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德行基礎—《十善業道經》心得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十五集)  2017/9/8  台南極樂寺  檔名:55-197-0025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十善業道經》接著看經文,七覺支:

  【覺支莊嚴故。常善覺悟一切諸法。】

  修學十善業的菩薩,若能進而修學七覺支莊嚴自己,就能夠常常覺悟明瞭一切諸法,就是在一切境界當中,都是清楚的、覺悟的。而這個七覺支,哪七條?第一個是「念覺支」,這個念覺支是時時觀照自己的心念,能夠定慧均等。此地的定慧是比較淺的,戒定慧這個定慧,那個功夫比較深。一般講定比較多,慧少,會昏沉,就是打瞌睡。所以在出現昏沉的時候,比較輕的可以用經行繞佛的方法,重一點可能要用拜佛的方法。

  所以我們修學過程當中,有自己內在的境界,有外在的境界,自己都要面對、都要突破,都要找方法,才能跨過去。像《西遊記》講的九九八十一關,禮旭想這作者應該也是學佛的人。唐僧應該是代表純淨純善這個佛性;孫悟空可能就代表我們剛學完的四念處,觀心無常,他變得很快,所謂心猿意馬,這個心定不下來;豬八戒就代表我們貪欲的部分,財色名食睡,這個貪欲的誘惑能不能抵得住?沙悟淨他遇到事情比較容易退縮。所以修學道路當中,他們都是我們的善知識,提醒我們這些習氣都得突破。

  所以孔夫子在《論語》當中講,「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這句話我們必須很重視。這個七覺支都是在對治我們很多煩惱境界,用上了才能突破。而孔夫子在《論語》當中好幾句說,吾末如之何也已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那我也拿他沒辦法了。這是至聖先師孔老夫子的教誨,等於是假如我們犯了這些問題,那孔老夫子來教也沒法教。所以這些問題是修學道路當中決定不能犯的,這句話就是,如之何就是該怎麼辦。一個人遇到事情,他不主動去想辦法解決突破,孔夫子要幫他也很難。所以從佛法講,萬法因緣生,聖賢、佛菩薩是緣分,因是我們有沒有主動學習,有沒有下決心突破。假如我們這個因、這個主,所謂主伴圓融,我們主就不積極,再好的緣也會當面錯過。所以俗話說扶不起的阿斗,這個阿斗就是比喻,假如我們自己不好學、不主動、不承擔,再好的緣,哪怕是最好的宰相諸葛孔明也沒辦法。所以這個念覺支,它就是在出現昏沉,他要去突破,這個時候是定多慧少,他就要用經行繞佛,甚至嚴重的,拜佛,把精神提起來。

  而我們再深入思考,為什麼精神提不起來?我們也看過很多人承擔很多責任,一天睡很少,但精神還是很好。仔細觀察到了,他是父親、母親,他時時有家庭的責任,他對孩子又很有愛心,所以拼命努力,希望給孩子好的生活,好的一些學習條件,所以你看他精神特別足,所以俗話說為母則強。而我們在修道路上,這最重要的是願力,真正心上有父母、有師長,「父母離塵垢,子道方成就」,時時有父母師長,時時能念眾生,念正法久住,這個就容易提起精神。所以我們看儒家佛家都重視發願,佛家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就擺在第一位;儒家,「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他都有責任,有願力在。

  慧多定少就容易浮躁,念頭止都止不住,一般叫做掉舉。俗話講說抽刀斷水水更流,念頭止不下來,妄念太多,心不安。這個時候用的方法就必須將心念止在一處,不要理會那些妄念,把心專注在一處,我們一般就專注在這一句佛號。像有時候這個掉舉,不只修學的時候,念經、念佛掉舉,甚至於要睡覺,那個腦子停不下來,那是很辛苦的。這個時候假如真正能專注在佛號上,慢慢心就不會那麼躁動,就容易入睡了。我們從這個掉舉也看得出來,這個習氣,是每一個修行人必定要過的關。儒家的聖賢留了一句話,「為學第一功夫,要降得浮躁之氣定」,這個話有味道。我們心還是浮躁,常常掉舉,真正聽經、讀經,這些好的教理要入心就挺困難的。

  所以從這裡我們就想到章嘉大師教學的智慧,當時候師長老人家第一次見章嘉大師,你看老人家問一個問題,章嘉大師要停那麼久,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氣氛之下,讓學生能夠心靜下來。所以這一個念覺支,等於是時時要讓自己定慧均等、定慧等持。每一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所以用的方法,這個是要針對自己的情況,對自己的根機,這樣就對了。

  當然老人家常常也會觀我們弟子們的學習狀況,有同修談到,他現在比方看老人家十幾年前、二十幾年前講的一部經,因為他說,老人家說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所以只要一經通一切經通,他什麼都不聽,就聽這套光碟。這個在理上講沒有問題,劉素雲老師,她就一部《無量壽經》這樣學下去,她的念佛功夫,修行功夫很好。但重點是,劉素雲老師她還沒有學佛以前,她做人的基礎,這個我們不能不了解。她真的是無私無我,不管為丈夫、為家庭,甚至於擔任公務員,為國家、為學生,那是真正完全不為自己,所以她有這個根基,在這個根基之上,她專攻一部經能夠入境界。

