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德行基礎—《三字經》心得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四集)  2017/8/14  台南極樂寺  檔名:55-197-0014

  尊敬的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三字經》從上一次進入學習歷史的部分,其實歷史也是讓我們去觀察這些朝代,包含為君為臣者,他們假如依照經典,我們前面學到的四書五經、十三經,包含這些所謂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這些諸子,按照這些經子的教誨來做,這個朝代,包含他們的人生,都是能夠興盛,都是能夠發展的。但是假如他們違背了這些教誨,那只能是衰亡。

  所以歷史等於是這些經典,聖賢教誨的表演給我們看。所以人能用心在歷史當中去體悟去反省,進一步,「見人善,即思齊,見人惡,即內省」,那會有非常大的受用。所以就如我們前面講到唐太宗講的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所以唐太宗懂得以歷史為鏡,以他人的勸諫為借鏡,唐太宗是創立貞觀之治。雖然我們不是國君,但是我們也要把自己的人生,經營得有意義,有價值,不白來世間一遭。文天祥先生說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而雖然我們不是帝王,不是唐太宗,但是我們當前要,走的路是弘揚漢學,這個是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事業。為萬世開太平,那影響的可能不只是下一代,有可能是往後幾千年的後代子孫。所以我們也不能妄自菲薄,要有志氣,發一個願,我們這一次的漢學復興能帶給,不只是中國人,不只是華人,能夠帶給全世界的人類,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文化盛世,這個事業也不見得比唐太宗小了。這個是親民,我們《大學》說,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而弘揚漢學就是我們此生的法緣,就是我們此生的菩薩道,我們就幹這一件事情。所以對我們自身的明明德來講,我們現在幹的事業,是要了結我們生生世世無始劫的生死輪迴,這樣的事業不會比唐太宗小吧?

  所以佛經裡面有一句期勉我們的話,叫「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就是這一生拿到西方極樂世界的護照,脫離六道輪迴,不受後有就是沒有再去投胎了,沒有再後來的生死了,最後一世了,最後身。所以淨土法門叫不死法門,真正用功的,他是活著看到阿彌陀佛來接他,他不是死掉了。所以這個法門叫不老、不病、不死,老實念佛,老實修淨土法門,有這麼殊勝的表法。我們看到師長老人家,確實給我們表演了不老、不病、不死,九十一歲了,臉上沒有皺紋,我們這四十幾歲的皺紋都比他多。所以有一次禮旭剛好在海口,我們海口的同仁一起吃飯,剛好坐我對面有一個同仁,她的名字就叫春花。結果我一看到她,我就對著她說,春花秋月何時了,她很迷茫看著我,不知道我講的是什麼意思。其實禮旭講這個話說春花秋月何時了,就是提醒,我們的生死輪迴什麼時候是個頭?接著禮旭就跟她共勉說,以後妳一聽到春花秋月何時了,妳就接一句佛門的話,叫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不再去投胎了。「裝身於千古聖賢之列,不屑為隨波逐浪之人」,不願為搞生死輪迴之凡夫。「彼何以百世可師,我何以一身瓦裂」,《了凡四訓》裡面,就是提醒我們要發恥心。釋迦牟尼佛都作佛了,堯舜禹湯都作聖人了,我們何以還在這裡搞輪迴?「人皆可以為堯舜,人皆可以作佛」,這個是印光祖師的教導。所以印祖這句話我們放在心上,我們就帶著一個羞恥心、帶著一個反省的心,來看接下來的這些經文,就會很有收穫。

  上一次我們提到,「唐有虞,號二帝,相揖遜,稱盛世」,這兩位聖王我們都非常熟悉,唐堯虞舜,他們實在講,他們當帝王都是愛民如子,確實都是殫精竭慮,就是為了老百姓的好日子。就像《群書治要》裡面談到堯帝,「存心於天下」,他時時刻刻把天下百姓放在心上,「加志於窮民」,時時在考慮老百姓的疾苦,都在想著怎麼把政治辦好,怎麼把老百姓的生活照顧好。而百姓有情況了,比方說有人挨餓了,這個堯帝他會反省,百姓挨餓,因為收成不好,有旱災,這是因為我無德才造成這個情況。假如有百姓犯罪了,堯帝看了很傷心,說,把他放了吧,是我沒有把他教育好,他才會變成這個樣子。他這種胸懷都是能夠寬恕百姓,進一步以身教來教化百姓。由於他這種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心境,當時候旱災都被他這一念心轉化了,那個旱災就解除了。上天跟堯之存心相互交感,就下雨了。所以我們中華文化裡面講的「天人合一」,這個天就是指整個大自然,跟人心是相應的。人心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人心惡,天災人禍不斷,氣候異常。所以大自然跟人心不是兩個東西,它是一不是二。所以古代帝王聖君他都清楚這個真相,往往天候有異常,他趕緊反省,趕緊到天壇懺悔己過,這可以挽回天心。他們在位的時間都很久,真的是在帝王位堯舜也是鞠躬盡瘁。

