樣的狀態。所以這樣的狀態,「性本善」,這個性本善,有這個本字我們就容易體會,本就是本來就有的,不是別人給你的。這個很重要的認知,我們有時候都覺得好像要去要一個什麼東西,所以性本善告訴我們,這是本來有的,不是從外來的,所以叫自性。本來有的叫本性,天然的,所以叫天性,所以性本善。

  我們要理解這個本性,可以從六祖大師開悟那五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個本性是清淨,沒有染污的;「何期自性,本不生滅」,它不會生滅的,所以這個自性它是沒有生滅的,不會說死了之後什麼都沒有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它什麼都具足,什麼都不缺,這是我們認識自己的本性了;「何期自性,本不動搖」,沒有動搖,它自性本定;「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它起作用可以現整個宇宙。這個是對我們,自性可以從六祖大師這五句話來認識本性。老子說「自知者明」,我們要先自知,要先了解自己的本性,這樣我們才會有自信,真的有信心,我什麼都不缺,這建立起自信心,所以自信心是建立在真相。自信心假如建立在外在的條件,那外在這些條件隨時會變,變了以後,比方說很漂亮,結果老了,那自信還在嗎?信心還在嗎?所以這五句話讓我們認識自己,讓我們建立不動搖的信心。

  所以性本善,這個善字不是善惡的善,它是一個讚歎詞,是一個形容詞,是代表圓滿的意思,就是自性太好了,太圓滿了,不知道用什麼詞來形容。所以佛陀在菩提樹下證道的時候,說奇哉奇哉,那個就是讚歎,太好了太好了,他發現了這個真相,「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所有的眾生都有自性,都有佛性。所以這個善,本善,性本善的善是形容詞,是讚歎詞。他圓滿,就是他的智慧是圓滿的,他的德能是圓滿的,就像自性裡面自然流露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自性具足無量的才藝、無量的福報,所以我們看到自性恢復的,他們住在實報莊嚴土。西方極樂世界是黃金鋪地,你看那個黃金這麼莊嚴,它是自性變現的佛國土,所以福報是圓滿的,所以性本善。而我們讀了這一句,等於是我們認識到每一個人都有性德,所以教育的目的,恢復每一個人的性德。

  所以「讀書志在聖賢」,聖賢都是恢復性德的人,不能讀書志在賺錢,那個目標就錯了,讀書志在考試,讀書志在以後可以拿很高的薪水,你就把人生的努力都努力到什麼?過眼雲煙,統統是帶不走的東西,那不是白忙一場嗎?所以真正看破世間的人,怎麼看破?也不難,我們先看到人生的最後一刻,然後再看清楚了,看深刻了,終生不忘,再回來,回到當前來,相信接下來的人生感受不一樣了。

  那人生最後一刻什麼狀況?我想大家應該還沒有這個經驗,有這個經驗的人可能不在了。但是我們也看過連續劇,人生最後一刻什麼樣子?我們想一想,那個在醫院裡的人,他可能是個富豪,最後躺在醫院結束了他人生最後一刻,你看那個樣子是什麼?雙手雙腳一攤,什麼也沒有帶走。看清楚了這一刻,我們再回到當下,還肯接下來用幾十年去追求那些完全帶不走的東西嗎?可能就不願意這樣走了。身體尚且帶不走,怎麼可能身外之物帶得走?所以我們只要但行好事,一定都有我們的福報,根本不用擔心未來沒有得吃沒有得穿。而且因為這些身外之物都帶不走,我們夠用就好了,看清楚了人生就知足了。看清楚的就努力帶得走的,什麼帶得走?積功累德,所做一切善事都帶得走,自己智慧靈性的提升帶得走。留真的留得下來的,什麼真的留得下來?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我們今天從事漢學弘揚,我們全心全意弘揚漢學,留名青史,以後走這條路的人都說,某某人他當時的風範是什麼,這是可以留得長遠的。我們中華民族,誰不認識孔子?誰不認識孟子?誰不認識范仲淹?誰不認識司馬光?他們一生的風範都留下來了,幾千年,更多人在效法在歌頌他,所以這個留得下來。

  所以《三字經》很多經句給人生智慧啟示,《三字經》後面說,「人遺子,金滿籯,我教子,惟一經」。人假如沒有見識,只想到多留一些錢給孩子,但是我,這個我應該是王應麟先生自稱,王應麟自稱,自己的話,惟一經,他是把這些經典的教誨,甚至於是自己落實經典的風範,留給他的下一代,這是真正能傳下去的。而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們不聽《三字經》的教導,現在很多很有錢的人家,留下很多財產,結果子孫鬧得讓他下不了葬,那你看多慘!甚至於是留的錢造成子孫衝突,我們都聽過,很大的企業家族,因為錢兄弟相殘,死了好幾個。你說那發生之後,那不勝唏噓,還不如沒有這些錢,就不會是這樣的下場了。

  好,所以我們看到人生最後一刻,再來面對我們未來的路,就會覺得《三字經》這句人之初性本善重要。我竟然有本善,我不恢復它,我不是自己糟蹋自己的佛性嗎?就會把提升自己的智慧,提升自己的靈性擺在人生的重點,這個時候不一樣了,做事為了什麼?修行,為了提升靈性。處事待人接物不是無奈,是修行,是為了提升自己,是為了恢復自己的佛性,那日子過起來完全不一樣了。所以這個「人之初,性本善」,是我們教育的目標,而且是理念。因為每一個人都有性德,我們從事教育的人要有教無類,不能輕視任何一個學生,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有教無類在「人之初,性本善」彰顯出來了。