  而老人家講經,他是針對所有的弟子,甚至於是當前的一些問題,都會在一些重要的法會,比方清明法會、冬至法會、中元普度法會,發表重要的開示。所以我跟同修交流到,你一門深入攻一部經,師長的一套光碟很好。但是重要的開示還是要聽,因為老人家一觀機,會講我們特別需要的這些教誨。比方去年清明節在台灣,講的是「孝親尊師是成佛的大根大本」,那顯然可能我們在孝親尊師的根基不足。在李炳老圓寂三十週年的論壇,老人家談了他跟李炳老十年學習的因緣。其中我們怎麼當學生,可以從老人家修學的態度,我們得到很多啟發。因為佛法是師道,我們沒有一個恭敬老師學習的態度,學再久,有時候根本都入不了門。包含李炳老他怎麼為人師表,老人家從親近李炳老到現在,這幾十年過程,他老人家是如何依教奉行的,是如何承傳李炳老的願力、精神,這個開示很精彩,這個都是護我們修學的大根大本。包含去年香港清明,因果觀念的專題,因小果大,這個對於我們深刻了解,連一個起心動念,這個因都會感很大的果報。這個專題聽下去,真正聽明白的人,惡念不敢起,都有因果。尤其最嚴重的因果,不孝親不尊師的話,那太嚴重了,還舉了實際的例子。所以這些重要的開示還是要聽,聽了我們可能就能發現,還有哪一些習氣要調伏。

  因為老人家就我們當前弟子的根性,有重要開示,希望我們先扎好三根,《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這是真正入大乘佛門的基礎。這三個做到了,那等於是到了佛門口要進去,這是第一福,淨業三福第一福。接著才是第二福「受持三皈」,才是做真正的佛弟子,大乘佛法的弟子,「具足眾戒,不犯威儀」。而老人家還指導,你這一生要修學,要弘揚正法,學問要有基礎,所以要認識漢字。文字學要有一定的基礎,還要讀一百篇古文,最好能夠背,那就能看懂,程度好的可以寫文言文。這是學問的基礎。再來是德行的基礎,就是扎好三根,這個就是老人家對於我們這個時代學生一個契機的開示,給我們的指導。所以修學道路上有一些境界,我們要依據師長的指導,經典的指導,來對治習氣,來突破境界。有時候要聽懂老人家的這些開示,進而懂得用在我們的修學上,我們就少走很多彎路。

  七覺支第二是「擇法覺支」,依智慧選擇真法,捨棄虛偽法。我想真法標準,就像六祖大師在講三皈依的時候,他老人家提到,皈依佛是覺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皈依僧,淨而不染。所以這個純正的佛法標準在覺正淨。而我們最初方便下手處,還是在十善業道,十善業都符合覺正淨的標準。而且將我們的身口意歸納成這十條,我們好去掌握,跟十善不相應的十惡要棄捨掉。比方老人家常常說,他不看電視、不看報紙,我們聽老人家講經要有一個敏感度,因為我們的根性實在客觀講,遠遠不如老人家,而老人家的修行,他很重視的地方,我們一定要比他老人家更重視。因為我們根機不如他,我們再不重視這些修行的關鍵,那就根本沒有成就的可能。所以很可能是要老人家重視的,我們要做得比他徹底,因為我們的根機不如他。所以老人家說,他跟李炳南老師學守三個條件,我們假如不守,那就很困難了。連他這樣的根性都得守,老人家說他不看電視、不看報紙,這個我們一定要守,這個也是選擇真法,捨棄虛偽法。因為看電視、看報紙,甚至是網路很多訊息,它裡面會讓人起邪念,因為報了很多殺盜淫妄的資訊的時候,我們會被染污。

  所以我們這個擇法覺支,最初下手處就還是要依據十善業的標準來做抉擇。所以人要護念好自己的道業,所以很多境界都要抉擇,甚至於一天當中,印光祖師說萬境交集。一天到底有幾個境界?那數不清,這麼多境界我們都要抉擇得對,聖狂之分在一念之間。《無量壽經》第二品「德遵普賢」,一開頭就說「賢護等十六正士」,賢護,這尊菩薩也是提醒我們,要護念眾生之外,首先要能護念好自己的道業,尤其是自己的道心。所以會讓自己起貪瞋痴的這些境界要避開,會讓自己起覺正淨,起十善的境界,要懂得多親近。就像西方極樂世界殊勝在哪?它所有的境界都讓我們增長善根,就不會退轉,所以釋迦牟尼佛才勸我們去。我們現在世間退緣比較多,染污的緣多,淨緣少,所以釋迦牟尼佛才勸我們趕緊求生淨土。

  包含不貪不瞋不痴,這個是真法,貪瞋痴我們都要捨棄。但這個貪我們不能換對象,師長講經的時候常常提醒我們,佛法是教我們把貪心去掉,不是說你從世間的這些環境,入了佛門繼續貪。貪法不行,「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金剛經》上的提醒。而我們假如不更深入的觀照自己的念頭,有時候真的不自知,習氣使然,渾然不知。