  而堯舜禹湯他們為帝,在《論語》的記載當中,他們都有一個精神,「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就是他自己的錯,絕對不要把責任推到臣民的身上;但是假如是臣民有罪過了,老百姓有錯誤了,他說都是我沒有做好,都是我沒有教好。所以這個精神,師長老人家曾經在一個扇子的墨寶,就有把這些聖王這樣的修養,用墨寶把它寫出來。所以師長都不是隨便寫墨寶的,師長現在墨寶很多都有印出來流通,雖然我們拿到容易,可是也不要因為太容易拿到,我們不懂得珍惜,就非常可惜了。大修行人的時間是有限的,寫書法也要時間。你看弘一大師留下的墨寶,都是提醒我們往後這些修學的人,往後這些時代的人,最重要的做人做事的教導。所以人在福中要知福,不要以為我們拿到一個師父的墨寶很稀鬆平常,那都是福報。所以知緣惜緣造緣,知福惜福造福的人有福報。可是假如不知福、不惜福,不知緣,不惜緣,就在福報當中墮落了,那就變成李炳南老師說的,「玩弄佛法,消遣佛法」,他把福報給折掉了,很可惜。

  我們剛好在這個時代學佛,學漢學,我們是在師長老人家的福報庇蔭之下學習,走這條路。而佛門有一句話講,「逆境磨鍊人,順境淘汰人」,所以有時候順境更難修,遇到逆境,大家警覺性很高,考試來了,我可不能亂發脾氣,要忍住,境界來了,他警覺性非常高。可是在順境當中享福的時候,他不知不覺,我們世間有一個比喻叫溫水煮青蛙,不知不覺,牠沒有這種憂患意識,最後身命就結束掉了。所以順境當中很容易不知不覺,在享福的時候產生一個心態,就是應該的,別人這樣照顧我,慢慢習慣了,應該的,就墮落了。人世間沒有一件事是應該的,都應常存感激之心,哪怕別人給你一個微笑,我們都感謝。就像韓信,我們待會還會講到的漢初三傑,他在最困苦的時候漂母給他東西吃,他以後有成就了,以非常厚的禮回報這一位漂母。所以沒有一件事是應該的,當常存感恩之心。

  所以人的墮落往往是一念之間,一有念頭覺得應該的,開始墮落了。時時在福報當中都是提起感恩心報恩心,這在順境當中不斷提升境界。所以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就是在順境當中不斷提升境界,為什麼他能不斷提升?他把每一個境界都當作善知識,一切人事物都當作善知識,他住在領悟。一切這些空氣、水、陽光,他都感謝,不能說應該的,甚至於糟蹋。所以現在人類都糟蹋資源,為什麼?他不懂得感謝,覺得都是應該的,他就墮落了。所以我們佛門它有高度的教育智慧,它的很多儀軌,它的很多這種藝術化的教學,都是時時在提醒我們。我們之前談到的你去禮佛,他點燈,就是提醒我們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樣的人生才是行菩薩道。

  佛門出家人要下床以前,就要先念咒語,然後提醒自己,這一生不要誤踏了小生命。假如真的不小心踏死了,希望牠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都是這樣的存心,他每天一醒來就是這樣在提醒自己。就像《陰騭文》裡面講的,「舉步常看蟲蟻」,假如這句話有放在心上,這個人走路都是在行菩薩道,他是時時提醒自己不能誤殺生命,「舉步常看蟲蟻,禁火莫燒山林」。我們每一天吃飯食存五觀,就是提起感恩施主恩、感恩眾生恩,所以不在福報當中墮落。所以吃飯也是修行,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一切時一切處都是修行,不進則退。所以佛門這些儀軌,時時護念我們的道心。所以吃飯要念食存五觀,吃飯要供養,心中要有佛菩薩,要有祖先,要有眾生,不然吃飯每次就是自己的欲望先做主,那不是在墮落嗎?所以《中庸》講,「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這很有道理。「聖狂之分,在乎一念」,我們能時時把感恩心護念住,道心不會退,道業不會退,菩提心不斷增長,所以師父的墨寶我們要珍惜。

  師父在這個墨寶,禮旭記得是一把扇子的墨寶,老人家寫到,「湯曰:萬方有罪,罪在朕躬」,「莊子曰:以得為在人,以失為在己」。我們剛剛提到,湯王他的心境就是,所有百姓的過失都是他先沒做好,他沒教好,萬方有罪,罪在朕躬。而這個精神就是從堯舜禹湯一直傳下來的,聖王。所以,「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這些都是聖王。而莊子這句話很有味道,「以得為在人」,有做成就的事情,誰做成的?別人的功勞。「以失為在己」,這件事有問題出現了,有錯誤了,我沒有小心的,我沒有提醒到,所以以失為在己,有過失了攬自己身上。

  有一句話也很有味道,說「賢人爭罪,愚人爭理」。賢德之人,家裡面、團體裡有什麼情況出現,是我的罪過,我做錯了,賢人爭罪。愚昧的人,事情一發生,說別人錯了,跟人家爭是非對錯,甚至於自己還有很多不對的地方,可是在他腦裡全是別人錯。所以這個也是我們修學過程有可能會出現的情境,因為我們對修學沒有很正確的態度知見,佛法是內學,可是假如我們學了懂了不少理,沒有往內而往外的時候,那就很容易挑別人毛病了。而且都是用道理在說別人,好像都說得振振有詞。那就愚人爭理,沒看到自己其實做得可能還不如別人,沒看到哪怕是別人錯,那我有沒有責任?所以莊子這兩句話對我們修學,對我們處世待人非常非常重要,所以以得為在人,以失為在己。

