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年早餐開示—聽會長報告後的感想 (共一集) 1998/8/24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20-013-0096
昨天我們聽了李會長的一番談話,了解居士林在過去的一段歷史,以及它發展的狀況。他曾經遭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都能夠順利的克服,其中最令我聽了感慨,是他說他們往年開會的情形,彼此互相爭執不能相讓,造成會而不議,議而不決,決而不行,所以佛法在這個地區很難建立,很難推動。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是因為同修大眾沒有共識。這個現象不僅是過去的新加坡,現在我們在這個世界許多地區,許許多多的道場也是有這個問題存在,而且這個問題是普遍的存在,由此我們想到建立共識是多麼重要。
佛法僧團是「眾中尊」,這一句的稱讚得來不容易。「眾」在佛法裡面就是指團體,它不是個人,它是團體。眾中尊就是在所有團體裡面,這個團體是最尊貴的,用現代的話來說,最值得人尊敬的團體。為什麼它值得人尊敬?因為這個團體裡面大家都修「六和敬」,這個團體就值得人尊敬。不但人尊敬你,鬼神尊敬你,天神尊敬你,諸佛菩薩尊敬你。「六和」它的基礎,就是「見和同解」,也就是說大家的想法看法是一致,也就是我們現代人所講的建立共識。我們的思想見解認識是相同,後面五條自然就全都實現,就沒有問題了,最重要的是建立在思想觀念的基礎上,這個事情難,太難了。
現在人也懂得,但是不知道從哪裡建立起?到底是我聽別人的,還是別人聽我的?我聽別人的我不甘心,別人聽我的別人也不甘心,那怎麼會不鬥爭?怎麼會不打架?所以一開會就打架、就吵鬧,這是必然的現象,這哪裡能夠避免?古聖先賢知道,用什麼方法達到這個目的?用教育,所以教學為先。教育從什麼地方開始?儒家講從胎教開始。換句話說,教育的終極目的是什麼?無非是建立共識而已。大家在一起開會心平氣和,沒有爭執,我看教育最後的目標就是這個。佛家教育對於世間的目標,我們講一世,這一生,確實是如此,所以佛家提出「六和敬」。儒家雖然講,沒有六和,它也有三和,三和實在講把六和也都統統包括進去。古代這些帝王實在講是聰明絕頂,他們建立的制度,所立的法規,真的是相當完善。我們今天到北京看到故宮,故宮裡面最重要的三個建築,他命名為「太和、中和、保和」,以「和」治天下。
早期清朝的帝王更了不起,如何達到這個和?他沒有說大家聽我的,沒有說;也不說我聽大家的。他叫大家連自己我們大家一起聽佛的,這個沒有話說了。所以宮廷裡面讀《無量壽經》,依照佛的教誨來行事,大家心平,沒有話說。在中國歷代帝王宮廷裡面,依照佛經來行事,沒有聽說過,只有清朝。佛教我們做的我們認真努力做,佛教我們不許做的,我們一定要禁止不可以做,所以清朝能夠享國二百六十多年,有它的道理在。非常可惜是慈禧太后不聽話,違背了佛陀的教誨,違背了祖宗的成規,這才亡國。他們如果依舊一直到今天還念《無量壽經》,還照佛的話去做,現在中國一定還是大清帝國。
所以建立共識就非常重要,居士林今天的成就,實在講成就在建立共識。我們這麼多年來,經常不斷在這邊講經,大家明白了,學佛是學的什麼?修行修的是什麼?知道了一些,大家歡喜來聽經,歡喜來念佛。現在不但我們本地同修喜歡聽經念佛,連海外許多地區經常不斷的組團,到我們這個地方來聽經念佛,才有今天的成就,才能對於社會安定繁榮做出具體的貢獻,這是現前真實的利益。佛法教學並不是說到這個地方就終止,這只是今世現前所得的利益,在佛法講叫花報。而真正果報是在明心見性,是在見性成佛,這是佛法教學真正的目的。
我們就明白,世間人是修福還是造業,總在一念之間。一念覺你是在修福,在生活當中,在工作裡面,無時無處不是修福,穿衣吃飯都是修福;如果一念迷,那無時無刻不在造業,念佛誦經也造業。迷就造業,覺就是修福。為什麼說迷了,念佛誦經也在造業?昨天你們聽李居士的報告,你們有沒有覺悟?他報告曾經提到,親眼見的真人真事,一位法師,老法師,半夜十二點鐘就起來,誦經誦到天亮,天天如是,什麼經都讀;到臨終的時候,一句佛號都念不出來,走的時候相很不好。這是一念迷,誦經拜佛都是造業,佛法就在覺、迷這一念,轉過來就轉凡成聖。佛菩薩的生活比我們過得更活潑、更自在,生活確確實實多釆多姿,你們看《華嚴》就明白了。《華嚴》裡面所描寫的就是一個覺悟人的生活,覺悟的社會,覺悟的世間;覺悟的世間叫一真法界,這裡頭有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哪一個人不是生活得多釆多姿?真正的幸福。