  像師父常常說,要把名聞利養放下,很多時候我們已經在佛教,在傳統文化單位,我們自己心裡上覺得,世間那些名利我都不要了,我哪還有要名利?但事實上,假如我們在團體當中好表現,這個也是好勝,這個也是好名,一定要去跟人家爭位置,這個也是好名。其實人家願意做,讓給人家做,有比我們適合的人,趕快讓他做,這個才是不好名。我們有時候在世間得不到成就感,到了佛門來,那個好勝心起來了,一定要跟人家爭表現,這個心念上我們還是在貪名上,這個得要看得很深入才能看清楚。你比方我們今天接了任務,我們帶的底下的人都累得不行了,但是大眾都給我們讚歎,我們也很歡喜,你看多辦一些課程,眾生多受益,結果底下的人累到都生病了。我們身邊的人,我們要不要愛護?我們身邊的人我們都不體恤,然後我們都覺得我們做的事都是利益大眾,這個裡面有沒有摻雜些許的好名?因為人家讚歎很歡喜,這也是名。所以近處不能感動,未有能及遠者,你近的地方都不能體恤到,真的能體恤更遠的眾生嗎?所以我們這個好名不能換團體、換地方、換對象。

  利,我們在團體裡要求道義,不能是利害。所以團體當中哪裡有不足,就是我的責任,見義勇為。假如團體有不足,我們都視而不見,根本也不想多付出,去協助,但是還待在團體裡多學點東西,對於團體的需要並沒有上心,他還留在團體當中,因為他覺得他可以學到他要的東西,而對於團體應盡的情義道義,他沒有提起來,這還是利,還是自私自利。所以這個名聞利養不能是換了地方、換了對象。所以我們在選擇真法,真的都要惟從心源隱微處默默洗滌,看自己的心念要看得很深,不然就變自欺又欺人。

  剛剛我們還提到,《西遊記》有九九八十一關,修學路上真的很多關卡。一般我自己也有,以前犯,現在也犯,但也還不斷提醒自己的,孟子講的,「人皆好為人師」。好為人師就容易用道理壓人,沒有體恤人心、體恤人情。這個以道理壓人也屬於惡口,因為這個慢心起來,慢心是瞋恚的核心,所以這個瞋起作用也都算是惡口。甚至於是冷嘲熱諷,這個都是虛偽法,造惡的法,這個我們要捨棄。要取真法,不惡口、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純是成就別人的心。所以這個選擇真法就是,時時起心動念,一言一行,我們提醒自己要用真心。

  而十善業是下手處,我們要先轉惡為善,接著轉迷為悟,轉迷為清淨,這不斷提升,最後入佛境界,入一真法界,時時都是真心、菩提心。轉惡為善的標準,《了凡四訓》講得很清楚,也在積善之方一開始舉了十個榜樣。榜樣舉完,讓我們起信心,接著又提到,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陰有陽,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滿,有大有小,有難有易,皆當深辨,十六個角度。所以「為善而不窮理」,我們去行善,但是沒把道理搞清楚,就像《弟子規》說的,「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則自謂行持」,自己覺得自己依教奉行,修得不錯,「豈知造孽,枉費苦心,無益也」,這個就很冤枉了。所以要行善積德,植眾德本,首先要能明辨善惡。十善是個標準,而這十六個角度,也讓我們更深入去看善,什麼是真善,不能似是而非,就不對了。

  所以一開始,什麼是真、什麼是假?「利人者公,公則為真;利己者私,私則為假」,「根心者真,襲跡者假。無為而為者真,有為而為者假。」包含善有是有非,那個例子我們印象特別深。子貢去贖人不拿贖金,孔子批評他。子路救了人,人家送他一條牛,子路接受了,孔子讚歎。一般世間的人覺得,子貢救了人不拿贖金很高尚,應該是比子路高尚,怎麼反而孔子是讚歎子路,批評子貢。這一段一分析起來,聖賢他看事情,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他考慮的深遠寬廣不一樣。所以,我們透過《了凡四訓》這一段教誨,我們就要選真善而不選假善,選利益眾生的,不選會有流弊,會傷害眾生的。

  而我們修學上選擇正法很重要,不能學邪了,甚至於是選擇我們自己當生要成就的法門,這個重要,這都屬於擇法覺支。這個覺覺在哪?自知之明。這個法很好,但是我不得力,這個時候有自知之明,就要懂得選契合自己的法門,而不能打腫臉充胖子。而佛慈悲,在滅度以前跟我們講四依法,這個就是選擇正法的標準。包含還有佛的法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都是法印。而四依法第一個,「依法不依人」,這一條,我們只要看到現在哪一個修學團體,他們所講的跟佛經是背道而馳的,哪怕他打著佛門的旗幟,這個不能依止。只要跟經教不相應,這個就有問題,「離經一字,便是魔說」。就有一些邪教,就說什麼佛的法運已經過了,那就胡說八道了。佛的法運,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現在還剩九千年。所以這四依法重要,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智慧,不能依情識,識是妄想分別執著,不能依這個。「依義不依語」,要依義理,不能只著在表面的言說。所以佛法有講,依文解義,三世佛喊冤枉,要了解它的義理所在。佛經有很多表法,你不能只看表象的文字而已。

  最後「依了義不依不了義」,這個在選法門上就重要了。了義是我們這一生最起碼可以了脫生死輪迴,更好是能夠入一真法界,那是最好,當然往生西方這個是我們做得到的。不能依不了義,修了一輩子,不能出輪迴,還要搞輪迴,下一輩子很難保證,因為死魔太厲害了,一投胎,前世修學的忘了太多太多。真正又能做人,能不能又再遇到佛法?不知道。所以我們從很多公案,看到歷史當中一些大修行人,他一轉世就降一級,再轉世就愈來愈差了,所以我們這個退緣太多了。所以要依了義不依不了義。而老人家進一步給我們開解,這個了義可以延伸到,自己得力的,了義。這個方法再好,你用了不得力,那也不了義。這個很能讓我們在修學路上去觀照,不然自己不得力,不知道要浪費多少時間精力。時間精力是太寶貴了,一寸時光,一寸命光,浪費掉了,到時候時間不夠,我們修學還沒得力,可能就又要去投胎了。所以我們看《無量壽經》說,「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是很年輕的時候就證果了,像六祖大師二十多歲就證果了,我們歷代祖師都很年輕就很有成就了。我們假如拖拖拖,年齡愈大,孔子說老者戒之在得,就隨著年齡我們沒有提升,可能還退步、還染著,就更難修行了。