  接著師父寫到,「聖人常受天下之責,而無責人之心,是以終無怨」。這句話對我們這一生了脫生死重要,聖人可以做到不跟人結怨,佛門講「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不造新殃就是不結怨。可是不容易,我們前面跟大家分享到,「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人要到不會去指責、要求別人才不結怨。「躬自厚而薄責於人」,都是反省自己,很少去檢討別人,「則遠怨矣」,才達得到。所以師長老人家有一句法語很重要。提醒我們,修學的路上要放下控制的念頭。

  諸位同學,當時候禮旭在實修班,我們結業的時候,跟大家共勉兩句話,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假如你們不記得了,我也不會很傷心,因為還沒有二十一次,科學家說要二十一次才會記住。我們再回憶一下,跟大家共勉,老人家的第一句話就是,「放下控制的念頭」,不要要求。我們為什麼煩惱那麼多?就看誰沒有做什麼,我們就上火了,都有控制要求。都沒有要求了,知足常樂,人生解知足,煩惱一時除。諸苦皆從貪欲起,你要求不就是貪求嗎?放下控制的念頭,「放下佔有的念頭」,哪有一樣是我們的?一口氣不來了,連身體都帶不走,還有哪一樣是我們的?不要有那種增長我所,我所有,那個都會讓我們貪念增長,貪戀娑婆,出不了輪迴。放下控制、放下佔有,「放下對立」,這一生沒有一個冤家對頭,統統是法眷屬,你心境再提高,法緣慈悲。

  慈悲分四種:「愛緣慈悲」,喜歡才對他好,不喜歡就對他不好,這世間凡夫俗情,愛緣慈悲。第二個,「眾生緣慈悲」,就像堯舜這些為人領導者,他心胸寬廣,很懂得愛人敬人,叫眾生緣慈悲。第三,菩薩,菩薩是覺悟的人,他是「法緣慈悲」,他知道一個真相,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一切眾生都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他有法緣慈悲,對一切眾生恭敬,孝敬。第四是佛的境界,究竟圓滿佛的境界,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我們從佛門這四個慈悲,其實就可以看得出,勘驗得出,我們現在是在哪一個境界。而且要不斷提升,要從愛緣慈悲提升到法緣,提升到眾生緣,最後能契入我們本有的法身境界,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所以跟大家提到,「聖人常受天下之責,而無責人之心,是以終無怨」。所以從剛剛這些經典的教誨跟聖賢的榜樣,我們要這一生跟眾生結法緣,不再結惡緣了。我們處事的態度就是,不要有控制,不要有要求,還要不指責。而且是什麼?事情發生了自己先反省,甚至把過失攬身上,叫聖人常受天下之責,而無責人之心。沒有這樣的修養,每天可能發生的事,我們就攪在是非對錯人我當中,怎麼會無怨?

  所以我們看,那師父這個墨寶珍不珍貴?真的要「如貧得寶」,接著「改往修來」,這些教誨這麼好,我願意受持,這是講給我聽的,我是當機者,別人聽不聽我不罣礙,我們不去要求。師長老人家當時候就講,很多弟子跟他很多年,結果沒有成就,甚至於退步了,為什麼跟著這麼好的老師還退步?心態。因為後來老人家了解到,他們都說老人家講經是講給別人聽,不是講給他們聽的,那就麻煩了。所以態度決定成就,而不是成功以後才改變態度。所以聽經的態度,修學的態度重要。禮旭記得剛開始修學,接觸到師父的經教,老人家講到,釋迦牟尼佛在我們娑婆界講的經,都是契我們這個時代的人,這個世間娑婆界的人。假如一個人跟你講話講半天,講了之後說,「對不起,你做不到」,那不是跟我們開玩笑嗎?所以師長老人家說,佛陀講的都是契我們機的,我們可以受持,可以做。當時候聽完這一段印象非常深,佛只要是經典裡的,都是自己當下可以受持的。

  後來師父又有講到,學《無量壽經》,就要把《無量壽經》變成人生的劇本,每一句話要想著怎麼做到,那佛經跟我們的生活是一不是二,都是老人家非常重要的教導,建立我們修學的正知正見。不能學了好幾部經了,經典還是經典,生活還是生活,那不得受用,解行不相應。我們有建立這樣的態度再去讀經,比方說讀《無量壽經》積功累德第八,我們讀著「少欲知足,專求白法」,這些經文就要隨文入觀。少欲知足,我還有哪些貪欲,趕快要放淡,不然我說眾生無邊誓願度,都是騙自己,又騙佛菩薩的。騙佛菩薩那太狠心了,佛菩薩那麼慈悲,我們還騙他。所以記得當時候剛開始修學,老法師也是提到,說我們佛弟子不要太狠心,做那個早晚課,早上騙佛菩薩一次,晚上又騙佛菩薩一次,這樣不好。師長說,早上念經提醒自己,這一天要依教奉行;晚上讀經反省自己,這一天有沒有犯哪些過錯?用經典對照對照,多寶貴的教導!我們真的依教奉行,每一天鐵定可以德日進,過日少。

  師長講了這一段教誨,接著您看他老人家隨時都是理事圓融,道理給我們講清楚了,還舉出事例榜樣,說「師法帝舜」。剛剛講的這些,「湯曰:萬方有罪,罪在朕躬」,「莊子曰:以得為在人,以失為在己」,「聖人常受天下之責,而無責人之心」,是以終無怨,誰做到了?舜王,堯舜都做到了。所以師法帝舜,讓我們效法大舜。舜王他的父親跟繼母都要置他於死地,他還覺得家人沒錯,自己的錯。所以時時都是負罪引慝,就覺得是我的錯,我的父親、我的繼母沒有錯,我做得不夠好。得了天下沒有高興,他最希望就是家裡的人完全和和樂樂,但不和樂,他覺得還是自己做得不夠,最後連他的父親跟繼母都被他感動了。在佛門來講這是很不好的緣,最後也轉化成法緣了。尤其舜王的後代,我們要效法舜王的風範,而他們處世我們值得學習,他們為人子女值得我們學習,他們怎麼做兄長的,他們怎麼做一個領導者的,都值得我們學習。而這是世間的聖人,所以假如我們修大乘佛法,行的是菩薩道,不能夠效法他們,這一生菩薩道成不了。