  【性相近,習相遠。】

  這個經文用的是『性相近』,它沒有用性相同,所以這每一個字還得要用心去領悟。因為王應麟先生也是虔誠的佛弟子,他對佛法這些教理他是非常清楚的,所以他用相近。在佛門有一個詞叫「不一不異」,就是我們的自性,我們所有的人的自性不異,不能說不一樣,不一,不能說一樣,這個就很有意思了。佛開悟的時候怎麼說?佛開悟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那是不是不異?每個人都有如來智慧德相。請問大家,釋迦牟尼佛成佛了,他現在的那個境界享用我們有沒有?我們還在這裡輪迴。不一,都有如來智慧德相,跟釋迦牟尼佛也一樣,我們都有一樣的如來智慧德相,所以不異,沒有不一樣,可是他現在是佛,我現在是眾生,不一。所以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每一個人現在的妄想分別執著程度都不一樣。佛門還有一個比喻,比方說一個空間裡面,一個房間裡面有一千盞燈,每一盞燈都照滿整個空間,照滿整個空間是不異,沒有不一樣,都是照滿整個空間。可是每一盞燈它都是自己照出來,你把其中一盞燈熄掉了,其他的燈還是亮著,所以它不一。我們每一個人的自性變現整個宇宙,但是其實每一個人的宇宙看起來風景不一樣,佛一看每個人都是佛,我們一看每個人有點不順眼。所以這個佛門用不一不異,雖然都有共同一法身,都有如來智慧德相,整個宇宙就是我們的身,共同一法身,但是我們的受用不一樣,釋迦牟尼佛已經成佛,圓滿恢復了,我們還要繼續努力。

  所以「性相近」提醒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習相遠」就是佛陀下一句,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我們還有在長劫輪迴當中沾染的妄想分別執著。但是只要我們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那恢復的境界跟佛是無二無別的。所以一個人修行首先要發恥心、羞恥心,「彼何以百世為師」,彼為什麼已經成佛,圓滿智慧德能福報,我還在這裡做凡夫?這個羞恥心一起來,就變成向上的動力了。好,所以這裡講習相遠,習就是習氣,人積習就會成為慣,就會成為習慣,而且養成習慣它就有一種力量,我們常說業力。比方說一個人喝酒,喝到最後不喝不行,這個就像一個力量一直拉著他。所以習相遠,這個遠就是差別,隨著每一個人遇到的緣分不一樣,他的習染不同,差別就愈來愈大了,習相遠。

  從這裡我們就知道,緣分對人非常重要,到後面我們再來講。因為一開頭舉的例子就是強調緣分的,「昔孟母,擇鄰處」,好環境重要。所以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到西方去?極樂世界那環境太好,統統沒有退緣,每天就是一直進步。我們在這個世間走兩步退七八步,退緣太多。所以退也不要氣餒,這在這個世間是個規律,但是你不能一直退,得要一直愈挫愈勇,百折不撓。接著講:

  【苟不教,性乃遷。】

  『苟』是假如,假如不給他好的教育,『性乃遷』,你不教他,不進則退,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他就染上更多的惡習,那就跟本性愈差愈遠。所以這個「遷」一般是講改變,其實就是他的自性就迷失掉了。但是大家要知道,迷失不是真的沒有了,是迷了,所以本覺本有,一定可以恢復,可是得要依照經典來修行。「本覺本有」,誰都可以恢復,因為那是我們本有的,又不是外面要來的,外面要來還有要到要不到的問題,是我們本有的。「不覺本無」,不覺這些妄心習染,實在講本來就沒有,它剎那生滅的幻相。比方有人說我脾氣很大,來,你脾氣拿來我看看。在宇宙之間,在佛法的定義,會變的都不是真的,而且根本就是剎那生滅。而且那生滅的速度太快太快了,我們從經典裡面知道,三十二億百千念,整個物質現象其實都是心理變現的,它停留的時間有多久?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我們眼前看到的東西,它在一彈指的時間裡面,已經生滅了三百二十兆次了。所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都是假的,真的是不會變的,隨時都在的。

  所以為什麼一個人看到很感動的東西,比方說我們看「達摩祖師傳」,請問你們看了有沒有哭?你一哭的時候,你為什麼有這個善根?有善根你才會哭,那你就本有,是遇到這個緣把你給啟發了。所以本來就有的,本覺本有,一定可以恢復。這些不覺本無,貪瞋痴這些習氣都是剎那生滅,虛幻的,所以叫妄心。你看佛門用這個字用得多好,妄,假的,你別把它當真。你把它當真它才有力量,它才障礙得了你;你不把它當真,它根本就是虛妄的,障礙不了我們。所以《了凡四訓》才教誨我們,「正念現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正念現前,真心提起來了,虛妄的東西根本障礙不了。所以煩惱是賊,作賊是心虛,所以它是虛的,它是妄的。佛門有一句話叫「觀賊無能」,要你能真正認識到,煩惱賊是沒有力量的,你把它當真它才可以障礙你。就像那個賊爬進你們家,你是主人,桌子一拍,喝,他嚇得掉下去了,他根本上不了你們家,它根本障礙不了你的心。

  所以「苟不教,性乃遷」,他就愈迷愈嚴重了。尤其在我們這個時代,看到芸芸眾生沒有遇到聖賢教誨,那墮落的速度非常非常的快。所以我們看到就是我們的責任,人要有道義,我們看到了就跟我們有緣,我們不能眼睜睜看著我們親朋好友墮落。那當然,你要幫別人要先幫自己,正己才能化人。所以看到這些社會現象,再想到老人家講的兩句話,「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教育是文化的生機」,苟不教,人的靈魂都不見了,都不知道墮落成什麼樣了。所以我們生在這個大時代,決定有我們的責任,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其實也是期許我們人要知天命,這一生真正要來幹什麼的。好,這節課先跟大家分享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