  而淨土法門是廣大無邊,我們看往生正因,在二十五品,三輩往生,二十四品,看到上輩、中輩、下輩,共通的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而且再開廣大之門,「若有眾生,住大乘者,以清淨心,向無量壽,乃至十念,願生其國。聞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此人臨命終時,如在夢中,見阿彌陀佛,定生彼國」,用定,非常肯定,「得不退轉,無上菩提」,他就往生作佛了。這個不是專念阿彌陀佛的,這個是在大乘佛法當中,不管他修哪一個法門,他是認真修學,把所修學的功德迴向求生淨土,哪怕只是一念清淨的信願求生,都能往生。

  而夏蓮居老居士、黃念祖老居士,他們都是禪宗密宗已經入境界的,承傳法脈的人,但他們為什麼最後都強調導歸極樂世界,念佛求生淨土?他是慈悲,他已經感受到眾生的根性,雖然修其他的大乘法門,但是要當生靠自力了脫生死,幾乎不可能。所以他們有這麼高的成就,最後死心塌地念佛求生淨土,就是在提醒我們,一定要淨土為歸才能了脫生死。這是苦口婆心,怕我們當面錯過,又去輪迴。而台灣很有威信的廣欽老和尚,他是修禪,他達什麼境界,我們凡夫沒有辦法判斷。而他修學成就之後,所有的這麼多信眾來請教他,他大部分都是回答老實念佛,他都是講閩南話的。他是禪宗,他怎麼不介紹人家修禪?所以真正開悟的人,他沒有說我的法門,那他還有我,那就不是開悟了。他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哪一個法門跟眾生的根機契合,能成就的,他就說那個法門,這個才是真正入境界。所以我們選擇正法,選擇法門重要。魔軍裡面死魔最厲害,印光祖師用一個字來形容它的厲害,叫「吞」,我們都被無常給吞掉了,這個字用得太深刻了。所以決定要分秒必爭,在死魔還沒到來以前,我們自己先有消息、先有把握,就是先把西方極樂世界的護照辦好,這個很重要。

  擇法覺支再延伸到我們整個人生,那就提醒我們,我們接觸的環境要抉擇。《三字經》講「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環境,所以蕅益大師說善友為依,就告訴我們,選擇一個修學環境很重要。我們看的書要懂得抉擇,交的朋友,我們親近的善知識,這個都要抉擇。《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開頭就提到,從明師受戒,我們要依止明白的老師,就是他是修行的過來人,這個都是抉擇。包含走入婚姻的人要擇偶,從事哪個行業要擇業,你行業選擇錯了,可能要多造很多罪業都說不定了。包含當機緣出現的時候,我們要懂得掌握機緣。像我們在英國辦漢學院,這就是掌握一個重要的機緣。因為老人家從踏上聯合國,這些專家學者聽完他老人家講的,我們中華文化倫理道德、因果教育,他們都說很好,但是他們覺得是理想,做不到。所以都必須做實驗,才能讓世界的人重拾對聖賢佛菩薩、各宗教教誨的信心。包含傳統培養人才的方法,現在都沒用了,現在用的都是比較新的知識性的學習方式了。所以古代你看,一個時代裡面開悟的人不少,現在整個都是知識性的學習,甚至嚴重一點變成填鴨式的,有時候人的悟性,在這個學習過程反而會退步。所以,假如我們用的是不正確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真的是毀了一代又一代人。

  我們不忍心老祖宗五千年教育的智慧方法經驗效果,沒有能讓世間人起信、讓世間人受益,這個太可惜。所以師長老人家慈悲,在很難的情況之下,在英國漢學院辦了這個傳統的教學法。而辦下去之後,海峽兩岸,全球華人都在關注,給了很多人信心,現在好多年輕人都往這個方向努力,他們很受鼓舞,這就是老人家懂得選擇機緣,那是帶動多少人的士氣。包含老人家在威爾士大學,支持王子、校長辦和諧博士,幫所有的宗教培養弘法的人才,聽說世界很多地方都非常震動,非常積極想要參與。所以掌握住機緣,給予世界的一種助力非常非常大。而老人家掌握機緣當中他又不攀緣,這個都是我們的學處。你看這個機緣,休斯校長非常積極,因為他是大護法,所以護法高度認同,這個緣才能成熟。老人家一生很多弘法的機緣,大護法假如出了狀況,這個機緣就很難繼續下去。所以我們佛門應對因緣是被動的,這個被動不是不熱情,這個被動裡面有理智,知道要衡量因緣具不具足。所以不攀緣,又掌握機緣,這個就是我們的學處所在了。