  所以菩薩道在哪裡修?「人無倫外之人,學無倫外之學」,大道在哪?就在倫常當中。所以印光祖師教導我們,「敦倫盡分,閑邪存誠,信願念佛,求生淨土」,這十六個字,在《文鈔》當中出現非常多次。我們要記住一個重點,師長老人家說,佛經裡面重複最多次就最重要。不止佛經裡出現很多次的重要,師長老人家講經重複最多的也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進一步再推演開來,像印光祖師一代高僧,他在《文鈔》裡提醒最多的,就是我們修學最關鍵的地方。

  這十六個字,師長很慈悲,怕我們不夠重視,又在這四句當中加了一些法語,讓我們更重視。「敦倫盡分」,老人家加是大道,這就是大道,你不能說敦倫盡分那是世間的,不是菩薩道,那錯了,哪有世出世法?只有覺迷而已。你孝順父母,把父母當佛一樣恭敬,那不是積功累德?你服務大眾,把大眾都當諸佛如來,那還是世間法嗎?所以沒有世出世法,只有覺跟迷而已。覺了,穿衣吃飯都是積功累德。我們看到佛陀每天去托缽吃飯,那是積功累德,那是大慈悲,給眾生種無量的福田,所以吃飯哪不是修行?所以修學最重要的,要看得到自己念頭裡面的分別執著,進而把它轉成覺悟,不能分別執著。

  所以師長常常引禪宗說,「你會麼」,你會不會修行?怎樣才是會修行?這個對我們這個課程,德行課程,就是讓我們知道怎麼修行,這最關鍵的。都不知道怎麼修,那德行怎麼提升?我們這一門課《三字經》《千字文》《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所以我們後面的課程比較緊湊,前面盡量把這些修學的觀念,老人家最重要這些建立我們修學正知正見,跟大家供養,後面可能就比較緊湊一點。我們把觀念建立起來,學這些經文,我們懂得隨文入觀,就有收穫。所以師長說,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你自己六根接觸六塵,能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叫會修行。再講得具體一點,不分別不執著就是用真心,就是用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心處事待人接物,這就是會修行。

  我們退而求其次,我們接觸一切人事物,能看得到我這個是執著,我這個是分別,不行,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已經算不容易了,會觀照了,這屬於觀行位佛。六即佛:有「理即佛」,我們有佛性,可是現在不受用;有「名字位佛」,就有名無實;有「觀行位佛」,觀行位,就是懂得觀照,有分別執著了,打掉,轉成真心,這觀行位;再來「相似位」,相似,但是還沒有契入真心,就像阿羅漢、辟支佛,他是相似位佛;再來「分證位佛」,就是法身大士,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叫分證位;最後是「究竟位佛」,就像釋迦牟尼佛,他四十一品生相無明全部破盡了,妙覺位,這究竟位佛。我們是處在有名無實,進一步要懂得觀照,一發現有執著了,有貪瞋痴慢了,趕緊要把它轉掉,要放下,這叫會修行。所以師長老人家加這幾句法語重要。「敦倫盡分是大道」,你不能離開五倫去修行。「閑邪存誠是大德」,德行在哪裡看出來?起心動念,善用其心,則能成就殊勝功德。所以閑邪,邪念要把它斷絕掉,存誠,時時存一個誠心真心,是大德。「信願念佛,大行」,這個是大修行,為什麼?我們第十五拜,「萬德洪名,能滅眾罪,果能一向專念,自然垢障消除,不但道心純熟,且可福慧增長」,真心念一句佛號,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那怎麼不是大行?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所以信願念佛是大行,修因得果,所以求生淨土是大果。

  我們看師長加了這幾句,讓我們對印祖這十六個字才懂得珍惜。所以我們能看懂老人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背後的良苦用心,你對他老人家真的會感恩戴德,太慈悲了,太苦口婆心,誨人不倦。當時候禮旭看加這幾個字很感動,不止是這一件事,太多太多了。包含印祖另外一句最重要的話,攸關我們修學成敗,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道業皆從誠敬二字中求。但又怕我們這些弟子忽略這兩句話,老人家再加三句,「百分誠敬得百分利益,千分誠敬得千分利益,萬分誠敬得萬分利益」。所以實在講,遇到這麼慈悲的大善知識,我們這一生成佛的機緣成熟,要掌握住。這一生不成就,糟蹋老人家的苦心,也糟蹋自己無量劫來稀有難逢的機緣,那是人生最大的遺憾。我們好好珍惜,跟師長老人家,跟這一生善知識的因緣,我們決定要成就,不辜負善知識。那是看得到的我們的善知識,那看不到的佛菩薩不知道有多少,每天都在加持我們。