實在講這個境界,展開《華嚴》自始至終,都展現在我們面前。實在講時間不夠用,只能夠略略提一提介紹介紹,沒有法子細講。這種表演不只五十三參,我們現在還沒有入正宗分,還在序分裡頭的眾成就,與會的這些大眾、這些團體,我給大家一一來介紹,介紹得都非常簡略,詳細說時間太長,沒法子細說。它每一類眾,就是我們今天社會上某一類的行業,我們世間人常講三百六十行,《華嚴經》裡面說這些大眾,一共是二百二十八類。這二百二十八類包括盡虛空、遍法界,佛法裡面常講九界眾生,他們的生活多美滿,那是覺悟的生活;我們想想我們自己的生活多苦惱,苦惱是迷惑的生活。所以佛法的教學沒有別的,破迷開悟而已,倓虛法師在《念佛論》裡面講得很好,他說佛就是教人做一個明白人,這個話說得好。明白人就是覺悟的人,世間人不明白、不覺悟,迷惑顛倒。
可是要怎麼樣才能覺悟?一定要放下。我們今天學佛沒法子覺悟,不能開悟,關鍵就是在放不下。第一個大障礙,放不下「我」,這個麻煩,起心動念為「我」。諸位學佛也有一段時期,不算短了,常常聽經聞法,也知道佛家講「無我」的道理。你不但聽得耳熟,你也會說,可是為什麼「我」還放不下?起心動念還執著在我上。我們也在講席常講,你沒有真正懂得,真的懂得、真的明白,你自然就放下了。你只要還沒有放下,你自己必須要明白,這個事情我還沒搞清楚,我還沒有真懂;換句話說,你還是在迷而不覺。哪一天把我放下,覺悟了,在佛法講你才入正覺位,你正覺。正覺是「我」放下,正等正覺是「法」放下;我放下是人我執放下,正等正覺是法我執放下。換句話說,正覺是煩惱障破了,諸位要曉得,我執是煩惱的根,只要有我,你就有煩惱,我沒有了煩惱就沒有了。法執破了,所知障破了,這才入一真法界,禪宗裡面講你才見到自己本來面目。見到自己本來面目之後,那你就自在,經上講隨類化身,隨機說法,你這個能力就恢復了。
綜合前面所說的大意,佛法著重在求知,實在講是「知難行易」。超凡入聖的確是一念之間,不是難事情,覺悟難,轉變不難,覺悟太難了;轉凡入聖真的是在彈指之間,覺悟之難真的難在放不下。所以真正明白這個道理的人,我們應當怎麼做?我們不是上根利智,我們是中下根性,中下根性就應該漸漸的放,不能夠一下放下,漸漸放。先捨我所,我所就是身外之物,身外之物能捨,要從這裡下手,要真做。我是一個中下根性的人,我的長處就是尊敬老師,聽老師的教誨,老師叫我做我就真做。我一接觸佛法就受章嘉大師的教導,章嘉大師教我學布施,教我看破、放下,我問他從哪裡下手?他說從布施。而且當天就囑咐我,你先去做六年,去學布施學六年。我真聽話,真是到第六年的時候,就是穿身上的兩套換洗衣服,一個鋪蓋,其他東西統統都布施光了;他教我做,我就這麼做。全都布施光,心裡頭有一些願就能滿願,「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就能滿願,凡事預先都好像有預兆、有預感。要不肯真正的做,不行。
要知道放下幫助你看破,看破又幫助你放下,這是相輔相成,不斷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就用這麼兩個方法。愈能看破就愈能放下,愈能放下就愈能看破,章嘉大師教給我這個方法,我學會了。以後細細去觀察大乘經典,諸佛菩薩都是用這個方法,這個方法妙極了,能教我們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佛家講,《般若》上講「諸法實相」,《無量壽經》上講「真實之際」,你要不幹怎麼行?所以現在勸你們,每一個星期到居士林念佛堂,去念一天一夜,目的何在?一天一夜學放下。你們在這裡研究教理,研教是看破,念佛是放下,這個功夫如果是不間斷,有個三年五載,諸位的境界不一樣了。縱然不能真正做到超凡入聖,也要沾一點氣分。所以不能證得分證位,也有一點相似的境界,那個受用就完全不相同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