  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對一切人事物都要會判斷,「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假如他的行為是錯的,你分辨不出來,你還佩服,甚至還不知不覺受到影響,這個就沒有擇法的覺悟了。我們都遇過,有朋友,小時候他父親打他打得太凶了,他自己還期許自己,我以後當父親不能打成這個樣子。後來他自己當父親了,他很痛苦,他說我雖然不願意這樣,可是我還是常打孩子,克制不住脾氣。所以有時候覺得不好,但是我們自己還不見得能夠不受影響。所以雖然是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不希望人家對我們惡口,但是有時候我們可能也在對人家惡口。所以你看子貢,有一天提到說,我不希望人家這樣對我,我也不會這樣去對別人。結果孔子說,你還沒達到這樣的境界。但是我們得有警覺性,好的效法,不好的不能學。也要提醒自己,自己覺得不對的,我們決定要常常鞭策自己,不能再用這個不對的方法對別人。

  第三是「精進覺支」,就是修學佛法時,善能覺了正行不正行,不謬行,也不做無益的苦行,於正行精進,他努力的方向都是正確的,他也有正知正見指導他修行。他不會太過,也不會不及,他會很勤奮,不會懈怠,因為精進就對治懈怠。而夏蓮居老居士註解精進,「以調伏習氣為精進」,這個註解得太好了,因為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實質是我們習氣放下多少,就好像持戒,你真正完全不惱害眾生,這個殺戒你持好,就是不殺戒你得戒了,重這個實質,不能重形式。比方我們受戒,是透過這個形式提醒自己要依戒律去修學。但假如說我們受了菩薩戒,受了五戒,反而自己覺得自己有優越感,這個反而不是精進,是退步了。包含像讀經,一天讀八部十部,從相上講是精進。但是假如好勝,假如跟人家攀比,這個就不是真正的正行,不是真正的精進了。

  無益的苦行也要放下,佛陀讚歎苦行,老人家涅槃前也交代八個字,很重要的教誨,「以戒為師,以苦為師」。以苦為師,強調的生活簡約,他們那時代的精神是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但畢竟現在生活環境,甚至包含修行人的身體狀況都不一樣了,但精神要保持。生活愈簡單愈好,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精神層面。所以不能又偏到無益的苦行,到時候把身體給弄壞了。所以不能過,不能不及,所以要借假修真,也要借這個四大和合的假身,成就我們的道業。而假如我們精進到常常熬夜,這個也不妥當,我們時時都要考慮到表法,為人演說。今天我們看起來精進,結果熬夜,把身體搞壞了,這個副作用就出來了,人家說,那修行人怎麼那麼執著?修行人怎麼把身體搞壞了?那不是讓人家不敢修學嗎?這個都屬於無益的苦行,甚至都是沒有顧及到給大眾影響,負面的影響,這個都是沒有擇法覺支,沒有精進覺支了。

  第四是「喜覺支」,心得法喜,善於明瞭,不隨喜顛倒之法。他能判斷邪正真偽,什麼該取,什麼該捨他很清楚,他都能抉擇真法、正法,往這個方向一直努力、一直精進,必然會覺得很歡喜、很慶幸,自己走對路了。而人一般短處自己看不到,當局者迷,不知道去掉;別人的長處不能效法,這個嫉妒心不能去掉就效法不了。所以前面我們提到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喜莊嚴故,見修善者,心無嫌嫉,見到人家善行、人家的優點,沒有嫉妒心,這個才能隨喜。我們要分辨,去邪去偽,其實是師長老人家常常講經說到的,就是離妄想分別執著就對了。尤其是要離十六個字,其實這都屬於執著,離「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這也是老人家就我們嚴重的習氣,一再慈悲提醒,一定要先對治這十六個字。

  再來第五,「輕安覺支」,是能除去身心粗重煩惱,而得輕安快樂,我想大家都很希望得輕安快樂。這個境界就像儒家講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而這個喜悅它不是外面刺激的,從內自自然然流露出來了。但時習之是個關鍵,他學了,然後習是去落實,而且那個時是能時時保持,那就是解行相應了,自然這個法喜輕安就出來了。身口這些粗重的煩惱,所謂欲令智迷,利令智昏,這個不得不調伏。司馬光先生教人修學要從不妄語下手,佛家講口業也是從不妄語,而我們想想,妄語出去了,那還要用很多言語來掩飾,找藉口,會讓身心很大的負擔,甚至於常常怕人家看破了,這個不可能輕安。我們俗話講的,「平生不做虧心事,夜半敲門心不驚」,孟子講的,「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這個才能輕安。所以司馬光先生他的榜樣,「事無不可告人言」,這個風範我們也可以。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我們當下不妄語,能做到他這種心境、這種行持,我們下了決心,一定可以做得到。

  而不妄語確實也不容易,因為有時候我們看自己也看不清楚。比方說拍著胸脯,我一定能怎麼樣,但有時候可能我們遇到境界了,自己還是做不到。所以言語應該是謙退保守,不能講大話。一般禮旭自己有時候起個念頭,好像最近沒有發什麼脾氣了,可能當天就有一個境界讓我動情緒了,所以這個忍辱不瞋有深淺。但禮旭想一想,起了這個念頭,就有境界告訴自己還差得遠,禮旭覺得這個是福報。假如今天,自己覺得自己好像不發脾氣了,伏得住瞋恨、瞋恚了,沒有被提醒,那麻煩,就覺得自己真的是這樣,真的很厲害了,那就偏。這個念頭一偏,你就不知道回不回得來。