  所以師長老人家常叮嚀我們,不要讓佛菩薩流眼淚,不要讓祖先流眼淚,所以我們有羞恥心的人、有良心的人,不使一秒鐘空過,不使一句話空說,勇猛精進,不辜負四重恩。所以我們每一天念那個迴向偈,要用真心念,「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我們不是到西方去才莊嚴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現在就當釋迦彌陀的好弟子。《無量壽經》期許我們,「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我們現在就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就已經加入他極樂世界的俱樂部,一起在護念眾生往生西方,這樣才叫莊嚴佛淨土,不然我們就有口無心。

  「上報四重恩」,父母恩、師長恩、國家恩、眾生恩。我們現在為往聖繼絕學,報國家恩,施主眾生無量的恩德,我們只要每一天用心學習,用心落實,就能報得了四重恩。當然要圓滿報,你這一生往生作佛就圓滿了。而修學當中我們的心要下濟三途苦,我們為什麼要很認真?我們早一天有道德學問,就能早一天幫助苦難眾生不墮落。所以我們每一天的學習是要用大悲心菩提心來學,學習就是功德。不是你學了幾年之後才能積功累德,功德是看我們怎麼用心。所以這每一句,「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都是要真心念出來,不是念到變口頭禪,有口無心不行。善導大師教導我們,「身口意三業皆從真實心中作」,沒有一句話是敷衍別人、應付別人的,都從真實心中作。身口意不善三業都從真實心中捨,跟十惡業相應的統統都要捨掉,跟真心相應的提起來。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這句話從真心出來,哪還有看不順眼的人?還有看不順眼的人,我們每天念這句都是騙自己騙佛菩薩。同生極樂國,我們是真的是這個心,相應了,見每一個有緣人,怎麼幫助他求生淨土?他現在聽不進我的話,我先做給他看,他看多了,信任我了,我就可以說了。所以都要真心處事待人接物,都要真心來學每一句經句,學了就效法這些聖賢人,你不學那就自暴自棄了。所以《弟子規》說,「縱去遠,以漸躋」,「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

  所以我們學這一句,「唐有虞,號二帝。相揖遜,稱盛世」,我們學到他們的修養,進一步他怎麼做領導人我們也要學。可能諸位同學想了,我現在又沒做領導。假如我們現在分組,你是哪一個組長,就是領導,假如你現在在我們班上年齡比較長,你也是長輩,縱使你現在你是最小的,你還沒有做組長,做領導,你以後會做。有沒有人念頭裡說,我才一輩子都不要做領導?那你這個念頭心態叫不敢承擔,沒有勇氣。我們應該存心是什麼?我每天用功提升自己的智慧德能,就像《中庸》裡面講的三達德,智、仁、勇。為什麼要有三達德?你有智仁勇,你才有能力幫助眾生。沒有智慧、沒有德行,又沒有能力,那我們拿什麼去利益眾生?

  所以每天期許自己智慧德能增長,然後只要佛菩薩覺得我可以了,我隨時願意承擔,要這個心態。師父老人家都九十一歲了,周院長都八十三歲了,他們都還這麼辛勞,只要我有能力,我願意多承擔,這個才是善哉善哉,才是一個懂事的晚輩。就像一個家庭裡面,那父母都很辛苦,哪有說我們當兒女的人不去分擔的?有這分心,每天又很認真的提升,佛菩薩自有安排,不用操心未來。當然機會都是給準備好的人,而一個人學習能有多少領悟,跟他的責任心成正比。他責任心很小,聽了那麼多經文,都跟我沒關,印不到心上去。這個人責任心很強,以眾生天下為懷,句句都跟他有關,他怎麼會不深刻?所以堯舜這個例子讓我們體會很深。

  包含他們的風範當中「相揖遜」,是把國家都讓出來,那還有什麼不能讓?這給我們中華民族最好的表法,這個世間都要懂得禮讓、謙讓、忍讓,他以國家領導來表法,老百姓佩服他,效法他。所以《大學》說,「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你今天在團體裡面年紀最長,你做讓的表法,你就帶動整個團體的風氣。九月份聯合國,老人家就特別以我們安徽桐城張英他們一家的那個家風,來供養給全世界。為什麼?因為讓就能帶領這個世界走上安定和諧。我們肯讓,這個世界無量的福報等著我們;假如我們不讓,走爭,無量的苦難等著人類。因為印光祖師教導我們,假如我們是自私自利,競爭進一步發展就變成鬥爭,再來戰爭,最後世界就毀了。所以這是一條死路,不能走、不能爭。要懂得讓,懂得相愛相敬,最後就往世界大同去走,就像師父強調的,平等對待,和睦相處。而且我們老祖宗教我們,我們前面也學到,「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而我們具體處世待人就是禮的標準,都有可以依循的一個心境跟做法。

  我們前面提到的,「上則恩賜有加,下則鞠躬盡瘁」,這個就是君臣之禮,五倫裡面都有這些我們可以遵循的本分禮教。而禮當中的心境,老祖宗教我們自卑而尊人,尊重別人,縮小自己。在我們成長過程,爺爺奶奶父母都給我們表演,有客人來了,最好的都給客人吃,歡歡喜喜、高高興興。別人有難,趕緊盡力去幫助他,這自卑尊人。所以師長老人家這一次到聯合國,給這個世界一劑良藥,其實就跟我們堯舜的榜樣是相應的,「相揖遜,稱盛世」。有一句教導說得好,「讓名於上,讓功於眾,讓位於賢,讓食於幼」,這些都是處世很重要的態度,也是智慧。我們現在看到這些教誨很好,大家只要一想,老人家怎麼做的?你馬上就感覺這些經句活靈活現。你看師長到英國漢學院來,他老人家盡心盡力,可是在給我們的教導裡面,談話當中都是講,榮耀歸於王子,功德,功勞歸於校長。你看讓名於上,讓功於大眾,都是感謝大家的支持、護持。

  包含讓位於賢,我們看師長老人家在澳洲要團結宗教,負責人,那個整個宗教活動的推廣負責人,老人家並沒有是佛門弟子來做,是讓新加坡的回教長老哈比哈山的好學生漢尼夫先生,到澳洲去負責這件事。我都感覺這些宗教的長老,這些表演是大手筆,我們不得不佩服。哈比哈山他是伊斯蘭教的長老,但是看到老人家做這個宗教團結對世間那麼重要,把自己的愛徒都奉獻出來,你看不是大手筆,他沒有私心,一般自己最喜歡的都是留在身邊用。「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你看,哈比哈山跟師父不是在表演給我們看嗎?「講信修睦」,答應了,再多的困難,堅持一直做,你看做了十幾年。現在全世界十幾個聯合國的大使去參觀,非常感動,我們在說的事你們已經做出來了。所以老人家一用漢尼夫先生,你看其他宗教服氣,讓位於賢。

  讓食於幼,這個是考慮到很多孩子在發育期間,你假如生活比較困苦,這些長輩的慈愛,這孩子在長身體,給他們多吃點。就像我們成長過程,爺爺奶奶長輩,好東西都是要留給孩子吃,這看到他們的慈愛。事實上我們看到很多吃的,這些好的東西,老人家一接來就說,來來來,給大家吃,給大家吃。師長確實是我們這個大家庭的大家長,所以老人家說,年輕人發心,我給他們做護法,護持我們。老人家說,「發心的人,我們一輩子在一起不分開」,都是給我們表演一個領導者,一個長者的風範,我們要善於觀察、善於體會,進一步善於去效法師長。

  我們接著看經句:

  【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

  夏朝開國的是大禹,商代是湯王,周朝還有文王武王,都是這三代的聖君。而這個三王,在《白虎通義》裡面提到,「三王者,夏商周」,不是指三個人,是指夏商周這些最重要的聖王、開國的聖王,在經文裡提到的是,大禹、商湯、文王、武王。而事實上大禹他接受舜帝的禪讓,而他自己晚年是要把帝位再讓給他人,讓給益,也是很賢德的人,做一個補充。

  大舜,在《四書》裡面,都有讚歎大舜的領導智慧,提到「恭己正南面,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他很會治理天下,他怎麼治理得這麼樣的興旺,但是他又沒有很疲累,他又無為而治?原來就是他會用人,用的都是最好的臣子,像讓大禹治水,讓契管理教育,讓皋陶管理整個刑法那個部分,包含益這些重要的大臣,都有負責重要的事情,包含讓后稷負責農桑,老百姓就有飯吃。所以他重用了幾個大臣,所以天下大治,這也是提醒我們,領導者很重要的要會用人,會尊賢。禹要把帝位讓給益,結果百姓一來感恩他治理洪水的恩德,二來,大禹的兒子啟也很有德能,所以結果諸侯百姓就還是愛戴啟,結果就變成了皇位還是傳給了啟。所以這個不是大禹的本意,但是那個時候的整個民心是這個樣子。

  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所以是公而忘私,為了天下的蒼生,沒有時間回家去看望家人,因為水不治好,很多人會身家性命就沒了。當然除了感恩這個大禹之外,他的太太、他的家裡人也值得我們佩服,也都是支持他這麼做,治水長達十三年的時間。而大禹治水的方法也很有智慧,他沒有用防堵的,他用疏導,其實這跟處世是一個道理。我們常常是用防堵的去頂人家,去跟人家爭個是非長短,這解決不了問題,要順勢、要疏導,要調劑人情,發明事理。你覺得他哪一些建議不是很妥當,但是你要先調劑人情,你要先肯定人家畢竟還是為了這件事好,哪怕他方法不對,你總要先肯定人家的存心吧,那不是調劑人情?他的存心你能體會到,他就感覺你能理解他,你再講什麼他容易接受。你不能第一句就,你這裡不對,不好,人家一聽很不舒服,後面的話也聽不進了,你看疏導多重要。

  商湯仁慈,當時候他看到人家打獵用四面網,要網這些畜生,然後口裡還念著祈禱的文字,統統跑到我的網裡來。後來他看著覺得這樣太殘忍了,就希望撤去三面網,只在一面布網。然後念的這個祈禱文還是要說,要往左邊的趕快往左邊,要往右邊的趕快往右邊,不要命的再跑到我的網上來。所以這個事件後來老百姓知道了,說這個商湯那麼仁慈,連對動物他都不忍傷害,對百姓那就更不用說了,所以贏得民心。

  而且湯王自律也很嚴格,我們在《大學》裡看到,他在他自己洗臉的臉盆上面刻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三句九個字有味道,他以這九個字鞭策自己。按照蕅益大師對這三句話的註解,對我們修學非常重要,苟日新就是不要再墮落了,就是決定這一生要去作佛了。叫苟日新,背塵合覺了,不再跟六道輪迴相應了,跟什麼?跟佛心跟覺悟相應。日日新,不能知少為足,每天都要繼續提升。又日新,就不能半途而廢,要保持初發心,不能半途而廢。其實這九個字就治我們不能道業提升的習氣。