  所以貪瞋痴要調伏都不容易的,你說貪色,世間的漂亮,你看過的,可能還有更漂亮的現前,你不見得能抵得住。甚至人間的你抵得住,那天上的抵不抵得住?這個都有很多深淺的境界,包含忍辱,人家罵你一次你忍得了,罵你一天呢?罵你一個月呢?罵你三年呢?所以都不能輕易就覺得自己一定能怎麼樣,這個就變自欺欺人了。所以要輕安,要能夠從身口這些習氣要放下。再來,一切的不善不能放在心上,俗話講不走心。心上只放人家的善,只放人家的恩,人家的不好不放心上。師父教導,人家把你當仇人,你要把他當親人,這個才是真正要不再造新殃,真正要把這一生當最後生,不再搞輪迴的一個處世的態度。而且也要放下固執的成見,不能固執己見,這個也不容易輕安。因為自以為是,不知不覺就會強勢,言語就會比較衝。

  我們古人都教我們,「調劑人情,發明事理」,調劑人情在前,發明事理在後。比方說他做這個事不大恰當,我們假如一句話過去,你這個事不行,錯的,你要背很重的因果,你這麼一講,他很難接受。你先跟他說,你能發心做這個事,這個心很可貴,這調劑人情。你怎麼做得更好,積更大的功德,不會有流弊的問題。你這麼講,他覺得你為他好,他就比較容易聽進去。但是你一下子批評他,我講的理也對,但他接受不了。但根源上還在我們不能自以為是,覺得自己的看法都是對的,首先這一點要調,不然我們很容易產生一種要求、控制,甚至嚴重變對立,自己不得輕安,也要跟人結怨了。

  還有這個固執是固執自己的分別執著,像老人家在新加坡幫助其他宗教,有佛教的人就有意見了,你幹嘛把佛教的錢拿去幫助其他宗教,他自己的見解就有他的執著點。老人家他是不分別不執著,其他宗教也是眾生,眾生無邊誓願度。而且我們宗教徒都談慈悲博愛,我們自己之間都不相愛,那沒有信宗教的人能相信宗教嗎?他一看我們這些修行的人說,你們都是講一套做一套,這慈悲博愛喊那麼大聲,你們彼此之間還互相分別、互相指責、互相對立,甚至嚴重的很多都產生戰爭都有,那還讓世間人怎麼相信宗教?所以我們的分別執著,就造成宗教之間不能團結,不能表法,那這個罪業就重了。再來,要得輕安,得要能夠隨緣順受,學忍辱。這個在家庭裡面,我們為人子、為人媳,孝順孝順,要懂得順受,還要柔和,決定沒有暴躁,這才能輕安。

  再來是「定覺支」,一切法門都是修禪定,像我們持名念佛,能到功夫成片,不受境界的干擾,自己做得了主,伏得住煩惱,這個就有把握往生了。我們下手處,就是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我們還不能到不動,才動,不管是善念惡念,提起佛號。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一定是從這裡下功夫。常常一動就能覺照,慢慢才能不受境界的干擾,才能達到不取於相,不著相了,如如不動,內心不動了。而這個定覺支,善能覺了定中之種種境界虛假,不生見愛,攝心一處而不散亂。修禪定,得禪定還出不了三界,為什麼?因為他在這個禪定的境界當中,產生歡喜,產生貪愛了,他就上不去了。我們常說禪悅為食,那這個境界他捨不掉了。所以不執著,什麼都是好境界,一執著就變成障礙了。所以這個見愛兩個字,愛是煩惱障,見是所知障。他在禪定的境界當中,這個煩惱障、所知障起來了,他就上不去了。所以他能不生見愛,因為他知道,連禪定中的境界也是虛妄的,不能貪,所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包含我們修學過程有一些好的境界,也不要到處跟人家講。禮旭有遇過,有同修他一些好境界拍成照片,見人就給人看,這個也會產生執著。所以師長常常提醒我們,不管什麼境界,不執著就是好境界。

  第七,「捨覺支」,捨所緣境界時,善能覺了取捨虛偽,不生追憶故。捨是放下,當然一般初學要從事上先放下,從事上斷惡修善,所以要先持戒,持五戒,儒家強調的守禮。也不能一下子就說心上沒有就好,那是講大話,我們在這個世上貪瞋痴都起來了,那可不能講大話。所以在魯國有一個柳下惠,他面對一個女子要進城門,城門關了,天氣又很冷,他抱著那個女子,怕她凍死,這叫坐懷不亂。後來魯國有另外一個讀書人,剛好他隔壁有一個女子,遇到暴風雨,結果那個房子倒了,那個女子過來敲他的門,趕快讓我進去,在大半夜,他不開門。那女子說,讀書人不是都知道柳下惠嗎?結果他說,我知道我的功夫不行,所以不能開門。後來這個情況傳到孔子那裡,孔子說,這個人是學柳下惠學最像的。孔子這個點評太精闢了,這個人從相上講,他的行為跟柳下惠不一樣,一個是坐懷不亂,一個是不開門。但是他存心是一樣的,他都為了那個女子好,他開了門,自己毀了,那個女子他也傷害了,那還得了?所以從存心上是一樣的。而且這個讀書人精神孔子很讚歎,他真正在境界當中,他知道自知之明。所以先從事上要嚴持淨戒,做不了主,不能打腫臉充胖子。而能調伏這些習氣下手處,捨掉自私自利,念念為他人著想,念念為佛法、為眾生。

  做了之後也要捨,要作而無作,這個時候就要強調心上要放下,事上可以做,心上要放下。梁武帝見達摩祖師,他就問達摩祖師,我建了四百八十所寺廟,護持幾十萬人出家,朕有沒有功德?他做了之後心上有,還有求人家讚歎,還有求未來果報的話,這個是福德不是功德。而且福德了不了生死,六祖大師說,生死大事,福不能救。得要修《無量壽經》的清淨平等覺,才能了生死。所以要作而無作,有別人願意做了,我們隨時可以放下。而且在做的當下,只要有更適合的人,都可以讓位於賢。在做事當中很清楚,這都是因緣,真的不是我們的能力能做的,所以師長老人家都說,是佛菩薩加持、祖宗加持,不是人可以做的,不可以邀功。而且要帶動風氣,不為師,不為先,不能說我先做的,就貪這個名,就好像自己是老大,這不行的。

  所以剛剛講到的不生追憶,你做過的事,常常都在別人面前提,炫耀,這個就不是捨覺支了。所以《金剛經》說,「菩薩若著相布施,即不名菩薩」。甚至包含在做的過程,時時都要能度德量力來做,比方說自己跟團隊,做到都陷到事相上,煩惱很多,還硬在那裡攀緣,這就不妥當,不懂得取捨。要度德量力而為,好事還是應該做,得調整。而且表法又不在要做多大,要多強,是要表出法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哪怕只有十個人,十個人見和同解,十個人都是依照《群書治要》,依照《無量壽經》,依照十善業道去做,你的接待、你的教學,你的甚至廚房,統統可以表法。人家來了都學到東西就好,幹嘛一定要做多大?那不還是名聞利養嗎?到最後,跟著我們,信任我們的人都不得法喜,甚至生煩惱,甚至對傳統文化對佛法有意見,那我們不是壞了人家的法緣了嗎?

  所以面對境緣,善能覺了取捨虛偽,我們所取所捨的境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可以取可以捨,因為取捨是事,事事是沒有礙的,沒有障礙,重要的是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而不能生追憶,《金剛經》講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所以我們做事的時候會追憶過去,這個是妄心、煩惱;會擔心未來,攀求未來,都是煩惱。所以我們修學能不能是覺悟的狀態,能不能是正念,《金剛經》這句三心不可得,是很好的一個標準,讓我們時時觀照,時時把過去煩惱、現在煩惱、未來煩惱能夠放下,提起正念,提起佛號,這就是捨覺支。不生追憶,我們也可以聯想到,《太上感應篇》講的與人不追悔。所以動念則萬善相隨,靜則一念不生,這個就是很好的境界,這都屬於捨覺支。也就是我們《十善業道經》最重要這一句,「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間雜」。而我們談到的取捨,事實上利益眾生的可以取、可以捨,可以給眾生做好榜樣的,可以取,也可以捨。

  像師長老人家他出家人,他不需要外在的這些名,但是澳洲政府請他參加聯合國會議,能把老祖宗這些教誨利益全世界,那老人家該取,他取了榮譽教授、榮譽博士。面對人家無禮要道場,老人家可以整個道場捨掉。老人家強調佛法是沒有爭的,儒家也說君子無所爭,哪有佛門打官司的道理?甚至於歷史當中三武滅法,面對當時候的朝廷錯誤,在破壞佛法,佛教徒都是恆順,決定沒有爭的。很快的下一個皇帝一上來,佛弟子連迫害於他們,他們都不爭,他們都不反抗,這麼好的佛弟子,這麼善良,趕緊把佛法恢復起來。這個都是覺悟有智慧,考慮流弊問題。

  我們看下面:

  【正道莊嚴故。得正智慧。常現在前。】

  我們修行十善業道,若能進而修習八正道莊嚴自己,就能得到真實智慧恆常現前。其實就是我們真的依照八正道,像一開始,「正見、正思惟」,正思惟就是正知,我們有了正確的知見指導我們,能夠在身口意下功夫,正思惟是意,「正業」主要是指身體的造作,還有「正語」,身口意都是清淨業,還有「正命」,從事選擇的行業都是非常好的,然後又很精進,方法目標都正確,還正念分明,最後是「正定」,這種修學定到一定程度,自然開智慧,就能夠得正智慧常現在前。

  我們先看正見,在《教乘法數》上說到,「明見四諦,無有錯謬故」。因為正見是對宇宙人生萬事萬物正確的看法,正思惟是正確的想法。而一切萬事萬物從理上講不離心性,從事上不離因果。而四諦就是講世出世間的真相,諦就是俗話講的真理。諦實之理,指它是實實在在的,決定是真相,不是虛妄的。有四種,世間因果跟出世間因果,四諦就是苦集滅道。在李炳南老師整理的《佛學十四講》,當中講到這個苦,「身心酬業,患累逼惱」,這八個字把六道眾生說得清清楚楚。師長老人家在講解《佛學十四講》提到,人生的意義價值是酬業,因為過去造業,現在來酬償,叫還債。所以人生酬業這是真相,善業得善報,惡業得惡報。人這一生所遇到的家親眷屬,所遇到的有緣的人大分四種關係,報恩、報怨、討債、還債。看清楚這個真相,他覺悟了,想在這一生當中把這些東西都擺脫掉,逆來順受,他更要求超越這樣的輪迴,這個人生就是真正有意義了。不然一般都是愈來愈苦,都是往下墮落多。因為一個客觀的現象,光是畜生道的數目,都不知道是人類的幾倍了。