  『周文武』,文王仁慈,有一次在修公園靈台,剛好挖到一堆枯骨,趕緊命令把它安葬好。百姓知道了,就覺得文王連枯骨他都這麼仁慈對待,更何況是百姓?所以他的仁慈是「澤及枯骨」。武王弔民伐罪,也是救民於水火,都是仁慈。所以孟子下了一個結論非常好,三代之得天下,這夏商周為什麼得天下?以仁,他仁慈,感得百姓的擁戴。其失天下也,為什麼後來失天下?以不仁,就不能保持效法祖先仁愛百姓的精神,變成魚肉百姓,最後就失天下了。

  接著我們介紹夏朝:

  【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

  剛剛我們提到,本來大禹還是要禪讓給賢德的人,但是百姓懷念他的恩德、政績,而且他的兒子啟也賢能,之後是傳給啟。啟之後就傳給他的後代,所以這個時候天下就屬於一家,所謂家天下。中國政治的禪讓,之後就變成家天下的局面了。傳了四百多年,『四百載,遷夏社』,遷就是改變了,就經過四百多年改朝換代。「社」是指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榖神,用這兩個字也代表國家。所以「遷夏社」就代表之後天下便改朝了,就變商朝了。當然一個朝代也有它的起跟伏,而且這個夏朝在四百多年間,還曾經一度都已經要滅國了,後來遇到少康中興,又延續了夏朝的國祚。

  最後是到了桀,夏桀,最後一個帝王,因為寵愛妹嬉,也是貪女色,然後非常的驕縱淫奢。最後湯王也是革命,其實這個革命就是為了解救老百姓於水火之中。而且商湯很仁慈,推翻夏桀之後,還讓他到南巢這個地方生活。而這個夏桀到了這樣的情況,他還沒有覺得自己不對,所以很可悲。商湯建立了商朝,他還不覺得自己不對,他念頭裡還想說,早知道我就先把商湯殺了,他還不反省,他以為就把商湯殺了他還是帝王,這是愚痴到極處。事實上真的代天命的人,也不是他傷得了的。

  【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王。】

  這個商朝六百多年也是很長。而商湯之所以興旺,除了湯王的仁慈,他也得到一個賢相伊尹的輔佐。大家注意去看歷史,一個盛世上來,除了好的君王之後,還要有好的臣子,甚至還要有一個好的皇后,這些條件都有了,所以為什麼佛法說萬法因緣生,有時候缺一不可。我們看貞觀之治,還有魏徵這樣的忠臣良臣,還要有長孫皇后,不然一個魏徵也不夠殺。他有時候犯顏直諫,皇帝太生氣了,忍不住了,結果你看長孫皇后一看到,趕緊去換上祭祀天地這種大禮的時候的大禮服,穿起來很隆重,然後去見唐太宗。唐太宗嚇了一跳,妳穿這麼正式幹什麼?結果長孫皇后說,因為有這麼正直的臣子在我們的朝廷當中,必然是有聖君在世,所以我要慶祝,要穿得這麼隆重。這個唐太宗本來氣得要死,一下子就轉怒為喜了。所以這麼好的皇后,時時在關鍵的時候護念唐太宗的心念,讓他一下子就轉成一種正氣了,甚至於不氣魏徵,反而珍惜魏徵。

  所以伊尹是個聖相,在宰相的位子是契入聖賢的境界。所以我們中華民族,它是在每一個位置,在每一個行業都能契入聖賢,這個厲害,是道德起家的民族。商業叫商道。在領導位置,就像堯舜禹湯,叫君道。在老師,孔子是榜樣,至聖先師。哪怕是做家庭主婦,做母親,那三太是榜樣。所以成就道業,只要用真心,在哪一個角色、哪一個本分、哪一個行業,都能成為佛菩薩,都能契入佛菩薩的境界。所以佛法叫事事無礙,理事無礙,我們不要去分別,不要去執著,安住在每一個當下,敦倫盡分,閑邪存誠,這個就是會修行的人。後世都用「伊尹再世」來讚歎好官員,伊尹不只是好的良相,他還是個良師,湯王去世之後,他的孫子太甲即位,可是不修德行,伊尹把他放逐,讓他反省,還教導他,後來他改過了,回來再把他扶持好,所以也是良師。

  結果商朝到了最後一個帝王商紂王,也是寵愛妲己。這個紂王也是做了很多不義之事,比方商朝末年有三位聖賢人,比干、微子、箕子,比干那麼好的忠臣,商紂王不只沒有接受他的勸諫,居然還把他的心挖出來。因為做了這些不義之事,等於是他已經沒有辦法回頭了,這個時候武王才伐紂。所以文王的時候,絕大部分的國家已經都歸順周了,歸順文王了,可是文王並沒有革命,他還盡心盡力在輔佐紂王。所以文王不簡單,天下大半都是歸他統治了,他還是忠誠的事奉紂王,這是德。你的領導人不是很好,你還是很忠誠,那代表你有修養。因為領導人還沒有到已經不能勸諫,已經無藥可救了,還沒有到這個分上,你還是盡心盡力。