  所以三惡道是老家,三善道是觀光旅遊,頭出頭沒,出來透一個氣又下去了,三惡道是老家。所以我們這個世間一看,這個果報就是三苦八苦,這應該每一個人都能夠感受得到。所以苦集滅道,苦是講世間的果報,我們一般都能感受到。集,有苦果必有因,集就是因。果報從哪裡來的?因為起惑造業,招集來苦。種了這個惡因,這個苦是遲早要來,我們集了這些惡因,集到一定程度了,果報現前了。這裡提到很重要的三個字,惑業苦,這是輪迴的原因,因為迷惑,尤其迷惑這個身是我,為了這個身造了很多業,造了很多十惡業,跟人家結了惡緣。迷惑,結果造業了,那鐵定要受苦,受報了。而受報之後又怨天尤人,那又造新的,又迷了,又造新的業。怨天尤人是迷惑,又有念頭,有言語,還有行為,那又造更重的業,又要再受報,永遠這樣輪迴,就沒有出期了。所以集是世間的因,佛教誨我們要覺悟,所以苦的真相應該知道。苦的原因,迷惑造業要斷,要斷這些煩惱,斷這些習氣。

  下面兩條是出世間,出世間也是先說果,果是滅,滅煩惱、滅生死,結業已盡,就滅盡了,不再生死了,無生死累,就得到寂靜,得到涅槃,圓寂,都是滅的意思。把惑業苦滅掉,超越三界六道生死輪迴,這是出世間的果。要得到這樣的果報當然要修因,因就是道,苦集滅道。道就是我們修學的方法,正助雙修,能至涅槃,教我們要正助雙修。我們這一生求生淨土,正修就是念佛,助修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都是助修。所以植眾德本,一切身口意符合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都是助修。能夠這樣來修持,決定是萬修萬人去。因為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我們的信願是真實的,就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決定可以往生。「便就今朝成佛去,樂邦化主已嫌遲」,我們今天去,阿彌陀佛都說,你怎麼這個時候才來?因為我們之前已經發了願,都失信於他老人家很多次了。佛菩薩是比父母更慈悲愛護我們,哪有說我們想去他不來接的道理?所以苦集滅道,就把我們宇宙人生世出世間的道理概括了。

  而畢竟我們要修學,還是要從我們的根性來下功夫。佛菩薩教導,下根人一定要從斷惡修善;中根人,幫助他超越輪迴,入四聖法界;上根人,能夠讓他一生連妄想都放下,他就入一真法界。這是正確的看法,那正確的想法就是正思惟。我們都知道要修淨念,但淨念的基礎首先要是善念,我們假如連善都不能保持,心地說要清淨那是不可能的,貪瞋痴伏不住,要清淨是不可能的。而祖師,像蓮池大師,他就指導我們要用功過格。祖師的功夫很高,為什麼他都用《自知錄》,用功過格?其實他那個境界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是在提醒眾生。了凡先生寫的《了凡四訓》,他也是用功過格。我們想想,祖師也好,了凡先生也好,他們的根性跟我們比較,應該他們的根性好,他們都要這樣用功,我們不這樣用功能得力嗎?能保得住善念嗎?這個是個必須重視的問題。所以師長老人家重視三根的修學。包含我們淨宗的同修很慈悲,他們還設計出三根的功過格,禮旭沒記錯,那名字應該是《六和敬自知錄》,把《弟子規》《太上感應篇》,還有十善,做成像功過格,每一天可以反省一次。能下這種功夫,我們對三根的教誨就會愈來愈深刻,在境界當中提得起來,才能受用。

  所以我們用善的標準去思惟,這是正思惟。善,老人家強調的,念念為他人著想,這是我們下手最好的一句法語。實在講不從這裡下功夫,貪瞋痴要減少挺難的。因為貪瞋痴的根是我,我貪、我瞋、我痴,而這一句法剛好對治,不要常常想我,念念為他人想,這種我貪、我瞋、我痴,就在落實念念為他人想當中慢慢淡掉了,這個都要用一段功夫。像忍辱仙人,他給我們表演的是,歌利王在割截他的身體,給他凌遲處死,他在念頭當中,沒有瞋恨,沒有報復之外,他還慈悲為對方想,還告訴他成佛之後第一個度他,這個念念為他人,那個是功夫到極點。我們雖然不能馬上做到,也提醒自己,哪怕對方在罵你、在羞辱你,我們當下的念頭能不能也為他想。你回嘴了,他更生氣,你回嘴了,讓他在人群當中沒面子,我們為他想,能忍得住。

  確實師長老人家常常強調,功夫要得力,都得在境界當中練。練的重點在哪?老人家說練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萬法皆空,練在境界當中能時時觀照這個真相,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都是幻相相續,有什麼好著相,有什麼好當真,有什麼好執著,有什麼好對立的?所以這個正知正見就是正見跟正思惟,我們能從這個八正道的前兩項來修學,就是從根本修。從錯誤的想法、看法,把它加以修正,這樣叫修行。而正思惟一定是要隨順經典教誨,不隨順自己煩惱習氣。而正見正思惟,也就是我們能夠見和同解,不是自己的看法想法,是隨順經典的教導,宇宙人生的真相,去看事情,去思惟,這個是能達到見和同解。所以師長老人家說怎麼見和同解?放下自己的想法看法,統統依聖賢佛菩薩的經典為標準,我們就能見和同解。好,今天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