  所以我們今天不是說,在這君臣五倫關係裡面,在那裡說,我的領導不好、我的下屬不好、我的什麼不好,我們這樣的心境已經不在道義當中了,都在什麼?利害當中,都在要求當中。所以文王是我們的榜樣,他在五倫關係當中,是問自己有沒有做好,不是去要求對方,「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結果你看這麼好的文王,紂王居然把他關起來,沒有反省,還把這麼好的臣子關起來,關在羑里,而且還把文王的兒子殺了,煮他的肉給文王吃,你看這不是暴虐到了極處了嗎?最後沒辦法了,武王才討伐他的,他已經沒有資格做一個君王了。所以孟子說,只聽說推翻了一個獨夫,這個獨夫就是暴虐無道的人,他已經沒有資格當君王,沒有說是去討伐一個國君,是伐一獨夫,那是他自己先作踐了自己的一個角色。

  接著:

  【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

  這個『誅』是討伐,到了武王才討伐商紂王,建立了周朝,傳了八百多年,這是中國歷史上年代最綿長、最久遠的王朝。這個經句介紹了周朝的成立,還有它整個國祚,它這個王朝的壽命有八百多年,應該是八百六十七年,傳了三十七個君王。而周朝它的興旺也跟有德的臣子有關,所以在《中庸》裡面有講,治理天下有九個最重要的綱領。第一個是「修身」,你一個領導人不修身,你怎麼感應好的家庭、好的臣子?「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人家才會擁護你,你才有一片天地,「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所以修身第一。第二就是「尊賢」,尊重賢德之人,任何一個朝代興旺都跟尊賢有關。第三是「親親」,就把你的家裡要團結好,「其家不能教而能教人者,無之」,你的家要為天下百姓的樣板,你才能帶動百姓,懂得孝道,懂得家和。接著「敬大臣,體群臣」,你這些國家重要的幹部你要恭敬他,你要體恤所有的群臣,你把公務員都忙得累死了,不愛護他們,那就沒有君仁了,那誰還願意為國家效力?所以體群臣。「子庶民」,把百姓當子女一樣愛護。「來百工」,對每一個行業,你都盡力護持它、幫助它,你定的法令都讓它們更好的去發展,那各行各業都願意到你的國土來發展,各行各業不就興盛起來了?「柔遠人,懷諸侯」,對於你國家以外的老百姓,來到你的國土,願意在這裡生活,你依然平等愛護他們。甚至於是其他的國家有難,你也扶持他們,就像當時候唐朝被推為天下共主,叫天可汗,他就是能夠懷諸侯,把自己好的東西都給其他的國家民族,你看利益了多少地區跟百姓?周就是文王請到了姜太公來輔佐,還有周朝我們剛剛提到的,他好幾代的女人很有德,太姜、太任、太姒,有聖母的輔佐,出了非常多的聖賢子孫,所以才能有八百載的王朝。所以印光祖師講,「教女為齊家治國之本」,「治國平天下之權,女人家操之一大半」。因為女子她上孝公婆父母,中可以相夫,讓丈夫沒有後顧之憂,下又教育子孫,確實是女人家操之一大半。

  而這個武王伐紂,也是很多的諸侯聯合起來,幫助他一起討伐紂王。所以這裡也讓我們體會,「得道者多助」,這是孟子的教導,「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一個人無德了,連親戚都遠離你。「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你真的與天心相應,很仁慈,自然很多人會擁護你。這也是三代這些聖王,他們也都確實是得道多助,天下順之。而周朝自開國後,它是實行封建制度,就是封建制度是天子將爵位及土地,分封給弟兄、兒子及一些功臣。像姜太公是功臣,他就封在齊;像周公他是武王的兄弟,周公就封在魯國。這個是分封建國,其實用意就是將天下分給有德的功臣、有德的兄弟,還有自己的族人,讓他們好好的去照顧好各地的百姓,這個是封建制度的用意,這個我們要了解。他們死後,就由他們的嫡長子繼續繼承,來治理這一方百姓,所以叫諸侯國,分封的這個地方稱為諸侯國。而諸侯必須服從天子,而且按時覲見天子,向天子進貢。而這個方式一直到秦始皇統一天下,秦統一之後,他實行的是郡縣制度。郡縣它是中央集權,任何地方都歸中央管,就不是分封建國,這是治理天下制度不同。

  接著經文講:

  【周轍東,王綱墜。逞干戈,尚遊說。】

  這個『轍』台灣念ㄔㄜˋ,在大陸念ㄓㄜˊ,念法不同,是指車輪所碾過的痕跡,引申就是車駕,此處就是借指周王室它東遷洛陽。它八百多年,在這個當中,因為傳到周幽王,他寵愛褒姒,然後又烽火戲諸侯,最後實在太亂了,然後還廢了自己的太子宜臼,結果申侯就聯合戎狄,就來討伐幽王,周幽王。最後這個戎狄燒了當時候周朝建都的鎬京,因為破壞得太嚴重了,就遷都洛邑,所以這『周轍東』,把首都東遷。但因為平王東遷以後,朝廷的綱紀就衰微不振了,他的整個影響力、他的整個財力都下降了,所以各諸侯國不聽他的號令了。而且濫用武力,『逞干戈』,干戈就是指兵器的通稱,這裡就是比喻戰爭,時常發動戰爭,擴張自己的勢力。東遷以後我們稱為東周,東遷以前稱西周,東周又分兩個時期,叫春秋戰國。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就比較是「逞干戈」,常常都有戰爭。『尚遊說』,因為在這種戰亂的時代,很多的謀士他周遊列國,以他的言談,以他的一些思想理念,來遊說君王重用他,他就能謀得功名。這樣的風氣在當時候是很興盛的,所以才叫「尚遊說」。

  好,今天時間到了,就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